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2 ,大小:191.50KB ,
资源ID:1187492      下载积分:2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118749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福建省永春县第一中学2016_2017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周芸)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福建省永春县第一中学2016_2017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

1、- 1 -福建省永春县第一中学 2016-2017 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时间:90 分钟 总分 100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 1.5 分,共 60 分)1. 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中,忠孝观念源远流长,其源头是A. 宗法制B. 郡县制C. 君主专制D. 中央集权制【答案】A【解析】古代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它保证贵族的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有利于凝聚宗族,,把“国” “家”结合起来,强化王权。故答案为 A 项。其他三项均与忠孝观念无关,排除 BCD 项。点睛:宗法制是根据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因此

2、材料中出现祖、宗、家谱等字眼的,即表明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这类试题大多与宗法制有关。2. 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下表中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周王的妻妾 周王的儿子妻(正室) A三哥(20 岁)B四哥(14 岁)妾一(侧室) C大哥(25 岁)妾二(侧室) D二哥(22 岁)AABBCCDD【答案】A- 2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根据西周宗法制规定,能够继承王位的是嫡长子,也就是周王正妻生的第一个儿子。由此可知,三哥符合史实,故 A 项正确;B 项是正妻生的第二个儿子,故错误;C 项是侧室生的儿子,虽然岁数最大,但是无权继承,故错误;D 项也是侧室生的,故错误。3. 战国时期,官吏享受报酬的形

3、式不再以土地为标准,其俸禄和等级基本以粮食多少来划分,计量单位有石、盆、斗、斛等。如“官吏二千石者, (月各)百二十斛” 。这反映出A. 农业发展迅猛B. 分封制度崩溃C. 郡县制度形成D. 官吏待遇下【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官吏报酬以土地形式是古代分封制下的产物,而战国时期,各国改革,实行地方行政改革,官吏享受报酬的形式不再以“土地”为标准,反映的是分封制的崩溃,故 B 项符合;A 项中的“迅猛”不符合实际情况,只能说“有一定的发展” ,且材料中反映的是政治上的变革,故排除;C 项是干扰项,材料只是谈到官吏待遇的变化,没有谈郡县制的形成,且郡县制真正形成于秦朝时期,故排除;以粮食为标准不

4、等于官吏待遇下降,故 D 项错误。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政治制度分封制【名师点睛】俸禄古代皇朝政府按规定给予各级官吏的报酬。主要形式有土地、实物、钱币等。中国古代俸禄制度的发展可分为三个时期。商周时期因官职同爵位相一致,并且世代相袭,俸禄实际上是封地内的经济收入(不包括上缴给政府的部分) 。即俸禄表现为土地形式,封地的大小是各级官吏的俸禄标准。春秋末期至唐初主要以实物作为官吏的俸禄。4. 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的等级序列是A. 周王卿、大夫诸侯士B. 周王诸侯卿、大夫士C. 周王士诸侯卿、大夫D. 周王诸侯士卿、大夫【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

5、诸侯卿、大夫士严格的等级制度,故 B 项正确;诸侯等级位于卿大夫之上,故 A 项错误;士是最低级的贵族,故- 3 -CD 项错误。5. “夏朝设秩宗,商朝设卜、巫、史,西周设太史、太祝、太卜、太士等,他们既是神权的掌握者,又是国家的重要执政官,权位显赫。 ”这反映出夏、商、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是A. 按照血缘亲疏分配政治权力B. 形成内外相辅的地方政权体制C. 实行神权与政权相结合的制度D. 国家和家族宗法制度密切结合【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从材料中可以得知既掌握神权,又掌握行政权,明显表现出神权和行政权相结合的特点,故 C 项正确。材料中“秩宗”是一官名,后世用为礼部的习称,并非地方官员;材

6、料中的“卜、巫、史”等都是官民,没有体现血缘关系,也没有体现宗族,因此ABD 均错误。所以答案选 D。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夏、商、周政治制度的特点【名师点睛】商朝实行内外服制度,商王有控制内外服的权力,借神权以巩固王权。西周实行分封制度,打破了地方的血缘关系,中央权力进一步加强。商周时期都是体现了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结合的特点。6. 周幽王被杀后,褒姒所生之子伯服逃到晋国,晋欲拥立伯服,但绝大部分诸侯支持申后所生的前太子宜臼,晋侯最后杀死了伯服。这反映出当时A. 天子地位一落千丈B. 宗法血缘关系衰落C. 正统观念仍受重视D. 分封秩序遭到破坏【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

