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四单元 生命的思考第八课 探问生命(2 课时)第 1 课时 生命可以永恒吗知识目标1知道生命的几个特征。2理解生命的延续承载着多种意义。能力目标1了解生命的内涵、特征和生命发展规律的难以抗拒性。2对生命的持续有一定的认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热爱生命、敬重生命。2树立尊重生命发展规律的意识,努力实现生命的接续。重点认识生命的独特性等特征。难点对生命独特性的认识,努力实现生命的接续。教师准备:认真备课,搜集素材,制作课件。学生准备:1.预习新课,列出提纲;2.搜集身边长寿老人的事例。一、情境导入,情景激趣出示诗人臧克家为纪念鲁迅所写的诗歌有的人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师
2、:怎样理解这里的“活着”和“死了”?学习完本课时,相信你会有更深刻的理解。二、问题导读,新知研讨(一)生命有时尽1阅读教材第 88 页“运用你的经验”并思考问题。学生阅读后回答问题,然后交流一些长寿老人的事例。2阅读教材第 89 页“探究与分享”的内容,思考下列问题:(1)两个故事中的女孩表达了哪些共同的感受?(2)她们的分享使你对自己的生命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学生自由讨论。教师总结:(1)两个故事中的女孩都认为每个人的生命来之不易,它是在无数的偶然性中产生的,是属于我们自己的幸运。(2)生命是宝贵的,应该珍惜自己的生命。23阅读教材第 90 页的正文内容,思考下列问题:(1)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
3、特的,这种独特的表现是什么?(2)“人生不售来回票,一旦动身,绝不能复返”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分别表明生命的什么特征?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这些问题。教师总结:(1)每个人有不同的人生道路,每个人的生命都不可替代。(2)生命是不可逆的,生命也是短暂的。【知识拓展】据研究和经验表明,人的指纹、掌纹、面孔、发音、虹膜、视网膜、骨架等都具有唯一性和稳定性,即每个人的这些特征都与别人不同,且终生不变,因此可以据此识别出人的身份。基于这些特征,人们发明了指纹识别、面部识别、发音识别等多种生物识别技术,目前许多技术都已经成熟并得以应用。4安排学生阅读教材第 91 页“探究与分享”的内容,思
4、考下列问题:(1)“每个人的最终结局都是死亡,那为什么我们还要活着?”你的回答是什么?(2)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说说你的理由。教师总结:(1)死亡是人生不可避免的归宿,它让我们感激生命的获得。(2)“未知生,焉知死”其实就是一种重视生的问题、轻视死的思索的哲学态度。对此,我不认同。我认为:向死而生,能让我们拥有一份好好活着的感动,从容面对生命的不可预知,更加热爱生命。(二)生命有接续1阅读教材第 9193 页的内容,思考下列问题:(1)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生命是怎样延续的?(2)在生命的接续中, “我们的生命”的含义是什么?教师总结:(1)一代又一代的个体生命使得人类
5、生命得以延续。(2)生命不仅仅是身体的生命,还包括社会关系中的生命、精神信念上的生命。2拓展空间。请同学们根据教材第 93 页孔子世家谱(节选),尝试制作一张你的家族图谱。【故事拓展】2015 年 1 月 16 日,姚贝娜经纪公司宣布,姚贝娜因病医治无效,于深圳去世。消息一出,一时间微博、朋友圈铺天盖地都是对于姚贝娜去世的震惊与惋惜。姚贝娜,作为众多眼角膜捐献者之一,她的初衷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参加最后一次公益行动当大家还在惋惜天使只能在天堂唱歌的时候,姚贝娜及其家人早在 1 月 9 日签下了眼角膜捐献志愿书,决定将自己的眼角膜捐献出来,用另一种方式延续生命。医生说:“从生物学角度,姚贝娜再也
