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36 ,大小:578.50KB ,
资源ID:1171645      下载积分:2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117164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备战2019年高考语文纠错笔记系列专题13古代诗歌阅读(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dealItalian20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备战2019年高考语文纠错笔记系列专题13古代诗歌阅读(含解析).doc

1、1专题 13 古代诗歌阅读1 【2017 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送子由使契丹苏 轼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沙漠回看清禁月 ,湖山应梦武林春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 。【注】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武林:杭州的别称。苏轼时知杭州。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 错 因 分 析 】 解 答 本 题 , 不 但 要 关 注 首 联 , 还 应

2、关 注 全 篇 。 考 生 如 果 只 针 对 首 联 , 易 导 致 偏 题 。 这 也 是 本 诗容 易 迷 惑 人 的 地 方 。 诗 歌 首 联 点 题 , 写 兄 弟 宦 游 四 海 , 天 各 一 方 , 已 是 常 事 , 这 次 也 不 会 因 远 别 而 悲 伤 落 泪 。苏 轼 兄 弟 情 谊 颇 深 , 苏 辙 23 岁 前 与 兄 住 在 一 起 , 未 曾 一 日 分 离 。 23 岁 进 入 仕 途 , 从 此 宦 游 四 方 , 会 少 离 多 。尽 管 如 此 , 他 们 仍 互 相 关 心 。 苏 轼 一 生 屡 遭 贬 谪 , 苏 辙 受 累 不 怨 。 在

3、 “乌 台 诗 案 ”中 , 苏 辙 宁 肯 舍 弃 官 帽 以 营救 其 兄 , 感 人 至 深 。 故 宋 史 苏 辙 传 说 : “辙 与 兄 进 退 出 处 , 无 不 相 同 , 患 难 之 中 , 友 爱 弥 笃 , 无 少 怨尤 , 近 古 罕 见 。 ”苏 辙 此 去 , 虽 为 远 别 , 但 暂 作 分 离 , 一 向 乐 观 旷 达 的 苏 轼 自 然 不 作 小 儿 女 之 态 。【参考答案】表现了诗人旷达的性格,苏轼兄弟情谊深重,但诗人远在杭州,与在京城的苏辙已是天各一方。这次虽是远别,诗人表示也不会作儿女之态,悲伤落泪。2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包括两类:一是主人公形象,即

4、诗歌中描写的人物形象。二是诗人形象。诗人“我”的形象也就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实际上是“诗化了的作者” ,是作者在诗中的“代言人” 。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时,应根据诗歌中有关人物的行为举止等描写的关键词,主要抓住对人物的描写,主要是正面和侧面。正面主要是语言、动作、心理等,侧面主要是环境烘托和渲染。要抓住人物的身份、性格、对主旨的表达有何作用及作者的态度,并联系常见的人物形象的分类进行作答,比如本诗中用到的人物形象的一个分类就是“旷达”。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又呈吴郎 杜 甫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 亲。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 真。已诉征求 贫到骨

5、,正思戎马泪盈巾。【注】呈:呈送。吴郎:杜甫吴姓亲戚。杜甫将草堂让给他住,这位亲戚住下后,即有筑“篱” ,护“枣”之举;妇人向杜甫诉苦,杜甫便写此诗去劝告吴郎。转须:反而更应该。甚:太。征求:指赋税征敛。清人卢德水说:“杜诗温柔敦厚,其慈祥恺悌之衷,往往溢于言表。 ”你从本诗中看到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解 析 】 本 题 考 查 鉴 赏 古 代 诗 歌 的 形 象 的 能 力 。 解 答 该 题 , 应 当 结 合 本 诗 的 具 体 内 容 作 答 , 如 诗 中 提 到 的“堂前 扑 枣 任 西 邻 ”“只 缘 恐 惧 转 须 亲 ”等 诗 句 表 现 了 作 者

6、 同 情 弱 小 的 特 点 ; “已 诉 征 求 贫 到 骨 , 正 思 戎 马 泪 盈 巾 ”等 诗 句 表 现 了 作 者 心 忧 天 下 的 特 征 , 答 案 可 以 结 合 这 些 分 点 作 答 , 意 思 对 即 可 。 【答案】同情弱小,富有悲悯情怀。即便自己穷困潦倒,依然任凭老人打枣,还特意写诗劝慰吴郎对老人亲善,体现出诗人对穷困人民的深切同情。关注社会,忧国忧民。由一个穷苦的寡妇,由一件扑枣的小事,诗人竟联想到整个国家大局,以至于流泪。善于劝说。 (或“说话委婉含蓄” )诗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启发对方,用自己的眼泪来感动对方,尽可能地避免抽象的说教,措词委婉,入情入理。3

