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7 ,大小:62KB ,
资源ID:1184183      下载积分:2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118418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海南省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模块三文化成长历程第13单元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第30讲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课后限时集训.doc)为本站会员(dealItalian20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海南省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模块三文化成长历程第13单元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第30讲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课后限时集训.doc

1、1第 30讲 20 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时间:45 分钟 分值:85 分)(对应学生用书第 359页)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小题,每小题 4分,共 48分)1(2017淮北模拟)孙中山在分析太平天国何以失败时认为:“最大的原因,是他们那一班人到了南京之后,就互争皇帝,闭起城来自相残杀” “那种失败,完全是由于大家想做皇帝” 。为避免这种现象的重演,孙中山提出要实行(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C民生主义 D新三民主义B 民族主义强调反对满洲贵族的封建统治,材料强调的是太平天国的一班人争做皇帝,强调的是民权,故 A项错误;根据材料“那种失败,完全是由于大家想做皇帝”可以看出孙中山认为

2、其失败是因为争做皇帝,没有解决权力的分配问题,而解决此问题的办法只有通过实行民权主义,建立民主共和国,故 B项正确;民生主义强调的是土地问题,与材料无关,故 C项错误;新三民主义和三民主义的最大区别是明确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与材料无关,故 D项错误。2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说:“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吾国治民生主义者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材料说明孙中山实行民生主义的目的是( )A奠定政治革命社会基础 B改革社会财富分配不均C实现生产资料国民共享 D推翻欧美在华殖民统治B 题干信息说明欧洲的问题主要是社会财富分配不均,所以被列为三

3、民主义革命的重要内容,故 B项正确。3(2017黄冈质检)孙中山在大总统宣言书中宣布了合五族共建民国的思路,但1920年在上海中国国民党本部会议的演说中说中国不止五族,应该合各族成为一大民族。1921 年认为“不能笼统讲五族,应该讲汉族的民族主义,使其他各民族同化为汉族” 。1924年又指出,中国应通过联合各宗族,而成为一个民族。这一变化( )A表明孙中山仍然坚持大汉族主义的狭隘观念B适应了中国民族独立与国家统一的时代要求C推动了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第一次合作实现D明确了孙中山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立场B “中国应通过联合各宗族,而成为一个民族”表明孙中山已经脱离了狭隘的大汉族主义的观念,故 A

4、项错误;中国成为一个民族表明孙中山把国家统一和民族独立放在了一起,符合时代的潮流,故 B项正确;推动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第一次合作实现的是共产国际,故 C项错误;明确了孙中山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立场在材料中没有涉及,故 D项错误。24(2017武汉测试)1921 年 6月,孙中山说道:“因中国积弱,主权丧失已久,宜先求富强,使世界各强国皆不敢轻视中国,贱待汉族。实行积极的民族主义,不惜用革命的手段反对外侮。 ”这说明孙中山( )A意识到民生主义比民族主义更为重要B首倡以革命的手段实现民族主义C认为民生主义有助于实现民族的独立D吸收了中共革命纲领的合理成分C “宜先求富强”说明孙中山意识到实现民

5、生主义和民族主义的先后,并不能反映出民生主义比民族主义更为重要,故 A项错误;“不惜用革命的手段反对外侮”说明孙中山倡导以革命的手段实现民族主义,但材料不能反映出“首倡” ,故 B项错误;“宜先求富强,使世界各强国皆不敢轻视中国” ,由此可见民生主义(求富)有助于实现民族的独立(自强),故 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孙中山的主张受到中共革命纲领的影响,故 D项错误。 5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一书中说,孙中山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和新三民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在 1940年提出的,国民党始终称“联共”为“容共” ,即容纳共产党之意。下列对三大政策和新三民主义的认识正确的是(

6、)A与国民革命没有关系 B是抗日战争的产物C政治立场影响历史理解 D历史解释毫无客观性C 三大政策和新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在 1924年召开的国民党“一大”上提出来的,国民党“一大”后,国民革命运动就开展起来了,故 A项错误;三大政策和新三民主义是和国民革命有关的,不是抗日战争的产物,故 B项错误;据材料“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一书中说,孙中山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和新三民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在 1940年提出的,国民党始终称联共为容共 ,即容纳共产党之意”可以看出国共双方站在不同的政治立场上对历史的理解是不同的,故 C项正确;D 项说法太绝对,错误。61925 年 3月,孙中

7、山在致苏俄遗书中说道:“我已嘱国民党进行民族革命运动之工作,俾中国可免帝国主义加诸中国的半殖民地状况之羁绊。为达到此目的起见,我已命国民党长此继续与你们提携。 ”孙中山晚年为了继续完成“民族革命”( )A提出了三民主义 B倡导了三大政策C领导了辛亥革命 D主张“平均地权”B 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在辛亥革命时期提出来的,故 A项错误;据题干材料可以得出孙中山晚年为了继续完成“民族革命”倡导了三大政策,故 B项正确;孙中山晚年领导了辛亥革命不符合史实,故 C项错误;主张“平均地权”是孙中山在辛亥革命时期提出来的,故D项错误。7在中共“二大”上,毛泽东说:“我们无产阶级有自己的阶级利益,民主主义革命成功

