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7 ,大小:161.50KB ,
资源ID:1189432      下载积分:2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118943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重庆市大学城第一中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doc)为本站会员(eastlab11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重庆市大学城第一中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doc

1、- 1 -重庆市大学城第一中学校 2018-2019 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4 小题,每小题 2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一个人如果不祭祖先,那是没有容足之地的。 “孝亲”的另一表现是对在世长辈的绝对顺从和孝敬。正如孝经中说的,“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夫孝,始于事亲 ,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这根源于下列哪一个制度 A.禅让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君主专制2.据史记载:“故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诸侯有国以处其子孙,大夫有采以处其子孙,是谓制度。 ”由此可见该制度 A.确立了嫡长子

2、继承制 B.使土地和政治权力层层分割 C.确立了中央集权制 D.扩大了国家疆域3 “史实” 、 “史论” 、 “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要素” ,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来分析大量可靠的史实,然后得出的科学结论。下列对唐朝三省六部制度的叙述属于“史识”的是 A “三省”指的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B三省六部制的基本运作程序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C三省六部制排除了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并且提高了行政效率D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此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4年初,国家体制改革的方案出台并开始征求各方

3、面意见,我国“大部制”进入实质操 作阶段。对中央机构进行改革,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总趋势。以下历史现象与这一总趋势联系不大的是 A三公九卿明确了职权部门权力分工 B三省六部制制约分散了相权C “二府三司”权力相互牵制削弱了相权 D行省制度创立推广加强了中央集权- 2 -5 宋史职官志记载:“三司之职,国初沿五代之制,置使以总国计,应四方贡赋之入,朝廷之预,一归三司。通管盐铁、度支、户部,号曰计省,位亚执政,目为计相。 ”这说明北宋 A把地方财政大权全部收归中央 B三司使掌财权是当朝宰相C分散中枢机构权力以加强皇权 D强化财政管理以增加政府财政收入6如果你

4、到故宫参观,你可以在“军机处”景点的文字说明上发现这样的文字:“军机处一日日程: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 ”这些文字实质上反映了 A丞相权力不断削弱 B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C君主权威不断强化 D古代礼仪制度日趋完善7.有学者评述道:明朝皇帝于是以司礼监的太监牵制内阁。明中期以后,皇帝多不见大臣,也不去见内阁。这就使太监的权力越来越大。明代废除宰相的最大弊病,就是使太监头子司礼太监成了事实上的宰相,甚至是事实上的皇帝。对上述评述的认识,正确的是 A观点正确,司礼太监的权力取代了皇权 B观点错误,司礼太监仅仅是强化皇权的工具C观点错误

5、,内阁限制了司礼太监权力的扩张 D观点错误,内阁权力限制了皇权和司礼太监的权力8.荀子君道:“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 ,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 。下列符合这句话含义的制度是 A三公九卿制 B刺史制度 C察举制 D行省制9.马克斯韦伯在论述某一制度时说:“全面推行,成为世袭君主的一种手腕,用来阻止一个孤立他的等级的形成,否则这个等级会按照藩臣和内阁的作法垄断所有的官俸追官逐禄者的竞争排除了联合为封建性质贵族的任何可能性;任何人,只要能证明自己是受过教育的合格者,都能济身俸禄补缺等级。 ”下列表述,与此制度相吻合的是 A “凡周之士,不(丕)显

6、亦世” B “寒素洁北浊如泥,高第良将怯- 3 -如鸡”C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D “莫愁寒族无人荐,但愿春官把卷看”10.元代行省的设置,无视历来与划界密切相关的几条最重要的山川边界 秦岭、淮河、南岭、太行山等 的存在,陕西行省越过秦岭而有汉中盆地,江西行省跨过南岭而有广东,江浙行省从江南平原逶迤直到福建山地。统治者这么划分的主要意图是 A便于中央直接管理 B防止出现地方割据 C推行汉蒙二元统治 D实行民族分化政策11.在中国古代, “中央政府的组织,皇权相权是划分的,期间比重纵有不同,但总不能说一切由皇帝专制” 。这一状况被彻底改变始于 A汉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12.当南京

7、条约签订后,清朝官员董宗远上奏反对。他说:“国威自此损矣,国脉自此伤矣,乱民自此生矣,边境自此多事矣。 ”他反对签约的主要出发点是 A. 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B. 维护民族利益 C. 维护国家独立自主 D. 学习西方技术13.马克思在评论鸦片战争时说,, “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激于道义,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这真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指固守旧制度的清政府 B “贱买贵卖的特权”说明英国侵华与鸦片无关C “对联式悲歌” 是指中英两国在战争中两败俱伤 D “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体现出人类的正义

