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1 ,大小:4.03MB ,
资源ID:1211203      下载积分:2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121120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doc)为本站会员(unhappyhay13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doc

1、1成都外国语学校 20182019 学年度下期高一文科 3 月月考历 史 试 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2本堂考试 100 分钟,满分 100 分。3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学号填写在答题卷上,并使用 2B 铅笔填涂。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交回。第卷(选择题,共 48 分)一、选择题:每小题 15 分,共 48 分。在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1 汉书食货志载:“周室既衰,暴君污吏慢其经界,徭役横作,政令不信,上下相诈,公田不治。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分封制没有遭到破坏 B周朝礼制没有遭到破坏C承认了土地私有 D井田制遭到破坏2 墨子记

2、载:“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纴,多治麻丝葛布绳,此其分事也。 ”这句话直接反映了A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B手工业经济的生产方式C古代妇女的地位较高 D商品经济的不发达3下图是战国水利工程图。春秋战国时期,孙叔敖治楚,西门豹治邺,颇有成效;秦“渠就,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 。这一现象反映了A水利兴修影响地方治理B区域位置决定经济水平C南北经济逐渐趋于平衡D争霸战争促进经济发展4唐代独异志 (卷下)载:“李衡,江陵种桔千树,赚钱收其利,谓其子曰:吾有木奴千头,可为汝业,当终身衣食也。 ”这反映出当时A经济重心已完成南移B粮食产量已满

3、足需求C江淮地区经济最发达 D农产品的商品化现象5下面是建国以来考古发掘的两汉时期铁质犁具、起土农具范出土情况(部分) 。据此可以得出的史实是,两汉时期出土地点 犁具 其他起土农具陕西韩城 铲范 6 件,锄范 6 件2山东莱芜 铧冠范 4 件 大铲范 6 件,锄范 2 件山东藤县 犁范 锄范(数未详)河南南阳 铧冠范模 50 多件 锤范(数未详)河北满城 锄范 8 件A已使用铁器进行农业生产 B精耕细作农业模式确立C南方农业经济较为落后 D冶铁业以农具生产为主6下表为古代中国实行的几种形式的授田法,据表可知时期 规定曹魏 屯田制:把流民以军队的形式编制起来,分给耕地,用官牛耕种,以收成的 61

4、0为地租。西晋 占田制:农民可分到不交租的占田和交纳地租(粮食、娟、帛)的课田。北魏 均田制:露田种植谷物,不得买卖;桑田种植桑榆枣树,不须交给国家,可出卖一部分。受田农民需交纳粮食和布帛。唐代 均田制:口分田一般不得买卖,永业田可传子孙,一定条件下都可出卖;受田者交纳粮娟布麻。A授田法打击了贵族和地主的利益 B政府将农民的部分福利制度化C政府立法缩小了社会贫富差距 D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遭到了削弱7如以宋太宗、真宗年间的物价指数为基数,到宋徽宗时,作为农产品代表的米价格上涨约 11倍,作为手工业品代表的绢价格上涨约 2 倍。这种差异容易导致A货币贬值加速 B自然经济解体 C农民税负增加 D土地

5、兼并严重8明中叶以后徽商日益繁盛,相当一部分人在外经商致富,便回家乡购置十地。此后,民间的土地纠纷愈演愈烈,漏报、少报土地户籍以及增多及减少和管辖不明的弊端较多。于是,明政府于万历九年制定了田亩丈量条例。明政府的主要目的是A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B解决民间土地纷争 C加强对土地的管理 D禁止民间土地买卖9我国古代农业发达。下表反映了中国古代历代政府的部分农业措施。这些措施体现出 朝代 农业措施 西周 休耕制 战国 “尽地力之教” 秦汉 “地可使肥,又可使棘” 唐宋 禁捕青蛙 明清 “桑基鱼塘” A土地集中趋势已失控 B政府直接控制农户生产C农产品的商品化趋势 D古代农业可持续性发展观念10中国封建

