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河北武邑中学 2018-2019 学年上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1.化学是一门充满神奇色彩的科学,关于其研究领域说法错误的是A. 探索原子、分子的特征和行为,从而控制原子、分子之间的反应B. 分析自然界物质构成,以便在工厂中实现规模生产C. 合成与开发自然界中并不存在的新物质、新材料满足人们生产生活需求D. 合成与开发自然界中并不存在的新元素,解决环境、能源、资源问题【答案】D【解析】A. 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故 A 正确;B. 化学可以分析自然界物质构成,以便在工厂中实现规模生产,如合成橡胶,故 B 正确;C. 合成与开发自然界中并不存在的新物质、新材料满足人们生产生活需
2、求,如合成塑料,故 C 正确;D. 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不涉及原子核的变化,故 D 错误。故选 D。2.下列反应在任何温度下均能自发进行的是( )A. 2N2(g)+O2(g)=2N2O(g) H=+163 kJ mol 1B. Ag(s)+1/2Cl2(g)=AgCl(s) H=127 kJ mol 1C. HgO(s)=Hg(l)+1/2O2(g) H=+91 kJ mol 1D. H2O2(l)=1/2O2(g)+H2O(l) H=98 kJ mol 1【答案】D【解析】A反应 2N2(g)+O2(g) 2N2O(g)是吸热反应H0,S0,任何温度下都不能自发进行,故 A
3、 错误;B反应 Ag(s)+ Cl2(g) AgCl(s)是放热反应H0,S0,高温下不能自发进行,故 B 错误;C反应 HgO(s) Hg(l)+ O2(g)是吸热反应H0,S0,低温下不能自发进行,故 C 错误;D反应 H2O2(l) O2(g)+H2O(l)是放热反应H0,S0,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故 D 正确;故答案为 D。点睛:一个化学反应能否自发进行,既与反应的焓变有关,又与反应的熵变有关一般来说体系能量减小和混乱度增加都能促使反应自发进行,焓变和熵变共同制约着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但焓和熵都不是唯一因素,我们不能单纯地根据焓变或熵变来判断某个反应是2否自发进行在等温、等压条件下
4、,化学反应的方向是由反应的焓变和熵变共同决定的化学反应自发进行的最终判据是吉布斯自由能变,自由能一般用G 来表示且G=H-TS:当G=H-TS0 时,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能自发进行;当G=H-TS=0 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当G=H-TS0 时,反应不能向正反应方向自发进行。3.分子中有 3 个CH 3的 C5H12,其可能的烷烃结构有( )A. 1 种 B. 2 种 C. 3 种 D. 4 种【答案】A【解析】【分析】C5H12是戊烷,其同分异构体有 3 种,分别为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根据这三种戊烷的结构式可判断。【详解】C 5H12是戊烷,其同分异构体有 3 种,分别为正戊烷(CH 3CH
5、2CH2CH2CH3) 、异戊烷CH3CH(CH 3)CH 2CH3、新戊烷C(CH 3) 4,根据这三种戊烷的结构简式可判断分子中有 3个-CH 3的只有异戊烷。答案选 A。【点睛】本题考查限制条件同分异构体的书写,难度不大,注意戊烷(C 5H12)的同分异构体书写和名称。4.分子式为 C4H9Cl 的有机物同分异构体的数目是( )A. 2 种 B. 3 种 C. 4 种 D. 5 种【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C 4H9Cl 可看作是 C4H10分子中的一个 H 原子被 Cl 原子取代产生的物质,C 4H10有正丁烷和异丁烷两种结构,每种分子中含有 2 种不同位置的 H 原子,所以它们分别