8、和道德 14.下列哪一组通商口岸是在同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开放的 A 重庆、广州、苏州 B 天津、宁波、广州 C 上海、南京、厦门 D 沙市、杭州、苏州15地名的变迁往往记载着历史的变化。近代历史上,北京的东交民巷曾被改名Legation Street(使馆- 4 -大街) ,兵部街改名为Rue Linevitch(孪尼微支路) ,台基厂街改名为Rue Marco Polo(马可波路)东长安街被改名为意大利街,崇文门内大街改名为克林德(德国公使)街等。这一现象出现于 A鸦片战争时期 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C甲午中日战争时期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16.20 世纪初,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

9、工具,突出表现在 A严禁中国人民反帝 B中国内地全部开放 C同意拆毁大沽炮台 D惩办反帝爱国官吏17.新疆有一座晚清名臣的祀堂,悬挂一副楹联:“提挈自东西十年戎马书生老;指挥定中外万里寒鸦相国寺。 ”它颂扬的是 A曾国藩 B左宗棠 C李鸿章 D张之洞18 “鸦片战争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近代文明”的观点之所以错误,是因为它 未认识到殖民主义的侵略本质和残酷性 只看到了“船坚炮利”和科技文明 夸大了殖民主义传播文明的作用 贬低了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A B C D19下列中国近代的诗歌所反映的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三元里前声若雷,千众万众同时来, 晴空骤雨忽倾盆,凶夷无所施其暴。上相筹边未

10、肯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侧。致远鼓楫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男练义和团,女练红灯照,灭了耶稣教,杀了东洋鬼 ,再跟大清闹。A B C D20(2018贵州毕节高一第二学期期末9)南京条约签订后,清廷谕旨由两广总督 兼管理各国通商事务钦差大臣,避免与西方使节直接打交道,将对外关系的范围局限于贸易。这反映了 A中国外交逐渐趋于近代化 B清政府拘泥于天朝上国思想C外国侵犯中国的外交主权 D清政府坚决捍卫国家的主权21(2018浙江 9+1 高中联盟高一第二学期期中8)1843 年 7 月和 10 月,中英先后签订五口通商章程和五口通商附粘善后

11、条款 ,作为南京条约的补充。一是规定了极低的“值百抽五”的关税税率;- 5 -二是规定英国人在中国犯法,须由英国领事根据英国法律来裁决;三是规定今后中国“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 。上述规定中英国人所取得的特权有 协定关税 领事裁判权 传教士传教权 片面最惠国待遇A B C D22(2018广东广州高三调研测试题28)鸦片战争前, “外洋所产之大呢羽毛哔叽等类,并一切贵重之器物,则专有闽广商舶,赴粤运销” 。战后, “凡洋货皆系夷商自行转运,闽省并无赴粤之商,粤省亦鲜来闽之贾,且该夷除贩运洋货外,兼运洋布洋棉,其物充积于厦口。 ”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B中国内

12、河航运权的丧失C清政府对外政策的调整 D “重农抑商 ”政策的改变23(2017山东青岛二模28)19 世纪初,在中国每两白银可兑换铜钱 100 文。19 世纪 20年代,每两白银可兑换铜钱 1200 文。到道光 19 年(1839 年)每两白银可兑换铜钱 1600 文。上述现象出现是因为 A实行闭关锁国,经济发展落后于世界 B农耕经济发达,对铜钱的需求量增大C中国被迫开埠,棉纺织品大量输入 D鸦片大量走私,中国白银大量 外流24(2017浙江温州十校联合体高二第一学期期末4)英人习惯上把第一次鸦片战争(First Opium War)称为“通商战争”( Trade War),其原因可能包括

13、鸦片贸易涉及的道德问题 对战争根源的思考 对战争首先发动者的争议 对战争影响的预期A B C D二、材料题:本大题共 4 小题,25 题 30 分,26 题 14 分,27 题 18 分。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 分)材料一 两汉时期,皇帝对丞相待之以礼。丞相谒见皇帝时,皇帝起立,赐丞相座。隋唐时期的官员上朝奏事也均有座。到了宋代,官员上朝必须站着奏事。至明清,大臣奏事连站都不行了,必须跪着。 - 6 -材料二 在秦及西汉初年,皇帝行使权力,将意志化为诏书,见诏实行,程序比较简单。或与宰相议定,交御史起草、下达;或直接命令御史起草、下达,即可生效。宋代下诏书需经中书、门下之制度更加完