6、社会的小农,不能“形成任何的全国性的联系和任何的一种政治组织” ,因此,他们需要一个主宰这个主宰“是高高站在他们上面的权威,是不受限制的政府权力”来代表他们,从上面赐给他们“雨水和阳光” 。这意在说明3A中国小农经济极其保守落后 B封建政府对小农的剥削的沉重C专制集权制度存在的必要性 D专制王权庇护了小农经济发展11商周青铜器的制作中,逐渐形成了规矩,按规矩制作出来的范就是规范,即当今“规范”一词的原型及原意。这种按规矩操作的工艺思想,一直被延续至今,并体现在当今的各行各业之中。这说明A规矩贯通着整个中国历史 B标准化生产始于古代中国C商周青铜文化影响极深远 D工艺思想渗透着人文精神 12秦兵

7、马俑坑出土的武器绝大多数是青铜兵器,约达 4 万余件。铁兵器数量极少。总共只有铁矛 1 件。铁镞 1 件。铁铤铜镞 2 件。材料说明当时A冶铁水平制约大规模武器生产 B秦国尚未掌握生铁铸造技术C青铜兵器导致秦军战斗力下降 D青铜器成为秦人随葬必备品13下表是后汉书中关于东汉时期田庄主的行为记述(部分) 。据此可推知,当时记述 出处“世善农稼。好货殖” 樊宏传“世以货殖著称” 李通传“船车贾贩,周于四方;废居积贮,满于都城” 仲长统传A土地兼并现象比较严重 B重农抑商政策得到了落实C田庄经济形成完整体系 D田庄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14 三国志载:“旧时冶作马排,每一熟石用马百匹;更作人排,又费功力

8、;暨(人名)乃因长流为水排,计其利益,三倍于前。在职七年,器用充实。 ”材料中所述发明A代表古代冶金技术的新发展 B是古代灌溉工具的重大创新C表明古代冶金材料的新创造 D是古代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15 中国手工业商业发展史中记载:(宋朝铸钱)有模沙、冶金等八作(车间) ,负责采矿、冶铜等;另专设刀错、水蓋等两个相对独立的、专责铸钱的离局。工匠相互谈论事业,相互展示成果,相互交流技能,相互提高知识水平。这说明宋朝时期A民间手工业的规模较庞大 B工匠之间技术交流保守封闭C官营手工业没有严格的管理 D官营手工业的技术逐渐衰落16下图是“湖州等地农业、手工业分工演化图谱” ,据此图可知宋代 4A手工业生

9、产的专业化倾向 B自然经济开始解体C农产品商品化的程度提高 D经济重心南移完成17 徽州府志载:“凡取矿,先认地脉,租赁他人之山,穿山入穴既得矿,必先烹炼,然后入炉。煽者、看者、上矿者、炼者、取矿砂者、炼生者,而各有其任。 ”这表明当时的采矿业A技术先进,生产标准化 B产品丰富,生产多样化C分工细致,生产专业化 D产量庞大,生产规模化18经考古证实,西汉长安城周长 25 公里多,城内有 8 条主要大街,其中贯穿南北的一条大街长达 5 公里多,整个街面宽约 50 米,而从事商业交易的有九个市,商业店铺,鳞次栉比。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市的发展已突破政府管辖 B商业繁荣与城市相联系C当时实行严格的抑商

10、政策 D长安城以经济职能为主19 下图为唐宋时期政府钱币与实物收入数量统计图。据此推断,这一时期经济发展的 A官营手工业渐衰落 B经济重心逐步南移C商品经济较快发展 D自然经济趋于解体20宋朝以前的家训大多只重视读书仕宦,对其他职业较少提及,对诸如音乐、美术、医学等杂艺则持鄙弃态度。宋朝以后的家训对其他职业多有提及,基本不鄙弃杂艺。还较多渗透了择业、理财等经济思想。宋朝家训变化的主要原因是5A人们谋生的职业观发生变化 B商品经济有了较大发展C世家大族式的家族制度瓦解 D主流社会观念受到冲击21明初晋商凭借明朝统治者为北方边镇筹集军饷而崛起,入清后又充当皇商而获得商业特权,清季以来又因为清政府代