7、古代诗歌中的“形象”包括诗歌中的意象、意境和人物形象。“意象”是指诗歌中渗透诗人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鉴赏这些意象就不能停留在表层,而应更多地关注其内涵。只有了解形象所蕴涵的文化意义,才能准确地欣赏作品中具体形象的特定含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分两类:一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二是诗歌所刻画的人物形象。鉴赏诗歌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就是把诗歌中诗人的形象准确形象地描述出来,并作赏析。在送别、怀古、闺怨、爱情等题材的诗歌中,诗人往往塑造出鲜明的人物形象,并通过写人来表达情感。 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高考试题中要求鉴赏意境,命题者常常考查考生对景

8、物形象特点的整体把握,或者对某种意境的描述。答题技巧及方法归纳如下:(一)掌握古典诗歌中常见的意象送别类:杨柳、长亭、南浦、酒。思乡类:月亮、鸿雁、双鲤、捣衣、杜鹃、斜阳。愁苦类:梧桐、芭蕉、流水、猿猴。高洁品质类:菊花、梅花、竹、兰、松柏、冰雪、蝉。爱恋、相思类:红豆、莲子、连理枝、比翼鸟。边塞战争类:长城、马、楼兰、柳营、羌笛、青冢。闲适类:五柳、东篱、三径、渔樵。判断意象的象征意的方法:套用法。就是把平时积累的意象的象征意识记住,考试时直接套用。联想法。古典诗歌中的意象,其本来义和指代义往往在特点上有某种联系。如梅因傲冬而开,故常取其不畏邪恶之意;竹因空心,故常取其谦虚,又因其直而有节,

9、故常取其有气节意;等等。谐音法。当用联想法仍不能判断其所指代的象征意时,这时就可用谐音法。就像今人把“8”与“发”联系在一起一样,古代的很多意象其本来义和指代义往往也有这种联系。如“柳”因与“留”谐音,故常取其“不愿朋友离去,依依惜别之情”,“莲”因与“恋”谐音,故取其作为爱情的象征。概括诗歌意象注意全面,注意概括总体的特征,有时题目就是围绕某种特征是通过哪些意象来表现的,注意挖掘意象的传统意义和诗歌中心主旨的联系。分析意象的作用题目,首先分清主次,主要意象是情感4抒发的载体,诗歌的核心内容或线索,次要意象注意起烘托、渲染等作用。(二)古典诗歌中常见的艺术形象豪放洒脱的形象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

10、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圣贤的思想,也反映了李白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忧国忧民的形象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对外欢颜。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人并不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其忧国忧民的精神可见一斑。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写的就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说明诗人安贫乐道的思想;王维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过故人庄),诗中描写了山村风光和朋友欢聚的生活场面,像一幅田园风景画,使人见了乐而忘返。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陈子昂的登幽州

11、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地流下眼泪。塑造了一个空怀抱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爱恨情长的形象柳永的雨霖铃诗歌写了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鉴赏人物形象类试题解答方法:(1)抓住下面描写刻画人物的角度:如外貌、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2)抓住侧面描写塑造人物的角度:如环境的烘托渲染、他人他物的对比衬托等。(3)知人论世,了解相关背景资料。(4)积累常见的形象及特征。(三)诗歌的意境了解意境的大致分类:1“雄壮阳刚类”意境这

12、类意境所展现的意象,或高昂激烈,或奔放骋怀,或深沉坚毅,或悲慨刚劲。雄奇阔大的意境曹操的观沧海可谓典型代表。其特点在于写景雄奇壮美,气势恢弘;抒情奔腾震荡,磅礴千钧;文辞渲染夸张,振奋激昂。旷达开朗的意境苏轼的这首脍炙人口的词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可谓典型代表。5其特点在于写景则脱俗飘逸,虚实相生;抒情则自然开朗,舒缓绵长;文辞轻健明快,奇谲俊丽。苍凉悲壮的意境李白的关山月可谓典型代表。其特点在于写景则苍茫辽远,峻拔萧疏;抒情则豪迈雄健,慷慨悲凉;文辞古朴遒劲,惨烈悠长。深邃沉郁的意境杜甫的秋兴八首可谓典型代表。其特点在于思想上厚积薄发,沉郁顿挫,曲回郁结;语言上不饰雕琢,真挚感怀,长于以情动人

