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张掖市 20182019 学年第一学期期末高一年级学业水平质量检测历史试卷一、单选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1中国古代有一位大臣向皇帝进言:“臣闻殷、周之王千馀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 ”此大臣的主张:A 主张王位世袭制 B 主张宗法制C 主张郡县制 D 主张分封制2史书记载,结束了三国分裂局面的晋武帝司马炎共有儿子 26 人,但太子司马衷却天生痴愚。晋武帝想要废太子,另择继承人,皇后劝说:“立嫡以长不以贤,岂可动乎!”于是晋武帝没有更换太子的人选。由此可见,晋武帝选太子是根据 A 世
2、袭制的父死子继原则 B 宗法制的嫡长子继承原则C 君主制的集权独裁原则 D 禅让制的尚贤原则3郡县制是我国古代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下列关于郡县制的表述,正确的有郡县制是秦朝统全国后最早开始实施的 郡县官吏由中央任免,不能世袭 郡的最高长官称监御史 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A B C D 4在秦朝所设置的“九卿”中,奉常、宗正、郎中令、少府等官制专门为皇室而设,为皇帝私家服务。材料反映出秦代政治的特征之一是 A 天人合一 B 循礼而治 C 家国同构 D 君权神圣5下边图表是西汉时期州刺史权力核心内容的嬗变过程:据此可知 A 刺史丧失地方监察职能 B 诸侯王国问题彻底解决C 地方行政权力大大
3、加强 D 汉代社会问题不断暴露6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指出:“中国魏晋以下门第社会之起因,最主要的2自然要追溯到汉代之察举制度。但就汉代察举制度之原始用意言,实在不好算是一种坏制度。 ”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 认为察举制比九品中正制好 B 认为科举制要优越于察举制C 强调察举制是门第社会的主要起因 D 肯定以品行取代血缘世袭的进步性7唐朝三省六部制的运作机制是 A 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 B 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C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D 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8元朝时期实行的行省制度 有效地加强了对辽阔疆域的管理 进一步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促进了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 有利于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A
4、B C D 9宋代的官、职、差遣(临时任用)分开授予, “官”是确定待遇的标准;“职”指职位,如“大学士”等;而“差遣”则掌握实际事务权力。这样承担内外事可以不受官品和资历的限制。这一做法有助于A防止官员权力膨胀 B减少吏治腐败发生C 明确官员的职责 D提高中央行政效率10雍正四年(1726 年)初有军机处时,仅为西北两军设,皇帝明其便利隐秘,但其权仍小,为户部一分支下属。至八年时专管军务,而十年成立军机处时已要求知会(即以文书的形式告知)各省。这表明军机处 A 可以避免大臣专权 B 与内阁的地位相当C 逐渐成为中枢机构 D 已失去其绝密特性11下图为某同学在学习雅典民主政治的相关知识后所做的
5、小结笔记。从上述“笔记”中可以看出,当时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点是 A 抽签选举 B “小国寡民” C 轮番而治 D 原始直接民主12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看到奴隶制命运岌岌可危,便采取措施,以图重振罗马帝国声威,维系其统治。一方面他发动了对西方的战争。另一方面他对罗马法进行系统的整理和编撰。这一论述主要旨在说明 A 罗马皇帝对罗马法贡献大 B 罗马法是罗马统治的有力支柱C 法律是统治者意志的体现 D 查士丁尼法缓和了社会矛盾131832 年英国议会改革重新分配了议席,取消或减少了一些选区的议席,让人口增加和新兴工业城市的选区取得了较多议席;更改选举资格,降低了选民的财产和身份要求,扩大了选民范
6、围。1837 年伦敦工人协会向国会提出的请愿书人民宪章则要求:年满 21 岁且精神正常的男子都有普选权,选举投票应秘密进行,废除议会候选人的财产资格限制,国会每年举行一次改选,平均分配选区。3A 议会改革扩大了工业资产阶级的权利 B 妥协精神是政治智慧的体现C 工人运动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基础 D 英国政治民主化是一条渐进式道路1418 世纪中期,英国逐渐形成了一些惯例。如“一旦内阁受到下院的反对,首相就要辞职向议会谢罪,或解散下院提前大选” “内阁无需预先征得国王同意,即可召开会议”等。这反映当时英国 A 缺乏对公民权利保护 B 是政治妥协的产物C 最终确立责任内阁制 D 向程序性民主迈进15
7、1935 年,美国最高法院相继裁定农业调整法和国家工业复兴法违宪。理由是联邦政府干涉了各州的内部事务,之后国会进行重新立法,保留了原法案中的劳工权利和对农业的经济干预。这反映了 A 新政是在民主政治框架内进行 B 最高法院的做法违反宪法原则C 国会的补教对新政的成效不大 D 总统的行政权力得到明显提升16美国 1787 年宪法规定:如果总统对国会通过的法案不签署,参众两院可以再次进行表决,如果均达到 23 多数通过,法案即可生效。此规定 A 表明总统无权否决法案 B 保证了国会绝对立法权C 防范了总统的专制独裁 D 体现了权力制衡的原则171871 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特点是 A皇帝是世袭的
