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二讲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及大众传媒的变迁一、 单项选择题1. (2018河南郑州二模)1865 年李鸿章上书总理衙门主张:“铁路与铜线,事同一律,万难允许” 。1875 年李鸿章正式提出,铁路、电报等西方新式物件,要“酌度时势择其至要者,逐渐仿行” 。导致李鸿章态度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A. 清政府开始自强求富的改革B.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求C. 西方对中国的侵略逐渐加重D. 资本输出导致自然经济解体2. (2018福建厦门 3月质检)轮船招商局成立之前,长江的航运业为外国公司垄断,但这些公司却有很大比重的华人资本,“华洋合资,华资为主,洋商主持”,不少洋行的许多轮船实际为华商所有
2、。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列强尚未开始对华资本输出B. 中国近代造船业初步发展C. 新式航运需要专业化的管理D. 政府支持中外合资的模式3. (2018广东惠州三调)“自津浦通车,而京津之信二日即可抵沪,徐州以下,一日可至,凡铁路地带之消息,传递已较前大便。 ”“铁路在畅通经济、带动繁荣的同时还意味着信息的流通、知识的传播。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铁路发展有利于观念革新B. 内地与西部边疆的联系在加强C. 铁路交通受到民众的欢迎D. 电信事业发展得益于铁路交通4. (2018山东临沂二模)近代诗人黄遵宪曾作诗今别离:“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该诗反映了 (
3、 )A. 中国近代通讯手段发生巨大变化B. 交通工具近代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C. 西装传入推动中国服饰改革D. 社会风俗体现出中西合璧5. (2018江西赣州一模)下表摘编自清代外债史论,据该表可知 ( )借款次数 总额经济建设借款额及占总额百分比铁路借款额及占经济建设借款额百分比晚清政府 20813.1亿两(白银)3.7亿两;28.2% 2.8亿两;76%北京政府 64615.7亿元(银元)4.5亿元;28.6% 3.2亿元;71%南京政府 10845.0亿元(银元)6.0亿元;13.3% 2.2亿元;37%A. 经济建设是政府借款的主要目的B.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不断加深C. 近代中国政府
4、比较重视铁路建设D. 政治民主运动推动经济独立发展6. (2018安徽淮南二模)1884 年中法战争爆发,申报连续报道前线战况和中法间的交涉并发表评论,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和探讨。在社会上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这反映出当时 ( )A. 中法战争的危害前所未有 B. 富国强兵成为社会共识C. 新的舆论工具为人们接受 D. 时政成为媒介宣传的主流7. (2019河北廊坊示范高中联考)有学者统计,1933 年 12月 1日的申报广告,当日该报的 30版(10 版为增刊)中,29 版登有广告,总数多达 10条,许多广告占了版面 1/4以上,甚至占了半版或全版。这说明当时 ( )A. 报刊的时政新闻功能减
5、弱B. 商品信息的流通更加及时化C. 民众的社会心态日益开放2D. 广告已成报刊竞争主要方式8. (2018山东淄博部分学校二模)甲午战争前,有人认为申报是中外流氓所办的报纸,但甲午战争后申报成为时务的入门书,凡是有志前进的都不可不看。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人们关注时局渴求新知 B. 江浙地区地方性报纸的出现C. 维新人士办报热情高涨 D. 申报是影响最大的报纸9. (2018衡水模拟)1879 年 5月,曾两次担任美国总统的格兰特访问上海。由传教士主办的万国公报在介绍格兰特时写道:“民间爱戴情深,立之为皇。践祚之后恩周朝野,民间不忍拘禅位之例,仍复尊之为皇矣。 ”这反映出当时
6、 ( )A. 社会上崇洋之风盛行 B. 社会舆论受教会控制C. 开始介绍西方政治生活 D. 新式报刊迎合民众心理10. (2018山西晋城一模)下表为申报的部分纪事,该纪事能得出的结论是,申报( ) 年份 纪事 1918年 安装美国进口的新式印报机,每小时可印报 3万余份 1932年 连续发表题为“剿匪和造匪的社论,公开反对国民党的围剿 ” 1937年 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后因拒绝日寇新闻检查,宣布停刊 1938年 香港版出刊A. 是首家使用美国进口新式印报机的报刊B. 支持中国共产党反抗国民党的武装斗争C. 因积极宣传日本帝国主义的暴行而停刊D. 对研究中国近代史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11. (
