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9 ,大小:2.03MB ,
资源ID:1205914      下载积分:2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120591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江西省分宜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doc)为本站会员(赵齐羽)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江西省分宜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doc

1、- 1 -分宜中学 2018-2019 学年度下学期高二第一次段考历 史 试 卷一、单选题1、左传宣公三年记载: “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问鼎”故事。这揭示了( ) A.统治中心不断变化 B.中原文明有所扩展C.家国同构理念形成 D.周朝维系分封等级2、春秋时期,“五霸争长”需要得到周天子的认可,被赐予“伯”称号的诸侯方可成为诸侯之长。“三家分晋”“田氏代齐”这样的重大事件也需要得到周天子的正式认可。这说明当时( )A. “天下一家”的观念成为共识 B.周王室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C.分封制得到诸侯的严格遵守 D.诸侯争霸强化了宗法制3、从血缘意义上说,受到

2、祭祀的祖先应该是本族群的直系先祖。然而春秋以后,人们在祭祀祖先时,祖先已不单纯具有血缘上的意义。如出身于“夷狄”地区的舜与周文王,因为他们的观念和行为合乎“中国”的规范,也成为公认的圣人,受到人们的祭祀。这一变化( )A.反映了宗法制遭到破坏 B.推动了礼乐制度的世俗化C.有助于华夏民族的发展 D.加速了王权与族权的分离4、西周初年,武王之弟康叔受封于殷商旧地,建立卫国,管理殷民七族;周公之子伯禽受封于奄国故地,建立鲁国,管辖殷民六族;成王弟叔虞受封于唐国故地,统治夏墟。这一举措的目的是( )A.防止宗族内部产生利益纠纷 B.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巩固统治C. 联合旧贵族扩大统治基础 D.促进民族交

3、流与文化认可5、 “这是一个层层重叠着的权力金字塔,每个贵族都分享着一部分权力,王奈何不得侯,侯也奈何不德公,一直到士,都是如此。他们在一定的范围内,各层有各层的政权,所以我们可以说大夫和士也是握有政权的统治者的一部分。”这说明西周( )A.宗法制和分封制互为表里B. 统治权按范围分层次划分C. 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 D.统治阶层维护所有人的利益6、 “王”字三横代表天道、地道、人道,一竖代表能同时通达三者。也就是说,天下的一切都属于王,所以“王,天下所归往也”。下列关于“王”的说法错误的是( )A.王权制度在夏朝创建B.在“皇帝“出现之前,是最高统治者的专称C.王权起源于父权社会D.神权

4、与王权分离7、下列对夏商早期政治文化特点的表述不正确 ( )A.“家天下“取代“公天下“B.宗族关系是基本的政治关系- 2 -C.采取民主的方式推举国家最高掌权者D.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世袭8、秦朝的工律规定,“为器同物者,其小大、短长、广夹(狭)亦必等”,还规定由官府有关机构校正衡器的权、斗桶和升,且至少每年应当校正一次。这些规定( )A.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B.体现对商业活动的重视C.有利于各地区经济交流 D.标志统一国内市场形成9、 从铁农具出土的分布范围看,春秋早期仅在西北和河南西部的秦、虢等国发现,中晚期已遍布周、郑、秦、燕、齐、鲁、吴、越、楚等国,尤以南方出土为多。这说明此时期( )

5、A.区域位置影响农业发展 B.兼并战争南移趋势明显C.冶铸技术取得巨大进步 D.铁犁牛耕得到普遍推广10、战国时期,诸侯国先后推行“授田制”,不再把土地分封给卿大夫贵族,而是直接分配给奴隶和农民耕种,或赏给有军功的贵族。这一制度有利于( )A.推广精耕细作 B.推动社会转型C.抑制土地兼并 D.改变地租形式11、公元前 580 年,晋大夫郤至公然与周王室争鄇(侯)田,争执到晋侯那里。郤至说,鄇田所在的温邑是自己的“故地”;天子使者以温邑先后赐封的变化进行反驳,最后取得了晋侯支持,承认鄇田属“王室之邑”。该事件表明( )A.井田制已经被土地私有制所取代B.国有土地的面积不断缩小C.周王对全国土地

6、的支配权遭破坏D.晋侯主张维护土地国有制12、商代甲骨文中出现蚕、帛、丝、桑等字(如图),并由此辟生出从“桑”、从“糸”等与蚕丝有关的文字 100 多个。从中可以得出的认识是商代( )A.种桑养蚕现象开始出现 B.丝、帛等成为主要衣料C.丝织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D.丝织业成为重要的手工业部门13、为了优待官员,西晋开始实行占田制, 官员按品占田, 一品五十顷, 以五顷为差等降。至九品十顷,至明废除。这种占田制( )A.不利于对官员的等级化管理B.杜绝了官员的贪污腐败C.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土地兼并D.激发了官员的工作热情- 3 -14、中国人很早就发明了餐叉,甘肃武威齐家文化遗址和河南郑州二里岗商

