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19 届高三历史易错点特训(4)1、国语有载春秋时“重耳拜土”的故事:公子重耳(晋文公)曾流亡卫国,向老农乞食,老农举起土块给他,重耳大怒,随从却认为这是上天的恩赐,重耳听后立即叩头拜谢,领受泥土而去。这则故事可以印证( )A.封邦建国观念根深蒂固 B.井田制度仍然影响深远C.统治者敬畏土地与农民 D.重农思想已经初步萌芽2、黍和稷为同一类作物,黏性的叫黍,不年的称稷。商代甲骨文中黍字出现 300 多次, 稷字出现 40 次;周代诗经中提到谷物最多的也是黍和稷,分别达到 28 次和 10 次。由此,可能作出的判断是( )A.古代中国是世界上农业产生最早的地区 B.甲骨文是研究精耕细作农业
2、的重要资料 C.诗经记载次数减少反映了井田制衰败 D.黍和稷是商周时期非常重要的粮食作物 3、西汉后期至东汉,虽然农村受到高利贷盘剥和天灾人祸等影响,农民的处境不断恶化,但是占有一定土地的自耕农,在全国人口中仍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当时( )A.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B.统治者“无为面治”C.铁犁牛耕的逐步推广 D.商品经济的靠物发展4、西汉后期至东汉,虽然农村受到高利贷盘剥和天灾人祸等影响,农民的处境不断恶化,但是占有一定土地的自耕农,在全国人口中仍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当时( )A. 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B. 统治者“无为而治”C. 铁犁牛耕的逐步
3、推广 D. 商品经济的蓬勃发展5、唐大中九年,卢求在成都记序中对扬州、益州进行了比较:“大凡今之推名镇为天下第一者,曰扬、益,以扬为首,盖声势也。人物繁盛,悉皆土著,江山之秀,罗锦之丽,管弦歌舞之多,伎巧百工之富,其人勇且让,其地腴以善熟,较其要妙,扬不足以侔其半。”下列与“其”繁盛密切相关的是( )A.大运河的开通 B.南诏的影响 C.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D.都江堰的作用6、史记平准书记载:“及至秦,中一国之币为三等。黄金以溢为名,为上币;铜钱识曰半两,重如其文,为下币;而珠玉、龟贝、银锡之属为器饰宝藏,不为币。”汉书食2货志记载为“秦兼天下,币为二等。”1975 年湖北出土的睡虎地秦简金布
4、律则提到“金、布、钱”三等币制。这表明( )A.汉书的记载比史记的记载更可信B.研究历史需要运用多种史料进行互证C.文献资料比考古发现更接近历史真相D.历史文献因其年代久远均变得不可信7、全唐文中共计出现 22 条“罢市”的记载,有 21 条表示重要人物逝世,百姓悲痛,仅1 条与经济利益有关。北宋时期,因经济受损而罢市的记载在史书中屡见不鲜。这反映出唐宋之际。( )A.市民阶级逐渐形成 B.拜金逐利之风盛行C.重农抑商政策强化 D.史学思想发生变化8、北宋末年的鸡肋编记载,“颍昌府(今河南许昌)城东北门内多蔬圃,俗呼香菜门”。南宋时,临安有谚语说:“东门菜,西门水,南门柴,北门米”“盖东门绝无
5、居民,弥望皆菜园”。这反映宋代( )A.跨区域贸易得到长足发展 B.农业生产区域化日益突出C.农产品的商品化特征加强 D.全国经济重心发生了改变9、元朝人陈高有中华诗云:炎方有撞树,衣被代蚕桑。”清朝人亦认为“利视丝盖百倍焉 “木棉收千株,八口不忧贫”。这些说法表明元清时期( )A.棉纺织业已基本取代丝织业 B.民众生活与市场联系日趋密切C.商品经济基本取代了自然经济 D.种植棉花能获取较高经济利益10、被誉为“山西紫禁城”和“华夏第一宅”的晋中王家大院,包含三大建筑群,共有大小院落 123 座,房屋 1118 间,面积共 45000 平方米。太原王氏是明清时期著名的晋商,“以商贾兴,以官宦显
6、”,在晋商做官发财之后,大兴土木。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民间丰富的建筑文化的要求 .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 C.“买房置地”社会风气使然 D.农业经济的商品化的制约11、唐代长安实行整齐划一的坊市制。宋代汴京桑家瓦子(戏场)有大小勾栏 50 余座,最大的可容纳数千人。纵贯南北的御街两侧,酒楼、茶馆、商店、香药铺等鳞次栉比,常常营业到三更,御街成为主要的商业街。这说明宋代( )A.主要城市已经不再是政治中心 B.区域经济发展的多样性日益突出3C.城市格局和功能发生重大演变 D.工商业市镇在沿海沿江地区兴起12、清政府规定, “严禁商民船只私自出海,有将一切粮食货物交逆贼贸易者不论
7、军民,俱行奏闻处斩” 。这一规定的影响是()A.杜绝倭寇对沿海的掠夺 B.促进了农业经济的恢复C.加快了统一台湾的进程 D.阻碍了对外贸易的发展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漕运是关系中国古代王朝兴衰的重要因素,是王朝权力中心得以生存和运行的物质输送线和生命线。漕运线路方向一直处于变化之中。秦汉时期,漕粮通过黄河、渭河由东向西运抵长安。唐代,朝廷逐渐把漕运重点放在南方。唐宋期间,漕运逐渐转变为由东南而西北。元、明、清三朝,漕运则转变为南北方向,由南而至北。元代海运、河运并行,以海运为主,明永乐十三年(1415)后,重开会通河,依托京杭大运河,停止海运,由于运河淤塞,1901 年清政府废
8、止漕运。摘编于吴琦中国古代漕运空间变动的历史意义材料二 新航路开辟后,英国、荷兰等国为发展海上贸易,开始在北大西洋的高纬度地区寻找通往亚洲的航路。1497 年,英国卡伯特父子发现了一块“新发现的大陆“,即北美大陆东海岸的纽芬兰岛;16 世纪,法国人卡蒂埃到达拉布拉多半岛(北美洲最大半岛),17 世纪初,效力于荷兰的英国人哈得逊曾多次向西北航行,探索经北冰洋通向亚洲的航路。17 世纪初,俄罗斯人在北太平洋和西伯利亚地区进行了多次海上和陆上探险,开辟了北太平洋到北冰洋的航线。西欧人还不断探索南半球的新世界。1578 年,英国人德雷克到达美洲南端的合恩角。1642-1643 年,荷兰的塔斯曼环航澳大
9、利亚时,到达新西兰和塔斯马尼亚岛。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1)根据材料一关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漕运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人寻找新的海运航线的影响。(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 15 世纪中西方经济发展方式的差异。答案1.A2.D 3.C 4.C5.D6.B7.A8.C9.D10.B11.C12.D 13(1)变化:漕运方向由“东-西“向到“东南-西北“向,再到“南-北“向;从河运到河海兼运。原因:王朝更替;政治中心变迁;经济重心南移;大运河的开通;城市人口的增加;商业贸易的繁荣。4(2)影响:推动了世界市场的拓展;加强了各地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殖民扩张促进了欧洲的原始资本积累;推动了欧洲的商业革命与价格革命;同时也给亚非拉地区造成了灾难等。(3)差异:中国是以农业立国,自给自足;海运为政治服务;不注重经济效益;无原始驱动力,当运河淤塞之后海运便停止。西方是以商业立国,对外扩张;航运为经济服务;注重经济效益;有原始驱动力,当海运受阻后更开辟新的路线。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