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部分 生活与哲学,模块综合提升,一、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主要原理1辩证唯物论的主要原理,2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主要原理,3上述两个原理可以概括为以下图示结构,“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是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的题目,主要包括辩证唯物论和认识论的原理。辩证唯物论的主要内容应抓住物质、意识、规律三个关键词,主要原理包括: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及其方法论,意识的本质、特点和能动作用原理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主要内容要把握三个关键词:实践、认识和真理。主要原理包括: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真理的客观性、具体性和条件性,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实
2、践本身的特点直接现实性、客观物质性、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例1 2014安徽文综,39(2),20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是我国政府高度关注的工作。某地竹资源丰富,传统竹产品加工业比较发达。该地村民外出旅游时,发现竹纤维产品市场需求大、附加值高,于是建议政府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帮助企业引进先进技术深度开发竹资源。当地政府在广泛听取村民意见后,邀请专家进行论证,组织企业家实地考察,出台了技术支持和资金补贴等扶持政策,引导企业转型升级,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 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政治生活道理?请从“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角度分析其所蕴含的哲理。(2
3、0分),【思路分析】 本题要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回答。首先,回答第一小问体现的政治生活道理,可以结合材料中的行为主体进行思考,从公民和政府两个方面组织答案;其次,第二小问明确了知识范围“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即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所涉及的主要知识点,然后与材料进行对接。两小问的分析图示如下:,答案 (1)公民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等参与民主决策。如村民向政府提出建议,专家论证等。政府审慎用权,坚持科学民主决策。如政府听取村民、专家意见制定政策等。政府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如政府出台政策,引导企业生产,促进经济发展。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对人民负
4、责。如政府为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采取了一系列举措。,(2)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当地政府立足实际,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出台政策,引导生产,促进经济发展,体现了意识的能动作用。规律是客观的。政府的决策和实施过程,体现了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政府组织考察,发展经济,体现了实践的决定作用。,对哲学第二单元知识的考查还有以下几种方式: (1)结合材料,运用“意识能动作用”的知识分析 答题要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主动创造性意识对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2)结合材料,运用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的知识分
5、析 答题要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3)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论知识分析 答题要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活动特点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规律具有客观性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其他角度,(4)结合材料,说明该地是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 答题要素: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二者结合反对错误倾向其他角度 (5)结合材料,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知识或认识论知识分析 答题要素:实践的特点实践决定认识认识的反作用真理的特点认识过程其他角度,二、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从唯物论的角度看,要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以客观规律作为行动的依据
6、,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将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唯意志主义、因循守旧。从辩证法的角度看,要正确把握实际,全面地看待实际,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实际。,三、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之一,在涉及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时要注意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及方法论以及系统优化的方法,另外,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它总是吸收、保留和改造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例2 (改编题)中国古代自先秦开始已有“法治”的思想,其内涵随时间发展而不断变化。历史上曾经出现过成康
7、之治、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康乾之治等盛世局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法制相对健全和完善。但古代“法治”与现代法治有着本质的区别。比如封建法律的服务对象是地主阶级,其着力维护的是专制主义统治,皇帝可一言立法,也可一言废法,权大于法。尽管如此,封建盛世的出现,内在地需要“法治”的支持,“法治”思想成为法盛政兴的必要条件,分析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古代许多“法治”思想给今天我国和世界各国的法治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有人从历史发展中得出结论:“建设法治中国,我们要传承古代法治思想。”你如何评价这种观点?请运用联系的观点说明理由。 思路分析,知识范围,答案 示例一:该观点具有合理性。联系具有普遍性,要用联系的观点
