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2017 年辽宁省盘锦高中高考语文二模试卷一、现代文阅读1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中国茶史郑培凯上古时代,茶在中国的植物图谱中已经出现,但是最早时,茶属于药品,或者属于菜蔬,一直到了唐代,随着茶叶的广泛种植和行销到了游牧民族地区,茶才正式成为中国人的日常饮用之物。这时候,陆羽创立了完整了茶叶科学体系,规范了饮用方法,包括提出了“茶有真香”的核心观念。根据一些古籍记载,战国时候,四川一带已经有饮用茶的习惯,秦灭蜀后,将之带出来,这里也是古茶树的发源地之一,符合“南方有嘉木”的说法。到了三国魏晋时代,浙江和江南普遍种茶,饮茶人也增加,不再属于贵族专利,扩展到士大夫阶层,
2、用以待客。当时也做成饼,叶片大汁不能黏合的就用米汤去黏合,喝的时候先去研磨,然后用沸水冲泡,还没有形成唐时那种复杂精美的饮用法。不过当时长江流域尤其是中下游,已经很普及饮用茶了,包括对器物和水都有讲究,但是饮用方式还比较古朴,茶处理如同蔬菜,放在水里煮喝,加各种香料与佐料,基本上就像蔬菜汤。属于实用阶段。唐之后,茶饮不再是实用主义,而是上升到了精神领域,这就成就了“饮茶之道” 。茶之流行,除了交通和社会原因,也包括禅教大兴,在参禅过程中,为了提神不寐,也为了打坐,很多寺庙推广喝茶。当时禅宗影响很大,又影响到了民间,渗透特别广泛。宋代茶书和茶人的世界首先在宫廷,当时宫廷的饮茶习惯非常发达,制作茶
3、的技术比之唐代还要复杂。先是龙凤团,后来发展到石乳、白乳,再后来又有小龙团,以及各种密云龙、瑞云祥龙,越来越精细,层出不穷。当时的点茶手法是水和茶要用得恰当,比例均匀,否则就表面的沫饽不匀。还有斗茶法,没有水痕的最佳。为了达到效果,建立了一套新的系统,包括茶叶制作、茶叶击拂、茶叶品饮、器物优略,都形成了仪式和系统。明代的士大夫阶层讲究品茶,与品茗环境和制茶都有很大联系,构成了一种发达的品茗体系,所以明朝成为中国茶的复兴时代。品茶的情趣方面,一是恢复了唐宋赏茗器的乐趣,对茶饮的程序和器物的雅洁再三致意,不因为明使用紫砂壶为主的相对简单的品茗体系,就不欣赏器物了、不对茶器物有追求了。另一方面,着重
4、性灵世界,追求品茶所带来的心灵的修养的- 2 -提升,期待有和谐之境界。清代基本上延续了明朝的饮茶方式,有两件事情值得一提。一是茶碗越来越少,到了最后就成了基本使用青花杯,或者白瓷杯,紫砂壶成了最主要的泡茶工具;二是福建工夫茶的出现,导致了小紫砂壶的流行,这都是明清的茶事重点。但是随着清中期后民生的凋敝,整个的品茗雅趣开始走向没落,走了下坡路。尤其是 1890 年之后,基本上没有人有心思提及品茗雅事了。这之后,战乱频繁,革命事起,品茗之趣长期无人提及,结果现在很多中国人觉得茶道是日本的国粹,与中国文化无关,这也是历史失落太久的缘故。大多数中国百姓用大杯冲泡茶,倒是也符合质朴之道。(节选自醒狮国
5、学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茶在上古时代的中国植物图谱中已经出现,古籍记载的战国时期四川一带已经有了饮用茶的习惯等可以说明蜀地是古茶树的发源地之一。B三国魏晋时期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已经普遍饮茶,随着茶叶的广泛种植以及行销到游牧民族等,茶在唐朝时期真正成为国人日常饮用之物。C宋代宫廷的点茶和斗茶是烹茶的方式,但因有着一定的系统和仪式而成为精神领域的享受,这说明整个宋代的茶书和茶人的世界在宫廷。D清代中期后,民生凋敝,整个品茗雅趣走向没落,基本没人提及品茗雅趣了,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很多中国人认为茶道是日本的国粹。(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茶饮上升到
6、精神领域陆羽有着重要的贡献,他创立了完整茶叶科学体系,规范了饮用的方法,提出了“茶有真香”的核心观念。B饮茶开始时是属于贵族专利,后来饮茶扩展到士大夫阶层,但饮用方式比较古朴,茶处理如同蔬菜,没有唐代复杂精美的饮用法。C唐代茶的流行除了社会原因和交通外,还与禅教的兴盛有关,很多寺院推广喝茶来提神不寐,因禅宗的影响很大,最终就影响到民间。D现在大多数中国百姓都是用大杯冲泡茶叶,这很符合古代的质朴之道,但因历史原因,我们祖先创造的茶道已与中国文化无关了。(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茶最初被认为是菜蔬等,所以饮茶的方式与后来大不相同,十分有生活气息,在三国魏- 3 -晋时就是