8、了,无产阶级只不过得到了一些自由和权利,还是不能完全解放。而且民主主义成功,幼稚的资产阶级便会迅速发展,与无产阶级处于对抗地位。因此无产阶级便必须对付资产阶3级,实行与贫苦农民联合的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二步奋斗。如果无产阶级的组织能力和战斗力强固,这第二步奋斗是能跟着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即刻成功的。 ”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 )A毛泽东对新三民主义持赞成态度B提出无产阶级应掌握民主革命领导权C民主主义革命后应开展社会主义革命D呼吁加快与国民党合作开展民主革命C 材料所给时间是中共“二大” ,即 1922年,此时新三民主义尚未提出,故 A项错误;无产阶级是否要掌握民主革命的领导权是在国共实现第一次合作

9、后,与题干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而且民主主义成功,幼稚的资产阶级便会迅速发展,与无产阶级处于对抗地位。因此无产阶级便必须对付资产阶级,实行与贫苦农民联合的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二步奋斗”可知,毛泽东认为民主主义革命后应该开展社会主义革命,故 C项正确;材料探讨的是民主革命胜利后的事情,而不是与国民党合作开展民主革命,故 D项错误。8(2017黄冈质检)毛泽东在一篇文章中说:“很清楚的,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既然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它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步骤。 ”该文发布的背景是( )A中共“二大”制定出民主革命纲领B全民族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C人民解放战争即将取得最后

10、的胜利D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起来B 题干信息是 1940年毛泽东发表的新民主主义论中的内容,中共“二大”召开是1922年,故 A项错误;1938 年武汉会战之后,抗战进入相持阶段,故 B项正确;新民主主义论发表于全民族抗战时期,不是解放战争时期,故 C项错误;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起来是在 1956年,故 D项错误。9(2017蚌埠质检)下图是毛泽东某部著作的目录内容(部分),对该著作解读正确的是( )一、中国向何处去二、我们要建立一个新中国五、新民主主义的政治十、旧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十一、新民主主义的文化A创造性提出分两步走的革命战略B突破“城市中心论”革命模式C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

11、论D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A 著作的目录内容涉及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由此可以推断这部著作是新民主主义论 ,4在这部著作中毛泽东创造性提出分两步走的革命战略,故 A项正确;著作目录没有涉及“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故 B项错误;著作目录没有涉及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故 C项错误;著作目录没有涉及人民民主专政理论,故 D项错误。101956 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中提出鉴于苏联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的现象,我们要适当地调整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的投资比例,更多地发展农业、轻工业。这表明党和国家领导人( )A加快了社会主义改造的步伐B修改了“一五”计划的部分指标C开始纠正经济建设中的

12、“左”倾错误D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D 社会主义改造在材料中无体现,故 A项错误;根据材料可得出报告的是针对“一五”计划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B 项在材料无体现;C 项在材料中未涉及;根据材料“鉴于苏联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的现象”可得出报告吸取了苏联农轻重比例发展不协调的教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故 D项正确。111979 年 11月 26日,邓小平说: “我们不要资本主义,但是我们也不要贫穷的社会主义,我们要发达的、生产力发展的、使国家富强的社会主义。 ”他还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论断。这些言论( )A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

13、想基础B是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新阶段的又一个宣言书C是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到关键时期提出的D表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逐渐形成和发展D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78 年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故 A项错误;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新阶段的又一个宣言书是指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故 B项错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到关键时期是在世纪之交,与题中“1979 年”不符,故 C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以 1978年 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

14、故 D项正确。12 “1984年我来过广东。当时,农村改革搞了几年,城市改革刚开始,经济特区才起步。八年过去了,这次来看,深圳、珠海特区和其他一些地方,发展得这么快,我没有想到。看了以后,信心增加了。 ”邓小平的讲话推动了(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始B深圳作为 90年代改革开放标志的形成C我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浪潮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施行C 邓小平的上述讲话是在 1992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于 1984年,故 A项错误;上海浦东是 20世纪 90年代改革开放的标志,故 B项错误;1992 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后,我5国掀起了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浪潮,故 C项正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是在

15、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故 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2小题,第 13题 25分,第 14题 12分,共 37分)13(25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英国启蒙思想家洛克在政府论(1690 年)里指出:一个国家应该有三种权力:立法权、执行权、对外权,这三种权力必须分立并相互制衡,以此保证公民的自由、平等和财产安全。但由于执行权和对外权由君主一人掌握,实质上是二权分立。此后孟德斯鸠将政治权力划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司法权的设置和独立是“权力制衡”思想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他说:“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手中,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不同立

