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中国石拱桥科目 语文 备课教师 李晓敏 授课类型讲授课课题 中国石拱桥 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说明文及与记叙文的区别; 2、理解怎样抓住事物特征及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3、了解中国石拱桥的光辉成就,认识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增强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感情。重点与难点1、重点:1 理解并说出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2、品位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2、难点:1、体会分析举例的典型性和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 2、以赵州桥、卢沟桥为例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理解说明顺序,说明技巧。教具使用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 改进意见第一课时 说明文的有关知识: 1、说明文的定义: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
2、 2、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准确,严密 3、说明顺序:时间顺序 逻辑顺序 (由一般到特殊,由整体到局部,由概括到具体) 空间顺序(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从外到内) 4、说明方法:下定义 列数字 打比方 作比较 举例子 分类别 列图表 一、导入新课。 我们常常用桥梁来比喻友谊,因为是友谊就像桥一样把两个人连了起来。可见桥是在没有路的地方搭起来的路。根据史料和考察,在原始社会,我国就有了独木桥和数根圆木排拼而成的木梁桥。河北赵县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第一座采用弓形拱的敞肩拱桥,欧洲在赵州桥建成七百年后才采用弓形拱的。我们的祖先的聪明才智值得我们每一位同学学习。 二、检查 预习:1 字词 2、整体感知: 给课文
3、题目加上适当的定语:-的中国石拱桥 (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在这里可对比一下“令人骄傲”,看看哪个答案 更适合2这种文体) 三、分析课题中国石拱桥 桥拱石中国 (建筑物) (形状) (质料)(地域) (此题目的是简单介绍中心语和修饰词之间的关系) 四、速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 1、石拱桥有什莫特点? (形式优美,结构坚固。) 2、中国石拱桥有什么特点? (不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 ) 3、文中例举了我国哪几座有代表性的桥? ( 旅人桥 赵州桥 卢沟桥 ) 4、为什么课文中单举赵州桥,卢沟桥这两个例子呢? 因为赵州桥、卢沟桥体现出中国石拱桥具有的共性特征: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
4、坚固 5、请同学们根据课文内容具体分析,看看赵州桥、卢沟桥在哪些方面体现了这些特征: 赵州桥: 卢沟桥: 外形:“初月出云,长虹饮涧” 卢沟晓月 两旁石柱上不同姿态的狮子(形式优美 ) 是否坚固:一千三百多年,还保持原来的雄姿 两岸河堤被冲毁,卢沟桥从未出事(结构坚固 ) 修建时间:修建于公元 605 年左右 修建于公元 1189 年到 1192 年间 (历史悠久 ) 6、找出赵州桥和卢沟桥的特点: (1)、 独拱石桥: 1、只有一个弓型大拱(最长、无坡) (赵州桥) 2、拱肩上各有两小拱(省料、防洪、美观) 3、28 道拱圈拼成大拱(独立承重) 4、结构匀称 环境和谐 古朴美观(初月出云,长
5、虹饮涧) (2)、联拱石桥: 1、十一个拱联成整体,坚固。 (卢沟桥) 2、桥面用石板铺砌成,平坦。3、石栏上雕刻有狮子,美观。 7、思考:赵州桥的四个特点各说明了什么?顺序能否调换? 第一个特点说明大拱的长度以及形状;第二个特点说明拱上加拱的创造性的设计 第三个特点说明大拱的拱圈的作用;第四个特点说明全桥的结构匀称和四周的景色 配合。四个特点按从主到次的顺序安排,不能互换。 8、作者在说明中国石拱桥这些特点的时候,举一个例子不是更简练吗?为什么要举两个例子呢? 这两座桥是我国石拱桥中杰出的代表之作,又具备石拱桥的共同特点,而且 又3各有各的特色。所以以这两座桥为例很有代表性。 前者是独拱,后
