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6 ,大小:393KB ,
资源ID:1161897      下载积分:2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116189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考语文“家训”类文言文阅读专题讲练(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lawfemale396)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考语文“家训”类文言文阅读专题讲练(含解析).doc

1、1“家训”类文言文阅读专题讲练一、要点梳理(一) 朱子家训1作者及背景介绍朱柏庐(16271698)原名朱用纯,字致一,自号柏庐,江苏昆山人(今昆山市) ,清代著名理学家、教育家。其父朱集璜是明末的学者,清顺治二年(1645)守昆城抵御清军,城破,投河自尽。朱柏庐自幼致力读书曾考取秀才,志于仕途。清入关明亡遂不再求取功名,居乡教授学生并潜心程朱理学主张知行并进,一时颇负盛名。康熙曾多次征召,然均为先生所拒绝。曾手写数十本教材用于教学。潜心研究程朱理学,主张知行并进,躬行实践。康熙间坚辞博学鸿词之荐,后又坚拒地方官举荐的乡饮大宾。与徐枋、杨无咎号称“吴中三高士” 。康熙三十七年(公元 1698

2、年)染疾,临终前嘱弟子:“学问在性命,事业在忠孝” 。著有删补易经蒙引 四书讲义 劝言 耻耕堂诗文集 愧讷集和毋欺录等。朱子家训又名朱子治家格言或朱柏庐治家格言 ,自问世以来流传甚广,被历代士大夫尊为“治家之经” ,清至民国年间一度成为童蒙必读课本之一。 朱子家训仅506 字,精辟地阐明了修身治家之道,是一篇家教名著。其中,许多内容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特点,比如尊敬师长,勤俭持家,邻里和睦等,在今天仍然有现实意义。2内容理解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注释】庭除:庭院。【译文】每天早晨黎明就要起床,先用水来洒湿庭堂内外的地面然后扫地,使庭堂内外整洁;到

3、了黄昏便要休息并亲自查看一下要关锁的门户。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知识精讲2【译文】对于一顿粥或一顿饭,我们应当想着来之不易;对于衣服的半根丝或半条线,我们也要常念着这些物资的产生是很艰难的。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注释】未雨而绸缪(chu mu):天还未下雨,应先修补好屋舍门窗,喻凡事要预先作好准备。【译文】凡事先要准备,像没到下雨的时候,要先把房子修补完善,不要“临时抱佛脚” ,像到了口渴的时候,才来掘井。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译文】自己生活上必须节约,聚会在一起吃饭切勿流连忘返。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注释】瓦缶(fu):瓦

4、制的器具。珍馐(xi):珍奇精美的食品。【译文】餐具质朴而干净,虽是用泥土做的瓦器,也比金玉制的好;食品节约而精美,虽是园里种的蔬菜,也胜于山珍海味。勿营华屋,勿谋良田。【译文】不要营造华丽的房屋,不要图买良好的田园。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译文】社会上不正派的女人,都是淫乱和盗窃的媒介;美丽的婢女和娇艳的姬妾,不是家庭的幸福。童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艳妆。【译文】家僮、奴仆,不可雇用英俊美貌的,妻、妾切不可有艳丽的妆饰。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译文】祖宗虽然离我们年代久远了,祭祀却仍要虔诚;子孙即使愚笨,教育也是不容怠慢的。3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

5、有义方。【注释】义方:做人的正道。【译文】自己生活节俭,以做人的正道来教育子孙。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译文】不要贪不属于你的财,不要喝过量的酒。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见穷苦亲邻,须加温恤。【译文】和做小生意的挑贩们交易,不要占他们的便宜;看到穷苦的亲戚或邻居,要关心他们,并且要对他们有金钱或其它的援助。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舛,立见消亡。【注释】乖舛(chun):违背。【译文】对人刻薄而发家的,绝没有长久享受的道理;行事违背伦常的人,很快就会消灭。兄弟叔侄,须分多润寡;长幼内外,宜法肃辞严。【译文】兄弟叔侄之间要互相帮助,富有的要资助贫穷的;一个家庭要有严正的规矩,长辈对晚辈言辞应

6、庄重。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译文】听信妇人挑拨,而伤了骨肉之情,哪里配做一个大丈夫呢?看重钱财,而薄待父母,不是为人子女的道理。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勿计厚奁。【注释】厚奁(lin):丰厚的嫁妆。4【译文】嫁女儿,要为她选择贤良的夫婿,不要索取贵重的聘礼;娶媳妇,须求贤淑的女子,不要贪图丰厚的嫁妆。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译文】看到富贵的人,便做出巴结讨好的样子,是最可耻的;遇着贫穷的人,便作出骄傲的态度,是鄙贱不过的。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译文】居家过日子,禁止争斗诉讼,一旦争斗诉讼,无论胜败,

