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3 ,大小:915.83KB ,
资源ID:1200643      下载积分:2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120064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仁县黔龙学校2019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五)(含解析).docx)为本站会员(fuellot23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仁县黔龙学校2019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五)(含解析).docx

1、12019 年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仁县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五)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6 小题,共 12.0 分)1. 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相关的( )A. 用铝作导线 B. 用金刚石切割玻璃C. 干冰做制冷剂 D. 用氮气作食品包装袋的填充气2. 按下列装置实验,不能达到对应目的是( )A. 浓硫酸稀释B. 验满O2C. 配制 的 溶液20%Ca(OH)2D. 氢气验纯3. 根据下列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A. 甲、乙、丙都是有机物B. 反应中甲、乙、丙的分子个数比为 2:1:1C. 甲的化式为 CH2D. 丙中 C、H、O 元素的质量比为 12:3:84. 如图图象关系合理的是

2、( )2A. 向 的 NaOH 溶液中不断加水pH=9B. 在久置的 NaOH 溶液中加入盐酸C. 分别向等质量的 Fe 和 Al 加入稀盐酸D. 在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5. 下列图示实验所得出的结论中,错误的是( )A. 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B.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C. 反应前后天平示数不相等,说明该反应不遵3守质量守恒定律D. 燃烧条件之一是温度需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6. 2012 年 12 月 31 日,山西某公司发生一起苯胺泄漏事故,造成水体严重污染苯胺的化学式 C6H5NH2下列有关苯胺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由 C、H、N 三种元素组成B. 一

3、个分子中含有 5 个氢原子和 1 个氢分子C. 相对分子质量为 93D. 苯胺中的 C、H 元素质量比为 72:7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18.0 分)7. 节假日,某班同学去郊外进行野炊活动(1)野炊食谱如下:主食:馒头;配菜:红烧肉、豆腐汤、牛肉干从营养学角度来看,你认为食谱中还应添加下列食品中的_(填序号)A炒鸡蛋 B牛奶 C黄瓜 D糖醋鱼(2)洗涤剂可用来洗碗,是因为它对油污具有_功能(3)在引燃细枯枝后,如果迅速往“灶”里塞满枯枝,结果反而燃烧不旺,并产生很多浓烟,说明可燃物充分燃烧需要的条件是_8. 水是最普通、最常见的物质之一(1)“水”有很多种下列“水”属于纯净物的

4、是_ (填字母序号)A河水 B自来水 C矿泉水 D蒸馏水(2)下列做法会造成水体污染的是 (填字母)_A随意弃置废旧电池 B含二氧化硫的工业废气任意排放C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D严格监管化肥和农药的使用(3)水是重要的溶剂和化工原料氯碱工业以饱和食盐水为原料电解获得烧碱等化工产品,同时得到一种是最轻的气体,另一种是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9. 如图 1 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结合图回答问题:(1)_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t 2时,分别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 t1,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甲_(填“”、“=”或“”)乙(3)小明同学用甲物质进行(图 2)实验实

5、验过程中,B、C、D 对应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的是_小华同学将小明同学实验中的水改为酒精,发现固体没有溶解,综合两位同学的实验,可得出结论:影响甲物质溶解度的因素有_4向 B 对应的溶液中再加入 20g 甲固体的过程中,发现固体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又有部分固体析出你认为“全部溶解”的原因是_10. 化学变化是化学研究的对象之一,也是人们认识物质组成、性质,实现物质转化,以及获取能源的重要手段(1)通过研究如图 1 所示的变化,可以确定水的组成图中与试管 a 相连的是电源的_(填“正”或“负”)极(2)化学变化是人类获取能量的重要方法下列化学反应,没有明显热量变化的是_(填字母序号)A镁条与稀盐酸

6、 B生石灰与水 C氯化铵和氢氧化钡D氧化铁与稀硫酸(3)在一定条件下,A 与 B 能发生反应生成 C 和 D,反应前后四种物质微观图如图 2:下列结论,能从该图示得出的是_(填字母序号)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不变C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D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改变(4)通过如图 3 所示实验研究金属钠的性质回答下列问题:向反应后的烧杯中滴加无色酚酞,无色酚酞变为红色,由此推测钠与水反应的产物有_观察到钠与水反应生成气体,试推测该气体的成分并说明理由_11. 某粗盐样品中含有杂质氯化镁、氯化钙,实验室提纯流程如下:(1)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目的是为了除尽粗盐

