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高考讲座(二) 经济发展历程高考第卷非选择题突破环 节 一 “高 考 第 40 题” 规 范 答 题 讲 评材料要“三读”:第一遍“速读” ,带着问题了解材料和题干大意,明确主题;第二遍“细读” ,结合材料出处的说明(时间、国别、背景、会议、著作、人物等),完整准确地掌握题干的内涵和考查意图,以界定考查的时空阶段,弄清楚考查的知识点;第三遍“精读” ,联系设问有针对性地阅读材料,提取与问题有关的信息,可在相关文字下作标注,并理清材料之间的关系,建立材料与所学知识的联系,分清材料中的史实和论点。要点要“三找”:“一找”材料的中心论点,一般来说在“两头” ,材料的中心论点要么是材料第一句,要么是
2、材料最后一句;“二找”材料的层次和要点关键词(时间、空间、限定词、主题字眼等),材料分层一般以句号、分号或省略号为界限,读完后要分层归纳材料要点,联教材,列提纲,材料涉及要点一个也不要丢;“三找”关联点,即寻找材料与设问之间的关联点、材料与材料之间的关联点以及材料与教材之间的关联点。答案组织要“三界定”:一要对应设问,界定好设问的“限定语、中心语、提示语、答项语” ,不要漏掉问题(如“是否” “变化” “有无”等);二要对应好题目和设问,界定好材料、设问和教材三者之间的联系,进而选取相关知识作答;三要界定好设问答案来源,设问一般有四种限制情况,即“根据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 “根据材料结合所
3、学知识”和没有对答题依据做出明确规定。在阅读设问时,应注意某一设问是要求怎样回答的,同时要看清设问要求回答的是什么,有什么限制性条件,在审题时最好把限制条件用笔画上记号,以防答题时出现遗漏和疏忽。高考示例 例 (2014全国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清朝建都北京后,原居住于白山黑水间的各民族人口大量内迁。东北地区出现“沃野千里,有土无人”的状况。清廷把东北地区视为“龙兴之地” ,在此设盛京、吉林、黑龙江将军,实施军事化管辖,设置关口,长期禁止关内人口迁居,往来须持有官方颁发的路票。 “移民之居住有禁,田地之垦辟有禁,森林矿产之采伐有禁,人参东珠之掘掳有禁”。从乾隆年间开始,山东、河北
4、等地“闯关东”者日盛。 “每查办一次,辄增出新来流民” 。他们“不但不肯回籍,抑且呼朋引类,日积日多” ,清廷对东北地区时开时禁。摘编自葛剑雄中国移民史等材料二 1689 年的中俄尼布楚条约 ,划定了清朝与俄国的东段边界。但直至 19 世纪初,黑龙江以北数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民不足 1 万人。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清政府被迫与俄国签订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 。清政府随即开放了哈尔滨以北的呼兰河平原和吉林西北平原。新来移民与当地满、蒙古等族通婚、建庙、演戏、立会、设学堂、建市镇。仅十余年,呼兰地区已是“三城相望,粮产丰饶,商贾因之糜(群)集,流民居户不下十有余万” 。1904 年,清政府全面开放东北
5、各边荒地;1907 年,设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1908 年,仅奉天一省人口已达 1 100 万人。1911 年,清政府制定了东三省移民实边章程。2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东北地区移民过程的特点。(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移民东北的历史作用。解题思路 解答本题要注意“三读” “三找” “三界定” ,体现规范答题的要求。材料要“三读”速读材料,两则材料均围绕清代东北移民进行论述。细读材料一,介绍了东北地区“沃野千里,有土无人” ,清代向东北移民;材料二指出近代清政府开发东北,移民规模逐渐扩大要点要“三找”一找材料的中心论点,材料一的中心论点
6、是清朝建都北京后,开发东北地区;材料二的中心论点是清朝向东北移民的过程。二找体现中心论点的关键句、关键词,材料一中“清廷东北实施军事化管辖” “乾隆年间闯东北者日盛” ,反映了清朝对东北的开发;材料二“清政府制定了实边章程” 。三找中心点与教材的结合点,清政府对东北的管辖答案要“三界定”第(1)问,注意要求是“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结合材料中有关移民的相关史实,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并在此基础上提炼出移民过程的特点。第(2)问,要充分利用材料一和材料二的相关信息,简析移民东北的作用规范答案 (1)清政府由禁止到时开时禁再到鼓励;由自发移民为主到政府主导为主;移民政策
7、受外来侵略影响;移民主要来自邻近省份;移民禁而不止,规模逐渐扩大;从非法移民到合法定居、生产。(2)缓解关内人口压力;增加政府收入;加强对东北地区的管理;促进民族融合、文化交流和先进技术的传播;有助于抵御列强侵略;促进东北开发。运用演练 1(2017全国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雍正时期,各地奏请开矿,清廷经常以“开矿聚集亡命,为地方隐忧”为由,下达“严行封禁” “永远封禁”等命令;对一批朝廷获利甚多的矿产,则由朝廷和地方官府严加控制。1872 年,李鸿章在一份奏折中指出,上海各工厂“日需外洋煤铁”极多, “可忧孰甚” 。他建议清政府“设法劝导官督商办,但借用洋器洋法,而不准洋人代办