8、象征性的虚君,没有实权 B首相由议会选举产生,对议会负责C皇帝掌握了最高权力,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 D议会是立法机构,由上议院和下议院组成18下图是法国 1875 年宪法部分修正案(1884 年 8 月 14 日)发布这些修正案的目的是 A 用法律手段确保共和制度 B 否定封建专制制度C 进一步打击法国封建势力 D 完善三权分立体制1919 世纪 40 年代,英国开始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大幅度降低了关税,同时与法国等国家签署了减免关税的双边协议。这一政策也推广到欧洲以外,用武力强迫中国等东方国家减免关税、开放市场。这反映了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是 A要求中国实行自由贸易政策 B要求中国大幅度降低
9、关税C打开中国的市场 D把中国变成英国的殖民地20有人认为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由农民阶级领导的“准资产阶级革命” ,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声。这一观点提出的主要依据是太平天国运动 A 发生在鸦片战争之后的近代时期 B 建立起了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C 客观上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任务 D 最早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21慈禧太后与光绪帝的关系是晚清史研究常常涉及的话题。慈禧身边的女官曾写下悲情故事瀛台泣血记 ,说光绪帝自戊戌政变后即被囚禁瀛台,直至去世。康有为、梁启4超则从清廷派系之争为光绪抱屈。而据官方史料,八国联军进犯北京,慈禧在御前会议同意断交、宣战,光绪帝发言激烈。预备立宪开始后,清廷档案对光绪
10、帝政务活动均有系统记录;军机大臣及皇帝身边人员并有日记,足证光绪帝的最后十年仍参与处理国事。这说明 A 历史事实虽是客观的,历史的书写却需要合理的想象B 历史虽是过去的现实,历史的信息却可以各种方式存在C 历史学追求的是史实的纯粹与客观,而非细节的毛发毕具D 历史研究不仅要有文献资料和档案记录,还要有口述历史相佐22著名的历史学家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道:“满清王朝曾在抵御外侮的旗帜下领导过多次民族战争。这是一个转折点民族战争失败的同时又意味着民族抵抗意识的全部丧失。 ”材料中的“转折点”是指 A 第二次鸦片战争 B 中法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3张岂之在
11、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中指出:“民国建立后,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倒台,引发了以传统政治为基础的旧有伦理与价值体系的松动,男人剪辫子、女子放足、青年离家、自由恋爱、神位被黜、洋货畅销、西学昌盛。 ”材料主要反映了辛亥革命 A 结束了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 B 使民主共和的政治观念深入人心C 促使传统价值观念丧失正统 D 推翻了中国两千年封建统治24袁世凯统治期间仅 1912 年至 1914 年就有唐绍仪、陆征祥、赵秉均、熊希龄四届内阁走马灯似的更替,成为民国初年政治史上一道奇观。此现象说明这一时期 A国会的权力不断被削弱 B立宪与共和斗争激烈C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民主形式已荡然无存25冰心在晚年曾忆起
12、她在那年 5 月的经历:“那天下午,我家的女工给我们送东西,告诉我说街上有好几百学生,打着纸旗在游行,嘴里喊着口号,要进到东交民巷来,被外国警察挡住了路,路旁看的人挤得水泄不通。 ”下列情景符合冰心描述的是 A地点发生在上海 B学生是这次游行的主力C口号里有“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D东交民巷是租界261926 年 7 月,国民政府在北伐宣言中称:“本党于此时机,熟察前因后果,深知中国人民困苦之根本原因,在帝国主义及其工具卖国军阀为革命势力之仇敌,故不能不出师以剿除卖国军阀之势力。 ”该宣言 A奠定了国共合作的基础 B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C推动国民革命运动发展 D开始把矛头指向帝国主义27为纪
13、念某次会议,朱德元帅曾赋诗一首:“群龙得首自腾翔,路线精通走一行。左右偏差能纠正,天空无限任飞扬。 ”这次会议可能是 A 国民党一大 B 八七会议 C 遵义会议 D 中共八大281930 年 6 月,中共领导人李立三在新的革命高潮前面的诸问题中写道:“乡村是统治阶级的四肢,城市才是他们的头脑与心腹,单只斩断了他的四肢,而没有斩断他的头脑、炸裂他的心腹,还不能制他最后的死命。 ”这表明,当时的中共 A 还没有找到符合国情的革命道路 B 在革命道路的选择上存在分歧C 中共重视农民革命和城市暴动的结合 D 党内右倾机会主义错误依然存在29 联合国宪章第 23 条第 1 款中明文规定:“中华民国、法兰
14、西、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及美利坚合众国应为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中国能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5A 中国的抗战时间最长 B 中国坚持抗战战略意义重大C 中国付出的代价最大 D 中国取得的胜利最多301948 年 7 月,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兼政委粟裕向中央汇报:下一步“势将成为同敌人的战略决战。而要进行这种大规模的决战,必须考虑时机,还要考虑战场条件和后勤供应条件。对于战场和后勤供应条件,我考虑在长江以北决战以在徐蚌地区最为有利” 。材料所述的战役应该哪次战役 A 徐州会战 B 平津战役 C 淮海战役 D 渡江战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40 分,31 题
