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9 ,大小:3.17MB ,
资源ID:1204047      下载积分:2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120404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重庆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explodesoak291)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重庆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

1、- 1 -2018 年重庆一中高 2021 级高一上期期中考试历史测试试题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在答题卡上。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礼记大传云:“庶子不祭,明其宗也。 ”材料反映的政治制度是A. 禅让制B. 内外服制度C. 宗法制D. 科举制【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庶子” “宗也”等信息,可判断出是宗法制,强调嫡子才有祭祖的权力,故 C 项正确;禅让制是中国原始社会部

2、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注重继承人的品德与能力,故排除 A 项;内服与外服制度:内服是商人本族的活动区域,外服是商族以外的附属国,商王通过两种不同的管理制度来处理本族和臣服的外族的事务。由此,商王控制着联盟的实际权力,与各附属国形成了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因此 B 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 B 项;科举制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且与礼记的时间不符合,故 D 项错误。2.“天子之豆(豆:古代盛食器具)二十有六,诸公十有六,诸侯十有二,上大夫八,下大夫六。 ”这一宴饮礼仪反映出西周政治生活的突出特点是A. 等级森严B. 血缘至上C. 层层分封D. 中央集权【答案】A- 2 -【解析】【详解】由材料“天

3、子之豆(豆为古代盛食器具)二十有六,诸公十有六,诸侯十有二,上大夫八,下大夫六” ,说明西周社会结构的突出特点是等级分明,不同身份的人使用的器具规格不一样,故选 A 项;材料主旨强调的是森严的等级而没有突显血缘的内容,也并不是强调分封制下的层层分封,故排除 BC 项;三代时期,我国尚未实现中央集权,排除 D 项。3.考古工作者在西周晋国的公室墓地,发现了九组 19 位西周时期的晋侯及夫人墓葬,该发现和史记晋世家所记的晋侯世系完全相对应。这反映出A. 正史记载的历史并非都是信史B. 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历史记载C. 史学著作的可信程度相对更高D. 不同史料的互证有利于认定史实【答案】D【解析】材

4、料信息说明考古发现和文献记载相互印证,这有利于认定晋国历史,故 D 项正确;A 项叙述正确,但是不能反映材料信息,故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不同的历史记载,故 B 项错误;史学著作带有主观色彩,可信度并一定高,故 C 项错误。4.秦朝的“九卿”分管着国家和皇家的各种事务,例如奉常掌宗庙礼仪,廷尉掌司法审判,少府负责皇帝的生活供应,宗正负责皇帝家族和亲戚等。这从本质上反映了中国古代政体A. 家国同构,皇权至上B. 官员众多,政务繁杂C. 选贤举能,唯才是用D. 职分细化,各负其责【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所学,三公九卿制是秦朝时期的中央官制;材料中所列出的奉常、郎中令、少府、宗正所掌管的宗庙礼仪

5、、宫殿警卫、皇家财政及官府手工业、皇室宗族事务等,表明秦朝将与皇帝及其家族有关的事情上升到国家政治的高度,体现了化国为家、君权至上的特点。A 项符合题意;BD 两项是材料中所反映的现象,不是“本质” ,故排除;C 项反映的是选官制度,与题意无关,故排除。故选 A 项。5.汉书记载:“武帝施主父(注:人名主父偃)之册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 3 -不行黜陟,而藩国自析。 ”据此判断汉武帝时期推行的是A. 郡国并行制B. “推恩令”C. 征辟制D. 察举制【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不行黜陟,而藩国自析”反映的是汉武帝时期的推恩令,把诸侯的封地再进一步划分,以

6、削弱其实力,故 B 项正确;材料中并没有涉及到郡县制的内容信息,故 A 项排除;CD 两项反映的都是选官制度,与材料中削弱诸侯国的势力无关,故排除 CD 项。6.据记载,汉代的郡县长官不必征求朝廷同意就可以处死罪犯。宋代死刑案件必须由州和朝廷审理核定。到明清两代,知州、知府、知县的刑罚权仅剩行使鞭笞。这种变化反映了A. 司法机构逐渐独立B. 中央集权不断加强C. 专制皇权趋于顶峰D. 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内容反映了地方司法权不断削弱,不等同于司法机构的独立,故 A 项错误;从汉代到明清地方司法权的削弱源于中央集权的增强,故 B 项正确;内阁、军机处等机构的出现说明专制