7、题考查的是西周宗法制知识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讲述了王位继承权的问题,与天子地位无关,A 项错误;绝大部分诸侯支持申后所生前太子宜臼,体现以法定血缘关系继承权力得到普遍认可,因而不能说明守法血缘关系衰落,B 项错误;材料讲述了王位继承权的问题,与分封秩序无关,D 项错误;绝大部分诸侯支持申后所生前太子宜臼,表明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正统观念仍旧受到重视,C 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故选 C。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西周政治制度宗法制- 4 -【名师点睛】关于嫡长子继承制的认识与理解,注意把握到以下方面:(1)概念: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度最基本的一项原则,即王位和财产必须由嫡长子继承,嫡长子

8、是嫡妻(正妻)所生的长子。 (2)西周的状况:西周天子的王位由其嫡长子继承,而其他的庶子为别子,他们被分封到全国各重要的战略要地。由嫡长子继承的王位可以确保周王朝世世代代大宗的地位,庶子对嫡子的大宗来说,是小宗,而在自己的封地内又为大宗,其继承者也必须是嫡长子。7. 据记载,东汉桓帝时规定“婚姻之家及两州,不得交互为官” ,如官员史弼,本应出任山阳太守,但由于岳父母家恰好在山阳辖内,于是史弼上书自陈应回避,被调任为平原相。这说明桓帝A. 将地方的人事任免权收归中央B. 已认识到地方割据的根源C. 有意防范地方势力膨胀的危害D. 注重维护察举制度的公平【答案】C【解析】自秦朝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9、制度以来,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秦朝实行郡县制,郡守、县令(县长)均由皇帝直接任免,即将地方的人事任免权收归中央,A 项错误;在专制主义制度下,地方割据势力的膨胀及中央和地方矛盾的日益激化是造成地方割据的主要根源,材料未体现该信息,故 B 项错误;材料中东汉桓帝规定“婚姻之家及两州,不得交互为官”的目的是防范地方势力膨胀,威胁中央集权,故 C 项正确;材料涉及的主要信息是关于地方官员任职地域的限制,并未涉及察举制度,故 D 项错误。8. 唐代前期,各地刺史的日常工作是与尚书省联系,唐代中后期则不同,刺史主要是向当道节度观察使请示汇报。这一变化反映了A. 皇权强化导致尚书省的地位下降B. 刺史权利膨

10、胀引起中央政府警惕C. 藩镇势力的发展削弱了中央集权D. 中央利用分权策略加强地方控制【答案】C【解析】材料信息是唐代前期刺史向尚书省(中央)请示汇报,唐代中后期则向地方节度使请示汇报,这实质上反映了的地方割据势力的扩大和中央权力的削弱,故 C 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皇权的削弱,故 A 项错误;材料信息没有体现出中央政府对此有警觉,故 B 项错误;- 5 -材料没有说明中央利用分权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故 D 项错误。点睛:反映类选择题考查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解题的思维过程是“现象本质” 。本题的现象是“唐代前期刺史向尚书省(中央)请示汇报,唐代中后期则向地方节度使请示汇报” ,这反映出中央权威的

11、削弱,地方权力的上升。9. 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A. 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B. 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C. 参与机要政策,但没有决策权D. 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明成祖时设立内阁,大学士开始参与军国大事,可以帮助皇帝起草对大臣奏章的批复意见(票拟) ,但没有决策权;清朝雍正年间,为处理西北的紧急军务,设立了军机处,军机大臣最初只参与处理军务,后来职权不断扩大,可以参加处理内政、外交,制定军政大计、审理重大案件等军政要务,但没有决策权,军国大事皆由皇帝一人裁决。综合以上分析,ABD 三项错误,C 项正确。故答案选 C。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

12、制制度的加强明朝内阁、清代军机处的比较10. 中国古代崇尚道德治国,孝道是政府和民间最推崇的。有史料记载:“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减食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之子。 ”郭巨因此被举荐为孝廉,这一史料反映的是A. 征辟制B. 科举制C. 察举制D. 刺史制【答案】C【解析】察举制以孝廉作为标准,由地方郡国每年向中央举荐人才。因此材料反映的是察举制,故答案为 C 项。征辟制不是通过举荐的方式,排除 A 项;科举制以才学为标准,通过考试的方式,排除 B 项;刺史制不是选官制度,排除 D 项。11. 史学家徐中约曾说:“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参政的机会。

