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永泰一中期中考高中三年历史科试卷完卷时间:100 分钟 满 分:10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4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战国时期,墨家后学将孔子塑造成乱贼形象,道家学派在庄子中发挥想象将孔子描绘成道家代言人,法家学派在韩非子中将孔子法家化。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战国时期思想界出现了统一趋势 B.儒家思想受到人们普遍认可C.孔子思想与各派学说有交叉之处 D.人们的思想在当时比较自由2、针对“皇权不下县”的说法,某学者指出,由秦到清,中国基本实行小县制,很少达到“地方百里、人口万
2、户”的标准建制,国家政权对社会的控制,通过乡里组织的普遍设立而延伸到农村社会基层。该学者认为,中国古代( )A基层自治卓有成效 B民间社会发育有限 C县府管理能力不足 D县域经济长期滞后3、东汉实行察举制, “郡察孝廉,州举茂才” ,州、郡都必须定期向朝廷举荐一定数量的人才,而判断孝廉、茂才的标准包括对儒家经典的熟悉程度和道德声望的高低等。这客观上( )A. 打破了世家大族对政权垄断 B. 动摇了郡县制社会基础C. 推动了独尊儒学局面的出现 D. 促使社会阶层趋于固化4、明代洪武三十年科举春榜所录 51 人全系南方人,故称南榜,这招致北方落榜举人联名上疏,告主考南方人刘三吾“偏私南方人” ,朱
3、元璋怒杀主考官并亲自策问,增录夏榜 61 人,全系北方人,故称北榜。 “南北榜案”从侧面反映出当时( )A明朝南北方区域矛盾突出 B笼络平衡南北方政治势力C南方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 D科举制度走向了僵化腐败5、明代中后期,大部分图书采用注释和注音的编写方式。如唐书志传一书中“尔兄日前饮酒至酣” ,编者对“饮酒至酣”做了注释:“半醉也” ;详刑公案-书中“事系无辜不究” ,编者对“辜”的读音做了注释:“辜音孤” 。这类现象反映出当时( )A. 学术思想适应了时代转型 B. 城市发展推动文化大众化C. 科举改革影响了书籍出版 D. 商业发展冲击了学校教育6、下表是摘引自古代史书中有关中国农业发展的一
4、些历史叙述。据此可得出的共同结论是- 2 -出处 论述汉书 文帝纪 “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而民或不务本而事末,故生不遂。朕忧其然,故今兹亲率群臣农以劝之,其赐天下民今年田租之半”汉书 元帝纪 “以三辅、太常、郡国公田及苑可省者,振业贫民。赀不满千钱者赋贷种、食”;“江海陂湖园池属少府者以假贫民,勿租赋”后汉书杜诗“迁南阳太守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广拓土田,郡内比室殷足”A汉代政府推行轻徭薄赋 B汉代区域农业发展不平衡C汉代政府实施重农政策 D 汉代手工业技术获得发展7、两宋以来,民间流传“苏湖(今江浙地区)熟,天下足”的谚语;明嘉靖后, “湖广(今湖南湖北地区
5、)熟,天下足”成为当时的普遍认知。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A封建政府的发展战略调整 B江浙地区经济出现衰退C经济重心转移至湖广地区 D江浙经济结构根本改变 8、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晚清官员出洋学习发端,但常被诬为卖国;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开始主动派出;20 世纪初,清政府颁布了奖励职官游学游历,发起四次集中派遣行动。这一变化A以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发展为基础 B表明清政府与传统社会彻底决裂的态度C体现出与近代民族危机出现和深化同步 D反映了清政府近代外交观念的逐渐进步9、下表是晚清政府财政收入结构表(单位:万两) ,对该表所含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农业税收入 工商杂税收入 其他收入 总收入年代数
