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 2018 届高三下学期考前押题卷(一)理科综合生物试题1. 下列关于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用于鉴定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可直接用于蛋白质的鉴定B. 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实验和赫尔希、蔡斯的 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的思路都是将DNA 与蛋白质分开,分别单独地观察各自的作用C. 摩尔根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证明了基因与染色体存在平行关系D. 鲍森詹森在黑暗条件下证明了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是因为”某种影响”在下端分布不均造成的【答案】B【解析】【分析】由题意可知:该题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和蛋白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摩尔根
2、的果蝇杂交实验、生长素的发现过程等相关知识。【详解】用于鉴定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的甲液是 0.1g/mL 的 NaOH 溶液,乙液是质量浓度为0.05g/mL CuSO4,鉴定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的 A 液是 0.1g/mL 的 NaOH 溶液,B 液是质量浓度为 0.01g/mL CuSO4溶液,将斐林试剂的乙液用蒸馏水稀释为 0.01g/mL 的 CuSO4溶液后,即成为双缩脲试剂的 B 液,才可用于蛋白质的鉴定,A 错误;艾弗里将分离、提纯的 S 型细菌的 DNA、蛋白质和多糖等物质分别加入到培养 R 型细菌的培养基中,结果发现:只有加入DNA,R 型细菌才能转化为 S 型细菌,赫尔希和蔡斯采
3、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用 35S 标记一部分噬菌体的蛋白质、用 32P 标记另一部分噬菌体的 DNA,进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 DNA,可见,二者的实验思路都是将 DNA 与蛋白质分开,分别单独地观察各自的作用,B 正确;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与染色体存在平行关系,C 错误;鲍森詹森将胚芽鞘尖端切去,给予单侧光照射,结果胚芽鞘不生长、不弯曲,但在尖端与胚芽鞘之间插入琼脂片,再给予单侧光照射,则胚芽鞘弯曲生长,从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D 错误。【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教材中“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相关生物实验以及生物科学史涉及的相关实
4、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的能力。理解相关实验的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是解答此题的关键,这需要学生在平时学习时注意积累,以达- 2 -到举一反三。2. 下列过程未体现生物膜信息传递功能的是( )A. 蔗糖溶液使洋葱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B. 抗原刺激下,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引发 B 细胞增殖分化C. 胰岛素调节靶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D. 传出神经细胞兴奋引起肌肉收缩【答案】A【解析】【分析】据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体液免疫、血糖调节、兴奋在神经细胞间传递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详解】蔗糖溶液使洋葱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实际上是水分子的自
5、由扩散过程,水分子的跨膜运输与生物膜具有信息传递功能无关,A 正确;抗原刺激、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引发 B细胞增殖分化,涉及到抗原被 B 细胞膜上的受体识别与结合,体现了生物膜具有信息传递功能,B 错误;胰岛素调节靶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其先决条件是靶细胞膜上的受体识别胰岛素并与之结合,体现了生物膜具有信息传递功能,C 错误;传出神经细胞与肌肉相接触的部位类似突触,神经细胞传出兴奋引起肌肉收缩,涉及到神经细胞以胞吐方式释放的神经递质与肌肉细胞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体现了生物膜具有信息传递功能,D 错误。【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熟记并理解细胞间的信息传递(信息交流)的主要方式,知道动物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主
