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 9 课事事关心一、课文导学基础知识及相关背景一、字词积累:天籁: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声、鸟声、流水声等。功名利禄:功业和名位,钱财和爵禄。功名,封建时代指科举称号或官职名位。衣钵:原指佛教中师傅传授给徒弟的袈裟和钵,后泛指传授下来的思想、学术、技能等。不可思议:佛教指思想语言所不能达到的境界。现指不可想象,难以理解。二、相关背景:1、关于作者:邓拓(1912-1966) ,原名邓子健、邓云特,一九一二年出生于福建闽侯一个旧知识分子家庭。他从小就酷爱文学艺术。一九三年十八岁时参加了左翼社会科学家联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积极从事革命活动。一九三七年秋到达解放区后,历任晋察冀日报社长,晋察冀新
2、华总分社社长等。解放后先后任人民日报社长、总编辑和北京市委文教书记等职。一九六一年,邓拓应北京晚报的要求,开设了燕山夜话专栏。以马南邨为笔名。如作者在第一集前的“两点说明”中所讲的:“办此专栏,将努力做到,在某些方面适当地满足具有相当文化水平的工农兵群众的要求。 ”在为合集写的“自序”中他又说:“我们生在这样伟大的时代,活动在祖先血汗洒遍的燕山地区,我们一时一刻也不应该放松努力,要学习得更好,做得更好,以期无愧于古人,亦无愧于后人!”在此之后,他又与吴晗、廖沫沙同志合作,在前线杂志上开设了三家村札记的专栏。这些杂文旗帜鲜明、爱憎分明、切中时弊而又短小精炼、妙趣横生、富有寓意,博得了广大读者的欢
3、迎和支持。全国许多报刊、杂志效仿这一做法,开设了类似的杂文专栏,为当时“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苑增添了生气。燕山夜话包括一百五十多篇文章。林彪、江青等人,出于整垮北京市委,进而搞乱全国,乱中夺权的阴谋,对三家村札记和燕山夜话最先举起了屠刀。文痞姚文元燕山夜话和三家村札记的作者横加罪名, 燕山夜话变成了“反党黑文, “三家村”被打成“反党集团” ,制造了一起震动全国的特大冤案。邓拓因此而含冤自尽,成为“四人帮”一九六六年大兴文字狱的第一个牺牲者。邓拓的杂文重史识、史论,抓住现实,旁征博引,含蓄委婉,可谓雅俗共赏。2、相关知识:关于“程朱理学”2中国的哲学思想发展至宋代,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出现了
4、理学。它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吸收了佛、道的某些思想观点而形成的唯心主义的新儒家哲学。因以阐释义理、兼谈性命为主要内容,故称为“理学” 。宋代理学家为两派,程颢、程颐兄弟发展和完善了周敦颐倡导的客观唯心主义理学,后由朱喜集大成,故后人称为“程朱理学” 。程朱理学是为封建专制主义服务的,故倍受统治阶级推崇,成为南宋以后的封建社会中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程朱理学亦称程朱道学,是宋明理学的主要派别之一,也是理学各派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学派之一。其由北宋二程(程颢、程颐)兄弟开始创立,其间经过弟子杨时,再传罗从彦,三传李侗的传承,到南宋朱熹完成。从广义上说,它也包括由朱熹所摄入的北宋“五子”(周敦颐、邵
5、雍、张载和二程)的学说,并延伸到朱熹的弟子、后学及整个程朱的信奉者的思想。由于朱熹是这一派的最大代表,故又简称为朱子学。程朱理学在南宋后期开始为统治阶级所接受和推崇,经元到明清正式成为国家的统治思想。故如对宋明理学的概念不做特别规定的话,在通常的意义上便是指程朱一派的理学。【整体感悟】一、谋篇立意这篇课文选自燕山夜话 , 燕山夜话是的任北京市委文教书记的邓拓同志(笔名马南邮)在上世纪 60 年代发表的一系列杂文的汇集。 燕山夜话涉及当时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和不同层面,表达了作者的独立思考,针对性强,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这篇课文针对当时青年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努力读书”与“关心政治”的关系,阐明了自
