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17 ,大小:215.86KB ,
资源ID:116610      下载积分:5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11661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DB21 T 2277-2014 樟子松造林技术规程.pdf)为本站会员(孙刚)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DB21 T 2277-2014 樟子松造林技术规程.pdf

1、ICS 65.020.40 B 60 DB21 辽宁省地方标准 DB 21/T 22772014 樟子松造林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afforestation of Pinus sylvestris var. mongolica 2014 -04 -02发布 2014 -06 -02实施 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21/T 22772014 I 目 次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1 DB21/T 22772014 II 前 言 本标准与国家标准(GB/T 15776-2006 造林技术规程)、地方标准(DB21/T 2052-2012

2、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比较,各个技术环节进行了细化、量化,增加了符合我省樟子松造林生产的实用性技术和参考性资料。 增加了名词术语; 增加了容器苗造林等。 本规程从实施之日起,代替DB21/T 2052-2012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樟子松部分。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要求编制。 本标准由辽宁省林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辽宁省固沙造林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尤国春、宋晓东、杨树军、肖巍、安宇宁、曹宇、张莉莉、宋鸽、赵荣军、于世河、赵国军、刘长全、刘敏、张栢习、韩辉、刘淑玲、徐贵军、孙海红、张日升、刘建华。DB21/T 22772014 1 樟子松造林技术规程

3、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 mongolica)造林作业设计、造林技术、幼林抚育及管护、检查验收和造林技术档案等方面的技术内容和要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5776-2006 造林技术规程 GB/T 18337.3-2001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 LY/T 1607-2003造林作业设计规程 DB21/T 2052-2012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

4、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樟子松 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 mongolica Litv.)为欧洲赤松的地理变种。在中国天然分布于大兴安岭北部(北纬50以北)和呼伦贝尔草原东南部,是三北地区主要造林树种。 3.2 造林 在宜林地、采伐迹地、无立木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和有林地上通过人工栽植等措施形成、恢复或改善森林、林木、灌木林的过程。 3.3 植苗造林 以苗木作为造林材料进行栽植的造林方法。 3.4 覆土防寒 在造林后的一、二年内,于秋末冬初进行埋土防寒,翌年土壤解冻时撤除。一般苗龄小于4年生(含4年生)的均需防寒。 3.5 DB21/T 22772014 2 有林

5、地补植 为提高林分密度、改善林分结构、提高林分质量以及充分发挥林地生产力和森林多功能效益而在有林地上补植苗木的过程。 3.6 适地适树 使造林树种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与造林地的立地条件相适应,以充分发挥造林地的生产潜力,达到该立地在当前的技术经济和管理条件下可能达到的高产水平或高效益。 3.7 良种壮苗 良种是指遗传品质好、纯净饱满、发芽率高,能使后代林木保持优良品质的种子。壮苗是根茎比合理、长势旺盛、没有机械损伤和病虫害的苗木。 3.8 纯林 由一种树种组成,或虽由多种树种组成,但主要树种的株数或断面积或蓄积量占总株数或总断面积或总蓄积量80%(不含)以上的森林。 3.9 混交林 由两种或两

6、种以上树种组成的森林,其中主要树种的株数或断面积或蓄积量占总株数或总断面积或总蓄积量的80%(含)以下。混交方式有株间混交、行间混交、带状混交、块状混交以及植生组混交等。 3.10 整地 植苗前,清理造林地上有碍于造林作业的地被物或采伐剩余物,以蓄水保墒、消除板结、提高造林成活率、促进林木生长为目的而进行的局部或全面的翻松土壤措施。 3.11 林业有害生物 危害森林、林木和林木种子正常生长并造成经济损失的病、虫、动植物等有害生物。 3.12 造林成活率 以小班或造林地块为单位,造林一年或一个生长季后,造林地上具有成活苗木的种植点数与作业设计的总种植点数的百分比。造林株数以穴为单位计算。 3.1