8、于富国强兵之计殊有关系” 。清政府采纳李鸿章建议,决定先在部分地区试办“开采煤铁事宜” 。摘编自戴逸主编简明清史等材料二 新中国“一五”计划指出:“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它的勘探进度,资源供应的保证程度,是合理地分布生产力、建立新工业基地、正确地规定工业建设计划的先决条件。 ”为此,国家要求“有计划地展开全国矿产的普查工作” , “加强对某些从前没有发现或者很少发现的和目前特别缺乏的资源(例如石油)以及在地区上不平衡的资源的普查工作和勘探工作” 。据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3(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在雍正年间与 19 世纪 70 年代矿业政策的差异及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9、说明与清代矿业政策相比,新中国“一五”计划期间矿业政策的特点,并简析其意义。【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雍正时期下达严行封禁 永远封禁等命令;对一批朝廷获利甚多的矿产,则由朝廷和地方官府严加控制” “清政府决定先在部分地区试办开采煤铁事宜 ”分析。第二小问雍正年间矿业政策实行的原因根据材料“开矿聚集亡命,为地方隐忧”并联系当时的经济政策分析;19 世纪 70 年代矿业政策实行的原因结合列强的经济侵略、洋务运动的开展及煤铁的重要性分析。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矿产资源的勘探是工业建设计划的先决条件” “有计划地展开全国矿产的普查工作” “加强对特别缺乏的资源普查工作和勘探工
10、作”概括。第二小问从对矿业发展、 “一五”计划及国家工业体系建立等的影响分析。【答案】 (1)差异:雍正年间:限制开矿,政府垄断。19 世纪 70 年代:允许开矿,官督商办。原因:雍正年间: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清廷认为开矿影响社会稳定;政府谋取矿利。19 世纪 70 年代:列强的经济侵略;洋务运动的推动;煤铁等关系到国防、民生,需求很大。(2)特点:列入国家发展计划;服务于国家工业化建设;独立自主开发;特别重视当时缺乏的矿产资源的勘探。意义:奠定了新中国矿业发展的初步基础;促进“一五”计划顺利完成;有利于国家工业体系的建立;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近几年高考试题大多通过运用“新材料” 、设置
11、“新情境”来命制试题,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运用材料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掌握好解题技巧是高考中“水平正(超)常发挥”的关键,应特别注意解答非选择题常见失误及解决办法: 1答题没有思考的过程,看到题目就写,没有完整的答题思路。解决办法:在初读材料的基础上,注意审题,看清问题的具体要求,然后带着问题细读材料;明确材料的主题,了解材料的层次结构;对应材料内容,思考材料内容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点。2不按题目要求做题,审题不清,随意性大。解决办法:认真审题。审题意紧抓“题眼儿” ,揣摩题意;审题型辨别题型,确定方法;审题分注意题分,看分作答。一般来说,分多的题目答案要点多,分少的题目答案要点少。3答题时忽
12、略材料的作用,不能深入地理解和分析材料。解决方法:注意将观点和材料有机结合,充分分析和利用材料。4角度单一、重复。解决方法:注意多角度、多层次、辩证地分析问题。高考示例例 (2016全国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 分)材料一 清朝康、雍、乾长达一个多世纪中,社会总体稳定。清政府取消了人头税,根据4耕地面积确定税额,减轻了下层百姓负担。农业上普遍采用了轮作、复种、多熟等农作制。玉米、甘薯等耐寒、耐旱、高产作物不断推广,人们将林木覆盖的山地和草原广为开垦。人口从清初的 1.8 亿增加到鸦片战争前夕的 4 亿之众,引起了一系列变化:一些地区“游手好闲者更数十倍于前” “田地贵少,寸土为金”
13、;水土流失和草原沙化现象凸显;农业人均收益递减,各地民变此起彼伏。摘编自李龙潜明清经济史材料二 为解决人口压力,康有为认为, “西北诸省土旷人稀,东三省、蒙古、新疆疏旷益甚,人迹既少早谋移徙” 。严复则认为兴办现代实业较垦荒辟田有效得多。到民国时期,有人认为, “人口增加是无止息的,食料的增加是越来越困难的。即使我们能开垦荒地、改良农业、增加生长,总是赶不上人口增加的快” ;至于工业化一途,因需要大量投资,短期内难以搞成。因此很多人认为,解决人口问题的“治本方法”是“迟婚与节育” 。据康有为全集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中期人口膨胀的原因及其影响。(12 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
