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2 ,大小:364.50KB ,
资源ID:1175887      下载积分:2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117588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山西省晋中市和诚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12月月考试题.doc)为本站会员(testyield361)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山西省晋中市和诚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12月月考试题.doc

1、1和诚中学 2018-2019 学年度 12 月月考历史试卷分值:100 分 考试时间:100 分钟; 一、单选题(每题 2 分 共 48 分)1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西至渭河上游、东至渤海湾的不同国族的贵族墓葬中的青铜礼器,都具有相似的器物组合、造型样式和纹饰种类。据此可知A 各地生产力水平趋向于平衡 B 青铜礼器被赋予了宗教色彩C 分封制扩大了周朝统治疆域 D 不同地区的文化进一步融合2王国斌认为,到明清时代,中国的皇帝和地方精英之所以能够应对空间规模庞大、人口众多的治理挑战,基本上是因为从上往下的直接治理和从下往上的间接治理能够相互配合。这表明A 官僚政治不断成熟 B 中央集权不断加强C

2、家国同构一脉相承 D 科举制度不断完善3罗马帝国前期,法学家的活动十分活跃。他们除了协商国家进行立法和汇编法令的工作,还担负着答复法律上的疑难问题,指导诉讼,编撰契约合同以及其他法律事项,法学家纷纷著书立说,法律教育和法学研究相当流行,蔚然成风。材料说明A 罗马法学家拥有了国家立法权 B 成文法逐渐取代习惯法C 法学家的活动推动万民法发展 D 罗马法已经发展到鼎盛41841 年皮尔率领保守党获得议会大选的胜利,维多利亚女王任命其组阁。在内阁中,皮尔要求各部主管者在重大政策上预先禀告首相裁决,并垄断了向女王报告政府工作的机会。这表明A 首相成为国家的权力中心 B 内阁集体负责制左右英国政府决策C

3、 英王成为统而不治的虚君 D 责任内阁制原则影响英国政治生活5美国制宪者们采取了权力分化的手段,使其不完全掌握在任何一方,从而避免了“多数人的暴政” 。制宪者们在宪法中精心设计了一套纵向和横向分权的措施,它们通过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纵向分权和联邦内部立法、行政和司法三个部门横向分权来限制政府的权限,约束政府的行为。这部宪法2A 建立起邦联制 B 制约权力、平衡利益 C 实现人民主权 D 符合卢梭的政治理念6 “自从 1914 年爆发第一次帝国主义世界大战和 1917 年俄国十月革命在地球六分之一的土地上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以来,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起了一个变化。 ”由材料可推知A 中国的民主革命

4、进入了新阶段 B 中国社会主义革命运动渐成主流C 十月革命被中国资产阶级认可 D 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取得胜利720 世纪 40 年代,画家邵恒秋(1916-2006)创作的漫画日本的今昔 ,刊载在抗建通俗画刊上。漫画所揭示的主题是A 日本侵华改变策略 B 国共合作持久抗战 C 民族觉醒抗战必胜 D 国际联合日本必败8有人说, “一国两制吸纳了联邦制的包容性优点,从而具备了一般单一制国家结构模式所没有的柔性特征” 。 “一国两制”和美国联邦制相比,两者的共同点是A 都强调中央集权原则 B 都给予了地方一定的自主权C 都保持地方独立行使主权 D 都实行不同的社会政治制度9史学研究受时代和社会环境

5、的制约与影响。表所列为 1949-1978 年间国内史学界发表的关于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专题研究论文数量,它反映了这一时期学者们研究的不均衡性。表中“丁”指的是研究专题 论文数量(篇)甲 722乙 287丙 614丁 963A 太平天国运动 B 义和团运动 C 戊戌变法 D 辛亥革命10美国在 19 世纪末提出了“海洋自由”原则,与欧洲“海洋霸权”战略形成鲜明对比。20世纪 30 年代以来,美国又提出“海洋控制”战略和“陆海空一体战”理论,相继赢得了太平洋战争和美苏军备竞赛的胜利。材料表明近代以来A 技术的进步奠定了美国的崛起 B 海洋是美国与他国争夺的出发点C 欧洲