7、3 割灌除草 在幼树生长旺期,有目的割(铲)除部分灌木和杂草,为苗木创造良好的水分和养分吸收空间,使其能够茁壮生长的作业方式。 DB21/T 22772014 3 4 造林作业设计 4.1 设计对象 国有林场造林、重点工程造林和具有一定规模的其他形式的造林,应按有关要求进行造林作业设计。 4.2 设计依据 造林作业设计依据为林业主管部门批复的造林规划、计划和造林项目实施方案、经批复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森林资源调查成果以及相关规定等。 4.3 设计内容 在造林地调查和立地类型划分的基础上,进行造林典型设计或造林模式设计,提出造林用工、苗木、肥料和费用等的安排及避免或减少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的

8、对策或措施。具体程序和内容按照LY/T16072003、GB/T18337.3的规定执行。 5 造林地及造林苗木 5.1 造林地 栽植樟子松,应选择土层较厚的(40cm)山地、丘陵地及风沙地;不宜选择内陆的盐碱地,沿海的沙岸、岩岸栽植,也不适宜在山区土层极薄(20cm)的石(砾)质山地栽植。 5.2 造林苗木 5.2.1 裸根苗 樟子松使用裸根苗质量分级规定的、级苗木(见附录A)。其它混交树种见DB21/T 2052-2012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5.2.2 容器苗 樟子松使用容器苗质量等级规定的、级苗木(见附录A)。其它混交树种见DB21/T 2052-2012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

9、分级。 6 造林技术 6.1 树种配置和栽植密度 6.1.1 配置原则与方式 6.1.1.1 配置原则 a) 为提高人工林的抗逆性能和综合效益,维护和提高林地生产力,应因地制宜地营造混交林。 b) 根据树种生物学特性、立地条件和营林目的,选择樟子松与其它针叶树种混交、与阔叶树种混交、与灌木树种混交。樟子松混交林可采用株间混交、行间混交、带状混交、块状混交以及植生组混交。营造生态公益林混交林的比重应在30%以上。 c) 年均降水量400 mm以下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可适当加大灌木树种的比重。 d) 人工更新时,宜保留目的天然幼树,使之形成混交林。 DB21/T 22772014 4 6.1.1.

10、2 配置方式 6.1.1.2.1 正方形配置 适宜于用材林。 6.1.1.2.2 长方形配置 适宜于平原地区造林以及机械化造林。 6.1.1.2.3 品字形配置 适宜于生态公益林。 6.1.1.2.4 群状配置 适宜次生林改造或立地条件较差的地方营造生态公益林。 6.1.1.2.5 不规则配置 适宜于石质山地和林冠下造林及生态公益林。 6.1.2 造林密度 根据林种、混交树种和立地条件确定造林密度,进行种植点配置。造林地上有幼树的,可根据造林目的和幼树的数量和分布格局以及幼树树种的混交特性,纳入初植造林密度。初植密度标准一般为825株/hm23300株/hm2,株行距为1.0m3.0m,1.5

11、m2.0m,2.0m2.0m,1.0m4.0m,2.0m3.0m,2.0m4.0m,1.0m6.0m,2.0m6.0m等。 6.2 整地 6.2.1 一般原则 应根据林种、树种、造林方式和地形地势条件选择整地方式和整地规格。在整地前进行林地清理,以改善造林地的卫生条件和造林条件。沙地在造林前可以不整地,随整地随造林。 6.2.2 造林地清理 6.2.2.1 适用条件 适用于杂草灌木丛生、堆积有采伐剩余物,不进行林地清理无法整地或整地很困难的造林地。林地清理时应保留林地上的苗木、幼树。林地清理分为带状清理、团块状清理和全面清理三种方式。 6.2.2.2 带状清理 a) 窄带:割带1m,保留1m。

12、适用于灌丛矮、密度小的阳坡,及营造耐荫性树种的造林地。 b) 中带:割带3m,保留1m。适用于缓、斜坡,灌木中等密度的造林地。 c) 宽带:割带4m以上,保留带不宽于3m。适用于灌丛较高、密度大或营造喜光树种。 6.2.2.3 团块状清理 以栽植点为中心,对半径0.5m范围内的杂草、灌木进行清理。 6.2.2.4 全面清理 DB21/T 22772014 5 仅适用于有比较严重病虫害的造林地。 6.2.3 整地方式 6.2.3.1 穴状整地 适用于各林种、各树种和各立地条件,尤其是山地陡坡、水蚀和风蚀严重地带的造林地整地。穴状整地采用圆形或方形坑穴,大小因林种和立地条件而异。一般情况下,穴径和