6、己的看法和主张。好的文章有着长久的生命力,时隔 40 年,这篇文章对今天的青年学生仍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二、文章脉络文章从明代东林党首领顾宪成撰写的一副对联人手,在分析上下联的意思中引出了作者自己的观点:既要努力读书,又要关心政治,不可偏废其中任何一个方面。文章还以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对东林党人这些历史人物作了全面、正确的评述,在指出他们的历史局限陛的同时,也肯定了他们的进步性,并赋予这副对联崭新的现实意义。最后,作者联系现实,对自己的观点作了进一步的阐述,巧妙地回应了本文的标题“事事关心” 。三、写作方法1引联起笔层层深入这篇文章并非一开头就提出自己的论点,而是先引用顾宪成撰写的对联“风声、雨
7、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然后对这副对联进行阐释,得出古人“一面要致力读书,一面要关心政治,两方面要紧密结合”的结论。接着,文章又对东林3党人的读书和讲学作了历史的、辩证的评述,并阐述了“努力读书”与“关心政治”二者不可偏废的道理,最后提出本文的中心论点并发出号召。这种论述方法由古到今,由远及近,环环相扣,层层深入。2辩证对比,思维严谨对历史人物的评述,文章有其独到之处,既没有一味肯定他们的进步作用,也没有全盘否定。作者先肯定东林人“比起那一班读死书的和追求功名利禄的人,总算进步多了” ,然后又追溯了东林党人思想和学说的渊源,指出了他们的历史局限性。在论述自己的观
8、点时,作者也是从两方面展开的:既指出“不读书而空谈政治的人,只是空头的政治家” ,又指出“不问政治而死读书本的人,那是无用的书呆子” ,最后引出本文的中心论点:“既要努力读书,又要关心政治。 ”这样评述历史人物和阐述自己观点,表现了作者辩证的思维特点,克服了片面性,使文章的论述既全面,又严密。四、问题探究1这篇文章让我们读到了作者怎样的品格?这篇文章提出的论断至今闪耀着辩证唯物主义的光芒,虽然作者邓拓同志为了写作这一类文章而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在“文化大革命中遭迫害致死。在那个“突出政治” 、 “政治挂帅”的年代,作者敢于如此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表现了一个共产党人独立思考、直抒己见的高风亮节。2本
9、文有着怎样的现实意义?时至今日,这篇文章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死读书、闭门读书、不关心社会、不关心时事的现象在青年学生中还是较为普遍的。我们有必要重温本文的观点:“既要努力读书,又要关心政治” ,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树立远大理想,把个人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前途联系在一起,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3作者评述东林党人的思维方式对我们有什么启发?作者评述历史人物,以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并能以翔实的历史资料为佐证分析问题,有理有据,其间展现出来的学者严谨治学的态度,分析鞭辟人里的做学问的方式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练习解答】第一题观点:既要努力读书,又要关心政治。先引东林党人顾宪成撰写的一副对联,
10、进行评析,得出古人“一面致力读书,一面关心政4治”的结论,然后分析东林党人“关心政治”的内涵,再从正面阐述“读书”和“关心政治”不可偏废,最后提出观点并发出号召。第二题进步性:一面致力读书,一面关心政治,强于那些只知道读死书和追求功名利禄的人。局限性:东林党人仍然站在封建统治阶级立场上,而且他们只知道用“君子”和“小人去区别政治上的正邪两派,没有反封建的因素。启发:分析问题,可以用辩证的观点去分析它的正反两个方面。第三题 1运用了正反论证结合的写法。2两个“决不是”对两种错误倾向作了坚决的否定,两个“真正”对关心政治与努力读书不可偏废任何一方面的道理作全面的分析,语言中肯,用词准确。【类文品读
11、】为生活设定目标相传唐太宗贞观年间,长安城西的一家磨坊里,有一匹马和一头驴子。它们是好朋友,马在外面拉东西,驴子在屋里推磨。那一年,马被玄奘大师选中,出发经西域前往印度取经。十七年后,这匹马驮着佛经回到长安。它重到磨坊会见驴子朋友。老马谈起这次旅途的经历:浩瀚无边的沙漠,高入云霄的山岭,凌峰的冰雪,热海的波澜那些神话般的境界,使驴子听了大为惊异。驴子惊叹道:“你有多么丰富的见闻呀!那么遥远的道路,我连想都不敢想。 ”“其实, ”老马说, “我们跨过的距离是大体相等的,当我向西域前进的时候,你一步也没停止。不同的是,我同玄奘大师有一个遥远的目标,按照始终如一的方向前进,所以我们打开了一个广阔的世