7、皇权趋于顶峰,材料未涉及君主专制的加强,故 C 项错误;材料说明地方享有司法权,不能说明地方政府职能转变,故 D 项错误。故选 B。【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汉代可以处死罪犯。宋代由州和朝廷审理核定。到明清两代,知州、知府、知县的刑罚权仅剩行使鞭笞” ,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汉代到明清中央集权的增强的角度出发,即可排除无关选项,得出正确答案。7.唐太宗时期,大臣建议将征兵年龄从 21 岁提前到 18 岁,虽然相关诰敕经皇帝签署并下发到门下省,但给事中(注:官职)魏征坚决不肯署名,最终诰敕没有颁行。这反映出当时A. 三省六部制加强了君主专制B. 门下省较好地履行了其职责- 4 -

8、C. 给事中负有起草诰敕的职责D. 门下省权力远远超越中书省【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门下省负责政令的审核,材料中魏征坚决不肯署名,是履行门下省职责的体现,故 B 项正确;材料反映了皇权受到了一定的制约,而不是加强,但三省六部制的目的是为了加强皇权。故 A 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A 项;给事中负有审议封驳的职责,排除 C 项;三省互不统属,因此无法进行比较,故 D 项错误。8. 下面是一幅残缺的中国古代“地方机构示意图”, 请依据留存信息,判断该图反映的朝代是( )A. 唐代 B. 宋代 C. 元代 D. 明代【答案】B【解析】掌握图中信息是关键。从图中能发

9、现地方机构中有“路” “州” “县” “知州” “通判”等字样,这些信息告诉我们该图反映的应是宋代地方机构示意图。故答案应选 B。9.宋代掌管“天下兵籍、武官选授及军师卒戍之政令”的中央机构是A. 中书门下B. 政事堂C. 户部D. 枢密院【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宋朝掌管军事的机构是枢密院,故 D 项正确;中书门下是行政机构;政- 5 -事堂是三省长官议事的地方;户部是管理户籍的机构。故 ABC 三者与材料主旨不符合,故排除 ABC 项。10.元朝设置行省时,多人为打破山川地形的自然疆界,如从地理位置上汉中属于南方,其生活习俗与四川类似,不将其划入四川而划入陕西。这种区域规划的主要

10、意图是A. 因俗而治加强君权B. 加强中央集权C. 提高地方行政效率D. 扩大国家疆域【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表明汉中的生活习俗与四川相近却划入陕西,主要是为了防止地方割据,从而加强中央集权,B 项正确;行省制主要涉及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并没有涉及君权的加强,排除 A 项;材料主旨与行政效率无关,排除 C 项;材料体现的是在现有疆域里的行政区划的重新划定,因此不会扩大疆域,故 D 项错误。11.明太祖朱元璋在与群臣分享治国体会时,曾冈政务过多发出了“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三丈犹拥被”的感慨。这一“感慨”的制度性原因是A. 丞相制的废除B. 内阁的设立C. 八股取士的实施D. 军机处的设置

11、【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首诗反映了朱元璋废除丞相后,政务繁忙,故朱元璋感慨的原因是丞相制度废除,故 A 项正确;明成祖时,内阁制度正式形成,故 B 项错误;八股取士是用来禁锢知识分子思想,与题干无关,故 C 项错误;军机处设置是清朝时期,故 D 项错误。点睛: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了宰相制度,自己因此要直接承担繁重的行政事务,这是其感到劳累的直接原因,为此,后来朱元璋设置了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12.清代军机处不设衙门,不颁发关防,不准以军机处的名义独立发文和直接指挥各级军政部,一切重要文件均应以“军机大臣奉上谕军机大臣寄信”等形式下达。据此可知,军机处A. 实际上是清代宰相府- 6 -