13、于是而有政治上社会对流的可能性。政治获得了非常大的弹性。 ”该“制度”最有可能是- 6 -A. 世官制B. 察举制C. 皇帝制D. 科举制【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这种制度是科举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进一步打破了血缘政治,以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任用人才,对后世的文官考试制度有重要影响。所以答案选 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科举制12. 唐代科举出身的宰相占全部宰相的 50%左右。宰相中多有累世而屡显的家族,400 余任宰辅中,崔氏一姓即占 32 人,杨、杜二姓各占 11 人,卢氏、郑氏分别占 10 人和 8

14、 人。这反映出当时A. 科举制度不能选拔优秀人才B. 世家大族垄断官员选拔C. 门阀士族仍然具有较大影响D. 世卿世禄制度再度实施【答案】C【解析】试题解析: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有利于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能够选拔优秀的人才,故 A 项错误;世家大族出身的宰相不到宰辅总人数的五分之一,因此不能说明世家大族垄断官员选拔,故 B 项错误;世家大族出身的宰相数量众多,反映出门阀士族仍然具有较大影响,故 C 项正确;宰相中虽多有累世而屡显的家族,但却并非职位承袭,而是科举出身,故 D 项错误。13. 寻找历史地图中的关键词是阅读历史地图重要方法。所谓“关键词”就是能够识别地图的关键信息点。某

15、同学在查阅地图时找出了“匈奴” “北海郡” “胶东国”等关键词。他查阅的地图应该是A. 秦汉时期B. 西汉初期C. 北朝初期D. 蒙元帝国【答案】B- 7 -【解析】根据材料“匈奴” “北海郡” “胶东国”等关键词,可知当时管理地方的政治体制是郡国并行制,在西汉初期实行,故 B 项正确。A、C、D 三项与题意不符,均排除。【名师点睛】抓住关键信息“匈奴” “北海郡” “胶东国”联系所学知识回答即可。14. 中国古代的官职名号颇有渊源。 “刺史”有“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之意。从名称寓意来看, “刺史”应是A. 地方的封疆大吏B. 中央朝廷的重臣C. 皇帝的内侍人员D. 具有监察地方的职

16、能【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之意”说明“刺史”应该是具有监察地方的职能的官员,故本题选择 D 项。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的政治制度汉代“刺史” 。15. 下图是一副残缺的中国古代“地方机构示意图” ,请依据留存信息,判断该图反映的朝代是A. 唐代B. 宋代C. 元代D. 明代【答案】B【解析】图中“通判”这一职位而通判是为了加强对地方官的监察和控制,防止知州职权过- 8 -重,专擅作大,宋太祖创设“通判”一职,故 B 项正确;ACD 项不符合题意。点睛:本题考查学生从图片材料中获取信息解答历史问题的能力。由图片中的“

17、知州” 、 “通判”可以得出答案。设置通判以分知州之权,利用通判与知州之间的相互制约,使一州之权不致为知州把持,防止偏离中央政府的统治轨道。16. 嬴政的道一文中写道:“始皇帝嬴政比较黏糊,只要走进历史,不管你是否乐意,也无论你停在哪一段儿,他都将不请自来,躲不掉也避不开。 ”作者这样评价秦始皇,主要是基于他A. 开始实行郡县制加强对地方的管理B. 确定了后世 2000 多年的国家政治框架C. 确立了分封子弟的制度D. 开始用军功爵制代替世卿世禄制【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题中材料表明,秦始皇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故只要走进历史,随处可见到他的影响,因此答案为 B。郡县制在战国末期已出现,A

18、错误;C 项与秦不符;D 始于商鞅变法。17. 据大唐语林记载,某人请求玄宗开恩帮女婿王某科举及第,玄宗答应。负责科举的礼部侍郎将皇帝钦点王某情况报告宰相。宰相说:“科举是为国家取才大典,怎么能凭皇帝一句话,就把功名与人?”玄宗只好取消成命。这则记载表明A. 礼部与宰相共管科举B. 相权对皇权有制约性C. 科举制度具有公平性D. 科考不受皇权的干预【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礼部负责科举考试的组织工作,故 A 项错误;材料信息“玄宗答应开恩帮女婿王某科举及第,宰相反对,玄宗只好取消成命”说明了皇权一定程度受到了相权的制约,故 B 项正确;科举制度具有相对公平性,故 C 项错误;根据所学