7、中的_。(2)在过滤操作中,除用到带铁圈的铁架台、烧杯、玻璃棒外,还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3)滤液中所含的溶质除含有氯化钠外,还含有_。(4)操作 A 的名称为_。(5)若样品中含 80g NaCl,理论上最终所得 NaCl 固体的质量_80g(填“”或“=”或“”),其原因是_(写出一个化学方程式即可)。三、计算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6.0 分)12. 某班一次社会实践活动是到某碱厂参观;该厂主要产品之一是小苏打。参观结束。同学们带回一些化验室里废弃的小苏打样品。来测定其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假设该品只含有氯化钠一种杂贡)取样品 9.3g 逐滴加入稀盐酸,生成 CO2气体的质量与滴

8、加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求(计算结果用百分数表示,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数字)5(1)产生 CO2的质量为_。(2)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3)刚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四、推断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6.0 分)13. A、B、C、D、E、F、H、I、M 为常见的物质,且有如下的转化关系。已知 A、B 是由相同元素组成的无色液体,D 为氧化钙(CaO)与 B 化合可得到 F,E 为黑色固体,在 C 中燃烧发出白光,反应是实验室检验气体 H 的反应。请回答:(1)写出 E、H、I 三种物质名称(或化学式):E 为_,H 为_,I 为_。(2)在上述反应中 M 的作用是_

9、。(3)请用文字表达式(或符号)下列化学反应:aAB 的化学反应_。b的化学反应_。五、简答题(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18.0 分)14. 某兴趣小组对物质的性质和成分进行相关探究。(1)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如图 1,填写相应的元素符号:某同学用硫酸铜溶液把“把铁刀变成铜刀”,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2)将一定质量的锌粒投入含有 Cu(NO 3) 2和 Fe(NO 3) 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则滤渣中一定含有_,可能含有_。(3)将等质量的镁、铁、锌三种金属分別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盐酸中。生成 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 2 所示。金属 X 是

10、_(填化学式,下同),反应后可能已经反应完的金属是_,一定有剩余的金属是_。(4)兴趣小组同学用氧化铜与足量的炭粉利用图 3 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对生成气体的成分进行探究。6【提出问题】生成的气体中是否含有一氧化碳?【实验与讨论】打开 K,缓缓通入干燥的氮气一段时间,关闭 K,加热至一定温度使之反应,用气囊收集气体样品。除去气体样品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剩余气体收集在集气瓶中,图 4 装置中最为合理的是_(填字母)。(注:氢氧化钠能与 CO2反应,但不能与 CO 反应,CO2的密度约 1.5g/L,CO 的密度约为 1.25g/L)【实验求证】将除尽二氧化碳后的气体样品干燥,仍然用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

11、实验,A 中的固体应选用_,B 中溶液为澄清石灰水,若 A 中黑色固体出现了红色,B 中澄清石灰水_,可说明气体样品中含有一氧化碳。【实验反思】经过一系列的实验后测得集气瓶中液体里含碳元素 0.24g,量筒中液体的读数为96mL,则反应时消耗氧化铜的质量为_g。7答案和解析1.【答案】D【解析】解:A、用铝作导线是利用铝的导电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 A 错;B、用金刚石切割玻璃是利用金刚石的硬度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 B 错;C、干冰做制冷剂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温度降低,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 C 错;D、用

12、氮气作食品包装袋的填充气,是利用氮气化学性质稳定,故 D 正确。故选:D。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而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因此,判断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的关键就是看表现物质的性质时是否有新物质产生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是一对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概念,联系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来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则掌握起来并不困难2.【答案】C【解析】解:A、浓硫酸稀释时,一定要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切不可将水倒进浓硫酸里。故 A 能达到对应的目的;B、氧气的验满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