12、界。而你被蒙住了眼睛,一生就围着磨盘打转,所以永远也走不出这个狭隘的天地。 ”这是一个简洁的寓言故事,但我们从中却能看到一些生活的本质。研究表明,芸芸众生中,真正的天才与白痴都是极少数,绝大多数人的智力都相差不多。然而,这些人在走过漫长的人生之路后,有的功盖天下,有的却碌碌无为。这本是智力相近的一群人,为何他们的成就却有天壤之别呢?卡耐基的一份调查或许能够说明问题。卡耐基曾对世界上一万个不同种族、年龄与性别的人进行过一次关于人生目标的调查。他发现,只有 3的人能够明确目标,并知道怎样把目标落实;而另外 97的人,要么根本没有目标,要么目标不明确,要么不知道怎样去实现目标10 年后,他对上述对象
13、再一次进行调查。虽然调查样本总量的 5%找不到了,但 95的人还在。调查结果令他吃惊:属于原来的 97的范围内的人。除了年龄增长 10 岁以外,在生活、工作、个人成就上几5乎没有大大的起色还是那么普通与平庸;而原来与众不同的 3,却在各自的领域里取得了相当的成功,他们 10 年前提出的目标,都不同程度地得以实现,并正在按原定的人生目标走下去。卡耐基的结论同样令我们震惊。原来,杰出人士与平庸之辈最根本的区别,并不在于天赋,也不在于机遇,而在于有无人生的目标!就像那匹老马与驴子,当老马始终如一地向西天前进的时候,驴子只是围着磨盘打转。尽管驴子一生所跨出的步子与老马相差无几,可因为缺乏目标它的一生始
14、终走不出那个狭隘的天地。生活的道理同样如此。对于没有目标的人来说,岁月的流逝只意味着年龄的增长,平庸的他们只能日复一日地重复自己。也许我们曾不满于自己的平庸;也许我们曾抱怨过生活的无聊;然而当我们在心中为自己设下目标并持之以恒地向前迈进时,我们的生活也就掀开了新的一项。1文章开头引用寓言故事有什么作用?2用文章中的原句填空。卡耐基的调查表明,3的人在各自的领域里取得相当的成功,是因为 ;97的人在生活、工作、个人成就上几乎没有太大的起色,是因为 。3文中画线句子“生活的道理同样如此”中“此”指代什么?4从结构上分析,第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5文中引用卡耐基的调查就是为了证明目标理想在事业中的重
15、要性,但作者为什么要说“卡耐基的一份调查或许能够说明这个问题”?6本文充分论述了确立远大目标并朝着目标努力的重要性。请结合学习实际,谈谈读了本文后,你得到了哪些启示?(不超过 80 字)(参考答案:1、用形象的寓言故事说理,既生动地说明了作者所要阐述的道理,又明白易懂,且有吸引读者的效果。 2能够明确目标,并知道怎样把目标落实要么根本没有目标,要么目标不明确,要么不知道怎样去实现目标。 3人们应该为自己设下奋斗门标并持之以恒地朝着目标努力,这样才能取得突出成就。 4 “承上启下”或“过渡” 。 5他考虑到可能有人并不赞同他的看法,使用了表推测的“或许”一词,使语言严谨、准确。语气委婉,让人容易
16、接受。 6能够紧扣文章,结合确立目标的重要性,联系学习实际谈出自己的切身体会即可。)二、同步练测一、基础知识1、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马南邨( ) 天籁( ) 嫡传( ) 衣钵( ) 功名利禄( )62、填空: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3、下列更符合本文论点的一项是( )A、书院的环境便于人们读书,书院中读书的人都要关心政治。B、事事关心。C、对一切知识都要努力学习。4、作者为什么想起文中这幅对联?5、与下面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 )梅花和雪花都是文学作品中经常描写的对象,它们各有所长: 。A梅花没有雪花那么素雅,雪花没有梅花那么芬芳。B雪花没有梅花那么芬芳,但它比梅花素雅。C梅花比雪花
17、芬芳,雪花比梅花素雅。D雪花比梅花素雅,但它没有梅花那么芬芳。6仿照画线句,写出你对“青春”的感悟。世界上,还有什么字眼比“青春”两个字更动人,更富有魅力?青春,是一轮喷薄而出的朝阳,瑰丽的光芒映照着我们灿烂的面庞;青春, , 。二、同步解读(1)片面地强调读书,而不关心政治,或者片面地强调政治,而不努力读书,都是极端错误的。(2)不读书而空谈政治的人,只是空头的政治家,决不是真正的政治家。(3)真正的政治家没有不努力读书的。(4)完全不读书的政治家是不可思议的。(5)同样,不问政治而死读书本的人,那是无用的书呆子,决不是真正有学问的学者。(6)真正有学问的学者决不能不关心政治。(7)完全不懂
18、政治的学者,他的学问是不完全的。(8)就这一点说来,所谓“事事关心”实际上也包含着对一切知识都要努力学习的意思。7既要努力读书,又要关心政治,这是非常明白的道理。古人尚且知道这种道理,宣扬这种道理,难道我们还不如古人,还不懂得这种道理吗?无论如何,我们应该比古人懂得更充分,更深刻,更透彻!7这两段文字的中心意思是( )A事事关心包含着对一切知识的努力学习。B批评了只关心政治而不努力读书的人。C批评了只努力读书而不关心政治的人。D既要努力读书,又要关心政治。8用“/”给上面的第一个语段划分层次。(1)(2)(3)(4)(5)(6)(7)(8)9写出下列三种“政治家”对待读书的态度。(1)真正的政