11、垫和汇兑军协饷等而执金融界牛耳。这说明晋商兴起的主要原因是A诚信经营,以义制利 B政府重视商业 C为封建政府服务 D商品经济繁荣22有人根据历代史书记载,制作出下表。据此可看出汉代 “海上丝绸之路”雏形即已出现魏晋 僧人“附商舶”西行“求法” ,成为佛教东传的重要方式宋元 指南针等远洋航行工具的使用,使海外贸易达到鼎盛明朝前期 出现了一批重要的航海著作,如瀛涯胜览 星槎胜览等A长期厉行海禁政策 B古代经济世界领先C对外交流活动频繁 D航海路线遍及全球23在整个 18 世纪,中国一直是世界上白银的“最终归宿” 。乾隆年间,关税收入已占清政府财政收入的 1/10。特别是粤海关的税收发展极快,自 1

12、783 年以来,跃居户部税关之首,至嘉庆年间已相当于全国财政收入的 1/4。这反映了A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迅速 B清政府的海关关税税率日渐提高C清放弃闭关锁国的政策 D中国商品在世界市场有竞争优势24管仲改革之前,齐国允许私人从事盐铁生产,由国家征收部分税收,盐铁业利润大部分由私人业主所得,政府所得并不多。管仲改革推行“官山海”政策,煮盐业和冶铁业由国家垄断性经营。此举A开创了“盐铁官营”制度 B发挥了政府对经济的调节作用C扼杀了传统的民间手工业 D与民争利激化当时的社会矛盾25西汉初年,民营工商业经营相对独立。但在汉武帝之后,民间资本大量由工商业转向农业,以田庄为代表的以农为主,辅以工商的混合型

13、经营模式逐渐壮大。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民间资本的经营方式较为灵活 B汉朝政府推行不抑兼并政策C国家垄断经营和实施专卖制度 D私营工商业承担高额赋税26唐宣宗大中年间(847859 年)盐茶酒专卖收入与赋税对比情况系统及项目 岁入数额(文) 占财政收入的比例(%)赋税 8,592,062 55.84盐 4,812,441 31.28酒 1,379,091 8.96专卖茶6,791,902603,37044.163.92合计 15,386,964 100由上表可推知,专卖制度A是政府保障民生的手段 B有利于商品市场的稳定C使商人成为主要受益者 D保障了政府的财政收入627 宋刑统盗律中对于侵

14、犯商人私人财产的处罚规定相当严重,如“诸夜无故入人家者,笞四十,主人登时杀者勿论” ;有敢于“烧人舍屋及积聚之物而盗者,计所烧减价,并赃以强盗论” ;“恐吓取人财物者,准盗论,加一等” ,材料体现A宋代政府惠商的经济政策 B宋代新的经济观念的确立C宋代商人政治地位的提高 D宋代法律体系完善28被誉为“山西紫禁城”和“华夏第一宅”的晋中王家大院,包含三大建筑群,共有大小院落123 座,房屋 1118 间,面积共 45000 平方米。太原王氏是明清时期著名的晋商, “以商贾兴,以官宦显” ,在晋商做官发财之后,大兴土木。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民间丰富的建筑文化的要求 B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影

15、响C “买房置地”社会风气使然 D农业经济的商品化的制约291683 年,康熙指出“开海贸易,谓于闽、粤边海民生有益,若此二省民用充阜,财货流通,各省具有裨益,故令开海贸易。 ”第二年,康熙分别设粤海关、闽海关、浙海关、江海关,管理对外贸易。材料表明A清政府实行重商主义政策 B清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C清政府放宽对外贸易管制 D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30清代雍正二年(1724 年) ,山西巡抚刘于义奏称:“山右(今山西)积习,重利之念,甚于重名。子弟俊秀者多入贸易一途。至中材以下,方使之读书应试。 ”这表明A重农抑商政策发生变化 B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被抛弃 C传统观念因追求财富而改变 D商人的政治