6、在理论创新上落后于美国 D 美国对外战略务实且具有前瞻性11 (题文)苏联解体以后,科索沃危机使南斯拉夫成为大国关系的试金石:德国企图从这里迈出实现“德国的欧洲”的战略目标的第一步,法国希望使它变为用西欧联盟取代北约组织的试验场,美国决心用它证明自己对欧洲的指挥棒并没有脱手而去,英国打算通过它拉拢美国牵制法、德。材料本质上体现了A 传统资本主义强国对欧洲事务主导权的争夺B 欧洲以法、德为基础的军事一体化进程加速C 美国视欧洲为其推行全球霸权政策的根基D 一超多强下世界呈现缓和与动荡并存局面12有学者指出 21 世纪全球将出现“大国群体体系”:美国支配下的北美、一体化的欧洲、日本和中国居突出地位

7、的东亚、印度称雄的南亚、横跨北非和中东的穆斯林新月形地带,其中北美、欧洲、东亚三大群体将起决定性作用。该学者认为A 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 B 大国决定着世界格局的发展方向C 国际体系朝着多元多体方向发展 D 世界各地发展的不均衡逐渐加大13押租制是明清时期地主防止佃农欠租的一种制度。佃农交纳押租以后,一般照交正租,如果欠租,地主就在押金中扣除,地主不退押金;押租租佃关系尚未期,地主不能随意换佃。在有些地区,交纳押租的佃农还可以将佃种的土地转佃他人。押租制反映出的实质问题是A 地主与佃农的矛盾尖锐 B 封建剥削方式的没落C 货币地租取代实物地租 D 土地经营权的商品化14宋以后,中国东南

8、闽岭各地种棉者渐多,开始种植由海外引进的占城稻以及由西北引进的西瓜,茶树、甘蔗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都有进一步发展;在湖南洞庭湖区还出现了比较固定种植4某种经济作物的“专业户” 。这表明A 商品经济发展影响农村种植结构 B 宋代农村自然经济结构逐步解体C 宋代农村经济作物成为种植主体 D 新航路开辟促进了世界物种交流1515 世纪中期以后,热那人被赶出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威尼斯人实际上垄断了地中海东西之间的贸易,热那人及意大利或欧洲其他地区的人齐心协力往西发展,以期与威尼斯人竞争,由此最终开辟了到达美洲和亚洲的航线。据此可知,新航路开辟缘于A 土耳其崛起引发商业危机 B 欧洲内部的竞争C 欧洲资本主

9、义萌芽的发展 D 地圆学说的提出16据记载,随着美洲的发现,1718 世纪共有大约 10 万吨白银流人欧洲,而同时这些白银又以 40%(约 3.2 万吨)的比率流人亚洲。这种白银“外溢”现象A 加速了价格革命的发生 B 导致了欧洲经济的衰退C 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D 反映了贸易中心的转移171935 年,罗斯福政府签署了最新税收法案,该法案“确立了历史上和平时期最高税率:最高个人所得税为 75,财产税为 70,公司收入税为 15” 。这说明,该法案A 旨在解决联邦政府的财政危机 B 有利于促进社会财富的再分配C 抵制了私人资本对工业的投资 D 保证了“以工代赈”政策实施18新中国成立后,相当

10、长时间里政府推行“相对抵制城市化”方针。1960 年发展到完全反城市化,确定当时重要政策是减少城镇人口。在 19491979 年间,城市化率年均增长只有028 个百分点,此间中国城市化进程缓慢的主要原因是A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对经济建设的干预B 1959-1961 年经济困难,城镇居民粮食供应困难C 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济崩溃,生产力水平较低D “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阻碍了城市化进程19有学者在研究中国社会结构变化时提出了“伞式社会”和“蜂窝式社会” 。 “伞式社会”即政府与企业之间构成了“父爱式庇护” 、 “亲戚式庇护”和“朋友式庇护”的“伞式”关系。“蜂窝式社会”即每个平民百姓都像辛勤