14、备,因而反对内批,反对君主独断专行的理由,也就更加充足。或从制度上、道理上批评滥用内批是违反“礼” 、 “正” 、 “道” ;或从历史 经验教训上批评滥用内批会导致“祸” 、 “乱” ;或从道德上批评滥用内批是出于“私”心。明代表面上废除宰相,皇帝直接指挥六部、百司政务,实际上多半依靠“票拟”定夺,皇帝的意志和权力受到内阁诸臣极大的左右限制。由于票拟是下达皇帝诏令的正常途径,所以明代内阁限制皇帝滥用下手诏、中旨的斗争,更加制度化。 祝总斌试论我国封建君主专制权力发展的总趋势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其实质是什么?并结合唐、明、清有关史实加以说明。(11 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古代君主

15、行使权力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产生变化的原因。(9 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 分) 材料一 前第二条内言明开关俾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今丈议定,英国货物自在某港按例纳税后,即准由中国商人遍运天下,而路所经过税关不得加重税例,只可按估价则例若干,每两加税不过分。 材料二 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日本臣民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其于内地运送税、内地税钞课杂派以及中国内地沾及寄存栈房之益,即照日本臣民运入中国之货物一体办理;至应享

16、优例豁除,亦莫不相同。嗣后如有因以上加让之事应增章程条规,即载入本款所称之行船通商条约内。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内容应出自哪一条约?并分析英国提出这一内容的目的。(4 分) (2)材料二出自哪一条约?体现了该条约的哪些内容?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这些条款对中国的影响。(10 分)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 分)材料一 1894 年 8 月 1 日,光绪帝发布诏书对日宣战。同日,明治帝亦下诏书对清朝宣战,甲午战争正式开始。 光绪帝宣战谕诏为:“朝鲜为我大清藩属,二百余年,岁修职贡,为 中外所共知 倭人无故派兵,突入汉城我朝抚绥藩服,其国内政事向令自理。日本与朝- 7 -鲜立约

17、,系属与国,更无以重兵欺压强令革政之理倭人渝盟寻衅,无理已极,势难再以姑容。著李鸿章严饬派出各军,迅速进剿,厚集雄师,陆续 进发,以拯韩民于涂炭” 明治帝宣战诏书为:“朕兹对清国宣战苟不违反国际公法,即宜各本权能,尽一切之手段,必期万无遗漏朝鲜乃帝国首先启发使就与列国为伍之独立国,而清国每称朝鲜为属邦,千涉其内政。于其内乱,借口于拯救属邦,而出兵于朝鲜。朕依明治十五年条约,出兵备变,更使朝鲜永免祸乱,得保将来治安,欲以维持东洋全局之平和” 宗泽亚清日战争 材料二 关于甲午战争,日本学者们一致认为:“以甲午战争为一阶段终点的东亚国际关系史就是以东亚旧秩序和西方近代新秩序间之关系为主线发生并发展的

18、历史。 ”因为有着这样的认识,即使甲午战争被认为是“出师无名”抑或“不义之战” ,日本也会打着“以欧洲文明来更换东亚旧习”的旗号为自己的侵略行为进 行洗白。 而中国学者认为早在 1887 年,日本就制定了征讨清国方略 ,目标是“攻占北京,擒获清帝” 。1894 年 7 月 25 日,日军海军在丰岛海面偷袭中国运兵船“高升”号,从而发动了侵朝、侵华的战争。因此,甲午战争是日本蓄谋已久、经过周密准备后发动的,绝不是有的日本学者说的偶然冲动。 张海鹏甲午战争与中日关系 韩国官方出版的韩国史认为:“甲午战争是 1894 年至 1895 年中国与日本围绕着控制朝鲜展开的战争,战争导致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传统的世界秩序崩溃,代之而起的是新兴的日本成为该地区的霸主,这是一场在东亚的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战争。 ” 孙科志韩国人怎么看甲午战争? (1)根据材料一,分析指出中日两国争议的焦点是什么?并分别概括两国宣战的理由。(10 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日、韩三国史学界对于甲午战争的性质各有哪些看法?为什么有很大的不同?(8 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