7、代遗址都出土过骨质三齿餐叉。“三礼”中也记有一种“毕”的礼器,就是用叉取祭肉。但从汉代以后,筷子的地位渐渐取代了餐叉,餐叉基本被淘汰出了中国餐桌。发生此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传统饮食结构变为粮食为主,肉食为辅B.筷子实现了人们对食物精加工的需求C.古代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D.礼乐制度在汉代以后日益瓦解15、有学者认为井田制“必须实行于浅耕农业时代,以浅耕农业,不至因用力多寡而影响收获量的悬殊。若在精耕时代,则沟洫灌溉之利及用力多寡皆足以影响收获的丰歉”。提出这种观点的理由是 ( )A.井田制是一种国有土地制度B.井田授予各级贵族世代享用C.农民缺乏耕作公田的积极性D.铁犁牛耕促进了公田

8、的开垦16、战国策记载:“夫存韩安魏而利天下,此亦王之大时已。通韩之上党于共、莫,使道已通,因而关之,出入者赋之共有其赋,足以富国。”这体现了当时( )A.商业税收是国家的主要财政来源 B.关税收入对于诸侯国的重要性C.交通便利使韩魏间商业活动频繁 D.长途贩运促使了商业获利丰厚17、战国秦汉铁器制造渐成大业,是获利丰厚的行业之一,同样获利丰厚的还有一些经营畜牧业的大商家。能够说明这一变化的是( )A.争霸战争促进经济交流B.手工业发展推动商业繁荣C.重农抑商政策尚未执行D.耕作方法出现革命性变化18、春秋战国时期,有思想家认为天地固然是化育万物之本,如果万物不经君主、圣人整治梳理,只能以散漫

9、的形式存在,只有经过君主、圣人之功,万物,特别是人类,才能各得其所,井然有序。这一认识( )A.是诸子学说趋向统一的体现B.表明儒家思想得到了普遍认同C.为专制制度提供了有力的支持D.意味着“百家争鸣”的基本结束19、 春秋战国时期,人才流动十分频繁,如:孙武,齐国人,后为吴国将军;荀子赵国人,游学于齐国,三任“稷下学宫”“祭酒”;商鞅,卫国人,西人秦国,行变法令,相秦十年;李斯,楚国人,为秦国廷尉、丞相。材料表明,当时的人才流动( )A.促使诸侯争霸局面形成B.促使“百家争鸣”现象出现C.推动了列国变法运动的开展D.加速了社会转型20、殷人凡遇征战、田猎、疾病、行止等等,都要求于神,以测吉凶

10、祸福。周人认为天之好恶与人之好恶一致,天命与人事息息相通。春秋时期,“天”已经开始从超验的神的地位下降到了现实世界。这些变化表明春秋时期( )- 4 -A.政治制度中的神权色彩消失B.儒家天命观思想影响很深远C.天人关系的重心发生了变化D.出现贵贱、主从的人伦关系21、淮南子记载,“孔子、墨子皆修先圣之术,通六艺(即六经:诗、书、易、礼、乐、春秋)之论”。该记载认为儒、墨两家( )A.注重传承传统文化B.把六艺看作先圣之术的精华C.主张维护礼乐制度D.要求地主阶级重视先圣修养22、春秋战国时期,士不但大最增多,而且大规模的自由流动,并形成自由结社、讲学的盛况,他们不再投奔王室或诸侯的采邑。这主

11、要反映了当时( )A.教育和文化逐渐下移B.“百家争鸣“局而正式形成C.知识分子超脱于现实D.封建土地私有制开始出现23、天人关系问题上,孔子重人事,轻鬼神;庄子最早提出“天人合一”:荀子主张“制天命而用之”;墨子提出人定胜天的“非命”观点。这表明当时( )A.百家争鸣局面开始出现 B.人的主体意识增强C.思想合流趋势愈加明显 D.唯物思想初步形成24、春秋战国时期,鲁国尚儒学,是儒学的发展基地;齐地学术较为庞杂,阴阳五行学、道家之学、儒学都相当发达;楚国道家与辞赋最具特色; 三晋以法家与游说之士为盛;秦地主要接受三晋学术。材料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文化发展的显著特点是( )A.思辨性和矛盾性

12、 B.反映地主阶级政治诉求C.地域性和包容性 D.以富国强兵为主要内容25、“夏礼吾能言之,杞(夏禹后裔的封国)不足征(通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这说明孔子( )A.熟悉夏商礼制 B.感叹杞宋衰落C.重视文献记载 D.重建礼法规范二、非选择题(共 50 分)26.(19 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材料二 不尚贤,使民不争大道废,存仁义法令滋章,盗贼多有。故圣人曰: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材料三 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刑者,民之所恶也。故圣人陈其所畏