13、。2内敛阴柔类意境 这类意境所展现的意象,或瑰丽香艳,或清净静谧,或清新素雅,或凄婉忧伤。 浓艳瑰丽的意境 温庭筠的菩萨蛮可谓典型代表。其特点在于题材多“酒边花下,盛装美人”;表现手法“浓抹彩绘,刻意雕琢”;艺术形象“金碧辉煌,浓艳绝人”。 淡泊静谧的意境王维的山居秋暝可谓典型代表。其特点在于题材多大自然的空寂幽趣,表现作者一种远尘避世的淡泊情绪。清新素雅的意境 韦庄的菩萨蛮五首可谓典型代表。其特点在于或描写大自然景物,青山绿水,芳草佳树;或描写一些纯洁天真的人物,生动活泼,俏丽可爱。表现手法多为细致素雅,清新婉转,似流泉鸣琴,洋溢着生气。凄冷寒凉的意境 李清照的一剪梅可谓典型代表。其特点在于

14、环境哀伤凄冷,如泣如诉,往往以愁肠楚恻的意象打动人心并唤起读者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向往。 概括意境的一般答题步骤是:先描述景物(或概括意象),然后概括意境的特征,有时要简单的点明情感。即: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要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6注意概括意境的类型不要出现偏差,尤其

15、是情感色调更应注意。答题的最好公式是“景物+意境特征+时令、地点”,适当加情感。易错点 2 鉴赏诗歌的语言2 【2016 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登裴秀才迪小台唐王维端居不出户,满目望云山。落日鸟边下,秋原人外闲。遥知远林际,不见此檐间。好客多乘月,应门莫上关。(选自全唐诗)“满目望云山”句中“望”字一作“空”,你认为这两个字用哪个更好?请说明理由。【错因分析】本题考查炼字,也就是推敲字句。考生常犯的错误首先是未能审清题干,题干的要求是先表明“你认为这两个字用哪个更好” ,或“望”或“空” ,表明态度;二是在答题时不注意答题格式,未能按规范的模式答题,导致得分点缺失。【试题解析

16、】这是一道“炼字”的题目,考生作答时应注意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诗歌的内容和结构说明理由。重点注意从炼结构、炼意和炼境的角度回答。【参考答案】示例一:我认为“望”字用得更好。理由:照应题目中的“登台”,引出后面描写的景物。示例二:我认为“空”字用得更好。理由:营造空旷的意境;流露出超然心态。典 例 中 所 给 的 题 目 是 一 道 炼 字 题 , 所 谓 炼 字 主 要 是 指 锤 炼 诗 词 中 的 动 词 、 形 容 词 和 副 词 。 这 类 题 往 往 要求 品 味 这 些 经 过 锤 炼 的 字 所 深 藏 的 情 思 或 品 味 其 更 为 形 象 生 动 的 效 果 。 答题

17、时注意从炼意、炼境、炼结构和炼手法等角度进行分析:(1)炼意。诗歌一般都有炼意的内容。(2)炼境。如写景的诗句往往有炼境的成分,命题往往与意境相关。(3)炼结构。主要是统领全诗或在诗歌的结构中起关键作用,如转折、过渡等。7(4)炼手法。主要是修辞和表现手法。答题时先答出字词的含义,然后从以上几个方面分析效果。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别薛华 王 勃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无论去与往,俱是梦中人。【注】本诗作于王勃入蜀之后,诗人因触怒唐高宗,不得重用。薛华是王勃的同乡和密友。请简要赏析首联中“送送”“遑遑”二词的妙处。【答案】巧用叠词,具有音