6、者是联拱, 既有共性,又有个性。选择两者可以互相对照,互相补充,说明中国石拱桥形式 多样、多姿多彩的特点。9、学习 9、10 自然段: (1)概括这段内容:中国石拱桥取得光辉成就的原因。 (2)归纳原因有几个,是什么? 原因有三: 首先,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其次,设计施工有优良传统(“用 料省、结构巧、强度高“,赵州桥、卢沟桥正是杰出代表) 再其次,富有建筑用的各种石料。 三条中第一条是最重要的,因为人民的勤劳智慧,才可能利用丰富的石料,才可能发扬优良的传统。 10、第 10 段举了哪些例子说明中国石拱桥的新发展?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是什么?长虹大桥,世界最长的独供石桥,拱长一百一十二点五米
7、,是赵州桥的三倍。 双曲拱桥,世界上仅有,全国造了总长 20 余万米,最长一孔一百五十米。这种钢筋混凝土拱桥继承发展了石拱桥的传统。 这种新发展,新成就,是因为一条新原因:社会主义制度无比优越。 五、教师总结: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 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古代神话里说,雨后彩虹是“人间天上的桥”, 通过彩虹就能上天。我国的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加粗的词“石拱 桥”“桥”“拱桥”能否替换?为什么?) 不能互换。因为课文是介绍“中国石拱桥”的,所以第一句紧扣题目,使用“石拱桥”的概念。远古时候,人们只能以神话的形式认识世界,说“雨后彩虹是人间天上的桥”,这里只
8、能用“桥”,才能跟“神话”相照应。至于“把拱桥比作虹”则紧扣“拱桥”桥洞呈弧形的特点。 2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比较”一词,去掉行吗?) 不行,“比较早”程度较轻,这样表达比较稳妥。 3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不但”“而且”能否删去?“结构 坚固”“形式优美”能否调整顺序?) 4“不但”“而且”不能删去,如果删去后,它们之间的关系就变成了并列关系。先说外观,再说功能,符合人们的认识逻辑。并且对于桥来说,其实用价值远远重于形式,所以二者不能调整顺序。 4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 282 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 早的石拱桥了。(加线的词能否去掉?) “大
9、约”“可能”都表示不确定,只是推测的情况。“有记载的”使发言的根据增加可靠性。 5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几乎”去掉行吗?) “几乎”强调了石拱桥分布范围广,但并不排除有的地方没有石拱桥的可能。 6(赵州桥)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 374 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最长的石桥。带点字能否删去?“当时”是从时间上限定,“可算”是从程度上限定。这样才更符合实际情况。 7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 5082 米。卢沟桥宽约 8 米(两句对比,你发现了什么?)两句对比,可以发现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一座 50 多米长的赵州桥,能精确到 001米,这是多么准确的说明。“约”表示卢沟桥的桥宽不是刚好 8 米,这表
10、现了作者实事求是的写作态度。 总结:说明文的语言有准确、严密的特点,从以上例句,可以发现本文:使用数字准确;没办法用准确数字的,就用表示估计的数字;对暂时还无法肯定的意思,就用表示推测的语言来表达;恰当地使用限制性的词语,使表达的意思趋于准确。因此,我们学习说明文语言,最重要的就是要抓住“准确”。 三、体会本文的说明方法: (1)打比方。 如“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桥洞不是普通的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用“虹”“弓”作比,突出了石拱桥形式上的基本特征,富有形象性。 (2)举例子。 作者为了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列举了赵州桥和卢沟桥两个例子。赵州桥是独拱石桥的代表,卢沟桥是联拱石桥的代表
11、,且两座桥都世界闻名,例子具有代表性,典型性,令人信服。 (3)分类别。 如赵州桥:“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三)大拱由 28 道拱圈拼成(四)全桥结构匀称”分类说明,条理清楚,使读者对赵州桥的结构特点有了完整而清晰的印象。 (4)引用 如引用水经注里的“旅人桥”,说明我国石拱桥历史悠久;引用唐朝张嘉贞的话“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说明赵州桥设计施工的精巧;引用唐朝张5NFEAF 的赞语“初月出云,长虹饮涧”,说明赵州桥形式优美,等等。这些引用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5)列数字 有概数、确数之分.如“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 50.82