6、看不见父母了,但是,姚贝娜父母遵照女儿的心愿,在悲痛中捐献出姚贝娜眼角膜的义举,将用另一种方式延续着女儿的生命。 ”三、课堂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认识到:在历史的长河中,个人的生命虽然短暂,但正是一代又一代的个体生命实现了人类生命的接续。在人类生命的接续中,我们应该担当一份使命,继承和创造人类的文明成果。生 命可 以永 恒 吗 生 命 有 时 尽 生 命 来 之 不 易生 命 是 独 特 的 、 不 可 逆 的 、短 暂 的生 命 发 展 规 律 不 可 抗 拒 )生 命 有 接 续 个 体 生 命 的 延 续生 命 延 续 的 拓 展 ) 热 爱 生 命第 2 课时 敬畏生命3知识目标1知
7、道生命是脆弱的、坚强的。2生命价值高于一切。3认识自己的生命和他人的生命同等重要。4敬畏生命、善待生命。能力目标1热爱生命、敬畏生命。2在道德底线的基础上,尽可能地追求生命的美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热爱生命、敬畏生命的情感。重点理解自己的生命和他人的生命同等重要。难点培养敬畏生命的情感。教师准备:认真备课,制作课件。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内容。一、情境导入,情景激趣按照传统习俗,2015 年 6 月 7 日是“东方之星”号客船遇难人员的“头七”祭日。上午 9 时,沉船救援现场举行了哀悼遇难者的活动,现场所有人员面向遇难船舶肃立默哀 3 分钟,现场船舶同时鸣笛 3 分钟,以表达对逝者的哀悼。据悉
8、, “东方之星”遇难者人数已升至 432 人,有 14 人生还,仍有 10 人下落不明。同时,遇难人员 DNA 采集和身份比对工作正有序加速开展。问题思考:对逝者的哀悼让你想到了什么?采集遇难人员 DNA 有什么意义?二、问题导读,新知研讨(一)生命至上1研读教材。教师展示以下问题:(1)举例说明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例如:自然灾害、意外灾难、车祸等会使人瞬间失去生命。(2)举例说明生命是坚强的、有力量的。例如:身体残疾的人顽强生活、灾难发生数日后被救起的人坚强生活、病人与疾病顽强斗争等。(3)怎样理解生命价值高于一切?教师总结:我们的生命都是宝贵的,每个人的生命都比金钱、权势等更重要。(4)
9、生命至上,是否意味着只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教师总结:生命至上,并不意味着只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我们也必须承认别人的生4命同样重要。2探究与分享。(1)展示教材第 94 页上方“探究与分享”的材料,思考问题:你认为花费如此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寻找失联的 MH370 客机值得吗?为什么?在阅读材料的基础上,学生先自由交流,老师再作总结评价。教师总结:人的生命至高无上,不能用财力和物力等衡量生命的价值,我们对生命要有一种敬畏的情怀。(2)出示教材第 94 页下方“探究与分享”的材料,思考问题:你如何回答陶行知的困惑?陶行知的警言告诉我们什么?引导学生在阅读材料的基础上,思考陶行知困惑的问题,认
10、识到陶行知所说的中国人站得起来的时间。教师总结:陶行知的困惑来源于中国社会部分人的冷酷无情和伟大母亲的慈爱之间的对立矛盾。陶行知认为,当一个国家和民族真正做到尊重人的生命,把生命看成高于一切的时候,就是国家真正强大的时候。(3)出示教材第 95 页“探究与分享”的材料,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不顾自身危险去救他人是不爱惜自己的生命吗?引导学生在阅读材料的基础上,先自由交流,老师再作总结评价。教师总结:我们不能只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也必须承认别人的生命同样重要。(二)休戚与共1阅读教材第 96 页“阅读感悟”的材料,思考问题:(1)你能说一说我要好好活着的理由吗?(2)生命会遇到哪些不测?你能举几个
11、相关事例吗?(3)怎样对待周围与你一样的生命?学生讨论交流。【故事拓展】江西萍乡五大队民警在巡逻途中发现一位老人摔倒在地,部分群众正在围观,却没人敢扶。见到这一幕,民警迅速上前将老人扶到开有暖气的警车上,并为他买了矿泉水。民警这一善举,赢得了群众的阵阵掌声。随后,老人主动告诉民警,是自己不小心摔倒在地,身体没有太大问题,表示不需要去医院。 “有我们在,人不会倒,人心更不会倒” ,民警向老人表示。在此事件中,群众在选择扶与不扶而纠结,民警的援助之手无疑为社会澄清了答案。2研读教材。(1)研读教材第 96 页正文,思考:为什么我们要对他人的生命存在敬畏之心?教师总结:每个人都需要与他人共同生活。(
