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 7 讲 明清时期的思想活跃与文化承古萌新考点 1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识记基础知识梳理一、李贽的反正统意识1思想主张(1)针对正统理学家“存天理,去人欲”的命题,提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的主张。(2)提出“绝假纯真”的“童心说” 。(3)主张“真心”的诗文写作风格,反对摹古文风。2代表作李贽著有藏书 续藏书 焚书 续焚书等多部著作。二、黄宗羲的“天下为主,君为客”说1思想主张(1)敢于批判君主专制。(2)提出君臣平等思想,他认为,君与臣就像是一起抬木头的人,他们应是平等的。(3)提出限制君权的主张。呼吁废除君主专制下的“一家之法” ,建立“天下之法” 。(4)反对传统的重农抑商
2、思想,认为工商皆本。2影响为中国近代反专制主义的思想家们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三、顾炎武思想的启蒙精神1顾炎武与黄宗羲、王夫之一样,是清初经世致用思潮的推动者。非常注重实学,著有日知录 天下郡国利病书等。2顾炎武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对君主政治的暴虐和官僚士大夫的腐败进行了深刻揭露,并提出独到的见解。3提出“众治”的主张:“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 。4梁启超把顾炎武的思想归纳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概念阐释 明末清初的“经世致用”1“ 经世致用”的主旨是反对学术研究脱离现实,强调要做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实事。2 经世致用把学术研究和当前现实紧密结合起来,往往以解释古代典籍为手段,发表自己的见
3、解,并用于改革社会现实,开辟了一代重实际、重实证的新学风。四、王夫之的“孤秦陋宋”批判1政治思想2主旨是“循天下之公” ,深刻揭露了秦始皇及历代帝王把天下当做私产的做法。2哲学思想在发挥古代“气一元论”唯物论思想基础上,提出了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3评价几乎在传统哲学的所有范畴和命题上,都提出超越前人的见解,其哲学思辨代表着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顶峰。五、唐甄论“凡为帝王者皆贼也”1思想主张对专制君主进行大胆批判,认为大多数官吏“为盗臣” “为民贼” ,仍把国泰民安的希望寄托在贤君明主身上。2评价对专制主义君权和官吏腐败行为的批判没有上升到制度批判的高度,仍然没有跳出儒家修身、齐家
4、、治国、平天下的理想。轻巧识记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理解史料研习归纳明清进步思想的特点史料一 则千万其人者,各得其千万人之心;千万其心者,各遂其千万人之欲。是谓物各付物,天地之所以因材而笃也,所谓万物并育而不相害也。今之不免相害者,皆始于使之不得并育耳。若肯听其并育,则大成大,小成小,天下更有一物不得所者哉?夫栽培倾覆,天必田材,而况与人乎?强弱众寡,其材定矣。强者弱之归,不归必并之;众者寡之附,不附即吞之,此天道也;虽圣人其能违天乎哉!李贽明灯道古录史料二 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夷狄盗逆之所可私,而抑非一姓之私也。一姓之兴亡,私也,而生民之生死,公也。国祚之不长,为一姓言也,非公
5、史也。秦之所以获罪于万世者,私己而已矣。斥秦之私,而欲私其子孙以长存,又岂天下之大公哉!王夫之读通鉴论史料三 自公卿大夫,至于百里之宰,一命专官,莫不分天子之权以各治其事,而天子之权乃益尊。后世有不善治者出焉,尽天下一切之权而收之在上。而万几之广,固非一人之3所能操也。顾炎武日知录史料解读(1)史料一中“则千万其人者,各得其千万人之心;千万其心者,各遂其千万人之欲”强调人都有自然本性,要顺应人性,使其自由发展。 “强者弱之归” “众者寡之附”表明李贽把“强凌弱,众并寡”看做是天理,承认自由竞争。(2)史料二的关键句是“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 ,实质是抨击君主专制的“私天下” 。(3)史料三
6、中“分天下之权以各治其事,而天子之权乃益尊”说明顾炎武倡导分权,反对君主“独治” 。史料运用(1)根据史料一,说明李贽如何看待“人性自由发展和自由竞争之间的关系” 。提示 个性的自由发展,意味着人与人之间的自由竞争,会导致弱肉强食的现象,李贽认为这种自由竞争是天道之常,肯定自由竞争的合理性。(2)根据史料二、三,说明王夫之和顾炎武的思想有何共同之处。提示 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天下“共治” ,带有一定民主色彩。史论归纳明清之际进步思想的特点及表现特点 表现反传统、反教条李贽指出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 ,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 ;他还提出男女平等和“万物皆生于两”的观点,令维护名教传统的士大夫们
