1、1扁鹊见蔡桓公学习目标1准确而流畅地朗读课文,通过学习进而背诵课文。2 积累文言词汇,了解文言文中特殊的语言现象,能正确地翻译课文。3学习本文线索分明、层次清晰,人物刻画生动传神的写法。4 理解本文的寓意。预习.导学一、知识链接本文节选自韩非子喻老 。韩非,战国末期思想家,先秦法家学说集大成者。其散文长于推论事理,词锋犀利,剖析入微,善用寓言说明问题。与孟子、庄子和荀子,并称战国散文四大家。二、初读课文,1亲爱的同学们,先来读课文吧,读两遍!(要求):第一遍: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解决字词,给下列字注音:间 腠 桓 好 应 还 汤熨 齐 髓 遂第二遍:a 读准字音 b 读出停顿 c 读出抑扬顿挫的气
2、势,体会朗读节奏及语气. d 用饱满、宏亮的声音朗读课文.2你的课文一定读得很棒了,来试着翻译课文吧!要求:再次读课文,一边读课文一边根据课下注释解释重点词并练习翻译。方法提示: 翻译句子,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例如: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 (括号里的是省略的,翻译时要补出省略的成分)(病)在骨髓, (那是)司命神所管的, (医药已经)没办法了。3问题导引(1)有的人身患重病却不愿意看医生,联系本文想想这个成语是什么?(2)课文按什么顺序记叙了事情的发生、发展、结局?你能找出每一阶段的标志性词语及扁鹊和桓侯的各自表现吗?请用你喜欢的方式展现出来。方法提示:可以采用图表的形式课堂学习过程一
3、、检查预习1抽写生字2抽读课文读了本文,让我们想到的一个成语是 二、疏通文意1请每个小组认真地探讨你所负责的部分,交流时,被老师抽到的组到前面,没抽到的认真听,然后补充。2小组合作总结本文出现的古今异义词,通假字。三、合作探究21本文按什么顺序记叙了事情的发生发展结局,你能把它划分为三个层次吗?2扁鹊说了哪些话指出蔡桓公的病情正日益严重?3课文描写蔡桓公的哪些言行,表现他的讳疾忌医?4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5修改你预习中设计的图表,屏幕展示。四、拓展延伸:假如你是掌握现代医术的扁鹊,穿越时空隧道来到蔡桓公面前,你会对他怎么说? 五、根据提示背诵课文扁鹊见蔡桓公 疾在腠理 寡人无疾居十日,
4、扁鹊复见 病在肌肤 不应,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 病在肠胃 不应,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今在骨髓 故使人问之居五日,已逃秦矣 使人索扁鹊 桓侯遂死六、课堂检测(1-5 号全做,6 号做 1、2、4。 )1.课文中扁鹊说“_ 、_ 、_ 、_ ”这几句话,表明了蔡桓公的病由轻到重的发展过程。2.从课文中蔡桓公说的_ 一句话可以说明他的病得不到根本治疗的原因。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4这个故事后来演化为一个成语是: 议论文阅读“文化快餐”不宜多吃当你走上街头,麦当劳、肯德基类的高价快餐、经济小吃类的低价快餐会不时地映入你的眼帘。这些快餐着实给广大市民提供了便利,受到了普遍的欢迎。时下,这股
5、快餐之风也吹到了文化生活圈内,人们把此类“快餐”称为“文化快餐”。欣赏电视剧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代替了对原著的阅读;大部头3的中外名著的缩写本就在身边;二十四史可以直接看现成的译文;学习古诗词,只需熟读其中的“名句”;说,可以显文雅,写,可以彰文采;了解明清史实,去看看影视剧的戏说、演绎诸类“文化快餐”很有市场,书店里名著缩写本供不应求,影视 vcd畅销不衰。客观地说,眼前社会,时间就是金钱,人们想在极短的时间内浏览名篇佳作是可以理解的。但若以“文化快餐”的形式来代替必要的阅读,那就大可不必提倡。翻开文化史,那些划时代的扛鼎之作,无不是艺术家们耗尽了毕生精力而著。试想:一部“字字看来皆是血,
6、十年辛苦不寻常”的红楼梦,就能仅靠三十六集电视剧“一目了然”了吗?一套二十四史浩如烟海,富似金库,仅靠一家之言的译文就能“明志”吗?一首流传千古的诗歌,仅靠其中一两句诗句就能把握诗的“灵秀”吗?古人为了写诗著文,“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二句三年得,一吟泪双流”,后人岂能浮光掠影,“快”速浏览,浅尝辄止?“文化快餐”如此“吃”下去,定是囫囵吞枣、食而不化、营养不良。某著名女演员在火烧阿房宫中扮演了铸剑大师徐夫人,引起史学界一片哗然。殊不知,徐夫人是战国时期一位七尺须眉男儿。台湾某女歌星得知满江红的词作者是岳飞,喜不自禁,决定日后要找岳飞写歌词,令众多歌迷大失所望。某省电视台一女主持人听到一
7、嘉宾回答“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作者是“苏东坡”时,忙纠正道“回答错误,正确答案应是苏轼”。如此常识性错误的笑话,不一而足,这说明了什么呢?一言以蔽之,书读少了,就会捉襟见肘,贻笑大方。其实,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不久前,台湾学者高希均提出了“新读书主义”:自己再累也要读书;工作再忙也要读书;收入再少也要买书;住处再挤也要藏书;交情再浅也要送书。这话应该是对我们每一个人说的。在知识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的今天,文化素养要提高,必须靠读书来“充电”。要挤出时间与书结缘,精读深思,“探赜(z)索隐,钩深致远”(周易),绝不能一味地凭借“文化快餐”去解“渴”充“饥”。“文化快餐”实在不
