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91.040.10 P 33 备案号:16131-2004 北京市地方标准DBDB11/T 2462004生态办公区通则 Ecological office district general guidance 2004-11-15 发布 2005-01-01 实施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11/T 2462004 I 目 次 前言 引言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生态办公区构成要素 1 4.1 办公区环境 1 4.2 资源利用 3 4.3 环境管理 4 5 生态办公区保障体系 4 5.1 生态办公区的管理体系 4 5.2 生态办公区的方针 4 5
2、.3 生态办公区的目标 4 5.4 生态办公区的组织机构和职责 4 5.5 生态办公区的资源管理 4 5.6 生态办公区的运行控制 5 5.7 信息交流 5 5.8 生态办公区的自我评价 5 5.9 生态办公区的持续改进 5 附录 A(规范性附录)生态办公区的评价指标 6 参考文献 7 DB11/T 2462004 II 前 言 本标准的附录 A 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提出。 本标准由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质量管理标准化研究所、北京市海淀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北京市海淀区质量技术监督局、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
3、草人:周良洛、星志国、汤万金、咸奎桐、谷艳君、张利华、赖东、常英实、王颖捷、刘春生。 DB11/T 2462004 III 引 言 生态办公区(EOD )作为一种新型的办公区,已经在北京市进行了初步尝试与应用。为了引导、推广、规范 EOD 的健康发展,进一步提高生态环境意识,推广平衡、有序、和谐的生态理念,实现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提出制定北京市地方标准生态办公区通则。 在充分借鉴国内外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吸收了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北京市海淀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课题组北京市海淀区生态办公区( EOD)的标准与理论研究报告的主要成果,完成了本标准的
4、制定工作。本标准不但为生态办公区的科学管理、规划和建设提供指南,也为生态办公区的评价提供依据。 DB11/T 2462004 1 生态办公区通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生态办公区的构成要素和生态办公区保障体系的要求。 本标准为生态办公区的科学管理、规划和建设提供指南。 本标准的附录 A 适用于生态办公区的评价。当附录 A 中的评价指标不能完全反应评价对象的特征时,评价指标可适当增减。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
5、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3095199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30961993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GB/T 5700 1985 室内照明测量方法 GB/T 188832002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采用以下术语和定义。 3.1 生态办公区 ecological office district(EOD) 具有良好的生态功能,合理的生态环境承载力,资源利用高效,景观环境优美,结构功能完善,人与自然和谐的办公区。 3.2 绿化覆盖率 percentage of greenery coverage 生态办公区建设用地范围内绿化覆盖
6、面积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比例。 3.3 建筑容积率 volumetric frac tion of building 生态办公区建设用地范围内全部建筑面积与建设用地总面积之比。 3.4 建筑密度 building density 生态办公区建设用地范围内所有建筑物基底面积之和与建设用地总面积之比。 4 生态办公区构成要素 生态办公区的构成要素包括生态办公区环境、生态办公区资源利用和生态办公区环境管理 3 个一级指标, 9 个二级指标和 21 个三级指标(详见附录 A)。评价指标应满足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要求以及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北京市地方标准的规定。 4.1 生态办公区环境 生态办公区环境应
7、舒适、优美,以愉悦办公区内员工的身心,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生态办公区环DB11/T 2462004 2 境由办公室内环境质量、办公区基础设施、办公区景观、环境状况和建筑的友好性构成。 4.1.1 办公室内环境质量 办公室内环境质量由平均采光系数、室内空气质量构成。 4.1.1.1 平均采光系数 室内的平均照度与同一时间的室外扩散光的照度之比。测量方法按照 GB/T 57001985 执行。 4.1.1.2 室内空气质量 室内空气应无毒、无害、无异常嗅味。测量方法按照 GB/T 188832002 执行。 4.1.2 办公区基础设施 办公区基础设施由人均办公建筑面积、基础设施配套性构成。 4.1