8、看问题,我们应该看到一些古代法治思想对今天建设法治中国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联系具有客观性,这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古代法治思想中有精华和糟粕,我们在传承古代法治思想时要分清精华和糟粕,建设法治中国要发挥古代法治思想的精华,反对主观臆造联系,生搬硬套。 示例二:该观点具有片面性。联系具有多样性,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既要认识到古代法治思想中的精华对我国现在法治建设的有利条件,又要重视古代法治思,想中的糟粕对我国现在法治建设的不利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联系具有客观性,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联系。建设法
9、治中国需要我们发挥主观能动性,使古代法治思想顺应社会的变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建设法治中国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要传承古代法治思想,还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把立法、执法、学法等各个部分、要素综合起来,统筹考虑。,本题考查生活与哲学中有关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的知识。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唯物辩证法联系观的具体内容有哪些,然后根据材料信息选择对应的联系观的内容进行逐点论证。平日复习时要全面整合联系观的观点,做题时注意与材料对应,选择运用恰当的联系观的观点即可。,四、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之一,在涉及
10、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时我们应运用以下几个主要原理去分析:发展的普遍性,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发展是有规律的,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等。,例3 (改编题)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和谐思想包括天地万物和谐、天人和谐、人人和谐等方面的内容。孔子主张“和为贵”,墨子提出“兼相爱”,孟子倡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庄子阐述“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但是,传统和谐思想是在古代自然经济和封建专制制度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11、以巩固封建专制为目的,以等级划分为特征,借助“礼”的伦理文化推行,要求人民“安分守己”,充满了人治色彩,这在本质上与现代社会的民主与法制格格不入,与现代社会追求的公平正义、平等自由背道而驰。,党的十八大把“和谐”理念确立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大力弘扬民主、自由、平等、法治等思想。 结合材料,运用发展的观点,分析从传统和谐思想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飞跃的过程。,思路分析,答案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发展的结果,是对传统和谐思想的发展和升华。辩证否定是发展的环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传统“和谐”理念进行的辩证否定,是在传统“和谐”理念中孕育产生的
12、,克服了其中过时的内容,汲取了其中积极、合理的因素,并增添了新的时代内容,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本题考查生活与哲学中有关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的知识。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的具体内容有哪些,然后结合材料对发展观的内容进行逐点论证。平日复习时做好知识的整合工作,本题就能迎刃而解,只要注意与材料对应,运用恰当的发展的观点即可。,五、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在涉及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时我们应运用以下几个主要原理去分析: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及方法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矛盾的普遍性
13、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和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等。,例4 2014安徽文综,38(2),8分近年来,全国各地积极开展“书香中国万里行” “书法进课堂”等文化活动,有力地推进了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书法陶冶情操为了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培养爱国情怀,提高青少年的汉字书写能力,培养审美情趣,提高文化修养,教育部要求在中小学开设书法课。对于此项举措,少数同学认为:随着电脑和手机的广泛使用,人们习惯了用键盘敲字,而且“键盘”拥有“毛笔”无法比拟的优势,因此,现在学习书法没有必要。 假如你是学校书法宣传大使,请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14、”的知识,说服少数同学。(8分),思路分析 审设问可知,本题要求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知识进行分析,首先必须明确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什么,方法论要求是什么;然后,依据材料可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等方面组织答案。,答案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或矛盾规律),它要求我们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按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观点,我们应该从书法自身的特殊性来认识学习书法的必要性,而不是简单地用“键盘”否定“毛笔”。从两点论与重点论统一的观点看,“毛笔”的优点是主要的,不足是次要的。所以,学习书法具有合理性和必要性。,做好本题的关键不仅仅是把握好设问强调的知识