19、知识可知,科考不受皇权的干预不符合史实,故 D 项错误。18. 丞相制度在隋唐进行了一次重大调整,这主要是指A. 设立三省,分散相权B. 设参知政事,分割相权- 9 -C. 废除丞相,权分六部D. 设立内阁,强化相权【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隋唐设立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都是宰相,从而分散了相权,故 A 项正确;北宋设立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故 B 项错误;明太祖时废除了丞相,权力六部分担,故 C 项错误;明成祖时设立内阁制度,进一步加强了皇权,故 D 项错误。19. 古代雅典人将流放视为一种比死刑更为严重的刑罚,因而雅典城邦对被处死刑者以逃亡他乡而逃避死刑的情形加以放任。材料体现

20、了雅典哪一价值观念A. 平等自由B. 城邦优先C. 人民主权D. 法律至上【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古代雅典人将流放他乡视为一种比死刑更为严重的刑罚,说明雅典人把城邦看得至高无上,认为离开城邦是莫大的耻辱,而平等自由、人民主权、法律至上,材料没有体现,选择 B 项符合题意。考点:古代希腊、罗马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名师点睛】陶片放逐法的实施和雅典的公民大会的运作联系紧密。并且充分体现雅典的民主精神。 陶片放逐法是雅典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有效的防止雅典城邦中有权势的人成为僭主,并且可以防止僭主的同党进行僭主政治复辟,同时也可以有效的限制和解决雅典人的党派斗争。雅典人

21、用它来限制任何声望和权势都很大的领袖,使他们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成为特殊公民。每个公民都可以通过陶片表达自己的政治意见和愿望,体现了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广泛性;有利于淘汰那些没有维护公民利益的官员,反对有损公民利益的行为,同时可以约束官员的行为,消除不稳定因素,从而有利于国家的稳定和正常民主秩序的维护。20. 苏格拉底主张专家治国论,他说,一条船,应由熟悉航海的人驾驶;纺羊毛时,妇女应管理男子,因为她们精于此道,而男子则不懂。他还说,最优秀的人是能够胜任自己工作的人。精于农耕便是一个好农夫;精通医术的便是一个良医;精通政治的便是一个优秀的政治家。这表明苏格拉底A. 反对在雅典实行民主制- 10

22、-B. 公民意识淡漠C. 认识到雅典民主制的弊端D. 缺乏民本思想【答案】C点睛:雅典民主是一种原始的直接民主形式,只适用于小国寡民的城邦。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的参政方式,意味着素养不同的人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容易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21. 古希腊时期的雅典城邦与中国东周时期各诸侯国相比,其相似之处是A. 为适应商业发展而兴起B. 实行了居民集体统治制度C. 都采用了直接民主制度D. 享有相对独立的政治地位【答案】D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东周的政治制度分封制的破坏;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特征22. 古代雅典的陪审法庭是日常司法机关,各法庭审理的案件是通过抽签选定的,

23、各庭的房间、法庭主持人、监票人的产生,也由抽签决定,其责任是一次性的,下次开庭需再次抽签。这种做法体现出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是A. 人人平等- 11 -B. 民主监督C. 法律至上D. 轮番而治【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材料“各法庭审理的案件是通过抽签选定的,各庭的房间、法庭主持人、监票人的产生,也由抽签决定,其责任是一次性的,下次开庭需再次抽签”表明古代雅典的陪审法庭为了保证公平、公正,采取抽签的方式,不能体现人人平等,故 A 项错误;民主监督与材料的内容不符,故 B 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到法律至上,故 C 项错误;抽签选举的方式体现的是雅典民主政治的轮流坐庄也就是轮番而治,故 D 项正确。

24、考点:古代希腊罗马政治雅典民主制特点23. 梭伦在诗中写道:拔掉了竖在被抵押的土地上的债券碑。这反映了梭伦改革中的一项措施,即A. 各级官职向所有公民开放B. 设立陪审法庭以受理公民投诉C. 向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津贴D. 颁布“解负令” ,废除债务奴隶制【答案】D【解析】题干中“拔掉了竖在被抵押的土地上的债权标”指的是梭伦改革中,废除债务奴隶制度。各级官职向所有公民开放和向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津贴是伯利克里改革的内容。故答案选 D。24. 古代雅典法律规定:如果公民试图自杀,必须事先提出申请,以获得批准;未经允许的自杀被视为犯罪行为。这反映出古代雅典A. 法律体系已达到完备的程度B. 法

