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 2017-2018 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1. 分类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物质分类不正确的是( )A. 化合物:干冰,冰水混合物,烧碱 B. 同素异形体:活性炭,C 60,金刚石C. 非电解质:乙醇,四氯化碳,氯气 D. 混合物:漂白粉,纯净矿泉水,盐酸【答案】C【解析】A干冰是二氧化碳固体是纯净的化合物,冰水混合物成分为水是纯净的化合物,烧碱是氢氧化钠属于纯净的化合物,故 A 正确;B活性炭,C 60,金刚石是碳元素的不同单质,是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故 B 正确;C,乙醇、四氯化碳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属于非电解质,氯气是单质既不是电解
2、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 C 错误;D漂白粉为氯化钙和次氯酸钙的混合物,纯净矿泉水含有电解质的水属于混合物,盐酸是氯化氢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故 D 正确;故选 C。点睛:考查物质分类方法,物质组成判断,掌握概念实质、物质组成与名称是解题关键,注意:化合物是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同素异形体是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非电解质是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都不导电的化合物;混合物是不同物质组成的物质。2. 已知某溶液中存在较多的 H 、SO 、NO,则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组是( )A. Al3 、CH 3COO 、Cl B. Na 、NH、Cl C. Mg2 、Cl 、Fe 2 D. Mg2 、Ba 2 、
3、Br 【答案】B【解析】试题解析:因 H+和 CO32-结合生成水和气体,且 Al3+、CO 32-相互促进水解,则该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故 A 错误;因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则能够大量共存,故 B 正确;因 H+和Fe2+、NO 3-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则该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故 C 错误;因 Ba2+、SO 42-,能结合生成硫酸钡沉淀,则该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故 D 错误。考点:离子的共存问题3. 在研究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实验中,下列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 将一小块 Na 投入水中,钠浮于水面,说明钠的密度比水小B. 将一小块 Na 投入滴有酚酞的水中,溶液变红,说明反应
4、生成了碱C. 将一小块 Na 投入 CuSO4溶液中,生成蓝色沉淀,说明 Na 没有 Cu 活泼D. 点燃 Na 与肥皂水反应产生的气泡,有尖锐爆鸣声,说明有 H2生成- 2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将一小块 Na 投入水中,钠浮于水面,说明钠密度比水小,A 正确;B、将一小块 Na 投入滴有酚酞的水中,溶液变红,说明反应生成了碱,该碱是氢氧化钠,B正确;C、将一小块 Na 投入 CuSO4溶液中,首先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然后氢氧化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生成蓝色沉淀氢氧化铜,得不到铜,钠比铜要活泼,C 错误;D、点燃 Na 与肥皂水反应产生的气泡,有尖锐爆鸣声,说明有 H2生
5、成,D 正确,答案选 C。考点:考查钠与水反应的有关实验判断4. 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熔化的实验现象与下列性质的叙述无关的是( )A. 铝表面可形成一层氧化物保护膜B. 铝的熔点较低C. Al2O3熔点高,酒精灯不能将其熔化D. 铝能与酸或强碱溶液反应【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解析: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熔化看到的实验现象是铝熔化但不滴落,原因是铝在加热条件下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熔点较高的 Al2O3薄膜,薄膜内部低熔点的铝虽熔化但不能滴落,可见该现象与铝能与酸或强碱溶液反应无关。答案:D5. 焰火“脚印” “笑脸” “五环” ,让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更加辉煌、浪漫,这与