6、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1849 3281 77% 969 23% 0 0 4250 100%1885 3071 40% 3923 51% 714 9% 7708 100%1911 4810 16% 20441 69% 4445 15% 19696 100%A中国经济呈现半殖民地特征 B中国经济结构发生显著变动C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迅猛发展 D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10、按照中国传统的经营思想经营中的银钱账目被视为商业机密,不被他人所窥识,但上海- 3 -轮船招商局在经营中不仅将账目造册刊印,任凭有股权之人随时到局查阅,而且还在每年结账后于申报等媒体上公布账略。上海轮船招商
7、局经营思想的变化主要是因为( )A受到西方经营模式的影响 B人们对洋务企业缺乏信任C鼓励民族资本发展的需要 D媒体传播信息的速度加快1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根据表中信息所得出的结论中,与抗战时期的史实相符的是( )时间193781938219387193810 19381219407迁移方向 上海武汉 武汉宜昌 宜昌川渝等地内迁企业数量 121 家 304 家 448 家A企业内迁与不抵抗政策直接相关 B民族工业在炮火洗礼中发展壮大C东南地区是中国抗战的大后方 D企业内迁影响近代中国工业布局12、1876 年,有上海人向格致汇编杂志社反映:“本处出卖之牛乳常有加水谋利之弊,因牛乳华人原用以为补养
8、之物,现余所食者得其补力甚少。”此人询问:“西国有法能査出牛乳中所加水数否?”杂志社答复:西方一是“用浮表”,二是“试其乳所分出之乳油”。这折射出( )A政府注重对公共卫生监管 B国人道德素质有所滑坡C近代社会生活习俗的变化 D中国媒体注重科学研究13、1896 年,李鸿章出使欧美,其公开所奉的训令为:“一、代表中国皇帝参加沙皇加冕典礼。二、为俄、德、法出面干涉,因而收回辽东,向他们正式道谢。四、向西方列强呼吁修订关税税则。 ”实际上在每个国家都探讨了税则改革的问题。据此可知李鸿章此次出访的主要背景是( )A联络俄英法等钳制日本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C清政府的财政陷入困境 D民族危机加
9、剧向各国寻求庇护14、有学者指出,民国初年破旧而又未能立新,社会陷入严重失范状态,只有实行具有一定现代导向的过渡性强权统治,才能渐进地从封建专制过渡到现代民主。革命过后的社会民众心理“呼唤一个能迅速结束动乱、稳定政局的人物”。以上材料说明( )A民主共和思想的传播任重而道远 B权威人物上台有历史的必要性C辛亥革命引发急剧的社会大动荡 D改良相对革命更有利社会稳定15、下表为国民革命时期部分省区农会会员统计。据此可知( )- 4 -A地域性的社会经济结构变化迅速 B湖北的政治环境一度比较宽松C广东农运对北伐的反应较为理性 D湖南成为国民革命的中心区域16、1930 年 5 月中原大战爆发,阎锡山
10、、冯玉祥、李宗仁等联合发动反对蒋介石的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规模最大的军阀混战。当时部分中共中央领导人乘机提出把组织工人罢工、组织地方起义、组织兵变等作为革命的中心策略来抓。这表明当时的中共中央领导人( )A对中国革命的任务认识得当 B能从时局出发做出正确决策C对革命形势的估计明显错误 D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17、1937 年 9 月,国民政府成立国际宣传处,对外宣传中国抗战意志及日军暴行,抗战期间先后在美国、英国等国家设立了十二个办事处,邀请外国记者和重要报人来华采访,编制发行外文刊物 290 多期。这表明国际宣传处( )A活动利于改善抗战国际环境 B主要目的是加强国际交流合作C奠定了
11、抗日战争胜利的基础 D积极对外宣传全民族抗战路线18、古代雅典人在酒神节的庆典上,除了有盛大游行、酒神颂歌和戏剧比赛外,还包括十将军祭酒仪式、宣布荣誉公民名单、展示各城邦的贡物和烈士遗孤等。古代雅典这些庆典活动( )A倡导尊重人性反对神性 B推动了民主政治发展C反映了民主制的局限性 D有利于增强公民意识19、12 世纪罗马法在欧洲出现了复兴, 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写道:“罗马法披荆斩棘在丛林中开辟了一条明确的、始终一贯的道路,这条道路对于权威和财富是有利的。 ”这反映出罗马法( )A保护商品生产者的利益 B成为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武器C有利于加强教皇的权力 D是欧洲近代各国法律的源头20、著名文人艾
