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湖北省罗田县一中 2018-2019 学年高二历史 10 月月考试题时间:90 分钟 总分:100 分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1、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西至渭河上游、东至渤海湾的不同国族的贵族墓葬中的青铜礼器,都具有相似的器物组合、造型样式和纹饰种类。据此可知A 各地生产力水平趋向于平衡B 青铜礼器被赋予了宗教色彩C 分封制扩大了周朝统治疆域D 不同地区的文化进一步融合2、1905 年,端方等出洋考察宪政官员回国“奏请官员剪发之折,两宫深滋不悦” 。1910 年清政府下达了一道谕旨, “凡我臣民,均准自由剪发” 。清廷前后态度的变化反映出:A. 近代化发展是大势所趋
2、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传统的习俗理念被颠覆 D.民众心理发生本质变化3、毛泽东 1938 年在论持久战中指出:抗日战争是持久战,中国必将取得这场战争的最后胜利。同年,蒋介石日记中写道:“倭寇民族特性急而短,而其军事学术非德式即法式,皆以短兵白刃速战速决为性能。我应以坚韧、忍耐、延缓、持久之道,致其死命也。 ”这说明( )A国共第二次合作正式形成B国共两党领袖对抗日所见略同C中国的抗战是持久抗战D国共两党的抗日政策完全一致4、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 ( 前: 384 前 322 年 ) 有一句名言:“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 ”以下对此的理解,正确的是 准确揭示了人的本性 表达了作者的民主意识
3、 反映了古希腊的社会政治环境 体现了公民政治的理念A B C D 5、公元前 287 年,为了弥补十二铜表法对财产侵害问题上规定的不足,颁布阿奎利亚法 。规定:“因违法杀害他人的奴隶、四足动物或家畜,按照它们被杀前一年中的最高价格予以赔偿,而对其他财物的损害,以它们在最后 30 天中的最高价格为准。 ”这规定A.限制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 B.促进了罗马商品经济的发展C.是罗马法趋于理性的体现 D.体现了对生命和财产的尊重6、美国制宪会议的许多代表认为民众“动乱多变”,主张“人民尽量少管政府的事”,华盛顿也呼吁代表们不要仅仅“为了取悦人民”而制定文件。下列最符合这一思想的是( )A.大法官的产生和
4、任期 B.国会议席的分配方式C.有关分权制衡的内容 D.种族歧视的相关内容7、 共产党宣言有 7 篇序言,均是根据历史的发展不断做的修改补充。如 1872 年序言:“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所以第二章末尾提出的那些革命措施根本没有特别的意义。如果是在今天,这一段在许多方面都会有不同的写法了。”这体现出,马克思和恩格斯A 具有自我批判与革新的意识与精神B 使工人运动有了科学的理论指导C 始终以科学社会主义运动为研究重点D 把理论运用与历史发展完美结合- 2 -8、历史学家雅克鲁热里在评价法国某场革命时说,它是“19 世纪的最后一次革命,是 19世纪法国的革命史诗的
5、顶点和终点” 。在这场革命后法国社会的精英分子才在对社会动乱的进一步恐惧中,使资产阶级共和制最后确立,雅克鲁热里所评价的这场革命是A 法国大革命 B 法国二月革命C 法国七月革命 D 巴黎公社9、十月革命前的二月革命是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但其结果却超出了一般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具体表现在( )A.推翻了君主专制政体 B.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C.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D.布尔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在苏维埃中占据了多数席位10、有学者描述二战后的某一现象“从本质上否定了雅尔塔体系,在地缘政治舞台上作出了另外的选择,无论是苏联还是美国最终都得屈服于这种选择。 ”作者描述的现象是( )A、 西欧
6、经济一体化进程 B、第三世界的发展壮大C、中美关系的逐渐改善 D、经济全球化日益加强11、 “如果世界在 1948 年没有分成两个对立的阵营,如果朝鲜不是处在这两个阵营的中间,那么发生在这个晨静之乡的冲突可能会是严重的,也许会是激烈的,但它最终会在朝鲜范围内,以朝鲜的方式得以解决。 ”该观点意在强调朝鲜问题的成因是( )A 朝鲜半岛重要的战略位置 B 朝鲜缺乏解决分裂问题的实力C 北约与华约在亚洲尖锐对立 D 美苏“冷战”及其双方的争夺12、亨利基辛格在世界秩序中说:“为结束自己大陆上的战祸所做的努力预兆并催生了近代世界的智慧;避免对绝世价值做出评判,转而采取务实的态度接受多元世界,寻求通过多