6、高中化学中“焰色反应”知识相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非金属单质燃烧时火焰均为无色B. 所有金属及其化合物灼烧时火焰均有颜色C. 焰色反应均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D. NaCl 与 Na2CO3灼烧时火焰颜色相同【答案】D【解析】A、非金属单质燃烧时火焰有的有颜色,如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故 A 错误;B、部分金属及其化合物灼烧时,火焰有颜色,故 B 错误;C、观察灼烧含钾元素的物质时,需要通过蓝色钴玻璃观察,故 C 错误;D、NaCl 和 Na2CO3都含有钠元素,灼烧时,发出黄色火焰,故 D 正确。6. 人造空气(氧气与氦气的混合气)可用于减轻某些病痛或供深水潜水员使用。
7、标准状况下,- 3 -5.6 L“人造空气”的质量是 2.4 g,其中氧气与氦气的质量比是( )A. 11 B. 21 C. 14 D. 23【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气体摩尔体积的有关计算。分析:气体的物质的量为 n= =0.25mol,根据二者的物质的量、质量列比例式进行计算。解析:气体的物质的量为 n= =0.25mol,设氧气的物质的量为 x,氦气的物质的量是y,则根据二者的物质的量、质量得联立方程式:x+y=0.25 和 32x+4y=2.4,解得 x=0.05 和y=0.2,则氧气与氦气的质量比=(32g/mol0.05mol):(0.2mol4g/mol)=1.6g:0.8g=2
8、:1,故选 B。点睛:解题时注意根据体积和质量关系列式计算即可,注意把握相关计算公式的运用。7. 下列各反应所对应的方程式正确的是( )A. Cl2与 H2O 反应:Cl 2H 2O=Cl 2H ClO B. 向 NaNO2溶液中滴加酸性 KMnO4溶液:5NO2MnO3H 2O=5NO2Mn 2 6OH C. 向 NaHSO4溶液中加入 Ba(OH)2溶液至 SO 刚好沉淀:H SO Ba 2 OH =BaSO4H 2OD. 向 Ba(OH)2溶液中加入硫酸:Ba 2 SO =BaSO4【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解析:次氯酸是弱酸,不能拆成离子,Cl 2与 H2O 反应
9、的离子方程式是:Cl 2+H2O=H+Cl-+HClO,A 错误;酸性条件下,有 H+离子参加反应,不能有 OH 离子生成,应该生成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MnO4-+5NO2-+6H+=2Mn2+5NO3-+3H2O,故 B 错误;向 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 2溶液,至 SO42-沉淀完全,需满足二者物质的量之比为 1:1,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SO42-+Ba2+OH-BaSO 4+H 2O,C 正确;向 Ba(OH) 2 溶液中滴加稀硫酸时,同时发生中和反应和沉淀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 2+2OH-+2H+SO42-=BaSO4+2H 2O,故 D 错误。点睛
10、:明确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规则及发生的反应是解本题关键,易错选项是 B,B 中酸性条件下不能生成氢氧根离子。8. 下列有关物质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 4 -A. 78 g Na2O2晶体中所含阴、阳离子个数均为 4NAB. HBr 的电子式为 H C. PCl3和 BCl3分子中所有原子的最外层都达到了 8 电子稳定结构D. 3.4 g 氨气中含有 0.6NA个 NH 键【答案】D【解析】本题阿伏伽德罗常数的计算与判断、电子式的书写等知识。分析:A根据过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以及过氧化钠中含有 2 个阳离子和 1 个阴离子;B溴化氢为共价化合物,电子式中不需要标出所带电荷;C对于共价化合物元素化
11、合价绝对值+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层=8,则该元素原子满足 8 电子结构;D根据氨气的物质的量以及 1个氨气中含有 3 个 N-H 键。解析:78gNa 2O2晶体的物质的量为 =1mol,过氧化钠中含有 2 个 Na+离子和 1 个 O22离子,78gNa 2O2晶体中所含阴、阳离子个数分别为 NA、2N A,故 A 错误;溴化氢为共价化合物,氢原子与溴原子形成了一个共用电子对,溴化氢中氢原子最外层为 2 个电子,溴原子最外层达到 8 电子,用小黑点表示原子最外层电子,则溴化氢的电子式为 ,B 错误;BCl 3中 B 元素化合价为+3,B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 3,最外层有(3+3)=6,分子中