16、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不存在了。如果司法和立法权合二为一,则将会对公民的生命和自由施行专断的权力,因为法官就是立法者。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二为一,法官便握有压迫者的权力” 。摘编自翟刚学论洛克与孟德斯鸠分权思想之差异材料二 孙中山的五权宪法学说,包括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考试权和监察权五种行政权力。孙中山在五权宪法里设计了“权能分治”的宪政制度。孙中山将政权与治权分开,让人民掌握“政权” ,而政府则实施的是“治权” 。国家当中的人民是有“权”对政府进行选举、罢免、创制和复决的,这样就可以形成主权在民,政府的“能”必须接受人民的“权”的管控,将人民的“政权”与政府的“治权”分开,形成“以权制

17、能”的行政模式。摘编自马雪芹孙中山五权宪法思想与西方三权分立学说较析(1)根据材料一,概括洛克和孟德斯鸠分权理论的主要差异,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产生这些差异的主要原因。(15 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孙中山五权宪法学说的创新之处,并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孙中山的五权宪法学说。(10 分)【解析】 第(1)问中第一小问差异,应紧扣二者的分权理论,结合所学知识,从分权的内容、分权的目的、权力制衡的方式等角度分析即可;第二小问原因,根据材料一“洛克在政府论(1690 年)里指出”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二者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所处时代不同,然后进行分析即可。第(2)问中第一小问创新,根据材料二“包括立法权

18、、行政权、司法权、考试权和监察权五种行政权力”可以得出将“三权分立”发展成“五权分治”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即可。第二小问评价,从该时期的正反两个角度回答。【答案】 (1)差异:分权内容不同:洛克主张两权分立;孟德斯鸠主张三权分立。分权形式不同:洛克主张阶级分权;孟德斯鸠主张机构分权。分权目的不同:洛克是保护人民的生命、自由和财产;孟德斯鸠是为实现政治自由,反对封建专制。权力制衡方式不同:洛克主张立法权制约行政权(执行权、对外权);孟德斯鸠主张三种权6力互相独立、相互制衡。理论的成熟度不同:洛克认为权力之间存在等级关系,很难实现真正的制约与平衡;孟德斯鸠的分权理论更加成熟、更具可操作性。原因:二

19、者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洛克生活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孟德斯鸠生活在法国封建主义和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的时代,法国的专制王权统治较英国更深重,法国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统治的要求较英国更迫切。二者所处的时代不同:洛克的思想形成于启蒙运动早期,孟德斯鸠的思想形成于启蒙运动的高潮时期,孟德斯鸠吸收了众多思想家的合理成分。(2)创新:增加了监察权和考试权(将“三权分立”发展成“五权分治”)。评价:进步性:实现了政府职能权力的有效分工;提高了行政官员的素质,保证了文官系统的独立性,免受政党干预;监督了政府机关的行为,防止权力腐化,保障民权;吸收和借鉴了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经验和智慧,发展了西方民主政治思想。局限

20、性:主张权力之间分工合作,缺乏相互制约平衡的机制;权能区分学说太过于理想化,人民“政权”对于政府“治权”的制约缺乏具体的办法;过分强调国家自由,抑制个人自由。14(12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孙中山的多数追随者仅致力于推翻满人,建立共和国,而很少有人关注民主重建与解决民生这些更重要的任务。当帝国被推翻、民国成立之时,他们认为自己的主要目标已经实现。他们因此不顾孙中山的反对,情愿同袁这种毫无原则的人进行妥协。至于三民主义,他们完全抛弃了民权和民生主义,只接受了民族主义的部分内容。他们并未意识到在民国建立后,必须继续进行反对帝国主义的抗争。他们也无视孙中山三阶段的革命方略,而只是乐于同

21、遗老遗少合作,并优待废帝,这些都为以后军阀割据及复辟帝制的企图铺平了道路。据徐中约中国近代史整理根据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中国史的相关知识,论证所提观点。(要求:明确写出所提观点,论证须有史实依据。)【解析】 这是一道观点论述题,首先必须根据材料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如:“资产阶级革命派自己葬送了革命成果” ,所拟论题符合要求,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引用12 个具体史实支持论题,对史实的分析准确,由此推导出的结论顺理成章;论述完整、清晰,逻辑严谨,文字通顺。【答案】 示例:观点:资产阶级革命派自己葬送了革命成果。论证: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设计了一个美好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但是,革命派的多数成员未认识到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的重要性,认为推翻清政府即完成了革命任务;袁世凯掌权后走上复辟帝制的独裁道路并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袁世凯及北洋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新的代理人,资产阶级革命派向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封建军阀势力和帝国主义7势力进行妥协。所以,辛亥革命并未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暂时失败。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