8、.2.1 人均办公建筑面积 生态办公区内办公总建筑面积与办公总人数的之比,单位为平方米每人。即: 办公总人数办公总建筑面积人均办公建筑面积=4.1.2.2 基础设施配套性 基础设施包括道路、停车场、体育运动、商业、餐饮、休闲娱乐、医疗、安保等设施。这是一项定性指标,从基础设施的完备性和有效性性两个方面综合考虑。 4.1.3 办公区景观 办公区景观由绿化覆盖率、景观的协调性构成。 4.1.3.1 绿化覆盖率 指生态办公区建设用地范围内绿化覆盖面积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比例。即: %100=建设用地总面积绿化覆盖面积绿化覆盖率 (2 ) 注:绿化覆盖面积包括办公区内乔木、灌木、草坪等所有植被的垂直投影
9、面积,办公区内水体面积。 4.1.3.2 景观协调性 指生态办公区内各种景观即体现个性化风格,又能实现区内外景观的协调统一。这是一项定性指标,从个性化和协调统一性两个方面综合考虑。 4.1.4 环境状况 环境状况由噪声、环境空气质量、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构成。 4.1.4.1 噪声 环境中的声音对人类、动物及自然界产生不良影响时,这种远近不同、方向不同、自身或周围反射的声音称为噪声。按照 GB 30961993 执行。 4.1.4.2 环境空气质量 指在标准状态下,生态办公区室外空气中污染物的含量。按照 GB 30951996 执行。考虑到北京市的实际情况,该指标宜采用相对值。
10、4.1.4.3 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指生态办公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量占生活垃圾产生总量的比例。即: 生活垃圾产生总量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量垃圾无害处理率 =100% (3 ) 4.1.4.4 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指生态办公区的建设、使用过程中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程度。 (1) DB11/T 2462004 3 4.1.5 建筑的友好性 建筑的友好性由建筑密度、建筑容积率、可通达性构成。 4.1.5.1 建筑密度: 指生态办公区建设用地范围内所有建筑物基底面积之和与建设用地总面积之比。即: 建设用地总面积建筑物基底面积之和建筑密度 = (4 ) 4.1.5.2 建筑容积率 指生态办公区建设用地范围内全部建
11、筑面积与建设用地总面积之比。即: 建设用地总面积全部建筑面积建筑容积率= (5 ) 4.1.5.3 可通达性 生态办公区内员工交通的便利程度。 4.2 生态办公区资源利用 生态办公区资源利用应合理、高效,以提高生态办公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生态办公区资源利用由能源利用、水资源利用构成。 4.2.1 能源利用 能源利用由可再生能源所占比例、人均耗能量构成。 4.2.1.1 可再生能源所占比例 指可再生能源在总能源消耗中所占的比例。即 100可再生能源消耗量可再生能源所占比例能源总消耗量注 1:可再生能源消耗量是指办公区一年内所消耗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消耗总量,按照其热值进行折算,单位为百万千焦
12、(MkJ) 。 注 2:能源消耗总量是指办公区一年内所消耗的电能、天然气和太阳能等能源的总量,按照其热值进行折算,单位为百万千焦(MkJ) 。 4.2.1.2 人均耗能量 指办公区一年内耗能总量与办公区总人口之比。单位为百万千焦(MkJ) 每人。即: 办公区耗能总量人均耗能量办公区总人口4.2.2 水资源利用 水资源利用由人均耗水量、中水回用率构成。 4.2.2.1 人均耗水量 指办公区一年内耗水总量与办公区内总人口之比,单位为吨每人。即: 办公区耗水总量人均耗水量办公区总人口4.2.2.2 中水回用率 中水是相对于上水( 自来水) 和下水( 污水) 而言的,是指生活污水经处理后,达到规定的水
13、质标准,可在一定范围内重复使用的非饮用水。如厕所冲洗、绿地浇灌、景观河湖、环境用水、农业用水、工厂(7) (6) (8) DB11/T 2462004 4 冷却用水、洗车用水等。中水回用率是指办公区一年内中水利用量与总用水量的比例,以“吨”为计量单位。即: 100% =总用水量中水利用量中水回用率 4.3 生态办公区环境管理 生态办公区环境管理应致力于减少生态办公区的环境污染、保持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生态办公区环境管理由环境管理体系、环境意识构成。 4.3.1 环境管理体系 环境管理体系由环境管理体系建立和实施状况、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状况构成。 4.3.1.1 环境管理体系建立和实施状况 指办
14、公区环境管理能否实现系统化、规范化和标准化管理,建立了文件化环境管理体系并得到贯彻落实是办公区提高环境管理能力和水平的保障。本项指标是定性指标,从是否建立文件化的环境管理体系和贯彻实施程度两个方面综合考虑。 4.3.1.2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状况 表示办公区对环境管理的重视以及与国际接轨的程度。本项指标是定性指标,从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是否通过或认证准备情况考虑。 4.3.2 环境意识 环境意识由对生态办公区的认知程度、办公区员工对环境的满意程度构成。 4.3.2.1 对 EOD 的认知程度 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区内员工对 EOD 知识的认识和了解程度。以利于更好地推广和普及 EOD 知识,增加全员的
15、参与意识。 4.3.2.2 办公区员工对环境的满意程度 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办公区员工对环境的满意程度,以利于持续改进办公区的环境状况。 5 生态办公区保障体系 5.1 生态办公区的管理体系 生态办公区应建立文件化的管理体系,加以实施和保持,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 5.2 生态办公区的方针 生态办公区应制定适宜的方针并加以贯彻和实施。方针应体现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的理念,生态办公区的未来设想和发展战略相一致,并应包括对持续改进、污染预防、遵守有关环境法律、法规等方面做出承诺。 5.3 生态办公区的目标 生态办公区的目标应体现和落实方针的承诺,并在充分考虑生态办公区的生态功能,以及资源高效利用,景观