13、瓶口,看是否复燃,故 B 能达到对应的目的;C、氢氧化钙是微溶性的物质,说明 20时 100g 水中最多溶解 1g 的氢氧化钙,因此不可能配制 20%的 Ca(OH) 2溶液,故 C 不能达到对应的目的;D、检验氢气纯度的方法: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向下,移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则表示氢气不纯,需要重新收集并验纯;如果只听到很微弱的噗噗的声音,则说明氢气已经纯净。故 D 能达到对应的目的;故选:C。A、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B、根据氧气验满的方法分析;C、根据氢氧化钙是微溶性的物质分析溶液的配制;D、根据氢气的验纯方法

14、进行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本实验操作正确与否的判断,要求同学们要熟练掌握物质的基本物理和化学性质及实验的操作注意事项。3.【答案】D【解析】解:由反应微观示意图可以看出,甲物质的化学式为 C2H4、乙物质的化学式为 H2O、丙物质的化学式为 C2H6O,上述反应是 C2H4和 H2O 在一定条件下化合生成了 C2H5OH,反应的方程式式:C 2H4+H2O C2H5OH;A、由上述分析可知,甲、丙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乙是不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无机物。故 A 不正确;B、由反应的方程式可知,反应中甲、乙、丙的分子个数比为 1:1:1故 B 不正确;C、由甲的微观构成可知,甲的

15、化学式是:C 2H4故 C 不正确;D、在丙 C2H5OH 中 C、H、O 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6):16=12:3:8;故 D正确。8故选:D。由三种物质的分子微观示意图判断分子构成,根据分子构成写出物质的化学式:甲物质的化学式为 C2H4、乙物质的化学式为 H2O、丙物质的化学式为 C2H5OH,根据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利用三种物质的化学式及化学方程的意义完成对所得结论的评价解答本题的关键由分子微观示意图确定分子构成,利用分子构成写出物质的化学式,考查知识运用能力4.【答案】B【解析】解:A、向 pH=9 的溶液中不断加水,碱性减弱,pH 减小,但不会小于 7,故错误;B、

16、久置的氢氧化钠会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加入盐酸,盐酸先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水和氯化钠,然后与其中的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所以加入盐酸开始没有气体生成,氢氧化钠反应完毕,才有气体生成,图象能正确反映发生的化学反应;C、分别向等质量的铝和镁中滴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当盐酸少量时,生成的气体由盐酸的量决定,所以开始二者放出气体一直相等,当盐酸过量,等质量的铝放出的气体大于镁放出的气体,故错误;D、一定温度下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不会继续溶解硝酸钾,溶质、溶剂的质量不变,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故错误;故选:B。A、向 pH=9 的溶液中不断加水,碱性减弱,pH 减小,但不会小于 7;B、

17、在久置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盐酸,盐酸先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水和氯化钠,然后与其中的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C、根据方程式可以算出相同质量的镁、铝跟足量的稀盐酸制取氢气,铝最后产生的氢气多,进行解答;D、根据一定温度下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不会继续溶解硝酸钾进行解答。做这类图表题需认真阅读,筛选,提取图象中的有用信息,然后将所学知识与图表中的信息结合起来,即可进行计算或筛选。5.【答案】C【解析】解:A、由装置可知,该实验测定了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结论正确;B、通过二氧化碳能熄灭蜡烛,由下面的蜡烛先熄灭,能得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结论正确;C、由于稀盐酸与大理石反应放出了二氧化

18、碳,所以,质量减少。该反应遵守质量定律。结论错误;D、由铜片上的白磷能燃烧,红磷不能燃烧,能得出燃烧条件之一是温度需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结论正确。故选:C。观察实验的装置,分析实验的目的,根据给出的结论与本实验的结论进行对比,找出错误结论的选择项通过实验的装置图,了解常见实验的目的、现象、结论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6.【答案】B【解析】解:A、苯胺是由碳、氢、氮三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B、1 个苯胺分子中含有 7 个氢原子,不含氢分子,故选项说法错误。C、相对分子质量为 126+17+14=93,故选项说法正确。D、苯胺中的 C、H 元素质量比为(126):(17)=72:7,故选项说法正