12、B. 办事流程严谨且保密C. 仅是皇帝的辅政机构D. 位卑职低但权力较大【答案】C【解析】由材料中“不设衙门,不颁发关防,不准以军机处的名义独立发文和直接指挥各级军政部”“奉上谕”可知军机处只是贯彻皇帝意图的御前机要处,是皇帝的辅政机构,故 AD 错误,C项正确;B 项材料无法体现。13.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的官僚体系中相继出现了“五口通商大臣” (1844 年)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 (1861 年) “驻英法公使” (1877 年)等官职。这反映了清政府A. 完全受到西方列强控制B. 力图树立外交自主形象C. 开始采用西方政治制度D. 逐步适应近代外交形势【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反

13、映的是鸦片战争后列强打开中国大门,清政府为应对对外通商等变化而进行的官职设置和调整。这些官职都与涉外事务有关,因此逐步适应近代外交形势,D 项正确;清政府完全受到西方列强控制是在辛丑条约之后,排除 A 项;从“五口通商” “驻英法公使” ,体现的是清政府为适应列强对中国侵略的加强而做出的调整, 而不是要树立自主的形象,排除 B 项;材料中只涉及到一些机构的设置,而清政府仍然是实行封建专制制度,并没有采用西方的制度,排除 C 项。14.太平天国运动中,与世界资本主义发展潮流相符合的事件是A. 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B. 定都天京,建立政权C. 颁行天朝田亩制度D. 洪仁玕提出资政新篇【答案】D【

14、解析】太平天国运动中颁布资政新篇 ,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符合当时历史潮流,D 正确;A 属于- 7 -宗教组织;B 属于建立政权;C 是太平天国运动土地纲领,均不符合题意。15.1867 年,英国太古洋行上海办事处开始营业,它可以进行“合法”通商贸易的城市是A. 汉口、南京B. 上海、杭州C. 广州、沙市D. 重庆、天津【答案】A【解析】【详解】广州、上海是 1842 年南京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汉口、南京是 1858 年天津条约开开放的通商口岸。天津是 1860 年北京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沙市、重庆、杭州是 1895 年马关条约的内容。故排除 BCD,选 A。16.甲午中日战争后有一份中外日报指

15、出:我们在以前(指洋务运动时期)还讲什么“自强、求富” ,现在别再讲那些门面话了,倒不如直截了当地讲“救亡” 。这表明甲午中日战争A. 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的工业化B. 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C. 增强了中国人的民族危机意识D. 宣告了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的破产【答案】C【解析】【详解】从题中“甲午中日战争后有一份中外日报指出” “倒不如直截了当地讲救亡”可知,甲午中日战争后,有的国人认为我们不应该再讲什么自强、求富,而应该直接谈救亡;这说明国人民族危机意识加强。C 项正确;材料没有强调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近代化的作用,而是突显对民族意识觉醒的作用,排除 A 项;材料强调甲午中日战争对民族意识

16、觉醒起到的作用,而没有反映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的变化,排除 B 项;甲午中日战争中国的战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但这不是材料强调的重点,材料强调的是“救亡” ,故 D 项错误。17.在义和团运动时期,外国人被称为“大毛子” ;信奉天主教、基督教的中国人,被称为“二毛子” ;其他通洋学、懂洋语,以至用洋货者,被称为“三毛子” ,以至“十毛子”等。由此可知,义和团运动A. 缺乏先进的思想武器- 8 -B. 打击了清朝的统治C. 阻止了列强瓜分中国D. 具有盲目的排外性【答案】D【解析】【详解】从材料可得知,义和团运动对于外国及与外国相关的一切事物都持排斥态度,不分其作用是否积极,因此体现了义和团运动

17、具有盲目的排外性,D 项正确;材料强调义和团的盲目排外,而不是强调其失败的原因,故 A 项错误;义和团运动的口号是“扶清灭洋” ,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清政府统治,故 B 项错误;义和团运动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迷梦,使中国没有从半殖民地沦为列强直接统治的殖民地。C 符合史实,但不是材料所要说明的,故 C项错误。18.史学家唐德刚先生认为:“在中国近代史上最可恨的惨剧,莫过于一百年中我们的首都竟三次为敌国占领。 ”其中第二次被占领是A. 鸦片战争时期B.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C. 甲午战争时期D. 八国联军侵华时期【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在中国近代史上” “我们的首都竟三次为敌国占领”并结合所学知

