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陕西省咸阳百灵中学 2018 届高三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20 小题,共 60 分,将所选答案填在题后的方框中)1 “封驳”的主要含义指封还皇帝失宜诏令,驳正臣下奏章违误。如唐制规定,凡诏敕须经门下省,如认为有失宜的诏书可以封还,有错误者则由给事中驳正。这说明( )A唐朝创设三省六部制有一定积极作用 B “封驳”制度可以一定程度上制约皇权C唐朝门下省长官在三省长官中权力最大 D “封驳”制度保障了各级官员参政权利2 “讳法,自周以前无之,至周公立制。人生既冠,以字易明及有爵者,死而定谥,则固以弥文矣。后世遵之,其法愈严。汉吕后讳雉,改雉名
2、野鸡。 ”由此推断, “周公”立“讳法”的真正目的是( )A维护皇权的不可僭越 B维护等级制度的尊严C维护分封制与宗法制 D维护儒家的伦理纲常3苏格拉底在受审时说:“如果你们指望用死刑来制止大家公开谴责你们错误的生活方式,那你们就错了尽善易行的方式不是堵住别人的嘴巴,而是要尽力向善。这是我对你们投票判我有罪的最后告诫。 ”这段话体现了苏格拉底( )A反对雅典民主制度 B捍卫言论自由原则 C主张维护法律尊严 D反对贵族专权暴政 4目前,高科技商品是欧美日国家占据市场主导地位,预计总有一天中国汽车也会进入欧美日市场。随着整体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未来在航空航天、新能源、精密仪器制造等领域,中美竞争将
3、改变之前的“龟兔赛跑”局面,印度、巴西等新兴经济体也开始崭露头角。这主要体现了当今世界( )A全球化加强 B经济格局多极化 C政治格局多极化 D激烈竞争,危机重重5 “在国民革命中, 唤醒中国既是一个革命目标,又是一个革命策略。作为国民革命中政治活动家和知识分子所关注的基本问题, 唤醒中国要求政治运动的至上性和中心地位。”“唤醒中国”的具体使命是( )A打倒帝国主义,消灭军阀 B推翻清朝统治,建立民国C抗击日本侵略,保家卫国 D广泛发动群众,武装割据 6 “二月革命,如果把它作为独立的革命来看,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但是作为资产阶级革命,它却出现得过迟了,而且本身也不具有任何稳定性。它遭到一些矛
4、盾的破坏。 ”这种“矛盾”最初表现为( )A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B人们的反战情绪日益高涨C沙皇统治残余势力仍然存在 D机会主义者蓄意破坏革命71958 年 8 月,蒋介石听到解放军炮打金门的消息后,接连叫了三个“好” ,并随即在中外- 2 -记者招待会上,发表谈话,公开拒绝了美国国务卿杜勒斯提出的“国民党从金门、马岛撤军以实现台湾海峡中立化”的要求。这表明( )A美国企图促成国共和谈以解决台湾问题B蒋介石为台湾独立找到了理由C蒋介石的反应体现了国共在当时的台湾问题上的某种默契D海峡两岸有强烈的战争意识820 世纪 70 年代,大批西方国家纷纷与中国建交,或提升双方外交关系。促使这一现象出
5、现的关键因素是 ( )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C中美、中日建交 D中国实行对外开放91974 年 7 月,美苏之间的军备竞赛悄然开始,在时代封面的漫画中,勃列日涅夫藏在背后的手里抓着一大把核弹头,与尼克松对峙。勃列日涅夫能与尼克松对峙的根本原因在于( )A苏联已经成为世界工业强国 B此时恰逢美国遭遇经济危机C勃列日涅夫推行强硬的政策 D苏联综合国力较前有所增强10 全球通史评论说,1712 年,皇帝颁布了一条敕令,禁止中国人在东南亚经商和定居;1729 年,又颁布一条法令,规定了回国的具体日期,逾期未归的那些海外的中国人将不许回国。这同西方国家恰成鲜明而又惊人的对照;
6、西方国家不久就积极开辟海外殖民地,创立贸易公司,甚至随时准备用武力保卫这些事业,反对任何威胁。上述材料说明中西方发展的主要不同是( )A外交政策 B历史发展方向 C经济形态 D思想观念11美国历史学家大卫波特在谈到美国的工业革命时说:欧洲激进思想倾向于要求剥夺有产者的马车和他们漂亮的衣服。相反,美国的激进思想则主张赋予普通人大批量生产的复制品,这些复制品和原件几乎没有什么区别。上述评论的实质是( )A美国工业革命时国内市场更加广阔 B欧洲革命给工业革命带来负面影响C美国采取了机器零部件的标准化生产 D美国工业革命强调标准化有利于产品的普及12我国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中共有二十余处描写“杀牛宰马”
7、的场面。与同时代的其他作品相比, 水浒传中屠牛、吃牛肉的描写是很突出的。这种描写反映的是( )A北宋的畜牧业落后 B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C人民反封建的精神 D宋元时期政治的黑暗13新中国建立后一度销声匿迹的集市贸易,1962 年到 1965 年在城镇中重现。新中国对集市贸易的两种不同政策的共同点是( )A国家经济管理方式的调整 B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有益探索C克服了经济建设中的困难 D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3 -14 “1993 年 2 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后,各地相继取消了城镇口粮定量供应制度。至此,长期以来实行的票证制度退出历史舞台。 ”材料表明我国 ( )A生产
8、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B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C经济管理体制的变化 D产品分配方式的变化15近代以来,农耕时代的粗略时间观念逐渐被精确的现代钟表时间观念所替代。对时间观念的改变影响最大的是( )A服饰的中西合璧 B报刊的创办C传统建筑与西洋建筑并存 D交通通信工具的改变16英国剑桥大学教授彼得诺兰说:“我认为对于任何经济体,尤其是对中国这样的一个非常贫穷的面临许多问题的经济体来说,这是一个明智合理的策略,而任由经济发展,不采取任何调控措施是不合理的我一直深信中国在(20 世纪)50 年代早期以及(20 世纪)70 年代后半期之后,选择了一条最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 ”材料中说的“最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指
