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5 ,大小:333.50KB ,
资源ID:1185499      下载积分:2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118549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湖南省浏阳一中2016_2017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入学考试(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孙刚)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湖南省浏阳一中2016_2017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入学考试(含解析).doc

1、1浏阳一中 2017 年上学期高二入学考试历史试卷时量:90 分钟 总分 100 分注意:本试题卷共 6 页,分选择题、非选择题二部分,均须在答题卡上作答。一、选择题(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答案字母代号填涂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栏内。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1. “人主之患在于信人,信人则制于人。人臣之于其君非有骨肉之亲也,缚于势而不得不事也,故为人臣者窥觇(偷偷的察看)其君心也,无须臾之休。 ”韩非子在此强调的是A. 人性恶前提下的君臣之道 B. 推行改革变法的重重阻碍C. 加强中央集权的艰难过程 D. 贵族政治体制的多种弊端【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

2、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世之所以有劫君弑主也”可以看出建立在性恶论基础上, 由“人主之患在于信人。信人则制于人”可以分析出君臣之间无信任可言,所以 A 选项正确。B 选项错误,韩非子并没有参与变法;C、D 选项与此无关。2. 汉代儒学家认为“天立王,以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恶足以贼民者,天夺之” 。这一观点A. 体现了君主专制源于原始宗教权威 B. 继承了汉以前传统文化的精髓C. 说明了儒家以探讨天人关系为目的 D. 迎合了汉武帝强化君权的需要【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体现上天设立君主的意志与原始宗

3、教无关,故 A 项错误;材料意思是:天立君主,是为了老百姓,因此君主实行德政老百姓就会安居乐业,上天就会奖赏君主,如果君主对百姓实行暴政,上天就会惩罚,这体现了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故 B 项正确;材料强调儒家思想的主要目的是君主要服务于民,故 C 项错误;材料意思是君主要实行德政,是一定程度上限制君权滥用,故 D 项错误。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汉代儒学特点3. 蒙古统治者于 1233 年在燕京设国子学,让蒙古子弟学习汉语、汉文。忽必烈下令诸王子及近臣子弟从汉儒学习经典。元朝廷加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加封屈原为忠节清烈公,改封柳宗元为文惠昭灵公,谥市十甫为义贞。此事实反映了2A. 蒙元

4、统治者对儒家文化的推崇 B. 蒙元时期儒学居于独尊地位C. 朱子学说被元朝政府奉为正统 D. 周边少数民族融人中原文化【答案】A【解析】从材料“让蒙古子弟学习汉语、汉文” “元朝廷加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中可以看出元朝统治者对儒家文化比较推崇,故 A 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儒学的独尊地位和程朱理学,故 BC 项错误;材料中只体现了蒙古族的情况,故 D 项错误。4. 王阳明提出“致良知” ,认为良知人人具有,是人心固有的善性。以下关于“致良知”的评述准确的是A. 实现途径是格物致知 B. 有利于培养人的道德情操C. 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 D. 是对二程理学的完全否定【答案】B【解析】材料中王阳明

5、认为良知人人具有,这有利于人去不断的进步和培养,所以本题选择 B 选项。A 选项错误,王阳明是心学家,反对格物致知;C 选项无法得到体现;D 选项错在材料中没有针对理学提出相应的观点。5. 清初有人指出:夏商周以后,逐渐变成了一个功利世界,所有的礼乐刑政、制度、理财用人之道,都是用私心造就的,因此程、朱向君王提出责难,要他们首先正心诚意,并不是不切合实际。在此人看来,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A. 有利于约束统治者的行为 B. 压制了人正常的物质需求C. 否定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D. 强调了君主专制的合理性【答案】A【解析】从材料来看,此人指责三代以后所有的制度都是私心私欲的反映,所以程、朱等

6、理学家才要求君主要正心诚意,纠正偏差。据此可知,此人认为朱熹提出的“存天理,灭人欲”针对的是君主的私欲,有利于约束君主行为,A 项符合题意。B、C 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 项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排除。故选 A。6. 黑格尔评论某一思想:“希腊英雄们都是出现在法律尚未制订的时代,或者他们自己就是国家的创造者,所以正义和秩序,法律和道德,都是由他们制订出来的,作为和他们分不开的个人工作完成的。 ”据此判断,黑格尔评论的是A. 智者学派 B. 苏格拉底 C. 柏拉图 D. 亚里士多德【答案】A【解析】从材料中黑格尔的观点来看,他强调“他们” , “以正义和秩序,法律和道德,都3是由他们制订出来

