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9 ,大小:281.50KB ,
资源ID:1194933      下载积分:2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119493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河北专版)2019版中考历史总复习主题八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全国中考题组)模拟试题.doc)为本站会员(花仙子)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河北专版)2019版中考历史总复习主题八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全国中考题组)模拟试题.doc

1、1主题八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全国中考题组一、选择题1.(2018 湖南长沙,16,3 分)下图是 1914 年 12 月新闻报发表的题为急起直追的时政漫画,货物上写着“国货出口”,“欧风”吹起船帆,促使帆船加速前进以追上前面冒着烟的货轮。该漫画表达的主旨是( )A.辛亥革命促进了中国民族工业的飞速发展B.第一次世界大战为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提供了机会C.中国帆船的航速远不如西方国家的货轮D.中国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紧迫性2.(2018 福建,13,2 分)下图所示南通大生公司股份凭据上的时间是公元( )A.1921 年 B.1922 年 C.1931 年 D.1932 年23.(

2、2018 陕西,16,2 分)1912 年,孙中山在给上海中华国货维持会的复函中说:“礼服在所必更,常服听民自便去辫之后,亟于易服,于是争购呢绒,竞从西制,致使外货畅销,内货阻滞。”由此可见辛亥革命( )A.传播民主科学观念,促进了人们思想解放B.促进中国服饰近代化,冲击传统生活习俗C.传入西方思想观念,中国服饰开始近代化D.开始机器化生产服装,加剧崇洋媚外现象4.(2018 河南,8,1 分)下图反映的情景表明近代中国( )A.书信往来彻底结束B.社会礼仪发生变化C.信息传递主要靠电话D.出现了新兴的职业5.(2018 广东,10,3 分)1912 年春,广东省临时省议会上首次出现了数十名女

3、性代议士的身影。同年秋,湖北省议会也特设了女子旁听席。上述材料说明( )A.女性政治地位有所提高B.广东女性地位比湖北高C.男尊女卑思想被彻底打破D.女性参政议政权利得到保障6.(2018 北京,13,1.5 分)社会变化反映在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以下是上海白渡桥平均每天通行情况表(单位:次)。材料反映出( )时间 人力车 马车 轿子 自行车 汽车 有轨电车1889 年 544 9 11 0 0 01926 年 14 600 0 0 3 459 3 936 922A.等级观念的消失 B.娱乐方式的多样化C.民族工业的发展 D.交通工具的近代化37.(2018 山东潍坊,9,2 分)1882 年

4、 10 月 24 日,顺天乡试刚刚发榜,次日凌晨,印着中榜者名单的申报就出现在江苏、安徽、浙江的各售报点,这期报纸大为畅销。这反映了( )A.思想观念解放 B.大众报业发展C.铁路交通发达 D.轮船航运繁荣8.(2018 云南,11,2 分)义勇军进行曲伴随着抗日救亡运动的浪潮,很快传遍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新中国成立后,它被确定为国歌。这首歌曲的曲作者是( )A.鲁迅 B.聂耳C.冼星海 D.徐悲鸿9.(2017 广东,13,3 分)他提出“中国须兴实业,其责任须士大夫先之”。人们称赞他“创办了大生,把大生留给了社会”。这个人是( )A.张謇 B.张之洞C.詹天佑 D.李鸿章10.(2017

5、 山西,6,2 分)1862 年 6 月 26 日,上海新报登载了一则某商行售卖“外国杂货”的广告:“新到什锦饼干、酸果、洋醋、吕宋烟、白兰地、小面镜仔、东洋竹篮仔等。”这一现象说明了( )A.自然经济的迅速瓦解B.社会阶级分化的加剧C.物质生活时尚的变化D.国人办报事业的发展11.(2017 山东潍坊,8,2 分)服饰,自古受到中国人的重视,与人的身份地位、思想观念密切相关。民国初年颁布的服制规定:官员不分级别,统一着装。这一规定体现了( )A.自由思想 B.平等思想C.博爱思想 D.专制思想12.(2016 陕西,14,2 分)下图是近代中国四种经济成分自然经济、洋务企业、民族企业、外资企

6、业之间的关系示意图。图中序号依次对应的是( )A.自然经济 民族企业 洋务企业 外资企业4B.外资企业 自然经济 民族企业 洋务企业C.洋务企业 外资企业 自然经济 民族企业D.民族企业 洋务企业 外资企业 自然经济13.(2016 辽宁沈阳,3,2 分)一九 一年,诏办经济特科,废去八股,整顿翰林院,复办京师大学堂;一九 三年,张之洞奏请递减科举 ;一九 五年,会奏应请自本年始 ,即停止乡会及各省岁科考试。上述材料主要反映了近代中国哪一方面的变革( )A.教育 B.外交C.娱乐 D.习俗二、非选择题14.(2018 山东潍坊,27,18 分)近代以来,铁路成为现代化的代名词,许多历史人物以此

