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9 ,大小:424KB ,
资源ID:1187442      下载积分:2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118744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福建省永安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为本站会员(feelhesitate10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福建省永安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

1、- 1 -永安一中 20182019 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生物试题(考试时间:90 分钟 总分:100 分)第卷(选择题,共 5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40 小题,第 1-30 小题每题 1 分,第 31-40 小题每题 2 分,共 5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血浆中的水来自( )A组织液 B组织液、消化道 C淋巴、组织液 D消化道、组织液、淋巴2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除激素外,CO 2也是体液调节因子之一B肾上腺髓质的分泌活动不受神经纤维的支配C机体渗透压平衡的维持受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D血糖浓度可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糖

2、素的分泌量3. 下列与人体神经调节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缺氧不影响肽类神经递质的合成与释放B肌肉细胞的细胞膜上有神经递质的受体C神经纤维上的电信号可引起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D神经递质可将突触前神经元的兴奋传递给突触后神经元4. 下列有关促胰液素和胰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A盐酸进入小肠可促进促胰液素的产生 B胰腺分泌的胰液进入小肠能消化食物C促胰液素可经血液到胰腺,促进胰液分泌 D盐酸引起胰腺分泌胰液的过程不包含体液调节5. 甲状腺激素会对机体的代谢产生影响。若给实验小鼠每日注射适量甲状腺激素,连续注射多日后,不会出现的现象是( )A机体产热增加 B体重快速增加C进食量明显增加 D放入密

3、闭室中更易窒息死亡6. 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免疫系统相对独立,既不受神经调节,也不受体液调节B吞噬细胞可吞噬病原体,也可加工处理病原体使抗原暴露C类风湿性关节炎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均为自身免疫病D免疫系统能消灭入侵的病原体,不能清除体内的异常细胞7关于人体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呼气是人体的主要散热途径 B骨骼肌和肝脏是人体的主要产热器官C有机物的氧化分解是人体产热的重要途径 D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也有感受体温变化的功能8关于动物体液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机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反馈调节 B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迅速而准确- 2 -C血液中某激素的浓度可反映

4、该激素的分泌量 D激素的分泌量可随内、外环境的改变变化9. 下列与抗利尿激素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抗利尿激素是由垂体释放的 B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会使尿量减少C神经系统可调节抗利尿激素的释放 D抗利尿激素促进水被重吸收进入肾小管腔10. 关于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非特异性免疫是能够遗传的 B过敏反应是由非特异性免疫异常引起的C机体能够通过非特异性免疫产生记忆细胞 D非特异性免疫只对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11谚语“苗多欺草,草多欺苗”和“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反映的种间关系依次为( )A竞争、寄生 B共生、寄生 C寄生、竞争 D竞争、捕食12下列关于动物丰富度的研究方法,正确

5、的是( )A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B观察肉眼难识别的小动物:高倍显微镜观察C统计土壤小动物丰富度: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D调查水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生态缸进行培养13诗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所描绘的现象,属于生物群落的( )A水平结构 B垂直结构 C初生演替 D次生演替14下列处理方法或政策与对应的目的,正确的是( )A实施全面二孩政策,目的是通过提高出生率来改善我国人口的年龄组成B捕鱼时要控制网眼的大小,目的是维持鱼群正常的性别比例C退耕还林、还草有助于增高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D近年来规定禁渔期和禁渔区是禁止对相关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15动物学家考察某生态保护区后,认

6、为当地鹿群正处于增长高峰期,预测今后还能增长十几年才会停止。动物学家作出这种判断的信息主要来自于( )A鹿群的数量和密度 B鹿群的年龄组成C鹿群的性别比例 D鹿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16观察下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呈“S”型增长的种群,数量达到 K 值时出生率为零B种群呈现“J”形增长的前提条件是不存在天敌、食物充足、生存空间无限等C在自然界中,种群的增长曲线一般是“S”形曲线D “J”型曲线代表的种群,种群数量不断增大且无 K值17下列关于种群特征和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道路的绿化带上每隔 5 米种植一棵樟树,体现了种群的数量特征B一般情况下种群密度越大的种群,其