18、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故 B 项正确;八国联军侵华期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故D 项排除;第三次是日本全面侵华时期,日军攻占国民政府的首都南京,故 AC 项排除。19.下列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9 -A. 反抗外来侵略者B. 反抗封建压迫C. 中国社会的近代化D. 向西方学习【答案】A【解析】【详解】三元里抗英斗争是近代中国第一次自发的反抗外来侵略的运动。反割台斗争是反抗日本侵略者的运动。义和团运动是中国近代的一次反帝爱国运动。因此都与反抗外来侵略的主题有关,故 A 项正确;三者都不是反清的斗争,不能体现反抗封建压迫,故 B 项错误;三次运动都与抗击外来侵略有关,而不是强调

19、中国的近代化进程,故 C 项错误;三者都没有学习西方,义和团运动还具有盲目排外性,故 D 项错误。20.黑格尔说:“古希腊人有一部分人知道自己是自由的。 ”在古希腊知道自己自由的这“一部分人”是指A. 妇女B. 外邦人C. 全体公民D. 奴隶【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古希腊的公民享有相应的政治权利,他们是自由的,故 C 项正确;妇女、外邦人、奴隶都被排斥在民主之外,因此并不自由,故排除 ABD 三项。21.古代雅典,在公共节庆表演戏剧的时候,实行“观剧津贴”制度,对陪审法庭的陪审员实行有报酬的陪审员制度,伯里克利时代还对参加公民大会的公民发放津贴。这些制度A. 推动了工商业经济发

20、展B. 确立了雅典的民主政治C. 导致了民主政治的衰落D. 调动了公民参政积极性【答案】D【解析】【详解】古代雅典对参加公共事务甚至观剧的公民都发放津贴,说利于调动公民参政积极性,- 10 -故 D 正确;津贴制度与工商业发展关系不大,A 错误;克利斯提尼改革确立了雅典的民主政治,B 错误;雅典民主政治的衰落的根源是社会经济发展和民主制度的弊端,并非津贴制度,C 错误。22.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说:“环顾我们国家你会发现一切都依照规则和法律的规定而运转。 ”其言论体现A. 人人平等的原则B. 法律保护私有财产C. 法律至上的原则D. 法律调节社会关系【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一切都依照

21、规则和法律的规定而运转” ,结合所学可知,体现的是罗马法律至上的原则,故 C 项正确;“一切都依照规则和法律的规定而运转”无法体现人人平等,也没有涉及法律保护私有财产的信息。故排除 AB 项;“一切都依照规则和法律的规定而运转”强调的是任何事情都要依法,并没有突出体现法律调节社会关系的内容,故 D 项错误。23.1711 年,英国的对法停战法案被上院占据多数的辉格党贵族所阻挠。为此,安妮女王于当年年底一次将 12 名托利党人封为贵族,改变了上院党派力量对比,使英国退出了战争。这说明当时英国A. 国王仍拥有一定权力B. 权利法案遭到破坏C. 上院认真履行立法权D. 国王权力高于议会权力【答案】A

22、【解析】【详解】 “安妮女王于当年年底一次将 12 名托利党人封为贵族,改变了上院党派力量对比”说明国王在议会决断之后仍有一定的权力,也一定程度是体现的英国代议制需要进一步完善,故 A 项正确;权利法案限制了王权,但并不代表权利法案遭到破坏,B 项错误;下议院掌握实权,掌握立法权,C 项错误;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的原则,D项错误。24.在英国逐渐完善代议制民主的过程中,为工业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保障的是- 11 -A. 1660 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B. 1688 年光荣革命C. 1721 年责任制内阁开始形成D. 1832 年议会改革【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