7、放在水里煮,再加香料和佐料。B唐代在制茶技术没有宋代复杂,到明代制茶技术有了更高的发展,构成了一种发达的品茗体系,使明代成为中国茶的复兴时期。C明朝品茶的情趣不仅是品味茶叶香味,更重要的还有通过品茶带来的心灵的修养的提升,当然在饮茶时还会像唐代一样赏茶具。D清代在品茶上有着自己的特点,如茶碗变得更加小,基本使用青花瓷、白瓷杯,紫砂壶成为主要泡茶工具,福建功夫茶出现等。2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特立独行的“布鞋院士”因为一张光脚穿布鞋作报告的照片著名遥感学家、地理学家、中科院院士、北师大教授李小文被推到聚光灯下。 “布鞋院士” 、 “扫地僧”的称呼在网络上迅速流传开。201
8、5 年 1 月10 日下午噩耗传来,这名莫测高深的“扫地僧”李小文院士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68 岁。貌不惊人,神功盖世。这是很多人认为李小文像天龙八部里扫地僧的理由。在北师大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教授谢云看来,李小文是国内遥感界泰斗级的专家。但第一次见面让谢云很意外。当时,为了让学院在遥感领域进一步发展,领导邀请了在中科院遥感所的李小文, “那时他才 53 岁,已经有那么多成果了,在我们眼里那就是偶像。 ”初次见面让谢云很意外。谢云下楼时,发现迎面上楼的男子穿着白衬衫黑裤子,手里拎着上世纪 80 年代流行的半圆形黑包,脚上是一双布鞋, “特别土,我还想这人来我们这儿有什么事,别人告诉我才
9、知道,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李小文。 ”李小文在中科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做所长,白天在研究所上班,晚上回北师大做课题。地遥学院晚上 11 点关门,李小文经常忙到很晚,每次回来都要叫值班室帮忙开门。李小文去找系主任, “咱不是要办成国际一流大学吗?你在美国时,看哪个国际一流大学晚上 11 点钟就把门锁了?”后来院里把钥匙分给了李小文一把,再也不影响他忙到半夜了。李小文做的是遥感基础研究。李小文的研究论文被广泛引用,波士顿大学地理系主任Strahler 教授曾评价,李小文是遥感基础研究领域最顶尖的两三位科学家之一。李小文的快乐来自学生。有人曾问李小文喜欢带什么样的学生,李小文的观点是“有教无类” , “只要
10、愿意跟我念书的,我都愿意带。 ”他经常用古诗词解释复杂的遥感理论。谈到遥感的优势,李小文引用苏东坡题西林壁- 4 -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讲到自己的成名作“遥感几何光学模型” ,他说其实就是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一诗中的“草色遥看近却无” ,春草直生,远看绿色浓郁,但站到近处看,绿色就没有那么浓密了。李小文被称为“爱打赌的教书匠” 。他喜欢和学生打赌,学生们也知道,老师和自己打赌另有用意。有一次,一名学生在实验观测中发现,太阳可以从东北方向升起、西北方向落下。李小文起初认为这有悖于人们的常识,为了给学生一个发现真理的机会,他就和这个学生打赌
11、。师生俩分头查阅资料,仔细论证。最终,学生赢了老师。他曾在博客里提到“老师合格的标准”:让学生做自己的“掘墓人”去年,李小文在中国科学院做讲座的一张照片走红网络。照片里,蓄着胡须的李小文穿着黑色外套,没穿袜子的脚上蹬着一双布鞋,不经意地跷着二郎腿,低头念着发言稿。山村老人形象与院士身份形成的强烈反差,让很多人惊叹, “一派仙风道骨,完全就是古龙笔下的侠士” 。 “李小文”作为关键词,迅速排在了搜索引擎的第一位;他在科学网开设的博客,点击量迅速超过了 400 万次。媒体蜂拥而至,有时,他会在电话里赔笑, “理解一下,理解一下” ;有时,他会用商量的语气说:“再等等,等这波热点过去吧。 ”他希望赶
12、紧出个新闻,为自己那张被热炒的照片降降温。李小文大学时期的校友戴绍基说,李小文的言行,维护了传统知识分子的风骨,本色、随性,这种影响甚至比他在遥感领域做出的贡献更可贵。(摘编自新京报 ,2015 年 4 月 29 日)【相关链接】汶川地震后第二天,李小文在自己的博客上“道歉” ,说大家都关注汶川的灾情, “但到现在我们还出不了一幅图” 。看见时任总理温家宝去灾区,在飞机上工作的照片里看的还是地图,而不是遥感出的现势图,李小文说, “我们搞遥感的,真是恨不得打个地洞钻下去,就算地震殉国算了。 ”(摘自杨三喜微观中国:再无“扫地僧” )身负院士光环的李小文身怀绝艺、低调行事,在看惯了学者西装革履、