7、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差值越大C在培养瓶中培养酵母菌时,只要营养充足,酵母菌种群就会呈“J”型增长D描述、解释和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常常需建立数学模型18. 下列关于调查种群数量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样方法、标志重捕法都是估算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B若调查的植物种群个体数量较少,可以适当扩大样方面积- 3 -C在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常用的取样法有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D用样方法调查数量较少的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可在蒲公英分布较多的区域增加样方数19. 下列有关“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吸取培养液前应将培养瓶轻轻振荡B对酵母菌计数时,在血球计数板上滴加培养液

8、后再盖上盖玻片C实验的后期,对抽样的培养液应进行适当地稀释,然后进行计数D每天定时取样并计数,可以发现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呈现“S”型增长曲线20.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生态系统结构范畴的是( )A食物链和食物网 B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C水分、阳光、空气 D生产者的能量流入消费者21. 下列最可能用于同一生物的一组名词是( )植食动物,第二营养级 次级消费者,自养生物 分解者,腐生生物消费者,动物 生产者,自养生物 自养生物,第一营养级 细菌,分解者A B C D 2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的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是流经该系统的总能量B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能量

9、流动的载体C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碳与植物呼吸作用释放的碳基本相等D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的大小是由这两个营养级的同化量决定的23. 关于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说法错误的是( )A各级消费者所利用的碳归根到底来自生产者B分解者在碳循环中起重要作用C碳在无机环境中仅以 CO2形式存在D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间是以 CO2形式循环的24. 如图所示某生态系统的缩影,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与之间物质和能量均可双向进行流动B与之间既有捕食关系,也有竞争关系C同化的能量有一部分通过的粪便流向D图中生产者固定的能量等于各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25.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其物质是指( )A细胞中

10、的蛋白质和核酸 B组成细胞的各种化合物C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元素 D组成生物体的 C、H、O、N、P、S 等基本元素26. 下列有关生态学原理或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日照达到一定长度时植物才能够开花体现了信息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B低碳生活方式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C生态系统中存在着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两个完全独立的过程D森林生态系统具有调节气候的能力,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使用价值27. 如图是碳循环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理论上讲,没有 B 成分碳循环就不能进行B图中的、表示的过程分别主要是光合作用和分解作用C图中的 A、D 分别表示生产者和无机环境中的二氧化- 4 -碳D

11、在无机环境和 D 之间不存在信息传递28. 为修复长期使用农药导致有机物污染的农田,向土壤中投放由多种微生物组成的符合菌剂。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加入菌剂可增加土壤中的物种多样性,提高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B该菌剂减少了残留农药进入农作物,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土壤中的物质循环C土壤有毒物质的减少有利于增加农田动物的种类,降低害虫的优势度D农药降解菌具有分解农药的特殊代谢途径,体现了基因多样性的应用价值29. 如图表示种群的各个特征之间的关系及其与种群数量的关系,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为出生率和死亡率,乙为迁入率和迁出率B在丁的模型中处于图形底部的是幼年个体C丙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

12、密度D调查种群密度有利于合理利用生物资源30. 某生态系统总面积为 250km2。假设该生态系统存在食物链甲种植物乙种动物丙种动物,乙种动物种群的 K 值为 1000 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丙种动物的数量增加,则一段时间后,甲种植物数量也增加B某次调查发现该生态系统中乙种动物种群数量为 650 头,此时种群增长率比 K/2 时小C该食物链中信息传递的方向是甲种植物乙种动物丙种动物D当乙种动物种群密度为 2 头/km 2时,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31. 研究湖泊中食物链顶端的某鱼种群年龄结构,结果如下表。该鱼在 3+时达到性成熟,9+时丧失繁殖能力,据此推测不正确的是( )年龄 0 + 1

