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9 ,大小:361KB ,
资源ID:1192286      下载积分:2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119228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全国版)2019高考历史总复习板块二近代世界与中国板块综合提升主题1如何把核心素养渗透于命题之中学案.doc)为本站会员(feelhesitate10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全国版)2019高考历史总复习板块二近代世界与中国板块综合提升主题1如何把核心素养渗透于命题之中学案.doc

1、1主题 1 如何把核心素养渗透于命题之中一、时空观念1.利用时间带方式掌握专题主干知识近代前期列强侵华战争及其结局2.用特定时空术语对较长时段史事概括和说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探索(1)从最高纲领到最低纲领:国共第一次合作,开展国民革命,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中国。(2)从以城市为中心到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工农武装割据,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3)从反蒋抗日到联蒋抗日:国共第二次合作,开展抗日战争,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4)从农村再到城市:人民解放战争,从战略防御、战略反攻,到三大战役战略决战,渡江战役推翻国民党的统治,工作中心从农村转到城市。运

2、用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呈现出“沉沦”到“上升”的发展过程,中国社会走出一条“U”字形路线。在近代中国历史的前期,其基本特征是“沉沦” ;近代中国历史的后期,基本特征是“上升” 。在“沉沦”与“上升”中间有一个过渡期(1901 年到 1920 年),就是“沉沦”的谷底、 “上升”的起始时期。材料二 但是,正像黑暗过了是光明一样,中国历史发展在谷底时期出现了向上的转机。从这时候起(注:指 1920 年前后),中国社会内部发展明显呈现上升趋势,中国人民民族觉醒和阶级觉醒的步伐明显加快了。在这以前,中国社会也有不自觉地反帝反封建斗争,也有改革派的主张和呐喊,

3、但相对于社会的主要发展趋势而言,不占优势;在这以后,帝国主义的侵略还有加重的趋势(如日本侵华),但人民的觉醒,革命力量的奋斗,已经可以扭转“沉沦” ,中国社会的积极向上一面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了。以上材料均整理自关于中国近代史的分期及其“沉沦”与“上升”诸问题(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述近代中国前期“沉沦”的过程。 “过渡期”为近代中国社会2的“上升”做了怎样的准备?试答:_(2)根据材料二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初期的史实,说明觉醒后的中国人民在扭转“沉沦”方面取得的伟大成果。试答:_答案 (1)过程: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甲午中日战争以后,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

4、的程度进一步加深;辛丑条约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准备: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的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权利,推动了历史的前进;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作为独立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进一步传播。这一切都为中国社会的转折做了必要准备。(2)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促使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并启发了广大人民的觉悟,促进了革命力量的团结。新型无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国共合作推动下的国民革命运动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

5、势力,同时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继续前进奠定了基础。二、唯物史观1.用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近代思想解放与近代科学技术产生、发展的关系(1)近代思想解放促进了近代科学技术的产生与发展近代科学的序幕近代天文学革命就是文艺复兴时期在以人文主义为武器反对封建神学的斗争中开始的。文艺复兴中的思想解放直接为打破地心学说提供了思想动力和精神基础。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对人们思想的解放,同样为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思想条件。(2)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又为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提供了直接的物质条件,推动了新的思想解放近代天文学革命,打破了中世纪神学世界观的支柱之一即地心体系,给神学以极大冲击。牛顿用数学的研究方法描述宇宙

6、运行的自然法则,为法国启蒙思想提供了科学理论依据,对启蒙运动的开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生物学掀起了一场革命。进化论的观点开始挑战基督教神学所宣扬的神创论,这极大地冲击了基督教的神学思想,促进了人类的思想解放。运用 21687 年,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他对支配天体运动的若干定律的发现,推动了启蒙运动,并对政治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此可见,牛顿的发现推动启蒙思想家( )A.相信存在着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3B.发现了支配人类的永远不变的法则C.提出了自由放任主义理论的一般原则D.宣扬国家权力高于教会的基本原则答案 A解析 牛顿建立的经典力学,使得启蒙思想家相信存在着

7、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兴起,故 A 项正确;牛顿力学只是启发思想家探索人类社会的规律, “发现了”夸大其影响力,故 B 项错误;C 项是工业革命的影响之一,故 C 项错误;D 项是宗教改革的内容之一,故 D 项错误。2.历史的继承与发展近代中国社会各阶层对传统文化的态度社会阶层 对传统文化的态度 主要原因洋务派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主体,不可动摇长期闭关锁国导致盲目自大;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维新派 借用儒家思想,为我所用封建势力强大,资产阶级弱小,康有为借孔子的名义从内部否定封建专制的合理性革命派 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精髓民主革命形势的发展;资产阶级救亡图