12、 B 原子不满足8 电子结构,故 C 错误;3.4g 氨气的物质的量为 =0.2mol,氨气分子中含有 3 个 N-H 键,所以 3.4g 氨气中含有 0.6NA个 N-H 键,故 D 正确。点睛:解题时注意掌握物质的量与阿伏伽德罗常数、摩尔质量等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明确电子式的概念及书写原则。9. 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常温常压下,124gP 4中所含 P-P 键数目为 4 NAB. 100mL 1molL-1FeCl3溶液中所含 Fe3+的数目为 0.1NAC. 标准状况下,11.2L 甲烷和乙烯混合物中含氢原子数目为 2 NAD. 密闭容器中,2 mol SO
13、2和 1mol O2催化反应后分子总数为 2 NA【答案】C【解析】分析:A.根据白磷是正四面体结构分析;B.根据铁离子水解分析;C.根据甲烷和乙烯均含有 4 个氢原子分析;- 5 -D.根据反应是可逆反应判断。详解:A. 常温常压下,124 g P 4的物质的量是 1mol,由于白磷是正四面体结构,含有 6 个PP 键,因此其中所含 PP 键数目为 6NA,A 错误;B. 铁离子在溶液中水解,所以 100 mL 1molL1FeCl3溶液中所含 Fe3+的数目小于 0.1NA,B错误;C. 甲烷和乙烯分子均含有 4 个氢原子,标准状况下,11.2 L 甲烷和乙烯混合物的物质的量是 0.5mo
14、l,其中含氢原子数目为 2NA,C 正确;D. 反应 2SO2+O2 2SO3是可逆反应,因此密闭容器中,2 mol SO 2和 1 mol O2催化反应后分子总数大于 2NA,D 错误。答案选 C。点睛:本题主要是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是高考的一个高频考点,主要从物质结构、水解、转移电子、可逆反应等角度考查,本题相对比较容易,只要认真、细心就能做对,平时多注意这方面的积累。白磷的结构是解答的难点,注意与甲烷正四面体结构的区别。10. 下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不是 1 molL1 的是( )A. 将 0.5 molL1 的 NaNO3溶液 100 mL 加热蒸发掉 50 g 水的溶液
15、B. 将 80 g SO3溶于水并配成 1 L 的溶液C. 10 g NaOH 固体溶解在水中配成 250 mL 溶液D. 标况下,将 22.4 L 氯化氢气体溶于水配成 1 L 溶液【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物质的量浓度的理解与计算。解析:加热蒸发掉 50g 水后的溶液体积不是 50mL,则溶液浓度不是 1mol/L,故 A 错误;80gSO3物质的量为 1mol,溶于水得到 1molH2SO4,配成 1L 溶液,所得溶液浓度为 1mol/L,故B 正确;10gNaOH 的物质的量为 0.25mol,溶于水配成 0.25L 溶液,所得溶液浓度为 1molL-1,C 正确;标况下,将 22.4
16、 L 氯化氢气体物质的量为 1mol,溶于水配成 1 L 溶液,所得溶液浓度为 1molL-1,D 正确。点睛:解题时,注意物质的量浓度中体积指溶液体积,物质溶于水溶质变化的情况。11. 环之间共用一个碳原子的化合物称为螺环化合物,螺2,2戊烷( )是最简单的一种。下列关于该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 与环戊烯互为同分异构体B. 二氯代物超过两种- 6 -C. 所有碳原子均处同一平面D. 此物质分子式为 C5H8【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烃的结构与性质。分析:A、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B、根据分子中氢原子的种类判断;C、根据饱和碳原子的结构特点判断;D、根据氢原子守恒解答。解
17、析:螺2,2戊烷的分子式为 C5H8,环戊烯的分子式也是 C5H8,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A 正确;分子中的 8 个氢原子完全相同,二氯代物中可以取代同一个碳原子上的氢原子,也可以是相邻碳原子上或者不相邻的碳原子上,因此其二氯代物超过两种,B 正确;由于分子中 4 个碳原子均是饱和碳原子,而与饱和碳原子相连的 4 个原子一定构成四面体,所以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均处在同一平面上,C 错误;戊烷比螺2,2戊烷多 4 个氢原子,所以生成 1 molC5H12至少需要 2 molH2,D 正确。答案选 C。点睛:选项 B 与 C 是解答的易错点和难点,对于二元取代物同分异构体的数目判断,可固定一
18、个取代基的位置,再移动另一取代基的位置以确定同分异构体的数目。1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24 g 镁与 27 g 铝中,含有相同的质子数B. 同等质量的氧气和臭氧中,电子数相同C. 1 mol 重水与 1 mol 水中,中子数比为 21D. 1 mol 甲烷和 1 mol 庚烯中,化学键数相同【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物质结构,需要先分析该物质中含有的微观粒子或组成的情况,再结合题目说明进行计算。详解:A1 个 Mg 原子中有 12 个质子,1 个 Al 原子中有 13 个质子。24g 镁和 27g 铝各自的物质的量都是 1mol,所以 24g 镁含有的质子数为 12mol,27