7、十分惊惧反封建专制,带有一定的民主色彩黄宗羲提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的结论;顾炎武提倡“众治” ,反对“独治” 。当时的思想家还提出了种种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这些思想对晚清民主思潮的兴起产生了一定影响提倡“经世致用”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主张为学应求务实,致力于社会变革,力图扭转明末不切实际的学风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的主张应用对点强化训练1 四库全书总目载:“贽书皆狂悖乖谬,非圣无法,惟此书抨击孔子,另立褒贬,凡千古相传之善恶,无不颠倒易位,尤以罪不容诛者,其书可毁。 ”材料中“其书可毁”意在( ) 【导学号:61600029】A
8、维护理学的正统地位4B强调理在生活中的作用C突出对孔子思想顺从D深曝其罪恶以警示后人A 从材料内容可知,由于李贽“抨击孔子,另立褒贬,凡千古相会之善恶,无不颠倒易位” ,冲击了理学的地位,故为维护理学正统地位,要毁掉李贽的著作,故 A 项正确。2有学者指出:“明人讲学,袭语录之糟粕,不以六经为根柢,束书而从事于游谈。”其主要原因是( )A政治的迫害 B时代的动乱C科举的没落 D学风的转变D 明人讲学呈现的现状与政治迫害没有关系,故 A 项错误;明朝人讲学并未呈现具体的时间(明朝整体是稳定和统一,明朝末年动乱),故 B 项错误;明人讲学“不以六经为根柢” ,而科举制度发展到明朝,推行八股取士,所
9、学习内容是儒家经典,故 C 项错误;根据材料“束书而从事于游谈”可知反映的是空谈的学风,故 D 项正确。3顾炎武在亭林余集三朝纪事网文序中指出:“士当求实学,凡天文地理兵农水火及一代典章之故,不可不熟究。 ”这反映的精神实质是( )A民贵君轻 B天人感应C格物致知 D经世致用D 材料没有探讨君民关系,故 A 项错误;材料中找不到君权产生原因的分析,故 B 项错误;格物致知的目的是明道德之善,而不求科学之真,故 C 项错误;“当求实学,凡天文地理兵农水火及一代典章之故,不可不熟究”体现了对生活实际问题探究的重要性,属于经世致用的思想,故 D 项正确。4王夫之在明亡后一直以明朝遗民自居,坚决不与清
10、朝合作。清朝末年的革命者将王夫之视为反清排满的象征而大加宣传。与此同时,清政府也将王夫之视为“忠君守礼”的典型,下诏予以追褒,并从祀文庙,加以供奉。这表明( ) 【导学号:61600030】A传统思想的根深蒂固B历史评价受现实政治的影响C历史人物具有多面性D历史评价无法做到公正客观B 王夫之的行为体现出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但是与材料中不同的立场观点无关,故A 项错误;根据材料中呈现的是清朝末年的革命者和清政府的不同的认知,革命者需要树立榜样继续抗清,清政府则是缓和民族矛盾,维护统治,故 B 项正确;这不是历史人物的多面性,而是评价人的观点的多样性,故 C 项错误;材料体现的并非客观公正的问5题
11、,而是立场不同,观点不同,故 D 项错误。考点 2 明清时期的科技与文学艺术|识记基础知识梳理一、明清时期的科技1 本草纲目李时珍编著,系统地总结了中国 16 世纪以前的药物学成就,创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分类法。2 农政全书系统地总结了历史经验,达到传统农业科技的顶峰,徐光启被誉为“中国近代科学先驱”。二、明清时期的文学艺术1文学:明清小说时期 成就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施耐庵的水浒传长篇小说 冯梦龙的东周列国志 、神魔小说封神演义 西游记等明朝短篇小说冯梦龙的“三言”(喻世明言 警世通言 醒世恒言)和凌濛初的“二拍”(初刻拍案惊奇 二刻拍案惊奇)清朝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曹雪芹的红楼梦 ;蒲松
12、龄的聊斋志异 ;清末四大谴责小说:官场现形记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老残游记 孽海花2绘画和书法(1)绘画:强调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的文人画成就突出。最能反映文人画风貌的是写意画,如明代徐渭的牡丹蕉石图和清代郑板桥的墨兰图 。(2)书法:明代以文征明和董其昌声誉最高。3戏剧(1)明代传奇剧兴盛起来。(2)清代京剧形成:道光年间,徽剧和汉剧融合,兼收昆曲、秦腔等民间曲调的唱腔、剧目和表演方式。成熟: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出现“同光十三绝” 。走向世界:民国以来,京剧走向世界,成为国粹。选修融会 杰出的中医药学家李时珍(选修 4)1主要活动与贡献完成中医学巨著本草纲目 。 本草纲
