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3 ,大小:725.50KB ,
资源ID:1184558      下载积分:2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118455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检测试题.doc)为本站会员(medalangle361)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检测试题.doc

1、- 1 -华中师大一附中 20182019 学年度上学期期中检测高二年级生物试题时间:90 分钟 满分:90 分 一、选择题:本 题共 30 小题,120 小题每题 1 分,2130 小题每题 3 分,共 5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要求的。120 世纪 30 年代,人们将环颈雉引入一个岛屿,在 19371942 年期间,这个种群数量增长的情况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年份(年) 1937 1938 1939 1940 1941 1942种群数量(只) 25 46 208 440 770 1380A该岛屿对环颈雉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为 1380 只B随着种群数量的增加,

2、该种群种内斗争逐渐减弱C在 19371942 年期间,该种群数量增长大致呈“S”型D该种群数量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2下列各项研究中不属于群落水平研究的是A哪些种群在数量上占优势 B各个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 C一些种群的兴起或消失 D种群各年龄期个体比例 3森林群落中由于老龄树木死亡造成林冠层出现空隙,称为林窗。研究者调查了某森林中林窗与林下的土壤动物群落,得到下图所示的结果。据此不能推断出 A光照明显影响了土壤动物群落的水平结构B林窗和林下不同层次的土壤动物种群密度不同C在各层次中林窗的土壤动物丰富度均高于林下D林窗和林下土壤动物种类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少4下表为养鱼对水稻产量和稻

3、田土壤有机质含量影响的实验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2 -处理 水稻产量(kg/hm 2) 土壤有机质(%)稻田养鱼 4023 272对照 3474 256A稻田养鱼使水稻更多的从土壤中吸收鱼粪中的有机质B稻田养鱼使稻田生态系统中的营养结构复杂程度提高C引入稻田中的鱼同样受到食物和生存空间等因素的限制D鱼可以吃掉稻田中的害虫和杂草,从而提高了水稻产量5群居动物中有一种警报系统,只要有一个动物发现捕猎者,它一发出警报,就可引起全群反应。有人将一只饥饿的苍鹰放出使之向鸽群袭击,观测鸽的种群数量与报警距离之间的关系,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 食 物 链 中 鸽 和 苍 鹰 一 定 属 于

4、 第 二 营 养 级 和 第 三 营 养 级B鸽对苍鹰的大声鸣叫、 群飞骚扰属于传递物理信息C鸽种群密度越大反应越快,被苍鹰捕杀的机会越少D鸽通过报警 使同伴逃跑或群起抵抗,属于互利共生关系6北 极 北 部 冰 雪 覆 盖 的 荒 原 地 带 和 北 极 南 部 森 林 群 落 之 间 的 过 渡 地 区 被 称 为 苔 原 。 在 苔 原 生态 系统 中 , 动 、 植 物 种 类 稀 少 , 其 他 生 物 大 都 直 接 或 间 接 依 靠 地 衣 来 维 持 生 活 。 下 列 叙 述 错 误 的是A地衣是苔原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的起点B苔原生物群落只有水平结构没有垂直结构C寒冷利于苔

5、原生态系统的土壤有机质的积累D南部森林群落会影响苔原的演替速度和方向7右图是某农业生态系统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人B该生态系统可实现物质循环再生- 3 -C沼气池内微生物的活动促进了能量的循环利用D照射到大棚中的太阳能可以全部输入该生态系统8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下列人类活动与该理念相符合的是A为增加耕地面积,大量围湖造田 B为保护生态环境,禁止乱砍滥伐C为提高农业产量,大量使用农药D为增加生物多样性,大量引入新物种9对板栗园内的栗瘿蜂和长尾小蜂的数量进行连续多年的监测,结果见右图。下列说法正确是A0911 年栗瘿蜂在与长尾小蜂的竞争中占优势B栗瘿蜂数量和

6、长尾小蜂数量之间存在正反馈调节C调查栗瘿蜂和长尾小蜂的种群密度需用样方法D栗树同化的能量部分传递给了栗瘿蜂和长尾小蜂10从裸露的岩石上长出森林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演替过程。发生在裸露岩石上的群落演替顺序正确的是A地衣、苔藓草本灌木森林阶段 B地衣、苔藓灌木草本森林阶段C草本地衣、苔藓灌木森林阶段 D地衣、苔藓草本森林灌木阶段11下列实验操作会导致 所得数据偏小的是A调查高度近视在人群中的发病率时,在患者的家系中进行统计B进行验证分离定律的杂交实验时,所选相对性状不易区分C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所用的诱虫器的金属网孔眼太小D用标志重捕法调查野兔的种群密度时,标志物过于明显导致野兔易被捕食12如图