23、解能力。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工业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要求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通过 1832 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大大加强了在议会中的作用,为工业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保障。所以选 D 项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832 议会改革25.下图是一幅讽喻英属北美殖民地独立后时局的漫画。其反映的问题是A. 英国殖民者的武力威胁B. 南北双方矛盾异常尖锐C. 松散的邦联体制使国家面临危机D. 奴隶制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障碍【答案】C【解析】【详解】图中“断蛇”意味着国家是松散的邦联,根据图片中“要么联合,要么死亡”可知各邦不能紧密团结在一起,从而造成国家的统治危机。也体现了

24、建立一个强有力的联邦政府加强中央集权的必要性,故 C 项正确;材料中的“断蛇”的美国自身的问题,与外部的威胁无关,排除 A 项;材料并不能体现南北方间的矛盾,而是整个国家的问题,故排除 B 项;材料中没有奴隶制的相关信息,故无法反映出 D 项的内容,排除 D 项。26.1803 年,美国与法国签订了从法国廉价购买路易斯安那的协议,杰斐逊总统虽喜出望外,但十分不安,因为此举超越总统权限,最终,该协议获得参众两院批准,才得以生效。据此- 12 -可知美国A. 行政权高于立法权B. 总统由国会选举产生C. 国会权力至高无上D. 总统权力受国会制衡【答案】D【解析】材料“总统将协议交予国会并获得参众两

25、院批准,协议才得以生效”说明总统不能单方面和外国缔约,主要是美国实行三权分立,分权制衡的原则,故 D 正确;美国三权分立,制约与平衡,故 A 和 C 错误;美国总统由选民选出,故 B 错误;27.托克维尔认为美国的体制“好像能工巧匠创造的一件只能使发明人成名发财,而落到他人之手就变成一无用处的美丽艺术品” 。作者旨在说明A. 其他国家不具备民主制条件B. 美国民主制度促进经济发展C. 政治制度设计必须符合国情D. 美国民主制度存在明显缺陷【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美国的联邦宪法,落到他人之手就变成一无用处的美丽艺术品” ,说明根据美国宪法规定的民主制度是受美国特定条件制约的,并不是“

26、放之四海”而通行的法律,故 C 项正确;托克维尔强调联邦宪法符合美国国情使美国强大,而非认为其他国家不具备民主条件,A 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到美国民主制度的作用,故 B 项错误;托克维尔认为联邦宪法因国而异,而不是缺陷,故 D 项错误。28.近代某国被称为“各种政体的实验场” ,其最后确立的共和政体被称为“一票共和” 。这个国家是A. 英国B. 法兰斯第三共和国C. 美国D. 德意志帝国【答案】B- 13 -【解析】【详解】根据“各种政体的实验场” “一票共和”可知这个国家是近代的法国。1875 年法国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故 B 项正确;近代英国、德意志帝国确立的是

27、君主立宪政体,排除 AD 项;近代美国共和政体的确立并没有经历“各种政体的实验场” ,也不是通过“一票共和” ,故排除 C 项。29.法国 1875 年宪法明文规定:“总统的每一命令须给部长副署方能有效。 ”该规定的用意主要在于A. 削弱内阁的权力B. 确保总统的行政权的实施C. 限制总统的权力D. 收回总统任免官吏的权力【答案】C【解析】【详解】 “须给部长副署方能有效”说明总统的权力受到限制,故 C 项正确;材料中的做法是针对总统而不是内阁,排除 A 项;材料表明总统权力受限,而不是保证总统的行政权,排除 B 项;总统有任免官吏的权力,但要受到限制,并不是收回,排除 D 项。30.对于德意

28、志帝国的二元制君主立宪制,有人指出:“在维持一个社会系统稳定性的时候,对内涵发展的阻挠必然导致向外延的扩张,对内部改造的回避和拒绝必然导致对外的冒险。”这意在说明德意志帝国的体制A. 留下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隐患B. 巩固国家的统一与完整C. 有利于民主政治进一步发展D. 有利于维持社会的稳定【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对内涵发展的阻挠对内部改造的回避和拒绝”指的是德国虽然建立起君主立宪制的国家,但依然保留了浓厚的封建专制和军国主义色彩,皇帝依然掌握国家大权,因此说德国回避对内部的改造,史实证明这为德国走向了对外扩张的侵略道路留下了隐患。故 A 项正确;德国的体制维护了国家的统治,但与材料主旨

