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宁夏平罗中学 2016-2017 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第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汉字为什么是方块字(节选)为什么汉字是方块字,这个问题虽然没有明确的考证,但从古人观察世界的方式中便可窥见一斑。淮南子说:“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在古人心目中,“天圆地方”,地是方形的,而且在这四方形地的尽头,还有撑着的柱子。从甲骨文可以看出,汉字基本上是方形。到了西周末年,汉字一字一方格的特点已经完全成形了。此后,春秋战国时从篆书到隶书,汉字完成了一次飞跃,表现在字形上,就是从以前的
2、圆润瘦长变成了方方正正的方块字。这种方方正正的写法,体现了中国古人所追求的客观美稳重、端庄、平衡对称,有一种周正之美。虽然后来有了“龙飞凤舞”的草书,但每个朝代的正体字,仍然沿袭着工整的书写模样。最早的金文,即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都写得规规矩矩,在当时写字是件极其庄重严肃的事。到了周朝后期,各国纷争,文字异性,但距离周围最近的秦国,其正体字仍然是规正的篆体字。秦国灭六国,建立秦朝之后,正式立小篆为正体字。但在官方规定的正体字之外,秦简上还出现了一种辅助性书体,即后来的隶书,到汉代汉武帝年间,隶书逐步取代篆书成为正体字。此后,在魏晋南北朝年间,楷书盛行,成为官方认可的虽然书写方式不同,但对平衡对
3、称、周正之美的追求却一直没变。唐朝时用科举制选拔人才,开了各种考试科目,书法就是其中一科。但是,不管是考哪一科,都要求“楷书字体,皆得正详”,文字与书写并重。因为文字书法的优劣关系到个人的功名和人生出路,所谓“升沉是系”,所以仕进者非常重视。当时颜元孙干禄字书的影响很大,这本字书是在颜师古的“颜氏字样”的基础上完成的,字分俗体、通体、正体三种写法。科举考试,官府文书,写字必遵正体。后来颜元孙的侄子颜真卿在湖州做官,将干禄字书书写上石。要想通过科举求仕进,就必须学习这样的干禄字。之后,端正秀丽的干禄字楷书成了一种程式化的写法,千字雷同,明朝时,为皇帝书写诏诰的宫廷书家,以沈度最著名,都擅长一笔这
4、样的字,人称“台阁体”,清朝叫“馆阁体”。不过,这样过分求统一的书写方式却破坏了书法的灵魂对“势”的追求。古人写字,讲求一个“势”字,不仅指通篇的气势,更指每一笔的手势动作。把字写“活”,就是这个道理,有口气顶着,才能透出字里的精气神,这便是“见字如见人”的所指。书写动作连贯,做到下笔不悔,一气呵成,才能气韵生动。而要达成这样的功力,日积月累的训练便不可缺少,使肌肉也形成记忆。这种日复一日的临摹、书写,培育了中国古人最早的美学情趣,甚- 2 -至成为一种人格训练。所谓“字如其人”,虽然后来多从道德层面解读,但其本意仍是强调一种认真的精神,写字如是,做人亦如是。1下列对方块字发展历史的表述,不正
5、确的一项是( )A方块字与古人观察世界的方式有关,因为在古人心目中,天圆地方,地是方形的,而且在四方形地的尽头,还有撑着的柱子。B甲骨文中的汉字基本上是方形,到了西周末年,汉字一字一方格的特点已经完全成形,春秋战国时,汉字完成了字形从圆润瘦长到方方正正的一次转变。C秦朝时,小篆为正体字,到汉代汉武帝年间,隶书逐步取代篆书成为正体字,魏晋南北朝年间,楷书成为官方认可的正体字。D古人写字讲求一个“势”字,要求书写连贯,下笔不悔,一气呵成。这是书法的灵魂,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气韵生动的效果。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方块字方方正正的写法,体现了中国古人平衡对称、周正之美的追求,这种
6、审美追求并没有因书写方式的不同而有所改变。B虽然草书是“龙飞凤舞”的形态,但每个朝代的正体字仍然是工整的,即使是最早的金文,都写得规规矩矩。C因为文字书法的优劣关系到个人的功名和人生出路,所谓“升沉是系” ,所以仕进者非常重视。如果学好端正秀丽的干禄字,就可以参加科举考试谋求仕途发展。D干禄字楷书在明朝时被称为“台阁体” ,在清朝时被称为“馆阁体” ,虽端庄秀丽,但写法程式化,千字雷同,破坏了书法对“势”的追求。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淮南子中关于女娲补天的传说是用来说明古人观察世界的方式的,我们可以从这种方式中了解“汉字是方块字”的部分原因。B唐朝时选拔人才重视
