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7 公 输知识与技能1揣摩人物语气,体会人物思想感情。2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掌握部分实、虚词的含义及特殊文言句式的用法。过程与方法1体会文章高超的劝说艺术。2理解文中的人物形象及文章所寓含的道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墨子的反侵略主张,理解人物智勇兼备的特点。重点1积累文言语汇,掌握文言句式用法。2体会文章高超的劝说艺术。难点了解墨子的反侵略思想,理解人物性格特点。朗读法、质疑法、讨论法、练习法。多媒体课件、录音朗读磁带。2 课时鲁班是我国古代有名的能工巧匠,但在庄子的文章中,他是一位顽固狡诈、阴险狠毒的人。然而这一次,他的面前却站着一位英勇无畏的外交家,他就是春秋战国时期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2、墨子。墨子(约前 476前 390),名翟,相传原为宋国人,后长期住在鲁国,是春秋战国之际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主张“非攻”(反对掠夺性战争)、 “兼爱”(主张人人平等相爱)等。1.时代背景。墨子所处的时代,各诸侯国掠夺性的战争频繁不已,严重破坏生产,甚至使下层人民被迫“折骨为炊,易子而食” 。墨子希望解除劳苦大众的苦难,这是他提出“非攻”“兼爱”等政治主张的思想基础。当时楚国是大国,占有两湖一带广大地区。宋国小,在今河南商丘一带,但处于战略要地。楚任用公输盘造器械,接连打败了周围几个国家,又2准备攻宋的时候,墨子听到消息,便从鲁国赶到楚国去制止楚攻宋。 公输写的就是这件事,具体地表现了墨子的“
3、非攻”思想。2.墨子简介。墨子是先秦墨家著作,现存五十三篇,其中有墨子自作的,有弟子所记的墨子讲学辞和语录,其中也有墨家后学的作品。 墨子是我国论辩性散文的源头,运用譬喻、类比、举例、推论的论辩方法进行论证,逻辑严密、说理清楚。语言质朴无华,多用口语,在先秦诸子散文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教师提醒学生注意把握语气,体会人物的心理,感受激烈、紧张的气氛。2.教师指导朗读。示例:(1)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加点词须重读,显示墨子焦急的心态,他为了阻止楚宋之战而不辞劳苦(2)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读出疑问语气,显示公输盘恭敬请教之意(3)子墨子
4、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读出祈使语气,显示蓄意提出无理要求之意(4)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义”字须重读,显示公输盘以“义”装点自己的味道,要读出他一本正经而又傲慢的语气(5)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读出疑问语气,显示质问、责备、催促之意。(6)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公输盘在无言以对的情况下,只好虚晃一枪,把矛盾的焦点转移到楚王身上。要读出他狡猾推脱而又仗势欺人的语气(7)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注意“善哉”一词蕴涵的虚伪。 “虽然”则体现了一个霸气十足的诸侯的强硬与蛮横(8)公输盘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子墨子亦曰:“
5、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公输盘在心里做着阴险的盘算,要读出阴险并带有威胁意味的语气。墨子敏锐地揭穿这一阴谋,显示了他的胸有成竹、镇定沉着3.选两位学生分角色朗读,其余同学评点。4.本文对应的双方是谁?主要人物是哪一位?墨子前往楚国的目的是什么?本文对应的双方是墨子和楚国的公输盘、楚王。主要人物是墨子。他前往楚国的目的是劝阻楚国攻打宋国。5.理清文章的思路。文章开头先介绍事情的缘由,中间详细叙述了墨子同公输盘、楚王作斗争的经过,可分为三个步骤:使公输盘理屈词穷;使楚王理屈词穷;模拟攻守,说明楚国攻打宋国不会有好结果,促使楚王放弃攻宋,全文脉络清晰。1.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注释,借用工具书,翻
6、译课文。2.以小组为单位,针对翻译中的疑难问题进行讨论研究,共同解决。3.教师指导学生积累本课的文言知识。(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荆之地方五千里(方圆,与现代汉语表意不同。)3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巧妙的方式。现代汉语中“机变”为“随机应变”之意。)云梯之械(之,代词,这。)将以攻宋(即“将以之攻宋” ,介词“以”后面省略了宾语“之” 。)夫子何命焉为(夫子,对有道德的老人的敬称,等于说“老先生” 。命,命令,自谦而把对方的意见说成命令,这里引申为“指教” ,这句话的意思是:“老先生(有)什么指教呢?”)请献十金(请,和下文“请说之” , “吾请无攻宋矣”的“请”都是敬辞,犹言“让我,请允许