13、高谈阔论的时代里,他的光脚和布鞋,让我们感受到了纯粹的力量。(人民日报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李小文学术成就非凡,作为国际遥感基础研究领域顶尖的科学家和国内遥感界泰斗级专- 5 -家,他的研究论文被广泛引用。B李小文虽然很早就在网络上一举成名,并受到国内外同行的推崇,但他能依然保持着谦虚谨慎、低调行事的作风。C李小文工作勤勉。为了方便出入以更好工作,他要求系主任不要在晚上 11 点就把地遥学院大门锁上。D李小文授课深入浅出,经常用古诗词解释复杂的遥感理论。同时鼓励学生质疑和创新,他用 “打赌”的方式鼓励学生,发现真理。(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
14、项是 A因为李小文具有“貌不惊人” “神功盖世”的特点,所以文章作者用“扫地僧” “布鞋院士”来称呼特立独行的李小文。B文章从谢云对李小文的印象和初次见面写起,旨在以谢云的西装革履反衬李小文不修边幅的形象,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C李小文心系苍生,勇担责任。汶川地震后,他为没有及时制出遥感图而道歉, “恨不得打个地洞钻下去” 。D李小文不仅科研成果突出,还致力于教学。秉承“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只要愿意跟他求学的,他都不会拒绝。E山村老人形象与院士身份的反差让李小文的照片在网络上迅速走红,不问世事的学者因此被广泛关注,连他也始料未及。(3) 人民日报称“(李小文)的光脚和布鞋,让我们感受到了纯粹的
15、力量” ,请结合材料谈谈李小文的“纯粹”体现在哪些方面?3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古渡头叶紫太阳渐渐地隐没到树林中去了,晚霞散射着一片凌乱的光辉,映到茫无际涯的淡绿的湖上,现出各种各样的色彩来。微风波动着皱纹似的浪头,轻轻地吻着沙岸。破烂不堪的老渡船,横在枯杨的下面。渡夫戴着一顶尖头的斗笠,弯着腰,在那里洗刷一叶断片的船篷。我轻轻地踏到他的船上,他抬起头来,带血色的昏花的眼睛,望着我大声说道:“过湖吗,小伙子?”- 6 -“唔, ”我放下包袱, “是的。 ”“那么,要等到明天啰。 ”他又弯腰做事去了。“为什么呢?”我茫然地, “我多给你些钱不能吗?”“钱?你有多少钱呢?”
16、他的声音来得更加响亮了,教训似的。他重新站起来,抛掉破篷子,把斗笠脱在手中,立时现出了白雪般的头发, “年纪轻轻,开口就是钱 ,有钱就命都不要了吗?”我不由得暗自吃了一惊。他从舱里拿出一根烟管,饱饱地吸足了一口,接着说:“看你的样子也不是一个老出门的。哪里来的呀?”“从军队里回来。 ”“军队里?”他又停了一停, “是当兵的吧,为什么又跑开来呢?”“我是请长假的。我妈病了。 ”“唔!” ”两个人都沉默了一会儿,他把烟管在船头上磕了两磕,接着又燃第二口。夜色苍茫地侵袭着我们的周围,浪头荡出了微微的合拍的呼啸。我的心里偷偷地发急,不知道这老头子到底要玩什么花头。于是,我说:“既然不开船,老人家,就让
17、我回到岸上去找店家吧!”“店家, ”老头子用鼻子哼着, “年轻人到底不知事。回到岸上去还不同过湖一样的危险吗?到连头镇去还要退回七里路。唉!年轻人就在我这船中过一宵吧。 ”他擦着一根火柴把我引到船舱后头,给了我一个两尺多宽的地方。好在天气和暖,还不至于十分受冻。当他再擦火柴吸上了第三口烟的时候,他的声音已经和缓多了。我躺着,一面细细地听着孤雁唳过寂静的长空,一面又留心他和我谈的一些江湖上的情形,和出门人的秘诀。“就算你有钱吧,小伙子,你也不应当说出来的。这湖上有多少歹人啊!我欢喜你这样的孝顺孩子。是的,你的妈妈一定比我还欢喜你,要是在病中看见你这样远跑回去。只是,我呢?我,我有一个桂儿。你知道
18、吗?我的桂儿,他比你大得多呀!你怕不认识他吧?外乡人那个时候,我们爷儿俩同驾着这条船。我给他收了个媳妇”“他们呢?”“他们?那一年,北佬来,你知道了吗?北佬打了败仗,从我们这里过,我的桂儿给北佬兵拉着,要他做伕子。桂儿,他不肯,脸上一拳!我,我不肯,脸上一拳!小伙子,你- 7 -做过这些个丧天良的事情吗?“小伙子!你看,我等了一年,我又等了两年,三年我的儿媳妇改嫁给卖肉的朱胡子了,我的孙子长大了。可是,我看不见我的桂儿,我的孙子他们不肯给我他们说:等你有了钱,我们一定将孙子给你送回来。 可是,小伙子,我得有钱呀!“结冰,落雪,我得过湖;刮风,落雨,我得过湖“年成荒,捐重,湖里的匪多,过湖的人少
19、,但是,我得找钱“小伙子,你是有爹妈的人,你将来也得做爹妈的。我欢喜你,要是你真的有孝心,你是有好处的,像我,我一定得死在这湖中。我没有钱,我寻不到我的桂儿,我的孙子不认识我,没有人替我做坟,没有人给我烧纸钱我说,我没有丧过天良,可是天老爷他不向我睁开眼睛”他逐渐地说得悲哀起来,终于哭了,不住地把船篷弄得呱啦呱啦地响;他的脚在船舱边下力地蹬着。可是,我寻不出来一句能够劝慰他的话,心头像给什么东西塞得紧紧的。外面风浪渐渐地大了起来,我翻来覆去地睡不着,他也翻来覆去地睡不着。可是,第二天,又是一般的微风,细雨。太阳还没有出来,他就把我叫起了。他的脸上丝毫看不出一点异样的表情来,好像昨夜间的事情,全