15、范围,还要紧紧抓住设问的“说服少数同学”这一关键性要求,其实质是要运用恰当的哲学观点反驳少数同学的观点,少数同学认为“键盘”拥有“毛笔”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从而否定学习书法的必要性,针对这一观点选择的恰当原理是矛盾具有特殊性、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统一的观点。因此本题给我们的启迪是:不要只根据设问来作答,更要注意针对材料观点来作答。,六、怎样运用唯物辩证法原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唯物辩证法的知识内容非常广泛,答题时一定要认真分析材料,看材料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哪些观点。联系观点和发展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把握唯物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辩证否定观,自觉树立创新
16、意识。若题目限定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或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知识分析问题,答题时注意对应的知识范围。,例52013天津文综,14(3),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42011年我国汽车消费及相关指标,材料二 当越来越多的人争先恐后地实现了“有车一族”的梦想之后,车也带来了诸多问题。相关资料显示,机动车尾气排放是造成空气污染的重要原因,汽车带来的道路拥堵也成为城市交通的最大问题,然而仍有超过60%的城市居民愿意选择私家车作为日常出行方式。 我国现在已经成为汽车生产大国,但还远未成为汽车强国。要从汽车生产大国成为汽车强国,创新是关键。请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予以说明。(10分),思路
17、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范围为唯物辩证法,属于说明类非选择题。唯物辩证法的知识范围广、知识点多,要想准确定位知识,必须抓住设问中的关键信息:创新是关键。围绕“创新是关键”,先从“创新”角度思考,涉及唯物辩证法的相关知识有发展的实质(或辩证否定观)、创新的作用等;再从“关键”角度思考,涉及唯物辩证法的知识有关键部分对整体的作用、主要矛盾的作用等。,答案 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在一定意义上发展就是创新。(或辩证的否定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它要求树立创新意识。)没有创新就不可能实现从汽车生产大国到汽车强国的发展。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要重视关键部
18、分的作用。抓住创新这一关键,能够推动汽车强国建设整体工作的开展。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要坚持重点论。抓住创新这一重点,是实现汽车强国的关键。创新能够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题型:分析说明题;主旨:创新是关键;知识范围:唯物辩证法。 (2)第二步,回归教材,明确“创新”的依据是发展的实质、创新的意义;“关键”的依据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主要矛盾原理。 (3)第三步,按照观点和材料相统一的要求组织答案。,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主要原理,“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是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的题目,主要涉及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包括社会历史观和人生价值观的原理。社会历史观主要包括:
19、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人民群众的原理等,人生价值观主要包括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主体差异性和主要判断标准,人生价值的内涵、人生价值的创造与实现等。,例62014山东文综,41(2),9分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为进一步解决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环境制约问题,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全国人大常委会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将修改环境保护法列入了2014年立法工作计划。 结合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中“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知识,阐明修改环境保护法的哲学依据。(9
20、分),思路分析,答案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进一步解决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环境制约问题要求对环境保护法进行相应的修改;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要求对环境保护法进行相应的修改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求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对环境保护法进行相应的修改是为了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一般情况下,当材料中涉及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等内容时,可以用知识点“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规律,走社会历史的必由之路”来回答;当材料涉及站在什么立场进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时,可以用知识点“我们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把维护人民
21、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追求”来回答;当涉及民生、人民利益时,通常与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等结合起来分析。,题型特点 此类选择题一般由漫画和文字两部分组成,而漫画部分往往又由标题、主体、画注组成。这类题型有鲜明的主题,集趣味性、比喻性、讽刺性、深刻性、理论联系实际性于一体,既考查了考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又考查了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特别需要考生具有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题型 10 漫画类选择题解题方法,例 (2017浙江省名校联考,31,2分)漫画鼓励创新(作者:张吉亮)告诉我们 ( ),尊重实际的主动创造性才有价值 认识世界要以主动创造性为前提 鼓励性的评价决定着人的成长方向 价
22、值评价不能脱离客观存在的事实 A B C D 失分样例 误选A或者C。 失分分析 (1)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还不够扎实,因而不能排除说法错误的题肢,比如,认识世界应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 (2)不能很好地理解和把握漫画的主旨,该漫画主旨对于小蛇和母亲的做法是持否定的观点。,思路分析 材料中小蛇把自己画得长了脚,这是不符合实际的,也是没有价值的创造,这说明尊重实际的主动创造性才有价值,正确;认识世界并不是以人的主动创造性为前提,而是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错误;鼓励性评价会影响人的成长方向,错误;漫画中小蛇母亲的价值评价脱离了客观事实,这启示我们价值评价不能脱离客观存在的事实,正确。 答案 D,题型特