19、g 铝含有的质子的物质的量为13mol,选项 A 错误。B设氧气和臭氧的质量都是 Xg,则氧气(O 2)的物质的量为 mol,臭氧(O 3)的物质的量为 mol,所以两者含有的氧原子分别为 2= mol 和 3= mol,即此时氧气- 7 -和臭氧中含有的氧原子是一样多的,而每个氧原子都含有 8 个电子,所以同等质量的氧气和臭氧中一定含有相同的电子数,选项 B 正确。C重水为 ,其中 含有 1 个中子, 含有 8 个中子,所以 1 个重水分子含有 10个中子,1mol 重水含有 10mol 中子。水为 ,其中 没有中子, 含有 8 个中子,所以 1 个水分子含有 8 个中子,1mol 水含有
20、8mol 中子。两者的中子数之比为 10:8=5:4,选项 C 错误。D乙烷(C 2H6)分子中有 6 个 CH 键和 1 个 CC 键,所以 1mol 乙烷有 7mol 共价键。乙烯(C 2H4)分子中有 4 个 CH 键和 1 个 CC,所以 1mol 乙烯有 6mol 共价键,选项 D 错误。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物质中含有的各种粒子或微观结构的问题,一般来说先计算物质基本微粒中含有多少个需要计算的粒子或微观结构,再乘以该物质的物质的量,就可以计算出相应结果。1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氯化钠水溶液在电流的作用下电离出 Na 和 ClB. 二氧化碳的水溶液能够导电,故二氧化碳属于弱
21、电解质C. 硫酸钡难溶于水,但硫酸钡属于强电解质D. 氧化钠在水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Na 2O 2 2H 2O=4Na 4OH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电离、强弱电解质等知识。14. 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 0. 1 molL1KI 溶液:Na +、K +、ClO 、OH B. 0. 1 molL1Fe2(SO4)3溶液:K +、NH 4+ 、NO 3、SO 42C. 0. 1 molL1HCl 溶液:Ba 2+、K +、CH 3COO、NO 3D. 0. 1 molL1NaOH 溶液:Mg 2+、Na +、SO 42、HCO 3【答案】B- 8 -【解析】分
22、析:A 项,I -与 Cl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B 项,在 Fe2(SO 4) 3溶液中离子相互间不反应;C 项,在 HCl 溶液中 CH3COO-不能大量存在;D 项,Mg 2+、HCO 3-都能与 OH-反应。详解:A 项,I -具有强还原性,ClO -具有强氧化性,I -与 Cl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I -与 ClO-不能大量共存;B 项,在 Fe2(SO 4) 3溶液中离子相互间不反应,能大量共存;C 项,CH 3COO-能与 H+反应生成 CH3COOH,在 HCl 溶液中 CH3COO-不能大量存在;D 项,Mg 2+、HCO 3-都能与 OH-反应,Mg 2+、HCO 3-与 O
23、H-不能大量共存;答案选 B。点睛:本题考查离子共存,掌握离子的性质和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原因是解题的关键。离子间不能大量共存的原因有:离子间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水、沉淀或气体,如题中 C、D 项;离子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题中 A 项;离子间发生双水解反应,如 Al3+与 HCO3-等;离子间发生络合反应,如 Fe3+与 SCN-等;注意题中的附加条件。15.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各“剂”在应用过程中表现还原性的是( )A. 臭氧柜里臭氧作餐具的“消毒剂”B. 热纯碱溶液常作厨房的“洗涤剂”C. 活性铁粉在食品袋中作“去氧剂”D. 小苏打常作制糕点的“起泡剂”【答案】C【解析】A. 臭氧柜里
24、臭氧作餐具的“消毒剂” ,臭氧表现氧化性;B. 热纯碱溶液常作厨房的“洗涤剂”时,其表现碱性;C. 活性铁粉在食品袋中作“去氧剂” 时,其表现还原性;D. 小苏打常作制糕点的“起泡剂” ,其表现不稳定、易分解产生气体。本题选 C。16. 在下图点滴板上有四个溶液间反应的小实验,其对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a 反应:Fe 2 2H H 2O2=Fe3 2H 2OB. b 反应:HCOOH =CO H 2OC. c 反应:H OH =H2OD. d 反应:Al 3 3NH 3H2O=Al(OH)33NH【答案】D- 9 -【解析】A离子方程式必须满足电荷守恒,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
25、2Fe2+2H+H2O2=2Fe3+2H2O,故 A 错误;B氢氧化钠过量,则铵根离子也参与反应,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NH 4+HCO3-+2OH-=CO32-+H2O+NH3H2O,故 B 错误;C醋酸在离子反应中保留化学式,离子反应为 CH3COOH+OH-=CH3COO-+H2O,故 C 错误;D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和氯化铵,离子反应为 Al3+3NH3H2OAl(OH) 3+3NH 4+,故 D 正确;故选 D。点睛:本题考查离子反应书写的正误判断,为高频考点,把握发生的反应及离子反应的书写方法为解答的关键。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常用方法:检查反应物、生成物是否正确,检查各物质拆分是否正确,检