20、都忘记了。我目不转睛的瞧着他。“有什么好瞧呢?小伙子!过了湖,你还要赶你的路程呀!”离开渡口,因为是走顺风,他就搭上橹,扯起破碎风篷来。他独自坐在船舱上,毫无表情地捋着雪白的胡子,任情地高声朗唱着:我住在这古渡前头六十年。我不管地,也不管天我凭良心吃饭,我靠气力赚钱!有钱的人我不爱,无钱的人我不怜!(有删改)(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作品以抒情的笔调叙述了渡夫的人生遭遇和心灵世界,反映了动荡不安的现实,表达了作者对底层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对当时社会的不满。B渡夫不愿马上开船送“我”过湖,还教训“我”:“年纪轻轻,开口就是钱” ,有钱就- 8 -命都不要了吗?”这让“我
21、”暗自吃惊,因为“我”担心他谋财害命。C渡夫没有让“我”回到岸上去,而是让“我”在他船里过一宵,因为他看“我”太年轻,怕“我”遇到不测,想告诉“我”一些江湖上的情形和出门在外的经验。D渡夫在船里把他儿子桂儿被北佬抓做夫子的事情告诉“我” ,这一方面表达他对“我”孝顺母亲的赞赏和羡慕之情,一方面表达他失子之后的孤独和忧虑。E第二天一早, “我”被渡夫叫起来之后,目不转睛地瞧着他,发现他的脸上没有什么异样的表情,想知道他为什么把昨夜的事情全都忘记了。(2)作品是怎样叙述渡夫的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3)作品为什么以渡夫的任情高歌为结尾?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二、古代诗文阅读4文言
22、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董晋,字混成,河中虞乡人。擢明经。肃宗幸彭原,上书行在,拜秘书省校书郎,待制翰林。大历中,李涵持节送崇徽公主于回纥,署晋判官。回纥恃有功,见使者倨,因问:“岁市马而唐归我贿不足,何也?”涵惧,未及对,数目晋,晋曰:“我非无马而与尔为市为尔赐者不已多乎尔之马岁五至而边有司数皮偿赀天子不忘尔劳敕吏无得问尔反用是望我邪诸戎以我之尔与也,莫敢确。尔父子宁,畜马蕃,非我则谁使!”众皆南面拜,不敢有言。德宗立,出为华州刺史。朱泚反,遣兵攻之,晋弃华走行在。改国子祭酒,宣慰恒州。还至河中而李怀光反,晋说之曰:“朱泚为臣而背其君,苟得志,于公何有?且公位太尉,泚虽宠公,
23、亦无以加。彼不能事君,能以臣事公乎?公能事彼,而有不能事君乎?”怀光喜且泣,故怀光虽偃蹇,亦不助泚。帝还京师,改尚书左丞。是时,右丞元琇为宰相韩滉排笮 得罪,滉势振朝廷。晋见宰相,诵元琇非罪,士大夫壮其节。贞元五年,方窦参得君,裁可大事不关咨晋,晋循谨无所驳异。参欲以其侄申为吏部侍郎,讽晋以闻。帝怒曰:“无乃参迫卿为之邪?”帝问参过失,晋无敢隐,由是参罢宰相。晋惶恐,上疏固辞位。九年,罢为礼部尚书,以兵部尚书为东都留守。会宣武 ,李万荣病且死,诏为宣武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万荣死,邓惟恭总其军。晋受命,不召兵,惟幕府驺傔 从之,即日上道。至郑,逆者不至,人劝止以观便宜,晋不听,直造汴。及郊,惟
24、恭始出迎谒。既入,即委以军政,无所改更,众服晋有体,莫测其谋。- 9 -汴士素骄怙乱,尝介勇士伏幕下,早暮番休,晋一罢之。惟恭乃结大将相里重晏等谋乱,晋觉之,杀其党,械送惟恭京师。晋在军凡五年,卒,年七十六,赠太傅,谥曰恭惠。【注】排笮:排挤。 宣武:今开封。此时李万荣担任宣武节度使。 驺傔:骑马驾车的侍从差役。(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我非无马/而与尔为市/为尔赐者不已/多乎尔之马/岁五至而边有司数皮偿赀/天子不忘尔/劳敕吏无得/尔反用是望我邪/B我非无马而与尔为市/为尔赐者不已多乎/尔之马岁五至/而边有司数皮偿赀/天子不忘尔劳/敕吏无得问/尔反用是望我邪/C我非无
25、马而与尔为市/为尔赐者不已/多乎尔之马/岁五至/而边有司数皮偿赀/天子不忘尔劳/敕吏无得问尔/反用是望我邪/D我非无马而与尔/为市/为尔赐者不已/多乎尔之马/岁五至/而边有司数皮偿赀/天子不忘尔劳/敕吏无得问尔/反用是望我邪/(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初设翰林院,作为文人和卜医技术待诏的处所,并非中央机关。后来另建学士院,入院的称为翰林学士,专掌皇帝的机密诏令。B南面,古代以坐北朝南为尊位,故帝王召见群臣时,都面向南而坐,因此南面指帝王之位。后泛指居尊位或官位。C宰相指辅助皇帝、统领群僚、总揽政务的最高行政长官,其中“宰”是主宰的意思, “相”意为辅助。D礼