16、地位大大提高31统计,乾隆二十五年(1760)到道光十三年(1832) ,英国输华商品总值年平均额由 47 万余两增加到 732 万余两,增加了 15.6 倍;英国从中国输入商品总值年平均额由 97 万余两增加到995 万余两,增加了 10.26 倍。这反映了A海禁政策未得到有效执行 B白银大量外流造成了社会动荡C中国已经远远落后于英国 D闭关锁国下外贸仍有一定发展32有学者认为,重农抑商政策基本上贯穿中国古代封建帝制王朝时期,其中秦朝、汉朝、唐朝、明朝、清朝时期的重农抑商政策更具有典型性。这一观点突出反映了A封建政权加强对社会经济的干预 B重农抑商政策多出现在统一王朝C重农抑商的程度与王朝兴

17、衰相关 D商业过度发展往往影响社会稳定第卷(非选择题,共 52 分)二、非选择题:第 33 题 20 分,第 34 题 18 分,第 35 题 14 分,共 52 分。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20 分)材料一 朝代 粮食亩产水平 (市斤) 人均粮食占有量 (市斤) 全国耕地面积 (亿市亩) 粮食作物播种面 积所占比重 春秋战国 91(全国) 6148 23 94% 7秦汉 117(全国) 104835 572 94% 魏晋南北朝 122(北方) 215(南方) 11677 385 90% 隋唐 124(北方) 328(南方) 145092 642 90% 卜风贤传统农业时代的灾荒风险

18、和粮食安全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至隋唐农业发展的趋势。(4 分) 材料二 明初,瓷都景德镇有官窑 58 座,资金充足,设备先进,民窑不过 20 座。但官窑管理腐败、成本高昂,很快衰落下去。为完成上贡任务,只好改行“官搭民烧” ,由民窑烧造,官府给予报酬。与此同时,从事商品生产的民窑迅速崛起,明末达到二三百座,窑身比官窑大三四倍。清代御窑仅 6 座,沿袭“官搭民烧” ,到乾隆以后更加衰败。而民窑的规模和产量都远胜官窑,工艺水平也大为提高,产品畅销海内外。(2)材料二反映出手工业生产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有哪些?(6 分)材料三 苏州“东北半城皆居织户

19、,郡城之东皆习机业” 。出现“大户张机为生” ,以增殖财富“机户出资,机工出力,机工受值。 ”材料四 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唯在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为贵。清雍正帝清乾隆年间规定:“凡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违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具发边卫充军。 ”“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 白居易朱陈村(3)材料三表明,苏州丝织业出现新的经济因素,指的是什么?从材料四可以看出,其成长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制约?(4 分)8材料五 在乾隆时,山西商人“百十万家资者,不一而足” 。山西商人贩运福建武夷茶,或安徽茶,或湖广茶,经水陆之

20、途运销至北京、归化城、张家口、蒙古草原和西北的甘肃兰州、新疆伊犁等地,路程数千里,资本用量大,周转慢,需要大量货款。晋商商号遍布全国各地,而各地商号的盈利,均须解回山西总号,统一结账分红,同时总号与分号之间,也要发生资金调拨。由于乾嘉以来社会极不安宁,为了解决运现银问题,以汇兑形式出现的山西票号就产生了。(4)根据材料五,概括晋商创立票号的原因。(6 分)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8 分)材料一 古代城市内部的交通主要是依靠步行、畜力车为主,城市局限在半径约为不到 4 公里的集中布局平面内。沿交通干线驿站、驿铺非常繁密,而且水路也设驿铺,供给交通工具和食宿,大大便利了商旅古代的城市内