7、” 。)吾义固不杀人(义,道义,名词用作动词,遵循道义。固,可以作“本来”讲,引申为“决” 。这句话的意思是:我遵循道义决不杀人。)再拜(古代的一种礼节,先后拜两次,表示特别敬意。)义不杀少而杀众(少,指北方欺侮墨子的人。众,是指将要在楚宋战争中送命的士卒。)(2)一词多义。公输盘不说(高兴)请说之(解释)胡不见我于王(引见)见公输盘(拜见)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这样)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但是)不可谓知类(事理)为与此同类(类别)为楚造云梯之械(这样)子墨子闻之(代词,指代造云梯攻宋这件事)宋何罪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结构助词)臣以王吏之攻宋也(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结构助词)
8、吾知子之所以距我(“的” ,结构助词)(3)特殊句式例解。“宋何罪之有?”应翻译为:“宋国有什么罪呢?”在古汉语中,表疑问的疑问代词要提前,现代汉语的语序是“宋有何罪” , “之” ,宾语前置的标志。“夫子何命焉为” ,应翻译为:“您(有)什么见教呢?”本句中,本来没有谓语,在翻译时应补充出来。 “焉为”表示疑问语气。“胡不见我于王”应翻译为:“为什么不把我引见给大王呢?” “见我” ,理解为“(把)我引见” 。4.为什么墨子从得到楚国攻宋的消息到见公输盘,中间只用“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十二字来表达?因为事情紧急,刻不容缓;墨子一路上的经历与文章主题关系不大。5.哪句话揭示了全文的主要
9、事件?哪句话表现了墨子见义勇为和不辞劳苦的品质?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6.墨子仅用三次对话,就使公输盘屈服,这三次对话分别用了什么方法?设诱“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激将“请献十金” ;追击“请说之不可谓知类” 。7.公输盘的观点是什么?墨子怎样给予致命一击的?4公输盘观点是“吾义固不杀人” ,他是既要攻宋,又要表示有“义” ,于是便自相矛盾。墨子正是抓住了公输盘的言语中的矛盾,以“义不杀少而杀多,不可谓知类”这致命的一击使他理屈辞穷。上节课,我们对课文内容进行了疏通,对文章大意有了了解。墨子在这场一触即发的战争面前是如何巧
10、妙说服对方,最终使宋国化险为夷的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欣赏墨子的劝说艺术。1.本文对应的双方是谁?主要人物是哪一位?墨子前往楚国的目的是什么?本文对应的双方是墨子和楚国的公输盘、楚王。主要人物是墨子。他前往楚国的目的是劝阻楚国攻打宋国。2.本文的线索是什么?结构如何划分?以人物思想、态度的变化为线索组织全文。墨子见公输盘墨子见楚王墨子见公输盘墨子劝阻楚国攻打宋国,可分为三个步骤:使公输盘理屈词穷;使楚王理屈词穷;模拟攻守,击败公输盘,促使楚王放弃攻宋。3.墨子是如何劝说公输盘的呢?墨子见公输盘,并没有直接劝阻,而是先设下圈套,请求公输盘替他杀人,借此激怒公输盘,引出公输盘冠冕堂皇的理由“吾义固
11、不杀人” 。接着,墨子就抓住公输盘这句话大做文章。 “宋何罪之有”一句,轻描淡写而又咄咄逼人,立刻将帮助楚国攻打宋国的公输盘置于理亏的境地。然后,墨子从“不可谓智” “不可谓仁” “不可谓忠” “不可谓强” “不可谓知类”等几个方面批判了公输盘的行为,让公输盘有口难辩。 “义不杀少而杀众”一句,揭示出公输盘所标榜的“义”的欺骗性。4.公输盘面对墨子的逼问,无话可说,把责任推到楚王身上,那么墨子又是如何劝阻楚王的呢?墨子采取了和对付公输盘相同的策略,先引他入彀,然后让他陷入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困境。他先用一个假设,以富人盗窃穷人为喻,问楚王“此为何若人” ,使楚王承认并说出此人“必为有窃疾矣” 。
12、既然承认这种人“有窃疾” ,那么楚以富有之国而攻伐贫穷之宋,正“与此同类” 。在墨子强有力的论据面前,楚王理屈词穷,不得不诺诺称是。5.墨子是如何对付公输盘与楚王的相互推诿、敷衍塞责的呢?墨子明白仅靠道义是无法真正战胜强大而顽固的敌人的。墨子与公输盘演练攻守战术,公输盘九攻,墨子九距,公输盘攻械尽,墨予守城器械仍有余,公输盘起杀心,墨子预先已防备。 “虽杀臣,不能绝也” ,镇定沉着的墨子扑灭了楚王与公输盘的嚣张气焰,迫使他们放弃了攻打宋国的打算。教师总结:墨子运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反驳方式,揭穿了公输盘“义”的谎言,使楚王陷入“窃疾”的泥淖;通过纸上谈兵式的模拟攻守, “九距”而“守有余” ,
13、说明楚攻宋并不会有好结果,迫使楚王就范。6.墨子的劝说技巧表现在哪些方面?(1)说理巧妙。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根据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方式。激怒公输盘,五个“不可谓” ,义正词严;婉劝楚王,三次夸饰楚国,在取悦对方的同时置对方5于理亏的境地。逻辑性强。主要表现在劝阻楚王时,巧用类比、对比,环环相扣,无懈可击。先发制人,保持主动。在劝阻楚国攻打宋国的三个步骤中,每一次都是巧妙出击,化被动为主动,从容镇定、胸有成竹。(2)机智善辩。墨子善于陷人于自相矛盾的境地,公输盘的“义” ,楚王的“窃疾”均成了墨子制敌的法宝,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公输盘与楚王一“服”一“善” ,是多么的无奈和苦涩。(3)语言富