13、以楚其衰,设其所恶以防其奸,是以国安而暴乱不起。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材料四 胡锦涛强调“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1)分别概括材料一、二、三所提出主张的核心。以上材料都围绕一个什么中心主题?(2)上面哪种主张在春秋战国时期最受统治者推崇?为什么?- 5 -(3)材料一中的“德治”与我们今天的“德治”有何本质不同?27.(16 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 鲁班复姓公输,名般,出生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工匠世家,因他是鲁国人,故称鲁班。墨子礼记孟子等先秦典籍,对鲁班的事迹都有记载,如鲁班为楚国造云梯、钩强等武器,发明和制作了铲、钻、曲尺等工具。汉代以来,鲁班的事迹广为

14、流传,出现了许多赋有民族、地域色彩的民间传说,鲁班文化由此衍生,影响深远。鲁班从行业祖师爷成为建筑行业之神,很多神奇瑰丽的建筑附会传说成为鲁班的手笔。宋元以来,在全国许多地方建有堂庙,供奉鲁班神像,祭祀鲁班。这些地方被称为鲁班殿,又叫祖师殿。大凡行会议事,订立行规,商讨工价、师傅收徒等,都在祖师殿举行。明代成书的民间工匠业务用书,被命名为鲁班经,流传至今。摘编自孙中原鲁班文化研究的意义从四库全书看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鲁班在春秋战国时期成为巧匠的历史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鲁班文化的精神内涵并简析鲁班文化的影响。28.(15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中国古代改

15、革家,重法者不在少数,他们所描绘和实践的“法治中国”是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材料一 民本,法也。故善治者,塞民以法,而名地作矣。国之乱也,非其法乱也,非法不用也。国皆有法,而无使法必行之法。故善治者,刑不善而不赏善,故不刑而民善。不刑而民善,刑重也。刑重者,民不敢犯,故无刑也。而民莫敢为非,是一国皆善也,故不赏善而民善。 商君书画策 材料二 盖君子之为政,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如其不能立法,而欲人人悦之,则日亦不足矣。使周公知为政,则宜立学校之法于天下矣;不知立学校而徒能劳身以待天下之士,则不唯力有所不足,而势亦有所不得也。 王安石周公 请回答:(1)材料一中商

16、鞅认为“善治者”的治国方略是什么?这对商鞅变法的结果产生了什么影响?- 6 -(2)据材料二,概括回答王安石认为实现“天下治”的方略是什么?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法治”效果的主要因素。- 7 -二、材料题(19+16+15=50 分)26.答案:1.材料一主张用德和礼。材料二主张无为而治。材料三主张严刑重罚。中心:如何治理国家(8 分)2.材料三。因为春秋战国诸侯争霸,社会动荡,严刑重罚适合新兴地主阶级的需要(5 分)3.前者代表奴隶主阶级的利益,为奴隶主阶级利益服务。后者代表广大人民利益,为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服务。(6 分)27.答案:1.历史背景:春秋战国时期战

17、争频繁;手工业有一定的发展;各地区文化间的交流。(6 分)2.鲁班文化的精神内涵:重视创新、精益求精、注重实践、敬业专注。(4 分)影响:推动中国手工业的发展;有利于行业规范的建立;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促进各民族各地区的交流。(6 分)28.答案:1.厉行法治,严刑峻法;(2 分)影响:维护了社会秩序,巩固了政权;但严刑酷法也激化了社会矛盾。(4 分)2.立善法(2 分)3.主要因素:法律能否严格执行;是否重视教育,培养人才;法律是否顺应时势,兼顾多方利益。(7 分)- 8 -分宜中学 2018-2019 学年度下学期高二第一次段考历 史 答 案二、材料题(19+16+15=50

18、分)26.1.材料一主张用德和礼。材料二主张无为而治。材料三主张严刑重罚。中心:如何治理国家(8 分)2.材料三。因为春秋战国诸侯争霸,社会动荡,严刑重罚适合新兴地主阶级的需要(5 分)3.前者代表奴隶主阶级的利益,为奴隶主阶级利益服务。后者代表广大人民利益,为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服务。(6 分)27.1.历史背景:春秋战国时期战争频繁;手工业有一定的发展;各地区文化间的交流。(6 分)2.鲁班文化的精神内涵:重视创新、精益求精、注重实践、敬业专注。(4 分)影响:推动中国手工业的发展;有利于行业规范的建立;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促进各民族各地区的交流。(6 分)28.1.厉行法治,严刑峻法;(2 分)影响:维护了社会秩序,巩固了政权;但严刑酷法也激化了社会矛盾。(4 分)2.立善法(2 分)3.主要因素:法律能否严格执行;是否重视教育,培养人才;法律是否顺应时势,兼顾多方利益。(7 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答案 D A C B B D C C A B C C C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答案 C C B D C D C A A B C D- 9 -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