6、被取代,就会产生 4 种不同同分异构体,故选项 C 正确。考点:考查同分异构体种类的判断的知识。5.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的前者H 大于后者的是( ) S(s)+O 2(g)SO 2(g)H 1 S(g)+O 2(g)SO 2(g)H 2 2H 2(g)+O 2(g)2H 2O(g)H 3 2H2(g)+O 2(g)2H 2O(l)H 4 CaCO 3(s)CaO(s)+CO 2(g)H 5 CaO(s)+H 2O(l)Ca(OH) 2(s)H 6A. 只有 B. 只有 C. 只有 D. 3【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都为放热反应,H0,由于 S(s)S(g)吸热,则前者放出的热量少,则H1H
7、2,故正确;都为放热反应,H0,由于 2H2O(l)2H 2O(g)吸热,则前者放出的热量少,则H 3H 4,故正确;前者为吸热反应,H 50,后者为放热反应,H 60,则H 5H 6,故正确,故选 D。【考点定位】考查反应热的大小比较【名师点晴】本题注意从物质反应的程度以及物质的聚集状态的角度比较反应热的大小,为放热反应,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生成液态水比生成气态水放出的热量多,反应越完全,放出的热量越多,中前者为吸热反应,后者为放热反应,吸热反应H0,放热反应H0,以此解答该题。6.下列关于反应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 Zn(s)+CuSO4(aq)=ZnSO4(aq)+Cu(s) H=-21
8、6 kJmol -1,则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B. 若一定条件下,A=B HT1B. 组别中,0-20min 内,NO 2的降解速率为 0.0125molL-1min-1C. 40min 时,表格中 T2对应的数据为 0.18D. 010min 内,CH 4的降解速率:【答案】A【解析】【详解】A、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大,达平衡所需要越短,由实验数据可知实验控制的温度T2T1,选项 A 正确;B、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的浓度降低,反应速率减小,故组别中,0-20min 内,NO 2的降解速率为 0.0125molL-1min-1,选项 B 错误;C、40min 时,表格中 T2对应的数
9、据为 0.15-0.18 之间,选项 C 错误;D、010min 内,CH 4的降解速率:,选项 D 错误。答案选 B。17.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1mol 该有机物和过量的金属钠反应最多可以生成 1.5 molH2B. 该有机物消耗 Na、NaOH、NaHCO 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322C. 可以用酸性 KMnO4溶液检验其中的碳碳双键D. 该有机物能够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酯化反应【答案】C【解析】A.该有机物含有一个羟基,两个羧基,都可以和金属钠反应,所以 1mol 该有机物与金属钠9反应最多可以生成 1.5mol 氢气,故正确;B.1mol 该有机物
10、消耗 3mol 钠,2mol 氢氧化钠,2mol 碳酸氢钠,故正确;C.羟基和碳碳双键都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不能用其检验碳碳双键,故错误;D.该有机物含有羟基和羧基,可以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酯化反应,故正确。故选 C。【点睛】学习有机物的关键是掌握各种官能团及其性质,有其官能团就有其性质,常见的官能团有碳碳双键、羟基,羧基等。18.已知 1 mol CH4气体完全燃烧生成气态 CO2和液态 H2O,放出 890.3 kJ 热量,则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 CH4(g)2O 2(g)CO 2(g)2H 2O(g) H890.3 kJmol 1B. CH4(g)2O 2(g)C
11、O 2(g)2H 2O(l) H890.3 kJmol 1C. CH4(g)2O 2(g)CO 2(g)2H 2O(l) H890.3 kJmol 1D. CH4(g)2O 2(g)CO 2(g)2H 2O(g) H890.3 kJmol 1【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1 mol CH4气体完全燃烧生成气态 CO2和液态 H2O,放出 890.3 kJ 热量,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H4(g)2O 2(g)CO 2(g)2H 2O(l) H890.3 kJmol-1,答案选 B。考点:考查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19.有关 SO2的性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B. 能与