13、目记载了上千种药物,配有 1 000 多幅插图,6体系先进。2历史评价(1)伟大医学成就受到了世界人民的赞誉,被公认为对人类最有贡献的科学家之一。(2)本草纲目是中国古代医药学、植物学的宝贵遗产,对中国乃至世界医药学的发展都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3)首创了按药物自然属性逐级分类的纲目体系,这种分类思想是现代生物分类学的重要源泉之一,比现代植物分类学创始人林奈的自然系统一书早了一个半世纪。(4)达尔文曾将本草纲目称为“中国的百科全书” 。理解史料研习归纳中国古代文化特色与社会存在的关系史料一 小说体例,经历了唐代传奇、宋元话本这一过程后,到明清时期已非常成熟,印刷术的完善,各书坊争相刻印。清代的
14、小说之种类及其变化,比明朝的多,但因为时间,我现在只可分做四派来说一个大概。这四派便是:一、拟古派;二、讽刺派;三、人情派;四、侠义派。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史料二 画者不过意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写胸中逸气耳。元倪云林史料三 梨园演戏两淮盐务中尤为绝出。例蓄花、雅两部,以备演唱,雅部即昆腔,花部为京腔、秦腔、弋阳腔、梆子腔、罗罗腔、二簧调,统谓之乱弹班。清钱泳履园丛话卷十二史料解读(1)史料一中鲁迅评论了小说体裁不断完善,体裁广泛,表现手法丰富,艺术水平高超。“人情派”以四大名著中的红楼梦最为典型。(2)史料二反映了文人画重诗意的特点。 “不求形似”反映了中国古代文人画的突出特点不是画
15、景而是写意。(3)史料三反映了清代戏曲种类繁多。阅读史料时注意抓住史料中的关键词句理解其内容。“昆腔”与“京腔”不断融合兼收,最终形成京剧。史料运用(1)根据史料一,从汉赋、唐诗、宋词到明清小说,语言由词藻华丽、对仗工整、句式严整的文言文到句式活泼、通俗易懂的白话小说,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学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出现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提示 趋势:通俗化、平民化。主要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2)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文人画盛行,特别是明清时期成就突出,其绘画的特点就是画景为主。这种说法正确吗?结合史料二试加以分析说明。7提示 不正确。中国古代文人画在创作方面强调个性表现,追求抒情写意
16、,融文学、书法、绘画、篆刻等多种艺术为一体,突出特点不是画景而是写意,强调作者个人内心情感的抒发,是以绘画的形式来进行的一种抒情写意活动。(3)史料三中的“花、雅两部”不断融合兼收,最终形成什么剧种?提示 京剧。史论归纳中国古代文化特色与社会存在的关系文学艺术是一定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文学的发展和繁荣又是以一定的社会经济、政治状况为基础的。欣赏特定时期的文学艺术作品要注意透过其外在形式,揭示它反映的社会背景。(1)先秦: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春秋战国时期,封建制度逐步确立,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思想活跃,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促进了文学艺术的繁荣。(2)秦汉:秦汉时期,国家统一,生产发展,各
17、民族间政治经济联系加强。(3)隋唐:前期政治统一、经济繁荣、民族融合,文化艺术全面辉煌,同时社会走向正轨,法度规范成为普遍的社会需要。中唐以后,安史之乱、藩镇割据、政治黑暗,出现了大量表达人民痛苦、揭露统治阶级罪恶的作品。(4)宋元:北宋重文轻武,商业繁荣,市民阶层兴起,社会生活丰富多彩;南宋民族屈辱、山河破碎、民众痛苦激发了文人救亡图存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元代实行民族分化政策,汉族文人进取无望,心情压抑,促使杂剧繁荣。(5)明清:封建制度渐趋衰落,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文化专制、八股取士,禁锢人们思想,从而出现了揭露封建制度腐朽黑暗的小说和艺术作品。应用对点强化
18、训练1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许多实用性读物,如陶朱公致富奇书 、 四民必用 、 沈氏农书 、 耕收农话 、 杵臼经 、 布经等。这主要因为( )A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B科学研究注重实用性C科举考试内容的变化 D经世致用思想的盛行A 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农产品商品化等推动关于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等实用性读物的出现,故 A 项正确;古代中国科研一直都注重实用性,故 B 项错误;明清时期八股取士,考查内容为程朱理学,故 C 项错误;材料未提及经世致用思想,故 D 项错误。2明代小说说唐 、 杨家将传中,樊梨花与穆桂英以武艺压倒夫婿,并挂帅出征;清代小说再生缘中,女主角易钗为弁,文武双全。这反映出(