7、2018山西六校第四联)中国著名漫画家张乐平在 60年里创作了多种三毛形象,对此表理解正确的是 ( ) 1935年 1946年 1947年 1958年 1977年 1978年 1985年 流浪儿童三毛形象 三毛从军记系列漫画三毛流浪记漫画 三毛流浪记电影三毛学雷锋系列漫画三毛爱科学系列漫画 三毛学法系列漫画 A. 艺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B. 新中国一直坚持“百花齐放”C. 国民党发动了全民族抗战 D. 漫画促进中国民主政治进步12. (2018山东滨州二模)阅读下表商务印书馆 25年来资金增长一览表年份 1897 1901 1903 190419051913 1914 1920 1922资本
8、(万元)0.375 5 20 50 100 150 200 300 500为1897年倍数 133 53.3 13 266.6 400 53 800 133据此可知 ( )A. 外资注入使商务印书馆发展迅速B. 体现了近代民族印刷业迅速崛起C. 近代商务印书馆不断地发展壮大D. 商务印书馆已成为当时业界龙头二、 非选择题13. (2018江西南昌一模)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3材料一 1894 年 7月卷 3发表了朝鲜纪乱,初次报道了中日军队在朝鲜对峙的严重事态。其指出:“中国出师为藩邦戡乱,实属名正言顺”,而日本以天津条约为借口,拒绝各国调停,“财是日本自知其曲而思图逞志于戒行,中国于此岂尚
9、甘于退让哉!”与此相应,万国公报不但相信中国必胜,而且积极为之出谋划策,主张狠狠教训日本。直到 1894年 10月,万国公报卷 69还发表了英将谭兵,即对曾在北洋水师任职的英水师副提督琅威理的访谈录。这位英国将军断言,中国海军的实力不容低估,不仅足以战胜日本,即与西方大国战亦觉绰绰有余。自 1894年 11月卷 70起,林乐知写道:“中国昔日自夸之处,至此而扫地殆尽总而言之,中国至夸日,实已一败涂地,不可收拾。 ”1895年 1月,林乐知在以宽恕释仇怨说一文中说:“量论中日两国之是非曲直,则中国任朝鲜之败坏而不加整顿,固亦有不是处,亦有曲处,然日本之甘为戎首,而以强词夺理,则其但有曲处,而无是
10、处可知所惜天下事,往往不论理而论势。今中国亦既败矣,遂有偏于日本者。 ”5月万国公报刊载追译中东失和之先往来公牍,其中包括由西文译出的战前中日双方交涉公牍 9件。林乐知在按语中说,从这些文件看,双方互相咨照,词意和平,惟中国始终坚持朝鲜是其属国,“轻蔑日本之意,实于言外见得。从此衅隙渐开” 。据郑师渠与中日甲午战争材料二 1868 年,美籍传教士林乐知、丁韪良在上海创办中国教会新报周刊,以刊登教艾、教务等内容为主。六年后易名为万国公报,共延续 33年,出了七百多期。这份传教士办的中文报纸对于中国有识之士的思想熏陶作用无可比拟。光绪皇帝每期必读;洋务派大臣都是这份报纸的忠实读者;孙中山不但是其忠
11、实读者,它还刊登了孙中山致李鸿章书两封;康有为、梁启超以其为精神支柱和理论依据;那个时代几乎每一个中国文化人,都如饥似渴地寻求每一期万国公报 。林语堂称:透过万国公报,林乐知成为他生命中影响最大、决定命运的人物;甚至日本天皇都长期订阅这份刊物。黄显功万国公报出版前言(1) 据材料一,简要概括万国公报对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前后立场与态度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产生的原因。(2) 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万国公报对甲午战争立场与态度的变化及对中国近代社会的作用。14. (2018广东惠州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古代 烽火传军情;驿站送信;“飞鸽传书”;“击鼓通信” 近代早期
12、 大量灯塔建造,保障海上行船安全 1850年前后 随着电报、电话的发明,电磁波的发现,人类通信领域产生了根本性的巨大变革,实现了利用金属导线来传递信息,甚至通过电磁波来进行无线通信 20世纪初 环球海底通信电缆建成,创造了一个世界更加密切联系的新时代 20世纪中叶以来 微波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数字通信、移动通信迅速发展,取代电缆,成为长距离、大容量传输的主要手段 21世纪初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即时通讯普及,改变了人们的沟通方式和交友方式。2017 年 8月,中国的“墨子号”量子卫星成功实现“千公里级”星地双向量子通信 4摘编自刘以林通讯技术等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