7、的,作为和他们分不开的个人工作完成的” ,这也就是强调人的重要意义,所以这是智者学派的观点,本题选择 A 选项。B、C、D 选项材料没有体现其思想,故排除。7. 从 1527 年起,英王亨利八世以圣经中的弟娶兄嫂无后的故事为由,要求与王后离婚,结果遭到教皇拒绝批准。愤怒的英王便开始对抗教廷,秘密与安妮博林结婚,国会立法脱离罗马教廷,进行宗教改革,建立以国王为最高统治者的英国国教会。教皇不懂爱,由一场离婚案引发的宗教改革从本质上反映了A. 路德教派提倡的因信称义影响巨大 B. 人文主义思想进一步的传播C. 资本主义的发展与罗马教会的矛盾 D. 世俗王权与神权的尖锐对立【答案】C【解析】A 选项错

8、误,英国的宗教改革与路德派没有必然联系;B 选项说法不够准确,材料反映的是一对矛盾,而不是突出人文主义思想;C 选项说法正确,正是由于矛盾冲突才导致宗教改革运动的发生;D 选项说法没有落实到本质。8. 孟德斯鸠曾指出,英国革命把封建贵族打垮以后处于最危险的状态,很有可能会蜕变成最可怕的一种专制,个人最自由的情况实际上是专制产生最可怕的一个契机。材料反映出孟德斯鸠A. 反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 赞成英国的立宪政体C. 违背了三权分立精神 D. 同情英国的封建贵族【答案】B【解析】 材料中孟德斯鸠认为英国革命后“很可能会蜕变成最可怕的一种专制” ,主张以法制限制“个人最自由的情况” ,即体现孟德

9、斯鸠赞成英国的立宪政体,材料没有体现孟德斯鸠反对英国革命的态度和三权分立思想,排除 AC;D 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D.9. 排巫运动是发生在近代早期欧洲的群体性事件,1580 至 1660 年间是排巫运动最狂热的时期。其间,许多人被迫害致死,被处死的巫婆巫汉足有 20 多万人,其中 95%是女性,多为衰老贫困的单身女性。 “排巫运动”的发生表明经历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欧洲A. 仍然缺乏理性精神 B. 科学精神高涨C. 需要继续进行反教会斗争 D. 人文精神增强【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阅读与准确解读,由材料中的许多“衰老贫困的单身女性”被迫害致死,就表明了当时在

10、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中缺乏理性精神;而4由材料及已学史实可的判断出排巫运动的参与者是反宗教人士,据此 C 表述有误,BC 与材料主题不合,故选 A。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神权下的自我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10. 西晋文学家傅成曾经对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这样描述,说:“夫其何物,厥美可珍。廉方有则,体洁性贞。含章蕴藻,实好斯文。取彼之弊,以为此新。揽之则舒,舍之则卷;可伸可屈,能幽能显。 ”对这一发明理解正确的是A. 引起了书写材料的一场革命,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交流和教育的普及B. 大大提高印刷效率;有利于版本的统一,有利于文化的传播与留存C. 是欧洲开辟新航路的重要条件之一,是中华文明对世

11、界航海事业发展的重大贡献D. 标志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增强,对军事武器的进步也有着重要意义,但同时也造成许多惨剧【答案】A.考点:中国古代科技与文学艺术古代科技成就四大发明【名师点睛】发明 成就 影响造纸术西汉前期已有纸;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印刷术隋唐出现雕版印刷术。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推动了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火药 唐末开始用于军事。宋朝军事上广泛使用。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骑士阶层日益衰落。5指南针战国时发明“司南” ,北宋时应用于航海。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11. 在宋代,词人的