19、确。故选:B。9A、根据苯胺的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 1 个苯胺分子的构成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7.【答案】C 乳化 需要充足的氧气【解析】解:(1)人类需要的六大营养素为:糖类、蛋白质、水、无机盐、油脂和维生素;馒头中含有糖类、红烧肉中含有油脂、豆腐汤含有蛋白质和水、无机盐、牛肉干含有大量蛋白质,还缺少维生素;A、鸡蛋中含有大量蛋白质;故 A 错误;B、牛

20、奶中含有大量蛋白质;故 B 错误;C、黄瓜含有大量的维生素;故 C 正确;D、糖醋鱼中含有大量蛋白质;故 D 错误;故答案为:C;(2)洗涤剂能使植物油在水中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不聚成大的油珠,这种现象叫乳化,乳化后的细小液滴能随着水流动,可以把碗洗干净;故答案为:乳化;(3)如果迅速往“灶”里塞满枯枝,由于可燃物过多,氧气不足,结果反而燃烧不旺,并产生很多浓烟故答案为:需要充足的氧气(1)从人类需要的六大营养素为:糖类、蛋白质、水、无机盐、油脂和维生素去分析解答;(2)从洗涤剂能使植物油在水中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不聚成大的油珠,这种现象叫乳化,乳化后的细小液滴能随着水流动,可以把碗洗

21、干净去分析解答;(3)如果迅速往“灶”里塞满枯枝,由于可燃物过多,氧气不足,结果反而燃烧不旺,并产生很多浓烟去分析解答;生活处处有化学,学会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8.【答案】D AB 2NaCl+2H 2O 2NaOH+H2+Cl 2通电 -【解析】解:(1)河水中含有水和一些溶于水的物质,属于混合物;自来水中含有水和一些溶于水的物质,属于混合物;矿泉水中含有水和一些溶于水的矿物质,属于混合物;蒸馏水中含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填:D (2)随意弃置废旧电池时,其中的重金属能够污染水体;含二氧化硫的工业废气任意排放时,二氧化硫会溶于水,从而污染水体;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不

22、会污染水体;严格监管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不会污染水体故填:AB(3)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2H 2O 2NaOH+H2+Cl 2故填:2NaCl+2H 2O 2NaOH+H2+Cl 2(1)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2)废旧电池中含有汞等重金属,二氧化硫有毒,能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10(3)电解饱和食盐水能生成氢氧化钠、氢气和氯气工业三废的任意排放会污染环境,因此要采取合理的措施,严格控制工业三废的任意排放,以防止环境污染9.【答案】t 1 BD 溶剂种类和温度 甲固体溶于水时放热【解析】解:(1)t 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故填:t

23、1(2)t 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降温到 t1时,甲物质仍然是饱和溶液,而乙物质变成不饱和溶液,由于 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 t2时乙物质的溶解度,因此 t2时,分别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 t1,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甲大于乙故填:(3)t 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 65g,50g 水中溶解 32.5g 甲恰好饱和,因此向 50g水中加入 20g 甲形成的是不饱和溶液;t1时,向 50g 水中加入 40g 甲形成的是饱和溶液,因此 C 溶液是饱和溶液;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 90g,向 50g 水中加入 40g 甲形成的是不饱和溶液故填:BD小华同学将小明同学实验中

24、的水改为酒精,发现固体没有溶解,综合两位同学的实验,可得出结论:影响甲物质溶解度的因素有溶剂种类和温度故填:溶剂种类和温度向 B 对应的溶液中再加入 20g 甲固体的过程中,发现固体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又有部分固体析出,“全部溶解”的原因是甲固体溶于水时放热,导致温度升高,甲物质的溶解度增大故填:甲固体溶于水时放热(1)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判断某一温度时溶解度的大小;(2)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判断某一温度时溶液质量分数的大小;(3)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判断某一温度时溶液是否饱和;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判断影响物质溶解度的因素;一些物质溶于水放热,一些物质溶于水吸热,一些物质溶于水既不吸热