25、律具有尊重生命价值的人文精神C. 公民个人自由受到严格限制D. 自然有违崇尚自然法则的理性精神【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古代雅典公民自杀前必须提出申请,而未经允许的自杀将被视为犯罪行为,这充分说明古代雅典对公民个人自由的严格限制,C 项符合题意。A 项不符合史实,雅典的法律体系在当时并不完备,故 A 项排除;尊重生命价值的人文精神在材料- 12 -中体现不出来,故 B 项排除;自然法则强调人的自由是天生的,故根据自然法则,自杀也应该是人自由选择的权利,故排除 D 项。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特点【名师点睛】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是全体公民是统治者,参与政治,集

26、体掌握国家最高权力;公民集体内部相对平等;法律至上。但雅典民主政治中公民个人自由受到严格限制,其实质和局限性是雅典民主政治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统治地位和利益,其实质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上,是少数人的民主。雅典民主只是“成年男性公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25. 从公元前 8 世纪初开始的二百多年间,由于人口增多,希腊的众多城邦组织本邦的部分居民向外迁移,另立家园,建立起 140 多座新的城邦,奠定了古代希腊的广阔疆域。这些行动A. 形成了“众星捧月”的政治格局B. 扩大了地中海贸易圈C. 具有殖民扩张、争夺霸权的特征D. 瓦解了城邦民主政治【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

27、解决问题的能力。古希腊由于人口增加,建立了新城邦,扩大了地中海贸易圈。可以选择 B 选项。西周的分封制体现了周天子与诸侯之间权利和义务,形成了“众星捧月“的政治格局。所以排除 A 选项。题干材料里体现不出 CD 选项。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民主政治的摇篮城邦外移26. “公民不遗余力地献身国家,战时献出鲜血,平时献出年华,他没有抛弃公务照管私务的自由相反,他必须奋不顾身地为城邦的福祉而努力。 ”这主要反映出古代雅典A. 少数精英操纵着政府权力B. 公民意识强烈C. 公民自由受到严格的限制D. 人文精神浓厚【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雅典公民视城邦利益至高无上,具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

28、,因此材料主要反映出古代雅典城邦公民意识强烈。故答案为 B 项。其他三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ACD 项。- 13 -27. 公元前 4 世纪,雅典官员在任职前要接受陪审法庭的任职资格审查,还要在一年的任期内接受公民大会 10 次的信任投票,在任期结束时还要接受账目审计。这些规定直接作用是A. 维护民主制度B. 体现法治精神C. 实现轮番而治D. 防止权力滥用【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雅典官员在任职前要接受陪审法庭的任职资格审查,还要在一年的任期内接受公民大会 10 次的信任投票,在任期结束时还要接受账目审计”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规定直接作用是防止权力滥用,故 D 正确。维护民主制

29、度,不是直接作用,故A 排除。材料主旨不在于体现法治精神,故 B 排除。材料未涉及实现轮番而治,故 C 排除。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特点28. 从适用范围看, 十二铜表法是罗马国家制定的A. 适用于所有罗马人的法律B. 调整国内民族关系的法律C. 调整公民内部关系的法律D. 调整罗马人与外来人关系的法律【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能力, 十二铜表法是罗马公民法,主要是调整罗马分民内部的关系,C 项符合题意;A 项本身表述错误,罗马法不适用于奴隶,不合题意;B、D 项是罗马万民法的内容,不合题意。故答案为 C 项。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

30、马法十二铜表法29. 罗马法规定:“用人为的方法变更自然水流,以致他人财产遭受损害时,受害人行诉诸赔偿。 ”这说明罗马法A. 维护平民的利益B. 维护财产私有C. 维护奴隶制度D. 体现充分的民主性【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罗马法规定:“用人为的方法变更自然水流,以致他人财产遭受损害的,- 14 -受害人得诉诸赔偿。 ”说明罗马法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B 项符合题意。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罗马法的内容30. 罗马法规定:当事人若不向法庭提起诉讼,法庭即不予受理;一个人除非被判有罪,即是无罪之人;一个被控有罪的人,可在宣判前为自己辩护;法官审判应重证据等。这些规定后来成为西