12、2)研读教材第 97 页正文,思考:怎样才能做到善待身边的人?教师总结:我们只有不漠视自己的生命,也不漠视他人的生命,谨慎地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才会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3)研读教材第 98 页正文,思考:如何对生命敬畏?教师总结:我们对生命的敬畏并不是谁的命令,而是内心的自愿选择。我们对待他人生命的态度,表达着我们如何看待自己的生命。当我们能够与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时,我们就走向了道德的生活。【故事拓展】安徽省老人汪家胜坐公交车时因病晕倒,被其他乘客发现。听到乘客的呼5喊,司机亢师傅征得乘客同意后,将老人送到了就近的医院。 “当时有一名女乘客走到老人身边,她判断老人可
13、能是突发脑梗死。 ”亢师傅对记者说:“这位女乘客可能是一位医生,她尝试用双手扶住老人的头部,对老人进行按摩,想以此缓解老人的症状。同时,其他多名乘客赶紧掏出手机拨打了报警和急救电话。 ”三、课堂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认识到:每个人的生命价值都高于一切,我们的内心应充满对生命的敬畏情怀。敬 畏 生 命 生 命 至 上 生 命 的 脆 弱 与 坚 强生 命 价 值 高 于 一 切自 己 的 生 命 与 别 人 的 生 命 同 样 重 要 )休 戚 与 共 每 个 人 都 需 要 与 他 人 共 同 生 活谨 慎 地 对 待 生 命 关 系 、 处 理 生 命 问 题对 生 命 的 敬 畏 是 内
14、 心 的 自 愿 选 择 )走 向 道 德 的 生 活第九课 珍视生命(2 课时)第 1 课时 守护生命知识目标1认识、关注身体健康的重要意义。2在追求生命健康的同时,要养护精神,追求富有意义的精神生活。能力目标1处理好维护身体健康和精神健康的关系。2在自然灾害面前懂得自救和一些健康救护常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对自己生命负责的态度。2增强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重点1认识维护生命健康的重要意义。2掌握自救自护方法和一定的健康救护常识。难点掌握自救自护方法和一定的健康救护常识。教师准备:认真备课,制作教学课件。学生准备:总结日常生活中不利于健康的行为。6一、问题导入,情景激趣生命是宝贵的,
15、守住生命,我们才能感受四季的冷暖变换,体验生活的千姿百态,追求人生幸福的种种可能;生命是有韧性的,经历了生活的风雨之后,我们会变得更加坚强,更有力量。那么,当我们面对突如其来的危机灾难时,能否懂得并且有能力守护生命呢?二、问题导读,新知研讨(一)爱护身体1研读教材,引导学生思考下列问题。(1)为什么要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教师总结:守护生命首先要关注自己的身体。关心身体的状况,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对生命负责任的态度。(2)为什么要珍视自己的肉体生命?教师总结:随着年龄增长、心智发育,我们更加关注自己的内在感受。当某些内心需要,如爱、被承认、被接纳、尊严、自由等得不到满足时,有的人经不起一时
16、的挫折,容易做出过激的行为,甚至伤害自己的身体。拓展提问:哪些过激行为会损害身体健康(例如,暴怒、自伤、自残等)?(3)在自然灾害面前,需要我们怎样做?教师总结:需要我们增强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2分组研讨与生命健康有关的行为。体验一:健康的生活方式(1)分组:全班学生分为两组,第一组学生搜集生活中有利于身体健康的行为,第二组学生搜集生活中不利于身体健康的行为。(2)要求:每组学生向全班学生推荐三种有利于健康或不利于健康的行为。(3)资料参考:教材第 101 页“相关链接” 。体验二:自我救护引导学生思考问题:(1)在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我们为什