13、+ 2 + 3 + 4 + 5+ 6 + 7 + 8 + 9 + 10 + 11 + 12个体数 92 187 121 70 69 62 63 72 64 55 42 39 264(注:表中 1+表示鱼的年龄大于等于 1,小于 2,其它以此类推)A未来一段时间内,该鱼种群在湖泊中的数量基本不变B大量捕捞 10+以上个体,不会导致该种群出生率明显变化C若把另一种鱼引入该湖泊,导致原鱼群数量减少,也属于群落演替D种群的性比率可通过影响出生率来影响种群密度32.“重阳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节日,在这一天有“插茱萸”的习惯,因为“插茱萸,可驱秋蚊灭虫害” 。下列有关分析,不科学的是( )A茱萸

14、可适当改变秋蚊、虫害的种群密度 B茱萸在生态系统中作为生产者C茱萸与秋蚊之间传递的化学信息 D茱萸、秋蚊和虫害共同构成了一个群落33.对下列四种曲线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5 -A若的纵坐标代表种群的增长率,则此曲线可对应种群的“S”型增长B若的纵坐标代表种群增长速率,此曲线可对应种群的“J”型增长C若的纵坐标代表种群增长速率,则 A 点对应 K 值,B 点对应 k/2D曲线可表示随时间变化的“S”型增长速率34.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产者固定的能量是主要是光能B自然生态中,生物数量金字塔存在倒置情形,能量金字塔则不存在C与传统鱼塘相比,桑基鱼塘可显著提高

15、不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D在农田中除草、捉虫可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35. 下图是某生态系统中组成食物链的三个种群(、)一年内能量流动统计的部分数据(图中数值单位是 100 万 kJ) 。有关叙述正确的有( )a三个种群组成的食物链是b种群全部生物的呼吸消耗能量约为 6950 万 kJc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沿着食物链、食物网的渠道进行的d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率约为 20%Ab 和 c Bc 和 d Cb、c、d Da、b、c、d36. 生态学家林德曼在研究赛达伯格湖时发现,某种鱼因年龄不同而食性不同:幼年鱼主要以浮游生物为食,成年鱼主要以小鱼为食(包括其幼年鱼)

16、 、小虾为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鱼的成年鱼、幼年鱼和小虾之间不存在竞争关系B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大于所有消费者的同化量之和C该鱼的成年鱼和幼年鱼因食物来源不同而分布在不同水层,属于垂直结构D若大量增加湖中养殖物种的种类和数量,一定可以提高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37. 关于草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A能量流动包括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B分解者所需的能量可来自各营养级生物所储存的能量C生态系统维持正常功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D生产者固定的能量除用于自身呼吸外,其余均流入下一营养级38.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化学信息的是( )- 6 -A“温柔陷阱

17、”捕虫草“绝技”:捕虫草产生香甜的分泌液,引诱昆虫前来并将其捕食B“臭名昭著”野生海芋:海芋释放臭味吸引蚊子前来帮助其传粉C“我最闪亮”孔雀开屏:鸟类的求偶炫耀D“我的地盘”美洲猎豹:撒尿标记自己的领地39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生态系统中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生物多样性B. 生物多样性包括种群、物种、生态系统三个层次的内容C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明显大于其真直接价值D就地保护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40为了实现对草原资源的合理利用,采用划区轮牧的方法,其优点中不正确的是( )A减少牲畜自身能量的消耗 B有利于牧草的恢复C有利于年年增加载畜量 D有利于充分均匀地采食牧草-

18、7 -第卷(非选择题,共 50 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4 小题,除标注外,每空 2 分,共 50 分)41.(12 分)癌症免疫治疗位于 2013 年度十大科学突破之术。免疫系统识别和摧毁异常细胞的能力可能可以成为阻止癌症发展的一个手段。PD1(programmed death 1)是活化的 T细胞、B 细胞等淋巴细胞表面的一种免疫抑制性跨膜蛋白质分子,它可以阻止 T 细胞全力攻击“入侵者” ,就像刹车的作用,而 PD1 抗体(也称 PD1 抑制剂)可以促进 T 细胞的增殖,分化和淋巴因子的产生,是近年治疗一些晚期癌症的特效药。请根据题中信息回答下列有关免疫调节的问题:(1)免疫系统可以

