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7 ,大小:207.40KB ,
资源ID:117883      下载积分:5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11788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AQ 2032-2011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人员定位系统建设规范(非正式版).pdf)为本站会员(李朗)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AQ 2032-2011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人员定位系统建设规范(非正式版).pdf

1、AQ 2032-2011 I 目 次 前 言 .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建设要求 2 5 维护与管理 4 AQ 2032-2011 II 前 言 本标准为强制性标准。 本标准用于规范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人员定位系统的安装、维护和管理。 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非煤矿山安全分技术委员会(TC288/SC2)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通信信息中心、北京佳尔 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厦门矿通科技有限公司、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何学秋、王云海、谢

2、旭阳、韩富有、马国礼、杨福秋、李雪平、李春民、梅国 栋、李坤、张延松、朱丕凯、牟声远。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AQ 2032-2011 1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人员定位系统建设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人员定位系统的安装、维护和管理要求。 本标准不适用于与煤共生、伴生的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6423-2006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3.1 人员定位系统 personnel

3、 regional positioning system 由主机、传输接口、分站(读卡器)、识别卡、传输线缆等设备及管理软件组成的系统,具有对携 卡人员出/入井时刻、重点区域出/入时刻、工作时间、井下和重点区域人员数量、井下人员活动路线等 信息进行监测、显示、打印、储存、查询、报警、管理等功能。 3.2 主机 h os t 具有监测信号接收、数据显示查询及统计、人机对话、磁盘存储、声光报警、控制打印输出、与管 理网络联接等功能的计算机装置。 3.3 传输接口 transmission interface 接收分站发送的信号,并送主机处理;接收主机信号、并送相应分站;控制分站的发送与接收,多 路

4、复用信号的调制与解调,并具有系统自检等功能。 3.4 分站(读卡器) base station(card reader) 通过无线方式读取识别卡内用于人员识别的信息,并发送至传输接口的装置。 AQ 2032-2011 2 3.5 识别卡 identification card 由下井人员随身携带、保存有约定格式电子数据的卡片。 3.6 工作异常人员 the absentees 未在规定时间到达指定地点的人员。 3.7 识别区域 identifiable area 系统能正确识别携卡人员所携带识别卡的无线覆盖区域。 3.8 重点区域 key area 各生产中段和分段进出巷道及主要分叉巷道、井下

5、爆破器材库、紧急避险设施等区域。 3.9 最大位移识别速度 maximum identifiable moving velocity 系统能正确识别识别卡时,携卡人员具有的最大位移速度。 3.10 漏读率 misreading rate 携卡人员以最大位移速度和最大并发数量通过识别区时, 系统漏读和误读的最大量与通过识别区的 识别卡总数的比值。 3.11 并发识别数量 concurrent identification number 多个携卡人员以最大位移速度同时通过识别区时,系统能正确识别的最大数量。 3.12 巡检周期 polling period 主机依次对所有分站(读卡器)进行一次信息

6、巡查所需时间。 4 建设要求 4.1 井下最多同时作业人数不少于 30 人的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应建立完善人员定位系统; 井下最多同 时作业人数少于 30 人的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应建立完善人员出入井信息管理制度,准确掌握井下各个 区域作业人员的数量。 AQ 2032-2011 3 4.2 人员定位系统应进行设计,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建设。鼓励将人员定位系统与监测监控系统、通 信联络系统进行总体设计、建设。 4.3 人员定位系统应具有以下监测功能: 监测携卡人员出/入井时刻、出/入重点区域时刻等; 识别多个人员同时进入识别区域。 4.4 人员定位系统应具有以下管理功能: 携卡人员个人基本信息,主要包

7、括卡号、姓名、身份证号、出生年月、职务或工种、所在部门 或区队班组; 携卡人员出入井总数、个人下井工作时间及出入井时刻信息; 重点区域携卡人员基本信息及分布; 携卡工作异常人员基本信息及分布,并报警; 携卡人员下井活动路线信息; 携卡人员统计信息,主要包括工作地点、月下井次数、时间等; 按部门、区域、时间、分站(读卡器)、人员等分类信息查询功能; 各种信息存储、显示、统计、声光报警、打印等功能。 4.5 人员定位系统应满足以下主要技术指标: 最大位移识别速度不小于 5m/s; 并发识别数量不小于 80; 漏读率不大于 10 -4 ; 巡检周期不大于 30s; 识别卡与分站(读卡器)之间的无线传

8、输距离不小于 10m。 4.6 人员定位系统主机应安装在地面,并双机备份,且应在矿山生产调度室设置显示终端。 4.7 人员出入井口和重点区域进出口等地点应安装分站(读卡器)。 4.8 分站(读卡器)应安装在便于读卡、观察、调试、检验,且围岩稳固、支护良好、无淋水、无杂 物、不容易受到损害的位置。 4.9 主机及分站(读卡器)的备用电源应能保证连续工作 2h 以上。 4.10 识别卡应专人专卡,并配备不少于经常下井人员总数 10%的备用卡。 4.11 每个下井人员应携带识别卡,工作时不得与识别卡分离。 4.12 应配备检测识别卡工作是否正常的装置,工作不正常的识别卡严禁使用。 AQ 2032-2

9、011 4 4.13 电缆和光缆敷设应符合 GB16423-2006 中 6.5.2 的相关规定。 4.14 人员定位系统应取得矿用产品安全标志。 4.15 人员定位系统安装完毕,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5 维护与管理 5.1 应指定人员负责人员定位系统的日常检查与维护工作。 5.2 识别卡发放及信息变更应由专人负责管理。 5.3 应定期对人员定位系统进行巡视和检查,发现故障及时处理。在故障期间,若影响到对井下人员 情况的监控,应采用人工监测,并做好记录。 5.4 应建立以下帐卡及报表: 设备、仪表台账; 设备故障登记表; 检修记录; 巡检记录。 5.5 应绘制人员定位系统布置图,并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及时更新。布置图应标明分站(读卡器)等 设备的位置、信号线缆和供电电缆走向等。 5.6 应每 3 个月对人员定位系统信息资料、数据进行备份,备份数据应保存 6 个月以上。 5.7 相关图纸、技术资料应归档保存。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