12、创作不是专为抒发主体情志,而是去表现其精神产品的消费者的愿望和情绪;市民们在瓦舍中尽情地观赏百戏和娱乐,但这种文化消费是要付费的。这些现象说明了宋代A. 享乐主义观念成为潮流 B. 文艺的商品化、大众化趋势C. 士人阶层审美情趣提高 D. 人文主义精神开始兴起【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在宋代,词人的创作表现其精神产品的消费者的愿望和情绪;市民们这种文化消费是要付费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化消费是要付费,反映了商品化特点,这说明宋代文艺的商品化、大众化趋势,故 B 正确。材料无法体现享乐主义观念成为潮流,故 A 排除。材料主旨不在于士人阶层审美情趣提高,故 C 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

13、人文主义精神开始兴起,故 D 错误。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辉煌灿烂的文学宋代文化【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文学世俗化的相关知识。封建社会后期,适应城市居民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文学。内容大多描写市民社会的生活和悲欢离合的故事,反映市民阶层的思想和愿望。宋元明话本是其代表作品。又称为城市文学。它是 12 世纪以后随着工商业中心城市的兴起而产生的反映市民思想感情的世俗文学。12.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文化结构更新主要表现为一个方面:主导文化从儒学式微转变为儒、释、道三教并立;胡汉两种异质文化从冲突渐进到兼容;地域文化从中原一脉发展成南北分明。这主要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A. 中国古代文化向多元

14、化的格局发展 B. 佛教文化传入中国并获得迅速发展C. 道家思想实现宗教化以后才被认可 D. 少数民族的文化与汉文化相互吸收【答案】A6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三教合流【名师点睛】儒家思想的转型与成熟宋明时期:朱熹、王阳明等人汲取佛、道的精神,儒家思想完成了理论化和思辨化的过程,从理学到心学,儒家思想更加适应统治者统治的需要13. 唐代僧一行预言过两次日食(发生于公元 724、725 年) ,当其没有被观察到时,他不是去检查修正所依据的大衍历,而是去颂扬唐玄宗的德行感动了上天。这一故事说明A. 伦理中心主义影响了科学家判断 B. 佛教思想在唐代占据着主导地位C. 天文观测技术落

15、后导致迷信泛滥 D. 君主专制阻碍了古代科技的发展【答案】A【解析】从材料中唐代僧一行的所作所为来看,中国古代皇权社会对科学文化知识的判断往往受到世俗社会的影响,所以 A 选项正确;B 选项错在材料没有突出佛家的重要作用;C选项没有明白材料的真实含义;D 选项说法过于绝对。14. 1904 年,法国科学家彭加勒曾说:“我们将要建造一种全新的力学,我们已经成功地瞥见它了。原来比较简单的力学依然保持为一级近似,因为它对不太大的速度还是正确的,以致在新力学中还能够发现旧力学。 ”其观点可用于说明A. 牛顿力学在物理学领域失去作用 B. 牛顿力学推动了相对论的发现C. 相对论是最完美科学的力学体系 D

16、. “新力学”是对牛顿力学的改造【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我们将要建造一种全新的力学原来比较简单的力学依然保持为一级近似,因为它对不太大的速度还是正确的,以致在新力学中还能够发现旧力学”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旧力学指牛顿力学,材料说明“新力学”是对牛顿力学的改造,故 D正确。材料没有反映牛顿力学在物理学领域失去作用,故 A 错误。材料无法体现牛顿力学推动了相对论的发现,故 B 错误。材料主旨也不在于相对论是最完美科学的力学体系,且过于绝对,故 C 错误。考点: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历程物理学的重大进展成就715. 恩格斯认为物种起源 “写的简直好极了” ,马克思也曾经几乎“有好几个月不谈

17、论什么其它的东西,而是谈论达尔文和他发现的革命力量” 。社会达尔文主义者认为,社会的组织结构、阶级层次,可以用生物学中的生存斗争加以说明。这表明进化论A. 为马克思主义诞生创造条件 B. 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C. 推动社会结构的变化和整合 D. 适合了不同认知群体的需求【答案】D【解析】马克思主义诞生条件有多种因素,A 项说法太过绝对,故 A 项错误;进化论影响了马克思主义思想,但并不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故 B 项错误;社会达尔文主义者认为,进化论可以说明社会的组织结构、阶级层次,但并不是推动社会结构变化的原因,故 C 项错误;马克思和社会达尔文主义者都推崇进化论,可知进化论有利于他

