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丑末寅初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科目标:聆听京韵大鼓代表曲目,初步了解我国说唱音乐的表现形式和艺术特色。2、同时目标:通过聆听与赏析,加深对京韵大鼓风格的体验;同时了解相关历史、艺术家等曲艺文化,感受和体验唱段中所表现出的情绪,并对我国说唱音乐产生兴趣。二、教学内容1、知识点:京韵大鼓。知识点定义:京韵大鼓又称“京音大鼓” ,是在清朝时河北省河间府一带流行的“木板大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2、相关知识:京韵大鼓、顶真、加垛。3、技能点:京韵大鼓的特点。技能定义:京韵大鼓的特点一人站唱。自己打鼓击板伴奏。伴奏乐器:三弦、四胡。题材是说故事的。技能分解:跟随录音哼唱、分析伴奏特点。4、相关技能:聆
2、听、模唱、分析等,以加深对京韵大鼓风格的体验。5、审美点或者审美词:曲调、唱腔等京韵大鼓的韵味。三、教学过程及方法1、导入师:认真聆听一段录音,请同学们来告诉老师这是什么曲种?生:京韵大鼓。师:京韵大鼓原称“京音大鼓” ,是在清朝时,河北省河间府一带流行的“木板大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我国幅员辽阔,说唱音乐在南方的代表是弹词;北方的代表是鼓词,而鼓词中最为人们熟悉的就是京韵大鼓。2、课程教授师: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唱一唱丑末寅初的一个小片段。师:请同学们评价一下自己的演唱。生:(讨论后自我评价)韵味不足,风格欠佳。师:京韵大鼓的韵味应该是怎样的呢?它又有哪些特点呢?请同学们完整欣赏京韵大鼓的代
3、表曲目丑末寅初,然后再来交流。2生:京韵大鼓的特点有:一人站唱。自己打鼓击板伴奏。伴奏乐器:三弦、四胡。题材是说故事的。描写了一些人物和他们的生活。师:同学们觉得刚才难以唱出京韵大鼓的韵味,是我们对它还了解不够,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它的结构,进一步了解一下。首先,想一想这部作品分为几个段落?速度是怎样的?生:分成九个段落。 (思考并讨论后回答问题)速度比较慢。师:全曲共九个段落,每个段落都是由上下两句构成的,这种结构叫做板腔体。以对称的上下句作为唱腔的基本单位。速度属于慢板,即一板三眼。 (相当于慢速的 4/4 拍)再想一想,这九对上下句中运用了哪种典型的修辞手法,请将这些句子找出来。生:唱
4、词中运用了“顶真”的手法。例如:我猛抬头见天上星,星共斗,斗和辰。打柴的樵夫就把这个高山上,遥望见,山长着青云、云罩着青松,松藏古寺、寺里隐着山僧,僧在佛堂上把那木鱼儿敲得响乒乓啊,他是念佛烧香。师:唱词中运用了“顶真”这一修辞手法。用前句最末的词语作为后句开头的词语,或用前段最末的句子作为后段开头的句子,上递下接,环环相扣。句中重复“星” 、 “斗” 、 “云” 、“松” 、 “寺” 、 “僧” ,衔接自然,语气连贯,表意清晰。说唱音乐是一种有说有唱、以唱为主的艺术,同学们注意这段句子的旋律,在音乐上也有这种类似于“顶真”手法的运用,用前句最末的音作为后句开头的音,这种音乐发展手法常常叫做“
5、鱼咬尾” 。请同学们一起唱一唱这些音乐片段,体验一下这种音乐发展手法。师:同学们看看这是什么乐器?(教师出示快板)生:快板。师:你们会用这种乐器吗?生:(请一、二位同学尝试。 )师:在京韵大鼓的演出中,演唱者经常一边打板鼓,一边打快板用来掌握节奏,同时伴随着演唱。请同学们一起试着贴近于京韵大鼓的风格来读一读第二句的唱词,并且将快板运用到表演3之中。 (在下句加垛部分按照京韵大鼓的风格速度逐渐加快)生:(共同朗读唱词,组织学生分小组朗读,并且将快板运用其中,同时也可以运用课桌等方式模仿板鼓的节奏。 )3、总结师:京韵大鼓不同于表演、音乐,它是一种将唱词、音乐、表演综合为一体的艺术, “词为根、腔为本、表演为枝叶” 。中国的说唱音乐丰富多彩,随着社会的进步,说唱音乐也在不断的创新发展。如果你想了解更多说唱音乐的知识,可以通过各种途径:电视、网络、城市里的文化活动等,来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坚持、积累就一定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