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3 ,大小:223.50KB ,
资源ID:1186633      下载积分:2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118663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甘肃省武威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10月月考试题.doc)为本站会员(周芸)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甘肃省武威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10月月考试题.doc

1、- 1 -甘肃省武威第一中学 2019 届高三语文 10 月月考试题1、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小题。 秦孝公的历史难题 “秦孝公难题”是商君书定分记栽的一段谈法治的经典对话。商鞅开启变法大幕之初,秦孝公问道:“法令以当时立之者,明旦欲使天下之吏民,皆明知而用之,如一而无私,奈何?”大体上说,困扰秦孝公的难题是变法之后,如何使官与民都能做到知法、懂法、守法。 面对秦孝公的困惑,商鞅的回答是:治道运行,皆有法式,事皆决于法。厉行法治以后“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商鞅变法图强所带来的兴盛

2、局面奠定了秦一扫寰宇,统一六国的基础,但令人不解的是因法而兴的大秦帝国却在短短十几年间便土崩瓦解,不复存在。对此,历代史家大多都将“以法为本”看作秦二世而亡的首要原因。秦法条目繁多,法网严密,繁如秋荼,密如凝脂,严刑峻法将百姓的尊严和自由剥夺殆尽,恶法视民为草芥,可畏却不可信。缺乏道德滋养的秦法让官与民都感到窒息和绝望,而以吏为师,以法为教,又将法的机械性发挥到了极致,“失期,法皆斩”点燃了大泽乡起义的烽火,强盛一时的大秦帝国最终在自己编织的法网面前土崩瓦解。秦法残暴而至覆亡让之后历代统治者认识到“以法为本”所带来的弊端。他们虽也都注重修法订律,但更加强调德的作用,主张“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

3、政教之用”从法律的价值导向上看,中国传统社会对待法律的态度从用法总揽一切,变成倾向于“无争无诉”,老百姓不渴求用法律来伸张正义,总把实现公平的希望寄托在人而非制度上,一部部体系完备的法典远远比不上人们对“明镜高悬”的渴望,世人对法律的崇拜远远低于对明君清官的期盼,法治的信仰变得虚无不切实际,知法、懂法逐渐变成了官的专利,而老百姓只有单纯守法的 余地。没有被全民所信仰的法律至多是一条条干瘪的规矩而非治国安邦的重器。一旦律法废弛,人亡政息,总免不了江山易主,黎民涂炭。 历史证明,破解“秦孝公难题”答案在于我们能否丰富法治的内涵,用道德的养分让人与法、法与社会形成一种良性包容的互动,进而使全体社会成

4、员都牢固树立法治信仰和法治思维,让法律成为人们想问题、办事情须臾不可分离的工具。今天,我们重新审视“秦孝公- 2 -难题”所带来的现实意义可以发现,单纯的知法、懂法、守法其实并非难事,难的是要如何实现良法之治,让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法律真正成为全民的信仰和追求,这才是破解秦孝公难题的应有之意。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如果说春秋时期,郑国的子产将刑法铸在鼎上是我国揭开法律神秘面纱、用法律来治理国家的开端,那么由“秦孝公难题”所带来的反思则让我们认识到良法之治和法治信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想只有全社会都能做到对良好法律秩序足够的敬畏,使法治精神内化于心才能让“秦孝公难题”得到彻底

5、破解。(选编自“求是网”,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如何让天下官员和百姓知法、懂法、守法,不徇私而害法,这不仅是秦孝公在商鞅变法之初的困惑,更是后世历代君王不得不面对的历史难题。B官员百姓缺乏广泛的法治信仰,政权却强制推行法令制度,短时间可能会如秦王朝般因变法而兴盛,但终究逃不出人亡政息的结局。C秦王朝“以法为本”的治国方略被很多史学家认为是秦帝国“二世而亡”的最重要的原因。秦法残暴这一弊端警醒后世人君,应修法但更应重德。D秦帝国的严刑酷法根本无视百姓的尊严与自由,且秦法从根本上讲,对百姓很不信任,视人民为草芥,所以人民不堪忍受而奋起反抗,推翻了它。2、下列