12、NaOH 溶液反应C. 能与 H2O 反应生成 H2SO4 D. 一定条件下能与 O2反应生成 SO3【答案】C【解析】A、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可以使品红溶液褪色,故 A 正确;B、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能和碱发生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故 B 正确;C、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不是硫酸,故 C 错误;D、二氧化硫在一定条件下能与 O2反应生成 SO3,故 D 正确;故选 C。20.将编号为的四种金属片两两相连浸入稀硫酸中都可组成原电池。相连时,外电路电流从流向,相连时,为正极;相连时,上有气泡逸出,相连时,的质量减少;据此判断这四种金属活动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 B. C. D. 1
13、0【答案】B【解析】【分析】组成原电池时,负极金属较为活泼,可根据电子、电流的流向以及反应时正负极的变化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则可判断金属的活泼性强弱。【详解】在两种金属片相连浸入稀硫酸的原电池中,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较不活泼的金属作正极,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负极上金属失电子而导致质量减少,正极上氢离子得电子生成氢气,相连时,外电路电流从流向,则是正极、是负极,金属活动性;相连时,上有气泡逸出,为负极、为正极,活动性;相连时,的质量减少,则为负极、为正极,活动性,通过以上分析知,金属活动性强弱顺序是,答案选 B。【点睛】本题考查金属活泼性的判断,侧重于原电池的考查,注意原电池的组成特点以及工作原
14、理,题目难度不大。易错点为相连时,上有气泡逸出,应该为正极上氢离子得电子产生氢气,注意判断。21.用下图所示装置除去含 CN 、Cl 废水中的 CN 时,控制溶液 pH 为 910,阳极产生的ClO 将 CN 氧化为两种无污染的气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用石墨作阳极,铁作阴极B. 阳极的电极反应式:Cl +2OH 2e ClO +H2OC. 阴极的电极反应式:2H 2O+2e H 2+2OH D. 除去 CN 的反应:2CN +5ClO +2H+N 2+2CO 2+5Cl +H2O【答案】D【解析】A、根据电解的原理,铁作阳极时,铁失电子,参与反应,但根据题中信息,铁不参与反应,因此
15、铁作阴极,故 A 说法正确;B、根据信息,环境是碱性,利用 ClO 氧化 CN ,因此阳极反应式为 Cl 2OH 2e =ClO H 2O,故 B 说法正确;C、根据电解原理,阴极上是阳离子放电,即 2H 2e =H2,故 C 说法正确;D、CN 被 ClO 氧化成两种无毒的气体,即11为 N2和 CO2,环境是碱性,不能生成 H ,故 D 说法错误。点睛: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或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一定看清楚溶液的环境,如本题溶液是碱性环境,H 不能大量共存,因此 D 选项错误。视频22.某兴趣小组研究亚硝酸钠,查阅下列资料,试根据信息回答下列问题。药品 NaNO2 (亚硝酸钠)性质1.在酸
16、性溶液中有较强氧化性,能将 Fe2+ 氧化成 Fe3+ ;2.AgNO2是一种难溶于水、易溶于酸的盐。(1)已知 NaNO2能发生如下反应: 2NaNO 2+4HI=2NO+I 2+2NaI+2H2O。请用双线桥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该反应中氧化剂是_;若有 0.75mol 电子转移,则被还原的氧化剂粒子数为_。 (用 NA表示)(2)误食 NaNO2会导致血红蛋白中的 Fe2+转化为 Fe3+而中毒,可服用维生素 C 解毒。下列分析错误的是_(填序号)。A.NaNO2被还原 B.维生素 C 具有还原性C.还原性: 维生素 C Fe2+ D.NaNO2是还原剂(3)下列方法中,可用来区