7、书法,要求“楷书字体,皆得正详” ,文字与书写并重。颜师古创立的干禄字几经发展,成为科举考试、官府文书必遵的书写正体。C古人写字,不仅讲求通篇的气势,而且讲求每一笔的手势动作,即把字写 “活” ,透出字里的精气神,这便是“见字如见人”的所指。D在书写上,要达成气韵生动的功力,就必须进行日积月累的训练,使肌肉也形成记忆。这种训练也成为一种人格训练,体现了一种认真的精神。【答案】1D2C3B【解析】- 3 -1试题分析:不属于对方块字发展历史的表述。【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名师点睛】考核概念的题目的命题点注意集中在概念的内涵、外延,注意的错误主要是范围不当、偷换概
8、念、无中生有、强拉因果、曲解文意、答非所问等类型。命题的方式经常是对文中相关概念的要点进行组合,或对文中的句子进行转换,或是改变文中句子之间的关系。此题 D 项答非所问。【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名是点睛】这类题目重点集中在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误类型注意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考核的方式是改变句子含义从而出现选项的观点和文中的观点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混淆,对文中的观点概括错误等方式。此题 B 项张冠李戴。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一)文言文阅读(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9、。高睿幼孤,聪慧夙成,特为神武所爱,养于宫中。睿读孝经,至“资于事父”,辄流涕嘘欷。十岁丧母,神武亲送至领军府。为发哀,举声殒绝,三日水浆不入口。居丧长斋,骨立,杖而后起。神武崩,哭泣呕血。及壮,将婚,貌有戚容。励之勤学,常夜久方罢。文宣受禅,进爵为王。天保六年,诏睿领兵监筑长城。于时六月,睿途中屏盖扇,亲与军人同劳苦。定州先常藏冰,长史宋钦道以睿冒热,遣倍道送冰,正遇炎盛,咸谓一时之要。睿对之叹曰:“三军皆饮温水,吾何义独进寒冰!”遂至销液,竟不一尝,兵人感悦。八年,除都督、北朔州刺史。睿抚慰新迁,量置烽戍,备有条法,大为兵人所安。无水处祷而掘井,泉源涌出,至今号曰赵郡王泉。睿后因侍宴,帝从
10、容谓常山王演等曰:“由来亦有如此长史不?”孝昭帝临崩,预受顾托,奉迎武成于邺,拜尚书令。河清三年,周师及突厥至并州。武成戎服,将以宫人避之,睿叩马谏,乃止。帝亲御戎六军进止并令取睿节度而使段孝先总焉帝与宫人被绯甲登故北城以望军营甚整。突厥咎周人曰:“尔言齐乱,故来伐之。今齐人- 4 -眼中亦有铁,何可当邪!”乃还。于是以睿为能,加尚书令,封宣城郡公,拜太尉,监五礼。晚节颇以酒色为和士开所构。武成崩,睿与冯翊王润等奏后主云:“和士开不宜仍居内。”并入奏太后,因出士开为兖州刺史。太后欲留过百日,睿正色不许。旦欲入朝,妻子咸谏止之。睿曰:“社稷事重,吾当以死效之。吾宁死事先皇,不忍见朝廷颠沛。”入见
11、太后,太后复以为言,睿执之弥固。出至永巷,被执送华林园,于雀离佛院令刘桃枝杖杀之,时年三十六。(节选自北史高睿传)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帝亲御戎六军进止并令取睿节度而使段孝先总焉帝与宫人被绯甲登故北城以望军营甚整B 帝亲御戎六军进止并令取睿节度而使段孝先总焉帝与宫人被绯甲登故北城以望军营甚整C 帝亲御戎六军进止并令取睿节度而使段孝先总焉帝与宫人被绯甲登故北城以望军营甚整D 帝亲御戎六军进止并令取睿节度而使段孝先总焉帝与宫人被绯甲登故北城以望军营甚整5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居丧指处在直系尊亲的丧期守制中,尊亲死后,古人要在家
12、守丧,不办理外事。B 崩是古代帝王或王后去世的讳称,古代把天子的死看得很重,常以山塌下来作比喻。C 受禅是上古时期推举部落首领的一种方式,后世王朝也有以受禅之名行夺权之实的。D 公是古代封建制度五等爵公、侯、伯、子、男的第一等,封建社会爵位制度严格,不可世袭。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高睿自幼被人抚养,为人十分孝顺。读孝经思念父亲泪流满面,母亲病逝数次哭晕,为神武帝守孝期间长斋,以致骨瘦如柴。B 高睿奉旨监修长城,与士民同甘苦。时值盛夏酷暑,有人送来冰块,高睿不忍独自享用,直到- 5 -冰块融化也没尝一口。C 高睿好学勤政,深得帝王信任。北齐建立后他历经文宣、
13、孝昭、武成等皇帝,多次担任要职,官至太尉、尚书令D 高睿敢于犯言直谏,毫不退让。武成帝去世后,他坚持将太后身边的和士开调任外职,面对太后求情和家人的劝阻,他不为所动。7.翻译文中的句子。(10 分)(1)睿抚慰新迁,量置烽戍,备有条法,大为兵人所安。(2)社稷事重,吾当以死效之。吾宁死事先皇,不忍见朝廷颠沛。【答案】4C5D6A7 (1)高睿抚慰刚迁居来的老百姓,酌量设置戍边的烽火台,很有章法,使士兵和老百姓感到很安心。 (2)国家的事情重要,我应当用死来效忠国家,我宁可用死来侍奉先皇,也不忍心看到朝廷灭亡。 【解析】4试题分析:“六军”作后句的主语, “取睿节度”是“并令”的对象, “军营”