11、的蜜蜂那样,通过个人或家庭的努力,编织自己的关系网络,构筑属于自己的蜂窝。导致由“伞式社会”到“蜂窝式社会”变化的根本原因是5A 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 B 政府职能的不断转变C 政府监管职能的削弱 D 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加强201980 年 10 月, 湖北日报刊文道:“以往由商业部门统一经营鲜鱼,从收购到供应,往往把活鱼盘成死鱼” , “现在群众不仅能吃到活鲜鱼,而且在农民出售水产品的推位上,有活鯽鱼桂鱼等 40 多个品种任你挑选。 ”由此可知,当时A 计划经济体制开始被打破 B 农民的自主经营权开始扩大C 农产品市场出现活跃局面 D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初步展开21如果将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分为

12、四个时期,即 19501959 年、19601971 年、19721977 年、1978 年以后,下列示意图最能准确反映上述阶段我国科技引进情况的是A B C D 2220 世纪 80 年代,中国电影由宏大叙事逐渐向个体表达回归,往往讲述“大时代的小故事”,展现生活的低吟浅唱和个人的沉浮起落,使人感同身受并寄寓对真善美的的美好渴望。这一变化A 反映了消费市场快速成长 B 体现了传统道德的回归C 得益于新技术手段段的运用 D 顺应了社会发展的趋势23美国耶鲁大学教授罗伯特特里芬认为:“由于美元与黄金挂钩,而其他国家的货币又与美元挂钩,美元因此而取得了国际核心货币的地位就要求必须用美元作为结算手段

13、与货币储备。这样做,就会导致流出美国的美元,在海外不断沉积。这样,对美国来说,就会发生长期贸易逆差。而美元作为国际核心货币的前提,是必须保持美元币值稳定与坚挺,这就又要求美国必须是一个长期贸易顺差国。这两个要求互相矛盾,因此是一个悖论。 ”作者的观点是A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促进国际贸易发展B “双挂钩”的金融体系无法真正建立起来C 布雷顿森林体系自身问题使它不可能持久D 二战后建立的金融体系直接导致美国出现贸易逆差24 (题文) “二战后人们企图修补这个社会,修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一是修补资本主义;二6是修正民族国家,修正的方向是企图“超越”民族国家,但并不是消灭民族国家,而是在民族国家之上

14、和之下的层面上对它进行“越位” ,从而对它的主心骨国家主权实行分解。 ”符合“修正民族国家”的是A 冷战导致苏联解体 B 欧共体的成立扩大 C 欧美建立福利制度 D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二、非选择题(共 52 分)25 (14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商鞅认为“国之所以富,农战也” 。荀况认为富国并不单是为了强兵,归根到底是为发展国民经济,增加国家财富,提出“上下俱富” 。西汉时期,桑弘羊指出“富国非一道” ,即不仅是农业可以富国,商业也可以富国,而且是富国的根本之道。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1900 年庚子事变后,外患日亟,以张謇为代表的立宪派和部分开明人士积极提倡“振兴实业” ,认为

15、“国非富不强,富非实业不张其根本在先致力于农工商” ,在此基础上走工业化道路,从而形成著名的“棉铁主义思想” ,且“实业之兴衰,关乎国势之存亡而且国家赋税可以增,百姓生计可以足,数十年外溢之利权可以挽,富强之基实系于此。 ”摘编自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 (第五卷)材料二 中国的“一五计划”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基础” 。国家计划委员会成立后,负责中长期经济发展计划的编制,并对农产品在内的重要生产资料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统一平衡分配管理在工业发展中,中央还提出了“沿海地区的工业一般不扩建不新建”的方针,对内地的基本建设投资在投资总额中比重不断上升;在引进苏联技术