7、结果都不吉祥;处世不可多说话,言多必失。勿恃势力而凌逼孤寡;毋贪口腹而恣杀生禽。【译文】不可用势力来欺凌压迫孤儿寡妇,不要贪口腹之欲而任意地宰杀牛羊鸡鸭等动物。乖僻自是,悔误必多;颓惰自甘,家道难成。【译文】性格古怪,自以为是的人,必会因常常做错事而懊悔;颓废懒惰,沉溺不悟,是难成家立业的。狎昵恶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注释】狎昵(xi n):过分亲近。【译文】亲近不良的少年,日子久了,必然会受牵累;恭敬自谦,虚心地与那些阅历多而善于处事的人交往,遇到急难的时候,就可以受到他的指导或帮助。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诉?当忍耐三思;因事相争,焉知非我之不是?需平心暗想。【注释】谮(z

8、n)诉:诬蔑人的坏话。5【译文】他人来说长道短,不可轻信,要再三思考。因为怎知道他不是来说人坏话呢?因事相争,要冷静反省自己,因为怎知道不是我的过错?施惠无念,受恩莫忘。【译文】对人施了恩惠,不要记在心里,受了他人的恩惠,一定要常记在心。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译文】无论做什么事,当留有余地;得意以后,就要知足,不应该再进一步。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译文】他人有了喜庆的事情,不可有妒忌之心;他人有了祸患,不可有幸灾乐祸之心。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译文】做了好事,而想他人看见,就不是真正的善人。做了坏事,而怕他人知道,就是真的恶人。见色而起淫

9、心,报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注释】匿(n)怨:对人怀恨在心,而面上不表现出来。【译文】看到美貌的女性而起邪心的,将来报应,会在自己的妻子儿女身上;怀怨在心而暗中伤害人的,将会替自己的子孙留下祸根。家门和顺,虽饔飧不济,亦有余欢;国课早完,即囊橐无余,自得至乐。【注释】饔(yng)飧(sn):饔,早饭。飧,晚饭。国课:国家的赋税。囊(nng)橐(tu):口袋。【译文】家里和气平安,虽缺衣少食,也觉得快乐;尽快缴完赋税,即使口袋所剩无余也自得其乐。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6【译文】读圣贤书,目的在学圣贤的行为,不只为了科举及第;做一个官吏,要有忠君爱国的思想,怎

10、么可以考虑自己和家人的享受?守分安命,顺时听天。为人若此,庶乎近焉。【译文】我们守住本分,努力工作生活,上天自有安排。如果能够这样做人,那就差不多和圣贤做人的道理相合了。3赏析早期的家训著述,大多保存在一些子书、史传、文集之中,如周公的戒伯禽 、管仲的弟子职 、司马谈的遗训 、诸葛亮的诫子书等。其特点是语言精粹,发人深省,但篇幅短小、内容较为简略。北齐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是首部家训专著,宋人陈振孙称:“古今家训,以此为祖。 ”(直斋书录解题 )其教育对象,已从具体的人和事扩展为整个家族和子孙后代。此后,家训著作层出不穷,其著者如唐李世民的帝范 、柳氏家族的柳氏家训 、宋司马光的家范 、袁采的世范

11、、明庞尚鹏的庞氏家训等,五彩缤纷,蔚为大观。明清是家训著述的繁盛时期,而朱用纯的治家格言便是这一时期的一篇具有代表性的名作。虽然全篇只有五百多字,但由于选裁精当,意赅语浅,对仗工整,朗朗上口,问世以来,不胫而走,流传甚广。治家格言的思想内容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点:(1)勤劳俭约勤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一个人来说,无论是修身、齐家还是治国,勤俭都是必须具备的品质。在历史上,早在远古时期,就有大禹治水,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的传说;我国最早的史书尚书中,也载有“君子所,其无逸,先知稼穑之艰难”之语。朱用纯继承了先人的这一思想并有所发挥,文中,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12、” ,以其深刻隽永、通俗易记而脍炙人口,成为家喻户晓的警句。而“黎明即起,洒扫庭除” , “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留连” , “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羞”等,也给人教益良多。(2)正直朴实诸如“居身务期质朴” , “勿贪意外之财” , “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见贫苦亲邻,须加温恤” , “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见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 , “施惠无念,受恩7莫忘”等句,均属此类。诚实质朴,崇德尚义,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也是本篇的重要内容之一。(3)和睦安顺古语云:“福善之门莫美于和睦,患咎之首莫大于内离。 ”(汉书东平思王刘宇传 )正确地处理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互敬互让,和睦相处,对维持家庭