14、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学者缓解人口压力的主张,并加以简要评价。(13 分)【解题思路】 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中“社会总体稳定” “农业上普遍采用了轮作、复种、多熟等农作制” “玉米、甘薯等耐寒、耐旱、高产作物不断推广” “人们将林木覆盖的山地和草原广为开垦” “清政府取消了人头税”等概括回答。第二小问,从人地关系、环境问题、社会矛盾等角度回答。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中“西北诸省土旷人稀人迹既少早谋移徙” “兴办现代实业较垦荒辟田有效得多” “开垦荒地、改良农业、增加生长” “迟婚与节育”等概括。第二小问,可以从总体上评价,也可以结合近代学者的主张加以评价。【规范答案】 (1)
15、原因:统一与稳定;耕地面积增加;精耕细作;高产作物的推广;税收制度的变革;耕作方式的改进。影响:人地关系紧张;土地过度开发,环境破坏;贫困化,社会矛盾加剧。(2)主张:向人口密度低的地区移民;发展实业吸收劳动力;增加耕地,改良农业生产;节制生育。评价:可以总体评价,也可以就主张分别评价。总体评价:多角度提出缓解人口压力的方法,为后世提供了借鉴;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分别评价:康有为的主张是缓解人口压力的传统方法,但向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大量移民不可行;严复的主张符合时代发展方向,但当时条件尚不具备;节制生育有可取之处,但未认识到人口因素的积极面。运用演练2(2016全国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
16、料一 社会救济是中国古代历朝实施“仁政”的重要内容,主要依赖于政府财政。明初设养济院收孤苦无靠者,按月发口粮。明律规定:“凡鳏寡孤独及笃废之人,贫穷无亲属依倚,不能自存,所在官司应收养而不收养者,杖六十。 ”这是正律中首次纳入社会救济保障条款。清代的法律也有关于社会救济的规定,主要有灾荒救济,高龄老人养赡,设栖流5所以收养流浪贫民,孝子节妇贫苦者救济,贫穷读书人救济等。摘编自邓云特中国救荒史等材料二 英国圈地运动开始后,偷盗者、乞讨者等日益增多,社会不安定因素急剧增加。1601 年,英国颁布济贫法。救济办法因类而异,凡年老及丧失劳动力者,在家接受救济;贫穷儿童则在指定的人家寄养,长到一定年龄时
17、送去做学徒;流浪者被关进监狱或送入教养院。1834 年,新济贫法规定,有劳动能力的失业者必须进“贫民习艺所” ,才能得到救济,而那里的条件比最低工资收入的自由劳动者还要恶劣得多。摘编自陈晓律英国福利制度的由来与发展(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国明清时期救济制度和英国近代济贫制度实施的共同目的,并指出其救济方式的异同。(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英国近代济贫制度相比,西方现代福利制度有哪些发展。【解析】 本题以社会救济为切入点,考查不同时期东西方国家社会救济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综合性强。既涉及学科主干知识,又渗透热点问题,涉及当前精准扶贫这一现实问题。第(1)问中第一
18、小问,结合中英两国救济的对象及材料“英国圈地运动开始后社会不安定因素急剧增加”概括。第二小问,相同点从政府作用、救济方式、保障方法、救济规定等角度分析;不同点结合材料一“社会救济是中国古代历朝实施仁政的重要内容”及材料二“1834 年,新济贫法规定,有劳动能力的失业者必须进贫民习艺所那里的条件恶劣得多”分析。第(2)问,要结合教材内容回答,落脚在教材主干知识上。【答案】 (1)共同目的:救济弱势群体;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政权认同。相同:政府主导;设置救济机构;立法保障;因类而异。不同:英国的救济对有劳动能力的贫民带有惩戒性质;中国的救济制度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2)发展:从单纯的救济发展成为公民
19、的社会权利,得到立法和制度上的保证;福利种类众多;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环 节 二 “高 考 第 41 题” 提 分 捷 径 讲 练1开放探究型试题的不变开放探究型试题始终不变的是对历史思维能力的考查。始终要求对材料中的观点进行论证,或者要求提出不同的观点进行论证,或者提出修改意见并加以说明,或者指出相同点与不同点进行说明。2开放探究型试题的应对策略(1)要关注新观点、新知识由于高考对能力考查的要求很高,考题的材料往往超出教材的范围。学生在复习备考时,6对于课程标准中涉及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除了牢牢掌握教材上的评价外,还需要经常跳出教材,提出不同的史学观点,发现不同的历史视角