19、 )A明清时期小说创作的繁荣B文字狱影响到思想文化的发展8C民间对正统社会秩序的抗议D商品经济发展促进了男女平等C A 项不能反映材料中小说女性形象变化的原因,故排除;文字狱使思想领域保守僵化,这与材料中小说女性形象打破传统的现象不符,故 B 项错误;明清小说中女性压倒夫婿能挂帅出征或文武双全,这是对传统“夫为妻纲”社会秩序的反抗,故 C 项正确;商品经济发展能推动男女平等的形成,但不能达成男女平等的现状,故 D 项错误。3永乐九年(1411 年)规定:“凡乐人搬作杂剧戏文,不许装扮历代帝王、后妃、忠诚、节烈、先圣先贤,违者杖一百” 。 “其神仙及义父、节妇、孝子、贤孙、劝人为善者不在禁限”
20、。这一规定的实施( )A强化了正统伦理道德观念B促进了官民平等的实现C抑制了戏曲事业的发展D取消了市民文化的娱乐性A 根据材料“不许装扮历代帝王、后妃、忠诚、节烈、先圣先贤”可知,这一规定的实施强化了正统伦理道德观念,故 A 项正确。4明朝中后期,传统的经典读物越来越少,以戏曲、小说和日用类书籍为主的通俗读物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大部分图书都有很多注释和注音。这一变化折射出( )A商品经济助推大众文化传播B士人价值追求发生改变C刻印技术取得了突破性发展D通俗文化成为主流文化A 根据材料“以戏曲、小说和日用类书籍为主的通俗读物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大部分图书都有很多注释和注音”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商品经济
21、助推大众文化传播,故 A 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士人价值追求” ,故 B 项错误;书籍内容的变化与刻印技术无关,故 C 项错误;虽然“通俗读物所占比重越来越大” ,但主流文化仍是传统文化,故 D 项错误。(对应学生用书第 56 页)2012 2017 全国卷考情统计与分析考点卷别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明清时期科技文学艺术全国卷 2014中国古代科技与西方近代科技9的比较全国卷 2013明清小说的特色;2013京剧的艺术特点全国卷 2016明清时期的救济制度 考情分析 1 从考查内容看:命题侧重于明清时期的文学艺术,大都集中在考查学生对文学、艺术成就的识记、辨析、运用等方面,命题素材则会采用
22、古文、图片或者国内外学者、专家对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评价、思想等几种形式。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大都进行综合考查。2 从考查题型看:选择题与非选择题并重,非选择题主要从古今贯通或中外对比角度链接考查为主。3 从命题特点看:主要考查重要政治制度或经济、思想现象的特点、成因及历史发展趋势的结论性认识。 高考命题探究找规律立足家国情怀社会热点隐性考1(2013全国卷)“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 ”京剧艺术中人物的脸谱( )A真实再现了客观历史B固化了大众的历史认知C正确评断了历史人物D提升了历史人物的价值B 京剧脸谱来源于中国古代“傩”戏中的面具。
23、在后来戏剧发展演变的过程中,人们给不同颜色的脸谱赋予不同的性格,这种夸张的艺术表现形式很难真实地再现历史、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从而也就不能提升历史人物的价值,故排除 A、C、D 三项,B 项正确。名师点拨 家国情怀突出关注社会,关注民生。京剧是中国国粹,第 1 题考查人们喜闻乐见的京剧。京剧脸谱中的图案是程式化的,红色象征忠义、耿直、有血性;白色表示奸诈多疑;蓝色表示性格刚直、桀骜不驯。脸谱是人们头脑中理念与观感的和谐统一。立足唯物史观学科理论引领考2(2013全国卷)清代有学者说:“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
24、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 ”这表明( )A小说成为一种新的宗教传播载体B小说的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10C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发展D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C 明清时期,随着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繁荣,市民阶层的队伍壮大,为适应市民阶层的文化心理需求,小说的创作发展繁荣起来,材料反映了小说受到市民阶层的欢迎,故C 项符合题意。名师点拨 唯物史观指出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状况在思想观念上的反映。第 2 题清代小说的创造适应了当时市民阶层的文化心理需求。 高考仿真演练明趋向1明太祖朱元璋创建了历代帝王庙,集中祭祀三皇五帝和历代开国帝王,也入祀了元世祖忽必烈。清初