13、,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第二讲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及大众传媒的变迁1. C 【解析】 结合洋务运动的相关知识加以回答即可得出,鸦片战争后列强侵略加剧,民族危机日益加深,因此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科技以抵抗外来侵略,C 项符合题意。2. C 【解析】 从材料“华洋合资,华资为主,洋商主持”中可以看出,新式航运业的发展需要专业化的管理,故 C项正确;材料“长江的航运业为外国公司垄断”说明当时出现了资本输出,故 A项排除;材料强调的是航运业的发展,故 B项排除;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政府的作用,故 D项排除。3. A 【解析】 据材料“凡铁路地带之消息,传递已
14、较前大便意味着信息的流通、知识的传播”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铁路发展有利于信息传播、观念革新,故 A项正确。4. B 【解析 】 材料体现近代交通工具的便利而非通讯工具,故 A项错误,B 项正确;材料未提及西装传入对中国服饰变革的影响,故 C项错误;材料未提及中西社会风俗的融合,故 D项错误。5. C 【解析】 根据表格,经济建设借款额及占比额并不高,故 A项错误;材料的主旨是近代历届政府借款的用途,故 B项错误;根据图表信息,近代历届政府借款,很大比例均用于铁路,故 C项正确;材料反映近代借款问题,与民主运动无直接关联,故 D项错误。6. C 【解析】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申报及时报道了中
15、法战争的相关内容,吸引了人们的关注,反映了报纸作为新的舆论工具为人们逐渐接受,故 C项正确。7. B 【解析】 材料主要突出报刊的广告量增加,反映商品信息的流通更加及时化,故选 B;材料没有涉及报刊的时政新闻的容量,且申报属于通俗性报刊,不以时政新闻为主,排除 A;材料没有反映民众的社会形态问题,排除 C;材料没有涉及报刊间的竞争方式,排除 D。8. A 【解析】 因为甲午战争激发人们挽救危亡的意识,故 A项正确;申报不是地方性报刊,故 B项错误;申报不是维新派所办,故 C项错误;申报甲午战前影响不大,故 D项错误。9. D 【解析】 材料介绍西方,不能体现“崇洋”,故 A项错误;教会办的报纸
16、报道新闻,不是控制舆论,故 B项错误;1879 年介绍西方并不是“开始”,故 C项错误;1879 年是清政府时期,考虑政府和民众感受,故 D项正确。10. D 【解析】 由材料“1918、1932、1937、1938”年不同时期申报的部分纪事,可知具有研究中国近代史的史料价值,故 D项正确。11. A 【解析 】 根据材料 “1935年流浪儿童” “1946年从军” “1947年流浪” “1977年学雷锋” “1978年爱科学” “1985年学法”,都鲜明地打上了不同时期的时代烙印,故 A项正确。12. C 【解析】 材料反映商务印书馆资金不断增长,说明商务印书馆不断发展壮大,故 C项正确。1
17、3. (1) 变化:由中国必胜论者转变成了中国必败论者;由肯定中国的正义性,转而极力混淆是非,甚至不惜颠倒黑白,为日本侵略者张目。原因:战场上中国连连失利,日本赢得了战争胜利;战争中暴露了清政府腐败无能;国际上列强对日本的支持;作者从西方帝国主义的利益出发。(2) 简评:万国公报作为媒体,预料战争谁胜谁败,自有根据,无可厚非;但偏袒日本混淆是非,则暴露了信奉“强权即公理”这一殖民主义者的信条,实质是维护西方侵略者的利益。作用:万国公报有助于近代西方文化的传播和中西文化交流;对中国社会有识之士和文化人士的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14. 示例一:论题:科学技术推动通讯技术不断发展。阐述:通讯是人与人
18、之间交流的必然需求。古代社会由于科技落后,通讯只能采取比较落后、原始、效率低下的通讯方式进行。随着两次工业革命的开展,在电磁学等近代自然科学理论的突破下,有线电报、无线电报、电话等通讯技术迅速发展。而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信5息技术、网络等促使现代通讯技术迎来了重大突破,通讯更高效、更便捷。未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尤其是科学理论的进一步突破,现代通讯技术将会取得更快的发展。因此,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通讯技术更加高效、便捷、多元。示例二:论题:通讯方式的进步促使世界各地联系逐渐加强。阐述:世界各地的联系离不开通讯的发展。过去,人们只能通过简单的通讯方式,如书信、击鼓、灯塔等传统方式,通讯的范围有限,因此人们的联系只能是区域性的。近代以来,随着电报、电话等多种通讯工具的出现,通讯方式更加多样,通讯范围扩大,为世界各地的联系提供了技术支持,使世界越来越紧密地连成一个整体。二战后,现代通讯手段越来越被人们普遍采用,通讯更即时、更多元、更便捷,加速了全球化的进程。因此,通讯方式的进步,加紧了世界各地的联系,推动了全球化的进程。6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