13、的和谐稳定是至关重要的。在这一点上,作者指出:“家门和顺,虽饔飧不继,亦有馀欢。 ”并进一步提出处理家庭关系的一些原则,如“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妇求淑女,勿计厚奁” , “因事相争,安知非我之不是,须平心再想” , “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等等,反映了一种重亲情、轻钱财和严己宽人、与人为善的思想。(4)读书明理“学而优则仕”是孔子为读书人规定的一种行为模式,旨在学以致用,救济苍生,并非是说读了书就一定要做官。但士子中的不少人却歪曲孔子的思想,将金榜题名、高官厚禄作为学习的动力和人生的惟一追求。朱用纯不赞同这种思想,他认为书固然是要读的,“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 ,但“读书志在圣贤,非

14、徒科第” ,这就指明了学习的目的,将读书与做人紧密地联系了起来,是颇有见地的。治家格言注重以儒家的伦理道德来规范和教育子孙,许多观点在今天仍然具有借鉴意义。但我们也应看到,由于时代的局限,一些提法,如“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 ,“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 , “守分安命,顺时听天”等等,与当今的时代精神已格格不入。因此,注意汲取我国古代家训中积极向上的、民主性的精华,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是十分重要的。(二) 颜氏家训1作者及背景介绍颜之推(531 年591 以后) ,字介。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颜氏原籍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北) ,先世随东晋渡江,寓居建康。侯景之乱,梁元帝萧绎自立于

15、江陵,之推任散骑侍郎。承圣三年(554) ,西魏破江陵,之推被俘西去。他为回江南,乘黄河水涨,从弘农(今河南省灵宝市)偷渡,经砥柱之险,先逃奔北齐。但南方陈朝代替了梁朝,之推南归之愿未遂,即留居北齐,官至黄门侍郎。577 年齐亡入周。隋代周后,又仕于隋。颜之推一生,历仕四朝, “三为亡国之人” ,饱尝离乱之苦,深怀忐忑之虑。颜氏家训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部内容丰富,体系宏大的家训,也是一部学术著作。该书成书于隋文帝灭陈国以后,隋炀帝即位之前(约公元 6 世纪末)。是颜之推记述个人经历、思想、学识以告诫子孙的著作。共有七卷,二十篇。分别是序致第一、教子第二、8兄弟第三、后娶第四、治家第五、风操第六

16、、慕贤第七、勉学第八、文章第九、名实第十、涉务第十一、省事第十二、止足第十三、诫兵第十四、养心第十五、归心第十六、书证第十七、音辞第十八、杂艺第十九、终制第二十。2内容选读(1)教子篇【原文】上智不教而成,下愚虽教无益,中庸之人,不教不知也。古者圣王,有“胎教”之法,怀子三月,出居别宫,目不邪视,耳不妄听,音声滋味,以礼节之。书之玉版,藏诸金匮。生子咳提,师保固明孝仁礼义,导习之矣。凡庶纵不能尔,当及婴稚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使为则为,使止则止,比及数岁,可省笞罚。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吾见世间无教而有爱,每不能然,饮食运为,恣其所欲,宜诫翻奖,应呵反笑,至有识知,谓法当

17、尔。骄慢已习,方复制之,捶挞至死而无威,忿怒日隆而增怨,逮于成长,终为败德。孔子云:“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 ”是也。俗谚曰:“教妇初来,教儿婴孩。”诚哉斯语。凡人不能教子女者,亦非欲陷其罪恶,但重於呵怒伤其颜色,不忍楚挞惨其肌肤耳。当以疾病为谕,安得不用汤药针艾救之哉?又宜思勤督训者,可愿苛虐於骨肉乎?诚不得已也!父子之严,不可以狎;骨肉之爱,不可以简。简则慈孝不接,狎则怠慢生焉。人之爱子,罕亦能均,自古及今,此弊多矣。贤俊者自可赏爱,顽鲁者亦当矜怜。有偏宠者,虽欲以厚之,更所以祸之。齐朝有一士大夫,尝谓吾曰:“我有一儿,年已十七,颇晓书疏,教其鲜卑语及弹琵琶,稍欲通解,以此伏事公卿,无不

18、宠爱,亦要事也。 ”吾时俯而不答。异哉,此人之教子也!若由此业自致卿相,亦不愿汝曹为之。【译文】上智的人不用教育就能成才,下愚的人即使教育再多也不起作用,只有绝大多数普通人要教育,不教就不知。古时候的圣王,有“胎教”的做法,怀孕三个月的时候,出去住到别的好房子里,眼睛不能斜视,耳朵不能乱听,听音乐吃美味,都要按照礼义加以节制,还得把这些写到玉版上,藏进金柜里。到胎儿出生还在幼儿时,担任“师”和“保”的人,就要讲解孝、仁、礼、义,来引导学习。普通老百姓家纵使不能如此,也应在婴儿识人脸9色、懂得喜怒时,就加以教导训诲,叫做就得做,叫不做就得不做,等到长大几岁,就可省免鞭打惩罚。只要父母既威严又慈爱