6、对原文论证思路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商鞅回答秦孝公的困惑及推行变法之后秦国的强盛说起,进而由秦亡的反思否定了商鞍对“秦孝公难题”的回应。B文章在论证中以大量篇幅阐述了秦王朝土崩瓦解的原因在于“以法为本”不加变通,从而强调了老百姓知法、懂法的重要意义。C历代统治者对“以法为本”的弊端都有反思,文章总结后认为在百姓缺乏法律信仰的环境下,破解“秦孝公难题”几乎是不可能的。D文章层层论证,最后得出了结论:只有先树立良好的法令制度,再继之以坚定的法治信仰,才能彻底解决“秦孝公难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历史证明,只要我们不断丰富法治的内涵,在人与法、法与社会

7、之间通过道德滋养形成良性包容互动,就可以建立牢固的法治信仰与法治思维。- 3 -B如果知法、懂法只是官员们的专利,老百姓只有严格遵守法令的义务的话,那么法治的意义就会大打折扣,并不能发挥其治国安邦的重要作用。C味地强化道德礼仪的作用,弱化法律总揽一切的力量,会让百姓把对公平公正的追求寄托在清官廉吏身上,法治信仰就逐渐淡化乃至消失了。D假如全社会都能对良好的法律秩序心存敬畏,让法治精神成为种坚定的信仰,那么如何让官员百姓知法、懂法、守法的历史难题也就迎刃而解了。(2)、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白 光 鲁 迅陈士成一见县考的榜,便先在十二张榜的圆

8、图 里细细地搜寻陈字。陈字也不少,似乎也都争先恐后的跳进他眼睛里来,然而接着的却全不是“士成”这两个字。凉风吹动他斑白的短发,初冬的太阳还是很温和的来晒他。但他似乎被太阳晒得头晕了,脸色越加变成灰白。这时他其实早已看不到什么墙上的榜文了,只见有许多乌黑的圆圈,在眼前泛泛的游走:考了秀才,上省去乡试绅士们千方百计的来攀亲,深悔先前的轻薄、发昏屋宇全新了,门口是旗杆和扁额他平日安排停当的前程,这时候又像受潮的糖塔一般,刹时倒塌,只剩下一堆碎片了。他觉得涣散了身躯,惘惘的走向归家的路。他刚到自己的房门口,七个学童便一齐放开喉咙读书。“回去罢。”他迟疑了 片时,这才悲惨的说。他们一溜烟跑走了。“这回又

9、完了!”他大吃一惊,这分明就在耳边的话,回过头去却并没有什么人,仿佛听得嗡的敲了一声响,自己的嘴又说道:“这回又完了!”他屈指想,十一,十三回,连今年是十六回,竞没有一个考官懂得文章,有眼无珠,也是可怜的事,便不由嘻嘻的失了笑。然而他愤然了,蓦地从书包布底下抽出誊真的制艺和试帖 往外走,刚近院门,却看见满眼都明亮,连一群鸡也正在笑他,便禁不住心头突突的狂跳。别家的炊烟早消歇了,而陈士成还不去做饭。空中青碧到如一片海,月亮对着陈士成注下寒冷的光波来,当初也不过像是一面新磨的铁镜罢了,而这镜却诡秘的照透了陈士成的全身。他还在房外的院子里徘徊,耳边似乎听到急促的低声说:“左弯右弯”- 4 -他耸然了

10、,记得了。那时他不过是十岁有零的孩子,躺在竹榻上,祖母便坐在榻旁边给他讲有趣的故事。伊说是曾经听伊的祖母说,陈氏的祖宗是巨富的,这屋子便是祖基,祖宗埋着无数的银子,有福气的子孙一定会得到的罢,然而至今还没有现。至于处所,那是藏在一个谜语的中间:“左弯右弯,前走后走,量金量银不论斗。”今天铁镜的光罩住了陈士成,白光如一柄白团扇,摇摇摆摆的闪起在他房里了。“也终于在这里!”他说着,狮子似的走进那房里去,但不见了白光的影踪。他慢慢的再定睛,白光却分明的又起来了,这回更广大,而且在靠东墙的一张书桌下。陈士成不知怎的有些怕了,就张皇的点了灯。他移开 桌子,极小心的,一锄一锄往下掘,然而深夜究竞太寂静了,

11、尖铁触土的声音,总是钝重的不肯瞒人的发响。陈士成心里仿佛觉得空虚了。这其间,触着一种古怪的小东西了。他谨慎的挖起那东西来就灯光下仔细看时,那东西斑斑剥剥的像是烂骨头。他已经悟到这许是下巴骨了,而那下巴骨也便在他手里索索的动弹起来,而且笑吟吟的显出笑影,终于听得他开口道:“这回又完了!”他栗然的发了大冷,同时也放了手,便再不敢向那边看。但忽而耳朵边又听得窃窃的低声说:“这里没有到山里去”陈士成似乎记得白天在街上也曾听得有人说这种话,他不待再听完,已经恍然大悟了。他突然仰面向天,月亮已向西高峰这方面隐去,远想离城三十五里的西高峰正在眼前,周围便放出浩大闪烁的白光来。他奔跑着,这白光又远远的在前面了