12、米,两端 宽 9.6 米,中部略窄,宽 9 米.”,给人以准确鲜明的印象。 (6)作比较。 如“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 这座 桥从没出过事”以卢沟桥与两岸河堤相比较,充分说明了卢沟桥十分坚固。 四、研讨本文的说明顺序。 (1)指名读 1、2 段,讨论:本文主要写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为什么开头两段写一般石拱桥的特点? 开头第 1 段,一连几处以虹喻桥,写石拱桥的形式优美,可以引起读者的联想,激发阅读兴趣。第 2 段写石拱桥的结构坚固,这是石拱桥的又一特点。这两个特点是石拱桥的一般特点,为下面写中国石拱桥作了铺垫,自然过渡到写特殊的石拱桥。这是由一般到特殊的顺序。 (2)
13、默读 4、5 段,列出层次表,讨论: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赵州桥的? 第 4 段写赵州桥的地理位置、建造时间及解放后的修整。第 5 段首先介绍赵州桥的长度、宽度、设计施工的精巧以及古人的赞誉。接着从四个方面(结构巧妙;造型优美,用料节省;结构坚固;结构匀称,与四周景色和谐配合)来说明其特点。从这个层次可以看出作者在说明赵州桥时,是运用从概括到具体的顺序。 (3)指名读第 6 段,教师强调“桥长十一个半圆形的石拱;每个石拱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等语句,提问:这一部分写卢沟桥是按什么顺序? 由整体到局部 (4)要求学生在课文中依次找出所写的桥名及建成时间。 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二八二年; 赵
14、州桥:建于公元六 O 五年左右; 卢沟桥:建于公元一一八九到一一九二年间; 长虹大桥:建于一九六一年。 提问:这是按照什么顺序说明的? 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说明的。 五、小结: 本文是一篇说明文,目的是让读者了解中国石拱桥的有关知识。学习本文,须了解说明对象,把握其特征;理清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揣摩语言,把握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既接受科学知识的熏陶,又学到写作说明文的技巧。6板书设计板书: 石拱桥的特征 知识性强 赵州桥单拱 中国石拱桥代表性 特征鲜明 卢沟桥联拱 语言准确、严密 顺序合理 教后反思桥之美 教案科目 语文 备课教师 李晓敏 授课类型 讲授课课题 桥之美 授课时间教
15、学目标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作者喜爱桥的原因。品味本文优美而又富有意蕴的语言。学习从某一角度欣赏艺术作品的方法。重点与难点品味本文优美而又富有意蕴的语言教具使用 多媒体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 改进意见7一课时 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预习课文,会写生字、准确注音,排除字词障碍。课前学生借助网络或图书,查阅一些有关的图片资料,或依据课文内容绘制几幅图画。(体现桥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统一)准备录音带、录音机、微机或投影仪。 教学步骤 整体感悟 导人新课。 马致远的“小桥流水人家”让人联想到家的温馨;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使人产生无限的惆怅在诗人的眼中“桥”是人性化的,是情感的载体;在画家的眼中,桥则别有一番韵
16、味。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当代画家吴冠中去感受“桥之美”。(板书课题,“美”字写大,突出一下) 教师配乐范读课文。 (要求:注意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多媒体或投影显示问题组) 问题a在作者的眼中桥美在何处? b为了说明桥之美作者主要举了哪些例子? c联系课文说说怎样欣赏一幅画? 四人小组讨论明确: a并不着眼于桥自身的结构美,而是缘于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 b举了四个例子:乌镇苇丛上的石桥;江南乡间细柳下的石桥;水天间的长桥颐和园的仿卢沟桥、苏州的宝带桥;形式独特的广西、云南、贵州山区的风雨桥。 c画面的构成是否有块、线、面的搭配;画中的形