26、部,为六部之一,主管典礼、科举、学校等事务,长官为礼部侍郎,副长官为礼部尚书。(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董晋据理力争,不辱使命。董晋跟随李涵护送崇徽公主到回纥时,回纥依仗功劳责怪唐朝给他们的财物少,李涵很害怕,而董晋驳斥了回纥,让回纥人理屈词穷。B董晋处事得法,于国有功。德宗时,李怀光谋反,董晋对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李怀光没有帮助谋反的朱泚;邓惟恭图谋造反,董晋发觉后,杀了其党羽,将邓惟恭押送到京城。C董晋不畏权势,敢于直言。德宗时,韩滉权倾朝野,董晋没有因他权势大而畏惧,而是在他面前陈述右丞相元琇没有罪过;也是在董晋的主动揭发下,另一位宰相窦参被罢免。- 1
27、0 -D董晋胆大沉稳,细心善察。董晋接受宣武节度副大使任命后,没有召集军队,只带领侍从差役赴任。到达宣武军后,他以静制动,当他察觉邓惟恭勾结他人图谋作乱时,制服了邓惟恭。(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参欲以其侄申为吏部侍郎,讽晋以闻。帝怒曰:“无乃参迫卿为之邪?”至郑,逆者不至,人劝止以观便宜,晋不听,直造汴。5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姑苏有赠俞德邻 画楼珠翠列娉婷,辽鹤 重来失故城。商女不知宁有恨,徐娘虽老尚多情。一帘花雨谈幽梦,双浆莼 波急去程。却倚阊门 重 回首,笳声呜咽暮云横。【注释】俞德邻:宋末元初诗人。本诗是元朝初年作者赠歌伎之作。辽鹤:搜神后记记载,丁令
28、威,辽东人,学道于灵虚山。成仙后化成鹤回到故乡。莼:莼菜,又名水葵、马蹄草等,吴地水中多莼。可以作羹,其味鲜美。这种莼菜羹曾引起西晋诗人张翰的故园之思。阊门:姑苏城的西门。重:音 zhng,难,困难。(1)下列对诗歌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两项是 A首联诗人写在画楼里见到了配珠戴翠的娇娘,接着用丁令威这则神话,抒发感慨,主要反映了诗人渴求解脱苦难的愿望。B “商女不知宁有恨” ,承起句而来,化用了杜牧泊秦淮的诗意。直接表达出对没有亡国之恨的“商女”的强烈批判之情。C颈联“一帘花雨谈幽梦” ,紧承上句,点明了来游的时间和事件。 “幽梦”是指从前的欢乐情景,今夕话旧,恍惚如梦。D尾联
29、以景结情,寓情于景。 “笳声呜咽”凄凉哀怨,暮云横飞纷乱压抑,通过营造凄凉萧瑟的意境,传达出作者的哀伤悲切。E本诗是作者赠歌伎之作,花月之缘只为载体,写的凄怆悲慨,又大量用典,语意深婉感人,在遗民诗中应算是很有深度的作品。(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名篇名句默写,补写出下列句中的空缺部分。- 11 -(1)在离骚中,屈原诉说自己曾因佩戴蕙草而遭到贬逐,也曾被加上采摘白芷的罪名,但他坚定地表示:“ , 。 ”(2)在永遇乐(千古江山) 中,辛弃疾回顾了元嘉年间的那次北伐,宋文帝刘义隆本希望能够“ ” ,但由于行事草率,最终兵败。(3)李白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
30、一诗经过大段的反复回旋,最后境界顿开,用“ , ”两句表达了诗人的乐观和自信。三、语言文字运用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是(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其要义就是让权力置于众目睽睽之下,让权力的主人看清、看住权力如何运行。向安和罗锋俩位教授异曲同工地认为,在新世纪的巨大冲击下,民间故事传承人的口头传承悄然消失,传统民间文学走向衰败。在医院的行业作风建设中,要大力发扬待人和气、言语文明、耐心细致等与人为善的美德,这样才能减少医患矛盾。连续的高温天气使得市民尽量避免白天出门;而到了晚上,市民便纷纷走进气温较低的琅琊山中避暑纳凉,顺便锻炼身体,真是一箭双雕。黄山旅游景区游客满意度名列全国第二,
31、当记者问到原因时,负责人说:“主要是对游客的意见洗耳恭听,从而强化了对景区的精细化、人性化管理。 ”A B C D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终身教育制度的确立,不仅为那些因这样那样原因未能完成学业的人打开了一扇门,也为那些对知识有着更高需求的人提供了机会B本栏目将各地电视台选送的歌舞曲艺、风情民俗、文化娱乐和体育活动等方面的节目,加以重新编排、组合和润色,进行的再创作C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知识的价值日益显现,人类已进入知识产权的归属和利益的分成,并已开始向科技工作者身上倾斜D俄罗斯也进行了一些改革,如禁止政府官员使用进口汽车,推行住房商品化,以及精简包括电力公司、铁路公司等大型