14、于表现力。他连用五个“不可谓” ,重重否定,极有气势,使公输盘无从辩驳;他连用三个对比,并采用夸饰的手法,极言楚国之幅员辽阔、物产丰富,宋国之面积狭小、物产贫乏,感染力很强,既满足了楚王的虚荣心,又使他醒悟到攻打宋国是无意义乃至愚蠢的举动。而揭露公输盘的杀机并最后打消楚国的攻宋企图的这一段话,长短句交错,语气时缓时急,既从容又有威慑力,充分显示了墨子的勇敢无畏、镇定自若。7.本文塑造了哪些鲜明的人物形象?墨子:机智多谋、无所畏惧、镇定自若。公输:顽固、阴险、狡诈。楚王:虚荣、愚蠢、阴险、狡诈。8.本文在写法上最吸引你的是什么?(1)抓住矛盾,步步深入。攻宋、反攻宋是贯穿全文的矛盾。文章记述了这
15、个矛盾的产生和发展过程。(2)一波三折,悬念迭生。墨子千里迢迢跑到楚都见公输盘,没有开始就劝阻,而是请其杀人;见楚王,不言其事,而说偷窃病。公输盘服、楚王称善均未解决楚攻宋的问题,接下来波澜迭起、九攻九距、杀机四伏,让人不禁为墨子担忧,墨子一眼看穿公输盘的杀心并严正警告,在实力对比和威慑之下,迫使楚王放弃攻宋,文章一波三折,悬念迭生的写法产生了很好的效果。(3)人物形象鲜明。文章通过语言描写,刻画了三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墨子机智多谋、无所畏惧、镇定自若;公输盘顽固、阴险、狡诈;楚王虚荣、愚蠢、狡猾。(4)语言生动,运用比喻、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9.墨子与公输盘、楚王的这
16、场斗争给予我们什么样的启示?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这场斗争表明,面对大国的不义之战,要敢于斗争。一方面要从道义上揭露其不义,使他们在舆论上处于不利地位;另一方面,要从实力上做好充分准备,使他们的侵略野心无法得逞。这个道理,不仅被无数的历史事实所证明,而且在今天也不无借鉴意义。国弱被人欺,落后就要挨打。在强权肆虐横行的国际环境下,我们只有增强实力,敢于斗争才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10.假如让你对墨子说几句话,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可以夸赞墨子热爱和平,为和平不辞劳苦,奔走呼号,称其为和平的使者;可以称赞其机智、勇敢;也可以盛赞墨子敢于挑战强国,誓死保卫宋国等等。通过激发学生想象,充分感受墨子的人格
17、魅力。第一部分(第 1 自然段),先交代事件的起因:楚国即将攻打宋国,接着便写墨子日夜兼程到楚国去劝阻。第二部分(第 2 自然段至全文结束),写墨子劝阻楚国攻宋的具体经过,详细记载了墨子与公输盘及楚王的三次论辩。6本文通过记述墨子止楚攻宋的故事,表现了墨子的才智、勇气和反对攻伐的精神,说明只有把道义和实力结合起来,才能制止侵略的道理。1.公输记叙的论辩过程充满了曲折和波澜,于情节发展转换上饶有趣味。如:墨子与公输盘论辩时,墨子首先向公输盘提出“借子杀之”的事,而公输盘则坚持“义固不杀人” ,通过论辩之后,读者方知,墨子“借子杀之”是假,劝说公输盘停止帮助楚国攻宋才是真;公输盘口称“义固不杀人”
18、是假,而“义不杀少而杀众”才是真,其结果是“公输盘服” 。这是论辩中的一折。墨子与楚惠王论辩,楚惠王承认“三舍三窃”之举是有“窃疾” ,是一折;而坚持“必取宋”又是一折;公输盘与墨子“攻城”与“距城”的较量是一折,最后楚王决定“无攻宋”结束了这场论辩。 公输虽为记叙论辩之事,然而其间波澜迭起、引人入胜,毫无呆板的说教之感。2.生动的比喻、巧妙的辩术。如:墨子说服公输盘,并不是开门见山、径言直说的,而是采取了迂回战术,巧设比喻诱使对方说出同攻宋目的自相矛盾的话,先说服了公输盘。再如:墨子规劝楚惠王远比规劝公输盘艰难得多,从而也就更突出了墨子的论辩才能。墨子首先巧设了三个生动的比喻:舍文轩而窃敝舆
19、、舍锦绣而窃短褐、舍粱肉而窃糠糟。之后,诱使楚惠王对“此为何若人”这个问题作出回答。问者有心而答者无意。于是楚惠王不假思索地回答:“必为有窃疾矣。 ”这就诱使楚惠王入了彀。接着,墨子穷追不舍,又通过三组对比,从道理上使楚惠王纳善言。墨子 见 公 输 公 输 : 义 不 杀 人墨 子 : 义 不 杀 少 而 杀 众 以 义 相 责见 楚 公 楚 王 : 必 有 窃 疾墨 子 : 王 吏 攻 宋 类 此 以 智 相 阻见 公 输 公 输 : 九 设 械 尽墨 子 : 九 距 有 余弟 子 : 持 器 待 寇 以 技 相 较 大 智大 勇纵观整个公输教学过程,有以下启示:1.兴趣在合作中提高,能力在
20、合作中成长。公输教学活动中,我几次都较好地抓住了“一闪即逝”的机会,洞察到学生的兴趣,适时点拨,推波助澜,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而这一连串活动的根本动力,在于对“合作”环节的艺术把握;学生的思想火花因合作而产生,综合实践活动又因合作而展开、因合作而发展。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强了合作,加深了体会,语文素养得到综合性的提高。2.资源在学生中发现,自主在活动中升华。学生也是教育资源,而且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学生的认识基础、情感体验,都是重要资源,极为珍贵。离开学生,教育、教学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公输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积极地动起来,正是把教学活动推向深入的因素。而学生在合作活动中互相