17、象是否都能和周围的景物既形成对照又不失和谐。 研读与赏析 (过渡)通过阅读文章,我们不难看出作为画家,作者看桥淡化其结构、种类、功用,更重其美学价值。那么你能用优美的语言描绘文中你最欣赏的一幅画面吗? 重点研读第小节。 (出示学生绘制的四幅图画) 四人小组讨论: a说说四幅图中你最喜欢哪一幅,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画面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b请有绘画天赋的同学点评。 c我们应从哪些角度欣赏一幅艺术作品? 明确: a厚厚实实的平面铺开的苇丛使空间显得狭窄拥挤,令人产生憋闷感;间或出现的石桥轮廓简单鲜明,能使空间陡然显得疏朗开阔,令人觉得神清气爽。 细弱的柳枝拂着桥身厚重坚硬的石块,这里有形体上的强弱、轻
18、重、动静之分,8有颜色上的对比,还有变(柳枝年年发新芽)与不变(桥能历久不变)之别,种种不同,归结起来,其实是阳刚与阴柔这两种美的类型的不同,因桥的轮廓精心设计而和谐统一。 长桥一般建筑在比较宽阔的水面上,打破了背景的单调感。桥是人们劳动的成果,出现在苍茫水面上的长桥,是人类创造力的体现。整个环境似乎有了灵气和生命。桥面上盖有廊和亭的桥,给人安闲、自在的感觉,这种感觉恰好与险峻的山峰、桥下的急流给人的感觉形成对照。 b点评语言、欣赏的角度。 c从色彩的搭配、画面构成(块、线、面)、景物的选择(强弱、明暗、动静等)是否对立统一角度来判断。 美句赏析。 (过渡)吴冠中以他画家的真知灼见,不但告知了
19、我们如何用“美学”的眼光来重新审视事物,而且他还用蕴涵丰富的语言引起我们强烈的感情上的共鸣。 a找出意蕴丰富的语句,体味句子的情昧。 b先四人小组讨论,再让小组派代表发言。 重点赏析以下语句: 茅盾故乡乌镇的小河两岸都是密密的芦苇,真是密不透风,每当其间显现一座石桥时,仿佛发闷的苇丛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畅的气。 早春天气,江南乡间石桥头细柳飘丝,那纤细的游丝拂着桥身坚硬的石块,即使碰不见晓风残月,也令画家销魂! 无论是木桥还是石桥,其身段的纵横与桥下的水波协同谱成形与色的乐曲。 田野无声,画家们爱于无声处静听桥之歌唱,他们寻桥,仿佛孩子们寻找热闹。(过渡)我们从桥之美中,体会到了桥的美感
20、,真是赏心悦目。同是写桥的文章,中国石拱桥与之有什么不同之处呢? 拓展延伸:比较本文与中国石拱桥在内容和写法上有何不同? 明确:本文是一篇带有说明性质的小品文。它的说明性体现在文中先点明在画家眼里桥美在何处,随后举了一些具体的例子。但是与中国石拱桥这种较为规范的说明文不同的是,在举例时,作者并不是用科学、平实的语言向读者解说,而是或描写景物,或抒发感情,文字极富表现力和感染力。 9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在画家吴冠中的带领下,一起领略了桥的风采,生活中有多少美不胜收的景致,或纤弱或雄壮或含蓄让我们练就一双慧眼去发现、去鉴赏这大干世界吧! 板书设计教后反思故宫博物院 教案科目 语文 备课教师
21、李晓敏 授课类型 讲授课课题 故宫博物院 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掌握生字新词,并积累应用。2熟读课文,弄清参观路线,理清文章结构。 3掌握文章以空间为序的写作特点,了解以空间为序写文章必须确定立足点(观察点)和准确使用方位语言(方位词和方位短语)。重点与难点1、 理清本文说明顺序。2、 体会文章方位词语的准确性和说明的条理性教具使用 多媒体10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 改进意见一、复习检查1、 默写词语2、回忆上课内容二、研读重点段落1、思考: 在“前朝”中作者重点介绍了哪个大殿?这是为什么?默读 58 段写太和殿部分,讨论: (1) 各段说明的重点是什么? 每段主要抓住了什么特点来介绍的?划出表现这些
22、特点的主要词语。(2) 太和殿是故宫建筑的中心,从对太和殿的介绍中你能看出故宫建筑设计的主要特色吗? (3)这部分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2.在“内廷”中作者重点介绍了哪个宫?这又是为什么? 文章对后三宫也作了一定的说明,对后三宫主要说明了它们的功用和装饰。默读 1214 段写后三宫部分,回答: (1)“后三宫”的图案和前三殿有什么不同?3、比较全文为什么要以介绍太和殿为重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 小结 (1)通过本文的学习,我们知道在介绍建筑群时,分清主次,采用有详有略的写法,才能突出重点,把最有特色的地方写出来,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重点与详略的安排,却要根据建筑物的特征而定。2本文采用的说明
23、顺序是先总后分再总。分说以方位为序,由南到北、从外入内写去。这样,有利于说明建筑物的特征,使文章有条有理,结构严谨,给人的感受十分明晰。 三巩固练习:课内语段阅读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 28 米,面积 2380 多平方米,是故宫最大的殿堂。在湛蓝11的天空下,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显得格外辉煌。殿檐斗拱、额枋、梁柱,装饰着青蓝点金和贴金彩画。-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多姿多彩,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1第一段中使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是 _。2“金琐窗”的“琐”的意思是_ 。3两段文字分别先从外部说明了_ _;再从_ _部说明了 _结构、布局_ _。4太和殿的特