23、点 该题型设问一般以“体现”“蕴含”“反映”“说明”等词语为题眼,要求考生分析材料中所体现的有关经济、政治、文化或者哲学道理。一般来说,该题型所给的材料具有层次性,以分号或者句号为标志,关键词比较明显,设问知识范围比较明确。,题型 11 蕴含和体现类主观题解题方法,例 2017江苏南京多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段考,35(2),6分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五中全会确立了共享发展的理念,提出到2020年要实现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为实现上述目标,中央坚持“分类施策”的原则,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以提高扶贫实效。 阅读材料,谈谈中央扶
24、贫措施所蕴含的辩证唯物论道理。(6分) 失分样例 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中共扶贫政策措施的制定也要坚持这一点。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分类施策”,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体现了这一点。,失分分析 (1)要点一,原理正确,但分析比较笼统,缺乏针对性,且在语言表述上属于措施类而非蕴含、体现类,会被酌情扣分。 (2)要点二,分析正确,但“矛盾具有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属于唯物辩证法的原理,不是辩证唯物论的原理,不符合题目要求,不得分。 (3)要点不全,没有全面准确地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并与辩证唯物论的原理一一准确对应。,思路分析 一要审读设问,明确知
25、识范围、题型等;二要审读材料,获取关键信息;三要根据蕴含、体现类主观题的答题思路“111”(即一则材料信息,加一个原理,等于一个答案要点)组织答案。,答案 中央的扶贫目标是针对现行标准下的贫困人口现状提出的,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这说明物质决定意识,这一做法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中央确立共享发展理念,坚持“分类施策”的原则,充分发挥了意识的能动作用。中央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有利于提高扶贫实效,做到了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二者的有机结合。,(1)解题思路,一定点:确定考查的知识点是什么;二联系:联系所给材料与所学知识;三梳理:将材料所给的信息与考查的知识点一一对照,二者
26、相符的就是要点,须注意分清主次;四作答:作答时要做到观点和材料相结合。 (2)答题步骤:审读材料,分清层次。分析设问,明确主旨。回扣教材,提取信息。有机结合,归纳总结。,题型特点 开放、实践类题型,一般以生活案例为背景,围绕一定的核心内容,引导考生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其考查方式主要是:提建议、批驳、公益广告词、列举理由、发言提纲、辩论赛、设计展板、制定某活动方案等。答案具有很强的开放性,不唯一,容易得分,但不容易得满分,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答题不需要空洞的语言,提出的建议、设计方案要具体可行。,题型 12 开放和实践(探究)类主观题解题方法,例 (改编题)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单元,中华民族历来重
27、视家庭,把传统家庭美德的“老理儿”发扬好,方能“理”至而“脉”顺,从厚重文化底蕴中生长出现代家庭文明。国家与家庭同声相应,建设家庭文明新风尚,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需要人民共同参与。为深入贯彻习近平关于“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化家庭文明建设,调动人民群众的参与积极性,中央文明委以爱国守法、遵德守礼、平等和谐、敬业诚信、家教良好、家风淳朴、绿色节俭、热心公益为标准,开展了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评选表彰活动,从全国范围评选了300户文明家庭。,习近平在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上强调,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要努力使千千万万个家
28、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成为人们梦想起航的地方;要动员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家庭文明建设,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 请你为所在社区开展家庭文明建设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并说明其辩证法依据。(4分),失分样例 样例一: 摒弃家中不文明行为,家庭成员相互监督。设立家庭行为准则,规范家人行为,营造文明家风。 依据:辩证的否定是自己对自己的否定,其实质是“扬弃”。 样例二: 模范家庭表彰活动。联系是普遍的,模范家庭带动其他家庭发展。为不同家庭制定相应的家风建设标准。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失分分析 样例一:形式上是两个建议,但
29、实际上表达了同一个意思,即“营造文明家风”,所以对应的也是同一个辩证法依据,所以只能得一个要点的分数。 样例二:相比样例一要好一些,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提出建议,并对应不同的哲学依据,符合题意;但第二个建议的具体内容“为不同家庭制定相应的家风建设标准”在现实的操作性上有欠缺,所以会被酌情扣分。,思路分析 审读审问,注意抓住“所在社区开展家庭文明建设”“两条”“合理化建议”“辩证法依据”等关键词,然后根据材料或社区实际,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提出建议,建议要尽量具体、有可操作性,且所提建议与辩证法依据要做到一一对应,且分析准确。,答案 家庭文明建设要与时俱进,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依据:要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
30、观念,树立创新意识。(2分)建好“小家”为“大家”,搞好家庭文明建设,引领社区新风尚。依据:要立足整体,重视部分,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2分)(其他言之有理的答案也可给分),(1)建议措施类的,作答时注意行为主体,不同的行为主体有不同的要求,注意思维的拓展性,不可太狭隘。 (2)设计活动方案类的,作答时一定要围绕主题,联系所学理论知识,制定的方案具有可操作性。 (3)明确课程标准“提示与建议”规定的实践类活动有:参与讨论,写出发言要点、提建议,说明理由。参加演讲、撰写小论文,写出要点。辩论赛,确定辩题、写出主要观点。制定活动方案、设计活动过程,说明理由、谈活动感受,写总结要点。推荐一项活动(作品),说明理由。参加模拟听证会,作为某方的代表发言。设计一个展板,确立主题,说明理由。以上方式在复习时要着重把握。,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