21、争论、互相帮助、取长补短的过程,又正是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过程。18 孟子两章知识与技能7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过程与方法1反复朗诵,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2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意。并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重点1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2理清文章的论证思想及结构。难点了解、学习孟子文章雄辩的语言风格。诵读法:学习文言文的关键是诵读。特别是像孟子这样富于文采的文章,诵读显得尤其重要。可通过不同的朗读方式,引导学生
22、美读课文,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讨论点拨法。多媒体、录音机、教学录音磁带。2 课时自古以来,统治阶级治理国家的方法有的以武治为主,有的以文治见长,其效果往往也有所不同。古语有云“得民心者得天下” ,可见民心所向的重要性。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孟子对这个问题的论述。孟子(约前 372 一前 289),名轲,邹(现在山东邹城)人,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他是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位儒家大师,被推尊为“亚圣” ,后世常以“孔孟”并称。他主张实行“仁政” ,反对诸侯的武力兼并,反对暴政害民。他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在当时是有进步意义的,对后世的政治思想也有积极的影响。孟子
23、生活在社会动荡不安的战国中期。当时,七个大国的诸侯“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 ;君贵民轻,人民生活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孟子滕文公下8一文就深刻地揭露了这种“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的不平等的悲惨现实。面对这种情况,孟子对不义战争提出了质疑,主张以“仁政”一统天下;强调“民贵君轻” 、省刑薄赋,对人民作一定的让步。其目的虽在维护和巩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但在当时也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注意把握字音、停顿、重音。2.教师示范背读课文,注意读出文章的气势。3.学生齐读课文,教师稍作朗读指导。注意排比句的节奏,如:域民
24、/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4.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文章是如何逐层展开论证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文章开篇提出论点,指出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由此逐层展开,用概括性的战例加以证明,分别就天时与地利、地利与人和作比较,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不同;然后由战争中的“人和”推出治国安邦的道理,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结论,阐明了“人和”结果是“多助” “天下顺之” ;最后把“多助”与“寡助”进行对比,自然导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结
25、论。课文论证方式如下: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论证:战例一(攻方失利) 天时不如地利。战例二(守方失利) 地利不如人和。总结:得出主旨: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学生齐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2.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提示学生把握句中的停顿。(1)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2)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论证的?请简述