32、国有企业等9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12 -自宋元至明清,清明节除了要祭扫家墓,还要在门楣、窗户上插上柳条。 , 。 , , , 。达到人丁兴旺、身体健康的目的于是在郊游踏青时它便成了人类文化中生命力的象征人们企盼将这种生命力转移到自家门庭和家庭成员身上不会忘记顺便折一些柳条回来由于柳树最先送来春的消息并且具有旺盛的生殖力。A B C D1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帮助他人能带来快乐。 “乐于助人”这四个字还可做另一种解释, 。研究也确实显示,当我们心情良好时,特别愿意为他人排忧解
33、难。如此循环往复: 结果就是,一个人开始做好事后,说不定会“根本停不下来” 。此外, 。有研究显示,压力会增加死亡风险,但那些在压力下仍然坚持助人的人,死亡风险却不会上升。自然选择给的这份回报,足以提升“助人基因”在人群中的频率。11百度是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网站,下面是它的徽标,公司通过形象的徽标可以让消费者记住公司主体和品牌文化。请写出该徽标的构成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言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 75 字。四、写作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近日,被誉为“综艺清流”的中国诗词大会 、 朗读者和见字如面等节目,以高而不冷的文化格调、温暖厚重的人文情怀,接连赢得超高口
34、碑, “捕获”了一批又一批的“自来水” 。典雅文化与大众娱乐的碰撞,不仅让观众得以在屏幕上邂逅诗和远方,更是引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集体回望。- 13 -对于这则材料,你有何感受、联想和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14 -2017 年辽宁省盘锦高中高考语文二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现代文阅读1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中国茶史郑培凯上古时代,茶在中国的植物图谱中已经出现,但是最早时,茶属于药品,或者属于菜蔬,一直到了唐代,随着茶叶的广泛种植和行销到了游牧民族地区,茶才正式成为中国人
35、的日常饮用之物。这时候,陆羽创立了完整了茶叶科学体系,规范了饮用方法,包括提出了“茶有真香”的核心观念。根据一些古籍记载,战国时候,四川一带已经有饮用茶的习惯,秦灭蜀后,将之带出来,这里也是古茶树的发源地之一,符合“南方有嘉木”的说法。到了三国魏晋时代,浙江和江南普遍种茶,饮茶人也增加,不再属于贵族专利,扩展到士大夫阶层,用以待客。当时也做成饼,叶片大汁不能黏合的就用米汤去黏合,喝的时候先去研磨,然后用沸水冲泡,还没有形成唐时那种复杂精美的饮用法。不过当时长江流域尤其是中下游,已经很普及饮用茶了,包括对器物和水都有讲究,但是饮用方式还比较古朴,茶处理如同蔬菜,放在水里煮喝,加各种香料与佐料,基
36、本上就像蔬菜汤。属于实用阶段。唐之后,茶饮不再是实用主义,而是上升到了精神领域,这就成就了“饮茶之道” 。茶之流行,除了交通和社会原因,也包括禅教大兴,在参禅过程中,为了提神不寐,也为了打坐,很多寺庙推广喝茶。当时禅宗影响很大,又影响到了民间,渗透特别广泛。宋代茶书和茶人的世界首先在宫廷,当时宫廷的饮茶习惯非常发达,制作茶的技术比之唐代还要复杂。先是龙凤团,后来发展到石乳、白乳,再后来又有小龙团,以及各种密云龙、瑞云祥龙,越来越精细,层出不穷。当时的点茶手法是水和茶要用得恰当,比例均匀,否则就表面的沫饽不匀。还有斗茶法,没有水痕的最佳。为了达到效果,建立了一套新的系统,包括茶叶制作、茶叶击拂、
37、茶叶品饮、器物优略,都形成了仪式和系统。明代的士大夫阶层讲究品茶,与品茗环境和制茶都有很大联系,构成了一种发达的品茗体系,所以明朝成为中国茶的复兴时代。品茶的情趣方面,一是恢复了唐宋赏茗器的乐趣,对茶饮的程序和器物的雅洁再三致意,不因为明使用紫砂壶为主的相对简单的品茗体系,就不欣赏- 15 -器物了、不对茶器物有追求了。另一方面,着重性灵世界,追求品茶所带来的心灵的修养的提升,期待有和谐之境界。清代基本上延续了明朝的饮茶方式,有两件事情值得一提。一是茶碗越来越少,到了最后就成了基本使用青花杯,或者白瓷杯,紫砂壶成了最主要的泡茶工具;二是福建工夫茶的出现,导致了小紫砂壶的流行,这都是明清的茶事重
