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课程标准,1描述地球所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2阐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3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4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标准解读: 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基本要求: 1了解不同类型的天体及其特点。 2了解天体系统的级别和层次,能描述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3了解地球是宇宙中既普通又特殊的天体,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4对九大行星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和归纳,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5了解宇宙具有物质的特性和运动的特性,树立科学的宇宙观。,发展要求:运用观测资料,描述月相的周期变化现象。,天体系统层次图,图为地
2、球、月球公转轨道图,(1)该图包括 级天体系统,其中 完整画出的是 系。,考点: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的关系。,银河系最主要的组成天体是( ) A.行星 B.恒星 C.星云 D.流星体,典型题例1:,B,(1)在图中绘出金星作为“启明星”时与地球的相对位置,并用文字标注“金星”和“地球”。(4分),2考点:掌握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2007海 南 ),图10示意离太阳最近的五颗行星围绕太阳公转的轨道。 完成下列要求。,目前太阳系小天体分布最集中的区间是( )A、地球与水星轨道之间 B、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 C、木星与土星轨道之间 D、海王星轨道之外,B,练习1、2,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条件是: (1
3、)光照条件稳定 (2)安全的宇宙环境 大小行星互不干扰 地球的物质条件是: (1)适宜的温度 (2)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3)液态水,地球上出现生物的条件,(日地距离适中),(体积、质量适中),(地球内外温度变化),32007年4月,欧洲天文学家首次发现一颗有生命迹象的太阳系外行星。该行星可能适宜生命存在的主要依据是 A行星上有岩石 B行星上有液态水与适宜的温度 C行星的表面比较增坦 D行星接受来自恒星的辐射能量练习19,B,考点: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图4为“公转轨道相邻的三大行星相对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4题。(08江苏),4与、行星相比,地球具备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之一是:
4、 A适宜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份 B强烈的太阳辐射和充足的水汽 C复杂的地形和岩石圈 D强烈的地震和火山活动,练习,标准解读 第2节 阐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基本要求: 1了解太阳能量的来源及其对地球环境和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2了解太阳活动的类型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电离层、磁场和气候的影响。 3收集和分析有关太阳活动的资料,提高对材料的收集、分析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发展要求: 能根据收集的材料,描述太阳活动对人们生产、生活和身体的影响。,(1)太阳大气层的圈层结构图中,为 、为 、 为 。 (2)图示圈层中,A的太阳活动类型是 。,练习、3、14,1、读右面的太阳大气结构图, 回答下列问题。,(
5、3)简要说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典型题例:,考点 :太阳外部结构,22007年4月,美国宇航局发表了太空探测器拍摄到的太阳三维图像。这是人类首次从三维视角观测太阳活动。目前,人们对太阳活动的正确认识之一是( ) A黑子增多增大时耀斑也频繁爆发 B太阳活动会引发极光、流星雨、磁暴 C太阳风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 D光球层到日冕层依次出现黑子、太阳风、耀斑,A,3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是( ) A.日珥 B.太阳黑子 C.太阳耀斑 D.太阳风,B,考点 :太阳活动的类型,标准解读: 第4节 地球的结构,基本要求: 1了解地球的内部和外部的圈层结构。 2了解各圈层的特点和划分依据。 3通过读图、绘制
6、图表等活动,提高读图用图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综合分析加工地理信息的能力。,发展要求: 收集资料,从人地关系的角度阐述地球各圈层与人类活动的关系。,1.根据地震波的传播状况可以划分地球内部圈层构造。在“地球内部圈层构造示意图”中的方框内,填写地球内部各圈层和分界面的名称。2.最近,我国在渤海湾发现储量逾10亿吨的大油田。该油田储量的探明是采用三维地震勘探技术的结果。地震波分为纵波与横波,根据地震波传播原理,在通过含油层时,传播速度发生明显变化的主要是 波。,(07年上海地理卷) 考点:地球的内部的圈层结构、各圈层特点和划分依据各圈层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基本要求: 1、 掌握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和速