26、本文的论证思路。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作者从个人、国家两方面论证。文章先谈造就人才的问题,以六个出身低微、经过种种磨炼而终于身负“大任”的显贵人物为例来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同时又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从两方面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在生活、思想、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炼。接着由个人说到国家,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业的因素相仿,最后推出论点。9得道多助,失道寡助1.教师释疑、点拨。(1)重点讲解下列词语及句子。“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古代城邑有内外城之分, “城”为内城, “郭”为外城;“三里”
27、 、 “七里”均非实指,说明城邑之小。“是天时不如地利也”一句中的“是” ,作代词用,即“这(就是)”的意思,与“也”合用,构成判断,意思是“这就是的道理” 。“人和”:指人心所向,上下团结等。“域民”:“域” ,界限,可解释为“限制” ,名词作动词。“固国”:固,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 “使国巩固” 。“威天下”:“威” ,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作“威慑”讲。“寡助之至”:“之” ,动词,作“到”讲。“畔”:“叛”的通假字,背叛。“故”:承接上文,引起下文。可解释为“所以”(2)注意下列句子的翻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翻译: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28、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翻译: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翻译: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戚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2.串讲课文,师生共同订正。3.齐读课文。4.“人和”与下文所说的“道”是什么关系?“道”即指仁政。 “得道”就是施行仁政。施行仁政则“多助” , “多助”则“天下顺之” ,这就是“人和” ,即得
29、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5.文章的“城非不高也米粟非不多也”运用什么句式?有什么效果?运用双重否定的排比句,起肯定、加强语言气势的作用,极言防御一方地理条件的优越。6.文章“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运用什么句式?将“得道者”与“失道者”作比较有什么效果?运用排比句,再次强调“地利”不足恃。运用对比手法,把“得道者”与“失道者”的后果进行对比,点明文章主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自学第 1 自然段。(1)重点讲清“发” “举”等动词的意义。发:起,被任用。举:被选拔。“发”与“举”意义不尽相同。 “发”与“举”既表现了人物由低微向显贵转换的过程,又暗示了人物身份。 “舜”为君,是圣人,他
30、的成功,固然与“尧”的赏识有关,但主要的还是他自身的才干与努力的结果,故曰“发” ;傅说等人有的是臣,有的是贤人、平民,他们的成功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主要还取决于明主的知遇,故曰“举” 。10(2)师生共同订正、释疑。2.学习第 2 自然段。(1)讲析重点词语及句子。“是”:指示代词,这。“苦” “劳” “饿” “空乏”:原来都是形容词,课文中均用为动词。“拂”:违背、受阻挠。“乱”:动词,扰乱。(注意:读“行拂乱其所为”一句时,可以在“行拂”后稍作停顿。“所以”:介词,课文中的“所以”可译为“之所以的原因”“曾”:与“增”通假。“恒”:常常。 “过”:过错。这里用作动词,犯错误。“然后”:这
31、样以后。 “然” ,代词, “这样” ,指有过失。“衡”:与“横”通假,梗塞,不顺利。“征”:观察到,检验。“入则无法家拂士”:在国内如果没有守法度的大臣和善于辅佐的贤士的规劝讽谏。 “拂” ,通“弼” ,辅佐。(2)师生共同订正、释疑。3.作者一共列举了几个人物?这六位人物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六位。即“舜” “傅说” “胶鬲” “管夷吾” “孙叔敖” “百里奚” 。这六个人出身都卑微。(种田的、筑墙的、贩卖鱼盐的、犯人、隐居者、奴隶),他们都是经过艰苦的磨炼,显露出不同凡人的才干,后来被统治者委以重任,而且干出了一番出色的事业。4.作者列举这六个人有什么作用?为下文“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曾益其所
32、不能”这一著名论断做铺垫。5.文中列举的六个人物与后面的“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有什么关系?从列举出的六个人物,推断归纳出带有普遍性的结论。又通过后面的结论,论证前面所举六个人之所以在事业上能获得成功的原因:艰难的环境给人以磨炼,这些磨难坚定、振奋了人们的意志,使人们在迎战困难、谋求生存的过程中不断增长了才干。使这六个人的成功成为有力的论据,进一步增强了说理的力度。6.“人恒过然后能改国恒亡”主要阐述了作者的什么观点?论述了人常常处在困境中才会不断奋发;国家没有忧患,则往往会灭亡。即精神上的安逸必然会导致物质上的灭亡。在论证方法上则运用正反论证,一反一正,为推断出中心论点打下基础。
