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7 ,大小:308.50KB ,
资源ID:1168625      下载积分:2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116862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内蒙古第一机械制造(集团)有限公司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doc)为本站会员(eastlab11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内蒙古第一机械制造(集团)有限公司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doc

1、- 1 -内蒙古第一机械制造(集团)有限公司第一中学 2018-2019 学年高二历史 10 月月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 30 小题,每题 2 分,共计 60 分)1.古代儒家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往往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这表明了儒者( )A不能适应现实政治 B反对进行社会变革C理想化的政治诉求 D以复古为政治目标2.有先秦思想家认为, “君上之于民也,有难则用其死,安平则尽其力” 。据此可知这位思想家强调A君主无为而治 B强化血缘等级 C推行礼乐仁政 D实行严刑峻法3.吕思勉先生说:“在大同之世,物质上的享受,或者远不如后来,然而人类最亲切的苦乐,其实不在

2、于物质,而在于人与人间的关系,所以大同时代的境界,永存于人类记忆之中。不但孔子,即先秦诸子,亦无不如此。 ”下列与材料观点相近的是( )A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天理 B 食必常饱,然后求美C 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D 食之利也,以知饥而食之者智也4.春秋战国时期,孔子主张“仁”和“礼” ,法家强调“法”和“刑” ,老子强调自然的静态平衡,墨子主张“爱无差等” ,杂家主张“治国公平” 、 “为民谋利” ,这些主张的共同之处是( )A重视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B重视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C都反映了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 D都主张“礼” 、 “法”并用5.孟子曾说,君王有重大过错,他们便加以劝阻,反复劝阻

3、了还不听从,他们便改立君王。黄宗羲认为,设立学校,不是为了养士,更不是为了科举,要使学校成为舆论、议政的场所。由此看出两者都( )A颠覆了儒家君臣关系的理念 B指出了皇帝制度存在的弊病C具有朴素的民主色彩 D认为民权绝对高于君权6.墨家主张“兼爱” “非攻” “尚力” “节葬” “节用” ,注重认识论、逻辑学、数学、光学、力学等学科的研究。墨家是战国时期有重大影响力的学派,秦汉以后却走向式微。这A导致了中国古代科技逐渐落后 B起因于汉代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C体现了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D反映了统治政策影响文化走向7.董仲舒说:“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画者,天、地与人也;而连其中者,

4、通其道也非王者,孰能当是?”据材料推断,董仲舒意在( )A宣扬君权神授 B解释天人感应 C劝君主行仁政 D强调教化民众8.董仲舒重建了天上神权和地上王权的联系,认为君主受命于天,就应遵守自然规律,管理好社会人亊,使百姓安居乐业、丰衣足食。这说明董仲舒( )A借助神权思想来维护皇权 B发展了先秦时期的民本思想C强调了天与民众互动的作用 D提高了儒家学说政治地位9.玄学是流行于魏晋时期的一种哲学思潮,西晋时,一些佛教名僧为了借助玄学推行佛法,不仅以“空无”宗旨与玄学的“虚无”相呼应,而且模仿玄谈家的语言和情趣,主动与名士交游。这一现象说明( )- 2 -A三教融合的趋势开始出现 B佛教对传统文化构

5、成冲击C佛教文化日益中国化 D佛教成为当时主要宗教10.南宋出现相当多的通俗教育读本,如劝孝文 、 劝学文 、 劝农文 、 谕俗文等,这些读物劝导民众遵循长幼有序、男女有别、恪守本分等生活理念。这说明( )A理学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B商品经济推动了理学发展C理学思想逐步走向世俗化 D政府保障平民受教权利11胡适在评论中国古代的某思想流派时说:“(它)挂着儒家的招牌,实是禅宗、道教、佛教的合产品但其中的主要观念却是古来道教的自然哲学里的天道观念。 ”这一流派A研究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的行为准则 B提出与佛道学说对立的新儒学理论C从哲学高度论证伦理纲常的合理性 D探寻格物致知和本心体悟的明理方法12.长

6、期以来,儒学是士大夫之学。明代思想家王良提出“愚夫愚妇,与知能行便是道。圣人经典只是家常事。百姓日用条理处,即是圣人条理处。 ”这说明王良( )A抨击君主专制制度 B反对儒家传统思想C利于儒学“思辩化” D批判地发展传统儒学13.李贽把因变法而使国家富强的商鞅、申不害说成是英雄好汉,对于荀卿之学,李贽认为其“真实有用,与俗儒不同” 。李贽这些思想( )A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B有利于实学思潮的产生C增强了人们变革社会的信心 D使“法治”观念深入人心14.许仙与白娘子的故事版本颇多,明末警世通言第 28 卷白娘子永镇雷峰塔这一版本叙述,当时官宦小姐白素贞主动向药铺伙计许仙求婚,结婚后许仙得知