7、寄寓理想和追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李鸿章明确提出铁路乃自强根本,是修筑铁路的积极主张者。19 世纪 70 年代,他在致友人的一封信中说:“我曾拜谒过恭亲王(奕), 向他说明修筑铁路的好处,他也深以为然,但却说没有人敢牵头主持修路事宜。我又恳请他向两宫皇太后(慈安、慈禧)禀明,他说她们受到的压力很大,也不能决定是否该支持修筑铁路,自此就再也没有下文了。”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材料二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认为民族、民主革命俱已完成,遂积极倡导铁路建设。他曾说:“国家之贫富,可以铁道之多寡定之;地方之苦乐,可以铁道之远近计之今日修筑铁路,实为目前惟一之急务,民国之生死存亡,系于此举。”他提出

8、了修筑 10 万英里(约 16万公里)铁路的宏图伟略,但整个民国时期不过勉强修筑了区区 1 万余公里。摘编自岳麓书社经济成长历程材料三 1978 年 10 月 22 日至 29 日,邓小平正式访问日本。这次访日正值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心中正在勾画着改革开放的宏伟蓝图。10月 26 日,邓小平乘坐新干线高速列车,有记者问他有何感想,他说:“就感觉到快,有催人跑的意思,我们现在正合适坐这样的车我们现在很需要跑。”据央视大型文献记录片旗帜(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李鸿章主张修筑铁路的目的,(4 分)概括材料反映的时代特点。(2 分)5(2)据材料二,概括孙中

9、山对铁路作用的认识。(2 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宏图伟略”在民国时期难以实现的原因。(4 分)(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应怎样理解“我们现在很需要跑”?(4 分)我们是怎样“跑”起来的?(2 分)15.(2017 河南,22,7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鸦片战争前,中国的交通工具主要是轿子、马车和帆船等。鸦片战争后,轮船、火车等新式交通工具逐渐传入。材料二 1865 年,英商在北京铺设了半公里的窄轨铁路,并试行小火车。这一举动引起京城市民的惊诧和猜疑,视其为怪物。窄轨铁路很快被清政府责令拆除。甲午战争后,清政府修筑了芦汉、沪宁、津浦铁路,形成近代中国第一个筑路高潮。到 19

10、11 年,全国铁路总长9292 千米。(1)材料一中交通工具的动力在鸦片战争前后发生了什么变化?(2 分)6(2)据材料二,对于火车的引入,近代中国人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转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转变的原因。(4 分)(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交通工具在中国近代社会发展中的作用。(1 分)7答案精解精析一、选择题1.B 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1914 年 12 月”“时政”“国货出口”“欧风吹起船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漫画表达的主旨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西方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工业获得了迅速发展的良机。故选 B 项。题干信息强调“时政”和外因“欧风”的作用,

11、A 项中的辛亥革命爆发于 1911 年,不是“时政”,且是内因;C、D 两项只看到表面现象,没有把握漫画表达的主旨。2.D 本题考查民国纪年和公元纪年的转换。1912 年为中华民国元年,即中华民国一年,据此类推可知“中华民国二十一年”是 1932 年。3.B 本题考查对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在服饰方面发生变化的实质的理解。题干材料中孙中山强调“西方服饰对剪去发辫的民众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以致出现了“西方服饰畅销,中国传统服装滞销”的现象。这一现象是伴随着辛亥革命到来的,这说明了辛亥革命对中国传统生活习俗造成了冲击,故选 B。A 应该同新文化运动有关,排除;西方思想观念传入并不是在辛亥革命后才开始的

12、,排除 C;D 观点明显错误。4.D 本题考查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1877 年,在上海租界内首先使用了电话,中国使用电话始于清朝末年,电话公司的接线生属于新兴职业,D 项符合题意。书信是传统的信息传递方式,现在依然存在,排除 A 项;电话属于通信,不属于社会礼仪,排除 B 项;电话作为新式通信工具,当时并未普及,排除 C 项。5.A 阅读题干,抓住时间信息“1912 年春”,判断出是在辛亥革命之后。根据“临时省议会上首次出现女性代议士”“湖北省议会也特设了女子旁听席”可以判断出辛亥革命后,女性的政治地位有所提高,但不能说明广东女性的地位比湖北高,也不能说明女性参政议政的权利得到保障,故 A 项