17、么要增强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2)面对突发的灾难,我们应该怎样做?(3)在生活中,我们是否应该掌握一些基本的健康救护常识?教师总结:(1)在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我们会面对一些客观存在的、非人力可抗拒的自然灾害,或一些人为灾难。对此,我们要增强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2)面对突发的灾难,我们需要提高安全防范能力,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遇到突发事件,首先要尽量控制自己的恐慌情绪,依靠理智迅速作出正确抉择,恰当地使用救护方法;其次要尽量避免因惊慌失措或自救方法不当而给自己的生命带来不必要的伤害;最后要在可能的条件下,运用最有效的方法向周围的人求助,及时获得他人和社会的帮助。(3)除了大的
18、自然灾害以外,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一些突发伤害,如运动时扭伤脚部、被蚊虫叮咬、中暑等。这些都需要我们掌握一些基本的健康救护常识,遇到较严重的情形时,应立刻向医务等相关人员寻求帮助。7(二)养护精神1研读教材第 102 页第二段正文。教师提出问题:守护生命为什么要关注并养护我们的精神?教师总结:我们每个人活着,除了要关注生理需要和身体健康,还要过精神生活,满足精神需求。精神风貌反映着我们的生命状态,守护生命需要关注并养护我们的精神。2研讨教材第 102103 页“探究与分享” 。教师提出问题:在集中营里,女画家费利德为什么要教孩子们画花卉、人物和窗外的风景?人们为什么将这些儿童的绘画作品称为“人
19、类文化皇冠上的钻石”?教师总结:为了帮助孩子克服恐惧、悲观心理,通过绘画的方式让孩子的内心有了另一个世界,从而帮助孩子用美好的眼光看世界,让孩子不在悲观失望中成长。儿童的绘画作品被称为“人类文化皇冠上的钻石” ,显然不是反映了他们艺术成就高超的问题,而是反映了他们用什么心态和眼光看世界的问题。3研读教材第 103 页正文。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说我们的精神发育需要物质的支持,但不完全受物质生活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制约?教师总结:即使在物质贫乏、外部环境艰苦的情况下,只要我们守住自己的心灵,仍然可以看到真、善、美。相反,过度的物质追求、物质攀比,容易使我们丧失对真、善、美的体验,丢失精神世界的财富。4
20、研读教材第 104 页正文。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我们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教师总结:人类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不同的文化,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着自己的精神史诗。作为中国人,我们每个人的精神生命都流淌着民族文化的血脉,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5研讨教材第 103104 页“探究与分享” 。教师提出问题:你参加过这些或类似的活动吗?说说你的体验和感受。教师总结:教材中设置这些活动体验,主要是帮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对我们精神的洗礼,认识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精神生活的一部分,是我们精神生命的一部分。三、课堂小结维护健康,需要健康的生活方式,需要对生命负责的态度。在自然灾害面前,在人为灾难面前,我们要具有安
21、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精神生命是我们生命的延伸,是我们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守护自己的精神家园。守护生命 爱 护 身 体 养 成 健 康 的 生 活 方 式掌 握 基 本 的 自 救 自 护 方 法 )养 护 精 神 丰 富 精 神 生 活守 护 精 神 家 园 ) )第 2 课时 增强生命的韧性知识目标1了解什么是挫折。82明确不同的人对待挫折会产生不同的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3认识生命中所蕴含的抵御和战胜挫折的力量。能力目标1学会正确面对挫折。2发掘生命的力量去应对和战胜挫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自强不息的精神和对待挫折的坚强意志。重点1理解每个人都会遇到挫折。2发掘生命的力量去应对挫