33、7.“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最后一句是全文的中心论点:常处忧患、多受磨难,可以促使人奋发图强,从而得“生” ;耽于安乐、庸庸碌碌,可以使人腐败、堕落,从而得“死” 。人生是如此,国家的兴盛衰败亦是如此。上节课,我们通过集体努力,对两篇短文进行了梳理,理解了文章的内容和主要的观点,下面一起来看看,作者是怎样提出观点,这些观点对于今天的我们仍具有怎样的11意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1.中心论点既然已得到了论证的情况下,为什么还要写“故曰战必胜矣”?这样写的作用是在前面论述的基础上的进一步阐发,将论点的范围由战争推及到治国,从而全面体现孟子的政治主张,使文章更具有普遍意义。其
34、次, “得道”实际上也可理解为“得人心” ,即“人和” 。得人心者,人心归顺,所向披靡;失人心者,人心相悖,不攻自溃。因而,最后一句绝非多余的闲笔。2.注意下列词语的作用:“故曰” ,在文章中起承接作用。 “故”一笔概括了前面文字, “曰”总领发起下文议论。“君子” ,即文章中所说“得道者” 。归纳:从“故曰”到“战必胜矣”进一步论证“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3.这篇短论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逐层论证,层层深入。文章第 1 句,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接着引用战例,分别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突出了“人和”的重要;下文进一步阐发、说明,欲得“人
35、和” ,必先要“得道” 。全文紧紧围绕着“人和”这一中心,环环相扣,逐层推理,显示出极其严密的论证艺术和极强的逻辑性。(2)议论中运用排比、对比等手法,使文章气势恢弘、笔酣墨畅、结构缜密。4.本文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在论证上采用了正反论证。5.“六经注我,我注六经” ,学习文言文,要注意联系现实,古为今用,赋予经典作品以时代意义。对于“人和” “得道” ,你是如何认识的?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1)日本某些反华势力,擅自篡改历史教科书,结果招致了国内外有识之士的一致反对,弄得众叛亲离,正应了孟子这句古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孟子的这一主张,强调做任何事情必须要顺乎民心,反映了孟子
36、在那个历史发展特定阶段中的远见卓识。但也应当看到,孟子提出“人和” ,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这就使他的观点不可避免地带有了时代的局限性。(3)我觉得,战争胜负取决于战争的性质和人心向背, “威天下”不能靠“天时” “地利” ,而只能靠“人和”的理论只能适用于科学不发达的古代社会。在高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要想打胜仗,就必须有最先进的武器,其余都是次要的。美伊战争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吗?(4)强权只能横行一时,绝不可能横行一世。世界的政治格局发展到今天,虽然欧美发达国家相对来说仍然处于支配地位,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大国的霸权地位已处在江河日下的境地。在世界政治的运作中是否合乎道义正在成为处
37、理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之间关系的准则,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将会成为 21 世纪支配世界政治格局的重要观念。6.在当今社会,什么是合乎“道义”的?什么是不合乎“道义”的呢?教师明确:第一,合乎国家与国家平等的原则,也就是说国家无论大小、贫富、强弱都应在平等的原则下参与国际事务;第二,有利于维护国家间的和平共处,这是鉴于20 世纪的战争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灾难,维护和平、避免战争,对 21 世纪人类社会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一中国儒家的思想作为一种有价值的历史资源应受到我们的重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全文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是怎样运用的?12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写