12、特生说,17 世纪的英国房间里如果没有摆上金字塔式的中国瓷器,生活就会变得干枯无味,茶叶已经在英国各饭店和咖啡店等公共场所大量销售,并成为国家税收的对象。这说明( )A中国外贸政策助推商品融入世界 B茶税成为英国财政的主要收入- 5 -C近代世界市场得到了进一步开拓 D东学西渐对西方产生重大影响21、数据表明,1851 年至 1871 年的英国女性在商业、公共管理、医药和教育领域受雇用的人数从 95000 人增加到 138400 人,增长率达 449%。1871 年至 1911 年女性职员从 2000 人增力口到 166000 人,占职员的比例从 2%增加到 20%。这种变化最能说明( )A工
13、业革命完成,妇女角色改变 B民主政治进步,女权意识增强C对外殖民扩张,男性远离故乡 D科学技术发展,妇女思想解放22、20 世纪以来,在英国议会投票表决过程中,多数党组织的内阁会要求其议会党团服从党纪,议会党团的督导员则会指示本党议员如何投票,而多数议员因害怕失去党内任职机会也会接受督导员的指示。材料反映了英国政治体制的特点是( )A国王处于“统而不治” B内阁凌驾议会之上C议会内阁制名存实亡 D行政权力日益膨胀23、有学者认为,“在美国,有权作出决定的只是总统而不是内阁,美国的内阁仅是一个非正式的总统的咨询机构,即使参加内阁会议的大多数人的意见与总统相左,总统亦可不必采纳。”这一论点( )A
14、反映美国的内阁没有实际作用 B符合宪法对总统职权的规定C表明总统与内阁之间权限不明 D说明总统权力缺乏有效制衡24、在 15 世纪,斯特拉斯堡(今法国东北部城市) 的印刷出版物中 50%以上属于宗教书籍,10%属于古典书籍。从 1500 年到 1520 年,在该市的印刷出版物中古典书籍上升到总数的33%,而与宗教相关的书刊下降为总数的 27%。上述变化表明( )A. 人文主义思想传播迅速 B. 宗教改革打击天主教会C. 古典作品受到高度重视 D. 印刷引入促进文化繁荣二、非选择题:(第 25 题 20 分,第 26 题 20 分,第 27 题 12,共 52 分。)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
15、求。材料一 15 世纪后半期,南海成为明代经济最终融入全球经济的关键区域。中国人扩大在这个区域的参与,应部分归功于郑和下西洋,但是这个世界经济体并不是国家支持的航海所能创造的,只有贸易超越了朝贡才使得这一切发生。16 世纪初,葡萄牙人强行挺进南海,引发中国朝堂上一片反对贸易之声。1567 年隆庆皇帝废除海禁,改进了海外贸易的基础结构包括把福建进出口港月港提升为县。一年不到,中国海商彻底恢复了原来的活力,到18 世纪中期为止,中国商人在该区域的贸易活动中占有明显优势,并建立了主导中西贸易的“广州体系” 。摘编自(加)卜正民等哈佛中国史材料二 新航路开辟引起了欧洲远洋贸易的大发展。西欧民族国家实行
16、重商主义政策,政府直接干预经济,鼓励扩展国际贸易在对东方进行商业垄断贸易和殖民扩张中,16 世- 6 -纪末 17 世纪初,西欧诸国在亚洲纷纷成立东印度公司。东印度公司从本国政府那里获得贸易独占权而且拥有军队,对殖民地进行残暴的政治统治、经济掠夺。这一切,对各国资本主义原始积累起了重要作用,但似乎并没有改变欧洲对亚洲贸易的不利地位欧洲直到 18世纪末叶发展起动力机器时,才解决了与亚洲贸易中的这一问题。摘编自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参与早期经济全球化的特点。 (8 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封建社会晚期中西方之间的贸易趋势发生的重大变化
17、并分析这一变化所产生的影响。 (12 分)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明初,制盐是一种力役,灶户必须生产食盐,而非灶户人群不得制盐。因此,泉州盐场地区以制盐为主,农业次之,商业行为尚少。明中后期,随着盐课折米、折银,泉州盐课与食盐脱离关系,福建运司系统减弱对灶户的人身控制,制盐从力役演变成较为纯粹的经济行为。盐场地方人户可较为自由地选择谋生方式、致富手段,他们利用泉州濒海滩涂、优良港湾、近海航道等各种优势资源发展经济,促进盐场地区盐业、商业、农业、手工业及近海养殖业齐头并进。据叶锦花明代灶户制度变革与区域经济变迁以福建泉州盐场地区为例材料二 清末民初,淮南煎盐的成本要高于晒盐 14