25、,也不放热溶解度曲线能定量地表示出溶解度变化的规律,从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同一溶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不同;同一温度下,不同溶质的溶解度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温度对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影响不同10.【答案】负 D ACD 氢氧化钠 氢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元素守恒,生成物可能是氢气或氧气,但若生成氧气,不能使原子个数守恒【解析】解:(1)电解时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二者的体积比是 1:2;故答案:负;(2)镁条和稀盐酸反应放热,生石灰和水反应放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钡反应放热,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既不放热也不吸热;故答案选 D;(3)反应前三种原子反应后还是那三种原子,所以元素种类不变,分子种类发

26、生改变,但没有体现出原子个数不改变,故答案选 ACD;(4)碱能使酚酞变红色和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确定钠和水的产物,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定律的元素守恒,故答案:氢氧化钠(NaOH)氢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元素守恒,生成物可能是氢气或氧气,但若生成氧气,不能使原子个数守恒(1)根据电解时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二者的体积比是 1:2 解答;(2)根据镁条和稀盐酸反应放热,生石灰和水反应放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钡反应放热,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既不放热也不吸热解答;11(3)根据反应前三种原子反应后还是那三种原子,所以元素种类不变,分子种类发生改变,但没有体现出原子个数不改变解答;(4)根据碱能使酚酞

27、变红色和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确定钠和水的产物,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元素守恒解答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可以证明水由 H、O 元素组成,根据电解生成氢气、氧气体积比2:1,可推导水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为 2:111.【答案】氯化镁 漏斗 氢氧化钠、碳酸钠 蒸发 NaOH+HCl=NaCl+H 2O【解析】解:(1)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目的是为了除尽粗盐中的氯化镁。故填:氯化镁。(2)过滤需要的仪器有带铁圈的铁架台、烧杯、玻璃棒、漏斗等。故填:漏斗。(3)滤液中所含的溶质除含有氯化钠外,还含有反应剩余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故填:氢氧化钠、碳酸钠。(4)操作 A 的名称为蒸发,通过蒸发可以得到氯化钠晶体。故

28、填:蒸发。(5)理论上最终所得 NaCl 固体的质量大于 80g,因为氢氧化钠和氯化镁、稀盐酸反应能生成氯化钠,碳酸钠和氯化钙、稀盐酸反应能生成氯化钠;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 2O。故填:;NaOH+HClNaCl+H 2O。(1)氯化镁和氢氧化钠反应能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2)过滤需要的仪器有带铁圈的铁架台、烧杯、玻璃棒、漏斗等;(3)滤液中含有氯化钠、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等;(4)蒸发可以得到氯化钠晶体;(5)蒸发得到的氯化钠晶体质量大于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因为操作过程中,反应生成了氯化钠。化学实验现象是化学实验最突出、最鲜明的部分,也是进

29、行分析推理得出结论的依据,掌握物质的性质和相互之间的反应关系,有助于提高观察实验、进行实验的能力。所以,对化学实验不仅要认真观察,还应掌握设计实验、观察实验现象的方法。12.【答案】4.4g【解析】解:(1)由图象可知,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4.4g;(2)设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为 x,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 yNaHCO3+HCl=NaCl+H2O+CO284 58.5 44x y 4.4g解得:x=8.4g y=5.85g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 90.3%(3)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22.5%故答为:(1)4.4g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约为 90.3%;

30、(3)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22.5%。(1)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根据质量关系图,当加入25.1 稀盐酸时恰好完全反应,放出气体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4.4g;(2)根据化学方程式和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可求出碳酸氢钠的质量和生成的氯化钠12的质量,即可求出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3)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为氯化钠溶液,其中溶质氯化钠由原混合物中的氯化钠和反应生成的氯化钠两部分所构成;因此计算溶质质量时需要计算出原有氯化钠及后来生成氯化钠的质量;溶液质量可利用质量守恒解决。反应与图象结合类问题,根据图形分析反应的进程是进行答题的基础,图象出现的拐点