7、所示为一对夫妇的基因型和他们子女的基因型及对应的表现型(秃顶与非秃顶)。有另一对夫妇的基因型为 b b 和 bb, 则生一个非秃顶孩子的概率为A1/2 B1/3 - 4 -C1/4 D3/413利用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进行正反交实验,统计发现后代雄性个体的性状始终与母本保持一致,下列分析合理的是A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不可能位于细胞质中B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C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可能位于 X 染色体上D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可能位于 Y 染色体上14玉米籽粒颜色由 A、a 与 R、r 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A、R 同时存在时,籽粒为紫色,缺少 A 或 R 时,籽粒为白色。下列有关叙述错误

8、的是A紫粒玉米的自交后代一定 表现为紫粒B白粒玉米的自交后代一定表现为白粒C基因型为 AaRr 的玉米,其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紫粒白粒=13D若杂交后代中紫粒白粒=35,则白粒亲本的基因型为 aaRr 或 Aarr15白 化 病 为 常 染 色 体 隐 性 遗 传 病 , 色 盲 为 伴 X 染 色 体 隐 性 遗 传 病 。 有 一 对 夫 妇 , 女 方 的 父 亲患色 盲 , 本 人 患 白 化 病 ; 男 方 的 母 亲 患 白 化 病 , 本 人 正 常 , 预 计 他 们 的 子 女 只 患 一 种 病 的 概 率是A3/8 B1/8 C1/2 D1/416下列有关性别决定与伴性

9、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B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C伴 X 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女性患者的儿子一定患病D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人群中女性患者远多于男性患者17某同学利用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的装置,重新设计了如下实验:甲乙两个容器中各放置两种小球,甲容器每个小球上分别标记 A 或 a,乙容器每个小球上分别标记 B 或 b (见下图) 。- 5 -实验时每次从甲乙两个容器中各随机抽出一个小球,记录组合情况,如此重复多次并计算各种组合间的比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乙两个容器中的小球总数量比应为 11B每个容器中两种小球的数量比都应为 11C模拟实验表明雌雄

10、配子自由组合几率为 1111D重复的次数越多,组合间的比例越接近 111118同源染色体是指A条染色体复制形成的两条染色体 B减数分裂过程中配对的两条染色体C形态特征大体相同的两条染色体 D分别来自父方和母方的两条染色体19人类卵细胞和精子发生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细胞中染色单体数最多可达 92 条B姐妹染色单体携带的遗传信息可能是不同的C次级精(卵)母细胞中都可能含有两条 X 染色体D一个精原细胞产生两个相同精子的概率最大为122320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是A体细胞中成对的等位基因或同源染色体在杂交过程中保持独立性B受精卵中成对的等位基因或同源染色体一半来自母方,另一半来自

11、父方C减数分裂时,成对的等位基因或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配子D雌雄配子结合形成合子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21已知马的栗色和白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一匹白色公马与一匹栗色母马交配,先后生出两匹白色母马。根据以上信息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A马的白色对栗色为显性B马的毛色遗传为伴性遗传C两匹白色母马的基因型一定相同D白色公马与白色母马基因型一定不同22右图为某种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隐性遗传病系谱图(深色代表的个体是该- 6 -遗传病患者,其余为表现型正常个体) 。已知1、1 和4 都是纯合子,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2 和4 一定都是纯合子B3 和4 为杂合子的概率不同

12、C1 和2 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 7/12D1 和2 结婚,后代患病的概率是 1/6423某二倍体植物在自然状态下为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有高茎(D)与矮茎(d) 、红色果(R)与黄色果(r)两对相对性状,这两对性状独立遗传。某小组这两对性状展开了如下测交实验。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测交后代(F 1)表现型种类及比例测交类型高茎红色果 高茎黄色果 矮茎红色果 矮茎黄色果父本隐性纯合个体 4 1 1 4母本隐性纯合个体 1 0 0 1A测交所用的父本和母本基因型相同B部分雌、雄配子可能丧失了受精能力C若将 F1中高茎红色果种下,自然状态下 F2中高茎红色果植株占 7/10D若将 F1中高茎红色果与矮茎