31、方现代法治的重要原则。下列各项中,符合上述规定的是A. 法庭立案与否取决于案情B. 被告在法庭审理过程中无罪C. 被告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辩护D. 证据是法官判案的唯一依据【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从材料中的“一个人除非被判有罪,否则即是无罪之人” ,说明被告在法庭审理过程中即尚未被判有罪之前是无罪的,故答案为 B 项。A 选项与题干中的“当事人若不向法庭起诉,法庭即不予受理”不符;C 选项与题干中的“可在宣判前为自己辩护”不符;D 选项与“法官审判应重证据”不符,CD 项的表述都过于绝对。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古罗马的法律制度特点【名师点睛】罗马法的特点包括:罗马法作为奴隶社会法律制度在

32、其产生、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深受古罗马奴隶制国家历史发展的影响。罗马法是诸法合体、私法为主的法律体系。罗马法注重形式,注重法律程序。公民法基本上保留了注重形式、程序繁琐的特色。发展到万民法后,为了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才逐渐变得简易、灵活。罗马法还确立了许多重要的法律原则。如疑罪从无、任何人均无义务指控自己有罪、没有原告就没有法官、法官不得自动审判、举证的义务由主张者而不是否认者承担、一目了然之事无须证明、一事不再理等等原则对现代法律制度仍然产生重大影响。31. 有人认为:罗马人智力不如希腊人,体力不如高卢人,经商的本事不如迦太基人,却能一一打败这些部族,而且在战后还能与这些部族有秩序地和睦共

33、处。为什么?你会发现,罗马帝国的强大,归根结底是因为它的宽容开放,它的兼收并蓄。这一认识主要是基于罗马A. 万民法广泛的适用性与实用性B. 较为发达的工商业经济C. 帝国凭借军事实力不断进行扩张D. 十二铜表法成文化【答案】A- 15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罗马万民法及其特征,旨在考查解读材料、正确认知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罗马帝国的强大,归根结底是因为它的宽容开放,它的兼收并蓄”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揭示的是罗马帝国时期的社会状况。进一步可知,罗马帝国时期实行的是万民法,万民法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与实用性,A 项表述准确,符合题意,正确;B 项与材料所示现象没有直接关联性,排除;C

34、 项与材料信息不相关,属于无关项,排除;十二铜表法是罗马共和国时期的法律,是罗马成文法的开端,排除 D。故选 A。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律万民法及其特征32. 现代法学概念中的“国际私法”主要负责调整涉外法律关系中的民事和商事,有的国家称其为冲突法。其源头可以追溯至古罗马的A. 习惯法B. 自然法C. 公民法D. 万民法【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现代法学概念中的“国际私法”主要负责调整涉外法律关系中的民事和商事,有的国家称其为冲突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源头可以追溯至古代罗马的万民法,因此选 D。ABC 都不符合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排除。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

35、度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影响【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罗马法的作用。结合备考要注意全面掌握。罗马法对当时社会的影响,随着罗马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法律逐渐影响到国家和个人生活的各个领域,减轻了社会各阶层关系的紧张程度,有利于罗马帝国的长治久安与繁荣进步。罗马法对后世法律的影响,罗马法中所蕴涵的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具有超越时间,地域与民族的永恒价值。尤其是对欧洲大陆的法律制度影响更为直接。33. 查士丁尼法典规定,所有妇女不论有夫无夫,不论是债权担保或是提供物权担保,都在禁止之列。但是,大法官们在实施过程中,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该法进行了部分调整,规定妇女如遇特殊情况时可以作为担保人。这表明

36、A. 罗马法充分保护平民权益B. 妇女地位逐渐与男子平等C. 执法者具有任意裁判的权力D. 罗马法在实践中具有灵活性- 16 -【答案】D【解析】查士丁尼法典规定,所有妇女不能作为担保人,但是在实施过程中进行了调整,妇女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可以作为担保人,这说明罗马法不是死的,在实践中具有灵活性,故 D项正确;罗马法是为了保护奴隶主利益而存在的,不是为了充分保护平民利益,这也不是材料信息,故 A 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妇女地位和男子平等,故 B 项错误;罗马法在实际判决中是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不是任意裁判的,故 C 项错误。34. 十二铜表法规定买卖不动产和奴隶等,除当事人亲自到场外,还必须邀请

37、5 位证人和 1 名司秤参加,要讲规定的语言,做一定的动作才能生效。据此可知, 十二铜表法A. 保护债权人利益B. 保护奴隶主贵族的权益C. 注重程序和形式D. 注重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材料关键信息“还必须邀请五个证人和一名司秤参加,要讲规定的语言,做一定的动作才能生效” ,结合所学知识,解读题干, 十二铜表法的这一规定具有注重程序和形式的特点,故选 C。AD 不是题干的主旨。这一规定显然是为了保证市场交易的公平性,没有体现保护奴隶主贵族的权益,B 不符合题意。考点:古代希腊、罗马古代希