19、,子女自然敬畏谨慎而有孝行了。我见到世上那种对孩子不讲教育而只有慈爱的,常常不以为然。要吃什么,要干什么,任意放纵孩子,不加管制,该训诫时反而夸奖,该训斥责骂时反而欢笑,到孩子懂事时,就认为这些道理本来就是这样。到骄傲怠慢已经成为习惯时,才开始去加以制止,那就纵使鞭打得再狠毒也树立不起威严,愤怒得再厉害也只会增加怨恨,直到长大成人,最终成为品德败坏的人。孔子说:“从小养成的就像天性,习惯了的也就成为自然。 ”是很有道理的。俗谚说:“教媳妇要在初来时,教儿女要在婴孩时。 ”这话确实有道理。普通人不能教育好子女,也并非想要使子女陷入罪恶的境地,只是不愿意使他因受责骂训斥而神色沮丧,不忍心使他因挨打

20、而肌肤痛苦。这该用生病来作比喻,难道能不用汤药、针艾来救治就能好吗?还该想一想那些经常认真督促训诫子女的人,难道愿意对亲骨肉刻薄凌虐吗?实在是不得已啊!父子之间要讲严肃,而不可以轻忽;骨肉之间要有爱,但不可以简慢。简慢了就慈孝都做不好,轻忽了怠慢就会产生。人们爱孩子,很少能做到平等对待,从古到今,这种弊病一直都很多。其实聪明俊秀的固然引人喜爱,顽皮愚笨的也应该加以怜悯。那种有偏爱的家长,即使是想对他好,却反而会给他招祸殃。北齐有个士大夫,曾对我说:“我有个儿子,已有十七岁,很会写奏札,教他讲鲜卑语、弹奏琵琶,差不多都学会了,凭这些来服侍三公九卿,一定会被宠爱的,这也是紧要的事情。 ”我当时低头

21、没有回答。奇怪啊,这个人用这样的方式来教育儿子!如果用这种办法当梯子,做到卿相,我也不愿让你们去干的。(2)勉学篇选读【原文】夫所以读书学问,本欲开心明目,利於行耳。未知养亲者,欲其观古人之先意承颜,怕声下气,不惮的劳,以致甘膜,惕然惭惧,起而行之也。未知事君者,欲其观古人之守职无侵,见危授命,不忘城谏,以利社稷,恻然自念,思欲效之也。素骄奢者,欲其观古人之恭俭节用,卑以自牧,礼为教本,敬老身基,翟然自失,敛容抑志也。素鄙吝者,欲其观古人之贵义轻财,少私寡欲,忌盈恶满,周穷恤匮,赧然悔耻,积而能散也。素暴悍者,欲其观古人之小黜己,齿弊舌存,含垢藏疾,尊贤容众,茶然沮丧,若不胜衣也。素怯懦者,欲

22、其观古人之达生委命,强毅正直,立言必信,求福不回,勃然奋厉,不可恐慑也。历兹以往,百行皆然,纵不能淳,去泰去甚,学之所知,施无不达。世人读书者,但能言之,不能行之,忠孝无闻,仁义不足,加以断一条讼,不必得其理,宰千户县,不必理其民,问其造屋,不必知楣横而悦竖也,问其为田,不必知稷早而黍迟也,吟啸谈谑,10讽咏辞赋,事既优闲,材增迂诞,军国经纶,略无施用,故为武人俗吏所共嗤诋,良由是乎?【译文】所以要读书做学问,本意在於使心胸开阔使眼睛明亮,以有利於做实事。不懂得奉养双亲的,要他看到古人的探知父母的心意,顺受父母的脸色,和声下气,不怕劳苦,弄来甜美软和的东西,於是谨慎戒惧,起而照办。不懂得服侍君

23、主的,要他看到古人的守职不越权,见到危难不惜生命,不忘对君主忠谏,以利国家,於是凄恻自忠,要想效法。一贯骄傲奢侈的,要他看到古人的恭俭节约,谦卑养德,礼为教本,敬为身基,於是惊视自失,敛容抑气。一贯鄙吝的,要他看到古人的重义轻财,少私寡欲,忌盈恶满。周济穷困,於是羞愧生悔,积而能散。一贯暴悍的,要他看到古人的小心贬抑自己,齿弊古存,待人宽容,尊贤纳众,於是疲倦沮丧,身体弱得不胜衣。一贯怯懦的,要他看到古人的不怕死,坚强正直,说话必信,好事干下去不回头,於是勃然奋力,不可慑服。这样历数下去,百行无不如此,即使难做得纯正,至少可以去掉过於严重的毛病,学习所得,用在哪一方面都会见成效。只是世人读书的