14、是后句的主语。【考点定位】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名师点睛】文言断句的题目,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一般考核较少,大多集中在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此题“六军”作后句的主语, “取睿节度”是“并令”的对象, “军营”是后句的主语。- 6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名师点睛】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是文言文必考的题目,错误选项的设置多以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
15、错位为重点,有时会在一些词语的翻译上命题,因对词语翻译错误而出现误判,有时还涉及到文章写作手法的分析。内容的角度答题时注意分析选项涉及到的上下文,注意核实这些情节,手法上注意手法是否正确,效果分析是否合理。如此题选项 A“长斋,以致骨瘦如柴”指的是为母亲守孝期间的事。7试题分析:重点词语:“迁” “烽戍” “安” “效” “事” “颠沛” 。【考点定位】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名师点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考的必考的内容,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
16、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迁”“烽戍” “安” “效” “事” “颠沛”等实词,同时注意一些特殊的文言现象,如词类的活用和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的翻译,还要注意翻译完之后一定要注意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参考译文】高睿从小丧父,聪慧早熟,特别受到北齐神武帝的钟爱,将他抚养在后宫中。高睿阅读孝经 ,每当读到“帮助并侍奉父亲”时,就会流泪感慨。高睿十岁时母亲去世,神武帝亲自把他送到领军府,高睿为此而深哀痛绝,三天不吃不喝。高睿在居丧期间长期吃素,骨瘦如柴,用拐杖支撑才能起身。神武帝去世后,高睿哭得吐血。等到高睿成年,即将成婚,他的脸上还带有悲戚的表情。他勉励自己勤奋学习,经常到深夜才休息
17、。文宣帝接受禅让后,高睿的爵位升为王。天保六年,诏令高睿领兵监修长城,当时是六月,高睿在途中舍弃车盖和扇子,亲自与士兵民夫同劳苦。定州先前时常冷藏冰块,长史宋钦道认为高睿冒着炎热,派人倍道兼程给高睿送来冰块,对值盛夏,所有人都认为冰块来得很及时。高睿面对冰块感慨地说:“全军都在喝温水,我怎能忍心独自享用冰块呢?”最后直到冰块融化成水,高睿也没有尝一口,士兵民夫很受感动。天保八年,授任高睿为都督、北朔州刺史。高睿抚慰刚迁居来的老百姓,酌量设置戍边的烽火台,很有章法,使士兵和老百姓感到很安心,高睿在没有水的地方祈祷后挖井,泉水汹涌而出,至今还被称为赵郡王泉。后来高睿陪侍酒宴,皇帝从容地对常山王高演
18、等人说:“自古以来也有像他这样的长史吗?”孝昭帝临终,高睿事先接受顾命,在邺城奉迎武成帝,投任为尚书令。河清三年,北周军队和突厥人到达并州,武成帝穿上军服,准备让宫女们躲避起来,高睿勒住马进行规劝,于是才停止。皇帝亲自统率部队,把全军的进退,一并交给高睿指挥调度,并让段孝先统领。皇帝与宫女穿上红色的铠甲,登上从前的北城墙观望,军营非常整齐。突厥人责怪北周人道:“你们说北齐动乱,因此我们前来攻伐;现在从北齐人的眼睛里可以看出他们意志坚如铁,我们怎么能抵挡呢?- 7 -”于是返回。于是朝廷认为高睿能干,加授尚书令,封宣城郡公,授任 他为太尉,监管五种礼仪。高睿晚年由于酒色的缘故受到和士开的陷害。武
19、成帝去世,高睿与冯翊王高润等人启奏后主道:“和士开不适宜仍然留在宫廷内。 ”并且入宫启奏太后,于是外放和士开为兖州刺史。太后准备把和士开再挽留一百天,高睿严肃地表示不同意。早晨高睿准备到朝廷,他的妻子和儿女都加以劝阻。高睿说:“国家的事情最重要,我应当用死来效忠国家,我宁可用死来事奉先皇,也不忍心看到朝廷灭亡。 ”高睿入朝拜见太后,太后再次重申上次的话,高睿坚持己见更加坚定。他走出朝廷到了永巷,被抓住送到华林园,在雀离佛院被刘桃枝用杖击杀,当时高睿三十六岁。(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阅读下列这首古诗词,完成 8-9 题。潞府客亭寄崔凤童 王昌龄萧条郡城闭,旅馆空寒烟。秋月对愁客,山钟摇暮天