6、要依靠信号分子(激素、神经递质等)被靶细胞的细胞膜上的受体(糖蛋白)识别而实现信息传递,植物细胞间的识别主要是通过植物细胞间的胞间连丝来实现的。据此分析判断各选项涉及到的生理过程是否有细胞膜上的受体或胞间连丝参与。3. 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细胞分化和细胞衰老过程中不会有细胞结构的改变B. 细胞衰老和细胞凋亡有利于机体新旧细胞的更替C. 细胞凋亡和细胞癌变过程中 DNA 和 mRNA 都会改变D. 细胞衰老和细胞癌变过程中细胞形态不会发生改变【答案】B【解析】【分析】- 3 -据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凋亡、细胞癌变等相关知识的识
7、记和理解能力。【详解】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衰老是细胞的生理状态和化学反应发生复杂变化的过程,最终表现为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因此细胞分化和细胞衰老过程中都会有细胞结构的改变,A 错误;细胞衰老和细胞凋亡都是正常的生命现象,有利于机体新旧细胞的更替,B 正确;细胞凋亡过程中 DNA 不会改变,mRNA 会改变,细胞癌变过程中 DNA 和mRNA 都会改变,C 错误;细胞衰老和细胞癌变过程中细胞形态都会发生改变,D 错误。【点睛】疑难辨析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凋亡、细胞癌变过程中的核酸变化:细胞分化
8、的根本原因是基因选择性表达,所以细胞分化后的不同细胞中 DNA 相同,而转录生成的 mRNA 及翻译生成的蛋白质不完全相同。细胞衰老和细胞凋亡时遗传物质 DNA 没有发生改变,但存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因此在同一生物个体不同部位中细胞的 DNA 相同,而mRNA 和蛋白质存在差异。细胞癌变遗传物质 DNA 发生改变(基因突变),与癌变有关的基因的表达,导致 mRNA 和蛋白质发生改变。4. 如图所示细胞中所含的染色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图 a 含有 2 个染色体组,图 b 含有 3 个染色体组B. 如果图 b 表示体细胞,则图 b 代表的生物一定是三倍体C. 如果图 c 代表由受精卵发
9、育成的生物的体细胞,则该生物一定是二倍体D. 图 d 代表的生物一定是由卵细胞发育而成的,是单倍体【答案】C【解析】由题图可知,a 含有 4 个染色体组,A 错误;b 含有 3 个染色体组,如果 b 表示体细胞,则该生物可能是 3 倍体,也可能是单倍体,B 错误;c 含有 2 个染色体组,如果图 c 代表由受精卵发育成的生物的体细胞,则该生物一定是二倍体,C 正确;d 含有一个染色体组,不是由- 4 -受精卵发育而来,D 错误。【考点定位】染色体组的概念、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名师点睛】染色体组的概念是:细胞内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大小、形态、功能各不相同,但是又相互协调,共同控制生物的生长发
10、育的一组染色体;判断染色体组数目的方法:根据染色体形态判断:大小形态相同的染色体有几条,就是几个染色体组;根据基因名称判断,同字母(不论大写和小写)表示的基因有几个,就是几个染色体组。5. 下列有关基因频率和生物进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进化总是由突变引起的,且变异个体总是适应环境的B. 自然选择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C. 基因突变产生新基因改变了种群的基因频率,对生物进化有重要意义D. 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种群基因频率总是变化【答案】A【解析】【分析】由题意和选项所描述的内容可知,该题考查的是基因频率的含义、基因突变的意义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相关知识。【详解】生物进化通常是由自然
11、选择引起,自然选择的结果是适者生存,A 错误;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缓慢进化,B 正确;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产生的新基因改变了种群的基因频率,对生物进化有重要意义,C 正确;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可见,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种群基因频率总是变化的,D 正确。【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并理解基因频率的含义、基因突变的意义、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等相关基础知识、形成知识网络。6. 当一个人突然遇到危险的情境时,血液中的肾上腺素含量立即上升,使机体产生多种生理反应,例如: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提高,呼吸加强加快,心跳加快,糖原分解增多、血