12、。“是的,到山里去!”他惨然的奔出去了。灯火结了灯花毕毕剥剥的炸了几声之后,便渐渐的缩小以至于无,那是残油已经烧尽了。第二天,有人在万流湖里看见一具浮尸。那是一具男尸,五十多岁,浑身也没有什么衣裤。或者说这就是陈士成。但邻居懒得去看,也并无尸亲认领,于是便由地保埋了。一九二二年六月(有删改)【注】民间传说,埋藏着珠宝金银的上方有时会有白光游移飘忽。这是封建迷信的说法。圆图:科举时代县考初试公布的名榜,将每五十名考取者的姓名写成一个圆图。制艺和试帖:科举考试规定的公式化的诗文。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5 -A 像受潮的糖塔一般,刹时倒塌 ,只剩 下一堆

13、碎片”一句运用比喻修辞,真切地体现了陈士成科举落榜希望落空后的心理状态。B文中“这回又完了!”这个句子反复出现,增强了陈士成失望心理的效果,为下文他出现幻觉并发疯埋下伏笔。C陈士成坚持科举考试十六次,但一直未考中,他认为考官有眼无珠,不懂他的文章,其实是他能力不够,达不到录取标准。D小说在陈士成死之前对灯火进行了描写,此时残油烧尽,灯花炸裂,渐渐缩小以至消失,其实是暗示了他的命运。5、小说以“白光”为题,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有人说,陈士成与鲁迅笔下的孔乙己是同一类人,但又有不同。请结合全文和自己的知识积累进行探究。(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7-9 题。 材料一:2018 年 2月 2 日,2017-2018 中国共享经济行业全景调查报告发布。 报告指出,我国共享经济发展势头强劲,2017 年行业规模达到 5.72 万亿元。目前,共享经济主要分为出租使用权、置换所有权、知识技能共享三种经营模式。其中,出行共享由于存在高频需求特点,用户黏性高,最受消费者青睐。数据显示,2017 年中国共享经济企业融资总额达千亿元,共享汽车获投总金额居于首位,或将成为下一行业风口。 相比于表现突出的共享出行、空间共享领域,共享充电宝的前景引发 担忧。报告指出,共享充电宝的盈利模式类似共享单车,且损耗率与硬件成本更低,但存在质量安全及信息安全隐患,面临

15、充电技术变革风险,共享充电宝用户增长率呈现下降趋势。报告指出,与外国相比,国内共享经济目前领先企业数量、企业估值均不及国外,但国内共享经济企业数量增速更快,发展势头强劲,部分领域企业成功突围开启全球化征程。鉴于国内市场广阔,未来发展前景可能较国外更好。 材料二: 2012-2018 年中国互联网共享经济市场规模及预测 - 6 -2014-2020 年中国移动出行用车用户规模及预测 【注】E:estimated 的缩写,估算。(摘编自2017-2018 中国共享经济行业全景调查报告) 材料三: Uber、Airbnb,特别是共享单车的风靡,带来了“共享经济”这个新名词。市场上的共享事 物如雨后春

16、笋般涌出来。共享经济的经济新模式颠覆了传统商业模式,带来了个体经济的强势回归,也增加了消费者的福利。共享经济给了供求双方更自由的选择,也自下而上推动着制度变革,提升了经济运行的效率。人们说,共享经济来了。 在共享经济市场上,有一种新生事物也吸引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和商业资本的关注。它便是诞生于广东省中山市的 ZHO 共享纸巾。 现在,中国的共享经济新业态正是一派“阳光普照”。在国家政策层面,“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政府所鼓励的,各种形式的共享经济,都搭上了这趟便车,要么一路绿灯,要么经过一番博弈,最终也大多胜出。而在大众层面,一般对高科技发展都高看一眼,对挑战银行、出租车等“旧势力”