22、折。难点1理解每个人都会遇到挫折。2发掘生命的力量去应对挫折。教师准备:制作教学课件。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内容。一、情境导入,情景激趣播放歌曲苦乐年华 。生活是一团麻那也是麻绳拧成的花生活是一根线也有那解不开的小疙瘩呀生活是一条路怎能没有坑坑洼洼生活是一杯酒饱含着人生酸甜苦辣师:生活像歌曲中所描述的那样吗?二、问题导读,新知研讨(一)生活难免有挫折1课文研讨。安排学生阅读教材内容,思考下列问题并梳理基础知识。(1)什么是挫折?(2)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挫折吗?(3)人们对待挫折产生不同感受和行为反应的原因是什么?(4)面对挫折,我们产生些负面情绪正常吗?为什么不能一味地沉浸在负面情绪中?(5)把
23、生活中的挫折看作自己生命成长的一部分,有什么积极意义?教师总结:9(1)在我们怀揣美好的愿望、目标、期待去努力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阻碍、失利乃至失败,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挫折。(2)挫折是人们生活中的一种平常遭遇,每个人都会遇到挫折。(3)面对不同的挫折,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即使遭遇同样的挫折,不同人的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也是不同的;同一个人在生命的不同时期,对于挫折也会有不同的感受和行为反应。产生这些不同感受和行为反应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对挫折的认识和态度不同。(4)面对挫折,我们可能会感到失落、焦虑、难过、愤怒、不满等。产生这些负面的情绪感受是很正常的,但如果一味沉浸在负面情
24、绪中,我们就容易消沉,甚至做出不恰当的行为。(5)得意时,挫折会使我们更清醒,避免盲目乐观、精神懈怠;失意时,挫折会使我们获得更加丰富的生活经验。【故事拓展】贝多芬一生遭受到数不清的磨难。贫困,几乎逼得他行乞;失恋,简直使他失望;双耳失聪,对他的打击更为惨重。他痛苦地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愿与人见面。然而种种不幸、挫折磨砺了他坚强的意志,激发了他的进取精神。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妄想使我屈服,这绝对办不到!”这是贝多芬的名言。他一生创作了许多经典名曲,成为德国最著名的音乐家。他的作品对音乐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因此被尊称为“乐圣” 。2探究与分享。安排学生阅读教材第 105 页的“探究与分享”
25、,思考下列问题:(1)“爸爸妈妈外出工作很久没有回家了。我真想他们!”对于你来说,这是挫折吗?(2)“考砸了,又挨批评了!”对于你来说,这是挫折吗?(3)“他们不理我,好孤独啊!”对于你来说,这是挫折吗?教师总结:总的来说,教材中的三个同学描述的事件对于自己来说都可以认为是挫折,但每个人即使经历相同的事件,其心理感受是不同的,因此不一定有挫折的感受。3拓宽思维。安排学生阅读教材第 106 页的“相关链接” ,思考下列问题:(1)结合“相关链接”的内容,分别对挫折情境、挫折认知、挫折反应进行举例说明。(2)如果是你,在所举事例的情况下遭到老师的批评,你会有怎样的反应?(3)如果是你的朋友,在所举
26、事例的情况下与老师发生争执,你会怎么做?教师总结:(1)挫折情境:校车上大声讲话被老师批评;挫折认知:与老师发生争执;挫折反应:从车窗跳出造成头部重伤。(2)例如:接受老师的批评,认为老师的批评是正确的,不再在车上大声讲话。(3)例如:劝说朋友不要误解老师的批评,在车上先不要和老师争执;劝说朋友有需要解释的可以等以后和老师说明;让朋友安静地坐到自己的位置上,避免和老师近距离地直接争执。4探究与分享。安排学生阅读教材第 107 页的“探究与分享” ,思考问题:从爱迪生的故事中,你得到怎样的启示?教师总结:生活中的挫折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一部分。失意时,挫折会使我们获得更加丰富的生活经验。【故事拓展】