12、糖升高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这是机体的一种调节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B. 肾上腺素迅速分泌,因为肾上腺是反射弧的效应器C. 上述生理反应不利于机体提高对刺激的抵抗力D. 血糖升高有利于满足机体对能量的需求- 5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一个人突然遇到很危险的情境时,血液中的肾上腺素含量立即上升,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提高”可知,其调节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A 项正确;在该调节过程中,体液调节为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肾上腺为神经调节的效应器,B 项正确;上述生理反应有利于机体提高对刺激的抵抗力,C 项错误;此过程血糖升高,有利于满足机体对能量的需求,D 项正确。考点:本题考查
13、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及其相互关系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的能力。7. 蓝色氧化剂 DCPIP 被还原后变成无色。某兴趣小组探究了水溶性物质 M 对光反应的影响,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实验操作组别叶绿体悬浮液 试剂 1 试剂 2 光照强度 CO2蓝色消失时间(min)甲 5 mL细胞等渗液配制的 M 溶液(1 mmol/L)2 mL30乙 5 mL Y3 klx60丙 5 mL细胞等渗液配制的 M 溶液(1 mmol/L)2 mL65丁 5 mL0.1%DCPIP溶液56 滴Y1 klx未
14、通入120(1)分离细胞中叶绿体的常用方法是_。实验乙、丁中 Y 为_,用细胞等渗溶液取代清水配制 M 溶液的目的是_。- 6 -(2)DCPIP 蓝色消失是因为光反应产生了_。实验中观察到有气泡产生,相关气体产生的具体部位是_。因未通入 CO2,暗反应不能为光反应提供_,所以气泡不能持续产生。(3)本实验的结论有:_;_。【答案】 (1). 差速离心法 (2). 细胞等渗溶液 2 mL (3). 维持叶绿体的形态 (4). H (5). 类囊体薄膜 (6). ADP 和 Pi (7). 物质 M 能促进光反应 (8). 一定范围内,光照强度增大促进光反应【解析】试题分析:(1)差速离心法用来
15、分离各种细胞器,因此分离细胞中叶绿体的常用方法是差速离心法;据表分析,乙和丁分别作为甲和丙的对照试验,应该遵循等量原则,所以 Y 为细胞等渗溶液2ml;使用等渗溶液可以维持叶绿体的形态(防止叶绿体渗透作用变形) 。(2)由于蓝色氧化剂 DCPIP 被还原后变成无色,光反应的产物中有还原氢,所以与氧化剂反应使之被还原后变成无色;实验中观察到有气泡产生,该气体是氧气,产生的部位是光反应阶段的场所,即类囊体薄膜;因未通入 CO2,暗反应阶段无法进行,也不能为光反应阶段提供 ADP 和 Pi,因此气泡不能持续产生。(3)甲和乙对照、乙和丙对照说明物质 M 能促进光反应产生更多的还原氢使氧化剂褪色更快;
16、甲和丙与乙和丁对照说明一定范围内,光照强度增大促进光反应产生更多的还原氢,使氧化剂褪色更快。考点: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和生物实验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8. 甲、乙两组同学欲探究避光条件下生长素浓度对燕麦胚芽鞘生长的影响。胚芽鞘去顶静置一段时间后,将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分别放置在不同的去顶胚芽鞘一侧,一段时间后测量并记录弯曲角度() ,图 1 为实验示意图。请根据甲、乙两组同学所做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7 -
17、(1)甲组同学用三个不同浓度 C1、C 2和 C3的生长素溶液做实验,测得弯曲角度的值分别为 1、 2和 3,且关系为 1 2 3,则根据甲组同学所做的实验结果,请你推测一下不同弯曲角度对应的浓度 C1、C 2和 C3之间的大小关系有_种可能。(2)乙组同学用另两个未知的不同浓度(C x和 Cy)的生长素溶液做实验,测得去顶尖的燕麦胚芽鞘的弯曲角度的值分别为 x、 y,且关系为 x y。乙组同学为了进一步比较浓度 Cx和 Cy的大小,用去根尖的燕麦胚根做了如图 2 所示的实验,结果胚根向右弯曲生长,则 Cx_(填“大于”或“小于” )C y,这个实验的结果体现了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_性。(3)
18、植物激素是指_。【答案】 (1). 4 (2). 大于 (3). 两重 (4). 由植物体内合成,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解析】【分析】本题以实验为依托,考查学生对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识图分析能力。【详解】(1)将胚芽鞘去顶静置一段时间后,将含有三个不同浓度 C1、C 2和 C3的生长素琼脂块分别放置在不同的去顶胚芽鞘一侧,一段时间后测量、记录的弯曲度关系为 1 2 3。依据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的特点,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可推知:在最适浓度之前,胚芽鞘的弯曲度随生长素浓度的增加而增大,但弯曲角度 值越来越小,但超过