7、白娘子为蛇妖,便从法海处借得钵盂,与法海一起收治了她。这种叙述反映了作者当时( )A显露出新旧思想冲突的特征 B崇尚道德,强调人性自我约束C冲破了传统儒学的伦理范畴 D因循守旧,重男轻女等级观念15.东晋、南朝时期我国造纸原料除原有的麻、褚皮外,还利用桑皮、藤皮造纸;王羲之曾一次把会稽郡库存纸九万张送与高官;统治者下令政府机关“用简者,皆以黄纸代之”这表明该时期我国( )A造纸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 B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C纸基本取代传统书写材料 D私营手工业的长足发展16.“育”甲骨文写作 , (人,指女人) , (即倒写的“子” ,表示出生的婴儿) “育”字的小篆为“ ”,由甲骨文的会意字讹变

8、为形声字。这说明( )A甲骨文是最早的文字 B汉字构造是形、义、音紧密结合C汉字书法艺术独具特色 D汉字演变充满神秘色彩17凸面镜早在唐代就作为小儿玩物出现于长安街市,而西方人在 13 世纪末制成了眼镜。明朝时眼镜传入中国并很快流行,但人们除了用来读四书五经外,对其本身研究仍毫无进展。这反映了中国传统科技( )A对西方科技发明有影响 B曾经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C满足于初级的实际应用 D发展步伐落后于西方国家18.李白有诗:“起来向壁不停手,一行数字大如斗。恍恍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左盘右蹙如惊电,状同楚汉相攻战。湖南七郡凡几家,家家屏障书题遍。 ”这首诗赞颂的是( )- 3 -19.除四大

9、发明外,从中国传到欧洲的东西还有很多,如船尾舵、马镫等器物,菊花、柠檬、柑橘等水果和植物。柑橘至今在荷兰和德国还被称为“中国苹果” 。这些东西传到欧洲主要通过( )A中国商人 B阿拉伯人 C马可波罗等欧洲人 D奥斯曼土耳其人20.唐太宗对南朝后期竞相模仿萧子云书法的风气表示不屑,认为其“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 ,只有王羲之的书法才“尽善尽美” ,于是连西州(今吐鲁番)幼童习字的范本都是王羲之书帖。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地位的确立,是因为( )A皇帝好恶决定社会对艺术的批判 B王羲之的艺术成就不可超越C艺术水平与时代选择的共同作用 D朝代更替影响艺术评判标准21.上海师范大学萧功素教授指出: “中

10、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的意识。 ”其中“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指的是( )A.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意识 B.“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C.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主张 D.辛亥革命民主共和的思想22.1877 年,对西方持否定态度的刘锡鸿作为副使出使英国,抵达伦敦两个月后,他对英国政治评价道:“无闲官,无游民,无上下隔阂之情,无残暴不仁之政,无虚文相応(应)之事。 ”据此分析,刘锡鸿( )A.仍然没有突破传统政治伦理和儒家价值观B.肯定了英国政体中体现的民主和法治精神C.主张对中国传统政治体制进行全面批判D.

11、从反对学习西方向支持学习西方制度转变23.鸦片战争后, “西学中源”说一度盛行,一些有影响的学者宣称,西学源于中学,是中学在西方的流传和发展。因此, “采西学”是“失礼求诸野” ,是光复旧物。这种说法( )A缺乏事实依据且毫无价值 B客观上有利于人们接受西学C成为洋务运动的理论基础 D成为人们向西方学习的障碍24.1895 年,严复在原强中阐述了“自由为体,民主为用”的思想。张之洞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 年)发表劝学篇 ,把“中体西用”的思想发挥到了极致。晚清“体用之争”( )A割裂了传统的中国文化 B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启蒙C都是为了维护封建制度 D表明民主自由深入人心25.“能变则存,不变则