7、样性和克制渐渐生成秩序” 。下列各项中体现“近代世界智慧”的是A 凡尔赛体系的形成 B 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C 两极格局的形成 D 欧洲共同体的成立13、20 世纪 60 年代末,在世界贸易总额中,西欧国家仅欧共体六国所占比例就超过 39%,美国同期从 1957 年的 209%下降到 151%。在世界工业生产中,1951 年至 1970 年,西欧所占比例由 208%升至 286%,美国同期则由 486%降至 378%。据此可知,西欧经济的发展A 促进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B 强化了欧洲为主导的世界格局C 缓和了西欧国家与美国的矛盾 D 推动了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演进14、下图分别是 1867188
8、5 年外国棉布进口值趋势图(图甲)及棉纱进口值趋势图(图乙) ,造成两图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是( )- 3 -A中国陷入世界市场 B洋务民用企业发展C资本主义发展迅猛 D自然经济强烈抵制15、我国近代某个工厂刚刚创办时“正厂初办,下走无状,不能得世界之信用” , “既不能昭布信义、集累亿之赀,又不能速取捷效、执谗谤之口,独立搘拄,呼助无人” 。以下是18401956 年我国四种经济形态的发展变化图,符合该工厂形态的是( )16、1943 年 6 月 7 日, 申报刊登的商业利润与大众生活:“限制利润,为统制经济土(注:原文无法辨识)所要求的一个条件;安定比生,为战时经济政策所要求的一个条件。
9、因此,上述两种条件的配合,乃是其绝对的必要性。 ”文章宣传了当时在上海等地推行的经济统制政策,这种政策( )A利于日本掠夺中国战略资源 B加速了官僚资本的急剧膨胀C有利于市场繁荣和民生改善 D限制利润符合节制资本思想17、罗斯福认为,一个政府“如果对老者和病人不能给予照顾,不能为壮者提供工作,不能把年青人注入工业体系之中,听任无保障的阴影笼罩每个家庭,那就不是一个能够存在下去,或是应该存在下去的政府”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采取的措施是( )A、通过联邦紧急救济法 B、制定社会保险法C、制定全国劳工关系法 D、制定国家工业复兴法18、古代中国某位思想家说:“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
10、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下列言论与之有相通之处的是A.“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B.“天为君而覆露之,地为臣而持载之”C.“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D.“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19、孔子说“学而优则仕” ,而他的弟子曾参要求:“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这表明儒家( )A强调学养与修养并重 B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C以“仁”为思想核心 D注重追求功名的官本位思想20、秦以三晋法家指导政治,汉初黄老学说显示了南方楚文化的影响,而汉武帝时期的儒- 4 -家独尊则是东方齐鲁文化的胜利。这说明秦汉时期( )A统治者的偏好决定政策走向 B儒家
11、思想始终占据统治地位C忠孝仁义是百家的共同观点 D帝国的政治文化渐趋定型21 秦汉以来,灾后君主自谴成为一种常见的历史现象。粗略统计,两汉君主灾后下达的自谴诏书计有 30 余次,而唐代则达到 130 多次。直至清代康熙时依旧因为天旱而自责不已。君主自谴的主要意图是( )A宣扬“天人感应”的理论 B强化君主专制制度C加强对臣民的社会教化 D稳定封建统治秩序22、关于三字经的成书年代和作者,历代说法不一,大多数后世学者倾向于“宋儒王伯厚先生作三字经 ,以课家塾”的说法,学者们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A儒学的政治地位已日益巩固 B理学的世俗化趋势日渐加强C中华民族文化心理认同形成 D中国传统文化的地域
12、性浓厚23、欧阳修注意到地方政府中的腐败风气、 “枉直乖错” ;张载在本乡“以礼化俗” ;吕大钧兄弟在蓝田建立“乡约” ;范仲淹创立“义庄”等等。这些举措体现了儒家传统思想所追求的( )A通过道德自觉建立和谐的人间秩序 B通过克服私欲、回复良知成为圣贤C进行内心反省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 D注重以理统情凸显人性的庄严24、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说:“粟贵伤末,粟贱伤农乃当其贵,不能使贱,上禁之弗贵,而积粟者闭籴,则愈腾其贵。当其贱,不能使贵,上禁之勿贱,而怀金者不雠,则愈益其贱。 ”材料表明王夫之主张( )A实行农商并举的经济政策 B发挥市场作用以促进商品流通C加强政府调控,以平抑粮食价格 D征收工
