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5 ,大小:36.50KB ,
资源ID:1170136      下载积分:2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117013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四川省宜宾市一中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下学期第5周与妻书教学设计.doc)为本站会员(花仙子)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四川省宜宾市一中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下学期第5周与妻书教学设计.doc

1、1与 妻 书 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活用的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 2理解“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这句话的含义,理清文章的思路。 3学习革命前辈牺牲一己, “为天下谋永福”的光辉思想和高尚情操。 教学重点学习革命前辈牺牲一己, “为天下谋永福”的光辉思想和高尚情操。 教学难点文中所用典故及相关成语。 教学时数2 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课前预习1初读课文,归纳难读、难写的字词。 2把不懂的字词句做出标记。 二、导入 由童安格诀别,真爱是谁导入: 夜冷清独饮千言万语难舍弃思国心情灯欲尽独锁千愁万绪言难启诀别吾妻烽火泪滴尽相思意情缘魂梦相系方寸心只愿天下情侣不再有泪如你 三

2、、简介作者及其他(一)时代背景 清代末年,清政府极度腐朽反动,对帝国主义屈辱投降,连年丧权、赔款、割地;对人民则加强剥削压迫,因而激起人民反抗。1905 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组成“中国同盟会”提出了“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十六字政治纲领。在我国南方,先后发动了十几次武装起义。1910 年 11 月,孙中山从美洲来到南洋,在槟榔屿(现在马来西亚西北部)召集革命党人开会,总结了过去多次起义失败的教训,决定在广州再发动一次规模更大的起义。孙中山亲自在华侨中募捐,派人到各国购买武器。同盟会总部又从国2内各省、南洋华侨以及在日本留学的学生中征集挑选八百人作为起义骨干,同时联络清军中的

3、新军、防营和民间会党响应。经过几个月的紧张准备,1911 年 4 月 23 日,总指挥黄兴由香港秘密来到广州,在两广总督衙门附近设立指挥部,部署起义。但这次起义仍然失败了。因为在关键时刻,负责运输枪械的人叛变了,不仅一部分枪械不能到手,而且两广总督张鸣岐在得到消息后收缴了倾向革命的新军二营的枪支,调兵加强了广州的戒备。结果革命党人只好放弃原来的十路进兵的计划,集中全力攻打总督衙门。4 月 27 日,黄兴率一百多人攻入总督衙门,张鸣岐已经逃走,黄兴等人就和反扑的水师提督李准的部队激战,因众寡悬殊,大多数革命志士牺牲,黄兴只身脱逃。这次起义,战斗牺牲和被捕遇害的有喻培伦、方声洞、林觉民等烈士。事后

4、群众收得尸骸七十二具,葬在广州西北郊的黄花冈,所以后人把这次起义叫作“黄花冈起义” 。这次起义,是同盟会历次起义中战斗最激烈的一次,也是社会震动最大的一次。虽然失败了,但推动了全国的革命高潮,是五个多月后的武昌(辛亥)起义的前奏。 (2)烈士生平简介 林觉民(18871911) ,字意洞,号抖飞,又号天外生,福建闽侯县(今福州市)人。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之一。14 岁进高等学堂,接受了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影响,课余谈到时事,总是慷慨激昂地说:“中国不革命不能自强”,毕业后到日本留学。 1911年(就是辛亥革命那一年)春天,留日学生接到黄兴、赵声两人的来信,说事情大有可为,林觉民于是离东京回国,准备在福

5、建起义响应。到了香港,黄兴把他留下来协助广东革命事务。于是他便专程回福建召集同志来香港参加广州起义。三月二十九日(阳历四月十七日)早晨,他和方声洞等率领全体福建同志入广州,和林广尘(文)会于城内。下午五点多钟,一同攻击轰炸督署,不幸中弹受伤,力尽被捕。在审讯中,他从容不迫,纵论世界大势,宣扬革除暴政,建立共和的革命主张,临刑谈笑自若,引颈就义,年仅 25 岁。 (三)本文的写作经过 1这封绝笔书是林觉民烈士在起义前三天的三月二十六日(阳历四月 二十四日)夜里写的,原书共两封,一封是给他父亲的,内容仅云:“不孝儿觉民叩禀父亲大人:儿死矣,惟累大人吃苦,弟妹缺衣食耳,然大有补于全国同胞也,大罪乞恕

6、之。 ”这里所选的一封是写给他夫人陈意映女士的,信里充满了牺牲一己,为全国同胞争取自由幸福的革命精神。 2林觉民与妻书 ,又名绝笔书 ,又名寄妻绝笔书 。这是一篇从妻子的思想实际出发,反复阐明为争取民族、国家的自由独立而勇蹈死地、义无反顾的革命道理的情书,反映了他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思想。他在写与妻书的同时,还给他父亲林孝颖先生写了一封不到四十字的信。这封信言简意明,充满了他热爱祖国、为争取自由独立而勇蹈死地的崇高精神。他给父亲的信和与妻书是在广州起义前三天写的,起义失败后,有人秘密将这两封信(绝笔书)在半夜里塞进林觉民家门缝里,第二天清晨家人才发现这两封信,其妻陈意映阅后,当即昏倒在地,不久