21、部主要交通干线为过境交通:城市作为地域性的中心具备防御功能,城内重兵把守,城市扼守在交通要道上;在主要交通道路两侧形成一定的商业、市场等交换、消费场所,从而使沿交通干线古代城市形成“串联”型分布。 摘编自张洪恩、黎克继浅析中国古代交通方式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交通的特点及对城市发展的影响。(9 分) 材料二 明清时期,是江南市镇发展的高峰期,明代嘉靖年间,江南市镇已有三百余个,而到了清代乾隆年间,则达到了五百多个,人口维持在万人上下江南地区外襟长江带运河而通大海,内部水网纵横。吴江、吴县、长洲,多沿运河及共支流分布,大致间距十二里至三十六里为常见模式,形成较为均匀的城镇分

22、布舟定、太仓、昆山多分布于冈身地带(江南的一种地形),这与该地区棉花的广泛种植和棉纺织业的发展有了密切联系。 樊树志江南市镇的分布、结构与网络 (2)根据材料二,概括明清时期江南市镇的发展特点。(6 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城市发展的因素。 (3 分)93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4 分)材料 西汉前期,盐业生产与流通多把持在一部分诸侯王和富商大贾手中,他们“上争王者之利,下锢齐民之业” ,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汉武帝时期, “外事扩张,内事兴作” ,带来了严重的财政危机。元狩三年(前 120 年) ,汉武帝接受桑弘羊实行盐铁官营的建议,并将建议提交朝中众卿讨论。同年,内定了采取盐铁官

23、营的方案,准备时机成熟后向全国推行。一切准备就绪后,元狩四年,汉武帝派孔仅、东郭咸阳等官员巡行地方郡国,在各地设盐铁官署,选拔“故盐铁家富者”为盐官,负责具体盐务。并规定任何人不得私自煮盐,违法者将“釱左趾,没入其器物。 ”同时,由官府提供煮盐器具、雇工煮盐给予费用补贴。这些政策尽管遭到卜式等人的反对,但汉武帝一直坚持执行,由此奠定了盐业盐利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地位。摘编自齐涛论汉武帝的盐业政策(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武帝盐政改革的原因及政策特点。 (8 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汉武帝盐政改革的作用和历史影响。 (6 分)成都外国语学校 20182019 学年度下期高一

24、文科 3 月月考历史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 15 分,共 48 分。在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15DAADA 610BDADC 1115CADAC 1620ACBCB 2125CCDBC 2630DABCC 3132DA二、非选择题:第 33 题 20 分,第 34 题 18 分,第 35 题 14 分,共 52 分。10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20 分)(1)趋势:粮食亩产提高;人均粮食占有量增加;耕地面积增加;南方经济发展;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比重下降。(4 分,任答 4 点即可) (2)变化:明朝中叶以后,在制瓷等行业中,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

25、位。(2 分)原因:官营手工业自身的弊端;明清时期生产力及商品经济的发展。 (4 分)(3)新经济因素:资本主义萌芽。 (1 分)制约因素:重农抑商政策、自然经济占主导、海禁和闭关政策。 (3 分)(4)原因:资本积累雄厚;商人经营活动扩大对资金周转的需要;商号之间业务结算和资金调拨的需求;解决社会动荡条件下的现银运送问题。(6 分,任答 3 点)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8 分)(1)特点:交通工具落后;交通干线驿站繁密;城市内交通干线主要为过境交通。(每点 2 分,共 6 分) 影响:导致城市规模小;影响城市功能;带动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影响城市布局。(3 分,任答 3 点) (2)特点:数量多;分布均匀(密集);位于交通要冲;多处于商品经济发达的地区。(6 分,任答 3 点即可) 因素: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区域分工和商业的发展;人口集中市场繁荣;交通便利(每点 1 分,答出 3 点即可) 3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4 分)(1)原因:富商大贾控制盐业,影响政权稳定;政府开支庞大,财政危机严重。 (4 分)特点:政府官营;借助民间力量。 (4 分)(2)作用:打击富商大贾,有利于统治的稳定;食盐专卖,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4 分)影响:开创了统一王朝对高利润行业实行专营的先例,影响了历代盐业政策。 (为后世财政政策提供借鉴。 ) (2 分)11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