13、黄色果杂交,F 2中高茎红色果植株占 5/1224昆虫附肢可分为基节、中节和梢节,各节中有数量不等的刚毛。研究发现,a、b、c 三个基因与不同节段的发育有关,a +、b +、c +为野生型基因,a -、b -、c -为对应的等位基因。下图为不同基因型个体发育到同一阶段的表现型。据图分析,下列推论错误的是 Aa +仅影响梢节的发育 Bb +仅影响基节的发育C基节的发育受到 b+与 c+的影响- 7 -D中节的发育受到 a+与 c+的影响25人类的性染色体存在如图所示的同源区段(I 区)和非同源区段(II-1 区、II-2 区) ,当基因位于同源区段时,X、Y 染色体上就都有该基因或其等位基因。甲

14、、乙、丙、丁 4 个系谱图中的致病基因均位于性染色体上(图中深色表示患者) 。若不考虑变异,则致病基因一定在I 区的系谱图是A甲 B乙 C丙 D丁26兔子的毛色有青色(b 1) 、白色(b 2) 、黑色(b 3) 、褐色(b 4) ,控制毛色的基因在常染色体上,已知 b1、b 2、b 3、b 4互为等位基因,且 b1、b 2、b 3、b 4之间有不循环但有一定次序的完全显隐性关系(即如果 b1对 b2为显性、b 2对 b3为显性、b 3对 b4为显性,则 b1对 b4为显性,可 表 示 为 b1 b2 b3 b4) 。 为 探 究 b1、 b2、 b3、 b4之 间 的 显 隐 性 关 系 ,

15、 有 人 做 了 如 下 杂 交 实 验 :甲组:纯种青毛兔纯种白毛兔F 1为青毛兔乙组:纯种黑毛兔纯种褐毛兔F 1为黑毛兔丙组:F 1青毛兔F 1黑毛兔下列推断错误的是A若丙组杂交子代为青毛白毛11,则显隐性关系为 b1b 2b 3b 4B若丙组杂交子代为黑毛褐毛11,则显隐性关系为 b3b 4b 1b 2C若丙组杂交子代为青毛黑毛白毛211,则显隐性关系为 b1b 3b 2b 4D若丙组杂交子代为黑毛青毛白毛211,则显隐性关系为 b3b 1b 4b 227两 个 基 因 型 均 为 aaBb 的 动 物 精 原 细 胞 , 用 3 种 不 同 颜 色 的 荧 光 物 质 分 别 标 记

16、基 因 a、 B 和b,- 8 -两细胞分别进行了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精细胞中都有 3 种颜色的 3 个荧光点B初级精母细胞中可能有 3 种颜色的 6 个荧光点C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中可能有 3 种颜色的 4 个荧光点D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中有 3 种颜色的 6 个荧光点28在一个基因型为 AaXBY 的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后,若出现两个 AXBY 类型的变异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这两个变异细胞都是初级精母细胞B该细胞的核 DNA 数是体细胞的一半C 形成该种细胞过程中,A 和 a 一定随姐妹染色单体分开而分离D形成该种细胞的同时,还会形成两个 a 类型的

17、变异细胞29在对某自然保护区内甲、乙两个不同物种的种群数量进行了调查之后,又开展了连续 4年的跟踪调查,计算其 L 值(L=当年末种群个体数量/前一年末种群个体数量) ,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这 4 年调查期间的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第 1 年末甲乙两种群的增长速率不一定相等B第 2 年末乙种群数量不一定大于甲C第 3 年末乙种群数量达到了最大值D这 4 年中甲种群每年增加的数量是相等的30下图为某生态系统植物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被植食动物利用过程中的能量流动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与植物的呼吸消耗量之和即为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B占之和的百分比为这两个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C用

18、于植食性动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9 -D代表的能量可流向分解者二、非选择题:共 40 分31 (10 分,除标注外,每空 2 分)水华是指淡水水体中蓝藻等藻类大量繁殖后使水体呈现绿色的一种生态现象。某大型水库近年来常常爆发大规模水华,为探究水华爆发的原因,研究者调查并分析了影响藻类数量变动的部分环境因素,结果如下图 1 所示;另外在实验室模拟环境中测得不同温度和光照组合条件下的蓝藻生长情况,结果如下图 2 所示。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从种间关系角度分析,图 1 中的“抑制”是通过_关系来实现的。大量捕捞_(填“鲢鱼”或“银鱼” )更容易导致水华的爆发,判断所依据的原理是_。(2)周边农业、

