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4 ,大小:2.45MB ,
资源ID:1213773      下载积分:2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121377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14单元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理论成果及新中国的科教文化第40讲巩固练(含解析)新人教版.doc)为本站会员(刘芸)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14单元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理论成果及新中国的科教文化第40讲巩固练(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1、1第 40 讲巩固练编者选题表考点 角度 题号新中国成立初期科研活动的背景 1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科学技术提升经济效益 2“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马寅初的新人口论符合当时经济建设客观需要 3近代戏剧传播国家民族观念 4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20 世纪 60 年代教育调整 5综合 6一、选择题1.(2018湖南张家界三模)有科学家在回忆录中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科研活动开展得很狭窄,只有地质学、生物学、气象学等学科进行了比较连续的科研活动”,形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封锁B.新中国成立初科技水平落后基础薄弱C.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未援助D.新中国初期的科研

2、经费难以得到落实解析:B 材料显示我国科研活动开展狭窄,集中于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而其他领域如自然科学、国防科技领域几乎一片空白。主要原因就是新中国成立初科技水平基础薄弱,B 项正确。我国的科研活动开展狭窄,主要还是应该从我国的现状考虑,与资本主义的封锁关系不大,A 项错误;当时苏联对我国进行了技术援助,C 项错误;新中国初期科研经费难以得到落实,无史实支撑,D 项错误。2.(2018湖南教育联盟联考)20 世纪 80 年代,广州许多大学科研能力突出的老师利用周末到珠三角的乡镇企业进行“技术性”指导。通常在星期六由企业接走,到星期日又送回学校。这一现象说明( )A.“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

3、B.“科教兴国”战略深入人心C.城市经济改革获得进展D.科学技术提升经济效益解析:D 材料中的现象指的是大学教师利用周末到乡镇企业进行技术性指导,这充分说明乡镇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重视科学技术的作用,D 项正确。20 世纪 90 年代,“知识经济”最早在美国出现,A 项错误;1995 年,党中央作出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决策,B 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城市经济改革的信息,C 项错误。3.1957 年,在当时全国 6 亿人口的前提下,马寅初发表新人口论,提出了“两个(孩子)有奖,三个(孩子)有税,不让人口增殖拖经济的后腿”的主张。该主张( )A.是贯彻“百花齐放”方针的结果B.符合当时经济建设客

4、观需要C.认为人口再生产阻碍经济发展D.在实践中很快得到贯彻执行解析:B “百花齐放”方针是文学艺术领域的工作方针,与题干主旨不符,故 A 项错误;1956年我国开始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国家经济总量不高,人口过快地增殖不利于经济的发展,故 B 项正确;材料中马寅初强调的是人口增殖过快对经济发展的阻滞,并不是一刀切地2反对人口再生产,故 C 项错误;在当时由于受“左”的错误的影响,马寅初的人口观点曾一度受到批判,故 D 项错误。4.(2018湖北八校联考)著名戏剧家欧阳予倩(1889-1962)抗战前创作的戏曲有黛玉葬花馒头庵晴雯补裘黛玉焚稿等;抗战时期创作的有桂剧梁红玉木兰从军、京剧桃花

5、扇等。该材料主要反映了( )A.动荡年代人们借戏剧逃避现实B.戏剧的教化功能开始发挥作用C.戏剧有利于传播国家民族观念D.戏剧的大众化取得了重大进展解析:C 欧阳予倩在抗战前创作的戏曲表现的主要都是个人情感,而到抗战时期所创作的戏曲都与国家、民族相联系,说明他借助戏曲来传播保家卫国的民族观念,以此激发中国人的民族意识,C 项正确。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进行了积极的抗争,材料也显示出抗战时期人们的态度,A 项错误;戏剧的教化功能在产生之初就发挥作用,B 项错误;戏剧的大众化是指戏剧从高雅走向通俗,被大众所接受,与材料无关,D 项错误。5.(2018山东潍坊二模)1961 年,教育部开始调整北京等地

6、区的高等学校,采取定(发展规模)、缩(缩小发展规模)、并(与他校合并)、迁(迁离北京)、放(下放地方领导)、停(撤销停办)的方法。这一政策旨在( )A.摆脱计划管理体制对教育的影响B.适应国家工业化发展的需要C.缓解教育规模与经济发展的矛盾D.促进高校学科建设均衡发展解析:C 材料反映了 1961 年中共中央对“大跃进”在教育领域所造成的严重后果的纠正,即对 1958 年“教育大革命”对教育领域所产生的巨大负面效应的调整。1958 年的“教育大革命”,走群众路线,搞全民办学,盲目追求学校数量、学校规模。1960 年,由于“大跃进”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的严重失调和对生产力的破坏,也由于我国遭遇到严