27、初中毕业后,华罗庚曾入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就读,后因家庭经济困难而中途退学,故一生只有初中毕业文凭。此后,他开始顽强自学,他用 5 年时间学完了高中和大学低年级的全部教学课程。1928 年,他不幸染上伤寒病,靠妻子的照料得以挽回生命,却10落下左腿残疾。20 岁时,他以一篇论文轰动数学界,被清华大学请去工作。从 1931 年起,华罗庚在清华大学边工作边学习,用一年半时间学完了数学系全部课程。他自学了英、法、德文,先后在国外杂志上发表了多篇论文。1936 年夏,华罗庚被保送到英国剑桥大学进修,两年中发表了十多篇论文,引起国际数学界赞赏。1938 年,华罗庚访英回国,在昆明郊外一间牛棚似的小阁楼里,他
28、艰难地写出名著堆垒素数论 。(二)发掘生命的力量1课文研讨。安排学生研读教材内容,思考下列问题并梳理基础知识。(1)面对挫折,我们生命中有一种怎样的力量?(2)面对挫折,发掘自身的生命力量对我们有什么积极意义?(3)面对挫折,怎样做才能增强我们的生命力量?教师总结:(1)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蕴含一定的承受力、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的能力。(2)面对挫折,发掘自身的生命力量,我们可以逐渐培养自己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3)发掘自身的力量并不排斥借助外力。作为新一代的中国少年,我们在坚持目标和不断努力的道路上,学会与他人建立联系,向他人寻求帮助,获得他人的支持和鼓励,有助于增强我们的生命力量。【故
29、事拓展】一位老农养着一匹老马。一天,老马不小心掉进了一个深坑,发出一声声哀鸣。望着深坑里的老伙计,老农痛心而无奈,他知道自己无力救出老马,但又不忍心它因痛苦而死,于是决定往坑里填土,尽快结束老马的生命。当老农开始往深坑里填土时,老马吓坏了,但几乎在同时,老马又镇定下来每次土打到背上,它都用力抖掉,然后踩着投下来的土往上走一点。不知过了多久,筋疲力尽、伤痕累累的老马终于安全回到了地面。原来是埋葬它的泥土,最终却拯救了它。2课外拓展。学生阅读教材第 109 页的“方法与技能” ,思考问题:你还知道哪些有助于增强生命韧性的方法?教师总结:对学生回答作出鼓励、肯定。三、课堂小结唐代诗人刘禹锡曾说过:“
30、人生不失意,焉能暴己知?”也就是说,生命如果不遭受挫折,怎能显露出不足,从而使自己有所认识呢?正是因为有了挫折,我们的潜能得以发掘,我们的意志得以磨砺,我们勇敢、自强不息的品质得以培养。增 强 生 命 的 韧 性 生 活 难 免 有 挫 折 挫 折 不 可 避 免不 同 对 待 态 度 会 产 生 不 同 的情 绪 感 受 和 行 为 反 应 )发 掘 生 命 的 力 量 蕴 含 承 受 力 、 自 我 调 节 和自 我 修 复 的 能 力培 养 面 对 困 难 的 勇 气 和 坚 强 的 意 志寻 求 他 人 的 帮 助 、 支 持 和 鼓 励 )第十课 绽放生命之花(2 课时)第 1 课时
31、 感受生命的意义11知识目标1知道探求生命意义的重要性。2理解生命意义是具体的,生命的意义需要发现和创造。能力目标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发现和创造生命的意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实现自我价值,更加明晰生命的意义。重点探求生命意义的重要性。难点生命的意义需要发现和创造。教师准备:搜集素材,制作课件。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内容。一、情境导入,情景激趣出示本课引言的散文诗:生命中有哪些值得珍惜,值得追求?我们的一生应该怎样度过?师:听了这首诗让人心潮澎湃,怎样探求和实现生命的意义呢?本课时让我们一起来探寻这个问题吧。二、问题导读,新知探讨(一)生命的追问1安排学生阅读教材第 111 页“运用你的经验” 。A
32、教师出示问题:(1)采访三个你生命中重要的人物,请他们说说活着是为了什么。(2)你的答案是什么呢?教师总结:回答各不相同。B问题引导:(1)活动材料中外祖母活着是为了什么?(2)你准备采访哪三个生命中重要的人?(3)在你准备采访的过程中,准备了什么问题?教师根据课堂情况给予学生引导和总结。2教材研读。安排学生阅读教材第 112 页正文,思考问题:(1)人为什么活着?你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什么?(2)你认为探索人生意义这个问题有必要吗?12(3)你认为怎样的一生是值得的?教师总结:学生所说与教材第 112 页最后一段意思一致即可。3阅读感悟。安排学生阅读教材第 112 页“阅读感悟”中雷锋日记的相