18、们思想的传播,适应了不同阶层的需要,故 D 项正确。16. 英国议会通过了一项条例。它规定:工厂必须为男女两性儿童安排分别的宿舍,工作时间决不允许超过十二小时;在学徒的头四年中,教育是必须要做的事;”依据所学知识判断该项条例通过的背景A.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 B. 伴随着机器大生产,工厂制度逐步确立C. 19 世纪中期工人斗争的胜利 D. 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实现了从工场手工业到机器大工业的飞跃,开启了一个新时代工业时代。根据题干可知是英国的工厂制度,细致分工,管理严格。故选B。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工业革命工厂制度17. 郁达夫说:“

19、无论是政界大员王揖唐、封建军阀陈炯明,还是高等小学的小学生,无不大一谈主义 ,甚全久别重逢的母子闲来话的家常里也含有主义的内容。 ”这种现象表明A. 中国社会已深入理解西方文化 B. 社会各阶层民众认同三民主义C. 马克思主义传播已有语境基础 D. 儒家的主流思想地位仍然存在【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材料反映当时社会畅谈“主义”的风气,从而为马克思主义传播提供了语境基础。故答案为 C 项。A 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材料没有明确是什么“主义” ,不能反映社会各阶层民众认同三民主义,排除 B 项;材料所述现象不能反映儒家思想的主流8地位仍然存在,排除 D 项。考点: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马克思主

20、义的传播背景18.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最初其用意只在于确立儒家在官学与朝廷政治中的地位,不许其他学派分沾,而诸子百家,读书人若要研究,尽可自便,只是不能用来猎取功名富贵。但到了 19 世纪与 20 世纪之交,梁启超、章太炎等著名学者,共同认定“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是禁止诸子百家在社会上流传,是汉武帝在学术文化上采取的专制独裁政策。造成这种解读的主要原因是A. 学人标新立异来提高知名度 B. 政治形势对学术研究的干扰C. 史料缺乏造成学者认识不足 D. 传统史学界研究方法的局限【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材料“最初其用意只在于确立儒家在官学与朝廷政治中

21、的地位” “到了 19 世纪与 20 世纪之交,梁启超、章太炎等著名学者,共同认定“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是禁止诸子百家,与当时反对君主专制的形势有关,故 B 正确。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9. 某学者在其作品中指出:“中共在经历了十余年的武装割据之后,第一次向国民党提出中央政府权力再分配的政治要求” 。下列哪一项标志着中共开始将争取怎样一个抗战结果的问题提上议程A.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发表 B. 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C. 论联合政府的发表 D. 双十协定的签订【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中共在经历了十余年的武装割据之后,第一次向国民党提出中

22、央政府权力再分配的政治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5 年论联合政府中提出的建立联合政府的口号标志着中共开始将争取怎样一个抗战结果的问题提上议程,故 C 正确。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未涉及抗战结果的问题,故 A 排除。 新民主主义论阐述了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的问题,与材料无关,故 B 排除。 双十协定的签订,属于重庆谈判的结果,与材料无关,故 D 排除。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抗日战争论联合政府20.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萧功秦指出,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与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意识。 “世9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是指A. 明

23、末清初的“工商皆本”意识 B. 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C. 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主张 D. 新文化运动的“民主与科学”思想【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应该是思想方面, “并不是人权与自由的启蒙意识”说明并不是资产阶级启蒙思想,根据“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应该指的是地主阶级抵抗派代表魏源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主张通过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打败西方侵略者,A 项符合; B 项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意识的产生,这个时期并未出现民族危机的问题,排除;C 项并非最初觉醒的阶段,而是把向西方学习的思想运用到实践过程中,排除;D 项明显错误,在 20 世纪

24、初,排除。所以选 A21. “希腊文化昉(起始)于周初,有瞽(盲人)者贺梅尔擅绝世之才,歌咏诸邦战迹,至周末时,性理之学大兴,分门别类,列为百家,交相论说,渐入虚无。惟索格底、布拉多、额里斯多三人有圣贤之目。 ”京师同文馆总教习、美国传教士丁韪良的这一论述A. 旨在说明东西方文化同出一源B. 本质上表达了其西方文化优越论的立场C. 突出了智者运动在西方文化史上的精神价值D. 试图化解东西方的认知心理障碍,传播西学【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材料观点认为,西学兴起于周初,到周末时期西学渐入虚无,只有索格底、布拉多、额里斯多三人有圣贤之目。故 A 说法错误,B 项材料中无从体现,材料中没有体现智者