20、。新知偶相访,斗酒情依然。一宿阻良会,清风徒满川。【注】潞府:潞州府,治所在今山西长治。客亭:旅馆。崔凤童:作者新结识的友人。依然:形容思念依恋。8诗的颔联是从什么角度写景的?请简要分析。 (5 分)9.本诗表达的情感较为复杂,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6 分)【答案】8 (5 分)颔联主要从动静结合、视听结合的角度写景。上句从视觉的角度描写愁客(作者)独对秋月的情态,是静景;下句从听觉的角度描写傍晚的天空回荡着山寺钟声的感觉,是动景;进一步渲染了空寂的氛围。 (答出动静结合或视听结合,给 2 分;分析上句、下句内容和“渲染了空寂的氛围” ,各给 1 分。意思答对即可。其他答案,如拟人、以动衬静
21、, 以声衬静,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9孤独寂寥。作者独处萧条郡城的空寂旅馆,备感寂寥;惊喜欢乐。偶遇新知,斗酒相娱,获得了意外的欢乐;思友惆怅。结尾写清风满川,胜景堪赏,而良友不在,徒增无限的惆怅与思怀。 (每答出一种情感,给 2 分, 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 8 -【考点定位】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名师点睛】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
22、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主语诗歌的抒情方式,根据抒情方式分析情感。还要注意一般诗歌的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答题时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此题注意结合诗歌中的“空” “愁” “新知”作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 分)(1)逍遥游中面对高远蔚蓝的天空,作者不禁想到如果大鹏鸟飞到九万里的高空向下看会是什么样的呢?会不会也像我们看天空一样呢?文中对天空的颜色成因进行了探寻,并发出了疑问 的两句是:_ ?_?(2)扬州慢中用拟人手法形容战乱残酷和破坏之深重并从侧面反映了人们对战乱的痛心疾首的诗句是_ ,_。(3)_ ,_。未老莫还乡,还
23、乡须断肠。【答案】 (1)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2)废池乔木,犹厌言兵(3)垆边人似月,皓腕凝双雪【解析】试题分析:注意根据题干的提示确定诗句。【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 A。【易错警示】理解性默写的题目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注意提示语中的“对天空的颜色成因进行了探寻,并发出了疑问” “拟人手法人们对战乱的痛心疾首” ,这样就能准确的答出题目,注意“垆” “皓”的写法。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0 分)- 9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0 分)定局楼明太祖火烧了庆功楼,该死的都叫他们死了,却还剩个刘伯温。都
24、说刘伯温是当今棋圣。太祖说:不信我赢不了他!太祖在奎星楼上摆了棋局。刘伯温奉诏上了楼。伯温要向太祖施大礼。太祖阻拦:你是功臣,大礼就免了罢。叫他平身,又赐了座。俩人面对面坐了。太祖的脸布作八卦阵。刘伯温的脸是无源无流的潭水。太祖说,这楼,从此刻起就改叫定局楼了。刘伯温佯作不解。太祖说:今日请你来,想与你下盘棋。赌注是大明江山。这盘棋你赢了,江山就归你。那潭水未现波纹。太祖执黑,先落一子。伯温执白,随便落下。黑白子如两路兵马,拼斗厮杀,伤亡互见,难分难解。太祖不时向伯温望上一眼。刘伯温却专注棋盘。太祖投下关键一子,自觉成局已定,心就有些清爽,眼也发了亮。太祖抬起头,直了腰,浑身轻松,端茶啜饮。伯
25、温是直挺挺地坐着,凝视着棋局。太祖等得不耐烦,就撂了茶,扫了一眼伯温,又扫了一眼棋局。霎时,太祖额头沁了细汗。刚才投下的最得意的一子,竟然落了刘伯温的埋伏。黑棋貌似咄咄逼人,其实是四面受敌。那口气原来是假眼,只要白子往中间一点,黑子便断了气。太祖希望刘伯温看不出那步棋,又觉得他不会看不出那步棋,不免心有些发紧。刘伯温那具僵直的身躯终于活动了,伸手从罐里取出一枚白子。太祖觉得刘伯温的手捏着他的肉。刘伯温捏着棋子的手悬着不动。日影在悄悄地移。那只悬着的手依然是悬着。太祖的脸似铜铸铁浇,有口长长的气在胸中憋着,一直未吐。太祖忽然想起件事,他取过玉玺往案上一礅。说,刘爱卿,棋,你该怎么下就怎么下。这玉