18、-16 倍之多,每副盐灶须配置十亩甚至数百宙草地,广大盐民迫切需要一种新的生产形式谋求生存,盐商也伺机寻求更高利润的生财之道。1914 年张謇出任农林工商总长,一年之内颁布了 4 部条例,鼓励废灶兴垦。他利用个人声誉领衔成立“农垦银行团” ,组织几十家股东成立了大丰盐垦股份公司。巨大的原棉需求导致 1915 年“废灶兴垦”的热潮在淮南盐区全面铺开。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到1937 年,淮南垦区有集镇 25 个,轧花厂 6 个,纺织厂 2 个,榨油厂 5 个,诊所 10 个,合作- 7 -社 10 个,小学 54 所,中学 2 所,雨量测候所 10 个。据林刚张謇与中国特色的早期现代化道路对淮南盐
19、垦事业的分析等(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泉州和淮南地区产业结构的相似变化,分别指出其原因。 (10 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泉州和淮南地区经济转型在性质上的不同,并分别评析政府在转型中所起的作用。 (10 分)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材料 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举了这样的例子:“您想,他(朱)看到了什么?一间又湿又低的地下室,家具就只有两把旧椅子、一张三条腿的圆桌、一只箱子,没有床,只是墙角有一堆陈麦秸,上面盖着两条脏床单,火炉旁有两个木墩子。我这位可怜的朋友走进去的时候,可怜的杰克坐在火炉旁的一个木墩子上正用缝衣针替老婆补袜子。 ”杰克很
20、不好意思地说:“我知道这不是我干的活,可是我那可怜的老婆在工厂里;她早晨五点半就到那里去,直要工作到晚上八点钟,回家时已累得啥也不能干了。所以只要是我能做的,我就得替她做。我没有工作,已经三年多没有工作了,我这一辈子再也找不到事情了。 ”说着就痛哭起来。朱后来告诉我,他听了这些话以后,就用他所有从小在工厂里学会的骂人的话咒骂工厂、厂主和政府。结合世界近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材料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 (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信息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高三年历史科参考答案试卷总分:100 分 完卷时间:100 分钟- 8 -一选
21、择题(每小题 2 分,24 题共 48 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答案 D B D C B C A D B A D C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答案 C B B C A D A C A D B A二、非选择题:第 25 题 20 分,第 26 题 20 分,第 27 题 12 分,共 52 分。25 【答案】 (1)特点:以南海为关键区域;以民间贸易为主;受西方殖民影响;为政府政策所左右;在早期全球化进程中居于主导地位。 (8 分,任意 4 点给满分。 )(2)变化:由中国处于优势地位逐渐变为欧洲居于优势地位
22、。 (2 分)影响:中国闭关锁国的状况被打破,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促进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渐瓦解;客观上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和社会转型,其世界主导地位日益形成;客观上进一步密切了世界的经济联系,有利于世界市场的发展;逐渐形成“东方从属于西方”的世界格局。 (其他言之有理答案亦可) (10 分,任意 5 点给满分。 )【详解】本题考查清朝外贸政策的特点,以及晚清时期中西方之间的贸易发生的重大变化和影响,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概括能力和联系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1)特点,可以根据材料中的“南海成为明代经济最终融入全球经济的关键区域” “并不