24、,往往只能说到,不能做到,忠孝无闻,仁义不足,加以判断一件诉讼,不需要弄清事理,治理千户小县,不需要管好百姓,问他造屋,不需要知道楣是横而兑是坚,问他耕田,不需要知道稷是早而黍是迟,吟啸谈谑,讽咏辞赋,事情既很悠闲,人树更见迂诞,处理军国大事,一点没有用处,从而被武人俗吏们共同讥谤,确是由於上述的原因吧?(3)慕贤篇【原文】古人云:“千载一圣,犹旦暮也;五百年一贤,犹比膊也。 ”言圣贤之难得疏阔如此。傥遭不世明达君子,安可不攀附景仰之乎!吾生於乱世,长於戎马,流离播越,闻见已多,所值名贤,未尝不心醉魂迷向慕之也。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所与款狎,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於学,潜移暗化,自然似之,何

25、况操履艺能,较明易习者也!是以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墨子悲於染丝,是之谓矣,君子必慎交游焉。孔子曰:“无友不如己者。 ”颜、闵之徒,何可世得,但优於我,便足贵之。世人多蔽,贵耳贱目,重造轻近。少长周旋,如有贤哲,每相狎侮,不加礼敬;他乡异县,微借风声,延颈企踵,甚於饥渴。校其长短,核其精粗,或 彼不能如此矣,所以鲁人谓孔子为东家丘。昔虞国宫之奇少长於君,君狎之, 不纳其谏,以至亡国,不可不留心也!11梁孝元前在荆州,有丁觇者,洪亭民耳,颇善属文,殊工草、隶,孝元书记,一皆使之。军府轻贱,多未之重,耻令子弟以为楷法。时云:“丁君十纸,不敌王褒数位

26、。 ”吾雅爱其手迹,常所宝持。孝元尝遣典签惠编送文章示萧祭酒,祭酒问云:“君王比赐书翰,及写诗笔,殊为传手,姓名为谁,那得都无声问?”编以实答,子云叹曰:“此人后生无比,遂不为世所称,亦是奇事!”於是闻者稍复刮目,稍仕至尚仪曹郎。末为晋安王侍读,随王东下。及西台陷殁,简犊湮散,丁亦寻卒於扬州。前所轻者,后思一纸不可得矣。侯景初入建业,台门虽闭,公私草扰,各不自全。太子左卫率羊侃坐东掖门,部分经略,一宿皆办,遂得百馀日抗拒凶逆。於是城内四万许人,王公朝士,不下一百,便是恃侃一人安之,其相去如此。齐文宣帝即位数年,便沉湎纵恣,略无纲纪。尚能委政尚书令杨遵彦,内外清谧,朝野晏如,各得其所,物无异议,

27、终天保之朝。遵彦后为孝昭所戮,刑政於是衰矣。斛律明月,齐朝折冲之臣,无罪被诛,将士解体,周人始有吞齐之志,关中至今之。此人用兵,岂止万夫之望而已哉,国之存亡,系其生死。【译文】古人说:“一千年出一位圣人,还近得像从早到晚之间;五百年出一位贤人,还密得像肩碰肩。 ”这是讲圣人贤人是如此稀少难得。假如遇上世间所少有的明达君子,怎能不攀附景仰啊!我出生在乱离之时,长成在兵马之间,迁移流亡,见闻已多,遇上名流贤士,没有不心醉魂迷地向往仰慕。人在年少时候,精神意态还未定型,和人家交往亲密,受到熏渍陶染,人家的一言一笑一举一动,即使无心去学习,也会潜移默化,自然相似,何况人家的操行技能,是更为明显易於学习

28、的东西呢!因此和善人在一起,如同进入养育芝兰的花房,时间一久自然就芬芳;若是和恶人在一起,如同进入卖鲍鱼的店铺,时间一久自然就腥臭。墨子看到染丝的情况,感叹丝染在什么颜色里就会变成什么颜色。所以君子在交友方面必须谨慎。孔子说:“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做朋友。 ”像颜回、闵损那样的人,哪能常有,只要有胜过我的地方,就很可贵。世上的人大多有所壅蔽不能通明,重视所说的而轻视看见的,重视远处的而轻视身边的。从小到大常往来的人中,如果有了贤士哲人,也往往轻慢,缺少礼貌尊敬。而对身居别县他乡的,稍稍传闻名声,就会伸长脖子、踮起脚跟,如饥似渴地想见一见,其实比较二者的短长,审察二者的精粗,很可能远处的还不如身边