17、分 NaNO2和 NaCl 的是_ (填序号)。A. 焰色反应 B.分别滴加酸化 FeSO4溶液和 KSCN 溶液C.在酸性条件下加入 KI 淀粉溶液 D.分别滴加 AgNO3溶液(4)某同学把新制的氯水加到 NaNO2溶液中,观察到氯水褪色,同时生成 NaNO3和 HCl,请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答案】 (1). (2). NaNO2 (3). 0.75NA (4). D (5). BC (6). NO2-+Cl2+H2O=NO3-+2H+2Cl-【解析】12(1)反应中氮元素化合价从+3 价降低到+2 价得到 1 个电子,碘元素化合价从1 价升高到 0 价,失去 1 个电子,根据电子
18、得失守恒可知用双线桥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为。该反应中氧化剂是 NaNO2;若有 0.75mol 电子转移,则被还原的氧化剂是 0.75mol,粒子数为 0.75NA。 (2)A. NaNO2会导致血红蛋白中的 Fe2+转化为 Fe3+,铁元素化合价升高,所以 NaNO2被还原,作氧化剂,A 正确;B. 可服用维生素 C 解毒,即维生素 C 可以把铁离子还原为亚铁离子,所以维生素 C 具有还原性,B 正确;C.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则还原性:维生素 CFe2+,C 正确;D.NaNO2是氧化剂,D 正确,答案选 D。 (3)A. 焰色反应均显黄色,不能区分,A 错误;B.亚硝酸
19、钠能把硫酸亚铁氧化为硫酸铁,所以分别滴加酸化 FeSO4溶液和 KSCN 溶液可以区分,B 正确;C.亚硝酸钠能把碘化钾氧化为单质碘,在酸性条件下加入 KI 淀粉溶液可以区分,C 正确;D.分别滴加 AgNO3溶液均产生白色沉淀,不能区分,D 错误,答案选 BC;(4)氯水褪色,同时生成 NaNO3和 HCl,说明亚硝酸钠被氧化,所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NO2-+Cl2+H2O=NO3-+2H+2Cl-。点睛:注意氧化还原反应的分析思路,即判价态、找变价、双线桥、分升降、写得失、算电子、定其他。其中“找变价”是非常关键的一步,特别是反应物中含有同种元素的氧化还原反应,必须弄清它们的变化情况。因
20、此准确判断出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情况是解答氧化还原反应试题的关键。23.利用下图所示装置测定中和热的实验步骤如下:用量筒量取 50mL0.50molL-1盐酸倒入小烧杯中,测出盐酸温度;用另一量筒量取50mL0.55molL-1NaOH 溶液,并用另一温度计测出其温度;将 NaOH 溶液倒入小烧杯中,设法使之混合均匀,测得混合液最高温度,回答下列问题:(1)为什么所用 NaOH 溶液要稍过量?_13(2)倒入 NaOH 溶液的正确操作是_(填序号)。A沿玻璃棒缓慢倒入B分三次少量倒入C一次迅速倒入(3)使盐酸与 NaOH 溶液混合均匀的正确操作是_(填序号)。A用温度计小心搅拌B揭开硬纸片
21、用玻璃棒搅拌C轻轻地振荡烧杯D用套在温度计上的环形玻璃搅拌棒轻轻地搅动(4)现将一定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稀氢氧化钙溶液、稀氨水分别和 1L 1molL-1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其反应热分别为H 1、H 2、H 3,则H 1、H 2、H 3的大小关系为_。(5)_(填“能”或“不能”)用 Ba(OH)2溶液和硫酸代替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理由是_【答案】 (1). 确保盐酸被完全中和 (2). C (3). D (4). H 1H 2H 3 (5). 不能 (6). H 2SO4与 Ba(OH)2反应生成 BaSO4沉淀的生成热会影响反应的反应热【解析】【详解】 (1)为了确保盐酸被完全中和,所用