29、不符,排除 B 项;材料强调德国民主政体的局限,因此 C 项的表述与材料的这一主旨无关,排除 C 项;材料并没有体现德国- 14 -民主政体对国内社会稳定起到的作用,排除 D 项。二、材料阅读题:本卷共 3 小题,第 31 题 22 分,第 32 题 8 分,第 33 题 10 分,共计 40 分。31.比较法是历史学习常用的一种重要方法。按要求回答问题:材料一 以图证史图一 图二材料 二图表比较近代英国重大事件 近代德国重大事件- 15 -1640 年,英国爆发革命。1688 年,发生“光荣革命” 。1689 年, 权利法案颁布,开始确立君主立宪制。1721 年,沃波尔主持内阁会议,开创了多

30、数党领袖组阁的先例。1747 年,君主不再行使立法否决权。1864 年至 1870 年,普鲁士先后进行了对丹麦战争、普奥战争、普法战争。1871 年,德意志帝国宣告成立,德意志帝国宪法颁布,规定皇帝任命帝国官吏,并有权签署和公布帝国法律并监督法律的实施,首相主持帝国政府,只对皇帝负责。材料三 文献比较英国历史学家马士认为:“当中国人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使危机加剧的时候,战争果然就来到了;可是它并不是为了维持鸦片贸易而进行的斗争,它不过是一个持续了二十年,并且要决定东方和西方之间应有的国际和商务关系的斗争的开端。 ”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李侃认为:“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既是英国资本主义扩张发展的

31、客观要求,也是英国政府蓄谋已久的政策。以武力打开中国这一广阔的市场,进而掠夺中国的财富,成为其扩张政策的重要目标。中国禁烟成为英国政府发动侵华战争的借口。 ”中国近代史:18401919(1)材料一是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两幅疆域图,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其分别属于哪一朝代,并说明判断的依据。 (要求:至少两条及以上的依据)(2)根据材料二说明英、德两国近代政治制度形成的不同道路,并结合所学从权力分配的角度比较两国政治制度的不同。(3)根据材料三分别概括马士和李侃关于鸦片战争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知识你同意哪一观点,并说明理由。【答案】 (1)图一:西周,理由:地方实行分封制,都城在镐京。图二:秦朝,理

32、由:地方实行郡县制,都城在咸阳,北部有匈奴,有长城。(2)不同道路: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和渐进性政治改革,确立君主立宪制;德意志帝国通过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完成国家统一,确立君主立宪制。不同:英国国王“统而不治” ;首相及内阁拥有最高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议会掌握立法- 16 -权。德意志帝国皇帝掌握国家最高权力;议会权力较小并受到皇帝控制;首相对皇帝而不对议会负责。(3)马士:中国的禁烟运动损害了英国的利益,同时这场战争为了打破中国对对外贸易的限制(或闭关锁国政策) 。李侃: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在于其资本主义发展扩张的客观要求,禁烟运动只是借口。同意李侃的观点,英国进行了工业革命,急于开拓

33、海外市场和掠夺原料,不断对外扩展,这才是这场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而马士的观点抹杀了战争的侵略性质。【解析】【详解】 (1)根据图一都城在“镐京”以及分封的诸侯国,可得出这是西周。根据图二地方实行郡县制,都城在咸阳,匈奴,有长城等信息可得出这是秦朝。判断的依据主要是根据都城以及推行的相关制度。(2)道路:根据材料“1640 年,英国爆发革命。1688 年,发生“光荣革命” 。 权利法案颁布”等信息,可知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及改革的方式确立。根据材料“普鲁士先后进行了对丹麦战争、普奥战争、普法战争。 ”可知德国通过王朝战争的方式确立。权力分配:结合所学,英国推行的是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实行责任内阁制