29、的,此所以鲁人会把孔子叫做“东家丘” 。从前虞国的宫之奇从小生长在虞君身边,虞君对他很随便,听不进他的劝谏,终於落了个亡国的结局,真不能不留心啊!梁元帝从前在荆州时,有个叫丁觇的,只是洪亭地方的普通百姓,很善於写作文章,尤其擅长写草书、隶书,元帝的往来书信,都叫他代写。可是,军府里的人轻贱他,对他12的书法不重视,不愿自己的子弟模仿学习,一时有“丁君写的十张纸,比不上王褒几个字”的说法。我是一向喜爱丁觇的书法的,还经常加以珍藏。后来,梁元帝派掌管文书的叫惠编的送文章给祭酒官萧子云看,萧子云问道:“君王刚才所赐的书信,还有所写的诗笔,真出於好手,此人姓什么叫什么,怎么会毫无名声?”惠编如实回答,

30、萧子云叹道:“此人在后生中没有谁能比得上,却不为世人称道,也算是奇怪事情!”从此后听到这话的对丁觇稍稍刮目相看,丁觇也逐步做上尚书仪曹郎。最后丁觇做了晋安王的侍读,随王东下。到元帝被杀西台陷落,书信文件散失埋没,丁觇不久也死於扬州。以前那轻视丁觇的人,以后想要丁觇的一纸书法也不可得了。侯景刚进入建康(南京)时,台门虽已闭守,而官员和普通百姓一片混乱,人人不得自保。太子左卫率羊侃坐镇东掖门,部署安排,一夜齐备,才能抗拒凶逆到一百多天。这时台城里有四万多人,王少朝官,不下一百,就是靠羊侃一个人才使大家安定,才能高下相差如此可见。齐文宣帝即位几年,就沉迷酒色、放纵恣肆,法纪全无。但还能把政事委托给尚

31、书令杨遵彦,才使内外安定,朝野平静,大家各得其所,而无异议,整个天保一朝都如此。杨遵彦后来被孝昭帝所余,刑政於是衰弱。斛律明月,是齐朝抵御敌人的功臣,却无罪被杀,将士人心离散,周人才有灭齐的想法,关中到现在还称颂这位斛律明月。将军这个人的用兵,何止是万夫之望而已,而是他的生死,关系到国家的存亡命运。3赏析颜氏家训直接开后世“家训”的先河,是我国古代家庭教育理论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颜之推并无赫赫之功,也未列显官之位,却因一部颜氏家训而享千秋盛名,由此可见其家训的影响深远。颜氏家训主要思想内容有:(1)把读书做人作为家训的核心颜之推把圣贤之书的主旨归纳为“诚孝、慎言、检迹”六字;认为读书问学的目

32、的,是为了“开心明目,利于行耳” , “若能常保数百卷书,千载终不为小人也” 。他认为无论年龄大小,都应该读书学习, “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乎瞑目而无见者也” 。(2)选择正确的人生偶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选择怎样的偶像,就会有怎样的人生。北齐时,一些人教孩子学鲜卑语、弹琵琶,希冀通过服侍鲜卑公卿来获取富贵。颜之推对此非常不屑,认为这样会13迷失人生方向,即使能到卿相之位,亦不可为之。他要求子女“慕贤” ,将大贤大德之人作为自己的人生偶像,并且“心醉魂迷”地向慕与仿效他们,在他们的影响下成长。(3)确立家庭教育的各项准则家长要成为子女的楷模:“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

33、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是以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矣。 ”要在践行“箕帚匕箸,咳唾唯诺,执烛沃盥”等细小的生活礼仪中树立“士大夫风操” 。持家要“去奢” “行俭” “不吝” 。在婚姻问题上,做到“勿贪势家” ,反对“贪荣求利” 。务实求真,不求虚名,摒弃“不修身而求令名于世”的行为, “名之与实,犹形之与影也。德艺周厚,则名必善焉” 。杜绝迷信,绝对不谈“巫觋祷请”之事, “勿为妖妄之费” 。考点:内容理解、阅读延伸,文本的现实意义与综合运用。重难点:内容阅读与理解,延伸运用。易错点:阅读较少、理解较浅,综合运用能力较弱。题模一:篇章阅读例 1.1.1 阅读朱熹朱子家训选

34、段,回答问题。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 ”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则,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 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注漫浪:随随便便。急:要紧。(1)解释加点的词齐人固善盗乎_因恸绝良久_可以有得_其义自见_三点剖析题模精选14(2)下列句子中的“之”与“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中“之”用法、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问塔动之因B至之市C久之,目似瞑D今方来,吾欲辱之(3)用“/”为下列