8、存激进派发起了新文化运动,认为传统文化禁锢人们思想,应该革新袁世凯利用孔子企图达到复辟的目的;孔子成为封建思想的代表;实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需要运用 3晚清至民国,中国在外抗强权和内求变革的过程中遇到重重阻力。先进中国人针对“传统文化的习惯势力”和“在这种制度和文化统治下的民众的种种弱点”提出了( )A.“师夷长技以制夷”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民族、民权、民生”D.“民主” “科学”答案 D解析 “师夷长技以制夷”是鸦片战争后提出的,与改变“民众的弱点”无关,故 A 项错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洋务派的主张,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与改变民众无关且与题目时间不符,故 B 项错误;

9、“民族、民权、民生”是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内容,并未涉及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故 C 项错误;1915 年新文化运动兴起,倡导民主、科学,反对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决定从思想上改变国民的愚昧落后,故 D 项正确。43.全面和辩证观点认识历史近代前期西方列强侵华的影响(1)政治上:一方面中国主权日益遭到破坏,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另一方面刺激了民族意识的觉醒,中国各阶层展开了救亡图存的斗争。(2)经济上:一方面列强向中国倾销商品、输出资本,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另一方面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诱导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3)思想上: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受到冲击

10、;另一方面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开阔了中国人的视野。运用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19 世纪 40 年代和 50 年代西方的冲击,是使人难以支持的打击。然而,对 19 世纪 60年代到 90 年代下一代的人来说,西方却成为仿效的榜样,以便更好地加强中国的实力来对付西方。最后,到了 20 世纪,西方已经成为鼓舞中国进行革命的思想来源。摘编自费正清美国与中国材料描述了“中国与西方”三个阶段的关系,结合所学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选择其中一个阶段,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试答:_答案 示例 1:论题:西方在 19 世纪四五十年

11、代猛烈地冲击了中国。阐述:鸦片战争后, 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等条约的签订,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业已存在的阶级矛盾,太平天国运动兴起,沉重打击了清廷的统治;第二次鸦片战争,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即 19 世纪四五十年代,西方的冲击促使清廷统治危机加深。示例 2:论题:西方是 19 世纪 60 年代到 90 年代中国近代转型的推动者。阐述:洋务运动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与发展,开启并推动了中国经济领域的近代化进程;西方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等的传入,促进了中国社会生活领域的近代化进程;西学东渐以及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开启了中国

12、政治领域的近代化进程。即 19 世纪 60 年代到 90 年代,西方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示例 3:论题:西方提供了 20 世纪中国革命的思想理论。阐述:西方民主共和思潮,指导了中国辛亥革命的兴起与发展;西方民族主义思潮,推动了中国国民革命运动;马克思主义,指引了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即西方思潮催生了 20 世5纪中国辛亥革命、国民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历史解释1.从多个角度解释原因和评析问题中日甲午战争是传统中国与近代中国的分水岭(1)列强侵华特征:中日甲午战争后,列强侵华进入新的阶段,呈现出以资本输出为特征的侵略,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2)社会主要矛盾:民族矛盾进一步激化,民族

13、危机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3)经济结构变动:随着帝国主义侵略加剧,中国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初步发展,洋务运动破产。(4)阶级关系变动: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维新派、革命派政治团体成立,救亡图存的运动高涨。(5)向西方学习:先进的中国人逐渐认识到单纯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不能挽救中国,应该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向西方学习从技术层面转向制度层面。运用 5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中间跨越 50 年,中国社会没有发生大的变化,真正的变化是从 1894 年甲午战争之后开始的。得出上述结论的主要依据是,甲午战争后中国( )A.开始对军队进行西式改革B.近代化努力收到较大的成效C

14、.实业救国已成为主要思潮D.上层建筑变革提上历史日程答案 D解析 洋务运动期间中国开始了军事近代化进程,故 A 项错误;甲午战前中国通过洋务运动,近代化已经取得了较大成效,故 B 项错误;甲午战后实业救国思潮成为当时重要的思潮之一,对于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有重大推动作用,故 C 项错误;甲午战后中国学习西方由器物层面上升到制度层面,资产阶级维新派登上政治舞台,开始戊戌变法,故 D 项正确。2.从历史的角度解释现实问题国共两党关系的规律性认识(1)国共两党的关系呈现“合作对抗再合作再对抗缓和”的曲折发展历程。(2)规律性认识:“分则两伤” “合则两利” 。“分则两伤”:国共十年对峙时,国民