23、是国家支持所能创造的只有贸易超越朝贡才使得这一切发生” “归功于郑和下西洋”“隆庆皇帝废除海禁恢复原来的活力” “中国商人在该区域贸易活动中占有明显优势”“主导中西贸易”等信息分析概括得出。(2)晚清时期中西方之间的贸易发生的重大变化,可以根据材料中的“欧洲直到 18 世纪末叶发展起动力机器时,才解决了与亚洲贸易中的这一问题”分析得出。这一变化产生的影响,应当联系所学,从对中国外贸政策和自然经济的影响,以及对欧洲资本主义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影响等方面来回答。26. 【答案】 (1)相似变化:从盐业为主的单一经济走向产业结构多样化。 (2 分)原因:【泉州】商品经济的发展;赋税制度的调整(赋税征收白
24、银等) ;匠户制度的变革(放松对灶户的控制) ;人口增加与社会流动加快;新航路开辟后国际市场的扩大。 (4 分)【淮南】传统制盐业弊端显露;中华民国成立,政府鼓励发展实业;实业救国成为社会潮流;“一战”爆发后有利的国际形势;棉花市场需求扩大。 (4 分)(2)性质不同:泉州的经济转型未能突破传统封建经济的范畴;淮南则属于近代意义的经济转型。 (2 分)评析:明朝中后期,政府进行的赋税和户籍制度调整,适应了封建社会内部经济转型的需要,- 9 -客观上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但因其固守重农抑商政策,使传统经济向近代经济转型受阻。(要求从两个角度评析) (4 分)民国初期,政府鼓励发展实业,适应了传统经
25、济向近代经济转型的需要,提高了民族资本家的政治地位,激发了他们的投资热情;但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下,政府作用有限,转型十分艰难。 (要求从两个角度评析) (4 分)【详解】 (1)第一小问,由材料一可知,明初泉州地区以制盐为主要经济形式,而明中后期,“盐业、商业、农业、手工业及近海养殖业齐头并进” 。由材料二可知,清末民初,淮南地区以制盐为主要经济形式,张謇出任农林总长后,淮南地区民族工业兴起,制盐、垦殖、榨油、纺织、轧花等产业发展起来。因而泉州地区和淮南地区产业结构变化趋势是由单一转向多样化。第二小问根据材料内容及时代背景作答,泉州方面,可以从经济发展、赋税制度、匠户制度、人口因素
26、和新航路开辟的影响等方面作答。淮南地区,则可以从传统制盐业弊端显露、中华民国政策推动、实业救国思潮、 “一战”时期的国际形势;市场因素。(2)第一小问,由材料可知,泉州地区的经济转型发生在明代中后期,其经济形式没有突破封建经济的范畴;淮南地区的经济转型发生在清末民初,众多民族工业企业相继建立,开始向近代经济转型。第二小问:考生在进行评析时注意从积极一面及不足一面两个角度进行阐述。27. 【答案】示例:情节:杰克已三年多没有工作,但是他的妻子却在工厂工作。 (2 分)历史现象:这一情节反映了英国工业革命造成工人失业,百姓生活困苦等社会问题。 (2 分)概述和评价:英国工业革命使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
27、动,降低了对劳动力的体能要求,广大妇女得以参与生产,加剧了工作竞争的压力,男子失业现象更加严重。工业革命引发社会基层结构变动,使得家庭内部结构和角色地位的转变,改变了人类的生产与生活。资产阶级付给妇女更低的工资以获取更高的利润,加剧了工人家庭的贫困和负担,进一步激化了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8 分)(“示例”仅作评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详解】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是 2018 年全国卷的变式,本题以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的相关情节为素材,通过开放式设问,引导考生发现问题,运用已有知识分析材料中蕴含的历史现象。本题解题思维过程是,首先阅读材料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世界近代史的重大历史现象,如“我知道这不是我干的活,可是我那可怜的老婆在工厂里” 、 “我没有工作,已经三年多没有工作了,我这一辈子再也找不到事情了” 杰克已三年多没有工作,但是他的妻子却在工厂工作。其次,结合世界近代史的史实即可知道该现象是英国工业革命造成工人失业,百姓生活困苦等社会问题。再次对该历史现象进行概述和评价即可,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工业革命的影响方面思考作答。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