25、运动,故 C 排除。故选 D。考点: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洋务运动西学的传播22. 下表为新中国初期文、法、商、教育等文科专业在高校招生所占的比例。造成表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1949 年 1953 年 1957 年 1962 年331% 149% 9% 68%10A. 新中国工业化的需要 B. “左”倾错误的泛滥C. 民主与法治观念滞后 D. 学习西方建设的经验【答案】A【解析】从材料给出的数据来看,随着时间的推进文、法、商、教育等文科专业在高校招生所占比例逐年降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受到了中国工业化的影响,需要大量的理工科人才,因此本题选择 A 选项。B 选项错误,时间不对,材料给出

26、的时间是 1962 年以前;C 选项没有明白材料的真实含义;D 选项错在材料无法得出这样的结论。23. 1905 年,上海王、朱两氏将祠堂族长制改为族会制, “从事家族立宪” 。1918 年该族增订族会章程,1924 年修改,并经会员大会讨论通过。曹氏宗族的管理体制也开始近代化,规定族众有参与宗族事务的重大权力。此外,浙江绍兴阮氏宗族在 1923 年之前设立该族议事、执行二部,实行任期制,由选举产生。导致清末民初宗族组织原则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 民主化运动的推动C. 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D. 西方民主思想的传入【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清末民初宗族管理的

27、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体现了清末民初宗族管理体现出民主化、规范化等特点,这与清末民初中国政治的近代化有关,戊戌变法、清末预备立宪、辛亥革命等一系列民主化运动推动了这一变化,故答案选 B。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与鸦片战争,时间不符,排除 A;新文化运动的开展始于 1915年,和材料无关,排除 C;材料没有体现西方民主思想的传入的信息,排除 D。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顺乎世界的潮流民主化运动24. 19 世纪儒林外史和人间喜剧分別在中国和法国刊印并开始流传,这两部名著都A. 迎合了当时政治发展的趋势 B. 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不满C. 折射了当时中法的社会百态 D.

28、反映了工业文明影响下的诉求【答案】C【解析】 儒林外史真切描绘了知识分子、官僚及乡绅的生活和心理,人间喜剧痛斥了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与无情,淋漓尽致地揭露了金钱至上的罪恶,被称为“资本主义社会的11百科全书”,故 C 正确;人间喜剧批判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黑暗,A 错;BD 不符合儒林外史 。25. 当一位画家注视因贫困而死的妻子的面容时,引起他注意的竟然是妻子年轻的脸上色彩的变化,在他决定画下妻子最后的肖像之前,画家的本能使他看到死亡所独有的黄色、蓝色和灰色的调子。下列作品与这位画家绘画风格特征相符的是A. B. C. D. 【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和图示可知, “年轻的脸上色彩的变化,在他决定

29、画下妻子最后的肖像之前,画家的本能使他看到死亡所独有的黄色、蓝色和灰色的调子”体现了作者注重色彩的描述,属于印象派特点,C 项日出印象,属于印象派,正确;A 项油画气势磅礴,色彩与明暗对比强烈,结构紧凑,用笔奔放,充分展现了浪漫派绘画的风格特点,排除;B 项画中的背景运用的颜色昏暗迷蒙,空间空旷奇特,给人以惆怅、孤独、无助之感,切实深入到纤夫的心灵深处,亦是画家心境的真实写照,是现实主义,排除;D 项画风是夸张、变形和抽象的表现方法,属于现代主义,排除。所以选 C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材料的主旨“印象派特点” ,根据印象派的特点和运用所学知识逐一对选项进行排除即可。二、非选择题(答案均须填

30、写在答题卡上相对应的题号位置上。共 50 分)26. 中西方传统文化都是人类文明史上的璀璨明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希腊遗产内部确立了一种深刻的内在紧张状态;希腊遗产为西方思想提供了智力基础。这种基础对将要持续 2500 年以上的一种极为生气勃勃的思想演变来说,既是不稳定的,又是具有高度创造力的理查德塔那斯西方思想史材料二相对封闭的内陆地理环境,使中国文化在一种与外界基本隔离的状态下自发地12产生与发展起来。较少借鉴和吸收别国的文化,并且没有因外来文化的冲击而使自己的文化出现断层、转型或湮灭,表现出稳定连贯的文化特征和别具一格的文化特色。由于相对封闭的内陆地理环境使中国与别国文化交流较为