20、,了解一些学术前沿的研究成果。掌握好这些,有利于同学们拓宽历史视野,不至于在考试中看到不同于教材的学术观点就无所适从。(2)运用好三段式的论证所谓三段式论证,就是第一段直接提出自己的观点,第二段分几个角度进行论证,第三段进行小结,升华观点。加强开放性试题练习,逐步提升自己的论述能力。(3)注重历史学科多元史观近年来,唯物史观、全球史观、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社会史观等日益影响着高考试题的命制。高考示例(2016全国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近代以来,在列强的压力下,中国被迫开放了一系列通商口岸。自 1898 年至 1910年,清政府又主动开设了 30 余个商埠。据严中平等编中国近代经济
21、史统计资料选辑等从材料中提取一个有关自开商埠的信息,并加以简要分析。【解题思路】 本题以清末自开商埠为切入点,考查自开商埠的特点及其原因,是一道开放性试题,考查角度新颖。解答本题,首先要提取归纳材料中的一个主题,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观点必须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特别要注意论据一定要充分说明论点。【规范答案】 评分要求:所提取信息明确清晰,必须源自材料;论据准确,史实引用合理,围绕所提取的信息;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示例:集中于沿海地区。沿海地区已有众多被迫开设的通商口岸,交通相对便利、经济相对发展;自开商埠,可分洋人之利,且可利用便利条件,促进地区发展,并抵御外来侵略。运用演
22、练3(2015全国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19502008 年我国部分节假日一览表年份法定假日天数节假日1950 1995 2000 2008元旦 1 1 1 1春节 3 3 3 3劳动节 1 1 3 1国庆节 2 2 3 3星期日 1 1 1 17星期六 1 1 1清明节 1端午节 1中秋节 1上表能够反映我国节假日变化的多种趋势。指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说明形成的历史原因。【解析】 本题是一个图表题,从每一列或每一类中分析出变化趋势,应该是不难的。重点是图表时间跨越了 1978 年,因此在总结原因时,首先要考虑改革开放,其次再结合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及国家政策等方面作答。【答案】
23、 评分说明:正确指出材料反映的一种变化趋势,如法定假日总天数从少到多,成为法定假日的传统节日种类增多,小长假出现和增多等,根据史实对变化趋势、原因的说明充分恰当即可。示例:趋势:改革开放后法定假日总天数从少到多。原因:实行改革开放,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休闲娱乐需求增加;增加假日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一种手段;政府更加注重民生。1从能力要求上看试题注重考查考生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四项基本的能力要求。2从考查目标上看近几年文综第 41 题以社会重大时事热点、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和学术争论为载体,以学科知识为依托,突出历史学科的价值导向功能。
24、3从考查内容上看近几年高考文综第 41 题重视对历史主干知识的依托,选取新材料,创设新情境,试题命制灵活,在覆盖面上属于小切口、深内涵,重视对背景、结果及影响的探究。4从开放角度上看开放性试题是与传统问题中条件结论的“封闭性”相对而言的,它主要考查考生是否具有变通的能力,是否具有知识迁移的能力,是否具有创新能力。近几年设问的开放性日益增强、答案设计上也日益体现多元化。高考示例例 (2017全国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时间 中国 外国14 15世纪朱元璋在位期间,与占城、爪哇、暹罗等 30余国进行官方贸易。废除丞相制度。德国人古登堡发明了最早的印刷机。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8郑和七下西洋
25、,是世界航海史和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史上的壮举。佛罗伦萨 200 余家纺织工场雇佣 3万余名工人。16 世纪张居正进行赋役合一、统一征银的“一条鞭法”改革。李时珍本草纲目刊刻。玉米、番薯、马铃薯等高产作物传入中国。汤显祖出生,代表作牡丹亭表现男女主人公冲破礼教束缚,追求爱情自由。哥白尼提出“太阳中心说” 。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到中国,传播了西方自然科学知识。莎士比亚出生,代表作哈姆雷特。17 世纪朱子学在日本为官方推崇,成为显学。茶叶大量输往欧洲。宋应星天工开物刊刻。美洲白银大量流入中国。郑成功收复台湾。英国入侵印度,英属东印度公司在印度开展殖民活动。英国早期移民乘“五月花号”到达北美。据李亚凡编世