7、生下遗腹子仲新。两年后(1913)意映在悲伤抑郁中逝世。 与妻书手稿,现已由林觉民次子仲新献给人民政府(长子伯新即信中之依新,后夭折) ,现陈列在福建省博物馆。 四、课文整体感知第一部分(1):说明与妻书的原因和心情:“与汝永别” , “忍悲为汝言之” 。 第二部分(24):阐述“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的情感。第三部分(56):再诉“吾至爱汝”的衷情以及“吾不能舍汝”的永别的哀痛。3五、诵读课文,理解内容1同桌或前后桌的两位同学为一组,互相听、读,诵读全文。读准字音,划分正确停顿;指出对方同学朗读中的失误与不足。 2指名朗读课文,师生共同修正,如语音、句读等。 3学生交流预习

8、中遇到的疑难点,有争议的地方,师生共同解决。 老师强调字词句: 竟书 率性 模拟 汝体吾此心 汝其勿悲 而亦无辞相答 适冬之望日前后吾 诚愿与汝相守以死 第以今日事势观之 抑汝能之乎汝 幸而偶我 老师提醒说明: 课文中时间的记法。 1辛未三月念六夜四鼓。 辛未,辛亥年,1911 年。 三月,农历三日,当为公历四月。 念六,二十六日。念,二十。 四鼓,即四更,凌晨 13 点。 2适冬之望日前后。 冬之望日,农历立冬之月的十五日,即农历十月十五日。 文中所用典故及含义(略) 第二课时 一、检查课文字词掌握情况二、熟读课文,领会文意(小组合作学习) 第 1 段, “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竟书

9、而欲搁笔,又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为汝言之。 ”说明写遗书的原因和写遗书时的心情。 第 2 段, “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 ”提出全文的中心,全文说理,由此而展开。 “爱汝”与“勇于就死” ,看来是矛盾的,但在有志于济世的革命者看来,是统一的。请在这一段中找出相关的语句来说明作者是怎样将这两者统一起来的。(原句略。小结:林觉民极爱其妻,正是这种感情升华,才使他更“勇于就死” 。正因为自己享受了爱情、家庭的幸福,所以希望“天下人”也能享受幸福。 “为天下人谋永福”而甘于牺牲自己小家庭之幸福,其情操高尚,十分感人。 ) 第 3 段, “吾真

10、真不能忘汝也!”抒发全文中心的前半部分“吾至爱汝”的感情。这一段主要回忆夫妇生活中的数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段中所追忆的三件事,并分析作者追忆这三件事的目的。 (第一件事是夫妻谁先死的谈话,说明自己本不愿因先死而“留苦”给妻子。第二件事是新婚的甜蜜生活情景,说明自己真的不能忘记爱妻。第三件事是两次离家未能将实情告诉妻子的原因和心情,说明自己“至爱”妻子,怕妻子担受不起沉重的悲痛。这三件事的共同之处是都反映了烈士生前对妻子的眷念之深,为妻子着想无所不至,用事实说明自己绝不是一个无情的人,即“吾至爱汝” 。 ) 第 4 段, “天下人之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者,不可数计,钟情如我辈者,能忍之乎?此

11、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 ”论说全文中心的后半点“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 ” 当时国家腐败,社会黑暗,灾难深重。作者假设了人们命运的两种情况,具体是哪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死”随时随地都有生命危险,只能眼睁睁看着对方死去;第二种情况:“离”“即可不死” ,也可能“离散不相见” , “较死为苦”。 ) “今日吾与汝幸双健” ,但眼看“天下人”的“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 ,又怎能忍受?这就是林“敢率性就死不顾汝”的原因。在行文上,作者采用了反问句式,请找出反问句,说明其作用。 (启发妻子深思,让妻子理解、谅解自己的行为和心情。 )此段后一层是嘱咐后事,自己“死无遗憾” ,希望妻子把

12、孩子抚育成人,继承自己的遗志。从这些说理与嘱咐4中,可见林觉民的崇高思想和坦率胸襟。 文章第 2 自然段中说, “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 ”而在第 4 段末了又说“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 。这是简单的重复还是论述的深入?(是论述的深入。第一次向妻子解释,是在概括的述说后得出的结论;第二次说“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是在详细叙述钟爱之情以及与当时形势对比之后得出的结论。 ) 第 5 段, “则吾之死,吾灵尚依依旁汝也,汝不必以无侣悲。 ”进一步表达全文中心“吾至爱汝”的衷情。 “吾平日不信有鬼,今则又望其真有。 ”这句话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作

