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三国演义曹操献刀(时间:40 分钟 满分:55 分)一、基础巩固(12 分,每小题 3 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欲乘间图之(动词,图谋,谋取)虽死不恨(动词,怨恨)B此吾所以哭也(表结果的连词)今日老夫贱降(古人对自己生日的谦称)C此贼合死(应当)直至后院中审究(审问,审讯)D被罪之人(蒙受,遭遇)安肯干休(怎么)解析:A 项, “恨” ,遗憾;B 项, “所以” ,的原因;C 项, “审” ,仔细。答案:D2下列各句中,与其他三项句式特点不同的一项是( )A恐董卓见疑 B丞相何在C将欲何往 D孟德何为解析:A 项为被动句,其他三项均为宾语前置句。答案:A3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林业扶贫的优势在于充分利用林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大力发展油茶、核桃等木本油料产业,是破解山区贫困人口脱贫难题的重要途径。B成立陆军领导机构、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是中国军队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彰显了一个走向复兴的大国实现强军梦的决心。C俄罗斯在克里米亚的行动引发的地区危机已经持续两年多。其间,俄罗斯处于经济趋向衰退、被西方大国集体敌视、在国际道义上陷于孤立。D韩国统一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为应对朝鲜进行核试验和以弹道导弹技术进行发射的行动,韩国政府即日起决定全面中断开城工业园区的运转。解析:A 项,偷换主语,应在“是破解”前加“这” 。C 项,成分残缺,
3、 “处于”后缺宾语中心语,可在句末加“的尴尬境地” 。D 项,语序不当,应将“决定”提到“即日起”前面。答案:B4下列各句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 “抱歉打扰您了!我想跟您垂询一下如何解压,尽快消除心理阴影的问题。 ”记- 2 -者小王采访心理学家张教授。B银行营业厅服务员对张小明说:“你想干什么?”张小明来到银行营业厅,正选择要到哪个窗口办业务。C “不要两句话说不到一块,就动刀动枪的。 ”中国政府发言人在新闻发布会上针对解决地区间矛盾问题时表达自己的意见。D “好吧,既然诸位如此客气,那么这件事就由老朽做主了!”某大学工会讨论高龄退休干部活动方案时,75 岁高龄的前院长刘伟说。 解析:“老
4、朽”是老人自谦之词,符合语境。A 项, “垂询”中的“垂”为敬语,多用于尊称长辈、上级对自己的行动的询问,不合语境。B 项,不符合说话者的身份及所处的场合,可改为“我能帮助您吗,先生?” 。C 项,语体色彩不得体, “不要两句话说不到一块,就动刀动枪的”是口语化的表达,不适合用于新闻发布会这种正式场合。答案:D二、阅读鉴赏(33 分)(一)课内阅读(19 分)阅读课文“且说曹操逃出城外,飞奔谯郡。操卓原来一路人” ,完成 58 题。5曹操为何对吕伯奢家起疑心?(5 分)答:_答案:逃亡途中如惊弓之鸟,对什么事都比较敏感。吕伯奢及其家人的行动也确实叫人怀疑。文中交代,吕伯奢起身入内,良久乃出,说
5、要去西村沽酒,便骑驴匆匆而去,这是一可疑之处。庄后有磨刀之声,引得曹操与陈宫前去窃听,这是二可疑之处。二人听得“缚而杀之,何如” ,认为担心成为现实,这是三可疑之处。6陈宫对曹操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 分)答:_答案:一开始,陈宫听了曹操的慷慨陈词后,愿舍弃官职随曹操而逃。后来,曹操错杀吕伯奢一家后,陈宫默然,认为他是个“狼心之徒” 。7举例说明文中表现了曹操怎样的性格特点。(5 分)答:_- 3 -_答案:被陈宫俘后的一席话,表现了曹操英雄的一面、识大体的一面。杀吕伯奢一家,突出表现了他的奸诈多疑、凶狠残忍的性格特点。8假如你是曹操,离开庄子时遇上了打酒回来的吕伯奢,你准备怎样做?(5
6、 分)答:_答案:(示例)(1)跟曹操一样,杀掉吕伯奢,否则大志难图;(2)跟吕伯奢说明真相,投案自首,否则终生会受良心谴责;(3)骗过吕伯奢,逃往他处。(二)课外阅读(14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911 题。青梅煮酒论英雄玄德也防曹操谋害,就下处后园种菜,亲自浇灌,以为韬晦之计。关、张二人曰:“兄不留心天下大事,而学小人之事,何也?”玄德曰:“此非二弟所知也。 ”二人乃不复言。一日,关、张不在,玄德正在后园浇菜,许褚、张辽引数十人入园中曰:“丞相有命,请使君便行。 ”玄德惊问曰:“有甚紧事?”许褚曰:“不知。只教我来相请。 ”玄德只得随二人入府见操。操笑曰:“在家做得好大事!” 得玄德面
7、如土色。操执玄德手,直至后园,曰:“玄德学圃不易!”玄德方才放心,答曰:“无事消遣耳。 ”操曰:“适见枝头梅子青青,忽感去年征张绣时,道上缺水,将士皆渴;吾心生一计,以鞭虚指曰:前面有梅林。军士闻之,口皆生唾,由是不渴。今见此梅,不可不赏。又值煮酒正熟,故邀使君小亭一会。 ”玄德心神方定。随至小亭,已设樽俎:盘置青梅,一樽煮酒。二人对坐,开怀畅饮。酒至半酣,忽阴云漠漠,骤雨将至。从人遥指天外龙挂,操与玄德凭栏观之。操曰:“使君知龙之变化否?”玄德曰:“未知其详。 ”操曰:“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