17、的技术创新,都是一片欢呼。而我们也不难得出,ZHO 共享纸巾能够迅速风靡全国,得到消费者和资本市场的青睐,也离不开上述两个宏观背景。(摘编自中国网) - 7 -材料四:“共享经济”的概念首次由马科斯费尔逊在 20 世纪 70 年代以研究个人汽车共享和租赁时提出,而“共享经济”在经济社会中具体的表现模式,则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才得以出现。此种新经济模式以互联网平台为依托,以消费者之间的分享、交换、借贷、租赁等共享经济行为作为基本特征,成为当今创新经济发展的新潮流。共享经济这一新型经济运行模式的快速发展给人们日常生活带来了直接的改变,也是信息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 在互联网信息技术不断发

18、展的背景下产生的共享经济模式,其本质仍然是供给和需求双方通过市场交易促成双方效益的实现。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供需双方的交易模式、交易空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通过智能信息终端,市场交易场所虚拟化为互联网平台,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促进了经济社会中闲置的资源得以实现信息化、碎片化,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互联网平台使得这些资源高效、灵活地组织起来,满足供需双方的需求,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传统市场经济中基于市场供需关系力量的“交换经济”逐步转向基于分享和一般生产生活资料的共享经济。共享经济模式的出现是市场经济深化和广化的新阶段,在互联网时代,共享经济模式的产生存在必然性。(摘编自“共享经济”的经

19、济学分析)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共享充电宝的盈利模式类似共享单车,损耗率和硬件成本低,但因为共享充电宝质量安全等无法保证,发展前景不容乐观。B出行共 享需求量大、用户黏性高,在 2017 年我国共享汽车获投总金额居于第一位,使共享汽车可能成为风险最大的行业。C从 2012 年开始,我国互联网共享经济市场行业规模每年都呈递增趋势,并且发展迅猛,预计 2018 年达到近年来的最高值。D共享经济是供需双方通过交易促成双方效益实现的新经济模式,与传统经济模式相比,共享经济的交易是在消费者之间进行的。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中国互联网共享经济

20、市场规模的增长率从 2014 年开始呈下降趋势,这说明共享经济的市场发展势头虽猛但利润减少。- 8 -B中国移动出行用车用户规模的增长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其中 2016 年下降明显,这说明用车方面的共享经济变化巨大。C20142020 年中国移动出行用车用户规模呈逐年上升趋势,预计 2020 年有 6 亿多人,这说明有部分人已放弃购车打算。D中国移动出行用车用户的规模和增长率与中国互联网共享经济市场的规模和增长率从 2015 年开始,已保持基本一致。E. 广东中山市的 ZHO 共享纸巾是当前共享经济市场上的新生事物,消费者和商业资本的关注使 ZHO 共享纸巾迅速风靡全国。9、结合材料,请简要概

21、括共享经济在我国飞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乐运,字承业,南阳清阳人。运少好学,涉猎经史。年十五而江陵灭,随例迁长安。其亲属等多被籍没,运积年为人佣保,皆赎免之。事母及寡嫂甚谨,由是以孝闻。梁故都官郎琅邪王澄美之,次其行事为孝义传 。性方直,未尝求媚于人。为露门学士。前后犯颜屡谏武帝,多被纳用。建德二年,除万年县丞。抑挫豪右,号称强直。武帝嘉之,特许通籍,事有不便于时者,令巨细奏闻。 武帝尝幸同州,召运赴行在所。既至,谓日:“卿言 太子如何人?”运日:“中人也。 ”时齐王宪以 下并在帝侧,帝

22、顾谓宪等日:“百官佞我,皆云太子聪明睿智,唯运云中人,方验运之忠直耳。 ”于是因问运中人之状。运对曰班固以齐桓公为中人管仲相之则霸竖貂辅之则乱可与为善亦可与为恶也帝曰我知之矣遂妙选宫官以匡弼之。 及武帝崩,宣帝嗣位,葬讫,诏天下公除。运上疏日:“三年之丧,自天子达于庶人。先王制礼,安可诬之。 ”书奏,帝不纳 。自是德政不修,而昏暴滋甚。运乃舆榇诣朝堂,陈帝八失。帝大怒,将戮之。内史元严谏,因而获免。翌日,帝颇感悟,召运谓之日:“朕昨夜思卿所奏,实是忠臣。 ”乃赐御食以赏之。朝之公卿,初见帝甚怒,莫不为运寒心。后见获赏,又皆相贺,以为幸免兽口。 内史郑译常以私事请托,运不之许,因此衔之。及隋文帝