19、工业的含 N、P 污染物直接流入水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水体富营养化后,水中含氧量会降低,严重时会使水生动物大量死亡。水中含氧量降低的原因之 一是藻类大量繁殖,导致夜间_ _:原因之二是藻类随即大量死亡,导致_。(3)进入春季后,气候条件逐渐由低温低光照变为高温高光照。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暖高温低光照高温高光照低温低光照- 10 -的影响,春季升温时间提前。根据图 2 推测,气候变暖对一年中水华初次爆发时间的影响是_。32 (10 分,每空 2 分)下左图 是某动物体内某些细胞分裂的示意图,右图的曲线图表示该动物细胞分裂时一条染色体上 DNA 的含量变化。分析回答:(1)该动物的原始生殖细胞内有

20、 染色体 条。(2) 成熟生殖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体细胞的一半,其原因是 。(3) 在曲线图中,ab 段 DNA 含量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在 A、B、C 三图中,与 bc 段相对应的细胞是图 。(4)若该动物体细胞内有两对等位基因 Y、y 和 R、r,它们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图 C 细胞分裂形成的两个子细胞的基因组成可能为(不考虑交叉互换和基因突变)。33 (10 分)果蝇的灰体/黑檀体、长翅/残翅为两对独立遗传的相对性状。某小组用一对灰体长翅果蝇杂交,杂交子代中灰体长翅灰体残翅黑檀体长翅黑檀体残翅=9331。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上述杂交结果,不能判断控制灰体/黑檀体性状的基因是位于

21、 X 染色体还是常- 11 -染色体上,请用遗传图解和简要文字说明理由(相关基因用 A/a 或 XA/Xa表示) 。若要确定该基因是否位于 X 染色体上,还需进行的最简单操作是_。(2)根据上述杂交结果判断,长翅/残翅这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为_。若已知控制长翅/残翅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请用上述杂交子代果蝇为材料,设计一个杂交实验,判断一只具有该显性性状的雄果蝇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要求写出杂交组合和预期结果)_。34 (10 分)某植物的花色受常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 Aa、Bb 控制,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这两对基因与花色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将两株基因型不同的纯合白花植株杂交

22、得 F1,F 1再自交得 F2,则 F2植株- 12 -_(填“会”或“不会” )出现性状分离,原因是(回答中应包含两亲本的基因型)_。(2)有研究人员发现白花植株的细胞内均不含酶 B,推测“只要存在基因 a,基因 B 就无法合成酶 B”。现有各种花色的纯合植株若干,请选取两株植株,通过杂交实验,在最短的时间内确定上述推测是否成立,实验思路是_,预期结果及结论_高二年级生物答案1 2 3 4 5 6 7 8 9 10D D B A C B B B D A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C C C A C B C B D D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3、 29 30C C D A A D C D D B31. (10 分,除标注外,每空 2 分)(1)捕食(1 分) 鲢鱼( 1 分) 食物链(网)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稳定性就越高。 (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就越强。 )(2)呼吸作用增强,消耗了大量溶氧 需氧型微生物大量繁殖,进一步消耗了溶氧(3)时间提前32.(10 分,每空 2 分) 4 减数分裂时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3) 在间期完成 DNA 的复制 A 和 B YR、YR 或 Yr、Yr 或 yR、yR 或 yr、yr33.(10 分)- 13 -(1)若基因在常染色体上, 则若基因在 X 染色体

24、上,则 即基因无论是在常染色体上还是 X 染色体上,子代灰体黑檀体均可为 31,故无法判断。(3 分)观察子代黑檀体是否全为雄性(或统计子代中黑檀体个体的性别比例) 。 (2 分) (2)长翅 (1 分) 用该显性雄果蝇与隐性雌果蝇杂交(或该雄果蝇残翅雌) ,若后代均为显性(或“长翅” 、 “未出现性状分离” ) ,则该雄果蝇为纯合子;若后代显性隐性=11(或“长翅残翅=11” 、 “出现隐性” 、 “出现残翅” 、 “出现性状分离” ) ,则该雄果蝇为杂合子。 (4 分)34.(10 分)(1)不会 (1 分) 两亲本植株的基因型分别为 aaBB、aabb,F 1的基因型为 aaBb,因此F2植株全为aa ,可知所有 F2植株都无法合成酶 A,所以全为白色。 (3 分)(2)实验思路: 用一株红花植株与一株白花植株杂交得 F1,观察 F1的花色 (2 分)预期结果及结论:若 F1全为粉花,则推测成立;若 F1全为红花,则推测不成立。 (4 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