38、法上, “列举的六个人物”与“故”后面的议论都用了排比的修辞方式,使文章读来气势逼人,具有无可辩驳的力量。前者用了 6 个“于” 、5 个“举”字,来概括列举 6 位名人的事例,论证“生于忧患”的观点。 “故”之后的 6 个“其”字表明了“上天”为了磨炼、锻造可以担当大任的一代圣君或一代贤臣的良苦用心。最后一个自然段,则从个人经受磨难的作用谈起,讲到一个国家的处境,如果太平太顺,在这虚假的太平表象下,就会使整个国家的人们放松警惕,使国家一旦遇到内忧外患便土崩瓦解,顷刻间便走向灭亡。这以点带面、从小到大的写法,也堪称经典,使人读来欲罢不能、欲忘不得,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这篇短论采用了类比论证、举
39、例论证、对比论证、归纳推理论证等论证方法。如把造就人才与治理国家类比;如六位逆境中成才的人物事例罗列;如把成就伟人与国家灭亡对比,如先分析论证、后归纳观点等等。2.本文主要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试作具体分析。排比和对比。对于同一论题,多角度多层次地加以阐述,行文如江河直下,一泻千里,使文章富有气势。例如第 1 自然段中的排比。最后一自然段中的对比。3.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孟子文中所言的两个问题,对我们仍具有可贵的启发意义:一是关于人才的造就问题。孟子在这个问题上强调了两个方面:一方面他强调人的才能是在艰难困苦的磨炼中形成的、增长的。担当“大任”者,必先经历一番“苦” “劳
40、” “饿”等等艰难困苦的磨炼,方能增长才能,担当大任。才能不是天生的,优哉游哉、贪安图乐,自然增长不了才能。才能从磨炼中来。另一方面他指出人要能够经受住挫折困难的考验,在挫折困难中奋起,这样才会有所作为。要振作精神,努力奋斗,发挥主观能动性,方能冲出困境;若颓然丧志,一蹶不振,自然也就消沉下去。才能从奋斗中来。一是关于国家的治理问题。孟子指出拥有贤臣、采纳谏诫、保持警醒、居安思危对一个国家极端重要,这关系到国之存亡。孟子的这个思想具有深远的意义,试想,一个国家如果奸邪当道,佞幸弄权,沉湎安乐,丧失警惕,那么其前途命运是可想而知的。4.课文举了几位古代名人成才的例子,你还能举出古今中外类似的事例
41、吗?(1)学生自由发言:韩信受胯下之辱成将军;爱迪生经历上千次实验发明了电灯;诺贝尔发明炸药,实验中多次被炸伤;贝多芬耳聋后写出命运交响曲 ;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领导人经历千辛万苦开创了新中国的历史;张海迪高位截瘫后自学了四国外语。(2)然后投影播放相关人物与图片。5.以“我心目中的孟子”为话题,来探究一下孟子究竟是怎样的人。孟子语录: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与民同乐。孟子本人是个讲大义、有气节的人。他坚持“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原则,从不阿谀奉承、趋炎附势。他曾经在齐国任客卿,后来因为与
42、齐王意见不合,便决定辞官回家,断然拒绝了齐王“万钟”的诱惑。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表明了他的处世态度。孟子是个仁义之人。 “仁政”是他一生不懈的追求。有仁义,相关者都会有利益;无仁无义,所有人都不会有利益。 “义”作为一种道德规范,约束一己之私欲,成就集体、民众的大利。孟子可谓高屋建瓴。他提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13“与民同乐”等民本思想。孟子是一个肩担天下的政治家、思想家。就孟子的人格而言,他有着“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宏愿伟志。他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即使遭到挫折也矢志不渝,表现出强烈的使命感和参与意识,展露出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孟子是一个
43、聪明机智、豪爽直率的论辩家。他义正词严、直言不讳,敢于抨击统治者,展示了一个狂放不羁、泼辣大胆、无私无畏的论辩家的形象。孟子以自己的行为实践着自己的人生主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第一部分(第 1 句话)开门见山,提出“人和”是夺取战争胜利的最重要的条件的论点。第二部分(从“三里之城”到“是地利不如人和也”)用战争中的典型例子具体论证论点,说明“人和”的重要性。第三部分(从“故曰”到最后)进一步论证“人和”的重要性,提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著名论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第一部分(第 1 自然段)举例论证人才必须在艰苦的环境中造就的道理。第二部分(第 2 自然段)从正反两面,由个人到国家,论证经受
44、磨炼的益处,归纳全文的中心论点。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条件的比较,说明决定战争胜负的根本条件是人心的向背,而决定人心向背的是是否施行“仁政” ,从而阐明施行“仁政”的必要性。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通过陈述六个出身于民间而被举荐的名人事例和安乐致国灭亡的道理,说明了忧患可以使人生存发展,安乐可以使人萎靡死亡的道理,激励人们要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要勇于进取,进而获得成功。1.据事论理,层层推进。这两篇文章都是议论文,据事论理、层层推进、逻辑严密、透辟精当。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先从战争的角度提出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接着从攻城方和守城方两个不同角度分别证明论点