19、抑制癌症的发生,体现了其 的功能;细胞癌变后,主要是 免疫起作用(填“体液免疫”或“细胞免疫” ) 。(2)下列选项中,pd1 抗体发挥作用的场所是 。A内环境 B细胞内液 C细胞膜 D组织液和血浆(3)请根据题中信息分析,在健康人体内阻断 pd1,将导致机体患下列哪种疾病 。A自身免疫病 B过敏反应 C艾滋病 D胸腺发育不良(4)异体器官移植容易产生 反应,因此,器官移植后, (填“促进”或“阻断” )病人 pd1 的功能,将有利于供体器官的存活。42.(12 分)为了探究不同处理条件下棉花叶片中细胞分裂素(CTK)和脱落酸(ABA)的含量变化,某科研小组进行了实验,实验设置两个供氮水平,低

20、氮组(N150)和高氮组(N500),每组再分别设置 A、B、C、D 四个处理组。 A 组:不打顶;B 组:打顶;C 组:打顶羊毛脂;D组:打顶含萘乙酸的羊毛脂,10 天后取棉株相同部位的着生叶测定两种激素含量,实验结果如下图。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因变量是 。B、C 组对照结果表明 。(2)由图 1 分析可知,低氮环境下生长素可以 (“抑制”或“促进”)细胞分裂素(CTK)的合成。(3)在植物体内,脱落酸(ABA)的主要作用是 。分析图 2 中 C、D 组处理结果可知,低氮水平下,施加萘乙酸 (“促进”或“抑制”)叶片衰老。43.(12 分)某校生物科研小组对一

21、生态系统进行了研究,下图表示该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请据图回答:(1)图中未表示出的该生态系统的成分是 。用标志重捕法调查 D 种群密度时,若标记个体更易于被捕食,则调查的结果会 (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 。(2)由于某种原因使得 A 种群数量短时间内大量减少,- 8 -E 种群数量相对稳定,说明生态系统具有 能力,其基础是 调节机制。(3)该食物网中的物种间不断进行着信息交流,其作用在于 。(4)若该食物网中一种生物摄食两种生物时,两种被摄食的生物所占比例相等,则 E 每增加10kg 生物量,至少需要消耗生产者 kg。44.(14 分)下图为某种海岸生态护坡及部分食物网示意图,请回

22、答下列有关问题。(1)调查樟毛等植物的种群密度要用 法,此方法要注意 。(2)图示坡地生态系统中的互花米草、白茅、柽柳、樟毛等植物的分布情况,主要体现了群落的 结构。(3)人们通过沙滩培土、引种等措施,使植被稀少的荒滩短期内出现物种比较丰富的坡地生物群落,这种演替类型属于 ,演替结果导致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请简述原因 。(4)经观察和测定灌草丛带中的几种生物种群及同化量(按图中字母表示)如图所示。图中沙氏变色蜥在食物网中所处的营养级为第 营养级。能量从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是 (用图中字母表示) 。永安一中 20182019 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生物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23、本大题共 40 小题,第 1-30 小题每题 1 分,第 31-40 小题每题 2 分,共 5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 9 -DBADB BABDA DCDAB ADDBD CCCCD BBBAC BDBCB BDCBC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4 小题,除标注外,每空 2 分,共 50 分)41.(12 分)(1)监控和清除 细胞免疫 (2)C (3)A (4)排斥(排异) 促进42.(12 分)(1)供氮水平、是否打顶(是否去除内源生长素)、是否施加萘乙酸细胞分裂素的含量、脱落酸的含量羊毛脂对实验结果无影响(或羊毛脂不影响 CTK 和 ABA 的含量,或消除羊毛脂对实验结果的影响)(2)促进 (3)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抑制43.(12 分)(1)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偏高 (2)自我调节 负反馈(3)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4)50044.(14 分)(1)样方(1 分) 随机取样(1 分) (2)水平(3)次生演替 增强生态系统中的组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越强,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4)三或四 (b+d+e)/a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