7、度。 2、理解昼夜更替、地方时和区时的区别 3、能联系实际进行简单的区时换算。 4、了解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现象 。,标准解读: 第3节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地球的自转,1、地球自转的特点 方向、速度、周期,1、下列几个地点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A哈尔滨 B北京 C广州 D南极长城站,C,方向,北逆南顺,A、B E点的速度由小到大依次是,考点:地球自转速度,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2.角速度除极点外均为15度/小时 3.在极点上,线速度和角速度均为0,E 、 B 、 A,下面是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图。判断,1、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 A.北半球中纬度 B.北半球低纬度 C.南半球中纬度
8、 D.南半球低纬度,首先回忆地球表面线速度的分布规律:再据图中速度由南向北递减判断出应为北半球。分别计算赤道上、北纬30度纬线上、60度上线速度.,A.,2、图中a、b两点纬度相同,但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明显不同,原因是 A.a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B.b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C.a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D.b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P,SUN,恒星日,P,P,E1,E3,E2,恒星日与太阳日,太阳日,恒星日: 自转360,时间23时56分4秒,太阳日:自转36059,时间24小时,考点:地球自转周期,自西向东走的人观察到的两者大小有何变化?,恒星日、太阳日都变短,1.在由上海向东开往旧金山
9、的海轮上,船员 见到的昼夜更替周期 A、为一个太阳日 B、比一个太阳日短 C、比一个太阳日长 D、为一个恒星日,B,地球自转意义,日照图类型面面观,A,C,B,D,讲出各点的昼长,3、(1)A、B点都位于 线(晨线或昏线)上; (2)A点若位于0经线,此时北京时间为 点钟 D、F、C的地方时分别为 _点钟,考点:昼夜更替及地方时产生的原因。,图1中阴影表示黑夜。 读图1判断4题。 4图示的时刻, 北京时间是 A8时20分 B20时20分 C9时40分 D21时40分,A,(01江浙),考点:昼夜更替及地方时产生的原因。,读中心点为地球北极的示意图(图2),若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判断56题:5甲地
10、的时间为 A8时 B9时 C15时D16时 6下列说法,可能的是 A华北平原正值小麦播种季节 B华北平原正值小麦收获季节 C长江中下游进入梅雨时期 D罗马气候干热,A,01天津,考点:昼夜更替及地方时产生的原因。,7、读图,一艘由太平注向大西洋的船经过P地时,一名中国船员拍摄到海上落日景观。洗印出的照片上显示拍照时间为9时0分0秒(北京时间)据此判断1、该船员拍摄照片时,P地的地方时为: A、22时 B、14时C、20时 D、16时,75,69,75,72,69,54,P,大西洋,C,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搭载着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在西昌(102E,2
11、82N)卫星发射中心三号塔架点火升空。据此回答2023题。 10“嫦娥一号”卫星发射之时,世界时为( ) A10时05分 B2时05分 C5时05分 D7时05分 11能正确表示“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发射时,西昌昼夜 (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夜)情况的是( ),典型例题: 考点 区时换算,注意:中时区,东西十二区的特殊性,中央经线的计算:中央经线的度数是15的整数倍,(1)时区定义:时间区域,国际规定,经度每隔15度划分为一个时区,全球划分为24个理论时区,0,7.5,7.5,22.5,22.5,172.5,172.5,中时区,东1区,西1区,西12区,东12区,180,180,(2)区时定义:某一时
12、区共同使用的时间各时区都以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本区的区时,(3)知经度,求所在时区,用经度数值除以15,尾数7.5,时区数为(商+1);尾数7.5,时区为商数。,考点:时区与区时,(4)计算:东+西-,日期的界线有两条:,一条是人为规定的国际日界线,即180,另一条是时间界线,即0点,,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圈)是晨昏线(圈)。,B,9、读中心点为地球北极的示意图,若阴影部分为7月6日,非阴影部分为7月7日。判断: (1) 甲地的时间为( )A、15时 B、9时C 、3时 D、12时,(2)北京为( )A、6日8时 B、7日8时 C、6日20时 D、7日20时,C,B,120,A,例10:读12月2
13、2日太阳光照图,回答: (1)A地的时间是( ) A、12月22日2 时 B、12月23日2时 C、12月21日2 时 D、12月22日14时 (2)此时12月23日的范围占全球范围的( ) A、一半 B、1/3 C、2/3 D、一半以上,B,B,180,150,11、下列是四幅物体水平运动图,正确表示北半球的是(虚线表示物体原来受力方向,实线表示受地转偏向力后物体运动方向) ( ),1 2 3 4,A 1、2 B 1、3 C 1、4 D 2、3,B,考点: 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现象,12、由位于40N,110E的某地向正南方向发射一枚炮弹,弹着地点应在发射地的A.东北方 B.西北方 C.东南方 D.西南方,D,13、下图是某条河流的剖面图,一般面对河流下游,左手方视为左岸,右手方视为右岸。据此判断该河流位于 ( ) A北半球 B赤道上 C南半球 D回归线上,14、某地水平运动的物体左偏,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该地位于 ( )A赤道 B2326N C2326S D20S,D,A,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