19、最适浓度,胚芽鞘的弯曲度随生长素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但弯曲角度 值越来越大。综上分析,不同弯曲角度对应的浓度 C1、C 2和 C3之间的大小关系有 4 种可能:C 3C 2C 1或 C1C 2C 3或 C2C 3C 1或 C1C 3C 2。(2) 同一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反应敏感程度不同,按照敏感程度由高到低排序为根芽茎。用两个未知的不同浓度(C x和 Cy)的生长素溶液做实验,测得去顶尖的燕麦胚芽鞘的弯曲角度的值分别为 x、 y,且 x y。为了进一步比较浓度 Cx和 Cy的大小,用去根尖- 8 -的燕麦胚根做了如图 2 所示的实验,结果胚根向右弯曲生长,说明 Cx浓度抑制根细胞的生长,
20、而 Cy浓度则促进根细胞的生长,进而推知 Cx大于 Cy,这个实验的结果体现了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3) 植物激素是指由植物体内合成,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点睛】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问题的本质,即“弯曲度越大,其弯曲角度 值越小” ,据此围绕“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以及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相应的图示如下) 、根的向地性的原因”等知识对各问题情境进行分析解答。9. 科学家对一个以槭树、山毛榉和桦树为主要树种的温带森林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如下图。请回答问题:(1)这个温带森林中,每年每平方米大约有 6.28105 J
21、/(cm2a)的有机物残屑来不及被分解者所分解,推测影响分解者分解效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其影响实质是降低了分解者细胞内的_。(2)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J/(cm 2a)。(3)图中植食动物粪便中的能量属于_(填“植食动物”或“植物”)的同化量。如果一部分植物叶片被加工为纸张,存在于纸中的能量属于_。(4)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_。少- 9 -量动物的迁入和迁出,不会使森林中的生物种类和数量发生明显变化,这是通过生态系统内的_调节机制实现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_能力。【答案】 (1). 温度 (2). 酶活性 (3). 2.31107 (4). 植物 (5). 未被利用的能量 (6). 生
22、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 (7).负反馈 (8). 自我调节【解析】【分析】据题文的描述和图示分析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过程及其稳定性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识图分析能力。从图示中提取有效信息,以明确图中各数字所示的能量数值的含义,据此结合题意进行相关问题的解答。【详解】(1) 在温带森林中,每年每平方米大约有 6.28105 J/(cm 2a)的有机残屑来不及被各种分解者所分解,说明分解者的分解能力是有限的,影响分解者分解效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温度。温度影响的实质是降低了分解者细胞内的酶活性。(2) 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全部太
23、阳能,据此分析图示可知:该数值为2.31107J/(cm 2.a) 。 (3) 图中植食性动物粪便中的能量属于植物的同化量。一部分植物叶片被加工为纸张,则存在于纸中的能量属于未被利用的能量。(4)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而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能使生态系统达到并保持平衡和稳态,所以少量动物的迁入和迁出不会使森林中的生物种类和数量发生明显变化。【点睛】本题的易错点在于因没有正确理顺某营养级获取能量的过程及该能量的去向而导致误判。输入每营养级的能量去向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在该营养级生物的呼吸作用中
