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18 年北京顺义杨镇第一中学高三 10 月练习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每个 3 分,20 题,共 60 分) 1建筑是人类文明的物质载体之一。观察四合院平面图,依照我国古代宗法礼仪观念长辈应居住在( )A北向南房 B西厢房 C东厢房 D南向北房2、战国时期已开始形成职业官僚制度,下列材料能够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大人世及(袭)以为礼,城郭沟地以为固,礼仪以为纪”(周礼)B“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孟子万章)C“岁终奉其成功,以效于君,当则可,不当则废”(荀子王霸)D“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史记)”3、图 1 是中国古代某一时期的地图,其中在
2、所示位置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2A商鞅变法 B焚书坑儒 C迁都洛邑 D陈桥兵变4、下列各项对南北朝时期农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的有曲辕犁 都江堰 翻车 齐民要术A. B. C. D.5、根据下列文本材料所示内容,可以推断出的朝代是(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宋朝6、 “凡明经,先帖文,然后口试凡进士,试时务策五道、帖一大经,经、策全通为甲第”材料表明科举制( )A有利于提高官员文化素质 B导致读书人不关注社会实际C严重束缚了读书人的思想 D成为读书人做官的唯一途径7、图是学者辛向阳综合考虑各因素绘成的中国历代兴衰图(局部)以下对、各朝代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3A一国家分裂、思想发展、疆域广
3、阔 B一政权对峙、经济发展、科技领先C一社会动荡、崽想停滞、科技落后 D一社会稳定、经济停滞、思想活跃8、下列诗句所反映的商业现象,按出现的先后排序应为(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 ” “平遥生意通天下,票号风云卷聚财。 ”“柳梢挂月黄昏后,夜市张灯白昼然。 ”“辉煌金碧店悬牌,洋字洋名一律揩。 ”A B C D9、下列两则材料分别对应的朝代是( )A汉朝、清朝 B唐朝、元朝 C唐朝、清朝 D宋朝、元朝10、如图为宋朝画家王居正的纺车图 ,并有元朝赵孟頫题诗云:“田家苦作余,轧轧操车鸣。母子勤纺织,不羡罗绮(丝绸衣裳)荣。 ”下列对此评述,正确的是( )A它是我国传统文人画的代表,蕴含了格
4、物致知的理学精神B这种绘画风格注重意境的表达,是士大夫独特的审美情趣C绘画反映出我国棉纺织业发达,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4D该作品体现了小农经济下普通民众勤劳安宁的生活状态11、清朝前期,中国出现了人口迅猛增长的现象。对下表解读正确的是重农政策促进耕地增长 康乾盛世为人口增长创造了条件当时中国人地矛盾突出 战败割地造成了人均耕地的减少A. B. C. D.12、近代竹枝词反映了历史的变迁。“陆家宅辟轧花场,土法泽机迭改良。人力终输蒸汽力,天然淘汰慨乡庄”。该竹枝词记载的史实最早应出现于( )A19 世纪二三十年代 B19 世纪六七十年代C19 世纪八九十年代 D20 世纪初期13、中国历史上第
5、一面国旗出现在 19 世纪 60 年代,国旗图案黄地蓝镶边,上绣黄龙,因此也被称作黄龙旗。从中可以看出此时的中国( )A固守“天朝上国”的观念 B关注外交方面与国际接轨C获得完整主权国家的地位 D开始融入全球性世界市场14、太平天国后期,在洪仁玕呈送给洪秀全的资政新篇稿本中,洪秀全共写下 31 条批语,除 4 条有所保留外,其余都写上“是”或“此策是也”。由此可以推断( )A洪秀全的施政纲领发生根本改变 B 资政新篇反映了农民阶级的要求C太平天国的命运将因此由衰转盛 D洪秀全希望重振太平天国515、“近百年来,贯穿于中国历史之一中心问题,为如何求自强以御外侮。此一自强运动,实始于_,而_,则为
6、此初期三十年自强运动失败之总结也。”与文中横线处对应的历史事件分别是A.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B.鸦片战争 戊戌变法C.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D.第二次鸦片战争 义和团运动16、名著充分体现了学术发展和社会变迁的互动关系。下表中名著和社会特征对应有误的是( )选项名著 社会特征A 孔子作春秋 ,而乱臣贼子惧 礼崩乐坏,诸侯割据B 顾炎武认为“引古筹今,亦吾儒经世之用”而作天下郡国利病书理学虚浮,脱离实际C 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海国图志 内忧外患,求变图强D 严复翻译天演论 ,倡导“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列强环伺,民族危机17、19 世纪末到 20 世纪初,汉语中出现了大量源于日