18、韵美。“送送”意为送了一程又一程,描写送别友人的情景,表达彼此难分难舍的深厚情谊。“遑遑”想象友人独自前行时的匆忙、惶惑,写出了诗人对挚友的观念。高考鉴赏诗歌语言大致可分为鉴赏字、句、风格,也就是通常说的“炼字” “炼句” “语言风格” 。其中“炼字” “鉴赏诗句”是高考的热点。语言风格类试题,最近三年高考没有单独设题,而是渗透在鉴赏诗歌意境、赏析诗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等考点之中,呈现一种综合性的命题趋势。鉴赏语言类试题可单独设题,也可将该考点与鉴赏诗歌的内容、情感、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等考点结合起来考查。1掌握炼字类题目解答方法:8(1)把握词性的改变,体会诗人所炼之“意” 。动词、形容词

19、、数量词、虚词、叠韵词、拟声词、表颜色的词、词性改变的活用词经常是作者着意炼字所在。动词巧用动词,可使诗歌意象化静为动,形象生动,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重点关照动词,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例: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杜甫)“溅”、“惊”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形容词巧用形容词,可绘景摹状,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触其物,如历其境。例: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凉州词王之涣)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由此可达人心。数量词运用虚数,虚化烘托,增强表现力;运用确数,精炼有力,诗意隽永,富于趣味。A用虚数虚化烘托,增强

20、表现力。例:一寸二寸之鱼,三竿两竿之竹。(小园赋庾信)“一”“二”“三”“两”,了了几笔,鱼不一定就这么大,竹未必就这么多,但却写出了鱼虽小而有趣,竹虽少而有味的境界。B用确数精练有力,诗意隽永,富于趣味。例: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早梅齐己)这首诗中,“一”原作“数”,郑谷将“数”改为“一”,因为题为“早梅”,如果开了数枝,说明花已开久,不能算是“早梅”了,齐己佩服不已,尊称郑谷为“一字师”。这是数词用得妙。虚词获得疏通文气,开合呼应,悠扬委曲,活跃情韵,化板滞为流动等美学效果。例: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闺怨王昌龄)前两句写少妇经过梳妆打扮之后,

21、兴冲冲地登上翠楼,去赏春景。这时候,作者用了一个“忽”字,取漫不经心而恰到好处之意。所遇者:闯入眼帘的柳色,使她想起了当年与丈夫折柳送别的场景,想起了丈夫,不禁伤感。这是一位满脸稚气的少妇。一个“忽”字将这种情绪上的变化写得淋漓尽致,而这正是本诗耐人寻味之处。这是副词用得妙。在形式上与众不同的特殊词,主要是叠韵词、拟声词、表颜色的词,实际上是一类特殊的形容词或副词增强韵律感、节奏感,摹拟声音形态,使诗文更生动更形象。A叠韵词。叠词作用不外两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例: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B拟声词。有些拟声词就属于叠词,因为其出现频率很高,特单列一条。作用有一:使诗文更

22、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例: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表颜色的词。这些词有时作谓语用,有时作定语用,有时作主语或宾语用,但是作用却是相近的,9就是一般用颜色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例: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诗句中将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而且由点到线,向着无限的空间延伸,画面静中有动,富有鲜明的立体节奏感。词性改变的活用词化腐朽为神奇,增强了诗词的表现力、感染力。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了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使这些词在特定的语境中,起到不同寻常的作用,而成为一句诗或一首诗中的关健词,甚至成为一首诗的“诗眼”或一首词的

23、“词眼”。词性的活用,大的方面有实字虚用,虚字实用,小的方面有名词动用、形容词动用。例: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磬音。(破山寺后禅院常建)诗旨在赞美后禅院景色之幽静,抒发寄情山水之胸怀。山光美好而使鸟儿感到愉悦,潭影幽深而使心性感到空灵。(2)了解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请对某字进行赏析。或请谈谈某字的表达效果。本诗的某字,换成另外一个字好不好?为什么?(3)掌握解题思路:一定要将所炼之字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去分析。从遣词、造句、修辞等不同方面仔细揣摩。联系全诗的感情或主旨分析。(4)掌握答题步骤: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

24、义;或指出该词特殊的语法现象或修辞手法。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有什么样的艺术效果。2掌握赏析诗句类题目解答方法:(1)关注诗句在诗歌的位置,分析结构上的作用:首句多为渲染氛围,奠定全诗的情感基调;中间多为承上启下的作用;尾句以热情议论句作结多为点明主旨情感,若以景作结,则是为了收到含蓄蕴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2)还原颠倒的语序,把握诗人的真实意图与情感侧重点。比如,崔颢黄鹤楼诗:“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意即“晴川(晴朗的原野上)汉阳树历历(可数) ,鹦鹉洲芳草萋萋” , “汉阳树”和“鹦鹉洲”置于“历历” 、 “萋