31、困难,即使在接触外界文化之后,中国人仍然以“天朝上国”自居,表现了一种自我中心的文化观祝西莹徐淑霞中西文化概论材料三明清之际文化,横亘在传统与近代的交界处。近年来,学术界关于明清之际文化的性质,有多种意见。在这些意见中,存在两种针锋相对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明清之际是“中国哲学的启蒙” ,其性质与西方的文艺复兴相类似,是近代文化的曙光;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 “明清之际是以儒学为主体的传统文化的自我调整” ,绝不是“启蒙文化” ,只是日落西山时天空中的“一抹晚霞第一页与胚胎一一明清之际中西文化比较(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希腊“具有高度创造力”的遗产有哪些?(2)依据材料二,概括中国

32、传统文化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种观点加以论证。【答案】 (1)遗产:民主政治、人文主义。(2)特点:自发性;独立性;连续性;自我性。成因: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与延续;自给自足的经济形态长期占主导;儒家思想长期占统治地位。(3)曙光说:明清时期,西学东渐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推动了进步思想家的出现,他们反对君主专制、提倡经世致用、主张工商皆本,迎合了近代历史的发展潮流,并对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民主思潮的兴起起到了启蒙作用。晚霞说: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儒家思想仍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极其缓慢,明清

33、的进步思想从根本上未能突破传统文化的桎梏,只是对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仍以维护封建秩序为根本目的,最终也没有改变中国落后于西方的命运。【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根据材料一,材料反映了“具有高度创造力”的古希腊遗产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古希腊是民主政治的摇篮,是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2)依据材料中的“中国文化在一种与外界基本隔离的状态下自发地产生与发展起来” 、“表现出稳定连贯的文化特征和别具一格的文化特色” 、 “表现了一种自我中心的文化观” ,由此可以总结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自发性;独立性;连续性;自我性。第二小问,结13合材料可以总结出原因为:相对封闭

34、的地理环境。结合所学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思想背景,分析出其原因还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与延续;自给自足的经济形态长期占主导;儒家思想长期占统治地位。依据材料总结出其观点:一是明清之际的思想文化是近代的曙光;二是明清之际的思想文化是一抹晚霞。(3)本题考查的是对明清思想活跃局面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进行评价。结合所学知识,明清时期思想文化出现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思想家们反对君主专制、提倡经世致用、主张工商皆本,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民主思潮的兴起起到了启蒙作用。但是,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儒家思想仍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极其缓慢,明清的进步思想从根本上

35、未能突破传统文化的桎梏,只是对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仍以维护封建秩序为根本目的,最终也没有改变中国落后与西方的命运。二者任选其一回答即可。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火药的发明要追溯到中古术士的炼丹实践。一般认为,术士在炼丹过程中发现了含有硝石、硫磺和木炭成分的混合物会发生燃烧、爆炸的现象,时间不迟于唐代。12 世纪至 13 世纪,在宋金元三朝的长期战争中,出现了利用高硝火药冲击波的硬壳爆炸弹以及原始的管形火器。最迟 13 世纪末,元朝军队已开始装备管形金属火器,此后火药主要用作发射药。13 世纪前后,中国火器技术向周边扩散,间接催生了欧洲的火药武器。16 世纪前叶,欧洲火器又经海路传

36、入东亚。17 世纪末,清廷掌握的火炮技术接近欧洲水平,但此后便长期停滞摘编自张文静追寻古代火药发展的足迹材料二有人曾经统计过近代以前中国科技成就与世界其他地区的成就,并将二者进行对比,在公元 1 世纪至 16 世纪这漫长的时间里,中国的科技发明都占据全世界的半数以上,而在 16 世纪以后,这个比例骤然下降,在科技发展上乏善可陈。摘编自林晨音成就灿若繁星 16 世纪前中国科技一直是“领头羊” 14(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古代火药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 16 世纪至 19 世纪 40 年代西方科技异军突起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答案】