13、商税以减轻农民负担25、黄宗羲等人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材料意在说明明末清初思想( )A是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产物 B适应了专制统治强化的需要C本质是传统儒学思想的发展 D动摇了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二、非选择题(26 题 17 分,27 题 16 分,28 题 17 分,共 50 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7 分)材料一:兄弟般的联合不仅要求我们两个庞大的、有血缘关系的社会制度之间存在着日益增长的友谊和相互谅解,而且要求双方军事顾问继续保持密切的联系,以便共同研究潜在的危险。武器的异同,训练的教材,以及在军事院校互换军官
14、和学员的问题。它还应包括联合使用两国在世界各地掌握的所有海空基地,使现有的设施继续用于共同安全的目的。1946 年 3 月丘吉尔美国演讲材料二:“马歇尔计划”从 1948 年开始执行,共有 15 个欧洲国家接受援助。到 1951 年底,美国共向它们拨款 131.5 亿美元。 “马歇尔计划”解救了一些西欧国家的燃眉之急,促进了经济恢复,巩固了西欧的资本主义秩序。美国借此把从政治经济上控制西欧、“遏制共产主义”与维护本国制造商、出口商的利益联系在一起。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回答下列问题- 5 -(1)材料一中丘吉尔号召英美合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美国对此有何回应?(7 分)(2
15、)某些国际舆论对“一带一路”倡议存有疑虑,称其为“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 。你如何认识这一观点?(10 分)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 分)材料一 真正的法律乃是一种与自然相符合的正当理性,它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并且是不变而永恒的。罗马的法律和雅典的法律并不会不同,今天的法律和明天的法律也不会不同。法是一种自然权利,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衡量正义和非正义的标准。西塞罗材料二 唐代统治者制定唐律疏议颁行天下。唐律继承了古代立法传统,“以礼入法”,然后将各种法规熔为一炉,采取了刑事立法的形式,全部律条都围绕着“罪”和“刑”分别加以规定、解释。唐律规定了严惩十恶,依次为:谋反、谋大逆、谋叛、
16、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唐律还规定如果赃证已经明确,“理不可疑”,犯人即使不招,也可根据犯罪事实进行判决。唐律疏议成为以后历代刑律的蓝本,也是中国古代法典的楷模和中华法系的代表。中华法系以自己独特的风采影响着亚洲与其有交往的各地,在世界法制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摘编自叶孝信中国法制史材料三 礼义法度者,是圣人之所生也圣人积思虑习伪,故以生礼义而起法度。故顺情性则弟兄争矣,化礼义则让乎国人矣。 荀子阅读以上材料回答(1)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比较罗马法系和唐律疏议代表的中华法系的区别。(12 分)(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荀子和西塞罗关于法律的认识有什么
17、不同?(4 分)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7 分)材料一 农业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是农业劳动力农民的“安居乐业”。农民得以安居乐业,“盛世”便有保障。反之,当饥寒交迫的民众“揭竿而起”之时,专政手段再强大的王朝也难逃土崩瓦解的厄运。这类事实的反复出现,使得统治阶级中富于远见的人士认识到民众不可侮。基于这类考察,中国的“圣君”“贤臣”们很早就提出“知人”“安民”,时至晚周,民本思想渐趋盛大。老子认为,统治者必须顺应民意;孔子指出“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并有“修己以安百姓”的主张。在孔子身后,左传孟子荀子等书更对民本思想加以发挥。总之,“民为邦本”“民贵君轻”等民本命题是中华农业社会的一
18、种传统政治思想,“仁政”“王道”学说由此派生出来。- 6 -材料二 到了皇权社会末世,传统的民本主义在某些具有异端倾向的论者(明末清初的黄宗羲、顾炎武、傅山、唐甄等)那里提升到新阶段。明末清初的“新民本”超越固有民本主义的所在颇多,而关键点在于摆脱了尊君论羁绊,将批判锋芒指向全体专制君主。一个值得注意的事实是,明清之际的“新民本”思想家,是在没有受到西方民主思想影响的情况下,将先秦以来受制于君权的民本思想推进到“新民本”高度。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冯天瑜“民本”与“尊君”(论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中国民本思想出现的背景。(8 分)(2)根据上述材料,指出民本思想呈现的主要变化,