33、关内容,思考问题:雷锋在日记中思考的是什么问题?教师总结:雷锋在日记中通过一连串的比喻,表达了他对人生意义的思考。【故事拓展】母爱的雕像一场森林大火过后,护林员开始上山察看灾情。有位护林员在一棵树下发现了一只被烧焦的鸟。虽然这只鸟已经死了,但它却像雕像一般保持着一种姿势。护林员感到有些惊讶,便用树枝轻轻地拨了拨那只鸟,没想到几只雏鸟从死去的母亲翅膀下钻了出来。原来,鸟妈妈本能地知道有毒的浓烟会向高处升腾。为了不让灾难降临到孩子们身上,它放弃了逃生的机会,把几只小鸟带到树下,用自己的翅膀为孩子们撑起了一个保护伞。教师总结:当灾难来临时,鸟妈妈放弃了逃生的机会,用自己的翅膀为孩子们撑起了一个保护伞
34、。这是一曲母爱的颂歌,这是一曲生命的颂歌。(二)发现我的生命1生命的意义是具体的。(1)安排学生阅读教材第 113 页“探究与分享” ,思考问题:这些经历对你的生命有怎样的意义?与同学分享生命故事。在这些不同的生命故事中,你想到了什么?(2)安排学生研读教材第 113 页正文,思考问题:人类为什么要探索生命意义?“我的人生”为什么是独特的?教师总结:探索生命意义,是人类生命的原动力之一。只有人类才可能驾驭自己的生活,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每个人的生活不尽相同,我们都是在自己的生活经历中一点一点地建构自己,形成人们所说的“我的人生” 。2生命的意义需要发现和创造。安排学生阅读教材第 114 页“探
35、究与分享” ,思考问题:同样是志愿者,为什么大家对参加志愿活动有着不同的回答?教师总结:“探究与分享”中的几位志愿者参加志愿活动的初衷不同,对志愿活动的理解也不一致。这启示我们,不同的人对于人生的意义有着不同的理解,人生的意义需要每个人去发现和创造。三、课堂小结探究生命的意义是我们对生命价值的进一步思考。不同的人对人生意义的理解不同,反映了人生意义需要去发现和创造。感 受 生 命的 意 义 生 命 的 追 问 人 为 什 么 活 着怎 样 的 一 生 是 值 得 过 的 )发 现 我 的 生 命 生 命 意 义 是 具 体 的生 命 的 意 义 需 要 自 己发 现 和 创 造 )实 现 人生
36、 价 值第 2 课时 活出生命的精彩13知识目标1认识生命是一个逐渐丰富的过程。2懂得善待他人生命的道理。3认识生命平凡和伟大的关系。能力目标1通过自我完善丰富自己的生命过程。2在社会生活中关切他人的生命。3用自己的方式为社会做贡献,实现自身生命价值。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热爱生命、关切他人生命的情感。2通过自身的努力丰富生命过程,实现自身生命价值。重点在社会生活中关切他人生命,实现自身生命价值。难点生命平凡和伟大的关系。教师准备:制作课件。学生准备:搜集伟人及“最美”系列人物的先进事迹。一、情境导入,场面激趣人的一生看似漫长,却是极其短暂的,正如唐朝张若虚所描述的诗文“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
37、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人的一生如江湖,与自然界相比较,那可真是沧海一粟。苍穹深邃,宇宙浩瀚,我们甚至来不及看到我们的身影,我们的生命已经结束,化作尘埃。因为生命太短暂,我们不得不去珍惜;因为生命太匆忙,我们不得不去想办法让生命更精彩。师:怎样才能让生命更精彩呢?本课时就让我们一起来探寻这个问题吧。二、问题导读,新知探讨(一)贫乏与充盈1安排学生阅读教材第 115116 页正文,思考下列问题:(1)人们对待生活的态度会不会影响生命的质量?(2)一个人的哪些做法会影响到他的生命质量?(3)我们怎样让生命充盈起来?教师总结:(1)人们对待生活的
38、不同态度,会影响生命的质量。(2)不敢也无力去面对生活的困境与难题;缺乏生活目标;等等。(3)生命是一个逐渐丰富的过程。热爱学习,乐于实践;不断尝试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建立联系,都会让生命充盈起来。142安排学生阅读教材第 115 页“探究与分享” ,思考下列问题:(1)同是 16 岁的中学生,生活环境不同,身上却有相同的地方,请你说说他们的相同点是什么。(2)你期待自己到 16 岁时将会是怎样的?教师总结:他们的共同点都能做一定有意义的事情,都以自己的方式丰富着人生的内容。【故事拓展】童第周是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也是国际知名的科学家。他从事实验胚胎学的研究近半个世纪,是我国实验胚胎学的主要