16、的基础上开始对自己的科研体系和技术人才的培养。摘编自郑有贵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和近代在经济发展策略中的相同点,并说明不同之处及其原因。 (8 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清政府经济发展策略相比,新中国“一五”计划期间经济发展策略的特点,并简析其意义。 (6 分)26 (12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7材料一 我所看到的一切儿童团营地,小孩子都是漂亮的,营养很好(每天五餐) ,照料很好,可说是受优待的;他们都是快乐的。傍晚,工作做完后,就聚集在“文化公园“,他们来这里锻炼身体,休息,娱乐或学习(因为这里也有教室、讲演厅、电影、图书馆等等

17、) 。到处都悬挂着斯大林的头像,人人嘴上都挂着他的名字,每一个人的讲话中都无可遗漏地颂扬他。在他们看来,在苏联以外尽是黑夜。除了几个无耻的资本家,一切的人都是在黑暗中挣扎的。需要量是那么大,顾客是那么多,以致以后好久仍将是求过于供,而且超过很多。人们仍没有满足需求。摘编自(法)安德烈纪德从苏联归来 (1937 年)材料二 娱乐和运动商品的销售额从 1929 年的 5 亿美元,下降到了 1933 年的 25 亿美元。简单的家庭游戏一拼图、跳棋、国际象棋、掷套圈一却大受欢迎,这期间美国集邮者的数量从约 200 万人增加到 900 万人。桥牌也颇有进展。在郊区,人们待在家里,促进了羽毛球、乒乓球和户

18、外晚餐的复兴,刺激了木工、机械、养鸽子等业余爱好。数百万人专心致志地收听时事评论员关于慕尼黑危机、德国入侵波兰和法国陷落的观点。1932年1939 年间,通过收音机传送的消息量几乎翻了一倍。在大萧条即将到来时,20 个成年人中约有 19 个人是报纸的读者1933 年,美国图书馆协会估计,自 1929 年以来新增的借书人数为 200 万300 万。顾客偶尔会对图书管理员说:“要不是因为有图书馆,我没准早就疯掉了,或者自杀了。 ”摘自(美)狄克逊韦克特大萧条时代:19291941(1)根据材料一、二,比较 20 世纪 30 年代苏联与美国社会生活状况的差异。 (6 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19、,分别对 20 世纪 30 年代苏联与美国社会生活的特点做出简要评价。 (6 分)27 (14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国家利益冲突和意识形态的对立,美苏两国逐步由二战时期的同盟关系逐步走向对立对峙的关系,直至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两大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1949 年,中国革命取得胜利,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1949 年 9 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在阐述新中国的对外政策时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联合世界上一切爱8好和平、自由的国家和人民。首先是联合苏联、各人民民主国家和各被压迫民族,站在国际和平民主阵营方面共同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以保障世界的持久和平。

20、 ”材料二 1969 年 1 月,尼克松总统入主白宫后,把改善中美关系作为亟待解决的重要外交课题,并采取切实措施缓和对中国的敌意,如允许美国学者、记者、学家、国会议员到中国访问,允许美国人购买中国货,停止在台湾海峡的海军军舰巡航等。中国政府也做豳了一些积极回应如 1971 年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1972 年 2 月,美国总统尼克松正式访华,冲美发表上海联合公报 ,中美两国实现了关系正常化。摘编自俞正梁等编著-战后国际关系史纲(1)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析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实行“一边倒”外交政策的原因。 (6 分)(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述 20 世纪 70 年代初中美关系缓和的背景。从中美关

21、系由新中国成立初期对抗到 20 世纪 70 年代初期缓和的历程,你得到什么启示?(8 分)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在“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过程中, “国际社会” (internationalsociety)和“全球社会” (globalsociety)及其相互关系越来越凸显出来。当代世界历史具有“国际社会”和“全球社会”双重结构“国际社会”是由世界上各个以自身利益为基础的经济、政治的共同体间的关系构成的整体,主权国家是其基本主体。 “国际社会”的形成和发展不仅具有“自组织性” ,在其整体上还具有一定的“预设性” 。在“国际社会”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每个国家都在其中起着特定的作用,不