25、萋”之后,看起来好像是宾语,实际上却是被陈述的对象。10(3)掌握一般答题步骤:简析句意,明确手法。联系全诗,分析作用、效果(意境、情感) 。分析表达的主旨、情感。3掌握鉴赏语言风格类题目解答方法:(1)了解提问方式这首诗歌在语言上有何特色?这首诗歌具有怎样的语言风格?谈谈这首诗歌的语言艺术。(2)掌握解题思路这种题型要求品味整首诗歌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淡雅、平淡自然、明快浅显、辞藻华丽、委婉含蓄、简洁洗练、沉郁顿挫、浑厚雄壮、多用口语、明白如话、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笔调婉约(3)掌握答题步骤与要领: 明特色: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列例证:用诗中有关语

26、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或结合全诗分析; 析作用: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4)积累古典诗歌语言风格鉴赏常用词语:平淡。具有平淡风格的诗歌,语言力求朴素,不追求词藻的华丽,显现出质朴无华的特点,但于平淡之中蕴含着深意。工丽。具有工丽风格的诗歌,既讲究辞藻华丽,又讲究对仗工整。直率。具有直率风格的诗词,则毫不隐晦,毫不修饰,依照情感的原样子直接写出。 委婉(含蓄)。具有委婉风格的诗歌,抒情或叙事,不直接写出,而通过写与本意无关的事物,或者通过对比而委婉地表达内心的情感。 自然。自然,指诗词不留雕琢的痕迹,不使人感到做作。 清幽。清静而又幽深,表面看似平淡自然,细细体味却意味深远。 雄奇。具有雄奇风

27、格的诗歌,气势雄伟,立意奇特。 奔放。奔放指直率而有气势。 悲慨。即悲壮慷慨,寂寥苍劲的艺术风格。具有这种风格的作品,含思悲壮,出语高昂,充满着对时代的感慨,或雄才不得志于时,或感时伤乱,忧国忧民,心中郁结,愤慨不平。 洗练。这种风格的作品在语言表达上是通过千锤百炼而达到质朴、省净、流畅、圆润洒脱、意韵无极的境界。沉郁。用一种苍老遒劲的笔调去描绘广阔的社会生活,而在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上笼罩着凝重深沉的忧郁色彩和悲剧气氛,配之相适应的严格诗律和铿锵的音韵。这些是形成这一风格的主要因素。 清新。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清新一般是用在写景诗中,一般诗风比较亮丽,语言比较通俗,11比喻新颖独到,包含着

28、作者的喜悦之情。在诗歌解答中经常套用的关于语言的术语:清新淡雅、平淡自然、明快浅显、辞藻华丽、委婉含蓄、简洁洗练、沉郁顿挫、浑厚雄壮、多用口语、明白如话、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笔调婉约,等等。 易错点 3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3 【2017 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送子由使契丹苏 轼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沙漠回看清禁月 ,湖山应梦武林春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 。【注】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武林:杭州的别称。苏轼时知杭州。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

29、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本诗尾联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对此进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本联用李揆的典故准确贴切,因为苏轼兄弟在当时声名卓著,与李揆非常相似。B中原地域辽阔,人才济济,豪杰辈出,即使卓越如苏轼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C从李揆的故事推断,如果苏辙承认自己的家世第一,很有可能被契丹君主扣留。D苏轼告诫苏辙,作为大国使臣,切莫以家世傲人,而要展示出谦恭的君子风度。E苏轼与苏辙兄弟情深,此时更为远行的弟弟担心,希望他小心谨慎,平安归来。【错因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尾联用典的意图。应结合全诗以及典故的内容分析。B 项“即使卓越如

30、苏轼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错,诗歌的标题是“送子由使契丹” ,而典故中李揆因担心被扣留,不承认自己是“第一人李揆” ,可见诗人此时运用典故的目的应与李揆有相同之处。D 项“切莫以家世傲人,而要展示出谦恭的君子风度”有误,这个选项忽视了子由出使契丹这一背景以及李揆典故的内容。 【参考答案】BD12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修辞手法,考核考生对“用典”这一修辞手法的运用能力。诗歌的修辞手法主要有夸张、比喻、比拟、借代、设问、反问、对偶、对比、反复、双关、用典、互文等等。鉴赏诗歌的修辞手法类题目一般的提问方式是:这首诗(词)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这首诗(词)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但是也有以综合题的形