12、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 ”康有为上光绪皇帝第五书集中表达了“维新派变法必须是全面的大变,而不是部分的或局部的小变 ”的观点。这主要反映了维新派( )A.急于求成的躁进心态 B.与传统体制决裂的勇气C.“跪着”变法的策略 D.对变法成果的乐观预期- 4 -26.1896 年,清政府对日派出第一批留学生 13 人, “留日”思潮开始兴起,1901 年留日学生激增,1906 年留日学生达到 8000 多人。这说明( )A中国教育的近代转型 B欧美加紧对华侵略C清朝政府的全面衰落 D国民责任意识提高27.社会进化论认为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一样遵循着“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的规律。这种学说曾经风靡中国思

13、想文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是因为它( )A与近代中国的时代精神较为契合 B科学地阐释了人类历史发展规律C为解决中国社会问题指明了道路 D准确揭示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28.蔡元培在 1918 年撰文说:“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哲学之唯心论与唯物论;文学之崇实论与理想派;经济学之干涉论与放任论并列其中,此大学之所以为大也。 ”此处蔡元培所说“大学之所以为大”的主要意义是()A.学风开放,思想自由 B.文理并重,倡新抑旧C.学科齐全,综合性强 D.规模宏大,名师众多29.陈独秀在 1915 年创办新青年杂志,行销达一万六千份,蒋介石是这本刊物的经常读者,毛泽东自称受这本期刊影响深远。此刊

14、畅销是因为其( )A反映国共两党的心声 B代表社会主流舆论C启蒙救亡的爱国立场 D指导中国救亡运动30.新青年刊文指出:“专制国本建筑于主权者独裁之上共和国本建筑于人民舆论之上。故政治实质之变更,在国民多数心理所趋,不在政治之形式。 ”材料强调当时的紧迫任务是( )A.进行社会改良 B.推翻君主专制C.开展民众启蒙 D.发起国民革命二、材料综合题(共 3 题,共计 40 分)31.(14 分)自汉代起,儒家思想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为他们的政权合法性寻找某种原则,对于他们是至关重要的。汉朝皇帝的高招是,延揽始终坚持封建制度的学派来支持中央集权的国家他们最大成就是,

15、使这个从未亲身经历封建时代的新文人阶层相信,孔子的学说能够应用于新的政治体制中央集权国家的理念逐渐与这个文人阶层和儒家信徒紧密结合起来。这个文人阶层原来捍卫的是旧封建制度,但是在此之后,他们一直反对任何分裂活动。菲茨杰拉德中国简明文化史材料二:朱熹编著四书集注 ,用理学思想重新解释大学 中庸 论语 孟子 ,使理学透过四书而深入人心。他编小学集注 ,教育青少年遵循三纲五常的道德规范,他编论语训蒙口义 童蒙须知 ,对儿童的衣着、语言、读书、写字、饮食都作了道德规定。樊树志国史概要(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朝武帝时儒学为支持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提供的理论主张。这些理论主张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哪些

16、积极影响?(6 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朱熹在推广理学方面所做的努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朱熹推广理学的社会条件。(8 分)32.(16 分)近代国人对西方文明的态度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前后的官方文书中,动辄出现“夷性犬养”的说法,甚至不将这些远来的“夷狄”视作人类。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以后,清朝割地赔款,已是大失颜面,却也依- 5 -旧自居“天朝”,弄得英国人在南京条约里义正言辞地表示要寻求双方地位的平等。1858 年,中英天津条约首次明文规定中国人在称呼英国人时不准出现“夷”这个字眼,并且依旧声明“英国自主之邦,与中国平等” 。曹南屏“夷”与“洋”:偏

17、远的“他者”近代中国观念与物质的双重变奏材料二:近代中外文化交流是在冲突中进行的,并且中国文化处于劣势。中西文化之间的这种落差,影响了一些中国人对待中西文化的态度,出现了两种极端的倾向:一是“保存国粹”,一是“醉心欧化”以上一方趋于保守,另一方又过于盲目,他们对中西方文化优劣问题的评价都过于偏激。张腾近代中西文化交流中的冲突及其作用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清王朝的“夷狄”观有何变化?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6 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人“醉心欧化”的表现,并予以详细说明。 (6 分)(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国人由“自居天朝”到“醉心欧化”的主要因素。(4