9、的是( )A发挥市场机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B推动国民经济的均衡发展C发挥政府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D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17 “世界正在从根本上发生变化,这些根本性变化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地缘政治权势与地缘经济实力正在同时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从西方向东方转移。 ”对“这些根本性变化”理解准确的是( )A发达国家的衰落与发展中国家的崛起 B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多极化的趋势加强C中印将是这些根本性变化中最大的受益国 D发展中国家的崛起是其根本原因18孔子说,我们不可能和鸟兽同居共处,除了和人打交道外,还能和什么打交道呢?如果天下太平,我又何必去改变它呢?这说明孔子( )主张“爱人” 持积极入世
10、的人生态度 主张变法革新 有强烈的使命感A B C D19对于宗教改革,甲同学认为 16 世纪对教会的反叛是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乙同学认为路德只是用信仰的奴役制代替了教皇的奴役制,因此新教只是自然科学一时的貌合神离的同路人。下列各项判断正确的是 ( )A甲、乙的观点都是错误的,他们根本不了解宗教改革B甲、乙的观点都是正确的,他们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宗教改革C只有甲的观点是错误的,宗教改革与资产阶级革命没有关系D只有乙的观点是错误的,宗教改革用理性代替了宗教信仰20法兰西的共和之路艰难曲折,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确立如下图所示。下列各项能够对这一现象作出全面准确解释的是( )- 4 -A启蒙思想对法
11、国的影响不断深入 B封建残余势力复辟导致曲折迭起C各派政治力量之间斗争异常激烈 D外国势力干涉打断了民主化进程二、材料分析题:(21 题 18 分,22 题 22 分,共 40 分。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凡听五刑自讼,必原父子之亲,立君臣之义以权之,盖必如此,然后轻重之序可得而论,浅深之量可得而测” ;“凡以诉讼,必先论其尊卑上下长幼亲疏之分,然后听其曲直自词。凡以下犯上,以卑犯尊,虽直不右;其不直者,罪家几让之坐;其有不辜至于杀人者,虽有疑虑可怜,而至于奏谳,亦不准辄用拟贷之例。 ” 朱熹材料二 理学家们为了建立儒家的形上学,他们一方面借鉴佛教和道教在哲学本体论方面的成果,
12、一方面在传统儒学中寻找能够用来构筑哲学形上学的因素,传统儒学经由理学家们的改造,道德信条式的理论体系终于变成以哲学形上学作基础的哲学理论体系。就此而言,它体现着宋明理学家们融合创造的哲学智慧。 摘编自赵志霞浅谈宋明理学在儒学发展中的地位材料三 宋明理学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后期有思想有见识的中国人在思考和解决现实社会问题与文化问题中所生出来的哲学智慧,它深深影响了中国古代社会后半期的社会发展和文明走势,现代的中国人仍然不得不面对由它所造成的社会及文化后果。重新树立国人的信仰、正是理学智慧的意义所在。 摘编自蔡仁厚宋明理学南宋篇(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明理学为何被称为“新儒学” 。(4
13、 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5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明理学的特点。(6 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明理学带来的影响。(8 分)22.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来说都是机遇与挑战并存。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较表材料二 20 世纪 90 年代美国对华投资表1970 年 1992 年32 个发展中国家 108 美元 279 美元21 个发达国家 3 129 美元 22 185 美元年度项目数(个) 合同金额(百万
14、美元) 实际使用金额(百万美元)- 6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问题?(4 分)根据所学,分析造成材料一中不同结果的主要原因。(6分)(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 20 世纪 90 年代美国对华投资总的态势,并分析形成这种态势的相关因素。(6 分)(3)你认为作为发展中国家之一的中国应如何面对经济全球化浪潮?(6 分)美国 全国比重(%)美国 全国比重(%)美国 全国比重(%)1990 357 7273 4.91 357.8 6 596.1 5.42 456.0 3 487.1 13.081991 694 12978 5.35 548.1 11976.8 4.58 323.2 4 366.
15、3 7.401992 3265 48764 6.70 3 121.3 58123.5 5.37 511.1 11007.5 4. 641993 6750 83437 8.09 6 812.8 111435.7 6.11 2063.1 27515.0 7.501994 4223 47549 8.88 6 010.2 82679.8 7.27 2490.8 33766.5 7.381995 3474 37011 9.39 7 471.1 91281.5 8.18 3083.0 37520.5 8.221996 2517 24556 10.25 6 915.8 73276.4 9.44 3443.3 41725.5 8.251997 2188 21001 10.42 4 936.6 51003.5 9.68 3239.2 45257.0 7.161998 2238 19799 11.30 6 483.7 52102.1 12.44 3898.4 45462.8 8.581999 2028 16918 11.99 6 016.1 41223.0 14.59 4215.9 40318.7 10.462000 2609 22347 11.67 8 000.9 62379.5 12.83 4383.9 40714.8 10.77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