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2.1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一、单选题1近代某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出后,大清举国哗然。不久,清帝下罪己诏:“去岁仓促开衅,征兵调饷,不遗余力。而将非宿选,兵非素练,纷纷召集,不殊乌合。以致水陆交绥,战无一胜,其万分为难情事,言者章奏所未及详,而天下臣民皆当体谅也。 ”对此条约认识正确的一项是( )A 最早规定外国军舰可到长江口岸通航B 首开列强在华设厂“合法化”的恶例C 使中国的独立地位开始遭到破坏D 近代中国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2甲午战后,国际资本潮水般涌进中国,列强希望“整片开发” ,减少成本,提升利润,与中国政府协商集中投资。为此列强( )A 开始在中国投资设厂 B 发动八
2、国联军侵华战争C 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 强迫中国开放更多通商口岸3有人说:“西方人送来了一份令人不堪忍受的礼物来祝贺中国人进入 20 世纪。 ”这份“不堪忍受的礼物 ”是指( )A 南京条约 B 马关条约C 辛丑条约 D 北京条约4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西方列强在中国的一些城市建立了“自主独立的城市国家” ,“在那里,中国的法律不适用,中国的法院和警察没有管辖权” 。这表明西方列强破坏了中国的( )A 贸易主权 B 司法主权 C 关税自主权 D 外交主权5晚清一度出现“同治中兴”的景象。但清朝并未及时变革国家制度,一场令国人痛心的战争证明所谓的“中兴”并未能使中国走上富国强兵的道路。这场
3、战争是( )A 第二次鸦片战争 B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C 甲午中日战争 D 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61858 年清廷对鸦片征税,鸦片贸易合法化。之后,据史料显示,外国进口鸦片和走私鸦片数量逐年减少,国内鸦片价格持续下降,政府鸦片税收逐年增长。对这种现象的解释合理的是( )- 2 -A 国内鸦片吸食人数减少 B 国产鸦片逐渐取代进口鸦片C 清政府禁烟更加严厉 D 国民对外国工业品消费增加7某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希望再开谈判,以免除关税为代价,换取外国放弃公使进驻北京、江河通路、内地游历和归还广东省城。这从本质上反映了清政府( )A 放弃了对民族资本主义的保护 B 重视维护国家主权与尊严C 对国际贸易规则
4、缺乏清醒认识 D 竭力保全华夷之间的樊篱81902 年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续议通商行船条约 ,规定:中国深欲整顿本国律例,以期与各西国律例改同一律,英国允愿尽力协助,以成此举。一俟查悉中国律例相关事宜皆臻妥善,英国即允弃其治外法权。这表明( )A 中外反动势力勾结在一起 B 中外交往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C 清政府认识到近代交通运输业的重要 D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9中国近代中上有条约规定:“承认朝鲜独立。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及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军军费二亿两白银。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设立工厂,产品运销内地时,免收内地税项。 ”该条约对晚清产生的历史影响包括( )中国开始向西方学习 导致维新变法
5、运动出现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导致中国同盟会成立A B C D10晚清载泽说:“我国道光以前,财权操自户部,各省不得滥请丝毫。咸丰以后,各省用兵,大吏率多自筹,从未仰给京部!”这反映了晚清( )A社会动荡不安导致财赋减少 B地方政府擅自截留中央财政C中央集权的财政体制被破坏 D地方政府获得了财政自主权11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 “毫无疑问的是日本必然最后被彻底粉碎” ,他们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中国( )A已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 B近代化努力收到较大成效C集权制度有利于作战指挥 D能获得更广泛的外部援助12中日甲午战后,列强称中国为“正躺在死亡