38、点。但是随着清中期后民生的凋敝,整个的品茗雅趣开始走向没落,走了下坡路。尤其是 1890 年之后,基本上没有人有心思提及品茗雅事了。这之后,战乱频繁,革命事起,品茗之趣长期无人提及,结果现在很多中国人觉得茶道是日本的国粹,与中国文化无关,这也是历史失落太久的缘故。大多数中国百姓用大杯冲泡茶,倒是也符合质朴之道。(节选自醒狮国学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茶在上古时代的中国植物图谱中已经出现,古籍记载的战国时期四川一带已经有了饮用茶的习惯等可以说明蜀地是古茶树的发源地之一。B三国魏晋时期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已经普遍饮茶,随着茶叶的广泛种植以及行销到游牧民族等,茶在唐朝时期
39、真正成为国人日常饮用之物。C宋代宫廷的点茶和斗茶是烹茶的方式,但因有着一定的系统和仪式而成为精神领域的享受,这说明整个宋代的茶书和茶人的世界在宫廷。D清代中期后,民生凋敝,整个品茗雅趣走向没落,基本没人提及品茗雅趣了,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很多中国人认为茶道是日本的国粹。(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D A在茶饮上升到精神领域陆羽有着重要的贡献,他创立了完整茶叶科学体系,规范了饮用的方法,提出了“茶有真香”的核心观念。B饮茶开始时是属于贵族专利,后来饮茶扩展到士大夫阶层,但饮用方式比较古朴,茶处理如同蔬菜,没有唐代复杂精美的饮用法。C唐代茶的流行除了社会原因和交通外,还与禅教的兴
40、盛有关,很多寺院推广喝茶来提神不寐,因禅宗的影响很大,最终就影响到民间。D现在大多数中国百姓都是用大杯冲泡茶叶,这很符合古代的质朴之道,但因历史原因,我们祖先创造的茶道已与中国文化无关了。(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16 -A茶最初被认为是菜蔬等,所以饮茶的方式与后来大不相同,十分有生活气息,在三国魏晋时就是放在水里煮,再加香料和佐料。B唐代在制茶技术没有宋代复杂,到明代制茶技术有了更高的发展,构成了一种发达的品茗体系,使明代成为中国茶的复兴时期。C明朝品茶的情趣不仅是品味茶叶香味,更重要的还有通过品茶带来的心灵的修养的提升,当然在饮茶时还会像唐代一样赏茶具。D清
41、代在品茶上有着自己的特点,如茶碗变得更加小,基本使用青花瓷、白瓷杯,紫砂壶成为主要泡茶工具,福建功夫茶出现等。【考点】49:论述类文本阅读【分析】该题属于论述类文章阅读,主要考查考生阅读中的信息筛选整合能力在阅读中主要体现在对文章内容的检索、归纳概括方面解答该类试题,首先要认真阅读文本,整体把握,弄懂该文本中陈述的观点及作者的情感态度:该文段主要论述了“自然世界” “社会世界” “人文世界”三个不同概念及其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其次,要熟悉论述类客观题的解题流程:审题划重点,通读标段号,定位划重点,看题细比对对比关照是要注意五看:一看对象,二看数量,三看时态,四看肯否,五看因果说到底,解答此类题目,
42、关键是根据选项找范围,根据范围画重点,根据重点再比较【解答】 (1)C 扩大范围 “整个宋代的茶书和茶人的世界中宫廷”错误,文中第三段有“宋代茶书和茶人的世界首先在宫廷” ,可以判断出随后的茶书、茶人的世界应该扩大到整个社会(2)D 胡乱联系 “我们祖先创造的茶道已与中国文化无关了”错误,原文最后一段说“现在很多中国人觉得茶道是日本的国粹,与中国文化无关” ,意思是因为中国的茶道长期无人提及,造成一些人认为茶道就是日本的而不是中国的错误观念(3)B 延伸过度 “明代制茶技术有了更高的发展”错误,原文第四段为“明代的士大夫阶层讲究品茶,与品茗环境和制茶都有很大联系,构成了一种发达的品茗体系,所以
43、明朝成为中国茶的复兴时代” ,意思是明代成为中国茶的复兴时代,主要因为士大夫阶层讲究品茶,构成了一种发达的品茗体系,而不是因为制茶技术的发展答案:(1)C(2)D- 17 -(3)B2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特立独行的“布鞋院士”因为一张光脚穿布鞋作报告的照片著名遥感学家、地理学家、中科院院士、北师大教授李小文被推到聚光灯下。 “布鞋院士” 、 “扫地僧”的称呼在网络上迅速流传开。2015 年 1 月10 日下午噩耗传来,这名莫测高深的“扫地僧”李小文院士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68 岁。貌不惊人,神功盖世。这是很多人认为李小文像天龙八部里扫地僧的理由。在北师大地理学