26、玺我早就给你预备下了。刘伯温脸上现出一丝笑纹,他手一松,白子便落入了瓷罐,然后缓缓立起,从容地下了楼。明太祖立在定局楼上,眼见刘伯温的身影消失在山野里,他便望着江山长啸。他以为自己这一招奠定了万古基业。未料想,如今上谷城只剩了个明孝陵,荒草萋萋。- 10 -(1)下面对这篇小说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 (4 分)A这篇小说的详略安排十分得当,前半盘棋的斗智斗勇写得十分简略, “关键一子”如何下,写得浓墨重彩,情景毕现。B小说善于描写人物的表情,如“太祖的脸布作八卦阵。刘伯温的脸是无源无流的潭水” ,形象地写出了两个人一个紧张、一个平静的不同心态。C小说的篇幅虽短,但情节却起伏跌宕。
27、下“关键一子”时,仅太祖的神情举止就经历了松弛紧张松弛三个阶段。D “日影在悄悄地移。那只悬着的手依然是悬着。 ”这里有两种可能,一是刘伯温还没有最后想好这步棋该如何下,二是他不知道这步已经想好的决胜的一子该不该下。E小说通过一盘未下完的棋,表现了古代封建帝王与臣子之间勾心斗角的权力斗争。(2)小说塑造了明太祖怎样的人物形象,运用了哪些手法?(5 分)(3)“太祖的脸布作八卦阵。刘伯温的脸是无源无流的潭水。”这两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从两人的神态,可窥见他们此时的内心怎样?(5 分)(4)中国民间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的说法,刘伯温一直被认为是智慧超群,谋略过人的形象,结合
28、小说内容,你怎样评价刘伯温的“大智慧”。(6 分)【答案】(1)DE(2)神态、 动作、心理(3)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太祖那张令人莫测高深的脸,使人窥见到他企图通过下棋来看对方有无政治野心的动机;刘伯温那张平静的脸,则使人知道他早已洞察太祖的用心,因而从容镇定。(4) (1)面对明太祖的阴谋暗算,在死亡威胁面前,刘伯温表现得十分从容镇定,显示了这个人内心的强大定力。 (2)凭借自己高超的棋艺,也凭借自己对形势准确的判断,使自己摆脱了杀身之祸,全身而退,足见其足智多谋。 (3)在江山权利的诱惑面前能保持冷静,不为所动,辅佐明太祖夺取天下后功成名退 ,成就自己的万事美名。 (4)在棋局中,若赢了
29、,脑袋就搬家;若输了,就成了谄媚的小人,刘伯温选择了放弃,也从另一个角度坚持了自己的风骨。【解析】- 11 -【考点定位】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技巧点拨】文学类文本阅读 5 选 2 的题目,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读懂文章,主要是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手法集中的小说的三要素上,主要考核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环境描写、标题的作用、结尾的特征等。选择题时往往
30、错误的选项命制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 ,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此题的选项 DE 考核内容,选项 ABC 考核手法。其中 DE 理解出现偏差。(2)试题分析:注意答出神态、 动作、心理描写,然后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考点定位】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名师点睛】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中的重要手法,主要是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式,正面描写主要有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等方式,侧面描写主要是环境和其它人物的烘托等,散文中主要是引用故事、传说等、通过特殊的艺术手法比如对比、烘托、排比等手法塑造,当然有时也有小说常用的方