7、重的自然灾害以及苏联撕毁合同、撤走专家、停止援助等原因,共和国遭遇到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当我国国民经济遭遇严重困难的时候,“教育大革命”进入 1960 年下半年以后,也暴露出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大大地超出了国民经济的承受能力,特别是超出了我国还比较落后的农业生产发展水平,也超出了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本身所允许的条件。为了扭转这种局面,1960年冬中央对教育工作开始作出调整,首先是缩短了教育战线,缩小迅速膨胀的教育规模,因此出现了题干中教育部的具体调整方法,故 C 项正确。二、非选择题6.(2018黑龙江哈尔滨一模)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时期 国外现代化研究状况 国内现代化研究状况20 世

8、纪50 年代现代化研究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迅速兴起。关注新兴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道路问题刚刚成立的新中国,受苏联学术界影响,现代化这一新兴领域与其他人文社科研究一样被抛置一边20 世纪六七十年代60 年代,美国学术界加紧对苏联发展道路的研究,对日本、中国等非西方国家现代化问题关注起来。70 年代,学者们提出了诸多有关后工业、后现代的社会理论,形成对此前经典现代化的修正与拓展对于西方的现代化历程以及西方现代化研究的诸多新成果,中国学术界一般漠然视之320 世纪80 年代以来西方现代化理论遭遇到严峻挑战。发展中国家照搬西方的现代化模式越来越遭到人们的质疑。美国学术界所关注的焦点,已经转移到了发展问题

9、、南北对话等问题80 年代中期,国家社会科学“七五”规划的两个重点项目启动:一是“世界现代化进程研究”,二是“中外近代化比较研究”。90 年代以来,来自全国不同高校、科研院所,还有许多来自不同学术领域的学者,从不同视角涉足这一全新领域,除了对西方现代化论著及研究成果进行翻译并介绍外,中国学者自己的研究成果也相继出版钱乘旦主编世界现代化历程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围绕“中外学术界现代化研究”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中外关联,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解析:本题通过表格,提供不同时期中外学术界对现代化问题的研究,可以进行纵向分析,从中外两方面进行论证,也可以横向比较,选取某一阶段

10、中外对现代化的研究,结合中外时代特征来分析。所拟论题必须体现材料信息内涵,体现中外学术界对现代化研究的关联性或比较性;必须是结论性的判断,有观点、有立场,而不是泛泛的陈述或不完整的句子;符合唯物史观。能从中外两个角度予以论证,论据论证论点充分合理;阐述时代背景准确,运用史实正确;整体逻辑严谨,表述准确。答案:示例一:主题:与西方相比,现代化研究在中国起步晚。阐述:20 世纪 50 年代,现代化研究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学术界兴起。在中国则是 20 世纪 80年代以来才引起重视并成为热门课题之一。(1)20 世纪 50 年代,现代化研究的诞生是战后世界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在学术界的反映。在两极格局,

11、美苏冷战,新兴独立国家的涌现,以及现代化发展中存在众多问题等背景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学术界率先开展现代化研究。(2)新中国成立初期,受冷战局势影响,实行“一边倒”,在开展工业化建设、苏联学术等因素影响下,人文社科发展受到制约,现代化研究被忽视。20 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左”倾错误严重,“双百”方针遭到破坏,学术界受到沉重打击,西方的现代化研究被中国人认为是西方资产阶级的学术,是宣扬西方的意识形态的工具。并且中国处于相对封闭的环境,对相关的研究成果了解较少。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行以及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展开,现代化研究成为时代的需要。“双百”方针的重

12、新确立、高等教育的恢复发展、政府的大力扶持,以及对国外研究成果的掌握等,都有利于现代化研究的开展。结论:学术研究源于社会,并为社会服务。中国的社会环境与时代需求对学术界的现代化研究产生重大影响。示例二:主题:中外学术界现代化研究的变迁。阐述:20 世纪 50 年代,现代化研究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学术界兴起,在中国则被忽视;20 世纪六七十年代,现代化研究在西方学术界取得重大进展,中国仍漠然视之;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现代化研究在西方学术界遇冷,在中国则引起重视,逐渐成为热门课题之一。(1)20 世纪 50 年代,参照示例一。(2)20 世纪六七十年代,多极化趋势出现,国外现代化研究进一步发展。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开展,西方国家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的调整、后工业时代等理论提出的背景下,20 世纪 70年代西方的现代化研究进一步修正拓展。4中国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参照示例一。(3)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西方现代化研究逐渐消退,中国现代化研究取得重大成就。两极格局日益瓦解,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道路呈现多样性,西方现代化理论受到质疑,学术焦点发生转移。中国 20 世纪 80 年代,参照示例一。结论:现代化研究源于二战后社会发展的需求,并对中外各国现代化发展具有理论指导和借鉴意义。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