24、征是_ 、殿内装饰以龙为主题的含义是 。5第二段中运用了哪些方位词语?立足点是什么? 6文中画横线句子的表达方式是_ _。7选文对太和殿的说明体现了故宫的什么特点?板书设计教后反思说屏 教案科目 语文 备课教师 李晓敏 授课类型 讲授课课题 说屏 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屏”的有关知识,体会作者对屏的感情。2.体会本文生动、富有文采的语言。3.以屏风为媒介,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审美情趣。12重点与难点1、 理清本文说明顺序。2、 体会文章方位词语的准确性和说明的条理性教具使用 多媒体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 改进意见(一)整体感知走近屏风1由学生搜集的屏风的图片、文字知识、
25、见闻导入,引导学生进入屏风的世界。2让学生配乐朗读课文,总结出课文的结构思路,从文中概括出屏风的功能作用。设计意图:训练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和概括能力。课文结构思路:课文一开始结合自己的经历引出了屏风的特点,并指出设计屏风的关键之所在在功能和美感上做文章,突出一个“巧”字。然后指出了室内、室外安置屏风的作用,并且不失时机地突出强调屏风的艺术装饰功能。接着联系现在屏风只注重实用功能而忽视了美感,实际是造成屏风发展的退步,作者提出了在屏风设计方面的看法。最后,作者希望借此引起建筑师、家具师甚至使用者和后人的注意,使屏风在今天得到更好的使用和发展。屏风的功能:作者主要从欣赏者的角度,介绍了屏风的实用功
26、能和艺术装饰功能,作者更强调艺术装饰功能。 (二)揣摩语言感受诗意本文虽然是说明文,但不像一般说明文语言那样平实,让学生勾画出文中富有诗意和韵味的语言,特别是引用的古诗词,分析、揣摩作者对屏风的情感和看法。预想学生可能勾画揣摩的语句:(1)“屏”,我们一般都称“屏风”,这是很富有诗意的名词。这里“诗意”一词,写出了屏风在作者眼中的美好感觉和印象,将读者引入美好的屏的氛围。(2)记得童年与家人在庭院纳凉,母亲总要背诵唐人“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茧”的诗句,其情境真够令人销魂的了。后来每次读到诗词中咏13屏的佳句,见到古画中的屏,便不禁心生向往之情。作者这里用童年夏夜在庭院纳凉,富有生活气息
27、和美感。“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茧”是唐代诗人杜牧秋夕中的诗句秋夜,银白的蜡烛发出微弱的光,给屏风上的图画添了几分暗淡而幽冷的色调让我们感受到屏风的美,的确,其情景让作者感受到深宫孤单宫女的极度悲伤、愁苦,故而喜欢咏屏的诗句,喜欢古画中的屏,从感性上让我们体验到屏的艺术美感。(3)牡丹亭“游园”一出中有“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一句,用锦屏人来代指闺中女郎。汤显祖牡丹亭“游园”里的唱词,“锦屏人”是指闺中女子,“韶光”指美丽的春光,也暗指自己的青春。这句词指的是闺中女子太过于惋惜这大好青春时光。杜丽娘为自己没有珍惜大好春光而感到惋惜,也因此激起了追求青春幸福的热望,凝聚着主人公心中的无限哀
28、怨。作者这里引用,为了突出屏风的艺术美感。(4)屏也有大小之分。从宫殿、厅堂、院子、天井,直到书斋、闺房,皆可置之,因为场合不同,自然因地制宜,大小由人了。联系后文可见,这里的“大小”应该指的不同的人对屏风的不同的使用。(5)屏是真够吸引人的,“闲倚画屏”“抱膝看屏山”,也够得一些闲滋味,未始不能起一点文化休憩的作用。“闲倚画屏”的意思是“闲着没事干,倚着画屏相思”;“抱膝看屏山”出自张恨水的金粉世家,写女主人公在小楼里参佛诵经,顿悟一生得失。这里写出了看屏、处在屏中的生活有一种休闲恬淡之感。(四)把握形式探求蹊径通过揣摩语言,会发现本文与一般说明文在表现形式上有区别,让学生从表达方式的角度,
29、揣摩本文的语言形式特点。设计意图:让学生结合本文与其他说明文比较,培养学生比较鉴别的能力。本文是用散文笔法写成的比较轻松、随意的小品文,因此语言表达方式不同于一般平实的说明文。本文的表达方式除说明外,还有叙述、议论和抒情。作者陈从周是我国著名的古建筑、古园林专家,对屏风很有研究,又有较深厚的文学底蕴,因此作者用浓郁的抒情笔调和诸多事例的旁引,揭示了屏的文化韵味,也是本文与其他说明文不同之处。(五)总结评价回顾展望141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学生回答,师生补充。)2教师激励:陈从周以自己的责任心用饱含浓郁抒情的笔调,揭示了屏的文化韵味,也启迪着我们要为屏风乃至其他文化事业的发展做出我们