8、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玄德久历四方,必知当世英雄。请试指言之。 ”玄德曰:“备肉眼安识英雄?”操曰:“休得过谦。 ”玄德曰:“备叨恩庇,得仕于朝。天下英雄,实有未知。 ”操曰:“既不识其面,亦闻其名。 ”玄德曰:“淮南袁术,兵粮足备,可为英雄?”操笑曰:“冢中枯骨,吾早晚必擒之!”玄德曰:“河北袁绍,四世三公,门多故吏;今虎踞冀州之地,部下能事者极多,可为英雄?”操笑曰:“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 ”玄德曰:“有一人名称八俊,威镇九州刘景升可为英雄?”操曰:“刘表虚名无实,非英雄也。 ”玄德曰:“有一人血气方刚,江东领袖孙伯符乃英雄也。 ”操曰
9、:“孙策藉父之名,非英雄也。 ”玄德曰:- 4 -“益州刘季玉,可为英雄乎?”操曰:“刘璋虽系宗室,乃守户之犬耳,何足为英雄!”玄德曰:“如张绣、张鲁、韩遂等辈皆何如?”操鼓掌大笑曰:“此等碌碌小人,何足挂齿!”玄德曰:“舍此之外,备实不知。 ”操曰:“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玄德曰:“谁能当之?”操以手指玄德,后自指,曰:“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玄德闻言,吃了一惊,手中所执匙箸,不觉落于地下。时正值大雨将至,雷声大作。玄德乃从容俯首拾箸曰:“一震之威,乃至于此。 ”操笑曰:“丈夫亦畏雷乎?”玄德曰:“圣人迅雷风烈必变,安得不畏?”将闻言失箸缘
10、故,轻轻掩饰过了。操遂不疑玄德。后人有诗赞曰:勉从虎穴暂趋身,说破英雄惊杀人。巧借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天雨方住,见两个人撞入后园,手提宝剑,突至亭前,左右拦挡不住。操视之,乃关、张二人也。原来二人从城外射箭方回,听得玄德被许褚、张辽请将去了,慌忙来相府打听;闻说在后园,只恐有失,故冲突而入。却见玄德与操对坐饮酒。二人按剑而立。操问二人何来。云长曰:“听知丞相和兄饮酒,特来舞剑,以助一笑。 ”操笑曰:“此非鸿门会 ,安用项庄、项伯乎?”玄德亦笑。操命:“取酒与二樊哙压惊。 ”关、张拜谢。须臾席散,玄德辞操而归。云长曰:“险些惊杀我两个!”玄德以落筯事说与关、张。关、张问是何意。玄德曰:“
11、吾之学圃,正欲使操知我无大志;不意操竟指我为英雄,我故失惊落箸。又恐操生疑,故借惧雷以掩饰之耳。 ”关、张曰:“兄真高见!”(节选自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曹操煮酒论英雄 关公赚城斩车胄)9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关、张二人撞入后园,是因为他们看穿了曹操的居心所在,认为这是一场鸿门宴。B对于玄德亲自在后园种菜一事,关、张二人始终不能理解。C写曹操对于关、张二人莽撞进入后园的行为,没有怪罪,旨在表现英雄的大度。D小说情节扣人心弦,方寸之间,展现出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让人感知人物的特点。解析:A 项, “看穿”错误;B 项, “始终”错误;C 项, “旨在表现英雄
12、的大度”错误,这不是作者的主要目的。答案:D10 “后园学圃”和“惊落匙箸”两个事件表现了刘备什么样的性格特点?(5 分)答:_答案:有远见,有计策,易慌乱但机智、从容。11关羽、张飞携剑入相府,曹操见了笑曰:“此非鸿门会 ,安用项庄、项伯乎?”又命:“取酒与二樊哙压惊。 ”这两句话在刻画曹操这个人物上有什么作用?(6 分)- 5 -答:_答案:曹操对刘氏弟兄的情义看得很透彻,预示着刘备的韬晦之计只可能瞒过一时,如不早逃脱,终将会被彻底识破,从侧面写出了曹操识人之准及机智善变。三、语言表达(10 分)12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4 分)对于大部分考生来说,
13、 “后高考时代”不仅仅要守株待“分” ,还应静心规划未来的人生,这样就能创造出精彩的人生。如果金榜题名了,自己要选择什么样的专业,报考什么样的院校,如何安排自己的大学生活;如果落榜了,不是选择复读就是直接参加工作。所有这些,都可以在这段时间内考虑和安排,以避免分数出来之后耽误自己的志愿选择。这样不一定能创造出精彩的人生。_答案:如果落榜了不一定就是复读和直接参加工作两种选择。不一定会耽误自己的志愿选择。1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20 个字。(6 分)陈寿的三国志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和无名氏的三国志平话都在评述三国的故事,_。这不仅因为它们各有不同的哲学深度和时代精神,更是因为它们代表了三种不同的“叙述人口吻”:陈寿用的是史臣的口吻,_,无名氏用的是说书艺人的口吻。近代以来, “各位看官” “却说” “且说”等这些用于作者自白的陈词套语渐被丢弃,汉语小说作者那类传统的说者形象开始退出叙事舞台,正如人们常提及的:现代小说史最引人注目的事件,就是作者的隐退。_,这几乎成了当代小说家不约而同遵守的一个规则。答:_答案:但谁也不会否认它们是三本截然不同的书罗贯中用的是文人小说家的口吻隐藏起自己的说者形象- 6 -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