38、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名师点睛】罗马法早期阶段即市民法阶段极重形式,凡为法律行为,必依一定形式进行。若不依法定方式而为,或稍有差错,纵有意思表示,也未有法律效力,行为人的权利也就得不到保护。可以说,严格的形式主义是早期罗马法的一个重要特征。35. 斯塔夫里阿诺斯说:“罗马人在思想意识方面最重要的贡献在于,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基于习俗。 ”对“理性”的正确理解是A. 罗马法完全摒弃了习惯法B. 罗马法主张人人平等、自由C. 罗马法主张消灭私有制D. 罗马体现与时俱进、为现实服务【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联系所学知识可知,罗马法完全摒弃了习惯法说法错误, 十二铜表法- 17 -就是过

39、去习惯法的汇编,故排除 A;罗马法的实质是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并非追求人人平等、自由,故排除 B;罗马法主张保护私有财产,故 C 错误;从习惯法到成文法、从公民法到万民法体现了罗马法与时俱进和为现实服务的特征,这就是其“理性”的含义,故选 D。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罗马法的特征36. 18 世纪中叶,一位英国内阁成员在议会发言中说:“诸位都知道,媾和与开战的权力是由国王掌握的我们的宪法始终表明,国王在决定和平与战争时有权力让议会参与,也有权力不让议会参与。没有哪位明智的国王真的会冒险不让议会参与。 ”这表明在当时的英国A. 光荣革命成果受到侵蚀B. 立宪政体未能阻止国王专权C.

40、内阁依旧为国王所控制D. 国王仍旧保留某些名义权力【答案】D【解析】材料体现了 18 世纪中叶时英国国王还掌握媾合与开战的权力,但是必须要让议会参加,这说明了当时英国国王仍旧保留某些名义上的权力,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 D 项。A 选项没有理解材料的真实含义;B 选项错误,国王的权力已经受到限制;C 选项说法与事实不符。37. “两个魔鬼胜过一个圣人”是一句英国格言,典型地说明了民主宪政的特点:让两个魔鬼友好地相处并相互制约,把恶作剧减少到最低的程度。这说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关键和核心是A. 全体公民的参与程度B. 权力的制约与平衡C. 市民的整体素质D. 革命的彻底性【答案】B【解析】材料中“两个

41、魔鬼”是指国王和议会,让两个魔鬼友好地相处并“相互制约” ,就是权力的制约与平衡,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关键和核心是权力的制约与平衡,故选 A。 BCD 材料没有体现,排除。 38. 伊丽莎白二世成为英国迄今为止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见证了 12 位英国首相,也是英国民众非常尊敬和欢迎的君主。她几乎不会对任何政治事务进行表态,对任何可能引起争议的事情都保持沉默,以表示她的不干涉和“绝对的公平” 。据此可以看出,英国君主- 18 -A. 为了取悦民众,拒绝行使手中应有的权力B. 是可有可无的虚君,但能代表国家出访C. 无权任命首相,也不能干涉国家政治生活D. 仅仅是国家的象征,手中没有任何实权【答案】D

42、【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她几乎不会对任何政治事务进行表态,对任何可能引起争议的事情都保持沉默,以表示她的不干涉和绝对的公平 ”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看出英国国王是国家的象征,手中无实权,D 正确;英国女王是统而不治的虚君,手里没有权力,排除A;B 项表述错误,排除;C 项错误,英国国王在首相选出来后要形式上任命首相的。所以选D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39. 二战时期,不论首相丘吉尔的演说如何出色,似仍然需要那位口吃的乔治六世,只有这位国王出现,才能使整个国家不分党派,不分种族,团结在一起。这反映了当时英国A. 国王与内阁在政治上共进退B. 君主立宪制

43、削弱了首相权力C. 战时状态赋予国王行政大权D. 国王有不可替代的历史地位【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似仍然需要那位口吃的乔治六世,只有这位国王出现,才能使整个国家不分党派,不分种族,团结在一起”说明国王有不可替代的历史地位,所以答案选 D。考点: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英国君主立宪制特点40. 随着工业革命的进展,经济的飞速发展及社会结构的急剧变化, “光荣革命”的遗产渐次落伍了。由此,英国A. 确立了议会主权B. 开创了立宪政体C. 进行了议会改革D. 实行了政党政治【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了随着工业革命的进展,经济的飞速发展及社会结