31、式考查的,本题就是以五选二的综合选择题形式考查的,对于这种题型,应结合对全诗的理解,结合背景知识以及注释内容进行分析。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被檄夜赴邓州幕府元好问幕府文书鸟羽轻,敝裘羸马月三更。未能免俗私自笑,岂不怀归 官有程。十里陂塘春鸭闹,一川桑柘晚烟平。此生只合田间老,谁遣春官 识姓名?注 : “岂 不 怀 归 ”出 自 诗 经 小 雅 出 车 春 官 : 指 礼 部 , 礼 部 掌 管 人 才 推 荐 、 选 拔 、 考 试 诸事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首句中“鸟羽轻”意义双关:征召文书上插有鸟羽,表示紧急;文书传送快,如同飞鸟一般的迅疾。B “

32、敝裘羸马月三更” ,紧承首句, “月三更”更是扣紧题目中的“夜赴” ,写出了诗人连夜赶路的情景。C “未能免俗私自笑” ,通过细节描写,传神地写出诗人被官府征召后不可抑制的满足与喜悦之态。D第二联中“官有程”三字,直接点明官府征召有期限要求,诗人接到文书后,不得不日夜兼程,向邓州进发。E本诗采用了比兴、虚实相生、用典等表现手法,收到了疏密有致、言简意丰、含蕴深厚、耐人寻思的艺术效果。【 解 析 】 本题是对诗歌的综合考查,涉及炼词炼句、内容的理解、情感的把握、手法的判断等多个层面。答题前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中写了什么景、什么人、什么事,大致抒发了哪些情感,用了哪些手13法。然后结合选项涉

33、及的具体诗句逐一进行分析判断。C 项“不可抑制的满足与喜悦之情”错,应该有些复杂,苦笑或者自我嘲笑。E 项“比兴”错,诗中没有用到这一手法。【答案】CE根据考纲要求,诗歌鉴赏题要求考生能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考查考生的鉴赏评价能力。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表现手法。既可以包括各种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的使用,也包括艺术构思上的巧妙使用。对表达技巧的鉴赏,就是辨识诗歌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或艺术构思,分析其本身的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高考对于表达技巧的考查,一般要求结合具体内容作相应的具体分析,而不能泛泛而谈。答题技巧及方

34、法:1立足课本积累常用表达技巧。高考诗歌鉴赏中考查到的常用表达技巧都是学生在课内诗歌学习中接触过的,所以备考中可以通过对课内诗词的复习,积累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2研究高考表达技巧类试题,把握命题规律。历年高考表达技巧类试题仍是复习的重点。通过对高考题目(尤其是近三年的高考题)的研究,一方面可以了解高考表达技巧类试题题型及选材范围,另一方面,通过分析近几年高考试题,可以发现一些考查热点、考查频率,有效提高复习的效率。3注意区别容易混淆的表达技巧。如修辞手法中借喻和借代的区别。 (借喻的本质是“喻” ,往往“喻”中有“代” 。借代的本质是“代” ,即直接把借体作为主体的替代,不存在“喻”的成分。

35、借喻可以转换成明喻,借代则不能。 ) 要洞悉各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在解答时适当加入,从而增强语言表述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4回答时要具体、完善,特别是要结合诗词的具体诗句来分析,不要仅罗列术语。5注意表现手法的广义与狭义之分,区分容易混淆的表达技巧。14一般用“艺术手法” “艺术技巧” “手法”等概念通常就是广义的表现手法;还要注意区别容易混淆的表达技巧,如衬托和对比的区别。 (衬托是利用事物间相近或对立的元素,用一些事物作为陪衬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对比是把两个对立事物或一个事物的两个对立面进行对照,突出事物特点。二者的区别主要是:(1)衬托有主有次,对比不分主次;(2)对比主体双双出现,衬