31、法,比如语言、动作等细节描写等,注意答出手法还要答出塑造的人物的性格特征。此题重点分析神态、 动作、心理描写【考点定位】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层级为探究 F。【名师点睛】小说中的探究题往往就文中的某个情节发表自己的看法,答题时注意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进行论证,论证时注意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不要信马由缰。注意观点明确,论证理由充分。第卷表达题4、语言文字运用(25 分)- 12 -12对下列各项中画线词语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岂独伶人也哉(旧时指戏曲演员)B伶官传序(是一种文体,有赠序、书序等,本文是书序)C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祭祀用的牲畜,猪、牛、羊各一头)D祸
32、患常积于忽微(一寸的十万分之一叫“忽”,百万分之一叫“微”)【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羊、猪各一头叫“少牢” ,牛、羊、猪各一头叫“太牢”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 A。【名师点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宫殿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这类题目一般错误都比较明显,如此题羊、猪各一头叫“少牢” ,牛、羊、猪各一头叫“太牢” 。13下列各项中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思厥先祖父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可谓智力孤危
33、 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一夫夜呼,乱者四应 函梁君臣之首A/ B/ C/ D/【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被动句/名词作状语/古今异义/通假字/名词动用。【考点定位】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名师点睛】此题考核古汉语的特殊现象,注意句式、活用、通假字和古今异义等。14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欧洲杯决赛场上,随着葡萄牙前锋埃德尔在加时赛第 109 分钟的一脚劲射破门,整个球场顿时沸腾起来,葡萄牙球迷热情的欢呼声、叫喊声不绝如缕。都市职场女性剧欢乐颂播出以来,大家评价很高,叫好声一片,它成了 2016 年炙手可热的电视剧目之一。除了朋友圈里的微
34、商推销外,张女士还常被各种名目的诸如“最萌宝贝”“最美人物”等等投票刷屏搞得不胜其烦。毕加索的抽象画风格为何引人注目?人们一直对此莫衷一是。即便是同一个欣赏者,在不同时间去看毕加索的作品,感受似乎都有所不同。- 13 -市民对城市日益堵塞的交通怨言颇多,但市民是否深刻反思过自己对红灯视而不见、横穿公路、跨越防护栏等不可理喻的行为呢?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身边的人和事都是美好的,但在现实生活中,真的没有毫无瑕疵的人或事,因此不必求全责备。AB C D【答案】D【解析】【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名师点睛】正确使用词语的题目,有实词成语和熟语,有时还考核虚词。实词注
35、意从词语的含义、感情色彩、固定搭配、程度的轻重、运用的范围等角区分,成语注意望文生义、对象错配、褒贬误用、语法搭配、似是而非的角度分析,虚词注意分析连接的句子之间的关系和虚词的用法和意义是否相符。此题考核成语,此题望文生义,对象错配。1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据某地图大数据显示,今年春节期间,游客人数最多的景区为杭州西湖,309 万人次涌进西湖景区。B经过 30 多年的快速发展,人们的诉求实现了从生存到生态、从温饱到环保,“会呼吸的痛”让人们渴望干净的空气和水。C记住乡愁以浓厚的文化内涵,丰富而平实的情感,感人的中国故事,受到海内外观众的一致好评,被誉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