16、环境优美舒适,人与自然和谐的基础上,符合生态办公区的规模和特点等实际情况。目标应切实可行并可测量。 5.4 生态办公区的组织机构和职责 生态办公区应有明确的组织结构和职责分工。生态办公区的最高管理者或其代表应确保其对生态办公区的管理工作进行指导、监督、评价和协调,以确保生态办公区方针和目标的实现。 5.5 生态办公区的资源管理 应通过宣传、培训等各种手段向员工传达生态办公区的方针和目标,并确保他们认识到所从事活动的相关性和重要性,以及如何为生态办公区目标的实现作出贡献。 生态办公区应提供满足相关方所要求的软硬件设施,并应对生态办公区内的所有设施加以维护,以(9) DB11/T 2462004
17、5 使所有相关方满意。 5.6 生态办公区的运行控制 生态办公区应确定与其方针和目标相适应的各项活动,必要时,应针对这些活动制定程序,并确保在程序规定的条件下运行。生态办公区还应确定突发事件的应对措施,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5.7 信息交流 生态办公区应在其各层次和职能建立信息交流渠道,广泛搜集有关生态办公区的方针、目标以及各项活动的实施状况的信息,并应定期与各相关方进行交流,为生态办公区的保持和改进提供依据。 5.8 生态办公区的自我评价 生态办公区应定期进行自我评价,以确保各项活动是有效和适宜的,并应致力于本标准附录 A 中各项指标的改善。 5.9 生态办公区的持续改进 生态办公区应通过各
18、种渠道了解各相关方对生态办公区的满意程度,加以分析研究,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提高其满意程度。 DB11/T 2462004 6 附录 A (规范性附录) 生态办公区的评价指标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平均采光系数 办公室内环境质量 室内空气质量 人均办公建筑面积 办公区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配套性 绿化覆盖率 办公区景观 景观的协调性 噪声 环境空气质量 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环境状况 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建筑密度 建筑容积率 生态办公区 环境 建筑的友好性 可通达性 可再生能源所占比例 能源利用 人均耗能量 人均耗水量 生态办公区 资源利用 水资源利用 中水回用率 环境管理体系建立和实施状况 环
19、境管理体系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状况 对 EOD 的认知程度 生态办公区环境管理 环境意识 办公区员工对环境的满意程度 DB11/T 2462004 7 参 考 文 献 1 GB 162971996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2 GB132712001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3 GB 87021988 电磁辐射防护规定 4 GB 156181995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5 GB 57491985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6 GB 117271989 住宅居室容积卫生标准 7 GB/T 170931997 室内空气中细菌总数卫生标准 8 GB/T 24000 环境管理体系系列标准 9 GB 6566200
20、1 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 10 GB 185802001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 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释放限量 11 GB 185812001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 溶剂型木器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 12 GB 185822001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 内墙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 13 GB 185832001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 胶粘剂中有害物质限量 14 GB 185842001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 木家具中有害物质限量 15 GB 185852001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 壁纸中有害物质限量 16 GB 185862001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 聚氯乙烯卷材地板中有害物质限量 17 GB 185872001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 地毯、地毯衬垫及地毯胶粘剂有害物质释放限量 18 GB 185882001 混凝土外加剂中释放氨限量 19北京市海淀区生态办公区(EOD) 的标准与理论研究课题报告, 2004 年 8 月 ,北京市海淀区发展计划委员会与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联合工作组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