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8 ,大小:199.50KB ,
资源ID:1193647      下载积分:2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119364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广东专版)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仿真模拟卷.doc)为本站会员(tireattitude366)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广东专版)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仿真模拟卷.doc

1、1仿真模拟卷时间:40 分钟 分值:100 分一、选择题(本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1(2018开封模拟)孔子的政治理想是:“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孟子曾批判春秋战国时代连绵的战火为“春秋无义战” 。这反映出孔孟( )A儒学核心思想并不完全统一B传统文化核心理念尚未形成C仁政成为当时的核心价值观D政治理想不符合时代要求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孔子和孟子的主张实际上是有相通之处的,就是其政治理想与当时的连绵战火存在冲突,即政治理想不符合时代要求,故 D 项正确。答案:D2(2018宜春模拟)德国政治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认为“被统治者服从统治

2、者的支配有暴力、经济等因素。但是,除了这些以外,通常还需要一个更深层次的要素对正当性的信仰” 。能够用来佐证该观点的是( )A孟子宣扬的“民贵君轻”B董仲舒提出的“君权神授”C朱熹倡导的“格物致知”D王阳明主张的“知行合一”解析:董仲舒的“君权神授”利用百姓的畏天思想,阐明天子承天而治,顺天应民,与材料“对正当性的信仰”相符,故 B 项正确。答案:B3(2018长沙模拟)著名元曲西厢记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女主人公莺莺已经许配给了他人,但是她与张生相爱,并且不顾老夫人反对,私下幽会。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之下,最终老夫人同意婚事,有情人终成眷属。 西厢记的流行说明了( )A元代中央集权的空前加强B人们

3、对婚姻家庭制度的不满C元代商品经济的空前发达D人们对摆脱理学束缚的渴望解析:元朝时理学成为封建统治思想且日益固化,强调社会伦理纲常,材料中莺莺与张生自由相爱并进行抗争,正好体现了要求摆脱理学束缚的愿望,故 D 项正确。答案:D4(2018岳阳模拟)宋代太湖平原盛产粮食,故谚云“苏湖熟,天下足” ,但到了明清时期,江汉平原成为全国重要的粮食产地,民间俗称“湖广熟,天下足” ,而太湖平原则2出现了粮食不能自给的情况。太湖平原的这一变化是由于( )A农业生产结构的变化 B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C农业生产关系的改变 D农业生产人口的增加解析:根据题干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因为棉、丝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4、促进了棉、桑的推广种植。粮食生产退居次要地位,由粮食输出地变为粮食输入地,这体现了太湖平原农业生产结构的变化,故 A 项正确。答案:A5列强发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目的就是想瓜分中国,而清政府的腐朽统治也是实行瓜分的有利时机,但在辛丑条约中却没有割地等相关条款。这说明( )A义和团运动取得了一定成效B列强“以华制华”方针失效C列强最大化维护在华利益D中国民族危机逐渐趋于缓和解析:义和团运动沉重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粉碎了其瓜分中国的计划,故 A 项正确;辛丑条约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故 B 项错误;依据材料“但在辛丑条约中却没有割地等相关条款”可知,列强在华利益并没有实现最大

5、化,故 C 项错误;辛丑条约条约签订后,中国的民族危机加重,故 D 项错误。答案:A6(2018怀化模拟)学者马勇认为,帝国主义侵略,中西文化冲突,地方政府的偏袒等因素是义和团运动的触发点。但仅仅说到这里远远不够,依然显得太抽象,很显然,义和团运动的发生还有具体原因,即马关条约 。这是因为这个条约( )A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B给予传教士在华传教的特权C又开放了更多的通商口岸D允许外国人在中国投资设厂解析:马关条约允许外国人在中国投资设厂,大规模的拆迁、征地,让无数农民脱离土地,成为流浪者,而各级官吏的不尽责和偏袒,使中西文化冲突加剧,故 D 项正确。答案:D7(2018黄冈质检)下表反映的是

6、 1923 年 6 月1945 年 4 月中国共产党的人数变化情况。从中国共产党人数的变化中可以看出( )时间1923 年6 月1927 年4 月1927 年8 月1934 年9 月1937 年1 月1945 年4 月3人数 432 5.7 万 1 万多 30 多万 4 万多 121 万A.国共两党关系状况 B反侵略的殊死斗争C党内路线斗争情况 D中共革命历经曲折解析:中国共产党人数几经大幅起落反映中共革命历经曲折,故 D 项正确。答案:D8(2018汕头模拟)孙中山割辫于 1895 年广州起义失败之后;黎元洪割辫于武昌起义的枪口逼迫之下;袁世凯割辫于就任民国大总统前夕;吃过很多洋面包的辜鸿铭