22、过,一般说来,强势国家或国家集团在其中起着主导作用。“全球社会”是特指基于对“全球问题”的共识和解决“全球问题”的共同努力而形成的包括国家在内的各种共同体和个人与生态环境间的关系体系。 “全球社会”各个主体相互依赖、相互依存,其目标是解决人类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即“全球问题” ,诸如生态失衡、环境污染、人口爆炸、资源短缺、国际恐怖主义(包括全球网络恐怖主义)核战争威胁、包括毒品走私在内的跨国犯罪等。摘编自叶险明世界历史的“双重结构”与当代中国的全球发展路径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现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20 世纪世界历史的双重结构 ”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 (要求:论题明确,

23、史论结合) (12 分)和诚中学 20182019 学年度 12 月月考参考答案1D 【解析】根据“西至渭河上游、东至渤海湾的不同国族的贵族墓葬中的青铜礼器,都具有相似的器物组合、造型样式和纹饰种类”可知,不同地区的文化进一步融合,故 D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不同国族的贵族墓葬中的青铜礼器,无法体现生产力水平是否趋向于平衡,排除 A;B 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C 材料无法体现,排除。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西至渭河上游、东至渤海湾的不同国族的贵族墓葬中的青铜礼器,都具有相似的器物组合、造型样式和纹饰种类” ,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2A 材料“基本上是因为从上往下的直接治理和从下往上的间接治理能

24、够相互配合”反映了中央集权与地方治理相结合实现了国家的稳定治理,这说明明清官僚政治的不断成熟,故 A 项正确;根据材料“地方精英” 、 “从下往上的间接治理” ,不仅强调中央集权,同时也强调地方官僚及其治理,故 B 项错误;根据材料“皇帝和地方精英之所以能够应对空间规模庞大、人口众多的治理挑战” ,体现的是中央与地方的配合,没有反映家国同构,故C 项错误;根据所学,明清科举制八股取士,束缚了人们的思想,不是“不断完善” ,故 D项错误。故选 A。3C 罗马帝国前期,立法权掌握在贵族元老院手中,材料中罗马法学家也只能协商国家进行立法,并没有立法权,故 A 项错误;罗马共和国时期成文法就逐渐取代了

25、习惯法,与罗马帝国时间不符,故 B 项错误;材料说明罗马帝国前期,法学家积极进行汇编法令、法律解释、著书立说等工作,从而推动法律教育与法学研究蔚然成风,说明法学家的活动推动了罗马帝国时期万民法的发展,故 C 项正确;6 世纪时,东罗马帝国编撰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因而罗马法法在罗马帝国前期并没有发展到鼎盛时期,故 D项错误。4D 【解析 】根据“在内阁中,皮尔要求各部主管者在重大政策上预先禀告首相裁决,并垄断了向女王报告政府工作的机会” ,说明首相自行垄断了向女王报告政府工作的机会,不准其他阁员“越级行事” ,居高临下,全面控制内阁及下属各部,英国资产阶级内阁制有了长足发展,故 D

26、 正确;英国国家的权力中心在议会,A 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内阁集体负责制” ,排除 B;C 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5B 【解析 】材料中介绍的法律实际上是美国 1787 年宪法,这部宪法中材料着重强调的是权力分化的手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部法律体现的是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所以本题选择 B 选项。A 选项不是材料叙述的主要内容;C 选项不是材料的主题;D 选项错误,符合的是孟德斯鸠的思想观念。6A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一战和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产生的影响,十月革命以后,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一战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飞速发展,中国无产阶级力量壮大,这些都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奠定了基础

