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7 ,大小:3.01MB ,
资源ID:1210385      下载积分:2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121038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检测(二)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terrorscript15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检测(二)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含解析).doc

1、1课时检测(二)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一、选择题(每小题 4分,共 48分)1(2019太原模拟)商周时期,士是贵族的最低阶层,有一定数量的“食田” ,能文能武,生活无忧。春秋战国之际,士发生分化,或成为传授知识的教师,或变为主持仪式的赞礼人,或发展为新兴地主。士阶层的分化( )A成为百家争鸣的根源 B导致土地私有的出现C有利于推动社会变革 D是井田制瓦解的产物解析:选 C 百家争鸣的根源是生产力的发展,故 A项错误;土地私有出现的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的结果,故 B项错误;春秋战国时期,士的分化是社会变革的产物,同时又进一步推动社会变革,故 C项正确;士的分化应该是分封制瓦解的产物,不是井田制

2、,故D项错误。2顾炎武在日知录中对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现象进行了比较:“春秋时犹尊礼重信,而七国则绝不言礼与信矣;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春秋时犹严祭祀、重聘享,而七国则无其事矣”这说明( )A春秋时周礼尚未遭破坏B春秋比战国时期社会更有序C战国时期周王室加速衰微D战国时期政治发生根本变革解析:选 D 春秋时期已经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战争频繁,诸侯争霸,社会混乱,故 A、B 两项错误;战国时期周王室加速衰微,只是材料说明的部分内容,故 C项错误;据材料可知分封秩序被彻底破坏,可以推断出战国时期政治发生根本变革,故 D项正确。3战国时期,秦国出现了一种朝着更加周密的中央政府制度和

3、机构发展的趋势,官员担任的职务日益职业化和专业化。这反映出( )A周代宗法制已经瓦解 B君主专制制度基本确立C官僚政治正在形成中 D国家统一趋势不断加强解析:选 C 材料反映的是秦国出现了官员职业化的中央制度,没有涉及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宗法制瓦解,故 A项错误;君主专制制度是在秦朝完成统一后秦始皇建立的,与材料时间不符,故 B项错误;从材料“官员担任的职务日益职业化和专业化” ,可知是打破官员世袭实行任免的官僚政治的体现,故 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秦国出现了官员任职日益职业化、专业化,没有体现国家统一趋势不断加强,故 D项错误。4在西周的金文记录中已经有“戎” “夷”之称,到了春秋战国时期,

4、“华夏”与“戎”的对立更加明显,无论“华夏”各国之间关系多么敌对,他们未称呼对方为“戎” 。这一现象反映了先秦时期( )2A实现国家统一成为社会的共识B种族和文化认同观念已经出现C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冲突剧烈D血缘成为维系政治认同的纽带解析:选 B 由材料“无论华夏未称呼对方为戎 ”,说明各国自认是华夏族,体现了种族和文化认同观念,故 B项正确;A、C、D 三项材料均未涉及,排除。5下表为不同地区发现的战国晚期手工制品署名统计表。据此能够得出的历史结论是( )出土地点 考古发现河北武安县午汲赵城陶器上大多刻有陶工私名,如文牛陶、爱吉等山东齐国临淄故城陶文大多只署明制作者的乡、里、名字湖北省云梦县

5、睡虎地秦墓漆器注明了生产者的里名和人名,如钱里大女子湖南长沙湖桥19号楚墓一件漆耳杯,器底漆书有“口里口”字样A.官营手工者私造现象严重B国家已无力垄断商品生产C民间手工业已经普遍存在D官营手工业注重品牌效应解析:选 C 材料不能说明手工业者身份为官营手工业者,故 A项错误;材料未提及官营手工业市场占有率的问题,故 B项错误;材料中手工制品普遍标注制作者姓名说明民营手工业现象比较普遍,故 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民营手工业的概况,且官营手工业具有较强的封闭性,故 D项错误。6 吕氏春秋中提到“洞庭之鲑” “云梦之芹” “大夏之盐” “阳朴之姜” “江浦之桔”等;李斯谏逐客书中也提到“江南金锡”

6、“西蜀丹青”等。对这些现象合理的解读是先秦时期( )A商业经济发展开始超过农业B经济重心开始南移C有些地方产品开始有知名度D政治中心开始东移解析:选 C 材料叙述了不同地域的特产,没有涉及商业与农业的比较,故 A项错误;B项发生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故 B项错误;根据材料“洞庭之鲑” “云梦之芹” “大夏之盐”3“阳朴之姜” “江浦之桔” “江南金锡” “西蜀丹青”可知,不同地域的产品开始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故 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经济特产,与政治中心无关,故 D项错误。7(2019赣州联考)春秋时期,管仲在齐国推行粮食“准平”政策,即在市场粮价低迷时,由政府收购囤积;当市场上粮价奇高时,政府则