35、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标一处)心 既 到 矣 眼 口 岂 不 到 乎?(4)翻译句子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_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_(5)作者认为读书要分_和_两步进行。 “三到”中,强调了_的重要,这是因为_(用原文短句正面回答) 。【答案】 (1)本来;于是;收货;同“现” ,显现。(2)A(3)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4)莫非楚国的水土使得老百姓善于偷东西吗?说的是,如果书读的熟悉了,那么不用等到看解释说明,自己就明白书的大义了。(5)熟读和精思;心到;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例 1.1.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教子上智不教而成,下愚虽教无益,中庸之人

36、,不教不知也。古者,圣王有胎教之法:怀子三月,出居别宫,目不邪视,耳不妄听,音声滋味,以礼节 之。书之玉版,藏诸金匮 。生子孩提,师保固明,孝仁礼义,导习之矣。凡庶纵不能尔,当及婴稚 ,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使为则为,使止则止。比及数岁,可省笞 罚。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吾见世间,无教而有爱,每不能然;饮食运为,恣 其所欲,宜诫翻奖,应诃 反笑,至有识知,谓法当尔。骄慢已习,方复制之,捶挞至死而无威,忿怒日隆而增怨,逮于成长,终为败德。孔子云:“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是也。俗谚曰:“教妇初来,教儿婴孩。 ”诚哉斯语 !(选自颜氏家训教子 )15注中庸之人:中等智力的人,

37、普通人。节:约束,限制。匮:柜子。这个意义后来写作“柜” 。稚:儿童。笞(ch):用竹杖、荆条打。恣:放纵。诃:同“呵” 。怒斥、喝斥。(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下愚虽教无益(好处) 邑人奇之(认为奇特)B师保固明(本来) 处处志之(做记号)C宜诫翻奖(反而) 互相轩邈(高大)D导习之矣(引导) 动心忍性(使坚韧)(2)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音声滋味,以礼节之 河曲智叟无以应B无教而有爱,每不能然 义不杀少而杀众C骄慢已习,方复制之 吾妻之美我者D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3)下列各项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本段文字的主要

38、观点是:对于一般人,不早教育就不会明白事理。B作者主张对孩子的教育应及早进行,即使没条件胎教,也要在“识人颜色,知人喜怒”时, “便加教诲”,而不能等问题出来才教育。C作者认为赞誉孩子会给孩子带来灾祸, “笞罚”是唯一的好方法。D本文针对当时在教育子女方面存在的一些误区,说明教育子女的重要性和方法。处处从孩子发展的角度出发,言辞恳切,极其感人。(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_诚哉斯语!_【答案】 (1)C(2)B(3)C(4)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祭品,玉器,丝织品等,我从不敢虚报数目,一定用诚实之心对神说实话。这话确实有道理!【解析】 上智的人不用教育就能成才,下愚的人

39、即使教育再多也不起作用,只有绝大多数普通人要教育,不教就不知。古时候的圣王,有“胎教”的做法,怀孕三个月的时候,出去住到别的好房子里,眼睛不能斜视,耳朵不能乱听,听音乐吃美味,都要按照礼义加以节制,还得把这些写到玉版上,藏进金柜里。到胎儿出生还在幼儿时,担任“师”和“保”的人,就要讲解孝、仁、礼、义,来引导学习。普通老百姓家纵使不能如此,也应在婴儿识人脸色、懂得喜怒时,就加以教导训海,叫做就得做,叫不做就得不做,等到长大几岁,就可省免鞭打惩罚。只要父母既威严又慈爱,子女自然敬畏谨慎而有孝行了。我见到世上那种对孩子不讲教育而只有慈爱的,常常不以为然。要吃什么,要干什么,16任意放纵孩子,不加管制

40、,该训诫时反而夸奖,该训斥责骂时反而欢笑,到孩子懂事时,就认为这些道理本来就是这样。到骄傲怠慢已经成为习惯时,才开始去加以制止,那就纵使鞭打得再狠毒也树立不起威严,愤怒得再厉害也只会增加怨恨,直到长大成人,最终成为品德败坏的人。孔子说:“从小养成的就像天性,习惯了的也就成为自然。”是很有道理的。俗谚说:“教媳妇要在初来时,教儿女要在婴孩时。”这话确实有道理。题模二:比较阅读例 1.2.1 阅读下面两个文言语段,完成(1)-(3)题。【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

41、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夫学者,所以求益耳。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凌忽长者,轻慢同列。人疾之如仇敌,恶之如鸱枭。

