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黄生借书说,“说”是古代一种文体,是为了论述一个道理。它同现在的杂文很相似,可以叙述可以议论。本文是作者在黄允修向其借书时而作,以此鼓励黄允修勤奋读书。,解,题,袁枚(1716-1798)字子才,号简斋、随园主人,清代文学家。,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作者是谁?,惴(zhu)惴,庋(gu)藏,俟(s),素 蟫(yn),夫(f)人,诸(zh)梦,默背两分钟,注意古今意义的区别,无论:,夫人:,古:不必说。,今:表示条件关系的一个词:不管。是一个词语。,古:那个人。,今:丈夫对妻子的称呼。,可惜:,古:值得珍惜。,今:惋惜。,古:这样以后或者这以后。 今:表示某种动作或情况之后。,
2、然后:,概括各段大意,划分文章层次。,领悟文旨 论述 借来的书才能认真读 的道理以勉励黄生勤奋读书。(用原文概括),研读课文:,课文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12段):阐明“书非借不能读”的观点。 第二部分(2段):向黄生提出“读书也必专,”“归书也必速”的希望。,2015,2015,a.作者是怎样提出课文的中心论点的?,思考探究,明确:作者运用了开门见山的方法提出中心论点,毫无枝蔓。并用了双重否定句强调了作者的意思,使论点显得鲜明有力。,b.作者列举了哪些实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哪些是重点写的?(类比、举事实、),作者运用了 个实例证明“书非借不能读也”的观点:先以“ ”和“ ”极言天子和富贵
3、之家藏书之多,继而以“读书者有几”进行反问,表明他们无心读书,有书不读。这两例是叙述的重点,语气也比较严厉。第3例以“ 、 ”概括其他 藏书者的情况,意在证明有书不读 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 这3个实例初步论证了作者观点的正确性。,2015,c.作者为什么要由“书”讲到“物”,这对论证 中心论点有什么作用?,作者推开一层新意,指出向别人借的就倍感珍惜,而自己的便不以为然这是普遍的心理。作者把这两种不同的心态进行比较,由两种不同的心理引出两种不同的做法,前者因“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后者因是己物而“必高束焉,庋藏焉”。这样就进一步论证了作者观点的正确性。,总结:这段从社会取证说理,论证
4、 “书非借不能读也”是普遍的社会现象。,2015,第二段是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论证“书非借不能读”的中心论点。讨论如下问题:,a.作者是怎样以自己的经历来论证论点的?,b.如何理解“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第三段文字,作者向黄生提出“读书也必专”,“归书也必速”的希望,是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a.作者把自己年轻时的遭遇跟黄生现在的遭遇作了哪些比较?这些比较对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什么作用?,b.课文结尾一句话,它在结构上和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上有什么作用?,讨论一下,a.作者把自己年轻时的遭遇跟黄生现在的遭遇作了哪些比较?这些比较对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什么作用?,一是二人家贫无书
5、相似,再是两人借书来读相似,三是一个往往借不到,一个能借到不相似。通过这些比较,拉近了黄生和作者的距离,使黄生更易受作者感染,接受作者的观点,听从作者的教导,专心读书。同时也突出了借书不易,让黄生知道他是幸遇作者,能够借到书,就更应珍惜时光,奋发学习。,b.课文结尾一句话,它在结构上和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上有什么作用?,课文以“为一说,使与书俱”作结,在结构上照应了课文开头的“授以书而告之”。在思想感情上则进一步表达了对黄生的殷切期望。,总结:这部分内容通过作者与黄生在借书读书方面的比较,说明自己遇吝书者为不幸,黄生遇公书者为幸,勉励黄生专心读书。,写作特点:,1. 全文构思严密,紧扣中心。 2. 文章夹叙夹议,议论层层深 入,含蓄有力的表达了主旨。 3. 运用对比手法。,对于作者的观点我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