31、为恰好完全反应点。13.【答案】C CO 2 CaCO3 催化作用 2H 2O2 2H2O+O2 CO 2+Ca(OH)MnO2-2=CaCO3+H 2O【解析】解:(1)A、B、C、D、E、F、H、I、M 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B 是由相同元素组成的无色液体,D 为氧化钙(CaO)与 B 化合可得到 F,所以 D 是水,F 是氢氧化钙,E为黑色固体,E 和 C 点燃生成的 H 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I,所以 C 是氧气,E是碳,H 是二氧化碳,I 是碳酸钙,B 是水,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所以 B 是水,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 E 为 C,H 为 CO2

32、,I 为 CaCO3;(2)在上述反应中 M 的作用是催化作用;(3)aAB 的反应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 2O2 2H2O+O2;b反应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 2=CaCO3+H 2O。故答案为:(1)C;CO 2;CaCO 3;(2)催化作用;(3)2H 2O2 2H2O+O2;CO 2+Ca(OH) 2=CaCO3+H 2O。根据 A、B、C、D、E、F、H、I、M 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B 是由相同元素组成的无色液体,D 为氧化钙(CaO)与 B 化合可得到 F,所以 D 是水,F

33、 是氢氧化钙,E 为黑色固体,E 和 C 点燃生成的 H 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I,所以 C 是氧气,E 是碳,H 是二氧化碳,I 是碳酸钙,B 是水,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所以 B 是水,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14.【答案】Fe+CuSO 4=FeSO4+Cu 置换反应 Zn(NO 3) 2 Cu(NO 3) 2、Fe(NO 3) 2 Mg Fe Mg d CuO 变浑浊 3.55【解析】解:(1)某同学用硫酸铜溶

34、液把“把铁刀变成铜刀”,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2)将一定质量的锌粒投入含有 Cu(NO 3) 2和 Fe(NO 3) 2的混合溶液中,锌首先与硝酸铜反应生成了硝酸锌和铜,当反应完成后再与硝酸亚铁反应生成了硝酸锌和铁,由于锌的质量不确定,所以充分反应后过滤,则滤渣中一定含有 Zn(NO 3) 2,可能含有Cu(NO 3) 2、Fe(NO 3) 2。(3)24 份质量的镁会生成 2 份质量的氢气,56 份质量的铁会生成 2 份质量的氢气,65 份质量的锌会生成 2 份质量的氢气,结合图象可知,金属 X 是 Mg,反应后可能已经反应

35、完的金属是 Fe,一定有剩余的金属是 Mg。(4)【实验与讨论】除去气体样品中的二氧化碳,应将气体通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由于一氧化碳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可通过右边长导管将氢氧化钠排出,将气体收集13在集气瓶中,所以,最为合理装置是 d;【实验求证】为了验证生成的气体中是否含有一氧化碳,A 中应加入的固体是氧化铜,实验的现象是 B 中澄清石灰水浑浊,可说明气体样品中含有一氧化碳等。【实验反思】由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则集气瓶中液体里含碳元素 0.24g 即的二氧化碳中含有碳元素的质量为 0.24g,在二氧化碳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3:8,二氧化碳中氧元素的质量为:0.24g =0.64g;

36、量筒中液体的读数为 96ml,即一氧化碳的体积为 96ml=0.096L,一氧化碳的质量为:0.096L1.25g/L=0.12g,一氧化碳中氧元素的质量为:0.12g 0.07g。则氧化铜中氧元素的质量为:0.64g+0.07g=0.71g,氧化铜的质量为:(0.71g 3.55g故答为:(1)Fe+CuSO 4=FeSO4+Cu,置换反应;(2)Zn(NO 3) 2,Cu(NO 3) 2、Fe(NO 3)2;(3)Mg,Fe,Mg;(4)d,CuO,变浑浊,3.55g。(1)根据铁与硫酸铜的反应分析回答;(2)根据金属远洋的反应分析回答;(3)根据三种金属和酸反应生成氢气,结合化学方程式中的数据进行分析;(4)【实验与讨论】观察装置的特点,分析除去气体样品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剩余气体收集在集气瓶中的最为合理装置。【实验求证】根据实验的目的,分析 A 中应加入的固体、实验的现象等。【实验反思】根据氧元素质量守恒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难度较大,应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有利于解答本类题。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