19、治家:(2)空头的政治家:(3)不可思议的政治家:10选文第一段中加点的“真正有学问”五个字的作用是:强调“真正有学问的学者”必须既要 又要 。11将第二段划线的句子改成肯定句,并说说原句与改句在表达上有何不同。改句:原句和改句在表达上的不同:12选出下列对选文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第一句中的两个“片面”不能删去,因为这两个“片面”分别强调了一种错误的极端。B选文第一段以说理为主,采用了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C选文第二段肯定古人懂得“既要努力读书,又要关心政治”的道理,目的是激励我们要努力超过古人。8D结尾三个“更”的作用都是勉励今人的,所以,三个“更”的前后顺序可以随意变换。13处在当今时代
20、,我们青少年应该如何正确处理“努力读书”和“关心政治”的关系?请简要地说说你的看法。三、美文赏读读书古人说:“三日不读书,便觉言语无味,面目可憎。 ”乍听之下,这话似乎说得严重。可是,仔细一想,却觉得十分有理。一个喜欢读书的人,假如好久没接近书本了,那必定是因为他的心思分散在其他琐碎拉杂的事情上。而这些琐碎拉杂的事情使人忙碌,正是造成一个人思想肤浅庸俗的最大原因。思想肤浅庸俗形之于外的时候,言语就自然无味,面目也必随之可憎了。我们固然不能脱离现实而生存,但每天抽出一小部分时间读读书,却可以使我们保持头脑的清醒和灵活。古人说:“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 ”我们的思想需要源头活水,而这源头
21、有一大部分是来自读书。天天读点有益的书,对精神有滋补作用,而我们的言谈举止就不至于“无味”或“可憎”了。对从事体力劳动的人来说,读书是一种休息。对用脑力处理事务的人来说,读书会是一种解脱。当我们烦闷的时候,读书固然可以解闷;当我们愁苦的时候,读书也可以使我们忘忧。读有益的书可以把我们由琐碎杂乱的现实提升到一个较为超然的境界,能以旁观的眼光回顾你自己的忙碌沉迷。一切日常引以为大事的焦虑、烦忧、悲愁,以及一切把你牵扯在内的扰攘纷争,这时就都不再那么值得认真了。书本是人类精神上的营养剂。缺少了它,生活必有缺陷。林语堂劝人们找到“文学上的爱人” 。他说:“世上原有所谓性情相近的事。所以一个人必须从古今
22、中外的作家中找寻出和自己性情相近者。 ”你如能时常有机会和一位与自己精神领域接近的作家借书本聊天谈心,他所说的话就是你想说的话,他的喜怒哀乐就是你的喜怒哀乐,这时,你就可以得到如同交到知心朋友一般的快乐。世上有人喜欢储蓄金钱,有人喜欢收藏古懂,有人喜欢搜集邮票珍玩,也有人喜欢把书本上的佳言名句储存脑中。最后这种储存是最富有经济价值且又是最安全的储存。因为它一不怕窃盗,二不怕丢失。而且携带方便,取用简单。“腹有诗书气自华” 。读书能使人风度高雅,气宇轩昂,远胜过服饰上的奢华或家宅中的堆金积玉,而它能使你有恬淡宁适、心安理得的快乐,更决非终年孜孜为利,唯恐失去存9款的人们所可比拟的。14文章开头即
23、引古人“三日不读书,便觉言语无味,面目可憎”之说,其目的是什么?有什么好处?15第段写的“造成一个人思想肤浅庸俗的最大原因”是什么?16,第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17第段谈到“读有益的书“的好处,请结合你自己的读书实际,以一部书为例,谈谈你从中得到的益处。18文章从哪几个方面论述了“读有益的书”的好处?请简要概述。19本文运用的主要论证方法有: 。(参考答案:1略 2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3B 4略 5C 6要求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述出青春的某些特点,句式与例句相似。如:青春是余韵不绝的歌曲,跳跃的音符拨动着我们年轻的心弦。 7D 8(1)/(2)(3)(4)(5)(6)(7)/(8) 9努力读书;不读书而空谈政治;完全不读书 10读书;关心政治 11古人尚且知道这种道理,宣扬这种道理,我们应该像古人一样懂得这个道理。原句用反问句,起到加强语气的作用。 12D 13成理成文即可 14目的是为了从反面强调读书的重要性,引出论题。其好处是激发阅读兴趣,引人深思。 15、琐碎拉杂的事情使人忙碌,心思分散,无时间读书。 16、作用是过渡,承上启下。 17、略 18、文章从三方面论述“读有益的书”的好处。一是可以使头脑保持清醒和灵活;二是可以滋补和提升精神;三是可以使人胸襟高雅,气度不凡。 19、引用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