7、在辛亥革命很久以后还拖着辫子。这说明剪辫( )A促进民主共和观念传播B是观念与立场变革的象征C给社会生活带来重大影响D先后次序反映了觉悟的高低解析:孙中山剪辫子表明他要推翻清政府的统治的决心,袁世凯割辫于就任民国大总统前夕,说明他为了夺取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而假装共和,吃过很多洋面包的辜鸿铭在辛亥革命很久以后还拖着辫子,说明辜鸿铭的思想里还有封建意识,故 B 项正确。答案:B9(2018烟台模拟)“我们不仅要使失业者的肉体免受饥寒,而且要维护他们的自尊心、自力更生的意志和他们的勇气决心” 。为此,罗斯福( )A恢复银行信用 B实施以工代赈C推进劳资谈判 D调整农业生产解析:以工代赈是给工人提供工

8、作机会以代替直接救济,可以达到材料中的意图,故B 项正确。答案:B10(2018惠州二模)有学者认为,新经济政策需要解决苏联经济尽快工业化的市场任务,然而工业化对于每年基本建设投资增长的要求远比新经济政策能给予的要多得多。这表明新经济政策( )A恢复了国民经济 B冲击了国有企业C滞后于形势发展 D推动了“一五”计划解析:“滞后于形势发展”属于消极的负面评价,与材料“新经济政策需要然而工业化对于每年基本建设投资增长的要求远比新经济政策能给予的要多得多”相吻合,故C 项正确。答案:C11(2018洛阳模拟)1928 年,苏联农民不仅向国家缴纳一般的税,而且他们在购买工业品时还要因为价格较高而多付一

9、些钱,在出卖农产品时(国家)要少付一些钱。这是一4种类似“贡税”的东西,是一种类似超额税的东西。这种做法( )A确立了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B有利于苏联工业化的实现C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继续D促使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解析: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包括了所有制形式、经营管理方式等,故 A 项错误;苏联的工业化(片面发展重工业)由农业和轻工业来提供资金,故 B 项正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 1921 年已经转为新经济政策,故 C 项错误;材料是对农民的一种剥夺,导致了农业的长期落后,故 D 项错误。答案:B12由于在欧盟建立“财政联盟”和银行联盟、开征金融交易税以及欧盟中期预算等问题上分歧严重,英国民众

10、的“疑欧” “退欧”情绪高涨乃至 2016 年 6 月 23 日英国公投宣布退出欧盟,材料反映英国退欧的主要原因是( )A “孤立主义”政策的深远影响B欧盟移民挤占了英国的就业机会C经济利益冲突不断加剧D欧盟及其他国家民众对英国日渐不满解析:根据题目中“由于在欧盟建立财政联盟和银行联盟、开征金融交易税以及欧盟中期预算等问题上分歧严重,英国民众的疑欧 退欧情绪高涨” ,故 C 项正确。答案:C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3 大题,第 13 题 25 分,第 14 题 12 分,第 1314 题为必考题,每个考生必须作答;第 1517 题为选考题,每题 15 分,考生根据要求作答。共 52 分)13(2

11、5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力压迫下为富民强国采取的是倾斜的转型模式,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 ,大量农村人口和劳动力不能随工业化的发展而就业,导致就业结构的转换落后于产业结构的转换,农业剩余劳动力大量集聚。正如张培刚先生所指出的“工业化的成败与否取决于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能否妥善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与吸纳问题” 。魏悦、魏忠近代以来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思想的历史演进材料二 “圈地运动”深刻影响了英国乡村的社会经济条件,带来了土地关系和农业经营方式的变革。自然经济基础逐渐消解,大量失去土地的农民沦为廉价劳动力,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发展,农场成为农村转移劳动

12、力的主要就业场所。除了受雇于农场之外,海外移民是农民的又一种选择。殖民地的拓展吸引大部分人移居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5继续从事农业生产。总体来看,在这一阶段发生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主要表现为农村内部和农业内部的转移,有的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有的则亦工亦农,只有少量农民进入城市。王爱华英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对中国的启示(1)根据材料一,概括近代中国劳动力在转移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7 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圈地运动”中劳动力转移情况。(6 分)(3)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以来中英两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对本国经济发展所起的影响。(12 分