27、,使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A 正确;社会主义革命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才出现的,新中国成立之前进行的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B 错误;十月革命不会被资产阶级认可,因为他进行的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C 错误;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在当时并没有取得胜利,D 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起了一个变化” ,结合五四运动的背景分析解答。7C 【解析 】材料中的信息表明,在抗战前日本侵略中国,日本与中国犹如蚕与桑叶,中国人民没有觉醒,任凭日本侵略,如今中日关系犹如鸡与毛虫关系,表明如今由于民族觉醒,抗战必胜,故 C 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抗战是持久战、日本侵华改变

28、策略,排除 AB项;图片信息不能体现“国际联合” ,故排除 D 项。8B 【解析 】中央集权原则不符合材料 “包容性优点” “柔性特征” ,排除 A;美国联邦制,规定了一个强有力的联邦政府,同时宪法让各州保留了较大自主权,中国“一国两制”也是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让地方(港、澳、台)保留较大自主权,故 B 正确;地方(港、澳、台)不能独立行使主权,C 项错误;美国地方和国家都是资本主义制度,排除 D。9C 19491978 年间国内史学界受苏联史学界影响,史学研究的指导史观是阶级斗争史观,也就是革命史观,太平天国运动,以暴力形式进行的反封建反侵略的斗争,与当时的史学氛围相符合,不会是最少的,故

29、A 项错误;义和团运动也是以暴力形式进行的反封建反侵略的斗争,与当时的史学氛围相符合,不会是最少的,故 B 项错误;戊戌变法是通过改良的方式进行到维新变法,显然与当时的史学氛围不相符合,故 C 项正确;辛亥革命,以暴力形式进行的反封建斗争,与当时的史学氛围相符合,不会是最少的,故 D 项错误。10D 【解析】美国由 19 世纪末的“海洋自由”到 20 世纪 30 年代以来的“海洋控制”“陆海空一体战”的变化反映出美国基于其自身实力的政策调整,并且影响到现在。这充分说明了美国对外战略的务实性和前瞻性,故 D 项正确;美国崛起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不符合材料信息,故 A 项错误;美国与他国争夺的出

30、发点是国家利益,故 B 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美国的海洋战略,不能说明欧洲的理论创新落后,故 C 项错误。点睛:本题考查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解题的思维过程是“现象本质” 。本题的现象是美国的海洋政策由 19 世纪末的“海洋自由”调整为 20 世纪 30 年代以来的“海洋控制”“陆海空一体战” ,这反映出美国实力的增长,由此得出答案。11A 【解析】从材料中欧洲各国以及美国对科索沃战争的看法上来看,都是对欧洲的领导权的重视,因此本题选择 A 选项。B 选项错误,材料中法国与德国之间存在竞争关系;C选项不能凸显出事件的本质;D 选项无法概括材料的内容。12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信

31、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大国群体体系”指政治领域的多极化,而非经济上的全球化,故 A 项错误;大国并不是世界格局的决定性因素,故 B 项错误;“多元多体”意即多极化,与材料相符,故 C 项正确;材料突出,多种力量的增长,而非贫富差距拉大,地区差距拉大,故 D 项错误。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国际体系朝着多元多体方向发展13D 【详解】押租制的出现虽然与农民抗租斗争有关,但这只是材料反映的一个方面,押租不仅对佃农具有约束力,对地主同样具有约束力。押租制起因于农民欠租,但它的实施又超出了这个问题本身,实际上押金可理解为定金,佃农交了押金就

32、等于拿到了土地经营权,地主也不能反悔,尤其是佃农还可以转佃,这等于将土地经营权当成了商品,所以,D 项正确, 排除 A 项。B、C 两项就押租制本身来说,没有体现出来,排除。14A 【详解 】经济作物的种植主要是面向市场,南方一些地区开始种植经济作物,说明商品经济的发展影响到了农村的种植结构。故答案为 A 项。我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是在鸦片战争后,排除 B 项;“成为种植主体”材料不能反映,排除 C 项;宋朝时期新航路尚未开辟,排除 D 项。15B 【详解】根据“热那人及意大利或欧洲其他地区的人齐心协力往西发展,以期与威尼斯人竞争,由此最终开辟了到达美洲和亚洲的航线”可知,新航路开辟缘于欧洲其他