19、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出现的原因。(9 分)- 7 -2018 年 10 月月考参考答案1D【解析】根据“西至渭河上游、东至渤海湾的不同国族的贵族墓葬中的青铜礼器,都具有相似的器物组合、造型样式和纹饰种类”可知,不同地区的文化进一步融合,故 D 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不同国族的贵族墓葬中的青铜礼器,无法体现生产力水平是否趋向于平衡,排除 A;B 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C 材料无法体现,排除。2-5 ABBC 6-13 AADCB DDD 14、 【解析】图甲反映的是棉布进口值有所降低,图乙反映的是棉纱进口值在增加,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结合“18671885 年”时间可知,当时开展洋务运动,
20、而洋务民用企业对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侵略有一定抵制作用,故 B 项正确;中国陷入世界市场表现是中国成为西方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而棉布进口值有所降低,棉纱进口值在增加,说明 A 项不正确;当时资本主义兴起,故 C 项说法不正确;自然经济强烈抵制不是主要原因,故 D 项不正确。【答案】B15、C 解析本题考查民族工业的兴起 。 “正厂初办,下走无状,不能得世界之信用” “既不能昭布信义、集累亿之赀,又不能速取捷效、执谗谤之口,独立搘拄,呼助无人”指的是民族工业兴起之初,难以独立发展和开拓国外市场,上图中 C 是民族工业的发展变化图,C 符合题意。16、 【解析】材料反映了经济统制政策是“为战时经济政策
21、所要求的一个条件” ,结合 1943年抗战时期,故 A 项正确;官僚资本的急剧膨胀是在国民党统治后期,抗战结束后,故 B 项不正确;经济统制政策是为日军掠夺服务的,实现“以战养战”策略,故 C 项、D 项不正确。【答案】A17-22 BDBDDB 23、解析:选 D 无论是“以礼化俗”还是“乡约” ,均侧重于通过外在的约束,而非内在的道德自觉,故 A 项错误;材料未提及私欲、良知等问题,故 B 项错误;材料未强调内心反省、理想人格,故 C 项错误;“以礼化俗”及“乡约”均强调用普遍的规则(理)来约束人,“义庄”则体现了人性关怀,故 D 项正确。24-25 BC26、 (17 分) (1)原因:
22、英国国力下降,无力单独对抗强大的苏联;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不同导致双方对立。(4)分美国回应:提出“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组建“北约” 。(3)分(2)把“一带一路”当成“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错误的。 (1 分)目的:马歇尔计划是美国发动冷战,遏制社会主义苏联的措施;其经济援助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的恢复,也巩固了西欧的资本主义秩序,但美国也借此从政治经济上控制西欧,并与维护本国制造商、出口商的利益联系在一起。中国的“一带一路”建设也是从中国的国家利益出发,但其战略目的是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共同繁荣,是平等的合作关系。 (4分)实质:美国马歇尔计划的实质是遏制共产主义的霸
23、权政策;中国“一带一路”的实质谋求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4 分)因此“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是对“一带一路”倡议的错误认识。 (1 分)27、答案:(16 分)(1). 区别:关于法律的地位:中华法系礼法并用,儒家的道德观念高于法律,习惯法影响很大;而罗马法基于自然法,更加重视法律条文。 (4 分)关于法律的社会基础:中华法系基于小农经济和宗族社会,而罗马法基于商品生产者社会。(4 分)关于法律的主体:中华法系侧重刑法,而罗马法侧重于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民法。(4分)(2). 不同:法律的起源:荀子认为法律出自圣人,而西塞罗认为法律基于自然。法律的作用:荀子认为法律的作用是让人拥有美德,而西塞罗认为法律的功用是维护正义。(4 分)28、答案:(1).背景:农业社会的国情;民众力量的显现;维护统治的需要;知识分子的作用。(8 分)(2). 变化:由受制、服务于君权到批判、否定君主专制。(3 分)原因:传统民本思想与明清社会不符;君主专制的加强及弊害的显现;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市民意识的初步觉醒。(6 分,任三点)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