22、 NaOH 溶液要稍过量,故答案为:确保盐酸被完全中和;(2)倒入氢氧化钠溶液时,必须一次迅速的倒入,目的是减少热量的散失,不能分几次倒入氢氧化钠溶液,否则会导致热量散失,影响测定结果,故选 C; (3)使盐酸与 NaOH 溶液混合均匀的正确操作方法是:用套在温度计上的环形玻璃搅拌棒轻轻地搅动;温度计是测量温度的,不能使用温度计搅拌;也不能轻轻地振荡烧杯,否则可能导致液体溅出或热量散失,影响测定结果;更不能打开硬纸片用玻璃棒搅拌,否则会有热量散失,故选 D;(4)中和热是强酸强碱稀溶液完全反应生成 1mol 水放出的热量,一定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稀氢氧化钙溶液和 1L 1molL-1的稀盐酸恰
23、好完全反应放热 57.3kJ;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存在电离平衡,电离过程是吸热程,稀氨水和 1L 1molL-1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放热小于 57.3kJ,反应焓变是负值,所以H 1=H 2H 3; (5)硫酸与 Ba(OH) 2溶液反应除了生成水外,还生成了 BaSO4沉淀,该反应中的生成热14会影响反应的反应热,所以不能用 Ba(OH) 2溶液和硫酸代替 NaOH 溶液和盐酸测中和热。故答案为:不能;因为 H2SO4与 Ba(OH)2反应生成 BaSO4沉淀的生成热会影响反应的反应热。24.硫酸是中学化学实验室的常见药品,回答下列问题:I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溶液:(1)某次实验大约需
24、要 1molL-1硫酸溶液 435mL。同学们发现实验室内没有 450mL 的容量瓶,某同学提议用 200mL 和 250mL 容量瓶各一个来配制,你认为该提议_(填“合理” 、 “不合理”)。(2)实验中要配制 0.5molL-1 H2SO4溶液 250mL。则需量取密度为 1.84gmL-1、98%的浓硫酸_ml。蔗糖与浓硫酸的炭化实验会产生大量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某实验小组利用如下装置对该实验进行改进。回答下列问题:注:硬质玻璃管中、处分别为滴有 Na2S 溶液的滤纸、滴有品红溶液的滤纸、滴有酸性 KMnO4溶液的滤纸,a 和 b 分别为两个小气球。(1)图中盛装浓硫
25、酸的仪器名称为_。(2)实验开始后先关闭活塞 K,硬质玻璃管中号试纸变黄,号和号滤纸均褪色,a 处气球变大。硬质玻璃管中实验现象说明炭化实验产生的刺激性气味气体是 SO2,、处发生的变化分别说明 SO2具有_、_和_(填 SO2表现出的性质)。(3)打开活塞 K, a 处气球变小,b 处气球变大。使三颈烧瓶内气体缓慢通过 B 瓶和 C 瓶,一段时间之后,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为证明有 CO2生成,可以在号位罝的滤纸滴加_溶液,该试剂的作用是_。【答案】 (1). 不合理 (2). 6.8 (3). 分液漏斗 (4). 氧化性 (5). 漂白性 (6). 还原性 (7). 品红 (8). 检验混
26、合气体中 SO2是否完全除尽【解析】【详解】I、(1)用 1 个 200mL 容量瓶和 1 个 250mL 容量瓶来配制,导致配制次数增加,误15差较大,因此该提议不合理。(2)实验中要配制 0.5mol/L H2SO4溶液 250mL,则需量取密度为 1.84g/mL、98%的浓硫酸 ;、(1)图中盛装浓硫酸的仪器名称为分液漏斗;(2)号试纸变黄,有单质 S 生成,说明SO2具有氧化性;号滴有品红溶液的滤纸褪色,说明 SO2具有漂白性;号滴有酸性KMnO4溶液的滤纸褪色,说明 SO2具有还原性;(3)由于 SO2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吸收 SO2,所以为保证进入 C 装置的
27、气体全部是 CO2,应该在号位罝的滤纸滴加品红溶液,该试剂的作用是检验混合气体中 SO2是否完全除尽。25.下图所示装置中,甲、乙、丙三个烧杯依次分别盛放足量的 KI 溶液、足量的 CuSO4溶液和 K2SO4溶液,电极均为石墨电极。接通电源,经过一段时间后,测得乙中 c 电极质量增加 32 g。据此回答问题:(1)电源的 N 端为_极;(2)电极 b 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3)电极 f 上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_;(4)电解开始时,在甲烧杯的中央,滴几滴淀粉溶液,你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5)电解前后溶液的 pH 变化情况,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甲溶液_;乙溶液_。【答案】 (1).