36、接地气的精品力作”。D自 2 月 5 日起,广西三江进入春茶采摘期,全县每天可收茶青 50 顿,预计今年春茶产量将达 3500 吨左右,同比增长 7%10%。【答案】C【解析】【考点定位】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名师点睛】结构混乱是常见的病句类型,有句式杂糅、暗换主语和中途易辙等几种,句式- 14 -杂糅主要把表示同一个意思的两种说法糅合到一起,中途易辙主要表现在前面的句子没有表述完整,后面又出现的新的陈述对象,暗换主语表现为句子前面没有主语,而前句的主语不能作该句的主语。此题选项 A“据”和“显示”两个句式杂糅造成结构混乱。16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37、 )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 ,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A而是,你能够收获丰富的知识选择一份工作B而是,你能够在未来获得前所未有的成就感C而是,我希望你在未来生活中感到快乐D而是,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力【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注意承接前面的对象“我” 。从话题一致的角度进行分析。【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名师点睛】语句衔接的题目是课标卷必考的题目,有时是排序,有时是填写衔接
38、句,有时选用关联词语,排序的题目主要从陈述对象的转换、关联词语的呼应、指代性词语的指代意义、和上下文的顺序照应、和空格前后的衔接等角度分析。填写衔接句主要从陈述对象的一致,虚词的运用,句式选用、情感基调、前后的逻辑顺序和音韵的和谐的角度选取。选用关联词语注意分析前后语句之间的关系,此题属于填写衔接句的题目,注意前后的话题的一致。17请在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 个字。 (5 分)有人总是认为, 。事实上,拒绝岂止是简单的技巧,更是不违背为人原则之下的一种实力与底气。一个人要拒绝利欲诱惑,要么你有实力,要么你有底气。有实力,是因为觉得这一切我完
39、全可以唾手可得,何必弯下腰来;有底气,是因为你相信自己,即使现在不可得, 。拒绝, 。【答案】拒绝是一种技巧 但将来必然可以得到 需要用实力和底气说话(满分 5分,写对一空得 1 分,两空得 3 分,三空得满分)【解析】【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15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根据文意填空的题目,高考题目一般为科普类的说明性文字,文段表述结尾严密。要求填写的较为准确,这样就要注意上下文之间的关系,前后文之间的相互的提示和照应,尽量文中的词语组织句子进行填写,这样能够减小误差。如此题中的“技巧” “实力” “底气”在前后文都有相应的类似或语意
40、相反的提示性的词语。18下面的图表是一家研究机构对 20 世纪三个阶段出生的中学生体质与健康的调查数据,请根据要求答题。 (5 分)类别 身高(平均) 体重(平均) 身体机能综合素质(基数为 100)70 年代 1555 厘米 413 公斤 990480 年代 1586 厘米 421 公斤 973790 年代 1606 厘米 465 公斤 9086(1)根据上表数据,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3 分)(2)根据你的生活认识,说说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 (不超过 20 字) (2 分)【答案】 (1)80 后、90 后中学生,平均身高、体重都较 70 后增加了,但身体机能综合素质却下降了。 (2)可从
41、锻炼稍少,课业负担多的角度进行分析。【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图文转换试题的图表题,此类试题一般通过图表提供数据的对比(横比和纵比) ,从中总结出一定的规律或得出相应的结论。本题要把握三个“比较”:出生类别、身高体重、机能综合素质。然后根据分析结构在分析原因。【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名师点睛】这是一道图文转换的题目,图文转化的题目主要有解析徽标、解说题片、描述图片、分析统计图表和漫画等,此题属于分析统计图表的题目,分析统计表注意统计表的名称,表头列出的项目,表格中的极值和表现出来的趋势等。通过表格中的数字和所给的题干要求得到判断,如此题
42、通过图表提供数据的对比(横比和纵比) ,从中总结出一定的规律或得出相应的结论。本题要把握三个“比较”:出生类别、身高体重、机能综合素质。六、写作(60 分)1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60 分)材料一:“毒舌”来了,不仅来得快,而且多。从金星脱口秀到奇葩说 ,曾经人人厌弃的“毒舌” ,如今成了网红,成了诸多综艺节目的卖点。材料二:我们生活在虚伪中太久,人们普遍患上了人际关系真相匮乏症。励志书、温情的电视剧、人与人之间过多的客套这些很有必要,但多到让人窒息,就需要毒舌来刺破沉闷的空气,- 16 -打开一扇窗子。 南方周末以上材料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议论文。要求: 选好角度,自拟