42、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选自南北朝颜之推颜氏家训 )注夫:放在句首,表示将发议论。所以:是为了。鸱枭(ch xio):两种恶鸟,这是古人的看法。(1)下列划线词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余闻之也久 村中闻有此人B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C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湖中人鸟声惧绝D今齐地方千里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2)下列划线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参与)B小信未孚,神弗福也(赐福,保佑)C凌忽长者,轻慢同列(轻视)D人疾之如仇敌(疾病)(3)下列划线词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乃入见 见人读数十卷书B恶之如鸱枭 死亦我所恶C小大之狱,虽不能察 人疾之

43、如仇敌D虽不能察,必以情 如此以学自损(4)对两个文言语段的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 【甲】文第一段记述曹刿询问和批驳鲁庄公的看法,最后得出抓准战机是战争取胜的基本条件。17B 【乙】文告诉我们,学习要永不满足,做人要谦虚,千万不要傲气。C 【乙】文“如此以学自损”中“此”指代的内容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凌忽长者,轻慢同列。 ”D 【甲】文通过语言描写表现了曹刿深谋与远见, 【乙】文通过所谓读书人的行为表现,写出其鄙陋与短见。【答案】 (1)C(2)D(3)B(4)A【解析】 (1)此题考查对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实词与虚词的积累,是培养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基础,理解文言文中词语的含义的时候

44、,要联系原句来理解,不可孤立的理解单个词语的含义,另外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比如古今异义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尽量做到解释准确,恰当。C 项的绝分别解释为独一无二;消失。(2)考查常考的文言实词与虚词,学生应熟练掌握相关的常考点实词与虚词,课本内的务必夯实。D 项“人疾之如仇敌”的“疾”翻译为“怨恨”(3)此题考查对一词多义想象的掌握,A 项的“见”分别解释为“拜见” “看见” ;B 项的“恶”分别解释为“厌恶” ;C 项的“之”分别解释为“的” “他” ;D 项的“以”分别解释为“根据” “用”(4)此题考查考生对文段含义的理解和把握, “做后得出取信于民是战争取胜的基本条件”故 A

45、项错误。【参考译文】【甲】庄公十年春天,齐国军队攻打鲁国,庄公准备迎战。曹刿请求进见,他的同乡说:“吃肉的大官会谋划这事,你又何必参与其间?”曹刿说:“吃肉的大官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就入宫进见。问“凭什么同齐国打仗?” 。庄公说:“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亨用,一定把它分给别人。 ”曹刿回答说:“这是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百姓不会跟从您的。 ”庄公说:“祭祀的牛羊、玉帛,不敢虚报,一定对神信实。 ”曹刿回答说:“这是小的信用,不能使神信任,神不会保佑您。 ”庄公说:“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一定按事实之情来处理。 ”曹刿回答说:“这是忠于职守的表现,可以凭这个打一仗。作

46、战的话,就请让我跟您去。 ” 18鲁庄公和曹刿乘坐一辆战车,在长勺进行战斗。鲁庄公将要击鼓进军。曹刿说:“还不行。 ”齐军击鼓三次,曹刿说:“可以了。 ”齐军被打得大败。庄公将要下令追击,曹刿说:“还不行。 ”下车,看地上齐军战车辗过的痕迹,登车,扶着车前的横木远望齐军,说:“可以了。 ”于是追击齐军。战胜以后,庄公问得胜原因。曹刿回答说:“这作战,勇气啊,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兵的勇气,第二次击鼓勇气就减弱了,第三次击鼓勇气消耗尽了。他们勇气已尽我们勇气旺盛,所以战胜了他们。这个大国难捉摸,怕有埋伏,我看他们战车车轮痕迹很乱,望见他们军旗倒下,所以下令追击他们。 ”【乙】说到学习这件事,本是为了

47、求取知识的。常见世人才读数十卷书,便自高自大起来,冒犯长者,对同辈轻视傲慢。 (以至于)别人怨恨他就像仇敌一样,厌恶他就像对恶鸟一样。像这样用学习到的东西来损害自己,还不如不要学习。题模三:综合练习例 1.3.1 1我市某校开展“传承家训文化,培育家国情怀”系列活动,以下是他们的活动剪影和讨论的问题,请你一起参加,并完成相关问题。【诵读经典名训】学校广泛开展经典名训诵读活动。家训是我们祖先对家庭教育深入思考的结晶,也是我国传统文化宝库中极具特色的部分,流传至今仍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家训名称 家训内容 体现思想品德教材的观点朱子家训 父慈子孝、兄友弟恭 诫外甥书 夫志当存高远 颜氏家训 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 (1)写出上述表格处相应的内容。【最美家庭】2014 年 10 月 12 日,我国发布了 10 个“全国孝老爱亲最美家庭”的先进事迹。他们的故事为人们践行、传承孝老爱亲美德树立了榜样。(2)结合材料,从“道德和法律”两个角度,说说为什么我们要敬老爱老、奉行孝道?_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