25、继续使用明朝太庙祭祀自己的祖先,也把明太祖的神位迁入历代帝王庙供奉。这些做法( )A推崇“中华统绪,不绝如线”B出于“恢复中华”的需要C彰显汉民族帝王的主体地位D能够有效地缓解阶级矛盾A 明代建立帝王庙集中祭祀三皇五帝和历代开国帝王,并将少数民族政权的帝王也纳入其中,清代沿袭了这一做法。这样做的目的是彰显朝代更迭和皇位传承的正统性,A项符合题意。入祀帝王既有汉族,也有蒙古族、满族,故排除 B、C 两项;D 项说法太绝对,排除。2雍正二年(1772 年)对民间消费行为规定:“庶民妇女,有僭用冠帔、补服、大轿者禁,违者罪坐夫男。 ”该规定( )A有助于澄清吏治以稳定社会B利于禁绝当时奢侈消费行为C
26、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等级制度D切合了当时经济发展的水平C 材料与吏治无关,故 A 项错误;庶民妇女用“冠帔、补服、大轿”不一定就是奢侈消费, “禁绝”说法也过于绝对,故 B 项错误;“僭用”表明是为了防止庶民妇女超越规制,以维护封建等级制度,故 C 项正确;对民间消费的这种规定是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的,故 D 项错误。3在价值层面上,贵族化是宋明理学的根本特征,理学家否定现实社会中个人的生命、情感、欲望等世俗价值,而明末一些儒家学者在价值取向上正好与之相反,肯定“财之与势固英雄之所必资,而大圣人之所必用” ,是“吾人禀赋之自然” 。这说明( )A经济发展导致思想变化B世俗化是明末儒学主流11C理
27、学认为人性违背天理D明末市民文学得到发展A 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明清之际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思想领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故 A 项正确;根据材料“明末一些儒家学者”可知,这仅是部分先进儒学者的主张,故 B 项错误;理学主张“天理”在人身上体现为人性,故 C 项错误;材料中的明末儒学不属于市民文学的范畴,故 D 项错误。4清代学者黄百家反思中国传统科学理论时写道:“若太极,若阴阳可任人之诬捏,吾不敢致问,以无所证对也。 ”由此可见,他认为中国传统科学理论( )A没有完整体系,支离破碎B具有模糊性,无法证伪C专制束缚严重,缺乏学术自由D过分崇拜权威,不敢超越B 材料中并未提到缺乏完整
28、体系,故 A 项错误;材料中“任人之诬捏,吾不敢致问,以无所证对也”可知阴阳无法解释,任人诬捏,体现出了模糊性、无法证伪的特点,故B 项正确;材料中并未提到专制束缚和崇拜权威,故 C、D 两项错误。5中医用药讲究“君臣佐使” , “君药”份量最多且起主要疗效, “臣药”次之, “佐药”又次之, “使药”再次之。唐代某太医令为皇帝病状之需,配药时没有拘泥这一原则,擅自加了三味药,被判绞刑。据此可以推知( )A理学观念主导古代司法B专制体制影响医学发展C中医临床固守辨证施治D传统科技遵循自然和谐B 理学形成于宋代,与材料时间“唐代”不符,故 A 项错误;“君臣佐使”配伍组方的基本原则暗合中国古代君
29、主专制制度,太医依病状加了三味药,实为一种创造性尝试,但被判绞刑,由此可见君主专制体制阻碍了医学实践与发展,故 B 项正确;材料中该太医令“配药时没有拘泥这一原则” ,表明他并未固守辨证施治,故 C 项错误;材料未体现传统科技遵循自然和谐,故 D 项错误。6清代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说:“诗文之词采贵典雅而贱粗俗词曲(戏曲)不然,话则本之街谈巷议,事则取其直说明言。 ”此“词曲贵浅”的主张( )A体现了戏曲的生活化发展B推动了传统文学艺术的转型C反映了市民阶层的价值观D体现了雅俗共赏的艺术特色12A 词曲(戏曲)的内容取自“街谈巷议” ,形式“直说明言” ,这说明推动词曲(戏曲)世俗化,故 A 项正
30、确;词曲(戏曲)生活化发展,但同时典雅的诗文依然占有重要地位,因而词典(戏曲)未推动传统文学艺术的转型,故 B 项错误;材料中未体现词曲(戏曲)的内容,因而无法反映市民阶层的价值观,故 C 项错误;词曲体现文学艺术的世俗化发展,不能体现雅俗共赏,故 D 项错误。社会责任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中国特有的价值观家国情怀理论阐释1社会责任感,中国人的家国情怀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就全面深化改革做出重大决策,改革开放的中国面临新的机遇期,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跨上快车道,炎黄子孙又都有了新的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社会责任感就是在一个特定的社会里,每个人在心里和感觉上对其他人的伦理关怀和义务。历史使命感古时