15、党疯狂进攻根据地,导致日本帝国主义乘虚而入,严重危害了中华民族的独立,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抗战结束后,两党内战再起,国民党败退台湾,海峡两岸长期对峙,致使中华民族至今尚未完成统一大业。可见,国共分裂严重影响国家独立统一、综合国力增强和国际地位提高。“合则两利”:国民革命时期,北洋军阀统治阻碍着中国统一,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团结奋战,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20 世纪 30 年代,日本侵华威胁到整个6中华民族的生存,国共再次合作,并肩抗日,取得了近百年来第一次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运用 61936 年,蒋介石命驻苏大使馆武官邓文仪找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接触,2 月又派宋子

16、文通过同中共有密切关系的宋庆龄表示愿意谈判之意。1936 年初到 8 月间,中共中央也派出代表 4 次赴南京,同国民党代表商谈和平条件。对以上现象的正确理解是( )A.民族危机促使国共两党寻求合作B.西安事变加快了国共两党合作步伐C.国民党放弃了“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D.中共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八一宣言)深入人心答案 A解析 1935 年的华北事变之后,随着中日民族矛盾取代国内阶级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国共两党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开始逐渐放弃长期的敌视政策而寻求相互谅解与合作,故 A 项正确。3.对所学内容史事的结论加以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1)打开世界市场连通之路。新航路开辟后,以西欧为中

17、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欧洲的商路和贸易中心由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2)打开人类文明交流之路。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被打破,世界开始成为一个联系紧密的整体。(3)打开殖民掠夺之路。以西、葡、荷、英、法等国为代表,自此西方国家开始对外进行原始、野蛮和血腥的殖民扩张,进行资本的原始积累,导致东方从属于西方。(4)打开人类思想突变之路。新航路的开辟极大地冲击了西欧的思想文化领域;证实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直接冲击了神学理论和教会权威。运用 7“虽然远航的目的是寻找黄金,但客观上却取得了地理上的重大发现,它不仅发现了美洲这块新大陆 ,而且通过实地考察探明了地球上的海洋是相通

18、的,证明了地球是圆形的,这对科学的发展和人们宇宙观念的更新具有重要意义。 ”上述材料突出反映了新航路开辟( )A.把美洲纳入世界家庭B.为欧洲发展积累了原始资本C.有利于欧洲社会转型D.有助于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答案 D解析 “把美洲纳入世界家庭”与材料“它不仅发现了美洲这块新大陆而且”不符,故 A 项错误;“积累了原始资本”与材料中“虽然远航的目的是寻找黄金,但”不符,7故 B 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有利于欧洲社会转型,故 C 项错误;“有助于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与材料“证明了地球是圆形的,这对科学的发展和人们宇宙观念的更新具有重要意义”意思相符,故 D 项正确。四、史料实证1.在辨别史料作者

19、意图的基础上利用史料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大家都认为鸦片战争是一次典型的非正义战争,是用鸦片染成的战争其实,根本问题在于北京愿不愿意和英国建立平等国家关系的问题。据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当两种各有其特殊体制、风格和价值观念的成熟的文化相接触时,必然会发生某种冲突(鸦片战争)。美国学者张馨保林钦差与鸦片战争解读 我国历史教材传统观点认为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英国蓄意通过武力打开中国市场。材料中的两个观点从文明史观的角度进行阐述,认为应分别归咎为当时中国对英国的“不平等外交”和“文化冲突” 。(1)费正清从“平等国家关系”角度,认识到了“禁烟运动”并非战争的根本原因,看似找到了真正的深层次原因。但他是

20、站在西方立场上得出的结论,没有看到战争的根本原因是工业革命后,英国急于用武力打开中国市场。(2)张馨保则从“体制、风格和价值观念”等文化冲突角度,认识到了“禁烟运动”并非战争的根本原因,看似找到了真正的深层次原因。但他是从西方社会价值观出发,模糊了战争责任,掩盖了战争的侵略性和鸦片贸易的罪恶性。运用 8安得鲁韩德森致拉本特函中写道:(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 ”这表明鸦片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是( )A.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B.林则徐的禁烟运动C.英国力图打开中国市场D.英国在贸易中处于逆差答案 C解析 由“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