45、,突出了战争中“人和”的重要性。但作者的目的不仅在此,战争要讲人和,治国更应如此,由此文章顺理成章地提出了作者一向主张的“仁政”观,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的“道”即为“仁政”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第 1 自然段列举同类事例,揭示出了“成就大业”与“艰苦磨炼”之间的关系。接着文章将论证由个别事例转向一般事例,由个人身世浮沉的角度上升到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自然地得出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催人奋发,又警钟长鸣。2.语言精练,精用修辞。文辞简短,但论据充足,说理透彻,初学议论文,这是很好的借鉴。本文还多处运用排比、对偶的修辞,增强了说理的气势。排比句如“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
46、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14革之利”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对偶句如“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论点 论据 结论天时不如地利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得道多助地利不如人和城高池深、兵革坚利、米粟多、委而去之失道寡助生于忧患、列于安乐议论问题:对待困难、成才、治理国家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列举事例:六个人物道理论证:个人:在逆境中成才 生于忧患国家:无法家拂士及敌国外患 死于安乐文言文教
47、学怎样预设才会使课堂卓有成效?怎样才能使学生从文言文的微言大义里面得到尽可能多的属于自己的东西?我在设计本课时力求让孟子的思想精髓深深地植根于学生的思维之中,使学生走进孟子散文,感受其雄辩的文风。同时尽最大可能为学生搭建一个自主学习与展示学习成效的平台,让学生习得方法、提高能力。多方搜集资料,筛选信息,与学生平等对话。教师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才会相得益彰。预设的空间越广阔,课堂教学就会越精彩。教师也能游刃有余了。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来增进理解,在理解中推动朗读,二者就会形成合力。在读中进行朗读指导,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做批注的习惯,质疑探究、学会思辨的习惯。一句话,由
48、“学会”走向“会学” ,由“要我学”走向“我要学” 。整节课以各种形式的读贯穿课堂,在读中感知,在读中读懂读透文本,在阅读中与作者对话,在阅读中纵深拓展,注重了思维训练。要做到让学生的自主学习有成效,合作学习有时间保证,师生交流有思维碰撞,学生的诵读与积累达到预定目标,这两节课的课堂容量还是大了些。在各种不同形式的朗读中,学生比较顺利地走进了文本,也基本理解了作品的思想内涵,但遗憾的是由于时间的紧迫,各部分的衔接还比较勉强,课堂语言不够流畅,当堂激励和随机深入引导不能达到水到渠成。19 鱼我所欲也知识与技能1了解孟子的道德主张,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2强化朗读训练,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过程与
49、方法1把握古人运用具体事例、正反对比或比喻说理的方法,理解作者的观点。2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正确选择,摒弃一己私利,将正义、道义放在首位,明辨是非,永葆善良之15心,做一个大写的人。重点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的方法。难点理解本文论证层次,把握文章主旨。诵读法、质疑法、鉴赏法。多媒体课件、录音磁带。2 课时中央电视台的艺术人生栏目,近期专访了知名主持人倪萍,主持人让倪萍选取了她主持生涯的几个关键词,其中有“选择”这个词。倪萍说,她喜欢选择,也害怕选择,因为所有的选择都是你必须付出代价的,你想得到东的时候可能西就随着失去,二者都拥有是比较困难的,所以在选择的时候,就得想好了要放弃一些东西,而放弃又是痛苦的。人生常常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选择,在关键时刻我们该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呢?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鱼我所欲也寻找答案吧。1解题。孟子主张人性是善的,他认为人生而具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只要不使这些“善心”丧失,就能在道德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