26、界历史年表等上表为 1417 世纪中外历史事件简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解题思路】 (1)本题列举了 1417 世纪中西方若干政治、经济、文化、对外关系等领域的重要史实,要求考生提取信息并形成论题,进行论述。该题考查的关键能力,包括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四个层级;考查的学科素养,囊括了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等方面,多角度、多层次考查考生的综合素质。(2)本题旨在考查考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发现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加以探究和论证的能力。试题通过表格形式列出了
27、1417 世纪中西方的重大历史事件,这些事件的对比蕴含着历史发展的趋势和方向。题目要求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可以提炼多种信息,如中西文化的交流、中西社会制度发展趋向等,只要言之有理,体现出“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即可,阐述时注意史论结合。(3)解答本题的方法技巧审题: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论题:中外对比,提取中外历史信息,写出论题。阐述:论题、阐述具有开放性、多样性。【规范答案】 示例一论题:新航路开辟给明代的影响阐述:新航路的开辟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文明开始会合交融,日益连成一个整体,以西欧为中
28、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新航路开辟后,中国的茶叶、瓷器大量输往欧洲,美洲白银大量流入中国,明中后期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一条鞭法改革,推行货币地租,征收统一的银两;美洲的玉米、9番薯、马铃薯等高产作物传入中国,有利于农产品商品化,有利于中国人口的增殖;欧洲传教士东来,客观上传播了西方自然科学知识,同时也把中国文化带到欧洲,推动了欧洲的进步。欧洲殖民者的东来,占据澳门、台湾,威胁着封建统治,损害了国家主权。新航路开辟既给中国带来了积极影响,又给中国带来殖民侵略的威胁。示例二论题:全球化有利于文明的交流阐述:新航路的开辟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文明开始会合交融,日益连成一个整体,世
29、界经济全球化有利于文明的交流。新航路开辟后,中国的茶叶、瓷器大量输往欧洲,美洲白银大量流入中国,明中后期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美洲的玉米、番薯、马铃薯等高产作物传入中国,有利于农产品商品化,有利于中国人口的增殖。欧洲传教士东来,传播了天主教,也传播了西方自然科学知识,同时传教士也把中国文化传播到欧洲,推动了欧洲的进步。新航路开启了全球化进程,加速了人类不同文明间的交流,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运用演练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计划经济体制”这个概念出自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伊里奇先生在 1906 年写的土地问题和争取自由的斗争中说道:“只要存在着市场经济,只要还保持着货币权力和资本
30、力量,世界上任何法律也无力消灭不平等和剥削。只有实行巨大的社会化的计划经济制度,同时把所有的土地、工厂、工具的所有权转交给工人阶级,才能消灭一切剥削。 ”苏联出现以后,计划经济的理论发展得到了提高,苏联经济学家普列布拉津斯基写了新经济 ,系统完善地树立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干预经济的模式。根据材料并结合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有关知识,概括材料中列宁关于计划经济的论述,对其提出一条修改建议并说明修改理由。(要求:所提修改建议及理由观点正确,符合历史事实)【解析】 本题为开放探究型试题。解答时应注意列宁的论述中将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根本对立起来,对未来的计划经济模式进行了美好的展望。结合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可知,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并不是完全对立的,而是在具有自身特色的基础上彼此兼容的,可以适当引用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内容阐述。【答案】 列宁的观点:将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对立起来,认为计划经济是消灭一切剥削的最佳途径。修改建议: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不是对立的而是并存或兼容的,发展经济靠的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理由:略。(言之有理即可)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