23、为丞相,译为长史,遂左迁运为广州滍阳令。开皇五年,转毛州高唐令。频历二县,并有声绩。运常愿处一谏官,从容讽议,而性讦直,为人所排抵,遂不被任用。乃发愤录夏、殷以来谏争事,集而部之,名曰谏苑 。奏上之,隋文帝览而嘉焉。 (选自北史乐运传 ,有删改) 【注】公除:指帝王身负国事之重,因公权宜礼制,除下丧服。舆榇(chn):载棺 以随。- 9 -10.下列对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运对曰班固以齐桓公为中人管仲相之则霸竖貂辅之则乱可与为善亦可与为恶也帝曰我知之矣遂妙选宫官以匡弼之 B.运对曰班固以齐桓公为中人管仲相之则霸 竖貂辅之则乱可与为善亦可与为恶也帝曰我知之矣遂妙

24、选宫官以匡弼之 C.运对曰班固以齐桓公为中人管仲相之则霸竖貂辅之则乱可与为善亦可与为恶也帝曰我知之矣遂妙选宫官以匡弼之 D.运对曰班固以齐桓公为中人管仲相之则霸竖貂辅之则乱可与为善亦可与为恶也帝曰我知之矣遂妙选宫官以匡弼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行在” ,亦称“行在所” ,指天子所在的地方。专指天子巡行所在之地。 B.“崩” ,指死亡。古代对死亡有专门称呼,天子、诸侯或皇后死称“崩” ,皇子、公主或者宠妃死称“薨” 。 C.“庶人” ,也叫“庶民” 。西周以后对农业生产者的称谓,其身份比奴隶高。 D.“迁” ,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

25、平级转调三种情况。降级叫左迁、迁谪、迁削。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乐运顾念亲属,以孝闻名。他以做雇工的方式积累财物,救助陷入困境中的亲属;他尽心侍奉母亲和寡嫂,事迹如同孝义传中记载的人物。 B.乐运敢于打击权贵,深得皇帝信任。他在担任万年县丞时,抑制、打击豪门大族,号称刚强正直。 C.乐运不顾个人安危,敢于犯颜直谏。他上疏反对皇帝不按先王礼仪服丧的做法;他带着棺材到朝堂以死相谏,陈述皇帝的八大过失。 D.乐运夙有大志,但仕途坎坷。他希望做一名从容的谏官,然而秉性刚直,被人排斥打击,未能如愿,最后只好发愤编纂谏苑 。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

26、译成现代汉语。 (1)武帝嘉之,特许通籍,事有不便于时者,令巨细奏闻。 (5 分)(2)内史郑译常以私事请托,运不之许,因此衔之。 (5 分)- 10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4-15 题。送李录事兄归襄邓刘长卿十年多难与君同,几处移家逐转蓬。白首相逢征战后,青春已过乱离中。行人杳杳看西月,归马萧萧向北风。汉水楚云千万里,天涯此别恨无穷。14.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首联第一句叙述了十年间自己的境遇与朋友李录事相同,均是人生艰难,从而将深沉的感慨寓于其中,令人伤感。B.首联第二句中,诗人借景抒情,用遇风飞转的蓬草形象写出自己飘

27、泊无定的生活,隐含着羁旅中飘泊不定的苦味。C.颈联中“归马”点明朋友归襄邓之事,“杳杳”“萧萧”两个叠音词音韵和谐,有音乐美,渲染了欢快的气氛。D.尾联写两人分别后相距千万里,所以离别的时候有无尽的伤感,照应了题中的“送”,惜别之意尽显。E.本诗是送别诗,题目点出了主要事件,语句平易晓畅,但情感真切自然,读后让人有种惆怅的心绪。15. 诗的颔联语言浅近但情感深沉,请结合全诗分析。(三) 、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 逍遥游中,在全文结构上起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是: , 。(2)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孟子从内外两个方面说明导致国家灭亡的原因的句

28、子是: , 。(3)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认为北伐抗金应当做好充分准备,如果像南朝宋刘义隆草率出兵,虽有 之雄心,也只怕会有 的结局。- 11 -三、语言文字运用20.下面是中国天气网一则应用文的一部分,在标点、字形、语法和语言得体方面都存在问题,请找出其中的五处并修改。中国天气网天气新闻征稿启示中国天气网内容涵盖丰富,其中天气新闻栏目尤其受到各界广泛关注。天气新闻在报道突发天气事件和提高防灾减灾常识方面起到重要作用。自本网 2008 年 7 月正式上线以来,每天都需要发布大量全国各地重大天气新闻。由于网站影响不断扩大,公众对各地天气新闻的时效性和内容的丰富性要求不断提高,而本网编