15、21 分,32 题 10 分,33 题 9 分)31民主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民主政治是人类政治文明的共同成果,追求自由、平等、公正是全人类的政治发展趋势,是近代以来世界各国的政治主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从古典民主没落到现代民主萌生,中间长达千余年,17、18 世纪资产阶级代议制在欧美国家先后建立。但由于国情差异,各国的社会政治制度呈现多元化特点。材料三:在华盛顿的主持下,制宪会议一共开了 116 天面对代表们的唇枪舌剑,制宪会议主席华盛顿却几乎一言不发华盛顿的沉默和坚持成为一种无形的力量。1787年 9 月 17 日,美国第一部成文宪法最终形成。联邦宪法的制定
16、和实施,使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美国诞生了。大国崛起解说词请回答:(1)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角度简析形成图一、图二两种不同政治体制的原因。两种政体为近现代社会政治文明留下的共同的有益借鉴是什么?(9 分)(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回答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英、美、法、德四国确立的标志是什么?上述四国的代议制有哪几种类型?若对材料二中造成西方各国政治模式不同的原因进行分析,应从哪些角度思考?(9 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 1787 年宪法规定的宪政体制的突出特点。 (3分)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湘赣边界的秋收暴动是在共产党的旗帜下进行武装斗争的伟大尝试,它在开始时也是以攻占
17、大城市为目标的,在暴动遭到严重挫折时,毛泽东能够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开始闯出一条与农民相结合,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以保存和发展革命力量的道路。这条道路代表了 1927 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的发展方向。摘编自黄允升等红色档案:毛泽东与中共早期领导人材料二 1927 年 11 月 9 日至 10 日,瞿秋白在上海召集了中央临时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作出中国现状与共产党的任务决议案 ,强调了“暴动”的重要性:城市工人暴动的发6动非常之重要;轻视城市工人,仅仅当作一种响应农民的力量,是很错误的城市工人的暴动是革命的胜利在巨大暴动内得以巩固而发展的先决条件当然,最激烈地主张暴动的,是共产国际
18、新任全权代表罗明纳兹。会后以瞿秋白为首的中共新中央,向各地党组织发出了一系列要求组织暴动的指令,但都一一痛遭失败摘编自叶永烈历史选择了毛泽东材料三遵义会议集中全力纠正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是完全正确的。这次会议开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央的新的领导,是中共党内最有历史意义的转变。遵义会议后,党中央在毛泽东同志领导下的政治路线,是完全正确的。 “左”倾路线在政治上、军事上、组织上都被逐渐地克服了。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请回答:(1)结合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概括分析当时党内在探索革命道路上存在什么样的分歧,并分析产生的原因。 (5 分)(2)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
19、识,概括分析遵义会议召开的背景. (2 分)(3)结合三则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分析党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中所体现出的特点。 (3 分)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汉)武帝以雄才大略独揽事权,于是重用内朝尚书,夺宰相权。晚年又用中书。 (曹)魏世,中书监始参大政,东晋则侍中始优,下逮(南朝时)宋、齐,尚书、中书、侍中三者皆为辅臣。唐代中央最高机关,依然是魏、晋以来的尚书、中书,门下三省,但他们现在已是正式的宰相,而非帝王之私属,其职权分配,则中书掌定旨出命,门下给事中掌封驳,尚书受而行之;古代的宰相权,现在是析而为三。钱穆国史大纲材料二在秦及西汉初年,立帝行使权力,将意志化为诏书,
20、见诏实行,程序比较简单;或与宰相议定,交御史起草、下达;或直接命令御史起草、下达,即可生效。宋代下诏书需经中书、门下之制度更加完备,因而反对内批,反对君主独裁专行的理由,也就更加充足,或从制度上、道理上批评滥用内批是违反“礼” “正” “道” ;或从历史经验教训上批评滥用内批会导致“祸” “乱” ;或从道德上批评滥用内批是出于“私”心。明代表面上废除宰相,皇帝直接指挥六部、百司政务,实际上多半依靠“票拟”定夺,皇帝的意志和权利受到内阁诸臣极大的左右限制。由于票拟是下达皇帝诏令的正常途径,所以明代内阁限制皇帝滥用手诏、中旨的斗争,更加制度化。摘编自祝总斌试论我国封建君主专制权力发展的总趋势(1)据材料一,概括从汉、魏晋唐三个时期中枢机构的演变。归纳中国古代封建皇帝“独揽事权”的方式。 (5 分)(2)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君主行使权力的变化。综合以上材料。简要说明官僚制度与皇权专制的关系。 (4 分)7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