26、查是否符合守恒关系、检查是否符合原化学方程式等。17. 废水脱氮工艺中有一种方法是在废水中加入过量 NaClO 使 NH 完全转化为 N2,该反应可表示为 2NH3ClO =N23Cl 2H 3H 2O。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反应中氮元素被氧化,氯元素被还原B. 还原性:NHCl C. 经此法处理过的废水不用再处理就可以直接排放D. 反应中每生成 1 mol N2,转移 6 mol 电子【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分析:反应 2NH4+3ClO-N 2+3Cl-+2H+3H2O 中,Cl 元素的化合价由+1 价降低为-1 价,N 元素的化合价由-3 价升高为 0 价,以此
27、来解答。解析:Cl 元素的化合价由+1 价降低为-1 价被还原,N 元素的化合价由-3 价升高为 0 价被氧化,故 A 正确;2NH 4+3ClO-N 2+3Cl-+2H+3H2O 中,N 元素的化合价由-3 价升高为 0 价,则NH4+为还原剂,Cl 元素的化合价由+1 价降低为-1 价,则生成 Cl-为还原产物,所以还原性 NH4+Cl -,故 B 正确;由 2NH4+3ClO-N 2+3Cl-+2H+3H2O 得出经此法处理过的废水曾酸性,所以不能直接排放,故 C 错误;N 元素的化合价由-3 价升高为 0 价被氧化,所以反应中每生成 1 mol N2,转移(3-0l21mol=6 mo
28、l 电子,故 D 正确。故选 D。点睛:把握反应中 Cl 元素和 N 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解答的关键,试题侧重氧化还原反应中基本概念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18. 据报道,俄罗斯科学家再次合成 117 号元素,其中有 5 个 X,1 个 X。下列关于 X 和 X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是两种核素- 10 -B. 互为同位素C. 中子数分别为 176 和 177D. X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一定是 176.5【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质量数与质子数、中子数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析:A核素是指具有一定数目质子和一定数目中子的一种原子;B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或不同质量数)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
29、;C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D原子核外电子数等于质子数。X 和 X 中子数分别是 176、177,C 正确;原子核外电子数等于质子数等于 117,故两种核素的电子数相等,故 D 错误。故选 D。19. 某反应体系中的物质有:NaOH、Au 2O3、Na 2S4O6、Na 2S2O3、Au 2O、H 2O。下列方框中对应的物质或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u2O3+ + ( )A. Na2S2O3、H 2O、Na 2S4O6、Au 2O、NaOHB. Na2S2O3、NaOH、Na 2S4O6、Au 2O、H 2OC. Na2S4O6、H 2O、Na 2S2O3、Au 2O、NaOHD. 当 1 mol
30、 Au2O3完全反应时,转移电子 8 mol【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u 2O3是反应物,则 Au2O 一定是生成物,其中 Au 元素的化合价由3 价变成1 价,化合价降低,则必然有化合价升高的元素,即 Na2S2O3(硫元素为2 价)是反应物,Na 2S4O6(硫元素为2.5 价)是生成物。根据反应前后硫原子守恒有 2Na2S2O3Na 2S4O6,根据钠原子守恒,可知生成物中缺少钠元素,所以 NaOH 是生成物,再根据氢元素守恒,可知水是反应物。由关系式:Au 2O3Au 2O4e ,所以当 1 mol Au2O3完全反应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4 mol,故选 A。考点:考查了氧化