39、创始人。他出生在浙江省鄞州区的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由于家庭贫困,他小时候一直跟父亲学习文化知识,直到 17 岁才迈入学校的大门。读中学时,由于他基础差,学习十分吃力,第一学期期末平均成绩才 45 分。学校令其退学或留级。在他的再三恳求下,校方同意他跟班试读一学期。此后,他就与“路灯”常相伴:天蒙蒙亮,他在路灯下读外语;夜熄灯后,他在路灯下自修复习。功夫不负有心人,期末,他的平均成绩达到 70 多分,几何还得了 100 分。这件事让他悟出了一个道理:别人能办到的事,我经过努力也能办得到,世上没有天才,天才是用劳动换来的。之后,这句话也就成了他的座右铭。(二)冷漠与关切1安排学生阅读教材第 117
40、 页正文,思考下列问题:(1)人与人之间是怎样感受温暖,传递温暖的?(2)为什么要关注自身的发展和关切他人的生命?(3)我们要建立一个怎样的社会?教师总结:(1)人与人在相互依存和彼此关切中感受温暖,传递温暖。(2)我们用心对待自己和他人,不仅能将自己的生命照亮,而且可以温暖他人、照亮他人,甚至温暖世界、照亮世界。(3)我们要共同营造一个互信、友善、和谐的社会。2安排学生阅读教材第 116117 页“探究与分享” ,思考问题:结合这两个场景,请你谈谈对“做温暖的中国人”的认识和感受。教师总结:“做温暖的中国人”其实就是做一个拒绝冷漠的人,做一个关切他人的人,做一个热心的人,做一个友善的人。(三
41、)平凡与伟大1安排学生阅读教材第 118120 页正文,思考下列问题:(1)在历史上,那些被我们认为是伟大的人物,他们为什么伟大?(2)与伟人相比,更多普通人的生命是否有意义呢?(3)如何理解生命平凡与伟大的关系?教师总结:(1)他们运用自身的品德、才智和劳动,创造出比自己有限的生命更长久的、不平凡的社会价值,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2)当这些普通人为生活而努力,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面对生活的艰难考验,不放弃、不懈怠,为家庭的美好和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时,就是在用认真、勤劳、善良、坚持、责任、勇敢书写自己的生命价值。(3)生命虽然平凡,但也能时时创造伟
42、大。当我们将个体生命和他人的、集体的、民族的、国家的甚至人类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时,生命便会从平凡中闪耀出伟大。2安排学生阅读教材第 119 页“探究与分享”的内容,思考下列问题:(1)请你为“最美巡守员”写一段颁奖词。(2)你还知道生活中哪些“最美”人物的感人故事?(3)铁路巡守员和大客车司机都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为什么人们认为他们是“最美”15的?老师引导学生搜集更多的“最美”事例,然后在全班讨论这些人物的行为为什么“最美”。教师总结:(1)例如:你的巡守,让路、车、人一路平安!(2)例如:“最美妈妈”吴菊萍、 “最美教师”张丽莉。(3)他们都以自己的方式为社会做出贡献,都以自己的方式最大限度
43、地实现着人生价值。【故事拓展】2016 年 2 月 14 日,中央电视台 2015 年度“感动中国”人物揭晓,为学生鞠躬尽瘁的广西都安高中“校长爸爸”莫振高名列其中。 “校长爸爸”莫振高用微薄的工资资助贫困学子,努力向社会筹集善款,圆了近两万名学子的校园梦。莫校长用生命点燃的向导之烛,改写了很多学生的命运。我们叹息,生命为何如此脆弱,留下天不假年的遗憾!我们欣慰,祖国大地上,还有着许许多多的“莫振高” ,他们在无私奉献爱心,燃烧着自己温暖着别人。比如捐出器官的“最美女孩”何玥, “折翅亦做凌云雁”的身残志坚教师阮文凭这些模范人物的闪光事迹,带给我们的是沉甸甸的感动。三、课堂小结活出生命的精彩,不仅要求我们关注自身的发展,也要关切他人的生命,做一个有爱心、有同情心的社会成员。活 出 生 命的 精 彩 贫 乏 与 充 盈 正 确 对 待 生 命 的 态 度让 生 命 充 盈 起 来 )冷 漠 与 关 切 感 受 和 传 递 温 暖关 切 他 人 生 命 )平 凡 与 伟 大 每 个 人 生 命 的 独 特 使 命伟 大 在 于 创 造 和 贡 献 )精 彩 的生 命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