13、穴深均在30cm左右,大苗造林或土壤板结时,可加大到40cm以上。 6.2.3.2 带状整地 适宜于山地缓坡、丘陵和草原区的各林种的造林地整地,但不适宜于有风蚀的地区。其中,山地、丘陵带状整地要沿等高线进行,其形式有水平阶、水平槽、反坡梯田等。带状整地规格为带宽60cm以上,深度40cm以上。带长根据地形确定,每隔一定距离应保留长为0.5m1.0m自然植被。 6.2.3.3 开沟整地 开沟整地为带状整地的一种。在平缓或起伏不大的固定沙地上,利用机械开沟,宽50cm60cm、深20cm30cm,沟间距采用设计行距。 6.2.3.4 鱼鳞坑整地 鱼鳞坑整地适用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坡地以及需要蓄水保

14、土的石质山地的造林地整地。鱼鳞坑为近似半月形的坑穴,外高内低,长径沿等高线方向展开,一般为0.6m1.0m,短径略小于长径,深度为30cm以上。 6.2.3.5 全面整地 适用于地势较平坦处的、周围有防护林保护的、不产生风蚀的林农间作地。全面整地连片面积不能过大,深度30cm以上。 6.2.4 整地时间 a) 在造林一个月前或上年秋、冬季进行整地。在有冻拔害的地区和土壤质地较好的湿润地区,可以随整随造。 b) 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整地,应在雨季前或雨季进行,也可随整随造。 6.3 造林时间 6.3.1 春季 樟子松造林以春季造林为主。苗木可为裸根苗、容器苗。造林宜在苗木刚要萌动时进行,顶浆造林

15、。一般为4月上、中旬。 6.3.2 雨季 以容器苗造林为主,注意雨情动态,适时造林。以下过透雨后,出现连阴天时为最好时机。一般为6月8月份。 6.3.3 秋季 秋季造林必须在秋末冬初,苗木停止生长后、土壤结冻前进行。一般为9月10月份。 DB21/T 22772014 6 6.4 造林方法 6.4.1 裸根苗造林 6.4.1.1 缝植 沙地栽植樟子松多采用植苗锹开缝栽植。造林前一定要对苗木根系进行适当修剪,并蘸好泥浆,确保苗木根系不失水;栽植时,严防窝根、并适当深栽。 6.4.1.2 穴植(含小坑靠壁法) 穴植可用于栽植各种裸根苗。穴的大小和深度应略大于苗木根系。苗木直立,根系要舒展,深浅要适

16、当,填土一半后提苗踩实,覆土再踩实,最后覆上虚土,即:三埋两踩一提苗。 6.4.1.3 沟植 主要用于开沟整地的造林地造林。按一定的株距,将苗木栽于沟底避风处,填表层湿土栽植。 6.4.2 容器苗造林 一般采用挖穴栽植法。栽植3天前,容器苗应先灌足水,栽植时随起随栽。栽植技术与裸根苗基本一致,把容器苗轻放入穴中,埋土踏实。但不需提苗,保证土坨完整。栽植时要去掉苗木根系不易穿透或不易分解的容器。容器苗造林可不受季节限制。 6.4.3 大苗(树)造林 适用于绿化及农田、牧场防护林等大苗栽植。春季、雨季采用大容器杯苗或采用移植桶移栽幼树进行造林;冬季可采用冻树坨或大容器杯苗造林。挖取树坨前,应适当修

17、剪底枝1轮2轮。 7 幼林抚育及管护 7.1 浇水 造林时或造林后,视墒情及时浇灌。为保证新造林地的浇灌,可以根据条件建立浇灌设施,采用节水灌溉技术。 7.2 补植 造林成活率没有达到合格标准的造林地,在造林季节及时进行补植,补植应用同龄苗木。 7.3 抚育 7.3.1 抚育次数 造林后及时进行松土除草,对影响幼树生长的高密杂草等,要及时割除。连续进行3年5年,每年为1次3次,前期多次,后期少次。对于实行林农间作的,可以结合间作进行抚育。 7.3.2 抚育技术与措施 7.3.2.1 松土 松土应做到里浅外深,不伤害苗木根系,深度一般为5cm10,干旱地区应深些,丘陵山区可结合抚育进行扩穴,增加