31、还原反应的相关知识。20. 依据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周期律,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11 -A. H3BO3的酸性比 H2CO3的强B. Mg(OH)2的碱性比 Be(OH)2的弱C. C、N、O 原子半径依次增大D. 若 M 和 R2 的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则粒子半径:R 2 M【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元素周期律。解析:非金属性 BC,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为 H3BO3H 2CO3,A 错误;金属性 MgBe,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为 Mg(OH) 2Be(OH) 2,B 错误;C、N、O 属于同一周期,且 C、N、O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所以原子半径依次减小,C 错误
32、;M+和 R2-的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则 M+在下一周期的前方,R 2-在上一周期的后方,随核电荷数增大,离子半径依次减小,原子序数 MR,则粒子半径:R 2 M ,故 D 正确。点睛:熟悉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并能结合题意灵活运用即可。21. 下列各性质中不符合图示关系的是( )- 12 -A. 还原性 B. 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C. 熔点 D. 原子半径【答案】C【解析】图中表示碱金属的某项性质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逐渐增大或升高。随核电荷数增大,碱金属元素原子半径逐渐增大,还原性增强,单质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增大,A、B、D 符合图像关系;随核电荷数增大,碱金属的熔点
33、逐渐降低,答案选 C。22. 下列物质性质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热稳定性:H 2OHFH2S 还原性:HIHBrHCl - 13 -熔沸点:AsH 3PH3NH3 酸性:HNO 3H2CO3HClOA. B. C. D.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F、O、S 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则氢化物的稳定性:HFH 2OH2S,故错误;非金属性 ClBrI,则氢化物的还原性:HIHBrHCl,故正确;NH 3分子间能形成氢键,则 NH3的熔沸点变大,所以熔沸点:NH 3PH3AsH3,故错误;HNO 3为强酸,H2CO3和 HClO 为弱酸,H 2CO3的酸性大于 HClO,所以酸性:HNO 3H2CO
34、3HClO,故正确,所以答案为 B。考点:本题考查物质的性质、元素周期律。23. W、X、Y 和 Z 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W 与 X 可生成一种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Y 的周期数是族序数的 3 倍;Z 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与 W 的电子总数相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X 与其他三种元素均可形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二元化合物B. Y 与其他三种元素分别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含有离子键C. 四种元素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D. W 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强酸【答案】A【解析】分析:W、X、Y 和 Z 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W 与 X 可生成一种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35、,W 是 N,X 是 O;Y 的周期数是族序数的 3 倍,因此 Y 只能是第三周期,所以 Y 是 Na;Z 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与 W 的电子总数相同,Z 的最外层电子数是 7 个,Z 是 Cl,结合元素周期律和物质的性质解答。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可知 W、X、Y 和 Z 分别是 N、O、Na、Cl。则A. 氧元素与其 N、Na、Cl 三种元素均可形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二元化合物,例如NO、NO 2、Na 2O、Na 2O2、Cl 2O7、ClO 2等,A 正确; B. 过氧化钠中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B 错误;C. N、O、Na 三种元素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均是 10 电子,氯离子是 1