21、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并联系南京条约内容可知,英国的条件就是打开中国市场进行商品输出,故 C 项正确。2.在探究特定历史问题时对史料进行整理和辨析欧洲首先发生工业革命的原因15001700 年,欧洲政治碎片化培育了一个竞争性的“思想市场” ,激发了人们探索自然奥秘的意愿。同时,一个由优秀思想家组成的跨国团体“文人共和国”创造了自由的知识环境。这种政治碎片化和知识环境解释了工业革命为何会在欧洲而不是在别处发生。8乔尔莫克增长文化解读 现行主流观点多从经济层面解释欧洲首先发生工业革命的原因。材料中作者认为政治上的分裂和知识环境的无限活力是欧洲发生工业革命的决定因素。莫克将经济学

22、、科技史和文化演进模式三个维度结合起来考量,证明了文化,即信仰、价值、社会偏好等能够改变行为方式的因素,才是在社会变革中起决定作用的影响因素。他重点关注了 1500 年到 1700 年这段时期。这段时期的欧洲,政治上四分五裂,文化上却培育了一个竞争性的“思想市场”以及拥有探索自然奥秘的强烈的求知欲。与此同时,跨国、跨区域的伟大的思想家群体拥有一个可以自由传播和交流想法的环境。政治上的分裂和知识环境的无限活力,解释了工业革命发生在彼时的欧洲而不是东方的原因,尽管当时东西方的技术和知识水平是在伯仲之间的。在当时的欧洲,非正统的、具有创造性的思想家可以在合适的国家、宽松的社会环境中找到安身之处,并将

23、思想传播四方。相比之下,在同一时期的中国,尽管也有类似欧洲这样的启蒙运动,但显得活力不够,几乎是完全由知识精英集团所主导的。运用 9在 17 到 18 世纪,英国在全国各地修建了多条主干道,并对河流河床进行综合整治,最终打造成四通八达的水陆交通运输网,这些措施( )A.引发了英国交通领域上的革命B.推动了英国对外进行殖民扩张C.加速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D.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生和发展答案 D解析 “四通八达的水陆交通运输网”的形成有利于国内市场的扩大,这为工业革命的发生和发展创造了条件,故 D 项正确。五、家国情怀近代中国民族意识的演变(1)鸦片战争民族意识的萌发鸦片战争的惨败使中国开始沦为半

24、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们的思想意识也开始发生改变,人们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惊醒,反对外来侵略、保家卫国的民族意识开始觉醒。(2)甲午中日战争民族意识逐渐强化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后,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使民族危机空前强化,首先是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紧接着是农民阶级发动的义和团运动,最后是资产阶级革命派掀起了辛亥革命,民族意识逐渐强化。(3)五四运动民族意识的升华五四运动是一次全民族各阶级共同参与的反帝爱国运动,工人、农民、资产阶级空前团结,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表现出极大的爱国热情,使民族意识进一步升华。9(4)抗日战争民族意识的高涨随着日本侵华的不断加剧,中国的民族意识进一步强化,形

25、成高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民族复兴意识也达到了空前的高度。运用 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以下为不同版本教科书内容节选教科书 内容1903 年东新译社编辑出版的中国历史“汉族蕃殖于中国内地全部,世握帝王之特权” 、 “以汉人种为历史大主干,其余五外族,皆栟枝也。枝干相乘,得历史之全局” 。中华书局 1914 年出版的钟毓龙的(新制)本国史教本“吾国历史,向以汉族为主,于他族多有贬辞。本书以五族共和为纲,故于满蒙回藏四族之肇兴与进化及其势力分合等,皆搜求靡遗,以符现世” ;“汉满蒙回藏五族,同为黄种,其先同出一源,皆由西而移于东。 ”1940 年正中书局的部编战时补充教材高级小学社会

26、“一、伟大的中华民族;二、中华民族的光荣史迹;三、中华民族对于世界的贡献”(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近代中国民族认同的演变过程。试答:_(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近代中国民族认同演变的原因?试答:_答案 (1)过程:由以汉族为中心到强调五族共和再到对中华民族的认同。(2)原因:19031914 年: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满洲贵族)的统治,中华民国(民主共和制)建立;五族同出一源;近代民族平等观念的影响;民族危机加强了民族认同与民族团结。19141940年: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正在进行;中华民族处于抗战时期,凝聚全民族力量抗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中国的民族主义日趋高涨。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