18、营养面积。 DB21/T 22772014 7 7.3.2.2 除草 根据需要,采取适宜的除草措施。一般在雨季前松土、除草。后期视杂草生长情况,适时除草。 7.3.2.3 以耕代抚 造林后的2年5年,通过间种农作物或牧草,以耕代抚,促进苗木生长。间作作物以矮秆豆科留茬植物为宜。 7.3.2.4 防寒 1年4年生苗木,当年冬季应采取覆土等防寒(旱)措施。第二年春季,土壤解冻20cm左右,进行撤土时,避免伤及顶芽。 7.4 管护 包括新造林地防火、封禁和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森林有害生物防治要贯穿于营造林全过程,采用以生物防治为主的综合防治法,协调使用各种防治方法,提高森林抗御有害生物的能力。有害生物

19、防治参照附录B。 8 检查验收 8.1 一般规定 在造林施工期间,造林项目管理单位应对各项作业随时检查验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造林结束后,要根据造林作业设计及时对造林施工质量进行全面检查验收。造林一年后对造林成活率、森林病虫害发生与危害情况、混交林比例、混交树种生长情况等进行检查,造林后3年5年进行造林验收和造林保存率检查。 8.2 检查内容和方法 8.2.1 造林面积 按作业设计图逐块核实。造林面积按水平面积计算。 8.2.2 造林成活率 以小班或造林地块为单位,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检查造林成活率。抽样面积占造林总面积的2%5%。 8.2.3 造林作业质量 检查造林是否按照作业设计进行施工。 8

20、.2.4 有害生物发生情况 检查内容包括:是否有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及林业补充检疫性有害生物;蛀干类有虫株率;感病指数。 8.2.5 混交林比例 以年度造林作业设计总面积为总体,检查混交林比例、面积,并计算混交林面积占年度造林作业设计总面积的百分比。 DB21/T 22772014 8 8.2.6 造林合格 年均降水量在400以上地区,造林成活率在85%以上(含85%)的小班,为造林合格小班;年均降水量在400以下地区,造林成活率在80%以上(含80%),为造林合格小班。 9 造林技术档案 9.1 造林技术档案是分析造林生产活动,评价造林成效,拟定经营措施的依据,各造林小班均要纳入造林技术档案管

21、理。 9.2 国有林场造林、重点工程造林和各种所有制投资的工程造林,均要建立造林技术档案,纳入造林技术档案管理。 9.3 造林技术档案主要内容 造林作业设计文件、图表、整地方式与规格、林种、造林树种、立地条件、造林方法、造林密度、种苗来源、质量和处理保护措施、幼林抚育管理技术措施、病虫害种类和防治情况,造林施工单位、权属、经营机制、施工日期,施工组织管理、检查验收、成活率和保存率检查情况,各工序用工量的投资及施工验收单等。 9.4 技术档案管理 造林技术档案要有专人记载,坚持按时填写,做到准确无误。由造林施工单位业务领导和技术人员审查签字后存档。 DB21/T 22772014 9 附 录 A

22、 (规范性附录) 樟子松苗木质量分级 表A.1 樟子松裸根苗质量分级 苗木等级 产量指标 级 级 综合控制指标 株/m2 、级苗百分率 苗龄 地 径 cm 苗高cm 根系长度cm 侧 根 条 数 根 茎 比 (干重)地 径cm 苗高 cm 根 系 长 度 cm 侧 根 条 数 根 茎 比 (干重)% 1-0 0.20 8 25 13 0.45 0.15 5.5 23 12 0.40 700800 90 2-0 (切根) 0.55 18 30 15 0.40 0.45 15 25 13 0.35 300400 90 1-1 (移栽) 0.55 16 28 15 0.42 0.45 14 24 1

23、3 0.40 苗干直,顶芽饱满,针叶完整,充分木质化,无病虫害和机械损伤。 300400 88 注1:1-0表示1年生播种苗,未经移植。 注2:2-0表示2年生播种苗,未经移植。 注3:1-1表示2年生移植苗,移植一次,移植后继续培育一年。 表A.2 樟子松容器苗质量分级 苗木等级 级 苗 级 苗 序号 苗木种类 地径 cm 苗高 cm 容器苗根团宿土能力 地径 cm 苗高 cm 容器苗根 团宿土能力 综合控制指标 、级苗 百分率 % 适用范围 1 0-1 0.20 7 0.15 5 85 全省 2 1-1 0.50 15 0.31 12 85 全省 3 1-2 0.94 28 0.80 23