8、宜多吃。14、用原文句子作答:作者在本文反对的是 ;主张的是 。(2 分)15、“文化快餐”为什么不宜多吃?(2 分)16、第段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 分)17、作者在第段连用四个反问句,若变成陈述句,其表达效果怎样?(2 分)18、“国学热”是今年两会代表热议的话题,温家宝总理也在 2011年 3月 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记者招待会上提出“文化传统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文化传统更具感召力和凝聚力”,号召我们强化“国学”的学习,发扬祖国文化传统。请结合温总理的话,谈谈你对“新读书主义”的看法。(4050 字,3 分)学会转身董建昌一个木匠丢了一块手表,几个热心的邻居一起帮他找
9、,他们将地上的刨花、工具箱,以及木匠身上的每一个口袋都翻烂了也没有找到,结果却让一个孩子找到了。木匠很惊讶,问那孩子是怎么找到的。孩子说,很简单啊!你知道,手表是有声音的,我只是在你们都安静下来的时候坐到刨花旁听,然后沿着声音的方向走过去,就找到了。4事实上,在遇到困难时只要稍稍转个身,我们看到的就会是一个崭新的天空,就像丢失在刨花里的那块表,大人们翻烂了刨花,找遍了工具箱,甚至木匠的口袋,都没能找到,而那个孩子只是换了一个寻找的角度,即凭借手表指针“嘀嗒、嘀嗒”的走动声就轻易地找到了。换个角度看问题,往往可以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卡耐基说:“一个人要想让自己的生活愉快、自在,在事业上取得重大的
10、成就,学会变通是很重要的。”一次,爱迪生让助手帮助自己测量一下一个梨形灯泡的容积。助手接过后,立即开始了工作,他一会儿拿游标卡尺测量,一会儿在稿纸上计算,后来甚至还动用了一些复杂的数学公式。可几个小时过去了,他忙得满头大汗,还是没有算出结果。就在助手搬出大学里学过的知识,准备再一次计算灯泡的容积时,爱迪生进来了。爱迪生看到助手面前摆满了各种工具书和身旁的那一堆稿纸,立刻就明白了怎么回事。于是,他拿起灯泡,朝里面倒满水,递给助手说:“你去把灯泡里的水倒进量杯里,就会得出我们所需要的答案。”这时,忙得满头大汗的助手才恍然大悟:自己想的太复杂了。看来,学会变通,善于让自己的思维转身是很重要的。是的,
11、我们很多人就像爱迪生的助手一样,做事不知道变通,结果是花费了很多力气,到头来却一事无成。遇到看似难解的问题,学会换一种思维,从不同角度看,这样,“无法解决”的问题就变得简单化了,而这,才是真正的大智慧。1916 年,美国犹他州的小镇准备修建一座银行。镇长买好了地,备好了建筑图纸,可最后在砖头上出现了问题。因为,从盐湖城用火车运砖过来,每磅要 2.5美元。这个价格远远超出了镇里的预算。后来,大家又想了许多种货运方式,甚至包括空运都不行。就在人们束手无策的时候,不知谁说了句,邮寄砖啊!结果是,包裹每磅邮费是 1.05美元,比火车便宜了一半多。这样,小镇的居民很骄傲地拥有了他们的第一家银行。更为有趣
12、的是,这个故事后来还被西点军校作为案例选入了教材,用来诠释一条校训:要保持“头脑简单”,敢于去干所谓“办不到”的事情。通过邮局邮寄货物,这无疑是最常见的运输方式,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常见、简单而又便捷的方式,很多人就是想不到。为什么呢?他们就是将简单问题复杂化了。把最复杂的变成最简单的,才是最高明的(达芬奇语)。细想,我们生活中我们缺少的,不正是达芬奇说的这种将问题简单化的思维嘛。同一件事,如果依照同样的习惯思维去运作,肯定不会有新的改变。但若能改变一下固有的思维方式,转个身,用不同的方法去开拓,自然会结出不同的硕果。学会转身,学会换一个角度看问题,从而把看似复杂的事情简单化,你就会发现人生其实
13、好简单,成功其实离你也并不远。2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 分)22.阅读选文第 3段,理清论证思路,补全表格。(4 分)提出观点 ab 论证方法:道理论证分析论述 举出爱迪生指导助手测量灯泡容积的事例 论证方法:c得出结论 d2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第 6段“这个故事”的内容。(3 分)524.下列各项中对选文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那个孩子找到手表是因为他换了一个寻找的角度。b.爱迪生的助手在测量灯泡容积时,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c.西点军校的校训告诉我们只要保持头脑简单就会把任何事情做好。d.人们常常想不到用简单、便捷的方式解决问题,是因为不懂得坚持。25.选文第 1段和第 8段分别有什么作用?(4 分)26、下面有关宋濂的事例能否作为本文的事实论据?为什么?(3 分)事例:明代宋濂幼时家贫,努力克服困难,刻苦求学,终于成为“明初诗文三大家”之一。7C学 科 网 , 最 大 最 全 的 中 小 学 教 育 资 源 网 站 , 教 学 资 料 详 细 分 类 下 载 !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