7、语的新词汇,如服务、组织、纪律、原则、方针、政策、抽象、商业、社会主义、资本主义等。这一现象反映了甲午中日战争影响深刻 日本跃居世界一流强国留日教育有了一定发展 传统文化遭到彻底否定A B C D18、“在改革过程中特别需要在现存体制不发生根本性变动的条件下,尽可能多地团结大多数人群使改革过程的权力与利益再分配所引起的震动减少到最低程度。”百日维新中与上述原则相抵触的措施有6取消旗人由国家供养的特权 裁汰旧军,建立新式陆军设农工商总局,奖励发明 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A. B. C. D.19、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下列对孙中山先生革命活动的评述正确的是( )A开启了“向西方学习”
8、的社会思潮B提出了近代中国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C创建了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D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胜利20、辛亥革命后,某人翻译一本书叫平民政治,但是现在却准备易名为共和政治后再出版。国粹学报过去一段时间销路不畅,但最近改名共和杂志,重新变得抢手。材料可以验证( )A政治观念被人们所接受 B自由平等观念深入人心C民主科学认识逐渐深入 D民主宪政理念基本实现二、非选择题(三道大题,共 40 分)21、法律是人类文明的重大成果。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君执柄以处势,故令行禁止。柄者,杀生之制也;势者,胜众之资也。废置无度,则权渎故明主之行制天,其用人也鬼。天,则不非;鬼
9、,则不困。势行教严,逆而不违然后一行其法,禁诛于私家韩非子八经第四十7材料二“故明主使其群臣不游意于法之外故以法治国法不阿贵,绳不挠曲。”韩非子有度第六依据材料概括韩非子的主张。结合所学分析韩非子提出这种主张的时代背景。(12 分)(1)主张:以法治国;法、术、势相结合;建立一个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国家背景:政治上,大国争霸、战乱频繁;经济上,铁器、牛耕使用,生产力迅速发展;思想上,百家争鸣、极不统一22、人口流动反映了社会的变迁。材料一 4 至 6 世纪中国境内民族迁移示意图材料二 晋书记载:“昔中原丧乱,流寓江左(江左:指长江下游南岸地区),庶有旋返之期,故许其挟注本郡。”东晋政府允许侨人
10、(侨人:指寓居南方的北来人口)登记户籍,注明本人的原籍,并给予免除赋役之优待。8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分别指出南、北方统治者面对大规模民族迁移所采取的措施及影响。(12 分)(1)北方:北魏孝文帝改革(或答颁布均田令、迁都洛阳,移风易俗等);促进了经济发展和民族交融。南方:东晋政府允许侨人登记户籍,免除赋役;有利于社会安定,促进江南地区的开发,有利于经济重心南移。23、通商口岸在近代中国占有特殊地位。材料一 1898 年,总理各国事务的奕等人在奏开岳州等四处为商埠的奏折中称:“中国自通商以来,关税逐渐加增,臣等再四筹维计,添设口岸,藉辟利源。”他们援引“通商口岸,各国均不
11、得侵占”的“通例”,认为“强邻环伺”之际,“惟有广开口岸之一法”。清政府批准同意,并规定自开口岸的管理及司法诉讼权,归中国政府。据统计,自清末到民初,中国历届政府宣布自开的通商口岸达 50 处左右。摘编自清末民初自开商埠简论等材料二 1920 世纪初中国部分通商口岸分布示意图9依据不平等条约开辟的通商口岸(简称“条约口岸”)中国政府主动开辟的通商口岸(简称“自开口岸”)阅读材料,结合所学,以“近代中国通商口岸的变化”为题,解读上述现象。(16 分)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鸦片战争后,列强入侵,通商口岸数量的增加和地区分布的扩大,导致列强经济侵略势力深入,中
12、国经济结构变动(或自然经济逐渐解体),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破坏中国主权;客观上促进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十九世纪末,为解决财政危机,加上西方观念的传入,中国政府由被动到主动开放口岸,与列强争利,并维护管理、司法等部分主权。结论:这是中国政府对外政策的一次重大调整,表明政府已经具备了近代开放意识;显示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101121 主张:以法治国;法、术、势相结合;建立一个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国家背景:政治上,大国争霸、战乱频繁;经济上,铁器、牛耕使用,生产力迅速发展;思想上,百家争鸣、极不统一1222 北方:北魏孝文帝改革(或答颁布均田令、迁都洛阳,移风易俗等);促进了经济发展和民族交融。南方:东晋政府允许侨人登记户籍,免除赋役;有利于社会安定,促进江南地区的开发,有利于经济重心南移。23 鸦片战争后,列强入侵,通商口岸数量的增加和地区分布的扩大,导致列强经济侵略势力深入,中国经济结构变动(或自然经济逐渐解体),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破坏中国主权;客观上促进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十九世纪末,为解决财政危机,加上西方观念的传入,中国政府由被动到主动开放口岸,与列强争利,并维护管理、司法等部分主权。结论:这是中国政府对外政策的一次重大调整,表明政府已经具备了近代开放意识;显示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