24、 82 全省 4 1-3 1.05 66 0.84 58 95 全省 5 1-4 1.40 84 1.00 75 95 全省 6 2-1 0.70 28 0.50 23 83 全省 7 2-2 0.90 40 0.70 37 86 全省 8 2-3 1.30 75 提苗不脱袋,扒袋后,根团完整,散土率5%。 1.00 66 提苗不脱袋,扒袋后,根团完整,散土率10%。 顶芽饱满,苗木色泽正常,针叶完整,充分木质化。 90 全省 注1:0-1表示1年生播种容器苗,未经移植。 注2:1-1表示2年生容器苗,1年生苗移栽容器内一次,栽后继续培育一年。 注3:2-2表示4年生容器苗,2年生移植苗通过移

25、栽容器内一次,移栽后培育两年。 注4:2-2-2表示6年生容器苗,2年生移植苗通过两次容器移栽,第一次、第二次(换杯)移栽后均培育两年。 DB21/T 22772014 10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樟子松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 防治方法 病虫害种类 防治时间 化学防治 生物防治 松针锈病 8月中下旬 喷施11170的波尔多液,或15的粉锈宁1000倍液,隔半月喷1次,共喷2次3次。 1.加强营林措施,避免大面积营建纯林。 2.加强幼林管理,清除重病枝条。 落针病 4月5月子囊孢子散发高峰之前 喷施11100的波尔多液或45代森锌200倍300倍液。 1.加强营林措施,避免大面积营建纯林。 2

26、加强幼林管理,清除重病枝条。 松毛虫 3月下旬4月下旬,8月9月。 1在春季幼虫上树前或秋季幼虫下树前,将毒绳或毒环捆绑在树干上,阻杀幼虫。 2喷施25灭幼脲3号1000倍液。 1.加强营林措施,避免大面积营建纯林。 2.卵期用白僵菌、苏云金杆菌,人工繁育释放赤眼蜂60万头/hm2。 松沫蝉 7月之前 喷施敌杀死(2.5%溴氰菊酯), 1000倍2000倍液。 加强营林措施,避免大面积营建纯林。 DB21/T 22772014 11 附 录 C (资料性附录) 主要混交树种名录 树种 拉丁名 适生范围 彰武松 Pinus densiflora var. zhanguensis 全省,降水量35

27、0mm以上。 油松 Pinus tabulaeformis 全省 赤松 Pinus densiflora 辽宁中部、辽东半岛、辽宁西北部。 长白松 Pinus sylvestriformis 全省 班克松 Pinus banksiana 辽宁中、东部,辽宁西北部。 红松 Pinus koraiensis 辽东地区,辽西地区应用异砧红松。 落叶松 Larix 辽宁中、东部地区。 红皮云杉 Picea koraiensis 全省 沙地云杉 Picea mongolica 全省 侧柏 Platycladus orientalis 全省 杨树 Populus 全省,但应选择适宜当地的品种。 紫椴 Ti

28、lia amurensis 辽东地区 曲柳 Fraxinus 全省 胡桃揪 Juglans mandshurica 在全省沿河地,可造林,生长良好。 榆树 U1mus 全省 蒙古栎 Quercus mongolica 辽西北地区。 元宝槭 Acer truncatum 全省 暴马丁香 Syringa reticulata 全省 沙棘 Hippophae rhamnoides 辽西北地区,营建混交林。 皂荚 Gleditsia sinensis 全省 榛树 Corylus heterophylla 全省,但应选择适宜栽培种。 胡枝子 Lespedeza bicolor 辽西北沙地,营建混交林。 山杏 Armeniaca 辽西北地区,营建混交林或小片林。 荆条 Vitex negundo var. heterophylla 辽西北地区,营建小片林状混交林。 稠李 Prunus padus 全省 刺槐 Robinia pseudoacacia 全省 怀槐 Maackia amurensis 全省 _ DB21/ T 22772014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