6、榻上”的“远东病夫” ,提出要将“分配这个病夫的遗产”问题提到议事日程。这个“分配”活动的开端是( )A 三国干涉还辽 B 反割台斗争的失败C 辛丑条约的签订 D 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13中国大规模海外移民出现于 1840 年之后,晚于国际人口迁移(1500 年前后) ,原因有( - 3 -)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时间较晚鸦片战争后中国海外留学生人数增多中英天津条约增开十处通商口岸建立在农业社会基础上的伦理观的影响A B C D 14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 。以下各项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 允许外国商人在中国内地经商 B 允许外国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C 允许
7、外国公使进驻 D 北京义和团运动后“惩办首祸诸臣”152001 年,中国申奥成功并成功加入 WTO,这成为一份给予中国的新世纪贺礼,而在距此 100年前,帝国主义列强却给中国送来了一份无法忍受的“新世纪贺礼”,这份“贺礼”是( )A 日本挑起甲午战争 B 八国联军侵华C 签订辛丑条约 D 签订马关条约16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主要在于( )A 自然经济进一步破坏 B 领土进一步被割占C 市场进一步被打开 D 独立自主地位进一步丧失17 “夷兵至骑驴上三殿,玉帛图籍焚掠无遗。户部银三百余万,内帑倍之,尽以资敌。大治道途,穿城为铁道,通正阳门。俄、英兵迭居颐和园,及出
8、而薪木皆尽矣。 ”与材料所示战争相关的是( )A 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B 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C 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 D 设使馆界各国派兵保护18地名的变迁往往记载着历史的变化。近代历史上,北京的东交民巷曾被改名使馆大街(Legation Street),兵部街改名为李尼微支路(Rue Linevitch),台基厂街改名为马可波罗路(Rue Marco Plol)东长安街被改名为意大利街,崇文门内大街改名为克林德街等。这一现象说明了( )A 西方列强打开了中国的门户 B 中国允许列强在中国开矿设厂C 中国已彻底沦为殖民地 D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即将彻底形成19日本人竹野与三郎曾说:“我
9、们的对手十分顽强,丝毫不怕死等一有机会就发动进攻。不仅台北的情况是这样,而且整个新竹的四郊也是这样,新竹的村民是以顽强和勇敢著- 4 -称的。 ”他所描述的场景发生于( )A 鸦片战争期间 B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C 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期间 D 义和团运动期间20鸦片战争前,少数士大夫针对鸦片泛滥情况提出:“纹银易烟出洋者不可计数。必先罢例禁,听民间自种莺粟。内产既盛,食者转利值廉,销流自广。夷至者无所得利,招亦不来,来者则竟弛关禁而厚征其税。责商必与易货,严银禁罪名。 ”下列选项最符合“少数士大夫”主张的是( )A 严格禁止外商走私鸦片 B 鼓励民间种植与夷争利C 反对政府介入鸦片问题 D 利
10、用市场维护经济安全二、非选择题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我们不能希望贸易会立刻就发展到按照该国(指中国)人口的众多、土地的富饶和人民的勤勉所可测定的那种规模。为了适应外商对农业产品已增加了的需要新贸易市场尚待确立,新部署尚待进行。自从条约缔结以来,因我们对华通商的扩展有限而感到的许多失望都更能影响中国政府去履行对目前事情的改进。材料二 但不论什么时候我们谈到条约的修订,我们都可以提出建议我因此毫不迟疑地向你指出几件事,这都是女王陛下政府认为极应该向中国政府力行要求的。这些点是:一、争取广泛的进入中华帝国的整个内地,以及沿海各域二、争取扬子江的自由航行,并进入沿江两岸直到南京为止(包括南
11、京在内)的各城以及浙江沿海人烟稠密的各大城市三、实行鸦片贸易合法化七、争取英国国王得有一位长久而光明正大地驻节在北京朝廷。1845 年 2 月 13 日英国克勒拉得恩伯爵致包令博士函请回答: (1)材料一中“从条约缔结以来”指的是什么条约?哪些文字最能反应英国要求“修约”的原因?- 5 -(2)材料一反映了英国对鸦片战争的结果表示了什么态度?他们又想通过“修约”达到什么目的?(3)依据所学知识,谈谈“条约缔结”对中国社会的影响。(4)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与鸦片战争的关系。答案1B2C3C4B5C6B7D8B9C10C11B12A13B14D15C16D17D18D19C20D21 (1) 南京条约 ;“为了适应外商对农业产品已增加了的需要” ;“新贸易市场尚待确立” ;“对华通商的扩展有限而感到的许多失望” 。(2)不满足(既得利益) ;进一步扩大中国市场,掠夺原材料。(3)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巨额赔款,加重人民负担;中国自然经济逐步瓦解;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西方思想文化传入中国,冲击中国旧观念、旧习俗。- 6 -(4)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与扩大。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