7、将囤积的粮食抛出。这一做法( )A导致政府与民争利损害形象B标志着重农抑商政策的确立C客观上有利于农业生产发展D解决了国家财政困难的问题解析:选 C 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管仲实行“准平”政策,国家在市场粮价低迷时以平价购入粮食保护了粮农的经济利益,这客观上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因此 C项正确;依据材料可知,国家在市场粮价奇高时以平价将库存粮食卖出,这保护了人民的利益,因此 A项错误;B 项错误,重农抑商政策的确立是在战国商鞅变法时期;D 项错误,材料并未表明这一做法是为解决国家财政困难而实行的。8(2019石家庄模拟)周公制定了礼乐制度,实行“慎罚”的“礼治” ;提出了旨在长治久安的“德治”

8、思想;反复告诫统治者防止腐化堕落,提倡励精图治。孔子很尊崇周公,甚至为“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而浩叹。据此可知( )A儒学与周制有渊源关系 B孔子主张进行社会变革C周公开启民本思想先河 D周公奉行礼制长治久安解析:选 A 由周公的“礼治” “德治”及强调统治者励精图治的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儒学思想与周制有着紧密联系,故 A项正确;材料中仅体现孔子对周公很尊崇,未体现孔子主张社会变革的主张,故 B项错误;材料中仅体现周公的“礼治” “德治”及强调统治者励精图治的思想,未体现周公有关民本思想的内容,故 C项错误;周公奉行礼制,但周朝统治并非长治久安,春秋战国时期周朝统治面临瓦解,故 D项错误。

9、9孔子把“仁”说成是“至德” ,而把“孝悌” “忠信” “礼”等都从属于“仁”的原则之下。他以“亲亲”为出发点,认为孝悌是“仁”的根本,又由血亲之爱推及开来。孟子提出“仁义礼智” “孝悌忠信”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这些均反映出( )A儒家统一信仰和社会规范 B儒家用仁政掩盖等级秩序C儒家思想与宗法制相糅合 D儒家用礼义道德遏制人欲解析:选 C 孔孟处于春秋战国百家争鸣时期,各学派纷纷提出自己的主张,无法统一信仰,材料也无法体现儒家统一信仰,故 A项错误;儒家提出仁政是为了缓和阶级矛盾,进而维护统治秩序,故 B项错误;根据“孝梯是仁的根本,又由血亲之爱推及开来

10、”“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可知孔孟将儒家思想与宗法制相糅合,故C项正确;用礼义道德遏制人欲的是理学,故 D项错误。410在治国思想方面,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而荀子则认为:“治之经,礼与刑,君子以修百姓宁。 ”材料主要反映了( )A荀子成为儒法思想的集大成者B从德治角度完整论述君民关系C体现以德治国以礼育民的思想D儒家思想法治充实礼治的转折解析:选 D 据题干材料可知,儒家由早期的“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主张德治,以礼教化百姓,发展到战国末期的“治之经,礼与刑” ,主张礼法并用,说明儒家思想不断发展,出现了法治充实礼治的转折,

11、故 D项正确。11先秦时期某学派主张的理想社会被有的学者评论为“蜂蚁社会”:“大腹便便稳坐中央的君主,是蜂王或蚁后,那些什么想法都没有,只知道按照法定程序做贡献的臣民,是工蜂和工蚁。 ”该学派是( )A儒家 B道家C墨家 D法家解析:选 D 材料讲述的是中央集权制度的特征,而儒家强调德治和仁政,故 A项错误;道家强调无为而治,故 B项错误;墨家主张尚贤、节俭、兼爱、非攻,故 C项错误;材料“蜂蚁社会” “法定程序”反映了中央集权制度的特征及以法治国,该学派是法家,故D项正确。12战国时代的纵横家,鼓吹依靠合纵、连横的活动称霸,或者建成“王业” 。他们宣传:“外事,大可以王,小可以安。 ”纵横家

12、提出以上主张的原因是( )A维护分封宗法秩序的需要B兼并战争发展的现实要求C政治改革运动引发战争不断D争霸形势出现势均力敌解析:选 B 题干中纵横家的主张服务于诸侯兼并战争,故 A项错误;为适应战国时期诸侯间兼并战争的需要,这一时期的纵横家纷纷鼓吹“外事,大可以王,小可以安” ,故B项正确;引发战争不断的是各国间实力对比的消长而非政治改革运动,故 C项错误;“争霸形势出现势均力敌”这属于脱离材料的主观臆断,故 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第 13题 25分,第 14题 12分,共 37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战国时期,士成为知识分子的代称。此时的“士”已和出身无关,可能来自贵族,也