28、 正 (2). 2I-2e- = I2 (3). 5.6 L (4). 溶液变蓝 (5). 增大 (6). 减小【解析】考查电解原理, (1)乙装置电解是 CuSO4溶液,c 电极质量增加,发生 Cu2 2e =Cu,因此 c 电极为阴极,d 电极为阳极,即 M 为负极,N 为正极;(2)甲装置是电极 KI 溶液,b电极为阳极,因此电极反应式为 2I 2e =I2;(3)丙装置电解 K2SO4溶液,f 电极为阳极,电极反应式为 4OH4e =O22H 2O,因此有 2Cu4e O 2,产生氧气的物质的量为 32/(642)mol=0.25mol,体积为 0.2522.4L=5.6L;(4)根据
29、问题(2),甲装置产生16I2,碘单质能使淀粉变蓝;(5)甲溶液中电解反应式为I 2H 2O I2H 22OH ,因此甲溶液的 pH 增大,乙溶液电解反应式为2Cu2 2H 2O 2CuO 24H ,c(H )增大,pH 减小。点睛:考查电解原理时,首先看清楚电极的材料,然后利用电解原理进行判断,进行计算时,像本题(3)常常建立关系式进行求解。26.实验室常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少量乙酸乙酯。请回答下列问题:(1)试管 a 中需加入浓硫酸、乙酸各 2 mL,乙醇 3 mL,应该先加入_,最后加入_。(2)试管 a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反应类型是_,通常加入几片碎瓷片,其作用是_。(3)反应
30、结束后,振荡试管 b,静置。观察到的现象是_。【答案】 (1). 乙醇 (2). 乙酸 (3). C2H5OHCH 3COOH CH3COOC2H5H 2O (4). 取代反应 (5). 防暴沸 (6). 试管 b中的液体分层,上层是透明的油状液体【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乙酸乙酯的制备。(1)应向试管 a 中先加入 3mL 乙醇,然后边振荡试管边慢慢加入 2mL 浓硫酸,最后加入2mL 乙酸。关键浓硫酸不能第一个加入试管 a 中。(2)试管 a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2H5OHCH 3COOH CH3COOC2H5H 2O,该反应为酯化反应。试管中加入几片碎瓷片的作用是防暴沸。17(3
31、)由于乙酸乙酯难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具有香味。反应结束后,振荡试管 b,试管 b中的 Na2CO3溶液将乙酸乙酯中混有的乙醇、乙酸除去,静置后观察到的现象是:试管 b 中的液体分层,上层是透明的油状液体并可闻到香味。27.依据氧化还原反应:Zn(s)Cu 2 (aq)=Zn2 (aq)Cu(s)设计的原电池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电极 X 的材料是_;电解质溶液 Y 是_。(2)铜电极为电池的_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X 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3)外电路中的电子是从_极流向_极。(4)盐桥中的 Cl 向_极移动,如将盐桥撤掉,电流计的指针将_偏转。【答案】 (1). Zn (2)
32、. CuCl2溶液 (3). 正 (4). Cu2 2e Cu (5). ZnZn 2 2e (6). Zn (7). Cu (8). Zn (9). 不【解析】【详解】(1)由 Zn(s)Cu 2 (aq)=Zn2 (aq)Cu(s)反应可知,锌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做负极,铜为正极,则电解质溶液为氯化铜。(2)铜为正极,是溶液中的铜离子得到电子,电极反应为:Cu 2 2e =Cu,锌为负极,失去电子生成锌离子,电极反应为 Zn2e =Zn2 ;(3)原电池工作时,电子从负极经过导线流向正极,所以从 Zn 流向 Cu;(4)原电池工作时,阴离子向负极移动,即向 Zn 极移动,若将盐桥撤掉,则不能形成闭合回路,电流计的指针不能偏转。【点睛】根据化学反应设计原电池时,反应中失去电子的物质为负极或在负极反应,如是金属,则该金属做原电池的负极,得到电子的物质在正极反应。正极的电极材料选择石墨或金属性比负极弱的金属电极。原电池工作时,负极失去电子被氧化,正极上溶液中的离18子得到电子被还原,电子从负极流出,经过导电流向正极,溶液中阴离子向负极移动。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