18、 分)33.(10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历史时期 人物活动或主张春秋战国时期 孔子奔走列国,求天下安定之道。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明清之际 顾炎武实地考察许多州县,写成巨著天下郡国利病书 。王夫之:“平天下者,均天下而已。 ”晚清时期 林则徐主持编译四洲志 ,主张“开眼看世界” 。康有为:“人君与千百万国民和为一体” , “宪法乃维新之路”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围绕“时代与知识分子” ,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就该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论题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叙述准确。)- 6 -高二年级月考历史答题卡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19、3 14 15C D C C C D A B C C C D B A C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B C C B C B A B B B D A A C C31.(14 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要注意联系董仲舒的主张概括回答;第二小问,可从政治、思想、教育、民族发展等角度总结。第(2)问,第一小问结合材料二逐一概括;第二小问,应从技术、经济、教育等角度逐一分析。第(3)问,第一小问从材料三中“帷此书抨击孔子,另立褒贬”可以看出,其对正统思想发出挑战;由李贽的思想可以得出,其反对盲从孔子,指出礼教的虚伪;第二小问,要考虑到李贽

20、思想在社会上可能产生的作用,即动摇专制统治,因此,统治者“毁书存目”的目的就是为了巩固自身统治,但还要让世人“知道”李贽的罪行,以防其他人效仿李贽。答案:(1)主张:君主受命于天(君权神授)、 “大一统”思想。 (2 分)影响: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中国的“大一统”局面得到巩固;高度集权的专制主义政治体制大体定型;儒学地位上升,汉王朝开始重视思想、文化和教育的发展,以汉民族为主体的文化共同体基本形成。 (4 分) (任意答 2 点即可得 4 分)(2)努力:重新解释经典,使理学普及化;注重道德规范教育,推动理学的生活化。 (4 分)条件:印刷术的发明和运用;宋朝社会经济的发展;宋代私学的发展。

21、(4 分) (任意答 2 点即可得 4 分)32.(16 分) (1)第一小问的变化,依据材料一“动辄出现夷性犬养的说法,甚至不将这些远来的夷狄视作人类” 、 “中英天津条约首次明文规定中国人在称呼英国人时不准出现夷这个字眼,并且依旧声明英国自主之邦,与中国平等”可以得出变化是从称洋人为“夷狄” ,蔑视洋人到不再使用“夷” ,认同英国的平等地位第二小问的原因,依据材料一“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以后,清朝割地赔款,已是大失颜面” 、 “英国人在南京条约内义正言辞地表示要寻求双方地位的平等”可以得出原因是鸦片战争的战败和英国的据理力争(1)夷狄观:从称洋人为“夷狄” ,蔑视洋人到不再使用“夷” ,认同

22、英国的平等地位(2分)原因:鸦片战争的战败,民族危机加剧;英国的据理力争(4 分)(2)维新变法:甲午中日战争及马关条约的签订,民族危机空前加剧。康梁为首的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维新变法,提出了设议院、兴民权等君主立宪的主张。辛亥革命:八国联军侵华及辛丑条约的签订,中国完全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孙中山等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了通过暴力革命推翻清王朝,建立民主共和国的主张。新文化运动:北洋政府袁世凯掀起了“尊孔复古”逆流后,陈独秀、胡适等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打出了民主、科学的旗号,主张全方位向西方学习。 (6 分)(3)因素:列强的侵略,民族危机日益(救亡图存) ;加剧中西文明的交流碰撞;对西方

23、认识的不断深入(共计 4 分分。3 点任答 2 点即可)33.【答案】 【选题示例】选题 1:时代巨变促成知识分子的担当精神。选题 2:知识分子心怀天下、与时俱进,彰显家国情怀。选题 3:知识分子引领时代,又难逃时代局限。示例一观点:知识分子引领时代,又难逃时代局限。- 7 -阐述: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 “士”阶层崛起,纷纷提出自己的主张,意图改造社会。孔子主张仁、德治,恢复周礼,以缓和社会矛盾,重建社会秩序,但克己复礼思想不符合时代潮流。清末,外敌入侵,民族危机加深。面对“千年未有之变局” ,林则徐主持编译四洲志 ,开眼看世界,魏源据此编成海国图志 ,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引导

24、人们关注世界形势,启迪了思想。但未受重视,影响有限。总结:在历史的变革时期,先进的知识分子勇立潮头,引领时代发展,但也难免有时代局限。我们不能用今天的标准去苛求过去的知识分子。示例二观点:时代巨变促成知识分子的担当精神。阐述: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礼乐崩坏,矛盾丛生。孔孟以天下为己任,周游列国,求天下安定之道,立德立功立言,主张德治、仁政等,践行治国平天下的儒家精神。晚清时期,列强入侵,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以康有为代表的维新派,把救亡图存和维新变法结合起来,推动了戊戌变法运动,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掀起了思想解放潮流。总结:时代巨变促使先进知识分子率先觉醒,他们心忧天下,为家国命运鼓与呼,显示了强烈的担当精神。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