33、地区的人与威尼斯人竞争,故 B 正确;材料反映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是欧洲其他地区的人与威尼斯人竞争,争夺地中海东西之间的贸易,排除 A;CD 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16C 【解析】价格革命是白银流入欧洲的结果,而不是“外溢”现象导致的,A 项排除;欧洲白银流向亚洲,说明欧洲与亚洲贸易的扩大,有利于欧洲经济的发展,而不会导致其经济衰退,B 项排除;欧洲白银流向亚洲,说明欧洲与亚洲的贸易量扩大,因而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C 项正确;商业中心转移是新航路开辟的结果,而不是白银“外溢”的结果,D 项排除。17B 【详解】税收是一个国家实现社会财富再分配的手段,罗斯福政府对个人所得税和财产税的高额征收,主

34、要是针对富有者,此税收法案有利于促进社会财富的再分配,B 项正确;该法案的主要目的并非解决政府财政危机,A 项错误;材料中的公司收入税相对较低,说明并不抑制私人资本对工业的投资,C 项错误;该法案与“以工代赈”的实施无直接联系,D 项错误。18A 【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计划经济体制知识点。依据材料信息“在 19491979 年间,城市化率年均增长只有 028 个百分点” ,如此低的城镇化水平和一五计划、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均有关系,但这些事件的背后均是由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对经济建设的干预造成的,故 A 选项正确;19591961 年的三年经济困难导致了城

35、镇居民粮食供应困难,城市化进程缓慢,但主要原因应该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的,只能说明是 60 年代城镇化缓慢的原因,题干问从 1949 年到 1979 年长时间段城市化进程缓慢的原因,故 B 选项错误;经过建国初的国民经济恢复运动,我国的经济已经开始走上正轨,生产力水平提高,不符合史实,故 C 选项错误;“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只能说明是 60 年代城镇化缓慢的原因,而材料说的是 1949年到 1979 年长时间段缓慢的原因,故 D 选项错误。19A 【详解 】 “伞式社会 ”到“蜂窝式社会”之间的关系是一种过渡转变的关系,产生变化的最大的原因在于分配制度的变化。可以看出,

36、 “伞式社会”代表的是公有制下的按需分配;“蜂窝式社会”代表的是市场经济下的按劳分配,因此选 A;材料没有体现政府职能的转变,排除 B;C 与材料无关,排除;D 不符合这一理论的内容,排除 D。20C 【详解】材料反映了农民可自由地出售自己的农产品,说明农产品市场趋向活跃,C 项正确;计划经济体制的打破开始于 1978 年的“包产到户” ,A 项错误;农民自主经营权扩大开始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后,但与材料无关,故 B 项错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于 1984 年,D 项错误。21A 【详解】19501959 年我国大力引进外国先进技术,特别是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19601971 年由于中苏

37、关系破裂,中国与西方国家仍然处于敌对状态,因此对外国技术的引进大为下降;19721977 年与西方国家关系逐步好转,引进外国先进技术的状况有所改善;1978 年以后实行改革开放,大力引进外国先进技术。故答案为 A 项。其他三项不能准确反映新中国成立后不同时期的技术引进状况,排除 B、C、D 项。22D 【解析 】20 世纪 80 年代经济体制改革才刚刚起步,消费市场也刚刚起步,故 A项错误;此时传统道德还占据统治地位,故 B 项错误;材料只是讲述了电影的表现技巧以及要表达的思想,新技术手段的运用主要是在 20 世纪 90 年代特别是 21 世纪,故 C 项错误;材料中“逐渐向个体表达回归,往往