43、题目; 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不少于 800 字。【答案】不要在赞歌中迷失自我有人将“毒舌”比作良药,苦得让人难以接受,那么,溢美之词则是蜜酒,让许多人爱不释手,不知不觉中迷失了自我。溢美之词是把温柔刀,一刀一刀斩杀着不能清醒地认识自我的人,最终是曾经的太阳变乌云,压得原本的一切变了形。如果说国色天香只是为于正点燃了一盏油灯,那么美人心计则为他挂起了红灯笼,再来一部宫便立刻点燃了爆竹,让于正一炮而红。各种溢美之词纷 至沓来“金牌编剧”的名声喊得好不热闹。各种赞美让他忘乎所以,更加心急迫切地追名逐利。可他忘记了,有些东西是急不来的。一杯好豆浆要慢慢磨,一杯清茗 需要慢慢品,创作岂是一朝一夕就能博
44、得满堂彩?之后,他抛出新版笑傲江湖 ,终于燃起了群众的火药桶。当东方不败由男儿变女儿身,并 与令狐冲谈起了恋爱的时候,终于有人忍不住质疑,改编电视剧的底线究竟在哪里?可笑的是,居然还有人在喊,我就没看过原著,如果不是于正的戏我就根本不知 道笑傲江湖!众人的赞赏捧高了于正,也捧翻了于正,伤了追捧他的人。如此不尊重原著的作品,居然还有人叫好,人们的是非观究竟已经扭曲成了什么样?当龚琳娜一曲忐忑在网络上爆红时,人们纷纷群起而效仿,高呼“神曲” ,于是追捧之下又捧出了更令人不能理解的法海你不懂爱 ,重复循环的歌词已然 成为龚琳娜音乐的特征。然而再接下来的金箍棒却更让人跌破眼镜,引得网友高呼:“这是什么
45、玩意儿!”溢美之词,让音乐创作变了味,成为用来招徕群众注 意的工具,音乐本身所承载的意义何在?夸奖是有益的,但过多的溢美之词却容易使人忘乎所以。捧红了一个人,一部剧,就容易使人为了创作而创作,为了牟利而创作,而创作本身的意义,却早已在这场名利争夺战中被涤荡得一丝不剩。溢美之词让人迷失了自我,走错了方向。倘若于正及时认清自我,也不会招致演员的一阵殴打还受一句“这种人渣就该打” ,倘若龚琳娜没受溢美之词的影响,也不会这般遭人诟病。在溢美声中保持清醒的认知,永远记清自己的定位,认清溢美的虚伪面孔,才能让太阳永远耀眼发光。点评:文章善于选择角度,从“毒舌”的反义词出发,提炼出“在溢美声中保持清醒”的观
46、点,这个观点掷地有声,大气而富有张力。文章开篇运用类比手法引出 话题,入题简洁有力,不枝不蔓。然后横向展开,从不同角度论证了“面对吹捧,保持清醒”的重要意义。- 17 -文章主体部分引入了于正和龚琳的例子,例子鲜活,条分 缕析,将论述逐步引向深入。文章最后联系实际,辩证分析,升华主题。【解析】【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名师点睛】时事新闻类材料,提供的往往是现实生活中鲜活的时事新闻热点。生活中的许多事情,有应该肯定的正面事例,也有应该批评或引为教训的反面事例;同一件事情,从不同角度去分析也会有不同的见解。在命题上,此类材料具有开放性,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
47、智。在审题立意上,可以抓住中心事件,考察中心事件的构成因素,然后选取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来立意。1关于时评。时评”是“时事评论”与“时政评论”的略称,指对新近发生的一件事发表自己看法的文章,是针对现实生活中的重要问题直接发表 意见、阐述观点、表明态度的文章样式。它的特点主要是从具体的事件,联系到它产生的原因, 探索其性质和意义,或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澄清事实,说明真相。 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1扎实而评(事实性) 。新闻事实是时评成败的关键,是时评可信性的源泉。2应时而作(时效性) 。应时而作,体现了时评对新闻事件的敏锐反应能力。3凭理而断(评析性) 。凭理而断,指的是对新闻事件清晰的理性判断。2评论一般可分为就事论事和就事论理两类。所谓就事论事,就是按照事物本身的性质来评定是非得失,不要求作过多的材料外的拓展和延伸,主要就材料本身进行评议,发表自己的看法,能言之成理,持之有据;所谓就事论理,就是对所评之事进行具体深入的分析,充分说理,阐明一个道理,而不是停留在就事论事上,以达到“扶正祛邪,激浊扬清”的写作目的。就事论理,还要求“开口要小” ,抓住一个问题,讲清一个道理,一事一议,以小见大,必须从“小”中评析出大道理来,所谓“着眼大处,落笔小处” 。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