13、正确,B、D 两项错误;男尊女卑思想在当时并没有被彻底打破,故C 项错误。6.D 材料表明“汽车”“有轨电车”等新式交通工具,逐渐取代“马车”“轿子”等传统交通工具,体现了交通工具的近代化。7.B 本题考查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材料信息反映了大众报业发展。故选 B。8.B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义勇军进行曲的曲作者为聂耳,创作于1935 年,表达了中华民族坚决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坚强斗志,B 项符合题意;鲁迅的代表作是狂人日记孔乙己等文学作品,排除 A 项;冼星海的代表作黄河大合唱,创作于820 世纪 30 年代末,表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和不可战胜的拼搏精神,排除 C 项;徐悲鸿的代表作愚

14、公移山,创作于 1940 年,表达了中国人民抗战到底的决心,排除 D 项。9.A 本题关键信息是“兴实业”“士大夫”“创办了大生”。由所学可知,状元实业家张謇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故选 A 项。10.C 题干中售卖“外国杂货”的广告涉及“什锦饼干、酸果、洋醋、吕宋烟、白兰地、小面镜仔、东洋竹篮仔等”比较丰富的新式商品,这反映了近代随着列强的入侵,大量新式商品传入中国,人们的物质生活时尚发生了变化。故选 C。材料未提及自然经济的迅速瓦解和社会阶级分化的加剧;材料中虽提到上海新报,但无法说明国人办报事业的发展,故 A、B、D 排除。11.B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问题

15、的能力。古代服饰与人的身份地位相关,体现了不平等的思想观念;民国初年,“官员不分级别,统一着装”,体现了平等的思想。自由、博爱、专制思想均与题干主旨不符。故正确答案为 B。12.D 本题考查学生识图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考查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近代以来,自然经济在外资企业、洋务企业和民族企业的冲击下不断瓦解,故对应的是自然经济;外资企业和洋务企业都压制民族企业的发展,民族企业是受外资企业先进设备和丰厚利润的刺激、洋务企业先进技术的诱导而产生的,并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有一定的抵制作用,故对应的是外资企业。对应的是洋务企业,对应的是民族企业,故正确答案选择 D。13.A 本题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

16、京师大学堂是我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创办的高等学府;“一九五年,即停止乡会及各省岁科考试”指 1905 年废除科举制,科举制的废除是我国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故材料反映了有关教育方面的变革,正确答案选择 A。二、非选择题14. 答案 答案要点:(1)目的:富国强兵,维护清朝统治。(4 分)特点:近代化进程开启,守旧势力依然强大。(2 分)(2)认识:铁路关系国计民生和民国存亡。(2 分)原因:政局不稳,战乱频繁,经济凋敝,技术落后。(答对一点得 2 分,共 4 分)(3)理解:层次一:表达了迅速发展铁路事业的愿望。(2 分)层次二:表达了迅速提高科技水平的愿望。(3 分)层次三:表达了迅速改变国家落后

17、面貌的愿望。(4 分)跑:实行改革开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路。(2 分)9解析 (1)第一小问,据材料一 “李鸿章明确提出铁路乃自强根本 ,是修筑铁路的积极主张者”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李鸿章主张修筑铁路的目的是富国强兵,维护清朝的统治;第二小问,由“19 世纪 70 年代”可知,此时洋务运动已经展开,近代化进程开启;由“深以为然,但却说没有人敢牵头主持修路事宜。是否该支持修筑铁路,自此就再也没有下文了”可知,守旧势力依然强大。(2)第一小问,据材料二“国家之贫富,可以铁道之多寡定之;地方之苦乐,可以铁道之远近计之今日修筑铁路,实为目前惟一之急务,民国之生死存亡,系于此举”并结合所学

18、知识可知,孙中山认为修筑铁路关系到民生问题和民国的存亡。第二小问,根据当时的社会状况分析即可。(3)第一小问,从发展铁路事业、提高科技水平、迅速改变国家落后的面貌等方面思考。第二小问,我们目前“跑”起来是通过落实改革开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路来实现的。15. 答案 (1)鸦片战争前: 人力;畜力;自然力。(1 分,答出其中任意一点即可。 )鸦片战争后:出现了机械动力或蒸汽动力。(1 分)(2)转变:由排斥到逐渐接纳。(2 分,只答出“排斥”或“逐渐接纳”得 1 分。)原因:近代工业的发展;西方思想的传入;西方生活方式的影响;人们观念的变化。(2 分,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符合题意的其他答案也可。)(3)作用: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方便了近代中国人的出行。(1 分,答出其中任意一点即可,其他言之成理的答案也可。)解析 (1)结合材料一中的 “轿子”“马车”“帆船”“ 轮船”“火车”等概括即可。(2)第一小问,注意问题是“对于火车的引入”“怎样的转变”,根据材料可知,近代中国人对火车由排斥转为逐渐接纳。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从近代工业的发展、西方思想及生活方式的影响、人们观念的转变等角度归纳。(3)从交通工具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和方便了人们的出行等角度作答。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