36、8 电子微粒,C 错误;D. 亚硝酸为弱酸,D 错误。答案选 A。点睛: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知识,准确判断出元素是解答的关键,红棕色气体是解答的突破点,该类试题与元素化合物的知识结合的比较多,元素推断只是一种载体,- 14 -注意掌握常见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典型用途、制备等。24. 已知 2Fe3 2I =I22Fe 2 、2Fe 2 Br 2=2Br 2Fe 3 。现向含有 FeBr2、FeI 2的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氯气,再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少量的 KSCN 溶液,结果溶液变为红色,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氧化性:Br 2Fe3 I2原溶液中 Br 一定被氧化通入氯气后,原
37、溶液中的 Fe2 一定被氧化不能确定通入氯气后的溶液中是否还存在 Fe2若取少量所得溶液,加入 CCl4后静置,向上层溶液中加入足量的 AgNO3溶液,只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 Fe2 、Br 均被完全氧化A. B. C. D.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的知识。分析: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的,由题给已知可知,还原剂还原性强弱顺序是 I Fe2 Br ,所以氯气首先氧化的的是 I ,然后是 Fe2 ,最后是 Br 。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 KSCN 溶液,结果溶液变为红色,说明碘离子全部被氧化,二价铁部分或全部被氧化,溴离子可能被氧化。解析
38、:由题给已知可知,氧化剂氧化性强弱为 Br2Fe3 I2,正确;由分析可知,原溶液中的 Br-可能被氧化,错误;通入氯气之后原溶液中的二价铁部分或全部被氧化,正确; 通入氯气之后原溶液中的二价铁部分或全部被氧化,所以不能确定通入氯气之后的溶液中是否存在 Fe2+,正确;若取少量所得溶液,再加入 CCl4溶液,静置、分液,向上层溶液中加入足量的 AgNO3溶液,只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的 Br-被完全氧化,I -、Fe 2+均被完全氧化,正确。故选 B。25. 若 20 g 密度为 gcm 3 的 Ca(NO3)2溶液中含有 2 g Ca2 ,则溶液中 NO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 5
39、molL 1 B. 2.5 molL 1C. molL1 D. molL1【答案】A- 15 -【解析】本题考查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解析:20 克密度为 g/cm 3的硝酸钙溶液的体积为 20g/g/cm 3 =(20/)10 -3 L,2 克Ca 2+的物质的量为 2g/40(g/mol) =0.05mol,则 Ca 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0.05mol/(20/) 10 -3 L) =2.5mol/L,由硝酸钙的化学式 Ca(NO 3) 2可知 NO3-离子的浓度为2.5mol/L2=5mol/L。故选 A。点睛:明确钙离子的物质的量的计算是解答的关键,钙离子的质量与钙原子的质量可近似相等
40、。26. 原子序数由小到大排列的四种短周期元素 X、Y、Z、W,其中 X、Z、W 与氢元素可组成XH3、H 2Z 和 HW 共价化合物;Y 与氧元素可组成 Y2O 和 Y2O2离子化合物。(1)写出 Y2O2的电子式:_,其中含有的化学键是_。(2)用电子式表示 Y2O 的形成过程:_。(3)X、Z、W 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_(填化学式)。(4)XH3、H 2Z 和 HW 三种化合物,其中一种与另外两种都能反应的是_(填化学式)。(5)由 X、W 组成的化合物分子中,X、W 原子的最外层均达到 8 电子稳定结构,该化合物的化学式:_。【答案】 (1). (2).
41、离子键、共价键 (3). (4). HClO4 (5). NH3 (6). NCl3【解析】本题综合考查元素周期律与化学键,元素化合物性质知识。分析:原子序数由小到大排列的四种短周期元素 X、Y、Z、W,Y 与氧元素可组成 Y2O 和 Y2O2离子化合物,则 Y 为钠元素,X、Z、W 与氢元素可组成 XH3、H 2Z 和 HW 共价化合物,X 原子序数都小于钠,所以 X 为氮元素,Z、W 原子序数都大于钠,Z 为硫元素,W 为氯元素。解析:(1)Y 2O2为 Na2O2,Na 2O2为离子化合物,其电子式为 ,过氧化钠中含有的化学键为离子键、共价键;(2)Na 2O 为离子化合物,用电子式表示
42、 Na2O 的形成过程为:;(3)非金属性越强,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在氮、硫、氯中氯元素的非金属性最强,所以酸性最强的是 HClO4;(4)NH 3- 16 -与 H2S 和 HCl 都能反应,生成对应的铵盐;(5)由 X、W 组成的化合物分子中,X、W 原子的最外层均达到 8 电子稳定结构,则该化合物为 NCl3,遇水可生成一种具有漂白性的化合物为次氯酸和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则为氨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Cl3+3H2O3HClO+NH 3。27. .人体血液里 Ca2 的浓度一般采用 mg/cm3来表示。抽取一定体积的血样,加适量的草酸铵(NH 4)2C2O4溶液,