44、构的急剧变化英国进行- 19 -了议会改革,选 C 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工业革命之前议会主权就已经确立,选项 A 不符合题意,排除;工业革命之前也已经开创了立宪政体和实行了政党政治,选项 B、D 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 C。二、材料解析题(共 40 分)41. 阅读材料,请回答:材料一军机大臣品级不高,但都由钦定。他们每日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人教版历史必修(1)材料一涉及的机构是什么?该机构的设置产生了什么影响?材料二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是平等的;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

45、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国葬礼上的演说(2)根据材料二,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原因。材料三 17 世纪初,英国处在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之下,国王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标榜“君权神授” ,并宣称议会的权力来自国王。他们还曾多次解散议会,甚至十多年不召集议会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对国王的专制十分不满,1640 年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1688 年,议会邀请荷兰执政威廉继承英国王位,赶走了詹姆士二世。这是一场不流血的革命,史称“光荣革命” 。岳麓版历史必修一(3)根据材料,革命前后国王的权力来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材料四我常听人说,中国自秦以

46、来两千年的政体是一个君主专制黑暗的政体。这明明是一句历史的叙述,但却绝不是历史的真相。中国自秦以下两千年,只可说是一个君主一统的政府,却绝不能说是君主专制。人才的选拔,官吏的升降,刑罚的判决,依然都有传统客观的规定,绝非帝王私意所能轻易摇动。如此般的政体,岂可断言其是君主专制?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4)概括材料四关于中国古代君主制度的观点。你赞同吗,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理由。【答案】 (1)机构:军机处影响: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制度或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标志。- 20 -(2)特点:主权在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或法律至上)原因:濒临海洋、支离破碎的自然环境;小国寡民的城邦制度;雅典工商业与对外贸

47、易的发达增强了公民参政议政意识;先进思想家自由、平等思想(或人文精神)的推动。(3)从“君权神授”到议会授权(君权从“神授”变成了“民授” )(4)观点:材料认为中国古代自秦以来的政治不是君主专制。示例一:我赞同材料的观点(只写观点不写理由不给分):理由:中央政府机构的设立,相权的出现,科举选官,传统客观的规定在一定程序上制约了皇权;如秦朝确立的三公九卿制,隋唐的三省六部制等制约了皇权,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决策的失误,提高了行政效率,因此中国古代非君主专制。示例二:我不赞同材料的观点(只写观点不写理由不给分):理由:内廷的设置、相权的分散、废除等都体现了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如汉武帝设中朝(内朝)

48、 、隋唐三省六部制将相权一分为三、明太祖废丞相,权归皇帝、清军机处只能秉承皇帝旨意办事,这些使皇帝成为专制的君王,臣僚成为君主的奴才,因此中国古代是君主专制。【解析】第(1)问,由材料一“军机大臣品级不高”可知,该机构是军机处。 “影响” ,依据所学可知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专制皇权发展到顶峰。第(2)问, “特点” ,由材料二概括得出。材料信息“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得出主权在民;“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是平等的”得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原因” ,结合所学知识从自然环境、城邦制度、工商业与对外贸易的发达、人文精神等角度回答。第(3)问, “变化” ,依据材

49、料信息革命前“君权神授,并宣称议会的权力来自国王” ,革命后“议会邀请荷兰执政威廉继承英国王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从“君权神授”到议会授权。第(4)问,本问属于开放性试题。 “观点”依据材料“中国自秦以下两千年,只可说是一个君主一统的政府,却绝不能说是君主专制”概括得出中国古代自秦以来的政治不是君主专制。“理由” ,结合所学知识解答。如果是赞同,理由是中央政府机构的设立,相权的出现,科举选官,传统客观的规定在一定程序上制约了皇权,比如秦朝确立的三公九卿制,隋唐的三省六部制等制约了皇权,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决策的失误,提高了行政效率等;如果不赞同,理由是内廷的设置、相权的分散、废除等都体现了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比如汉武帝设中朝(内朝) 、隋唐三省六部制将相权一分为三、明太祖废丞相,权归皇帝、清军机处只能秉承- 21 -皇帝旨意办事,这些使皇帝成为专制的君王,臣僚成为君主的奴才。点睛:观点说明类选择题解题的技巧是,首先从材料中概括出观点,该观点一定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