38、讲述时代的小故事 ,反映了改革开放的时代变迁,故 D 项正确。23C “特里芬悖论 ”说明布雷顿森林体系存在自身难以克服的矛盾,这种矛盾将导致这一体系不可能持久。故答案为 C 项。A 项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材料信息不是说明“双挂钩”的金融体系不能建立,而是说明这一体系建立后存在的问题,排除 B 项;D 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24B 【解析 】欧共体的权力来自于各个成员国。随着欧共体由经济实体向政治实体的过渡,即表现出“超越”民族国家和“对它的主心骨国家主权实行分解” 。故答案为 B项。苏联解体,国家分裂,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 A 项;欧美建立福利制度是在国家主权范围内采取的措施,与对国家主

39、权实行分解无关,排除 C 项;不结盟运动作为国际组织,没有损害国家主权,排除 D 项。25 (14 分) (1)相同点:以富国为核心;重视农业发展。 (2 分)不同之处:张謇等主张在农工商发展基础上走工业化道路。 (2 分)原因:西方工业文明冲击,洋务运动工业化实践;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列强侵略,威胁清政府统治;救亡图存,抵制外国经济侵略(挽回利权的需要) 。 (4 分,每点 1 分) (共 8 分)(2)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国家主导,计划管理;注重工业发展的区域平衡;受苏联建设的影响;注重独立自主能力的培养。 (4 分,每点 1 分)意义:有利于国家工业化和工业体系的初步建立;体现了社会主

40、义制度的优越性;促进计划经济体制的不断确立。 (2 分)(共 6 分)26 (12 分) (1)苏联:公共娱乐生活丰富;物资供不应求;个人崇拜思想盛行;儿童团受到优待。 (3 分)美国:家庭娱乐生活丰富;物资供大于求;关心国际时事;阅读人数众多。 (3 分) (共 6 分)(2)苏联:有利于政权稳固;保障了基本的娱乐生活;禁锢思想;生活水准不高。 (3 分)美国:推动生活娱乐业发展;生活水准下降;排解抑郁情绪(缓解社会矛盾) 。 (3 分)(共 6 分) )27 (14 分) (1)原因:美苏冷战对峙格局的形成;苏联愿意支持中国在亚洲与美国争夺势力范围;苏联率先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美国支持国民

41、党的反共政策;美国领导西方资本主义阵营拒绝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采取敌视中国的政策;中国与苏联社会意识形态相同,中国革命得到了苏联的支持;新中国政权的巩固和经济的恢复发展急需得到苏联的支持和援助。 (6 分答对一点给 1 分)(2)背景:中苏关系破裂,社会主义阵营瓦解,苏联采取敌视中国政策;美国经济衰退和陷入越战泥潭;美国与苏联争霸出于劣势,希望联合中国对付苏联;中国出于自身安全及经济建设的现实需求急需打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封锁;中国五、六十年代与亚、非、拉国家大力发展友好关系,国际地位有所提升;中国作为人口和资源大国对美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6 分)启示:外交政策的根本目的

42、是最大限度的维护国家民族的核心利益;外交政策应该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而不断进行调整;维护国际和平与正义是大国应尽的责任。 (2 分) (共8 分)28 (12 分)示例: 论题:相互关联的“国际社会”与“全球社会” 。 (2 分)一方面, “全球社会”推动了“国际社会”的发展。例如,二战后为摆脱美苏的控制和维护自身的独立,新独立的广大亚非拉国家主张团结起来,相互支持,不结盟运动兴起。二战后为了抗衡美苏和恢复发展经济,西欧国家走上联合的道路,1967 年成立欧共体,1993 年发展为经济政治一体化的欧盟。 (4 分)另一方面, “国际社会”推动了“全球社会”的发展。人类要迎接“全球问题”的挑战,必须要得到以国家或国家体系为基础的“国际社会”的支持,否则“全球社会”就难以发展起来。例如,二战后,众多国家组合而成的联合国,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为解决世界安全问题作出了一定贡献。 (4 分) (共 8 分)总之, “国际社会”与“全球社会”虽然主体结构、利益结构等方面有所不同,但又是互相联系、相互渗透的。 (2 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