13、)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问题” ,依据材料一“大量农村人口和劳动力农业剩余劳动力大量集聚”得出劳动力在农村大量聚集,不能随工业的发展而适时转移;第二小问“原因”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要围绕上述结论展开可以得出受中国传统政策的影响;中国工业化政策的影响及农村劳动力素质相对低下等。第(2)问,依据材料二“除了受雇于农场之外,海外移民是农民的又一种选择”得出受雇于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农场;向海外殖民地移民;依据材料二“总体来看只有少量农民进入城市”可以得出少量转移至城市。第(3)问,中国:依据材料一“大量农村人口农业剩余劳动力大量集聚”得出导致近代中国产业结构转换的缓慢,不利于产业结构的健康发展;

14、劳动力在农村大量聚集也不利于社会稳定。英国:依据材料二“自然经济基础逐渐消解劳动力的主要就业场所”得出劳动力流向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农场与城市,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答案:(1)问题:劳动力在农村大量聚集,不能随工业的发展而适时转移。原因: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及观念浓厚;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导致;农村劳动力素质相对低下。(2)情况:受雇于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农场;向海外殖民地移民;少量转移至城市。(3)影响:中国:导致近代中国产业结构转换的缓慢,不利于产业结构的健康发展;剩余劳动力在农村大量聚集,也不利于社会稳定。英国:劳动力流向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农

15、场与城市,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14(12 分)(2018黄冈统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古希腊)这种自然环境导致多种经济形态并存人员的频繁扩散、迁入、交流,侵蚀、瓦解着古希腊血缘亲族组织。在进入阶级社会时,地缘战胜血缘、私有制战胜原始氏族共产制,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中华文化主要发祥地中原地区,属于辽阔领域精耕细作型农耕经济,生产力的发展并没有使这里的血缘纽带遭受侵蚀,导致氏族首领直接转化为统治阶级新贵,形成君主集政6权、财权、神权于一身的格局。探究性学习是高中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试从上述材料提炼一个探究主题,并对该主题进行论述

16、。解析:从材料中自然环境、经济结构、血缘关系等方面归纳,古希腊多山多岛的自然环境“导致多种经济形态并存” , “瓦解着古希腊血缘亲族组织” ;而中国发祥地是中原地区,“耕细作型农耕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没有使这里的血缘纽带遭受侵蚀” ,可以看出材料论述的是东西方不同社会、地理环境造就了东西方不同的政治文明。答案:示例:主题:中西方政治文明的不同走向。阐述:古代希腊雅典确立了民主制度;东方的中国走向了君主专制的道路。主要原因在于古希腊是多山多岛的自然环境,而中国是辽阔的大平原;古希腊是多种经济形态并存,而中国则是精耕细作的农耕经济;古希腊的血缘关系遭到破坏,而中国的血缘关系未遭到破坏。请考生从

17、 3 道历史选考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15(15 分)历史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 总理衙门设立之初,作为分理军机处“外国事务”的机构,在官制上也仿照军机处。随着外交事务的日益繁杂,国内已有不少外交改革的呼声。 “庚子事件”后,在西方外力的压迫下,外务部的设置和外交制度改革最终得以实施。1901 年制定的外务部章程中,设置左右丞、左右参议职位,并规定丞参备驻外公使之选,司员备驻外参赞、随员之选。这样,有能力的司员就有了可循上升的路径,原来总理衙门官员由内阁大学士及六部堂司临时兼任的情况有所改变。同时,外务部对翻译官更为重视,官设七品、八品、九品,并规定翻译官

18、可升本部主事。自此,翻译官被定位成“职缺” ,保证了外语人才可长久地服务于外交事务。1907 年的驻外使馆改革中,规定公使须“历充外国参赞随员多年及通晓外国语言文字之合格人员” ,并打破三年任期限制,若办事得力则可连任,而参随人员则全部改归外务部统一调派。据李书纬晚清外交七十年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晚清外交制度改革的原因。(7 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晚清外交制度改革的意义。(8 分)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随着外交事务的日益繁杂,国内已有不少外交改革的呼声”得出外交事务日益繁杂的要求,国内有识之士提出改革建议;根据材料“庚子事件后,在西方外力的压迫下,外务部的

19、设置和外交制度改革最终得以实施”得出外国侵略势力的要求。第(2)问,根据材料“这样,有能力的司员就有了可循上升的路径,原来总理衙门官员由内阁大学士及六部堂司临时兼任的情况有所改变”得出有利于建立外交官员的激励机制;根据材料“自此,翻译官被定位成职缺 ,保证了外语人才可长久地服务于外交事务”7得出保证外语人才从事外交事务的稳定性;推动晚清外交制度的规范化和制度化;一定程度上顺应了时代潮流。答案:(1)原因:外交事务日益繁杂的要求;国内有识之士提出改革建议;外国侵略势力的要求。(2)意义:有利于建立外交官员的激励机制;保证外语人才从事外交事务的稳定性;推动晚清外交制度的规范化和制度化;一定程度上顺