37、 (1)特点:发展历时久远;用于军事领域;后期发展缓慢。影响:促进古代中国军事变革;推动欧洲火药武器发展;导致欧洲骑士阶层衰落。(2)表现:伽利略自制望远镜及发现了自由落体定律等;牛顿建立经典力学体系;数学、化学等取得划时代成就;瓦特改良蒸汽机。原因: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兴起和壮大;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等欧洲思想解放运动的开展;面向现实世界、重视实际的风气。【解析】 (1)特点:从“火药的发明要追溯到中古术士的炼丹实践”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火药发展历史久远;从“12 世纪至 13 世纪,在宋金元三朝的长期战争中,出现了利用高硝火药冲击波的硬壳爆炸弹以及原始的管形火器”可以看出火药被用于军事;

38、从“17 世纪末,清廷掌握的火炮技术接近欧洲水平,但此后便长期停滞”可以得出后期发展停滞。影响:结合发展过程与特点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对军事,对欧洲的影响。(2)表现:从材料中看出 16-19 世纪西方科技发明所占比例迅速增长,占世界 96%之多,具体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有伽利略的自由落体;牛顿总结经典力学,瓦特改良蒸汽机等等。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加以分析,主要围绕经济和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来谈。点睛:解答本题第一小问完全是从材料中总结关键信息,可以看出本题涉及的内容都是材料所叙述的内容,因此我们只要从材料中找出关键句子,用自己的话进行总结概括即可,这样就可以得出完整的答案。28. 材料:户籍制度

39、萌芽于商朝,据殷商墟卜辞中记载商朝已经有了征派民力共耕公田的籍田之制。战国时期,商鞅将户籍制度发展为“什伍连坐”法。两汉时期,口赋和算赋(人头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一项主要来源,兵役与徭役则是国家要求每个丁男承担的重负,为此,两汉政权一直实行编户齐民制度。编户齐民制度的形成与完善,使大量的人丁民户时时处在封建国家政权的直接控制之下。唐安史之乱后,土地兼并风行,政府的财政收入与徭役来源日枯竭,为了解决危机,唐政府改革征税制度,不以户籍及其登记内容而以土地和财产的多寡为征税依据。明洪武年间,政府进行了全国范围的土地清丈和地籍整理运动,编制鱼鳞图册,地籍与户籍彼此独立。万历年间,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使

40、身丁税与户籍相分离。从此,地籍便成为统治者征收赋税的主要依据,而户籍的作用则退居15其次了。清政府下令彻底废除人丁编审,户籍管理制度正式退出历史舞台中国户籍制度的历史考(1)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主要功能及其演变特点。(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户籍制度演变的原因。【答案】 (1)功能:征发民力;控制人民(或维护地方治安) ;征收赋税、徭役;统计人丁。特点:历史悠久,由复杂到简单;户籍对人身的控制由紧到松(或答户籍制度下人身依附关系逐渐减弱) ;与土地和赋税制度逐渐分离;传统户籍制度逐渐被废除。(2)原因: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强化;统治者的改革;农民的反抗斗争;商品经济的发展

41、;土地兼并和租佃关系的演变;财政危机;重农抑商思想的影响。【解析】中国古代户籍制度为本题主要考查点。第(1)问,根据材料信息“殷商墟卜辞中记载商朝已经有了征派民力共耕公田的籍田之制”“商鞅将户籍制度发展为什伍连坐法” “口赋和算赋(人头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一项主要来源,兵役与徭役则是国家要求每个丁男承担的重负” “编户齐民制度的形成与完善,使大量的人丁民户时时处在封建国家政权的直接控制之下”可以总结出第一小问答案。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信息“户籍制度萌芽于商朝” “明洪武年间,政府进行了全国范围的土地清丈和地籍整理运动,编制鱼鳞图册,地籍与户籍彼此独立” “万历年间,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使身丁税与户籍相分离” “清政府下令彻底废除人丁编审,户籍管理制度正式退出历史舞台”可以总结出答案。第(2)问,根据材料信息商朝到明清户籍制度的演变和材料信息“唐安史之乱后政府的财政收入与徭役来源日枯竭,为了解决危机,唐政府改革征税制度”可以总结出本题答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古代户籍制度,从其功能、演变的特点和原因等方面考查了对古代户籍制度的认识。本题难点在于对材料信息的提取,考试时考生需要平心静气,细致分析,对考生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要求较高。这就要求学生在备考过程中注重对材料解析能力的锻炼和提高。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