34、,国王统而不治。而德国推行的是二元制君主立宪制,结合德国政体的内容和特点回答。(3)观点:根据材料“当中国人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使危机加剧的时候” ,马士认为鸦片战争是由于中国对英国贩卖鸦片进行施压,损害了英国利益而导致的。根据材料“既是英国资本主义扩张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英国政府蓄谋已久的政策。 ”得出李侃认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在于其资本主义发展扩张的客观要求,禁烟运动只是借口。论述:结合所学可知,李侃的观点更符合事实,论述时主要联系资本主义发展的扩张性特点以及英国开展工业革命要求对外扩张的史实回答。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南北朝以来,选官中的才学标准问题,在经历一段时间的门

35、第本位之后被重新提出来。于是,汉代的察举制重受重视,并产生了一些新制度的萌芽,举明经逐渐取代举孝廉。隋唐建立后,随着大一统的重建和中央集权的需要,选官原则中的才学标准不断被强调。隋炀帝时设进士科,突破由贵族垄断经学的限制。但是才学取代门第,是一个漫长历史过程,这一过程要到宋朝才基本完成。吴宗国中国古代官僚政治研究根据材料,概括并说明该学者从哪些角度描述科举制。- 17 -【答案】描述:从产生和发展看,科举制是对察举制的发展和创新,其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从内容和标准看,科举制采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主要有进士科、明经科等,强调以才学取士;从其目的看,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36、打破了门阀士族垄断政权的局面。【解析】【详解】材料“汉代的察举制重受重视,并产生了一些新制度的萌芽”体现了从发展的角度描述;材料“选官原则中的才学标准不断被强调。 ”体现了内容与标准的角度描述;材料“随着大一统的重建和中央集权的需要” “突破由贵族垄断经学的限制”体现了从目的的角度描述。33.法律的制定和实施推动历史的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十二铜表法以及其他的法律规范仅仅适用于罗马公民,故称市民法(注:即公民法)随着罗马对外扩张以及国际交往和商业的发展,罗马公民同外邦人和被征服地区居民在法律上的矛盾和纠纷日益增多逐渐形成了万民法,万民法实际上是罗马统治范围内的国际法。吴于廑、齐世荣

37、主编世界史古代史编材料二 宪政主义、联邦主义和有限政府(限制政府权力)在欧洲倒不是新颖的思想,它们溯自中世纪美国革命使这些思想变成进步的思想。美国的影响为欧洲的发展势力增添了力量,使启蒙运动后期的思想变得更加民主。合众国取代英国,成为先进思想家的模范国家。【美】帕尔默现代世界史(1)根据材料一,指出古罗马法经历怎样的发展,并分析其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独立后初期美国如何实践“宪政主义、联邦主义和有限政府”的?并分析这些实践产生的积极影响。【答案】 (1)发展:从公民法到万民法;适用范围从只适用于罗马公民发展到罗马帝国统治范围内各族人民。原因:罗马对外扩张导致罗马公民同外邦人

38、和被征服地区居民之间的各种矛盾尖锐,为了调节罗马人与被征服民族的关系。(2)实践:制定宪法(1787 年宪法) ,确立宪法的最高权威。积极影响:美国成为了一个实行联邦制的总统制共和国;保证了美国的长治久安,促进美国- 18 -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其他国家的政治制度的建立产生深远影响。【解析】【详解】 (1)根据材料“规范仅仅适用于罗马公民” “ 逐渐形成了万民法”可得出罗马法的发展体现了从公民法到万民法的发展过程。原因:根据材料“随着罗马对外扩张以及国际交往和商业的发展,罗马公民同外邦人和被征服地区居民在法律上的矛盾和纠纷日益增多”可概括得出原因。(2)根据所学可知, “宪政主义、联邦主义和有限政府”都在美国 1787 年宪法中得到体现,因此美国通过制定宪法严实践“宪政主义、联邦主义和有限政府” 。影响:根据材料“美国的影响为欧洲的发展势力增添了力” “ 成为先进思想家的模范国家。 ”结合美国 1787 年宪法的影响回答即可。- 19 -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