13、者是个革命者,当然是不相信有鬼的,至于“望其真有” ,一则说明自己对妻子的“至爱” ,二则用来安慰妻子。这哀痛欲绝的话,同样反映了作者为革命而死的高尚胸怀。 ) 第 6 段, “汝幸而偶我,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卒不忍独善其身。 ”慨叹“幸”与“不幸” ,实际上也是紧扣中心, “幸” ,夫妻恩爱;“不幸” , “忍舍汝而死” 。 “卒不忍独善其身”一句的含义及在全文中的作用?(“独善其身”出自孟子尽心上 ,意思是只顾自己好,不顾别人。林觉民虽“至爱”妻子,他要把这种爱推广到普天下受苦人身上,因此不愿“独善其身” 。这句话是全文的总结。 ) 第 7 段, “

14、当尽吾意为幸。 ”希望妻子透彻了解遗书的意思,也就是全文的中心“吾意”即“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 三、再读课文,深入探究思考下列问题(从原文中找出相关语句) 1作者写这封信用意何在? “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 ,表死别之意, “恐汝不察吾衷” 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爱妻 “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爱天下 2作者与妻子有着怎样的深情厚意?(文中回忆了哪几个生活场景?) 忆某夕关于夫妻先死、后死的争议 忆两人双栖之所 忆远行欲告又止的前情景 3当时国事如何?作者为什么忍舍妻而死? “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彀?” “天灾可以死,盗贼

15、可以死,瓜分之日可以死,奸官污吏虐民可以死,吾辈处今日之中国,国中无地无时不可以死, ”“离散不相见, ”“天下人之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者,不可数计;” 4为什么说与妻书是一曲爱情的颂歌,更是一首正气歌? (1)林觉民在牺牲前给妻子的绝笔书中表现了儿女之情的缠绵细腻,也表现了革命豪情的激昂慷慨。这封信所表现的对妻子的爱情,正是作为献身革命和人民的一种基础和衬托。没有对亲人的爱,也就无法将这种爱扩充成为对天下人的爱;没有对妻子笃深的感情,也就无以衬托他舍此捐躯之高尚情操。 (2) 与妻书所抒发的思想感情之所以能与广大读者产生共鸣,就在于作者把人世间经常发生的生离死别赋予了悲壮的爱国主义色彩,在

16、于他把热爱亲人和热爱人民的情感水乳交融地结合起来。 “为汝言之” ,说明写遗书的原因和写遗书时的心情,其中深含“吾至爱汝” 的感情,而写遗书的原因就是下文要详谈的全文中心的后半部分:“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 ”说它是一曲“正气歌” ,因为文章中充满着革命豪情,烈士视死如归,“吾今死无余憾” , “吾牺牲百死而不辞” ,足以说明这一点。它也是“檄文” ,因为文章中处处揭露清王朝的腐败, “遍地腥云,满街狼犬” , “国中无地无时不可以死”等句子最为突出。 5四、反复诵读,品味写法为了表达“吾至爱汝”又不得不“忍舍汝而死”的复杂思想感情,作者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遗书中非常自然地综合运用了

17、抒情、记叙、议论三种表达方式。 ) 1抒情是这封遗书的主要表达方式。指导学生找出课文中直接抒情的语句。 (通览全文,很多语句都是直接抒情的。从开头的“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 ,到末了的“嗟夫!巾短情长,所未尽者,尚有万千汝不能舍吾,其时时于梦中得我乎!”这些话语,正是面临为革命英勇献身之时,从内心汹涌而出的强烈的感情浪涛。 ) 2为了抒情,烈士很自然地记叙了一些往事。如第三段里对于夫妻生活的三个回忆,深深地抒发了对妻子的爱恋和为妻子着想“无所不至”之情。 3烈士在记叙抒情的基础上发表议论。通览全信可知,一、五段基本上属于抒情,第三段基本上是记叙,二、四、六段则是在抒情、记叙的基础上说理。既抒革命之情,又说革命之理。 正因为烈士对妻子的“情”是那样深挚,他忍心舍掉妻子英勇赴义的“理”就具有巨大的说服力和感人力量。 说理时选择了带有感情色彩的词语和表达丰富感情的句式,使议论也涂上自己所憎所爱的感情色彩。例如,作者在谈到清朝血腥凶残的统治时,并不直说,而用“遍地星云,满街狼犬”来比喻。又如第 6 段中说:“第以今日事势观之吾能之乎?亦汝能之乎?”作者在分析现状的黑暗时,接连使用了排比、设问、反问等句式,酣畅淋漓,一气呵成,具有无可辩驳的说服力,从而有助于思想观点的表达。 五、作业(略)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