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一节 婴儿的诞生一、教材分析:本节介绍的是作为生物圈中的普通一员,人类通过有性生殖繁衍后代。教材首先讲述了男女生殖系统的主要结构及其主要功能,接着对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作了简单介绍,这为学习有关受精的知识打下基础。受精卵形成后移动边分裂,种植在子宫内从而形成胚胎。按照人的发育顺序在本节后面的内容中阐述了胚胎的发育和营养,最后总体概括了人的发育和成长的总体过程.二、学情分析:初中阶段,大部分学生处在青春发育期,对异性的好奇,对性知识的好奇,驱使他们要获得这方面的知识。随着社会的进步、食品的优化,学生心理和生理成熟提早,这个主题对他们进行性道德、性责任的教育非常关键。三、学习目标 :知识目
2、标:1.识别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基本结构,说明各部分的结构和功能。2.认识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能描述受精的过程及胚胎发育的过程。能力目标:1.通过学生阅读、小组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自学阅读能力、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2.通过观察,培养学生识图能力。3.指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培养学生整理知识,构建体系的能力。4.通过观察和收集资料,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并处理信息的能力。情感目标:1.启发学生认识生殖和发育是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端正学习态度。2.学会与父母交流自己对生育和养育的认识,增进与父母的情感。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男女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受精过程和胚胎发育。教学难点:2
3、1.运用观察的方法,认识受精作用及胚胎的发育过程;2.与父母交流自己对生育和养育的认识,增进敬爱父母的感情。五、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播放视频片段:产妇入产房、婴儿的啼哭、婴儿被抱出产房。思考:婴儿是哪儿来的?自己又是哪儿来的?由婴儿想到自身,再由父母引出“性”的话题,学生不易产生“邪”念。就会大大方地来对待“性” 。 男、女性生殖器官及功能 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小组交流。运用多媒体课件检查学习效果。1.学生自主学习本部分知识2.小组合作交流3.学生指认屏幕上显示出的生殖系统的结构名称。4.认识到睾丸和卵巢的功能后,形成睾丸和卵巢是男、女的主要生殖器官的知识构建。 学
4、生分组不分性别,让学生知道:在性知识面前,男女是一样的。自主学习、小组交流后,检查反馈,促进学生形成本部分知识的构建受精过程播放动画:受精卵形成过程观察分析、小组交流:受精过程,说明精子、卵细胞的产生部位和结合的部位。 强调精、卵结合发生在输卵管(不少人以为受精卵是在子宫内结合形成的)3胚胎发育播放动画:受精卵着床、及在子宫内发育成胎儿、胎儿成熟的过程 在黑板上画出胎盘结构简图。思考:胎儿在母体子宫内是怎么获得营养的呢?(注意脐带和与脐带相联的胎盘)学生分小组交流后回答思考的问题。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教育学生了解母亲怀胎的艰辛和分娩的痛苦,学会感恩。感悟教师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珍爱
5、生命的教育:尊重和感谢父母,我们要感谢父母的爱心和责任心所创造的生命的奇迹。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在自己生日这天,送给妈妈一件礼物。让学生牢记母爱的伟大。 “性“的教育与母爱结合在一起,学生不会带有色眼镜来看“性“,才能更好的形成知识构建。知识梳理巩固,达标检测引导学生以表格形式总结本节知识点。积极思维,努力巩固记忆。并积极应用已学知识尝试解决问题,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巩固双基,互动交流。课堂反馈1.精液的组成是 ( )A.精子 B.黏液 C.黏液和精子 D.激素和精子2.下列关于生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产生生殖细胞的过程 B.繁殖新个体的过程C.种族延续的过程 D.新个体成长的过程3.下
6、列哪组器官具有分泌性激素的作用?( )A.输卵管和输精管 B.卵巢和睾丸4C.子宫和精囊腺 D.精囊腺和前列腺4.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开始呈现出人的形态的时间是 ( )A.第 5 周 B.第 6 周 C.第 7 周 D.第 8 周5.卵巢分泌的雌性激素可以促使 ( )A.子宫内膜发生周期性变化 B.子宫内膜增厚,血管增生C.子宫内膜组织坏死,血管破裂 D.子宫内膜维持原有的状态课外作业以“妈妈,我想对您说”为题,写一篇短文,在班内展示交流。拓展学生的生物学知识面,关注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六、教学反思:这节课我们共同探讨了人的生殖,包括生殖系统和生殖过程。靠男女生殖系统,自然孕育出后代是最自然、最平常的事情。可是有一些夫妇由于身体的原因一直不能生育。你能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帮助他们实现这个愿望吗?可以用试管婴儿技术。还可以用克隆的方法。 (学生可以针对这两种方法发表自己的意见,他们很感兴趣,教师也参与其中)其实,人体本身也存在着许多奥秘,这还有待于人类进一步去探索。本节课的教学中通过身边的小故事、观看视频片段、引导学生讨论等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课堂的气氛,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去交流、讨论中,去感受、去体会,真正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新课改精神。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