24、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一部分则用于该营养级生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而后一部分能量中,包括现存的生物体含有的能量(未被利用) 、流向分解者的能量、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最高营养级生物除外) 。特别注意:自身粪便中的能量,不属于自身所同化的能量,而应属于上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10. 果蝇常被用作遗传学研究的实验材料,下面是以果蝇为材料的实验,请将实验补充完整。(1)果蝇的灰身和黄身是一对相对性状,若要确定控制这对性状的基因是在 X 染色体上还是- 10 -在常染色体上,可将灰身纯合子和黄身纯合子进行_,若_,则可确定控制这对性状的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则种群中控制体色的基因型有_种。(2)若已知灰身
25、是显性(基因用 A 表示),若通过一代杂交就可判断这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方式,应选用的杂交组合是_,若_,则可确定控制灰身和黄身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若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用A、a 表示,请写出该遗传图解:_。(3)若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果蝇种群中灰身基因 A 的基因频率为 50%。环境变化后,果蝇种群中基因型为 AA、Aa 的个体数量在一年后各增加 20%,基因型为 aa 的个体数量减少 20%,则一年后 a 的基因频率约为_,基因型为 aa 的个体的比例约为_。【答案】 (1). 正交和反交 (2). 正交和反交结果不同 (3). 5 (4). 雌性黄身纯合子雄性灰
26、身纯合子 (5). 子代雌性都是灰身,雄性都是黄身 (6). (7). 45.45% (8). 18.18%【解析】【分析】据题文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伴性遗传、基因与染色体的位置关系的判断、基因频率的计算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综合运用能力。【详解】(1) 若要确定控制果蝇的灰身和黄身这对性状的基因是在 X 染色体上还是在常染色体上,可将灰身纯合子和黄身纯合子进行正交和反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如果正交和反交结果不同,则可确定控制这对性状的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则种群中控制体色的基因型有 5 种,即 XAXA、X AXa、X aXa、X AY、X aY(相关基因用 A
27、和 a 表示) 。 (2) 若已知灰身是显性(基因用 A 表示),若通过一代杂交就可判断这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方式,应选用具有隐性性状的雌性与具有显性性状的雄性(纯合子)进行杂交,即雌性黄身纯合子雄性灰身纯合子。若控制灰身和黄身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则双亲的基因- 11 -型分别为 XaXa和 XAY,子代的基因型为 XAXa、X aY,子代雌性都是灰身,雄性都是黄身。在写遗传图解时,要注意写清楚亲代、子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及子代的性状分离比,亲代产生的配子的种类,相关的过程需用箭头连接。即。 (3) 若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果蝇种群中灰身基因 A 的基因频率为 50%,
28、则黄身基因 a 的基因频率为 150%50%,所以该种群中,AA50%50%25%,Aa250%50%50%,aa50%50%25%。假设该种群由 100 个个体组成,则基因型为 AA、Aa、aa 的个体数依次为 25、50、25 个,环境变化后,果蝇种群中基因型为 AA、Aa 的个体数量在一年后各增加 20%,基因型为 aa 的个体数量减少 20%,则一年后该种群中各基因型的个体数为 AA252520%30 个,Aa505020%60 个,aa252520%20 个,a 的基因频率约为(60220)(306020)2 45.45%,基因型为 aa 的个体的比例约为 20(306020)18.
29、18%。【点睛】判断基因位置的方法:若不知性状的显隐关系时,利用正交和反交实验进行比较,若正交和反交结果相同,则基因在常染色体上;若正交和反交结果不同,则基因在 X 染色体上。若已知性状的显隐性,可通过一次杂交实验进行判断:选择纯合隐性雌性个体与纯合显性雄性个体杂交,据子代性状表现是否与性别相关联予以确认。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的计算:在种群中一对等位基因的频率之和等于 1,而各种基因型频率之和也等于 1。利用遗传平衡定律计算:当等位基因只有两个 (A、a) 时,设 p 表示 A 的基因频率, q 表示a 的基因频率,则:基因型 AA 的频率 p2,基因型 Aa 的频率2 pq,基因型 aa 的
30、频率 q2。利用相关的概念计算:某基因频率该基因的数目/该基因与其等位基因的总数100%;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的个体数/总个体数100%。11. 高温淀粉酶在大规模工业生产中是极为重要的酶制剂。研究者从热泉中筛选出了能高效产生高温淀粉酶的嗜热菌。其筛选过程如图所示。 - 12 -(1)进行过程的目的是_嗜热菌培养液;过程所使用的接种方法_。(2)、号培养基配制和灭菌时,灭菌与调节 PH 的先后顺序是_ ,对培养基常用_方法进行灭菌。对于空气中的细菌可用紫外线杀灭,其原因是紫外线能使蛋白质变性,还能_,如果要检测灭菌是否彻底,可以采用的方法是:将灭菌过的培养基在适宜的温度下放置一段时间,_。(3