31、指使者奉命而出行,后引申为肩负重大的任务和责任。当今华夏儿女的历史使命感突出表现为:继往开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勇于创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积极努力,为世界和平发展、人类社会的进步事业做贡献。2家国情怀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一致(1)“家国情怀”这个词听起来很神圣,其实,它就在我们每一个人的一举一动中,家国情怀是中国特有的价值观。(2)爱岗敬业是“家国情怀”:为共和国大厦添砖加瓦。要把对理想执着的追求,落实在爱岗敬业、争创一流业绩上。要讲道德,知荣辱,讲诚信,重责任,有作为。(3)奉献牺牲是“家国情怀”:“中国一定要有自己的航母舰载机,中国的航空事业一定要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中国一定要
32、强大” ,有了罗阳这样无数优秀儿女前仆后继、无怨无悔地付出、拼搏和牺牲,才有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才有了历经磨难却始终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的伟大民族。(4)恪守道德是“家国情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坚持正义,追求真理,磊落坦荡。正因为能够超越个人私利而关注国家社会和民生,因而成为推动历史前进的优秀分子和重要力量。运用点拨1宋明理学重视主观意志的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感。2顾炎武主张经世致用,主张走出家门,到实践中求真知,力求解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在其日知录中指出保卫整个国家民族,则是天下人都有责任的事情。319
33、 世纪五六十年代,清政府内部的一些有识之士认识到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重要性,13发起一场旨在“自强” “求富”的洋务运动。4中日甲午战争后社会上兴起一股实业救国热潮。5近代中国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从来没有屈服过。他们不屈不挠,前仆后继,英勇反抗外来侵略,积极探索复兴道路。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一浪高过一浪。在反对外来侵略的过程中,历经抗争、失败、再抗争的多次反复,中国人民终于赢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在反对国内外反动派的斗争中,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这样,近代中国人民反抗侵略压迫、追求民族独立,反抗封建专制、追求民主进步的
34、愿望,终于实现了。6(对接高考)儒学对中华民族爱国主义性格的影响: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或民族精神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传统儒学重视主观意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凸显人性的庄严等特点,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高考命题往往以隐性切入考查这一热点问题。针对训练1 “自宋以降,仗义死节之士远轶前古,论者以为程朱讲学之效。 ”材料表明程朱理学对宋代以后中国社会的影响突出表现为( )A促进文化教育普及 B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C压抑了人的个性发展 D重建了人们的价值信仰D “自宋以降,仗义死节之士远轶前古,论者以为程朱讲学之效”体现了程朱理学的社会责任感,与文化普及无关,故 A 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维护封建统治和压抑个性发展,故 B、C 两项错误;“仗义死节之士远轶前古”说明程朱理学使儒学的价值信仰得到重建,故 D 项正确。2与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和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两则名句的精神内涵最为接近的是(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C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D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C 材料两句名言重视社会责任感。A 项反映的是人际关系;B 项反映的是研究问题方式;D 项反映的是儒家义理观;C 项强调以国家为重,反映了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