30、应有的贡献。板书设计教后反思苏州园林 教案科目 语文 备课教师 李晓敏 授课类型 讲授课课题 苏州园林 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 情感目标:了解苏州园林在设计和建造上的独特创造,从而得到美的享受和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 2、 认知目标:学习本文总说和分说的结构。 理解课文说明语言多样性重点与难点1、总分式的结构和生动严密的语言 2、 体会文章方位词语的准确性和说明的条理性教具使用 多媒体教法与学法利用幻灯等直观式教学手段,便于学生理解课文。对学生掌握总分式结构进行学法指导。课堂教学力求讲练结合。教学过程 改进意见15一、 导入新课:前面我们学习过故宫博物院,其中介绍皇家御花园时称“进入苏州园林”,
31、为什么皇家园林要和小小苏州城的园林相仿?今天我们学习的苏州园林会给 大家一个答案。(板书课题、作者) 集体朗读预习提示,回答下列问题: 1、作者介绍:叶圣陶,苏州人,对苏州园林的情趣和特征有体会。 2、苏州园林的特点:富有诗情画意,是艺术品。 3、学习重点:说明语言严密生动,运用总分式的结构。 展标:总分式的结构,严密生动的语言(分行板书教学目标)。 二、 检查预习: 1、 字词注音:请同学顺序读出,用幻灯片打出正确答案,集体朗读两遍,标注到课文中。(补充的当堂注音) 轩榭、重峦叠嶂、丘壑、嶙峋、镂空、蔷薇。 补充:相间、斟酌、模样、对称、庸俗、阑干。 九月开学季,老师你们准备好了吗?幼教开学
32、准备小学教师教案小学教师工作计.初中教师教案初中教师工作计.2、 回答思考问题,导入课文学习:(预习布置粗读课文) 请学生回答思考问题,也就是我上一课就提出的问题,请学生用文中的语句回答:“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三、 分析总体结构 1、 上面同学回答的很正确,就是课文第一小节听这句话 板书:各地园林的标本。这说明了苏州园林的地位。 下面请同学们浏览课文看看这一节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课文最后一节说“不止这些”却又“不再多写了”,为什么? 开头总领全文。结尾留有余地,给人回味。 板书:不止这些。 2、 那么苏州园林有什么独特之外,可成为各地园林的“标本”?我们学过说明一个事物要抓住事物
33、的特征。请同学们集体朗读第二节,找出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务必使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板书: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为了说明这个特点从哪向个方面说明:(四个“讲究”)。 板书: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映衬近景远景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 这样力求完美,目的是什么?愿游览者“如在图画中”。 3、 请同学们速读 3-6 节,看看依次写了什么?和我们刚学的内容有什么关系?3-6 节依次照应第 2 节中的四个“讲究”。 4、 仅从大处讲究能称得上是“完美”的图画吗?不能,还要从小处注意处处体现画的完美。速读 7-9 节看看要注意什么? 7 节:图画美 8 节:图案美 9 节:色
34、彩美 (板书) 5、 从 3-9 节 4 个“讲究”、3 个“注意”我们可以看出课文的主体部分采用哪种结构形式?总说-分说 四、 精读 4、5 两节: 1、 根据图片看课文是怎样表现出苏州园林的特点,(4-5 节为主)。 16(1) 这一节说明了什么?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 (2) 哪一句是中心句?哪几句写假山,哪几句写池沼?这是哪种结构形式?1 句、2-3 句、4-11 句,总分式。(3) 写池沼除了写水还写了什么?为什么这样安排? 还写了桥、石岸、花草、鱼。处处写“画”。 (4) “艺术”和“技术”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调换。概念层次高下不同文章重点突出的是前者。 (5) “雷同”能否用相同
35、“相同”替换,为什么? 不能替换,感情色彩不同。 小结:总分式结构(中心句支撑句),说明语言的严密性(板书在教学目标上) 2、 自读第五节回答问题(不讨论,根据第四节为例做) (1) 结构形式?(怎么找出来的?)总分式(第一句中心句,下面分说了栽种和修剪两部分)。 (2) 用了哪些表达方式:描写、议论、说明。 这些体现了说明语言生动性。 五、 总结:(回应教学目标,时间允许完成练习)1、 根据说明事物的特征安排结构。 2、 说明语言的多样性体现在:以说明为主兼顾其他表现形式;运用概括和描述性的句子;用准确、周密、精确。 练习:课后练习三、四。 六、 作业:抄写字词注音,完成课后练习一。板书设计教后反思7C学 科 网 , 最 大 最 全 的 中 小 学 教 育 资 源 网 站 , 教 学 资 料 详 细 分 类 下 载 !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