29、辑人数有限,现特向各省、市、区级气象局征稿,请务必踊跃投稿。(1)_ (2)_ (3)_ (4)_(5)_21、孔子仁的学说的第一个精华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它的基本精神在现代仍然具有巨大的意义。请从逻辑推论的角度分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写出两句有关这句的逻辑推论。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两名大学生利用长假,脚球轮滑鞋,历时 5 天半从山东到北京,完成了一次长达五百多公里的“长途刷街”实现了一个多年的青春梦。许多网友为其叫好:“有志者,事竞成!“为轮滑带来正能量!”而一位交警则指出:“轮滑鞋代步上路,連反了交通法规,是不对的,这种行为一旦被发现,会受到相应处罚。”生活

30、中,类似的事井不鲜见,“好“的事可能是“不对”事。而另一面,“对”的事也不一定都是“好”的事,比如符合校规的着装不一定是学生心仪的着装,比如书法家为了写出好字常常打破正确的笔顺以求艺术上更美不同情况下,不同领域中,人们对“对与好”的理解认识各不相同。你对此又有着怎样的理解?请结合现实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或认识,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12 -武威一中 2018 年秋季学期阶段性考试高三年级语文试卷答案1.B 2. D 3.A4.C(C 项“其实是他能力不够,达不到录取标准”分析错误,从文章主题来看,主要是揭露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

31、残害,因此没考中的原因应是科举制度的黑暗,只不过他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而已)5.(1)以“白光”为题点明了小说主要描写内容。小说就是围绕陈士成因落榜产生白光的幻觉并最终为追逐白光落水而亡来写的。 (2)暗示了主人公的命运。陈士成考了十六次都未考中,最终落水而死,且无人收尸,其一生如同惨淡的白光。 (3)小说以“白光”隐喻封建科举制度的功名利禄,而陈士成连考 16 次未中,并最终因追求这种功名利禄而死,从而以其为题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吃人的罪恶本质,彰显了小说的主题。 (每点 2 分)6、陈士成与孔乙己都深受科举制度的毒害,是科举制度的牺牲品和殉葬品。他们都热衷于封建科举,希望通过中举来进入仕途,获得

32、功名利禄,受科举制度之害而不觉悟。 (2 分)但两人又有不同,陈士成出身于没落的豪绅阶级,从未放弃过功名,他总想着通过科考赢功名,光 宗 耀 祖 , 渴 慕 名 利 。 ( 2 分 ) 而 孔 乙 己 则 迂 腐 不 堪 、 穷 困 潦 倒 而 又 自 命 清 高 、 自 欺 欺 人 。( 2 分 )7.B 8.B 9、经营模式多样。共享经济有出租使用权、置换所有权、知识技能共享等三种经营模式,带来了个体经济的强势回归,增加了消费者的福利。发展前景好。国内市场广阔,政府鼓励,大众欢呼。经济运行效率高。共享经济给供求双方提供更加自由的选择,推动了经济制度的变革。互联网的普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共

33、享经济模式的产生、运行提供了载体。10.D 11.B【解析】题中 B 项,诸侯死称“薨” 。12.A【解析】 “事迹如同孝义传中记载的人物”不符文意,原文“次其行事为孝义传 ”。13.(1)武帝嘉奖他,特许他记名于门籍随时进入宫中,有不利于时政的事,令他无论大小都可以奏报。 (2)内史郑译经常以私事请求托付,乐运没有答应他,郑译因此记恨他。 14.B 15.( 1)诗的颔联运用较通俗的语言,说年老的时候在征战后相逢,青春早已在乱世中离去,承首联“多难”二字,又与结尾的“恨无穷”遥相呼应;(2)抒发对青春岁月流逝的感慨,在战乱流离中,青春不再,青春的锐气也早已消磨;(3)同时也发出了对社会动乱的悲叹,个人身世坎坷,社会战乩动荡,诗人的痛苦充溢诗句之中。16.(1)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3)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17D 18D 19B20.(1)将标题中的“启示”改为“启事”或“公告” 。(2)两处“中国天气网”都应该去掉书名号。 (3)将“提高”改为“普及” 。 (4)将“自本网”中的“本网”移至“每天”前(或将“自本网”改为“本网自” )(5)将“务必”删掉。- 13 -21、凡施于人的,都应该是己所欲的。只有己所欲,才能施于人。除非己所欲,否则,不施于人。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