13、可能起于微贱,其共同的身份标志仅仅是知识、智慧和才能。以前的士受“六艺”教育,文武并重,如射、御都带有军事训练性质,而战国时期的士基本以学习文化典籍为5主,是比较单纯的文士。这些文士已经脱离了昔日分封制和等级制的束缚,能够自由流动。很多国家出现了“布衣卿相”之局,国君礼贤下士,并不计较出身。于是士的社会地位同以前相比更加显赫,奔走出入于各国,成为各国官僚队伍的后备队。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材料二 在外国侵略和国内动乱等重大问题迫在眉睫时,士人感觉到道义上有义务对社会和政治的稳定贡献一份力量。即使是专研汉学的学者也放弃了传统的不问世事的态度,所有晚清士人都坚信,在公共事务上他们有着不可缺少的作用

14、。士人对研究的领域和方法有广泛的兴趣,例如:政治家曾国藩试图把宋学、汉学、文学和格物致用,融合成一个无所不包的基本学识,即礼学,以反映儒家礼的概念;康有为从理学研究转向今文学,再转向西方政治改革著作。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战国时期士人阶层的变化及其变化的原因。(10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士人阶层的社会贡献,并加以简要评价。(15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一“此时的士已和出身无关,可能来自贵族,也可能起于微贱,其共同的身份标志仅仅是知识、智慧和才能”可得出身份标志由低级贵族转变为知识分子,据材料一“以前的士受六艺教育是比较单纯的

15、文士”得出士人类别由文士、武士并存到以文士为主,据材料一“这些文士已经脱离了昔日分封制和等级制的束缚,能够自由流动”得出人身依附关系逐渐松弛,据材料一“成为各国官僚队伍的后备队”得出逐渐形成新的官僚阶层;第二小问,主要联系“战国时期”的社会背景,从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方面来作答。第(2)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二“即使是专研汉学的学者也放弃了传统的不问世事的态度”得出打破传统界限,拓宽学术视野,据材料二“政治家曾国藩试图把宋学、汉学、文学和格物致用,融合成一个无所不包的基本学识”得出他所代表的洋务派倡导“中体西用” ,开展洋务运动,据材料二“康有为从理学研究转向今文学,再转向西方政治改革著作”得出

16、领导维新变法,挽救民族危亡,联系近代发展的史实,民族资产阶级主张实业救国,发展民族工业;第二小问,则应根据第一小问的贡献来说明。答案:(1)变化:身份标志由低级贵族转变为知识分子;士人类别由文士、武士并存到以文士为主;人身依附关系逐渐松弛;逐渐形成新的官僚阶层。原因:分封制走向崩溃,等级观念逐渐淡化;私学教育发展, “百家争鸣”局面形成;新兴地主掌权,倚重士人。(2)贡献:打破传统界限,拓宽学术视野;倡导“中体西用” ,开展洋务运动;领导维新变法,挽救民族危亡;主张实业救国,发展民族工业。6评价:士人阶层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担当社会道义责任;学术研究兴趣广泛并积极学习西方;推动中国经济、政治和文

17、化的近代化进程;总之,社会剧变孕育士人阶层的责任意识,士人阶层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之一。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历史画具有一定的时代特征,也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下面是某地古代的孔子圣迹(周游列国)图中的子路问津石刻画。有人说,这幅石刻画创作于汉代;也有人说,这幅石刻画再现了春秋时期历史风貌,你同意这些说法吗?请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12 分)解析:首先摆明态度,对这两种说法是持肯定或否定态度,很显然通过画的内容和史实判断,这两种说法都是错误的,然后说明理由,第一种理由针对“这幅画创作于汉代”纠正为“这幅画创作于唐代以后” ,理由可以从图中的犁耕入手,图中是曲辕犁,结合所学可知是唐朝时出现的;针对第二种说法“再现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风貌”可纠正为“此石刻画虽然依据孔子周游列国的历史所刻,但不符合史实” ,理由可从一牛拉犁、曲辕犁入手去证明。答案:这两种说法都是错误的。(1)此石刻画应雕刻于唐代以后而不是汉代。理由:春秋时期虽出现了牛耕但当时的耕犁是直犁,石刻画中的曲辕犁在唐代才发明,因而此石刻画雕刻不早于曲辕犁出现的唐代。(2)此石刻画虽然依据孔子周游列国的历史所刻,但不符合史实。理由:尽管牛耕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出现,但当时的牛耕使用的是多牛和直犁,东汉后才出现一牛拉犁,唐代才出现此石刻画中的曲辕犁,因而此石刻画带有明显的主观臆造性。7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