36、托主体未必出现。衬托分正衬和反衬。 6了解表达技巧类题目提问方式:这首诗(词)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这首诗(词)运用了(术语) ,请简要分析。这首诗(词)是怎样抒发诗人的情感的?有什么作用?诗(词)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诗(词)中某句抒发情感时运用了什么手法?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赏析诗歌句。 7掌握答题思路和模式:第一步: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明手法】第二步:结合诗句阐释这种手法在诗文中是如何运用的。 【阐运用】第三步:指出此种手法有何效果,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析效果】赏析修辞方法:揭示手法+分析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注意:这三个步骤不是固定的,答到哪一层,要根据

37、题干要求灵活处理。若手法不止一种,则要由主(最典型突出的)到次,分条作答。易错点 4 鉴赏诗歌的情感4 【2017 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 白居易一篇长恨有风情 ,十首秦吟近正声 。每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歌行 。世间富贵应无分,身后文章合有名。莫怪气粗言语大,新排十五卷诗成。【注】元九、李二十:分指作者的朋友元稹、李绅,即诗中的“老元” “短李” 。李绅身材矮小,时称“短李” 。长恨:指作者的长诗长恨歌 。秦吟:指作者的讽喻组诗秦中吟 。正声:雅正的诗篇。伏:服气。请从“戏赠”入手,结合全诗,分析作者表达的情感态度。

38、15【错因分析】此题考查分析诗人的思想情感,失分的原因往往集中在答案偏离诗歌的主旨,脱离文本。注意题干明确让考生从“戏赠”入手,而“戏赠”二字出自标题,所以应从诗歌全局考虑,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考生如果未能审清题干便下笔,往往会造成遗漏答案要点、答案有失偏颇等失误。【参考答案】诗人戏谑友人,夸耀自己,通过诙谐的态度表现出对文学成就的自得;诗歌并非全是戏言,也透露出一丝对自己现实境况的无奈与自嘲。对 于 鉴 赏 诗 歌 的 思 想 内 容 及 情 感 的 题 目 , 考 生 存 在 的 问 题 主 要 是 不 知 道 答 题 的 突 破 口 。作 答 鉴 赏 诗 歌 的 思 想 内 容 和 情

39、 感 态 度 时 , 首 先 应 注 意 审 题 , 从 题 干 中 明 确 答 题 的 方 向 以 及 涉 及 的 范 围 ,然 后 要 掌 握 思 考 的 角 度 。一 是 诗 歌 的 标 题 , 标 题 可 以 提 示 情 感 、 事 件 、 题 材 , 而 这 些 内 容 往 往 都 与 诗 歌 的 情 感 有 关 ;二 是 作 者 、 朝 代 、 注 释 , 这 些 往 往 能 为 理 解 诗 歌 内 容 提 供 思 考 的 方 向 ;三 是 要 把 握 情 语 , 即 显 性 的 情 感 词 , 学 生 若 能 在 自 己 的 答 案 包 含 诗 歌 中 的 重 点 词 语 , 一

40、 般 就 能 和 答 案 无限 接 近 了 ;四 是 要 把 握 诗 歌 中 意 象 的 特 征 , 联 系 相 关 诗 句 进 行 分 析 。此 外 , 答 题 时 不 要 只 答 出 情 感 而 放 弃 诗 句 。 如 典 例 要 求 “从 戏 赠 入 手 ”, 并 明 确 要 求 “结 合 全 诗 ”。4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踏莎行候馆梅残(宋)欧阳修候馆 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16【注】候馆:指旅舍。征辔:行人坐骑的缰绳。近代俞陛云曾言:“唐宋人诗词中,送别怀人者,或从居

41、者着想,或从行者着想,能言情婉挚,便称佳构。 ”请从这一角度结合全词作具体赏析。【 答 案 】 上 片 从 行 者 落 笔 。 起 三 句 写 离 家 远 行 者 的 旅 途 所 见 , 以 景 衬 情 , 后 两 句 转 入 写 远 行 者 的 无 穷的 离 愁 别 绪 。 下 片 从 闺 中 妇 人 落 笔 , 行 者 从 居 者 的 角 度 进 行 想 象 。 “寸 寸 ”“盈 盈 ”表 现 出 思 念 的 缠绵 深 切 , “楼 高 莫 近 危 阑 倚 ”是 行 人 心 里 对 闺 中 人 深 情 的 体 贴 和 嘱 咐 , 也 是 思 妇 希 望 登 高 远 眺 行 人 而 又不 得