43、可析出草酸钙(CaC 2O4)沉淀,将此草酸钙沉淀洗涤后溶于强酸可得草酸(H 2C2O4),再用 KMnO4溶液滴定即可测定血液样品中 Ca2 的浓度。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如下实验步骤测定血液样品中 Ca2 的浓度。【配制 KMnO4标准溶液】如图所示是配制 50 mL KMnO4标准溶液的过程示意图。 (1)请你观察图示判断,其中不正确的操作有_ (填序号)。(2)其中确定 50 mL 溶液体积的容器是_(填名称)。(3)如果用图示的操作配制溶液,所配制的溶液浓度将_(填“偏大”或“偏小”)。【测定血液样品中 Ca2 的浓度】抽取血样 20.00 mL,经过上述处理后得到草酸,再用 0.02
44、0 molL1 KMnO4溶液滴定,使草酸转化成 CO2逸出,这时共消耗 12.00 mL KMnO4溶液。(4)配平草酸与 KMn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MnO H 2C2O4 H = Mn2 CO2 H 2O。(5)滴定终点时的现象是_(6)经过计算,血液样品中 Ca2 的浓度为_m molcm 3 。. 某小组同学设计如下实验,研究亚铁盐与 H2O2溶液的反应。实验 1 试剂:酸化的 0.5 molL1 FeSO4溶液(pH 0.2),5% H 2O2溶液(pH 5)。操作 现象取 2 mL 上述 FeSO4溶液于试管中,加入 5滴 5% H2O2溶液溶液立即变为棕黄色,稍后,产生气泡。
45、测得反应后溶液 pH0.9- 17 -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 KSCN 溶液 溶液变红(1)H2O2的电子式是_,上述实验中 H2O2溶液与 FeS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2)产生气泡的原因是_。【答案】 (1). (2). 50 mL 容量瓶 (3). 偏小 (4). 2MnO 45H 2C2O46H =2Mn2 10CO 28H 2O (5). 当滴入最后一滴 KMnO4溶液时,溶液颜色有无色变为粉红色,但半分钟内不褪色 (6). 0.03 (7). (8). 2Fe2+2H+H2O2=+2Fe3+2H2O (9). Fe3+催化下 H2O2分解生成 O2【解析】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
46、的设计与评价。解析:.(1)量筒不能用于配制溶液,视线应该与凹液面的最低点相平读数,所以操作错误;(2)配制 50mL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 KMnO4标准溶液需要 50mL 的容量瓶;(3)仰视读数时,定容时,所加的水超过刻度线,体积偏大,所以浓度偏小;(4)由题给未配平的离子方程式可知,反应中 H2C2O4做还原剂被氧化为 CO2,MnO 4 做氧化剂被还原为 Mn2+,依据得失电子数目守恒和原子个数守恒可得配平的化学方程式为2MnO4 +5H2C2O4+6H+2Mn 2+10CO2+8H 2O;(5)草酸溶液无色,当反应正好完全进行的时候,多加一滴 KMnO4溶液,溶液恰好由无色变为紫红色;
47、(6)血样处理过程中存在如下关系式:5Ca2+5CaC 2O45H 2C2O42MnO 4 ,所以 n(Ca2+) n(MnO4-) 0.0120L0.020molL1 6.010 -4mol,血液样品中 Ca2+的浓度 0.03mmolcm 3 。. H 2O2为含有非极性键和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电子式为 ,酸性条件下,H 2O2溶液与 FeSO4溶液发生反应生成 Fe3+和 H2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 2+2H+H2O2=+2Fe3+2H2O;(2)氧化氢在 Fe3+离子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氧气,故产生气泡。点睛:本题侧重考查学生知识综合应用、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实验原理分析及实验方案设计能力,综合性较强,注意把握物质性质以及对题目信息的获取于使用。28. 、用纯净的碳酸钙粉末跟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8 -(1)实验过程如图所示,分析判断:_段化学反应速率最快。由该段图象说明:此反应属于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2)为了减缓上述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欲向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你认为可行的是_(填字母)。A蒸馏水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