44、与遥感科学学院教授谢云看来,李小文是国内遥感界泰斗级的专家。但第一次见面让谢云很意外。当时,为了让学院在遥感领域进一步发展,领导邀请了在中科院遥感所的李小文, “那时他才 53 岁,已经有那么多成果了,在我们眼里那就是偶像。 ”初次见面让谢云很意外。谢云下楼时,发现迎面上楼的男子穿着白衬衫黑裤子,手里拎着上世纪 80 年代流行的半圆形黑包,脚上是一双布鞋, “特别土,我还想这人来我们这儿有什么事,别人告诉我才知道,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李小文。 ”李小文在中科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做所长,白天在研究所上班,晚上回北师大做课题。地遥学院晚上 11 点关门,李小文经常忙到很晚,每次回来都要叫值班室帮忙开门。李
45、小文去找系主任, “咱不是要办成国际一流大学吗?你在美国时,看哪个国际一流大学晚上 11 点钟就把门锁了?”后来院里把钥匙分给了李小文一把,再也不影响他忙到半夜了。李小文做的是遥感基础研究。李小文的研究论文被广泛引用,波士顿大学地理系主任Strahler 教授曾评价,李小文是遥感基础研究领域最顶尖的两三位科学家之一。李小文的快乐来自学生。有人曾问李小文喜欢带什么样的学生,李小文的观点是“有教无类” , “只要愿意跟我念书的,我都愿意带。 ”他经常用古诗词解释复杂的遥感理论。谈到遥感的优势,李小文引用苏东坡题西林壁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讲到自己
46、的成名作“遥感几何光学模型” ,他说其实就是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一诗中的“草色遥看近却无” ,春草直生,远看绿色浓郁,但站到近处看,绿色就没有那么浓密了。李小文被称为“爱打赌的教书匠” 。他喜欢和学生打赌,学生们也知道,老师和自己打赌另有用意。有一次,一名学生在实验观测中发现,太阳可以从东北方向升起、西北方向落- 18 -下。李小文起初认为这有悖于人们的常识,为了给学生一个发现真理的机会,他就和这个学生打赌。师生俩分头查阅资料,仔细论证。最终,学生赢了老师。他曾在博客里提到“老师合格的标准”:让学生做自己的“掘墓人”去年,李小文在中国科学院做讲座的一张照片走红网络。照片里,蓄着胡须的李小文
47、穿着黑色外套,没穿袜子的脚上蹬着一双布鞋,不经意地跷着二郎腿,低头念着发言稿。山村老人形象与院士身份形成的强烈反差,让很多人惊叹, “一派仙风道骨,完全就是古龙笔下的侠士” 。 “李小文”作为关键词,迅速排在了搜索引擎的第一位;他在科学网开设的博客,点击量迅速超过了 400 万次。媒体蜂拥而至,有时,他会在电话里赔笑, “理解一下,理解一下” ;有时,他会用商量的语气说:“再等等,等这波热点过去吧。 ”他希望赶紧出个新闻,为自己那张被热炒的照片降降温。李小文大学时期的校友戴绍基说,李小文的言行,维护了传统知识分子的风骨,本色、随性,这种影响甚至比他在遥感领域做出的贡献更可贵。(摘编自新京报 ,
48、2015 年 4 月 29 日)【相关链接】汶川地震后第二天,李小文在自己的博客上“道歉” ,说大家都关注汶川的灾情, “但到现在我们还出不了一幅图” 。看见时任总理温家宝去灾区,在飞机上工作的照片里看的还是地图,而不是遥感出的现势图,李小文说, “我们搞遥感的,真是恨不得打个地洞钻下去,就算地震殉国算了。 ”(摘自杨三喜微观中国:再无“扫地僧” )身负院士光环的李小文身怀绝艺、低调行事,在看惯了学者西装革履、高谈阔论的时代里,他的光脚和布鞋,让我们感受到了纯粹的力量。(人民日报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B A李小文学术成就非凡,作为国际遥感基础研究领域顶尖的科学家和国内遥感界泰斗级专家,他的研究论文被广泛引用。B李小文虽然很早就在网络上一举成名,并受到国内外同行的推崇,但他能依然保持着谦虚谨慎、低调行事的作风。C李小文工作勤勉。为了方便出入以更好工作,他要求系主任不要在晚上 11 点就把地遥学院大门锁上。- 19 -D李小文授课深入浅出,经常用古诗词解释复杂的遥感理论。同时鼓励学生质疑和创新,他用 “打赌”的方式鼓励学生,发现真理。(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CD A因为李小文具有“貌不惊人” “神功盖世”的特点,所以文章作者用“扫地僧” “布鞋院士”来称呼特立独行的李小文。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