20、应了时代潮流。16(15 分)历史选修 3: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 1941 年 12 月 8 日,美国正式对日本宣战。面对举国征兵的形势,政府组织的大规模招兵宣传随之而来。年轻人纷纷响应号召穿上军装,政府先后动员 2 000 万人应征入伍,其中不乏明星大腕。9 日,罗斯福发表“炉边谈话” ,要求迅速提高生产能力。美国进行了深入广泛的劳工动员,工人们被海报描绘成后方的士兵。太平洋战争开始后,美国战时生产力得到了极大提高。自美国参战后,战略物资成为限制购买的物品, “不浪费任何东西”成了战争海报的主题之一,战争情报办公室还发起了一系列以海报为主的宣传运动。美国政府战时增加战争费用的重要方法是

21、发行国家公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巨大军费中,50%是靠民间公债解决。此外,美国国家战争基金还向 15 个国家的 30 多个机构提供捐款。因男子被征入伍,1 000 多万美国妇女走出家庭参加工业生产,因而有不少海报突出妇女参加生产的作用。摘编自徐焰主编画说二战中的宣传战(1)根据材料,概括二战中美国战时宣传的主题内容。(6 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战时宣传的意义。(9 分)解析:第(1)问,由材料“政府先后动员 2 000 万人应征入伍”得出动员民众参军;由材料“要求迅速提高生产能力” “不浪费任何东西”得出增产节约;由材料“美国政府战时增加战争费用的重要方法是发行国家公债”得出

22、募集资金;由材料“1 000 多万美国妇女走出家庭参加工业生产”得出鼓励妇女参加生产。第(2)问,由材料“面对举国征兵的形势”“年轻人纷纷响应号召穿上军装”得出增强民族凝聚力;由材料“政府先后动员 2 000 万人应征入伍,其中不乏明星大腕”得出保证兵源;由材料“太平洋战争开始后,美国战时生产力得到了极大提高,自美国参战后,战略物资成为限制购买的物品”得出推动战时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充实战略物资;结合美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得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贡献。答案:(1)内容:动员民众参军;增产节约;募集资金;鼓励妇女参加生产。(2)意义:增强民族凝聚力;保证兵源;推动战时社会经济的稳

23、定发展,充实战略物资;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贡献。17(15 分)历史进修 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 李时珍(15181593),明代著名医学家和药物学家,出生于一个世代行医的家8庭,自幼热爱医学,并不热衷于科举,其后曾三次赴武昌应试,均不第,故决心弃儒学医,钻研医学。24 岁就开始正式给人治病,由于他刻苦钻研,医术高超,治好了许多疑难病症。李时珍为了研究医术,读了很多古代的医术,他发现前人编著的医药书中有许多遗漏,甚至还有许多错误。他决心重编一本比较完备的药物著作。为了实现这一理想,李时珍阅读了大量的医学著作,还注重实地考察和采集草药。李时珍主张人定胜天,认为药性不是固定的,可用人工方

24、法改造其自然性能。经过近 30 年的努力,他终于在 60 岁的时候写成了本草纲目一书。这本书内容十分丰富,收入药物 1 800 多种,新增药物 3 700 多种,医方 1 万多个,配有插图 1 000 多幅。书中关于植物的分类方法,也是当时世界最先进的。本草纲目是中国药物学研究的总结,已被译成多种文字,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 。摘编自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常识(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李时珍的医学思想产生的背景。(9 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李时珍医学思想的历史价值。(6 分)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出生于一个世代行医的家庭,自幼热爱医学”得出医学世家的传承;根据材料

25、“其后曾三次赴武昌应试,均不第,故决心弃儒学医,钻研医学”科举考试的失败;根据材料“李时珍阅读了大量的医学著作,还注重实地考察和采集草药”得出李时珍长期的钻研实践,对前代医书的完善与总结;依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传统科技进入总结阶段。第(2)问,根据材料“写成了本草纲目一书。这本书内容十分丰富,收入药物 1 800 多种,新增药物 3 700 多种,医方 1 万多个,配有插图 1 000 多幅”可知本草纲目是中国医学史上的宝贵财富;根据材料“书中关于植物的分类方法,也是当时世界最先进的”创立分类法,对世界医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根据材料“已被译成多种文字,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 ”可知其所体现的科学精神成为后世典范。答案:(1)医学世家的传承;科举考试的失利;李时珍长期的钻研实践;对前代医书的完善与总结;传统科技进入总结阶段。(2)是中国医学史上的宝贵财富;对世界医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其所体现的科学精神成为后世典范。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