31、)部分嗜热菌在号培养基上生长时可释放_分解培养基中的淀粉,在菌落周围形成透明圈;应挑出透明圈_(填“大”或“小”)的菌落,接种到号培养基。【答案】 (1). 稀释 (2). 稀释涂布平板法 (3). 先调节 PH,后灭菌 (4). 高压蒸汽灭菌 (5). 损伤 DNA 的结构 (6). 观察培养基上是否有菌落产生 (7). 淀粉酶 (8). 大【解析】【分析】据题文的描述和图示分析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微生物的分离与鉴定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识图分析能力。【详解】(1) 图中过程是稀释嗜热菌培养液的过程,接种嗜热菌即过程常用稀释涂布平板法。(2) 培养基配制和灭菌过程
32、中,应注意先调节 pH,后灭菌,一般培养基灭菌常用高压蒸汽灭菌法。由于紫外线能使蛋白质变性,还能损伤 DNA 的结构,所以对于空气中的细菌可用紫外线杀灭。如果要检测灭菌是否彻底,可将灭菌过的培养基在适宜的温度下放置一段时间,观察培养基上是否有菌落产生,如果没有,则说明灭菌彻底。(3) 部分嗜热菌在培养基上生长时可产生淀粉酶,淀粉酶分解培养基中的淀粉后会在菌落周围形成透明圈,透明圈越大,说明产生的淀粉酶越多,因此应挑选透明圈大的菌落接种在号培养基上继续培养。【点睛】从特定环境中分离目的菌的一般步骤是:取样、选择培养、梯度稀释、观察与测定,- 13 -所以之前的过程是选择培养,为梯度稀释,是稀释涂
33、布平板法接种培养。12. 如图表示两种制备单克隆抗体的实验方案。已知调控细胞增殖的基因在骨髓瘤细胞的细胞质中,回答相关问题:(1)若图 1 中 A 是小鼠骨髓瘤细胞,则 B 细胞是取自_动物体内的 B 细胞,促进 d 过程的常用诱导剂是_。(2)利用图 1 制备单克隆抗体的方法中制备的原理是细胞膜流动性和_。体外培养动物细胞的条件有无菌无毒、营养条件、_和_。(3)若以细胞核移植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图 2),a 为去核的_细胞,e 是从 d 中分离出的_细胞,V 过程类似于植物组织培养中的_过程。(4)单克隆抗体作为诊断试剂的优点是_。生态工程是指人类利用_和_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行系统设计,调
34、控和技术组装的。与传统的工程相比,生态工程是一类_、可持续的工程体系。生态工程是实现_的最重要手段之一。【答案】 (1). 注射过特定抗原蛋白 (2). 聚乙二醇( PEG)或灭活的病毒 (3). 细胞增殖 (4). 温度和 PH (5). 气体环境 (6). 骨髓瘤 (7). 胚胎干 (8). 再分化 (9). 准确、高效、简易、快速 (10). 系统学 (11). 工程学 (12). 少消耗多效益 (13). 循环经济【解析】【分析】据题文描述和图示分析可知,该题考查动物细胞融合与生产单克隆抗体、动物细胞培养、动物细胞核移植、生态工程的内涵和特点等相关知识。【详解】(1) 在图 1 中所示
35、的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中,与 A 所示的小鼠骨髓瘤细胞融- 14 -合的 B 细胞,是取自注射过特定抗原蛋白动物体内的 B 细胞。d 过程是诱导动物细胞融合,常用的诱导剂是聚乙二醇(PEG)或灭活的病毒。(2) 在图 1 中,A 细胞与 B 细胞融合为 C 细胞采用的是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其原理是细胞膜的流动性;筛选出的 D 细胞进行细胞培养,利用了细胞增殖的原理。体外培养动物细胞的条件有无菌无毒的环境、营养条件、温度和 PH、气体环境。(3) 骨髓瘤细胞具有无限增殖能力,且调控细胞增殖的基因在其细胞的细胞质中,而图 2 是借助细胞核移植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所以 a 为去核的骨髓瘤细胞。e 是从
36、 d 所示的早期胚胎中分离出的胚胎干细胞,通过 V 过程的培养得到的特定细胞 f 能分泌抗体,因此 V 过程类似于植物组织培养中的再分化过程。(4) 单克隆抗体作为诊断试剂,具有准确、高效、简易、快速的优点。生态工程是指人类利用系统学和工程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行系统设计,调控和技术组装,对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重建,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传统生产方式进行改善,并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从而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与传统的工程相比,生态工程是一类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的工程体系。生态工程是实现循环经济最重要的手段之一。【点睛】解答本题需熟记并理解动物细胞融合的过程和原理、生产单克隆抗体的过程及其意义、动物细胞培养的条件、动物细胞核移植过程、生态工程的内涵和特点等相关知识并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在此基础上,结合问题情境,从题图中提取有效信息进行相关问题的解答。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