42、 的 无 奈 之 情 。 最 后 两 句 写 思 妇 凝 目 远 望 , 只 能 看 到 原 野 尽 头 的 春 山 , 而 所 思 念 的 人 更 远 在 春 山 之 外 ,渺 不 可 寻 。 诗歌的情感是诗歌必考的内容,答题时注意分析抒情方式,然后结合诗歌的题目、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词语作答。鉴赏诗歌的思想情感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内容主题的评价,二是思想感情的评价,三是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鉴赏时,首先必须明确其表层意思与深刻意义,把握其主旨和思想倾向。要立足于对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赏析,做到全面、准确、深入、客观地分析评价。要努力忠于原诗,做到言之成理,言之有据。不要犯“拔高”或“

43、套用”的毛病,更不要出现言不及义、似是而非的问题。一、探究诗歌情感主旨的途径:1抓显情语。17指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语,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最能概括诗歌思想内容或感情的句子,一般是抒情性或议论性的句子。2分析景语。鉴赏古代诗歌,把握情感态度,应注意按照“意象意境诗情”的思路去揣摩。分析诗歌的意象。诗歌用形象说话,一般不是直白地表达抒情主人公的思想情感。而是借助于意象(形象)抒情言志。把握常见意象的内涵,有利于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作者的情感态度。品味诗歌的意境。诗歌是否有诗味、有意蕴,是衡量诗歌美丑高下的重要标准,而意蕴来自意境。3结合注解,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和

44、创作风格。要注意平时积累一些诗人的相关材料,特别是对一些影响大、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重要的作家诗人更要留心。当然考试中对不熟悉的作家作品,命题者都要作注,以便于考生把握诗歌的内容。4了解古代诗歌类别和常见的内容,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要注意大多数诗歌表达的思想情并非单一,而是丰富复杂的。古诗中的思想感情常用词语:欢快、愉悦、激动、哀伤、悲愤、沉痛、惜别、依恋、赞美、仰慕、豪迈、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二、了解古典诗歌中常见的情感:1忧国伤时A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穷兵黩武。前者如杜牧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

45、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后者如杜甫兵车行。B边塞征战的壮烈,山河沦丧的痛苦。前者如一些边塞诗词,如宋代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后者如:杜甫春望,文天祥过零丁洋。C对百姓离乱的忧愁,对民族命运的担忧。 如:杜甫登楼。D昔胜今衰的感慨,借古讽今的情怀。前者如:姜夔扬州慢、刘禹锡乌衣巷,后者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2人生志向由儒及道,由积极入世到消极遁世。A建功立业的渴望,壮志难酬的悲叹。前者如:曹操龟虽寿、陆游书愤 王昌龄从军行,后者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B宦海沉浮、仕途失意的苦闷。如:白居易琵琶行、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C洁身自好,不与当权者合作。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安能摧眉

46、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D寄情田园之乐、归隐山林之志。前者如:王维山居秋暝、孟浩然过故人庄;后者如唐代裴迪送崔九“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3人生感受A伤春悲秋之情。多见于一些宋词之中,如宋代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一曲新词酒一杯,18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B人生短暂,青春易逝的伤感。如李白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再如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C世事多变,沧海桑田。如宋代李清照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

47、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这其中的愁便是“物是人非事事休”的世事沧桑。D告慰平生的喜悦。如:杜甫春夜喜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4思乡怀人A羁旅愁思。如:孟浩然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温庭筠商山早行“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B思亲念友。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C边关思乡。如: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D闺中怀人。如:王昌龄闺怨、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5长亭送别A依依

48、不舍的留念。如:柳永雨霖铃、王维渭城曲、李白金陵酒肆留别。B情深意长的勉励。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C坦陈心志的告白。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三、了解试题设问方式,掌握答题步骤:1设问方式: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趣?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2思路解析:这类题通常是结合某一诗句或意境提问,因此必须明确诗歌的表层意思与深刻意义,才能把握诗歌的主旨和思想倾向。3答题步骤:第一步:回答塑造的形象。第二步:回答作者的情感。第三步:回答作品的思想意义。19三年真题一、 【2018 年高考新课标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2 题。野 歌李 贺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弯弓射鸿、麻衣冲风、饮酒高歌都是诗人排解心头苦闷与抑郁的方式。B诗人虽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的命运,但意志并不消沉,气概仍然豪迈。C诗中形容春柳的方式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相同,较为常见。D本诗前半描写场景,后半感事抒怀,描写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